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心情隨筆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大覺民學會
2005/03/30 04:20 瀏覽21,402|回應23推薦2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boxer
曾太公

剛剛看到沈富雄在談《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感觸頗深,小弟出身台大覺民學會十五期,耳東兇手、馬英九、林火旺、范雲、葛永光、王高成、張壯熙、馮燕、林佳龍、何鴻榮、黃舒駿、郭倍宏、程念慈、戴介三、梁文璿、張雅屏、張王浩、管家義、周志偉、林奕華、陳學聖、宋自強等等許多檯面上人物均出身覺民,特將覺民群像蒐錄在此。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羶,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具告,我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重圓?則較死尤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日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兩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愛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乎!紙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幾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我,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本文於 2009/10/02 00:25 修改第 10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3444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覺民女學長 為國犧牲大(轉貼)凱德磊承認與程念慈有「不適當關係」
2007/01/23 14:17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凱德磊:冒了不該冒的險
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首席副助卿凱德磊未料一段情讓他身敗名裂,還被判刑及罰款。
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卿凱德磊22日獲法官提供機會,在一項近廿分鐘的自我陳述中,對自己與台灣女情報員程念慈發生婚外情深感愧究說:「我和一位外國人,冒了不該冒的險。」

不過,凱德磊也強調,他與程念慈及其上司黃光勳在公務上的互動,絕對未提供沒有被核准的機密資料。

凱德磊22二日在中情局任職的妻子以及律師團的陪同下出庭。64歲的凱德磊形容憔悴,兩眼深陷,但精神尚可。

定罪聽證進行到尾聲時,凱德磊在未準備稿件下,沈穩鎮定地自我陳述,充分展現一流美國外交官的訓練。

他一開始就說:「我對我今天站在這裡,以及我的所做所為,深表慚愧。」

凱德磊說,從聯邦調查局到他家搜索後這兩年半,他深自反省,明白自己的行為找不到藉口,他為國服務32年,被賦予接觸最高機密的權限,可是卻粗心處理相關文件,而他還「和一位外國人,冒了不該冒的險。我想瞞天過海,但我無法想像我當時到底在想什麼。」

凱德磊說,他在2002年初識程念慈後,兩人開始交往,2003年8月到中國和日本出差時,知道程念慈在台灣,所以就設法去了台灣。

凱德磊說,他在台灣居住過,也念過書,「我想,能和程小姐一起,再一次了解我過去在台灣的經歷,會很有趣。」

凱德磊說,他去台灣的行程,規定並不允許,他也對此很抱歉,「這樣的行為就是錯的,我和已經訂婚的她(程念慈)共遊,而不是我自己的妻子,就是錯的。」

他也承認,兩人關係發展一年多後,他可能因此在面對外國人或外國政府時,變得脆弱易侵 (vulnerable),「但我仍未報告,就是想隱匿。」

凱德磊為自己辯護說,他與黃、程接觸,有助增進美國的政策。

【記者蔡振源/綜合報導】

凱德磊:與程只有狂熱愛撫

凱德磊是於2002年初識台灣國安局派駐華府的女情報員程念慈,兩人進一步發展出親密關係,凱德磊曾表示,他和程曾有多次狂熱的愛撫。凱德磊被指控長期提供程念慈大量台灣所需的資訊。

凱德磊也被指在送交情報給程念慈的過程,不但對指提供的情報內容盡心盡力,更充分展現他對程念慈的萬般呵護與愛戀。依美國檢方認定凱德違反認罪協議的備忘錄,當中引用聯邦調查局的跟監報告,對凱德磊和程念慈的性關係有非常露骨的描述。

【2007/01/23 聯合晚報】

凱德磊判刑 未涉間諜

前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卿凱德磊因不當處理機密資料,隱匿與台灣女情報員關係及台灣行,22日被美國聯邦法院以重罪判刑12個月零1天,罰金2萬5000美元,服刑期滿後,繼續監管兩年,期間必須定期向司法當局報到。

法官並明指此案與間諜罪無關,令我駐美代表處官員大鬆一口氣,表示欣慰。

「我和程發展感情 大錯特錯」

64歲的凱德磊親自出庭聆判。他在法官允許下,做了十多分鐘的自我陳述:「我對我的作為深感羞愧。」他表示和程念慈發展私人感情大錯特錯,他後悔當時沖昏了頭,但他強調,他與程念慈交往,不是為台灣利益,而是為美國利益,他一再強調完全沒有洩密。

凱德磊哽咽 妻子全程聽訊

凱德磊在說明時也哽咽表示,他對自己妻子、家人和同事非常抱歉。凱德磊任職於中央情報局的妻子,今天也全程在法庭陪同聽訊。

凱德磊案於2004年9月爆發,經過長期調查、延期審判、及認罪協議後,維州東區法院法院艾利斯今天聽取凱德磊委任律師李特、代表美國政府起訴凱德磊的檢察官拉夫曼一整天的論罪聽證,於傍晚宣判,凱德磊是因為犯了聯邦重罪(felony),不是因為間諜罪被定罪。

3千多未授權文件在凱家找到

凱德磊是美國政府培養多年的中國事務專家。他在國務院任職期間,擁有接觸最高機密權限,但因為將機密文件取回家中,後來在聯邦調查局2003年9月4日一次搜索中,查獲三千多件未獲授權持有的政府文件。

隱匿婚外情 檢方原求刑2年

此外,加上凱德磊也因為刻意隱匿2003年8月1次台灣之行,以及隱匿與當時台灣國安局駐美女情報員程念慈的婚外情等三項罪名,聯邦檢察官拉夫曼原本建議法官求處凱德磊18至24個月徒刑。

但法官念及凱德磊為初犯,加上51位美國政府卸任及現任的資深官員、大使分別寫信向法官證明凱德磊忠於美國,法官綜合考量後,宣判凱德磊須在一個人身限制較少的一級 (category 1) 監獄服刑12個月零一天徒刑,出獄後並得接受兩年的監管(supervised release),同時需繳納罰金2萬5000美元。

【2007/01/23 聯合晚報】

程念慈 現派往東歐某國
被捲入凱德磊案的我國安局駐美情報人員程念慈奉命在台不能出席公開場合,這是她大學畢業紀念冊中的生活照。
報系資料照片

前美國國務院副助卿凱德磊因為涉嫌交付情報給國安局駐美特派員黃光勳,同時與國安局駐美人員程念慈過從甚密,被美國法院判刑。我方和這案子相關人員早已調離美國,人事全非。黃光勳一度被外交部安排任駐以色列代表,因這起醜聞案被以方拒絕。

程念慈多次請調回台灣,都被國安局拒絕。據指出,程念慈在事過境遷後,曾短暫回到台灣,但國安局擔心程念慈曝光後,再次引發各界注目,不准程念慈公開露面。

據了解,國安局原本規畫程念慈調往義大利,臨行前又改派東歐某國,國安局與凱案有關人員目前都已不在華府,受到凱案影響,原本不大容易推展工作的國安局駐美人員,在美國的工作更加低調。

【2007/01/23 聯合晚報】

沒涉間諜案 凱德磊判刑1年零1天

美國聯邦法庭今天判決美國國務院前首席副助理國務卿凱德磊服刑十二個月零一天,服刑期滿後接受監管(superviserelease)兩年,並罰款二萬五千美元。法官明指此案無涉間諜案,台灣駐美代表處對此表示欣慰。

凱德磊案從二○○四年九月發生,法院經過長期調查及無數次延期審判後,今天終於作出判決,以私自帶走或下載機密文件、隱匿與台灣女性情報官員不正當交往,和隱匿台灣之旅三項罪名,判處凱德磊十二個月零一天徒刑;服刑期滿後,繼續監管兩年,期間必須定期向司法當局報到;罰款二萬五千美元。

凱德磊今天親自出庭聆判。在庭上可以看出他神情沮喪,當聽到法官唸出判決時,情緒一度激動落淚,幾乎崩潰。

法官說,凱德磊所犯的三項罪名,光是第一項私自帶走或下載機密文件,最高徒刑就是三年,第二項隱匿與外國女情報官員不正當交往,及第三項隱匿台灣之旅,更是最高可各判處五年徒刑。此外,三項罪名都可各罰最高罰款二十五萬美元。換言之,對凱德磊的量刑可以說是從輕發落。

法官指出,原先雙方達成的認罪協議是服刑十八至二十四個月,但念及凱德磊為國服務三十多年,案發後以五十萬美元交保,且身戴電子偵測器七個月,同時又有五十一位現任及退休的國務院官員聯名為他求情,因此決定從輕量刑。

法官說,柯林頓總統時期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德宜志,也曾因被發現在汽車後車箱存放機密文件遭到起訴,後經柯林頓特赦無罪;同樣是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柏格,也曾涉及帶走機密文件案,但最後亦未服監,因此都未能對其他公務員產生警惕效果。

檢察官在向法官陳述時,曾一度提到凱德磊交往對象是「有敵意政府(hostile government)的情報官員」,法官立即制止檢察官的說法,明指此案無涉間諜案。

凱德磊在法官宣判前發表一篇沈痛聲明,為他個人的不當行為向國家、國人、同仁、妻子和兒女道歉。他說,當時的錯誤決定,令許多人蒙羞,讓他深感羞恥。他承認當時覺得台灣女情報官員程念慈吸引他,但未預料到與她交往會演變到親密關係。他後悔當時是沖昏了頭,不但因而傷害二十多年的美好婚姻,也傷害了他的妻子。

凱德磊說,他到台灣是「懷舊之旅」,畢竟他曾在台灣念書和做事。到台灣後,他知道程念慈已訂婚。

凱德磊強調,他與程念慈交往,不是為台灣利益,而是為美國利益,他一再強調完全沒有洩密。

凱德磊說,台灣政治很複雜,他的前後任同仁都跟他一樣,除了與台灣外交官交往外,也與台灣國安局駐美特派員黃光勳及秘書程念慈等人交往,主要是為了確定美國的訊息能夠正確無誤地被傳遞到台灣,絕無不可告人的違法情事。

凱德磊的律師在辯論時向法官表示,凱德磊在整個案子中是行為「不當」(inappropriate),法官則糾正他的說法,強調是行為「不法」(illegal)。

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凱德磊如果不服判決,還可以上訴。不過據瞭解,雖然法官的判決距離最好的狀況,即緩刑,仍有落差,但距離最壞的狀況則好得很多,因此凱德磊應該不會提出上訴。

凱德磊的律師說,如果凱德磊在獄中表現良好,仍有提早假釋的機會。律師說,法院方面還需要安排凱德磊的入監相關手續,預計凱德磊將在四月初開始服刑。

台灣駐美代表處長期密切注意凱德磊案的發展,並聘律師維護台灣利益。檢方以間諜案起訴凱德磊,甚至以「有敵意政府」稱呼台灣,著實讓代表處擔憂。如今法官判決已明指無涉間諜案,駐美代表處官員無不鬆一口氣,並表示欣慰。

【2007/01/23 中央社】

承認與程念慈有「不適當關係」 凱德磊當庭哽咽認錯
2007/01/23 12:40
記者張文祥/華府報導

美國國務院前副助理國務卿凱德磊22日因為非法持有機密文件及兩項虛假陳述罪名,被美國聯邦法院判刑12個月又一天,而且在出獄後,必須監管兩年,並立即繳交罰鍰2萬5000美元。

華府才剛剛下了雪積雪還沒有退,維吉尼亞的東區法院22日舉行凱德磊案的終結宣判,凱德磊本人低調迴避媒體從後門進入,他的辯護律師李特在攝氏零度以下的法庭外來回踱步,心情顯得不太好,見到媒體隨即匆匆離去。在法庭內,凱德磊本人坐在面向法官右邊座位的中間,並有三位律師團辯護,代表FBI的三位檢方律師團則坐在面向法官的左邊。

22日開庭時,雙方功防激烈,法官讓凱德磊自己陳述結辯,凱德磊數度哽咽,他說「我很丟臉的站在這裡,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和已經有婚約的台灣年輕女子程念慈發生不適當的關係,我承認那是錯誤,我甚至隱瞞欺騙政府和上級長官,私下到台灣去找程小姐,我讓自己的婚姻陷入危機,我對不起太太和過去的同僚,更毀了我32年的公僕榮譽,我為我的說謊道歉。」他接著說,「但是台灣的政治實在太複雜,我必須透過各種管道傳達正確的訊息給台灣,而我過去做一切的是加深美國的利益,絕對不是台灣的利益。」

凱德磊將近20分鐘的結辯後,檢方再度拿出新的事證,表示凱德磊涉嫌洩漏重要國防機密給台灣情報員,凱德磊的律師則強調,凱德磊雖然攜帶機密文件到海外,但絕非危及美國國防安全。

雙方激烈攻防,法官兩度宣布休息再議,最後在傍晚時刻宣判,凱德磊涉及洩漏情報給台灣的間諜罪名並不成立。法院判決凱德磊非法持有國家機密文件,隱瞞政府密訪台灣這兩項罪名確立,並推翻凱德磊罪刑較輕的認罪協議,宣判凱德磊必須自行報到入獄服刑一年零一天,出獄之後還要受監管兩年,並立即繳交罰鍰2萬5000美元。

由於判決比預期來的嚴重,凱德磊律師李特步出法院時表情凝重,搖搖手拒絕對媒體表達意見。

法院表示,儘管此案並非涉及台美之間的間諜案,但是凱德磊的不當舉止必須嚴處以敬效尤,因此之前七個月在家戴上電子監控腳環的服刑時間,全部排除不計算。

凱德磊過去在聯邦法庭出庭時,承認取走國務院機密文件及隱瞞密訪台灣的不實陳述兩次,且承認他和前台灣國安局駐華府官員程念慈有不尋常的私人關係,而程念慈也在案發之後被調到歐洲。

凱德磊案判決確定 外交部:欣慰該案無涉間諜案

2007/01/23 12:21
記者王宗銘/台北報導

美國聯邦法庭判決美國國務院前首席副助理國務卿凱德磊服刑12個月零一天,服刑期滿後接受監管2年,並罰款2萬5千美元。台灣外交部23日上午表示,不便評論個案判決,不過,法官明確指出此案無涉間諜案,外交部表示欣慰。

媒體報導,美國聯邦法庭針對2004年9月爆發的凱德磊案作出判決,以私自帶走或下載機密文件、隱匿與台灣女性情報官員不正當交往,和隱匿台灣之旅三項罪名,判處凱德磊12個月零一天徒刑;服刑期滿後,繼續監管2年,期間必須定期向司法當局報到,並罰款2萬5千美元。

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今天上午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外交部及台灣駐美代表處長期關注凱德磊案的相關發展,對於美國司法單位的個案判決內容,外交部不表示意見與評論。

王建業還說,不過,法官判決也明指此案無涉間諜案,外交部感到欣慰。

中了程念慈美人計? 凱德磊桃色間諜疑雲高潮
2007/01/23 12:31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院前副助理國務卿凱德磊被美國聯邦法院判刑,這起轟動一時的間諜疑雲,最受人矚目的仍是程念慈和凱德磊繪聲繪影的戀情,而程念慈現在人在哪裡,也備受矚目。

長相清秀,單眼皮加上瓜子臉,程念慈在台大畢業紀念冊上寫下「雲遊了三千歲月,將雲履脫在最西的峰上」,氣質脫俗的程念慈卻在2004年陷入一場情報桃色劇碼。

根據美國FBI的調查,台灣國安局駐美工作人員程念慈與美國國務院前副助理國務卿凱德磊過從甚密,兩人從2003年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密會,2004年9月4日凱德磊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餐廳遞交文件給程念慈時,兩人遭到FBI逮捕。FBI還掌握到凱德磊在台灣的信用卡消費記錄,包括在迪奧精品店的570美元以及晶華酒店的313美元。

美國媒體報導凱德磊案,都隱射和程念慈有關,甚至認為凱德磊中了美人計。事實上凱程兩人的緋聞版本也眾多,有消息指出,2004年5月的週末假期,時值華府櫻花季,凱德磊和程念慈兩人在火車上深情激吻,讓跟監的聯邦調查局人員拍到,成為間諜疑案有力證據。

美國時代雜誌還爆料,凱德磊還將2002年江澤民和布希兩人在德州農場的談話全部E-mail給程念慈,讓台灣情報單位全程掌握江澤民的一言一行。

這起捲入美國高官與台灣情報人員的桃色間諜疑雲,對台美來說都是一大傷害,這位同仁朋友口中聰明進取而又謎樣的程念慈,有人說她還在美國,也有人說已調往歐洲。


程念慈(左)與再婚夫婿、英籍駐華府特派記者郭健。(本報資料照片)

凱德磊。(圖/本報資料照片)

看板 - 閱讀文章

您現在的位置是 Structure94 - 台大土研結構組94級 。
^ 返回文章列表 | < 前一篇 | 下一篇 >

作者: roockie (Magnifizenz)

標題: [活動]覺民學會迎新座談─政治,是什麼?可以吃嗎?
時間: Mon Oct 9 16:52:54 2006


政治 是什麼

是學生自治?
是權力爭奪?
是嚴肅卻又嘴砲 ?
是地方樁腳跑來跑去?


你 不喜歡政治
但卻生活在政治中
你 認為政治亂象叢生
但卻無時不刻受到政治影響
你 覺得政治是高明騙術
卻不知道政治有可能很軟、很生活


你 打算繼續被擺佈
還是願意 睜開你的雙眼一起來了解、深入?



██████████████████████████████◤
█ ▏
█ 覺 民 學 會 迎 新 座 談 ▏
█ 10/21 (六) 0830-1600 ▏
█                        ▏
█ 當前政治情勢剖析:倒扁運動與「人物政治」   ▏   
     █        年底選舉與選戰解析   ▏
█ 由國際競合看兩岸關係 ▏
█ 當代青年的責任與理想 哲學系林火旺教授主講 ▏
█ 老覺民見面座談會 國民黨主席辦公室副主任 張王浩 ▏
█ 國民黨主席辦公室秘書 張雅屏 ▏
█ 郝龍斌競選辦公室秘書 梁文璿 ▏
█ 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專員 戴介三 ▏
█           ▏
     █ 臺大覺民學會 讓真實的政治 將在你眼前上演 ▏
█ NTUJueMin▏
◤▔▔▔▔▔▔▔▔▔▔▔▔▔▔▔▔▔▔▔▔▔▔▔▔▔▔▔▔▔\





當代青年的責任與理想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看似政治情勢紛擾的台灣,公民擁有民主和自由,但當代青年卻迷失在政治口水之中,
以致對家國的責任感喪失。年輕人應有的態度和責任是什麼?或懷抱理想卻不知何所為
?誰來改變現狀?誰來承擔未來?

當前政治情勢剖析:倒扁運動與「人物政治」
倒扁運動風起雲湧,為何施明德、曾志朗、李遠哲、高俊明牧師、星雲大師等人的動向
受到注目?扁倒與否為何能夠牽動社會敏感神經,不從政的人就真的不是政治人物嗎?
還是每個人都是政治人物呢?

當前政治情勢剖析:年底選舉與選戰解析
隨著年底選舉逼近,在政治風暴之下,選戰的結果有何指標性意義?所謂的樁腳究竟是
什麼、「組織戰」又是什麼意思?台灣的選民結構究竟是如何,以及為何民意如流水?
我們該怎麼解釋台灣的選舉?

當前政治情勢剖析:由國際競合看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在台灣一直被「統獨議題」模糊了焦點,我們該如何跳脫台灣本島和台灣海峽
的限制,看清兩岸問題的本質?美國到底對台灣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中共對台所謂的「
兩手策略」有何意涵?改善兩岸關係為何是政府應當積極面對的挑戰?如果不面對問題
我們將會如何?



老覺民見面座談會  
覺民學會於民國53年成立,隨著時代的政治浪潮而興衰。覺民的歷史是什麼?老覺民們
現在都在做什麼呢?
國民黨主席辦公室副主任 張王浩
國民黨主席辦公室秘書  張雅屏
郝龍斌競選辦公室秘書 梁文璿
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專員 戴介三

政治實習神秘場 有來才知道哦!


不只是投票,你才能實現民主
不只是看電視,你才看到政治

來覺民迎新座談,面對活生生的政治人物
來覺民迎新座談,參與實際的政治競選

報名資訊
請寄信給PTT的NtuJueMin 或寄信到ntujuemin@gmail.com
寫上姓名、聯絡電話、email、系級即可
請於當日報到繳交200元活動費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15.2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213.246
※ 編輯: roockie 來自: 59.117.213.246 (10/09 16:53)


發信人: T3.bbs@bbs.ntu.edu.tw (自覺覺人), 看板: Club


標 題: 覺民學會迎新茶會(明晚綜304)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Mon Oct 2 22:47:03 2000)
台大覺民學會迎新茶會

「台大覺民學會」,正式成立於民國五十三年,名之為「覺民」,
蓋取其自覺覺人、自立立人、為民先覺之宏旨。「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的會訓,正是學會師法古人讀書報國的豪情壯志!
數十年來,代代「覺民人」懷時憂之孤憤,欲以其熱血生命,
奉獻給多難的中國。
由於時代的變遷及背景的不同,現今覺民學會希望能重新出發,
針對校園事務及社會議題的討論,從不斷的「懷疑」和「思辯」的過程,
窮究事務的真理,所以,本學會的新宗旨將以「結合有識之士、凝聚智慧,
厚植民主精神與公共議題的討論,關心國家社會、實踐中國關懷」,
舉辦知識性講座,在歲末寒冬之際,辦理研習營活動,並藉此次迎新茶會中,
宣揚本學會的理想,以結合有理念相近的同學,在校內勤奮學習、窮究事理,
畢業後,盼能共同為國家社會盡一己之力。

活動時間: 八十九年十月三日 晚上七時至九時
活動地點: 台大綜合教室304室
活動內容: 7:00~8:00 哲學系林火旺指導老師
8:00~8:20 介紹覺民學會
8:20~9:00 交流時間


本文於 2007/01/23 15:37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52114
被點到名, 只好應個卯
    回應給: 痞瘋《北市長候選人》(MeiFeng) 2006/01/23 22:28 推薦2


Aquil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早早安(顏俊家)

鄭文燦君曾是小弟大學同學沒錯, 不過他老兄好像外務太多, 念到大二還是大三就轉去社會系了.(我們那一屆蠻多人後來轉行的) 小弟大一時跟他常常同班(大一都是以學號尾數147, 258, 369或單雙數編班, 記得他學號是28號, 大二後用學號除三餘數編班, 就不再同班而少見面了), 在課間偶爾會聊個幾句. 唉!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他算是當年的同學裡面涉入政治最深的一位, 我還記得他有一次告訴我們說, 他們從事的學生運動(自由之愛)跟民進黨沒有關係. 現在想想, 人都是會變的. 不過范雲好像倒是沒入民進黨.


本文於 2006/01/23 23:30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2924
電機轉社會 范雲前男友(轉貼)新聞局長》鄭文燦 學運世代 邏輯清楚
2006/01/23 12:22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聞局長》鄭文燦 學運世代 邏輯清楚


五年六班的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出任新聞局長,是這波人事任命中最年輕的閣員。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吉福攝影
【本報記者蔡惠萍】

五年六班的鄭文燦內定新聞局長,應是這波人事任命中最年輕的閣員。鄭文燦涉足政治可追溯到十六年前。在狂飆的九○年代,就讀台大社會系的他就參與「野百合」學運,隨後並加入民進黨及新潮流系。鄭文燦一路沿著民進黨成長的足跡,從政黨的化妝師進而成為政府的發言人。

鄭文燦知名度急速竄升是在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任內,由於經常上政論節目為民進黨辯護,予人聰明、反應快的印象。在新系有計畫栽培下,從一九九一年始,鄭文燦就為陳菊、林濁水、高植澎、陳定南及呂秀蓮等多人輔選,卅一歲那年,他自己披掛上陣選上桃園縣議員。

二○○三年初,為了打贏隔年的總統連任選舉,民進黨中央重用了具有改革理念的學運世代,他也就此加入文宣部。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戰功」,是前年總統大選後,藍軍質疑綠營作票,國民黨發言人周守訓大陣仗舉行記者會,結果一眼被鄭文燦看破手腳,還反譏對方「這簡單到不必電腦作票!」讓這新聞當場「消風」。原來他在念社會系之前,曾念過一年的台大電機系,工科背景讓他邏輯特別清楚,也成為黨內有名「抓包大王」。

不過,鄭文燦降轉社會系也出現兩種說法,一說是他因為熱中學運,導致課業趕不上;另一說則是,他認為「要玩就要玩真的!」因此棄理工轉文科。

思路清楚、反應快速、釐清責任,是發言人必備的條件,鄭文燦正好全部具備。

【2006/01/23 聯合報】

2006.01.23  中國時報

新聞局長 鄭文燦 學運領袖出頭天

何榮幸∕人物側寫

內定擔任蘇內閣新聞局長的鄭文燦,是與羅文嘉、馬永成同時期的台大學運領袖,很早就鋒芒畢露,此次才獲得重用。他口才便給、熟悉媒體生態、具有論述能力,並同時得到新潮流系與蘇貞昌拉拔,未來在蘇內閣中將扮演政策詮釋者重要角色。

五十六年次的鄭文燦當年以高分考進台大電機系,卻決定「跟隨歷史的號召」降轉社會系,此後接連擔任台大學生會副會長、三月學運決策小組成員,並且很早就加入新潮流系、擔任新潮流雜誌主編,是才華早發且頗被看好的學運領袖。

不過,鄭文燦的政治之路頗為波折。他雖在新系安排下回鄉當選桃園縣議員,打算從地方進軍國會,卻未能如願更上層樓;其後鄭文燦先在民進黨秘書長李應元延攬下擔任民進黨文宣部副主任,上遍談話性節目,蘇貞昌將其扶正為文宣部主任後,其積極表現獲得蘇高度信任,終在此次改組出任政府化妝師要職。

鄭文燦對於媒體生態相當熟悉,其思路清晰,兼具政策詮釋能力,不過,政府傳播政策、媒體產業發展、公共廣電集團等是其較陌生的領域,在新聞局尚未完全轉型為政府發言人室之前,如何做好輔導媒體產業、避免引發重大爭議,已是鄭文燦無可迴避的挑戰。

由於蘇貞昌與新系雙重加持,擔任新聞局長又可望知名度大增,鄭文燦有機會成為蘇內閣中的明日之星;但新聞局長也是耗損率與政治後座力頗高的職務,在蘇貞昌出名的嚴格要求下,鄭文燦未來肩上的擔子顯然不輕。

捍衛薪水 鄭文燦拚命做
廣 告
Rectangle 0127

【蔡日雲∕台北報導】從桃園縣議員、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到新聞局長,卅九歲的鄭文燦,歷練過地方、中央黨務,這次獲攬入閣,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新聞局長,黨內人士認為,鄭文燦的光環才正要發亮。

掌新聞局朝七晚九
自廿五日交接走馬上任後,鄭文燦氣定神閒,以新聞局長兼任政府發言人的角色,讓政府對外發言窗口回歸正常體制。連日來,他既要聽取局內業務簡報,又必須參與蘇揆的幕僚會議,還得面對突然湧至的大量新聞聯繫工作,壓力倍增。
由於蘇揆嚴格要求準時與效率,鄭文燦戲稱:「我第一天上班,是朝九晚九;第二天就變成朝七晚九,一天比一天還早。」說完還哈哈大笑,問他會不會累,他還安慰媒體說:「你們比較辛苦。」

前兩任薪水都被刪
有別於謝揆時代的新聞聯繫工作,鄭文燦一上任,就與媒體約定每天早午「放風」兩次,除定時服務外,他還「隨傳隨到」,配合度相當高。
新聞局前局長姚文智一直盼望自己是新聞局的「終結者」,但內閣改朝換代,「終結者」的角色也將落在鄭文燦身上,但他仍幽默地說,姚文智告訴他:「我當局長時,薪水被刪了一部份,很抱歉;但特支費被刪,是前一任局長林佳龍的責任。」鄭文燦說,現在他只能期許自己好好做,不要薪水全被刪了,讓「下一任」連薪水都沒了。

鄭文燦卅九歲當上新聞局長,是歷屆中最年輕的局長。資料照片

鄭文燦小檔案
生日:一九六七年七月六日
學歷: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經歷: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桃園縣議員、三月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






本文於 2006/01/29 21:13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2257
阿奎剌,范雲男友鄭跟你同班嗎?(轉貼)新聞局長鄭文燦
2006/01/22 09:57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志芳 接任外交部長

可能升任府秘書長的外交部長陳唐山(左),昨天在中正機場歡送立法院長王金平出國時,頻與府副秘書長黃志芳講悄悄話。
記者周文郁∕攝影
【記者黃雅詩、羅嘉薇、羅曉荷∕台北報導】

內定新閣揆蘇貞昌今天宣布兩岸、國防等部會人事。據指出,外交部長陳唐山將出任總統府秘書長,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接任外交部長。

四年級後段班的黃志芳,行事幹練沈穩,二○○二年在蔡英文力薦之下,從陸委會連絡處副處長轉任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後又高升為總統府副秘書長,升官速度驚人。蘇貞昌昨天表示,未來兩岸財經施政,會依照政府施政主軸、陳水扁總統元旦談話及台灣的需要執行。

另外,在人事安定考量下,國防部長李傑、副部長蔡明憲及陸委會主委吳釗燮、主計長許璋瑤都留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接任新聞局長。謝系的人事行政局長張俊彥將去職。

蘇貞昌今天將公布國防、兩岸等相關人事,據指出,外交部長陳唐山,經過兩天的考慮,已答應出任總統府秘書長一職,陳唐山外交經歷豐富,黨內地位崇隆,極適合院長級的總統府秘書長職務。

原本可能異動的陸委會主委吳釗燮,高層幾經考量仍確定留任。至於吳釗燮在政大借調期滿的問題,吳日前曾表示,將與家人商量後處理。

這次在其他部會人事方面內政相關部會,法務部長施茂林、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都留任。蘇貞昌核心幕僚表示,這是著眼於穩定族群。

在社福相關部會方面,一再傳出職務可能異動的勞委會主委李應元獲留任,幕僚指出,李應元有豐富行政經驗,留任有助於穩定新閣,且可協助新閣對外溝通。環保署長張國龍、衛生署長侯勝茂也都留任。

教科文相關部會,教育部長杜正勝、體委會主委陳全壽、青輔會主委鄭麗君等人留任。政務委員方面,傅立葉、林逢慶留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志雄也留任,顯示游系人馬在扁蘇體制內仍占一席之地。

國親促撤換杜正勝

【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國親立法院黨團昨天痛批蘇貞昌未能傾聽民意,姚文智下台後,教育部長杜正勝就是最該撤換的閣員,該撤不撤,他們對蘇揆大失所望。

國民黨團書記長潘維剛表示,財政部長呂桔誠、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教育部長杜正勝及經濟部長黃營杉,這四人的作風都是意識形態掛帥,未來新內閣在財經、兩岸及教改政策恐怕不進反退。

潘維剛指出,尤其是杜正勝,完全沒有作為,靠台聯及獨派人士在背後撐腰,就能高枕無憂的當部長,實在不懂像這樣一個最該換的閣員,蘇貞昌為什麼非要留他不可。

潘維剛也批評蘇貞昌延攬郭瑤琪擔任交通部長不智。她指出,郭瑤琪從九二一災後重建到公共工程委員會,毫無建樹,憑著「扁系人馬」就能官運亨通。

親民黨團幹事長林惠官表示,蘇貞昌這隻駱駝不必上路,就已經被杜正勝這根稻草給壓死了。

林惠官表示,杜正勝高居夢魘閣員前三名,許多教師向他反映,杜正勝根本不是辦教育的人,而是一個只會當官的政客。謝長廷內閣一直無法獲得很高的滿意度,就是被杜正勝拖累。以後杜正勝也一定會拖垮蘇貞昌。

【2006/01/22 聯合報】

新閣再敲定 內政部長李逸洋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 文建會主委邱坤良

蔡慧貞∕台北報導

貞昌內閣昨晚確認第三波人事,總計十九人。內政部長由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接任、原內政部長蘇嘉全轉任農委會主委、海巡署長由國安局副局長王進旺出任,國科會主委由前衛生署長陳建仁擔任,文建會主委由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由副院長林曼麗升任,另前公視董事長吳豐山、前台北縣代理縣長林錫耀入閣擔任政務委員。

杜正勝陳全壽獲得留任

蘇內閣今天將繼續公布包括人事局、主計處、研考會、新聞局等人事,及各部會的次長;屬於總統府權責範圍的國防兩岸外交等相關部會人事,在府院高層會商後亦於今天公布。

蘇貞昌核心幕僚指出,基於族群政策的延續,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志雄均留任。

社福勞工相關部會,勞委會與農委會都在第一線與基層接觸,李應元、蘇嘉全有豐富的行政經驗,是內閣重量級人士,將有助於穩定農勞。另基於業務延續,環保署長張國龍和衛生署長侯勝茂均留任。

教科文相關部會,核心幕僚指出,為穩定政策,教育部長杜正勝、體委會主委陳全壽留任。陳建仁在 SARS 期間臨危授命出任衛生署長,後功成身退回到學界研究,此次蘇貞昌親自出面力邀陳建仁重回行政部門,出任國科會主委,以強化我生物科技發展。另故宮博物院院長由副院長林曼麗升任,青輔會主委鄭麗君等均留任。

吳豐山林錫耀政務委員

政委部分,吳豐山主要負責教育、文化、新聞相關業務;前台北縣副縣長林錫耀主要負責綜合性業務,負責社福的傅立葉和主管科技方面的林逢慶留任。

國科會主委 陳建仁 學術瑰寶 三度入閣

李宗祐∕人物側寫

上個月剛獲得第三屆總統科學獎的台灣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建仁,學術地位備受推崇。出身高雄縣政治世家的他,在民進黨執政以後,卻連著三次被延攬入閣,似乎冥冥之中,註定他跟政治有不解之緣。

更巧的是,陳建仁的三次入閣,就有兩次是接替現任國科會主委吳茂昆所留職務。

阿扁總統在上周決定更換閣揆,重組內閣後,國科會內部就曾推測,如果老闆真的要換人,曾擔任過國科會副主委的陳建仁是最合適的人選。沒想官員們的私語,數天後竟「如願以償」!

陳建仁在國科會有人氣,除了他自一九八二年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學位歸國後,接連投身台灣各項重大流行病學調查防治計畫,從烏腳病、小兒麻痺、B型肝炎、肺癌、鼻咽癌等國人好發癌症,幾乎是無役不與,學術成就獲得國內外肯定。他在二○○二年接替吳茂昆,出任國科會副主委期間,處理繁複的科技行政事務有條不紊、作風明快,更贏得國科會官員們的激賞。

因為專業和執著,二○○三年再被委任衛生署長,擔綱抗煞大仗,聲望一直不差。

現任行政院長謝長廷日前到國家同步輻射加速器研究中心視察時,就曾向該中心主任陳建德(陳建仁的胞弟)說,改天要邀他們兄弟倆好好聊聊。謝長廷對陳建德兄弟的好奇,除了欽佩兩人的學術成就以外,更與兩兄弟的父親陳新安曾擔任過旗山鎮長和高雄縣長,陳氏家族在地方上頗有聲望有關。

也因為這層淵源,讓在學術界發光的陳建仁,雖不主動求官,卻總有官位找上門來。

內政部長 李逸洋 扁蘇信任 行事低調

張瑞昌∕人物側寫

即將二度入閣的李逸洋,不僅是陳水扁的長期戰友,也是新任閣揆蘇貞昌在黨主席任內的幕僚長。放眼未來的行政團隊,黨政經歷豐富的李逸洋,堪稱是新內閣中同時深獲扁蘇信任的第一人。

李逸洋畢業於台大政研所,退伍後即進入報社。在黨外雜誌飛揚的年代,與陳水扁、黃天福因誹謗官司入獄而並稱「蓬萊島三君子」。而這段患難與共的革命情感,也讓陳水扁成為李逸洋政治之路的重要推手。

曾出掌民進黨文宣部的李逸洋,原本隸屬新潮流系,兩屆台北市議員之後,為陳水扁延攬出任民政局長。扁連任市長失利,李逸洋是少數在敗選後還追隨的市府團隊成員,並負責總統競選辦公室的籌組,顯見陳水扁對李逸洋的倚重。

不過,儘管與扁有師兄弟之情,然行事低調的李逸洋,深懂藏鋒。李逸洋先後出任過內政部政次、人事行政局局長,雖有中央行政歷練,卻稱不上是耀眼的政治明星。蘇貞昌轉進黨務向扁借將,李也慨然應允,詎料這拔刀相助的決定,竟為自己更上層樓埋下伏筆。

蘇貞昌曾多次提及李逸洋的情義相挺,畢竟捨棄政務官轉任風險極大的黨秘書長,以及對比當初謝長廷任閣揆的意氣風發,讓當時的蘇有「風雨故人來」的感受。

然而,個性溫和的李逸洋終究必須走出自己的路。在同獲扁蘇信賴力挺之下,李逸洋此次回鍋出掌首席部會,不僅是他獨當一面的開始,也將是他從政以來的一次嚴格試煉。

文建會主委 邱坤良 創意點子王 治校有道

丁榮生∕人物側寫

一輩子職務都與美女共事的戲劇學者邱坤良,將接任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取代陳其南,一般認為兩人都是民進黨新主席游錫?的人馬,算是宜蘭幫「一個換一個」,取代式的換人。

邱坤良現職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及行政法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即兩廳院)董事長。卅八年次、文化史學博士班研究、法國第七大學文學博士,最重要著作為《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及《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主要論述環繞著民間戲曲與台灣文化主體。藉民間劇場的鼓動,與游錫?等綠色政營結下紮實關係,並以國政顧問團成員,在二○○○年之後,成為綠色執政的文化超級明星。

他近幾年的治校頗被稱譽,包括將北藝大的象牙塔,藉由承接農委會的關渡花博校園美化、校內劇場闢建與數次的校外藝展、跨界策展亞太藝術節、校外實務經營台北國際藝術村、校務基金找到穩定財源等等作為,使得學術殿堂與文化行政實務結合得「虎虎生風」。

接掌兩廳院後,不只發揮「南方澳大戲院」的邊際效應,延續兩廳院廣場改造及行政法人的多樣募款計畫,可說是文化人發揮創意的點子王。

政務委員 吳豐山 堅持無黨派 為所當為

何博文∕人物側寫

檢視長期在新聞界及擔任中選會委員過程中,曾力抗二○○四年公投綁大選的作為與資歷。堅持無黨、作風率性、敢說敢言的新政務委員吳豐山,應能適切地扮演起政院防腐劑的角色。

《自立晚報》記者出身,廿七年的新聞經歷,吳豐山從記者、總編輯一路幹到社長、發行人。並轉戰政壇擔任過兩屆國代,並接任公視董事長、兼任中選會委員,作為都頗受好評。

堅持無黨的吳豐山,常掛在嘴邊提醒自己的一句話就是:「我對政黨沒有偏見,但執政黨容易腐敗,誰上去誰就會腐敗!」「參加政黨只是一種選擇。」

去年二月被總統提名為下任監察委員,卻因朝野對立造成的監院長期空轉。因緣巧合下又被拔擢出任「監院對面」的政院政務委員角色,不僅辦公地點在隔街,連角色立場也從「監督者」一百八十度翻轉為「被監督者」。

黨外時期,因任職的《自立晚報》言論同情反對人士,吳豐山被認為政治立場偏綠,但吳不以為忤,認為自己為所當為。前年三二○總統選舉,行政院執意以公投綁大選引起中選會反彈,在野人士抗議選務不公,被視為親綠的吳豐山同樣站在第一線抗議執政黨,堅持捍衛中選會尊嚴。

在朝野對立濃厚的氣氛下入閣,對向來堅持不問黨派,只問是否「做對的事」的吳豐山是一項挑戰。

故宮院長 林曼麗 行銷觀念強 獲扁青睞

陳盈珊∕人物側寫

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八十年以來,首度出現女性院長,而且是美術教育出身,與歷任院長皆有雄厚古文物、歷史研究背景大相逕庭。林曼麗的出線其實沒有太讓人驚訝,套句老故宮人的話:「該驚訝,早在她出任故宮副院長時就驚訝過了!」由於深獲陳水扁總統青睞,文化界早有林曼麗當副院長只是過水的看法。

她在北美館館長任內,獨排眾議將當時還未名滿國際的中國爆破藝術家蔡國強引進台灣,並說服松山機場在蔡國強進行爆破藝術的時間裡,清空航道、暫停所有班機起降;而她進入故宮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將行銷的新觀念引進故宮,為故宮帶來活力洋溢的年輕形象。

林曼麗師大美術系畢業後,到日本東京大學專攻藝術教育,獲得博士學位後返國,一直在台北師院任教。直到一九九六年短暫赴日擔任東京藝大客座教授回國不久,當時擔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拔擢她為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政黨輪替後,林曼麗因為與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意見相左,被外界形容為「兩個女人的戰爭」,並在這場戰爭中敗下陣來,黯然離開北美館。

不過,沈寂不了多久,陳水扁當選總統,沒有忘記林曼麗,從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副秘書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到董事長,接著又在前年五月出任故宮副院長。陳水扁對林曼麗的重視,從他裝修總統府會客室、甚至玉山官邸,妝點的畫作、藝術品,都由林曼麗一手打點,連「扁宋會」要送給宋楚瑜的禮物,也由林曼麗出面向百歲書法家陳雲程求字等等,就可窺見一斑。

海巡署長 王進旺 廉潔又認真 學官雙喜

蕭承訓∕人物側寫

內定接任海巡署長的國安局副局長王進旺,當年從警政署長的位子一頭栽進向來是由軍情系統獨占的國安局。兩年多來,律己甚嚴的他,善盡副手角色,尤其王進旺一直沒有明顯的政黨色彩,這回接掌海巡署,應是對向來強調廉潔的王進旺一大肯定。

王進旺是台南善化人,與陳水扁總統是小同鄉。來自農村的他,善化中學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投考屏東師範學校,擔任國小老師,在警界有著「王老師」之稱。

後來王進旺打算繼續進修,再度選擇免學費、又有零用金的中央警察大學。官校卅八期的他,從老師角色轉換成警察。「王老師」對於公文、應用文寫作的要求,相當嚴苛。即使擔任國安局副局長,王進旺對公文寫作的要求,也讓國安局內部領會到「王老師」的威力。

力求完美的王進旺,在複雜警界之中,是個苦幹實幹的「老實人」,因此深受個性強悍的前高雄市副市長姚高橋的賞識。姚從海巡署長調任警專時,許多人都認為姚已垮台,但王感念知遇之恩,降調回警專主任秘書。後來姚出任警政署長,王進旺開始平步青雲。

尤其在台北市警察局長任內,做事認真的態度,分獲兩任市長陳水扁和馬英九肯定。王進旺署長位子坐不到三年,沒想到被調任國安局副局長,創下警界首例。

公務繁忙之餘,王進旺還是不忘繼續求學。前天,他參加台北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的碩士論文口試,拿了九十二的高分,順利過關,更沒想到當晚即被內定出任海巡署長,可說雙喜臨門。

劉守成李進勇任次長 鄭文燦任新聞局局長

蔡慧貞∕台北報導

蘇內閣今天將公布院本部人事行事局、主計處、研考會、新聞局、各部會次長等人事。預料卸任的宜蘭縣長劉守成、雲林縣代理縣長李進勇可望出任次長級職務。

據了解,李進勇可望出任法務部政務次長。至於此次縣市長選舉失利的民進黨候選人,雖為黨內中生代優秀人才,但部分人士在敗選後有意深耕地方或先行沈潛,亦考慮外界觀感,目前暫不任官。

至於蘇內閣今天規畫公布的人事、主計、研考、新聞局四個院本部單位,研考會主委葉俊榮可望留任。至於新聞局可望由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出任。

兩提名人入閣 監委名單擬重提

何博文∕台北報導

內閣改組,牽動監委提名人名單。下屆監委提名人政院副秘書長劉玉山將升任政院秘書長,另一位提名人,前中選會委員吳豐山也將入閣擔任政務委員。在劉、吳兩人出缺後,總統府可望補缺後重提監委名單至立法院,讓僵持已久的監院人士同意權順勢解套。

由於在野黨認為監委提名過程中,審薦小組成員,如大陸工程負責人殷琪的政商背景受到質疑,同時也沒有和在野黨溝通協商;加上因逢立委屆期,受到議(法)案不連續的適法性質疑,立院要求總統府重提監委名單,使得監委同意權行使延宕至今,直到這次內閣改組意外提供順勢化解監委人事僵局的機會。

據了解,去年年底,立法院長王金平便曾建議陳總統,如要解決監院空轉問題,不妨考慮安排廿九位監委提名人中,部分人士入閣。至於補缺時,可在尊重在野黨的前提下,重新提名社會公正人士出任。

照內閣改組情勢演變,高層確有朝這樣方向安排的趨勢。高層人士透露,由於有監委提名人入閣,總統府重送名單赴立院應不是問題,但對新提名人的產生方式,他建議總統府放開心胸接納在野黨人士意見。

至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強調,應該修立院職權行使法等相關法令,將同意權門檻提高至三分之二。高層強調,只要立院朝野能達成共識,很快就能修法二、三讀,這是政治問題不是程序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0689
(轉貼)立委落選 陳學聖找到「藍海」
2006/01/07 13:01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陳學聖接受中時電子報專訪的精彩摘要

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撰文∕黃哲斌

郭至楨問:很久未在電視上看到你,立委選舉落選後,請談談近一年來你的生活目標及感觸?

陳學聖答:立委卸任後,我給自己的期許是「放空、沉澱、再出發」,也曾考慮過是否離開政壇,在中時等媒體八年、從政十五年,二十三年來一直在基層跑,一直較少留過時間給家人,曾經考慮回歸自己的生活,朋友們怕我真的離開政壇,於是我放空自己,回想五年十年後,如果要再從政,一定會作不一樣的事情。

因此,許多朋友勸我留在台北三年,三年後應該能夠高票當選,就像賴士葆一樣;但高雄的教授友人認為我的個性較直率,搞不好在南部能夠更加如魚得水,我也不希望一輩子的政治生涯都只在台北,因此我放棄台北的一切,發現南部的天候等等真的更適合我,我也常開玩笑,就像以前還在媒體,被派到南部擔任特派員,一切重頭學起。

問:你放掉北部耕耘的一切,南下重新找回未來的目標?

答:沒錯,而且我不但是以眼睛,而以行動來表示。大家常說高雄是港都,與海洋生活在一起,但實際上,我們對海洋是陌生的,我還特地學著去開小船,走過之後,才知道我們以前了解得很有限。

而且從海上看台灣西岸,你會驚訝為何煙囪這麼多,從北到南幾乎是一條垃圾線,因為我們太不珍惜了;當我實際擁抱這片土地,而不是坐在書桌上想像,我發現我學到更多,而且變得更謙虛。

問: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你也曾提到「從海上看台灣」,請問你還看到了些什麼?

答:我覺得「台灣人沒看到自己」。海是很大的、陸地是很小的,大家如果都在地上你爭我奪,那是很狹隘,應鼓勵我們的子民走向海上,心胸才會開闊,但必須有信心及毅力,去克服海洋的萬變,也能超越目前的亂象。

問:這一年,我知道你也參與許多公益性活動,為什麼?

答:我接觸的社福團體很多,包括腦性麻痺、顏面傷殘…我認為社會上人與人關係冷漠疏離,許多弱勢族群更加猶豫徬徨,過去十五年,我不斷協助他們,在爭取法案、與機關溝通周旋。我一直認為,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都能有很好的表現。

問:反觀這一年,你對於台灣政局似乎是局外人,你如何解讀三合一選舉等政治現況?

答:坦白講,我根本不想看這次選舉。我最近幾乎只翻翻報紙標題,我也當過媒體記者,知道其中有多少是政治人物放話、有多少是記者自己填版面、有多少人說的是假話。我認為一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理解政治要聞版,我反而鼓勵大家多去看看國際版。

問:若就選舉結果,是否藍勝綠敗?放眼二○○八大選,你有何看法?

答:我覺得內心還是有點欣慰,民眾終究對政局還是有點信心,上次立委我敗選,當時投票率較上屆少了百分之十,反應出民眾對政治人物的厭煩,這次三合一選舉,雖然民進黨拼命想打口水戰,但選民仍有定見,這次投票率高,且給綠營一個教訓。

當然,民進黨的支持者因為失望而不投票,但並未轉給國民黨,這是必須警惕的,馬主席要成立廉能委員會,藍營當選人必須把握機會,否則下次跌得會更重。

問:你提到這次選舉,人民給國民黨一個機會與希望,但似乎是馬英九的光環效應帶著往前衝,但馬能夠一人獨挑大樑嗎?

答:短時間可以,長期來說不行。所以我們認為,他應該少花時間往外跑,多思索他的光環為何與團隊形象有落差?他兼任黨主席,應該沉澱下來思考領導與管理的當務之急。

問:國民黨百年老店有許多需要改革之處,加上王馬之間的心結,他們可能化解心結,齊心合作嗎?

答:很難,兩人原本就是競爭關係,彼此有瑜亮情結,就像馬宋之間一樣;但政治本來就是妥協的藝術,馬英九取得領導權之後,必須讓對方心服口服,應該要有自己的方向感,讓支持者認同,與王金平之間,只要不傷害對方,就是最重要的。

王金平就是要看馬英九如何表現,如果馬錯失了自己的機會,就必須把機會讓給王;馬英九則應把握自己的機會,當改則改,不打折扣,自然能贏得民眾的認同。

問:三合一藍營勝選後,泛藍支持者面對明後年的北高、立委選舉,一直期望國親再整合,但馬宋會似乎了無新意,你如何看?

答:國民黨既然已經成為選民心中的主流,就要有大黨的胸襟,體諒小黨在邊緣化過程的心情;親新兩黨也應該認知國民黨的角色,不該有「成事一定在我」的堅持,放棄私念,以大局為重。

況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選民是流動的,他們自有定見,就像連戰的豁達,但他的大陸之旅,一定會有其歷史評價;我認為宋先生也會從中獲得些許想法。

問:正如你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三合一選舉已可看出兩黨競爭的大趨勢,放眼後年的立委選舉,改成單一選區之後,會產生更多「周錫瑋效應」嗎?

答:不管藍或綠的小黨都面臨這種問題,如果不與大黨合作,只是早死或晚死的問題,有些人因為拉不下臉,怕別人覺得他背叛,有些人則抱定與原來的黨共存亡的決心,所以我才說,政黨合併的趨勢越明顯,大黨越是要「有容乃大」。

問:二○○六年就是北高市長的對決,你認為藍綠對決的氣勢,能夠延續到年底嗎?

答:北市本來就是泛藍大本營,只要整合得好,藍營贏面就很大;反觀高市,民進黨因為三合一敗選,對於南台灣重鎮高雄市更是勢在必得,一定會投入所有資源,希望保住高雄這個反攻二○○八的最重要基地。

所以,泛藍若不能理解傾聽南部人想法,一廂情願以為,縣市長勝選氣勢能延續到北高選舉,那麼一定會踢到鐵板。但對於泛藍而言,高雄市也是非贏不可的一仗,必須北高都勝選,台灣整體才能向上提升。

問:高捷弊案重創民進黨在高雄的戰將與民心,你認為市長選舉中,綠營有較具贏面的人選嗎?

答:高捷案的確扮演泛藍三合一選舉的坦克車,但等到市長選舉,高捷案除非有突破性的案情發展,否則不太可能再影響選舉。

高捷案發生後,地方上也有些聲音,認為應該跳脫以往的派系,由不同的人選出來,就像馬英九選黨主席,在南部也以七比三的懸殊比例,擊敗南部人脈雄厚的王金平,因此,高雄市長選舉,藍綠都可能推出地方關係並非雄厚的人選。

問:高雄縣市原本派系氣氛濃厚,但你認為藍綠可能推出耳目一新的人選,就你一年來的經營,如何看待高雄?

答:我最大的感想是,我自己對不起高雄,所有北部人都對不起高雄,當我在南部深耕一段時間後,回到台北,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是高雄人」,我問他為何沒告訴過我,他回答「因為你沒問過」。

台灣長期的發展下,高雄人不太會以自己的出生地為傲,一般總會想到「下港人」,難脫鄙視意味。我必須肯定謝長廷,他在市長任內,讓高雄人比較具有光榮感。但前些時,高捷案讓高雄人比較抬不起頭來,我如果有機會,我會讓高雄人對於高捷比較有信心,重新燃起信心與光榮感。

問:就你觀察,高捷的施工品質與進度有何問題嗎?

答:我如果入主高雄市政府,簽署的第一份公文會是「徹查高捷弊案,徹查高捷的施工品質」,讓高雄市民重建信心;連呂副總統都成立小組,但是否表示一般人民的信心不足?

如果我有機會,應該讓一般民眾參與調查監督,而非官官相護,讓民眾透過此一案件,重新建立民眾對於政府的信心。

問:農曆年後就是黨內初選,泛藍爭逐者眾,你怎麼看?

答:南部人不太相信黨內初選,黨內都要讓民眾相信初選玩真的。我也希望馬主席建立制度,然後排除派系壓力,我也期許以運動家精神,改變傳統請客吃飯的風氣,即使我輸了,我也會支持勝出的人選。

問:就你的觀察,高雄市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答:就業率是比較差的,而且還有些隱藏性的失業率,家戶所得也比較保守,如果大環境不好,消費自然會更保守,搶案也會多。

我認為高雄還是有些機會,北市人在盆地裡決策,不了解高雄與大海在一起,我認為高雄要走自己的路,高雄市處於亞太地區的中心點,但被政治力所束縛,我認為高雄如果走出自己的風格、走出自己的路,是很有機會的。

另外,高雄二○○九年舉辦世運會,應該趁此機會與目標,從硬體與軟體全面提升,也是從地方城市邁向國際城市的最好機會。

問:但整個國際局勢來看,上海崛起會影響高雄港,加上兩岸經貿的政策限制,你有何解套之法?

答:高雄最好天然條件就是國際港,但如果以人為束縛,高雄就不再是高雄了。西元兩千年之後,高雄港的名次每年就掉一名,不知是否與民進黨執政有關,但如果不再改變,高雄的優勢就不再了,高雄港將一去不回,變成一個空港,所以應該讓高雄變成兩岸直航的實驗港口,才能維持其優勢條件。

新加坡的轉運地位兩年前曾被馬來西亞取代,但新加坡政府下定決心,以經營效率又搶回來;當然,我們面對的不是馬來西亞,而是更強大的對手,但政府要為台灣著想,只要想通了,維持一定的政治安全度,何妨放手一搏。

問:作為一個國際性城市,你對於高雄經營網路城市有何看法?

答:謝長廷擔任市長期間就有意打造「智慧城」,但據傳也可能變成弊案;我認為應該把握二○○九年,一舉超越台北,但要透明監督,不再要有弊案,我認為高雄人對於政府是很寬容的,應該要善待高雄人的善良。

立委落選 陳學聖找到「藍海」

從海上看台灣西岸,你會驚訝為何煙囪這麼多,從北到南幾乎是一條垃圾線 …

如果入主高雄市政府,簽署的第一份公文會是「徹查高捷弊案,徹查高捷的施工品質」…

(馬英九)應該少花時間往外跑,多思索他的光環為何與團隊形象有落差?尤其他兼任黨主席之後,更應該沉澱下來,思考領導與管理的當務之急。

泛藍若不能理解傾聽南部人想法,一廂情願以為,縣市長勝選氣勢能延續到北高選舉,那麼一定會踢到鐵板。

【中時電子報郭至楨、黃哲斌∕台北報導】

媒體記者出身,兩屆台北市議員、兩屆立委,前年立委連任落榜,陳學聖意外面臨生命的轉折。一年不見了,他去了哪裡?

陳學聖接受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專訪表示,「學會開船」是他的第一件收獲,離開了台北的盆地思考、離開了從陸地看海洋的觀點,他悄悄南下高雄,考上開船的執照,揚帆迎浪,從海上望回西岸,重新思考自己與這塊土地的未來性。

「從海上看台灣西岸,你會驚訝為何煙囪這麼多,從北到南幾乎是一條垃圾線,因為我們太不珍惜了;當我實際擁抱這片土地,而不是坐在書桌上想像,我發現我學到更多,而且變得更謙虛。」陳學聖說。

他毅然放棄台北的十數年耕耘,南下高雄開拓自己的第二春,問起這段「意外的旅程」,陳學聖慨然:「我最大的感想是,我自己對不起高雄,所有北部人都對不起高雄,當我在南部深耕一段時間後,回到台北,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是高雄人』,我問他為何沒告訴過我,他回答『因為你沒問過』。」

陳學聖認為,長期以來,許多南部人以「下港人」自居,多少隱含對家鄉的缺乏自信;陳學聖頗肯定謝長廷市長任內,的確讓高雄人比較具有光榮感,比較能夠提及家園時抬頭挺胸。

不過,陳學聖也指出,高捷弊案及工安意外頻頻,再度讓高雄人黯然,他宣示,一旦他入主市政府,簽署的第一份公文將會是「徹查高捷弊案、徹查高捷施工品質」,而且他希望讓市民團體參與調查監督,撇開官官相護的陰影,重新建立民眾對於政府機關的信心。

對於高雄市的未來發展,陳學聖直指「失業」問題,他認為高雄要走自己的路,由於地處亞太地區的中心點,加上優良的港口條件,只要擺脫政治力束縛,高雄很有機會走出自己的風格。此外,高雄市將於二○○九年舉辦世運會,若能趁此全面提升硬體與軟體,也是從地方城市邁向國際城市,一舉超越台北市的最好機會。

因此,他呼籲中央,「高雄最好天然條件就是國際港,但如果以人為束縛,高雄就不再是高雄了。」「西元兩千年之後,高雄港的名次每年就掉一名,如果不再改變,高雄優勢將一去不回,變成一個空港」,他疾呼,讓高雄變成兩岸直航的實驗港口,才能維持其優勢條件。

距離市長選舉不到一年,陳學聖目前只有「智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理事長」、「腦性麻痺協會理事長」、「物保護協會理事長」等公益團體的頭銜,與地方實力雄厚的對手相較,他能否有機會領銜代表泛藍參戰?

陳學聖表示,就像馬王主席之爭,大家都看好南部基層實力雄厚的王金平,結果馬英九卻以七比三的懸殊比數勝選,只要有公平的初選機制,他相信自己很有機會,萬一落敗,若能建立一個良好的黨內制度,他也樂觀其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11500
何鴻榮是台大覺民學會的(轉貼)何請辭獲准》何鴻榮:當馬團隊的無奈
2005/09/21 20:29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北市府民政局長何鴻榮與女機要秘書出國,引發緋聞傳言與爭議;上午在妻子林文淑及局內主管陪同下宣佈請辭局長職位,兩人神情落寞。記者林俊良∕攝影

【記者戴安瑋∕台北報導】

對於昨天下午台北市議員為了他的事癱瘓議事廳,台北市民政局長何鴻榮上午表示,他看得很難過,並反擊昨天下午在議事廳上拿蘋果給他的議員,自己的道德操守也不見得有多好,連同黨議員王浩的質詢,在他看來都是貓哭耗子假慈悲,這兩天他深深感受到做為馬團隊一員的無奈。

何鴻榮說,「王浩是國民黨員,我也是國民黨員,但我只能坐在備詢席上,看他如何說我」。王浩昨天說「你(何)為什麼不控告王世堅,你告王世堅我就支持你」等話,聽在他耳裡不是支持、鼓勵,而是反諷。

他說,他今天坐到民政局長這個位子,對每項指控,只能說到百分之九十,但別人隨便一句話,就可以抹黑他。周日他與太太到國民黨見市長馬英九時,就把蘋果紙條、出國度假的事,講得很清楚,馬英九表示相信他,還說由於他是馬團隊的一員,外界一定會用高道德標準來檢驗,結果真的如此,「這是我第一次感到當馬團隊的無奈」。

不過,何鴻榮還是很感謝馬英九。他說,「今天我要的是尊嚴、公道,我這輩子的公務人員生涯走到今天,已不會考慮個人得失、代價」。

他表示,他和朋友駱志豪、白中琪等人,從七月十六日就開始規畫出國旅遊,太太林文淑從頭到尾都知道,但大家時間湊不起來。黨主席選完後,駱及白又開始規畫,本來規畫八月,他因有事才改到九月七日,大家各自出發,女祕書張宜君光是幫大家敲定時間、辦理手續,就很忙碌。

他強調,他太太後來因台灣企銀罷工不能去,所以他才和張宜君一起去,他雖和駱、白到峇里島的時間前後有落差,但從九月七日至十一日,他與駱志豪在峇里島交集的時間有兩天,與白交集的時間是四天,三組人馬共同交集的時間是兩天。三人住的飯店雖然不同,但只要走五分鐘就可以到,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與張宜君共住一間房。他強調,戴說的,有民眾報料他與張同住一間房,這個說法真是亂七八糟。

何鴻榮說,他住的 Villa 可以住八個人,張住另外一間房間。對於戴的助理說,在機場看到他與張搭同一班飛機,他說,他沒有做錯什麼,所以不需掩人耳目,如果真的有什麼的話,他與張搭不同飛機前往即可,何況國際機場是那多熟人的地方,「我也是有點知名度的,怎麼不懂的閃躲?」。

【2005/09/21 聯合晚報】

北市民政局長 與女秘書曖昧

洪茗馨∕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馬英九黨務愛將民政局長何鴻榮遭綠營立委踢爆帶女秘書同赴峇里島度假,親民黨市議員戴錫欽上午再爆內幕指出,有民眾向他檢舉,指稱何鴻榮向百威旅行社訂定九月七至十一日團體自由行活動,團費一萬三千五百元,何鴻榮不用中文姓名,而是以兩人的英文名字「Ho Ronald」、「Chang xx-xxxx」共訂一個房間。

戴錫欽質疑,何鴻榮「一粒蘋果」緋聞風波從一開始就謊話連連,何鴻榮在卡努颱風期間未向長官馬英九報備就休假,與張姓女秘書在民政局人事室假單上,分別填寫九月七至九日,國內休假,但事實上是雙雙同赴峇里島度假休閒。

戴錫欽指出,何鴻榮與女秘書之間的曖昧讓許多黨工、民政局內部員工、府會聯絡都看不下去,因此有人向他檢舉表示,何鴻榮向百威旅行社訂定團體自由行活動時,從頭到尾都沒有太太的名字,而是以何鴻榮與張姓女秘書的英文名字登記。

戴錫欽表示,根據他所調查,發現何鴻榮透過旅行社代訂飯店,也是以二人的英文名字只訂一個房間,關於此項疑點,何鴻榮應該要自己出來說清楚。

戴錫欽表示,何鴻榮與張姓女秘書是搭乘九月七日上午九點五分,華航 CI-687 班機前往峇里島,回程則是九月十一日晚間八點卅分,華航 CI-688 班機,飛抵台北。何鴻榮與張姓女秘書一開始就不敢用中文名字,顯然事先有所防備。

戴錫欽指出,事實上,何鴻榮在九月七日與張姓女秘書出遊時,當天早上九點就在中正機場華航班機的櫃台前,議會某議員助理恰好與老婆也要出國,親眼目睹何鴻榮與女秘書一起在櫃台前候機。

根據這名助理目擊表示,九月七日早上他先是看到張姓女秘書,由於張女個子非常高,約有一七○多公分,助理因職務關係認識她,才感到納悶,「怎麼會有府會聯絡員在機場?」時,忽然發現站在張女一旁戴著帽子,身高較矮的何鴻榮。

議員報料 颱風曠職偕女秘書出國

范姜泰基∕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法委員王世堅今天召開記者會,點名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長何鴻榮在本月卡努颱風襲台期間曠職,未能出席災害應變中心的原因竟然是偕同局長辦公室女秘書到峇里島,王世堅痛批市長馬英九縱容部屬,應該立即將何鴻榮撤職查辦。

本月五日中度颱風卡努形成,次日中央氣象局公布颱風路線將直撲台灣北部,王世堅指出,身負防颱救災之責的民政局長竟然開小差,在七日上午出國、十一日晚間返台,共出國五天,他研判馬英九對此事事前並不知情,因此何出國期間三天屬曠職。

王世堅透露,市府開設緊急應變中心之前通知民政局,另一位局長秘書告訴市府高層何鴻榮與太太回南部老家,但進一步與何的妻子聯繫,她卻說何鴻榮因公出國,經過查證,何鴻榮偕同其已離婚育有一子的女秘書,向百威旅行社購買機票到印尼峇里島,兩人來回都同天、同班機,對於此行的目的,王世堅也說「只聽說峇里島是度假勝地,還沒聽說有人到峇里島洽公」。

王世堅表示,經透過管道向市府調閱卅餘位一級首長颱風期間的上班記錄,只有何鴻榮一人拒絕提供,究竟有沒有出國度假,何鴻榮只要拿出護照就可以真相大白。

對於馬英九的責任,過去曾有「打馬議員」之稱的王世堅認為,如果馬英九不知情、颱風期間不能掌握一級首長動向就是領導無方,反之如果知情還批准就是縱容部屬摸魚,馬英九無心市政對不起市民,應該立即撤換何鴻榮。

局長夫人赴市府闢謠 氣得落淚

唐珮玲∕台北專訪

「我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被指控幽會女秘書的台北市民政局長何鴻榮妻子林文淑,一早穿著銀行制服匆匆趕到市府替老公闢謠,對無端捲入忍不住動氣又落淚,對於大二就相戀結婚的初戀情人何鴻榮,充滿信賴。

林文淑一大早到台灣中小企銀上班打開報紙,看到老公出國被說成「幽會情人」,趕忙跑到市府,二人手牽手、擁抱闢謠,從未面對媒體的林文淑有些緊張和激動地說:「我最討厭人家這樣子,把他抹黃有什麼好處?」林文淑表示,原本自己也要一起去峇里島,但是因為剛好遇到公司大罷工,所以就沒有請假出國去玩,怎知道竟然被傳得如此難聽。

「我最喜歡他聰明、幽默、努力、孝順又熱情!」談到相戀,林文淑忍不住笑了起來,大二時聯誼認識後,就一直在一起,包括等何鴻榮當兵回來,廿九歲二人結婚,林文淑體諒身為獨子的何鴻榮,因此與公婆同住至今,婚後育有三個孩子,雖然何鴻榮工作常忙到晚上十二點多才回家,幾乎無法分擔家務,林文淑也習慣了,林文淑笑說:「因為他是惟一的、也是初戀情人,在一起這麼久心靈相通啦!」

林文淑認為自己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絕對安穩,她說:「何鴻榮說過,因為有我所以他才能安工心作。」因此林文淑對何鴻榮重大決定也有相當的影響力,日前國民黨曾徵召何鴻榮回嘉義參選,但林文淑堅持反對,甚至上演「親子悲喜劇」,小六的女兒抱著何鴻榮的大腿痛哭:「爸爸你不要去!」讓林文淑想到就落淚,林文淑也因為擔心何鴻榮孤身一人去嘉義沒人照顧飲食,所以堅持反對,導致最後何鴻榮婉拒參選。

本文於 2005/09/21 20:29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388721
(代黑傑克兄臺整理) 國父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的演說
2005/03/30 08:40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國父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的演說



一九二四年五月一日,孫中山蒞臨廣州嶺南大學,出席在懷士園(即懷士堂前大草坪)舉行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念大會。一九二四年五月二日,系農歷三月二十九日,為黃花崗起義十三周年紀念日。

國父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的演說
(一九二四年五月一日晚)

學生諸君:

諸君今晚在嶺南大學盛設筵席,開黃花崗的紀念會。我對於諸君是有無窮希望的。諸君現在求學時代,便知道紀念黃花崗的七十二烈士,此時的志向,當然是很遠大。推到將來畢業之後,替國家做事,建功立業,前程更當然是無可限量。何以由於這個紀念會,便知道諸君的前程是很遠大呢?諸君今晚為什麼要來紀念黃花崗的七十二烈士呢?就當時的事業說,七十二烈士所做的事,是失敗的,不是成功的。十四年前的今日,是七十二烈士為國流血的一日,是革命黨慘淡悲歌的一日。所以這個三月二十九日,就是七十二烈士為革命事業失敗的一日。這個日期既是七十二烈士失敗的一日,我們還要來紀念,所紀念的是在那一點呢?是不是要紀念他們的失敗呢?失敗還有什麼價值可以紀念呢?我們現在所紀念之一點,不是在他們當時事業的成敗,是在那一般烈士當時所立的志氣。

七十二烈士在當時立了甚麼志氣呢?我們雖然不能立刻知道他們的志氣,但是他們由於失敗,便斷頭流血,犧牲性命,由此便可以知道他們的志氣,最少的限度,是不惜身家性命,不管權利幸福,要做一件失敗的事。當時起義的情形,是各省革命同志約了幾百人集中到廣州,想用那幾百人,能夠攻破制台衙門和水師行台,占領廣州做革命的策源地,再和滿清去奮鬥。至於敵人的軍隊,有新軍,有滿洲的駐防軍,有提督所統帶的水陸軍,總共有幾萬人。革命黨不過是幾百人,用幾百人去打幾萬人,那般烈士知道要得什麼結果呢?就當時敵我眾寡過於懸殊的情形相比較,那般烈士在事前,明知道是很危險的。既是明知道那件事極危險,他們還是決心去做,可見他們的用心是很苦的,立志是很深的。他們為什麼用心要這樣的苦呢?因為看見了當時的四萬萬人處在滿清專制之下,總是說滿清的皇恩浩蕩、深仁厚澤,毫不知道被滿清征服了兩百多年,做了兩百多年的奴隸,人人都是醉生夢死。這些人民的前途之生存,是更危險的。因為看見了這種種族危險,所以明知結果是失敗,還要去做。所存的希望是什麼呢?就是以身殉國,來喚醒一般醉生夢死的人民。要四萬萬人由於他們的犧牲,便可以自己覺悟,大家醒起來,為自己謀幸福。所以七十二烈士為國犧牲,以死報國,所立的志氣就是要死後喚醒中國全體的國民。由於他們所立的這種志氣,便可以知道他們在當時想做那番事業的心思,就是要為四萬萬人服務。他們在專制政體之下,昏天黑地之中,存心想為四萬萬人服務,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達到目的,想到無可如何之時,便以死來感動四萬萬人,為四萬萬人來服務。故革命事業,在七十二烈士雖然是失敗,但是他們死得其所。在我們後死的人看起來,還可以說是成功。所以我們今天來紀念,就是紀念他們當時的志氣,紀念他們以死喚醒國民、為國服務的志氣。七十二烈士在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想喚醒國民、為國服務,雖然是死了,但是由於他們死了之後,不到五個月,便發動武昌起義,推倒滿清,打破專制,解除四萬萬人的奴隸地位。這就是七十二烈士以死喚醒國民、為國服務的志氣,達到了目的。

我們今天來紀念他們,便應該學他們的志氣,更加擴充,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來服務。諸君是學者,是有知識階級,知道人類的道德觀念,現在進步到了什麼程度?古時極有聰明能干的人,多是用他的聰朗能力,去欺負無聰明能力的人。所以由此便造成專制和各種不平等的階級。現在文明進化的人類,覺悟起來,發生一種新道德。這種新道德就是有聰明能力的人,應該要替眾人來服務。這種替眾人來服務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七十二烈士有許多是有本領學問的人,他們捨身救國,視死如歸,為人類來服務的那種道德觀念,就是感受了這種新道德的潮流。諸君今晚來紀念七十二烈士,要知道不是空空的來紀念,要學他們的志氣,尤其要學他們的道德觀念。

諸君要學他們的道德觀念,是從什麼地方學起呢?簡直的說,是要從學問上去學起。諸君現在求學的時候,便應該從今晚學起,愛惜光陰,發奮讀書,研究為人類服務的各種學問。有了學問之後,便要立志為國家服務,為社會服務。象七十二烈士一樣,雖至犧牲生命亦所不惜。切不可用自己的聰明能力去欺負人類,破壞國家,象那些無道德的官僚軍閥之行為。並且要步七十二烈士的後塵,竭力去鏟除這些防止國家社會中新道德之進步的大障礙,才是黃花節的真紀念。並望諸君把這個紀念,記在心頭,永遠的勿忘。

據《中國國民黨週刊》第二十期(廣州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一日版)
《總理對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演說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3516
向黑傑克兄致敬
2005/03/30 08:17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向黑傑克兄致敬

並順便借貼這些寶貴之林覺民照片







悲哀的三二九青年節

校友專訪

7-11的精神服務我的母校-台大

口述圖片提供/茅增榮

我在民國66年進入台大夜間部外文系就讀,70年畢業。

大學聯考成績不錯,填志願時,日、夜間部我都只填台大外文系。我是很有心念外文,但有經濟壓力必須工作,又擔任社團負責人,一個人身兼三職根本不可能,以致書沒念好。我的老師們張漢良教授、周樹華教授、張靜二教授都很清楚,我能畢業真的是不容易。

遊歷學務處各單位

由於我在學校參與社團蠻活躍,與當時課外組陳志奇主任、俞寬賜訓導長和閻振興校長都有接觸。1971年我們退出聯合國,1978年與美國斷交,一連串外交動盪,讓人心浮燥不安,學校也不例外,校門口不時上演「愛國牆V.S.民主牆」。閻校長即要兩位長官找個有社團經驗的人回來幫忙,那時我在海陸貨櫃運輸公司工作,待遇不錯。我考慮了3個月才來報到。

進入學校首先在課外活動組擔任學生社團輔導三年,接著先後被調到訓導長室、畢業生就業輔導室及新成立的聯合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前身)。

李文瑞教授任訓導長時,又將我調回課外組,這期間處理的一件大事即范雲當選學生會長而不被校方承認;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學生會選舉被學校否決。兩年後我到醫學院學務處,先後負責生活輔導與課外活動兩股業務,那時院長是陳維昭教授。陳院長當選校長3年後再調我回總區當活動中心主任,此時我幾乎遊遍了學務處所有單位。不到一年又轉調到事務組,一做就是8年。

社團經驗幫助大

學生期間我參加過很多社團,包括星林社、藍星社、覺民學會、三民主義研究社等。我覺得社團經驗豐富了我的人生,尤其對我後來在學校的工作有很大幫助。台大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不服誰,參與社團活動可以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從中我獲得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及如何面對問題的處理與思考訓練,一輩子受用不盡。

從事過這麼多工作,真正與我本行有關的其實只在聯絡中心那3年(歷任黃啟方和詹火生兩位主任)。我與朱文艾(本校外文所畢業)是最早的成員,當時主要工作為接待外賓和編輯《台大校訊》,校訊創辦之初有2個版面-新聞及專欄,我負責後者,要策畫、採訪及撰稿。其後凌鴻儀加入,才增加與國外建教合作、締結姐妹校的業務。

另外,在孫震校長的秘書請產假時,我曾經代理機要秘書6個月。在這短暫期間從孫校長身上學習很多,也是很難得的經驗。

與同學亦師亦友

早年課外組同仁要兼學生社團導師,我就當了「七美漁服隊」(原隸屬於業業社一個小組)13年的導師。第一任指導老師是現任教於國發所的周繼祥教授,我從第三年起接手。我習慣和同學打成一片,感情像兄弟一樣,所以和這13屆同學都很熟稔。退休前夕,還和10多個漁服隊同學聚餐敘舊。

台灣未解嚴前,學校對學生的輔導態度還是家長威權式的思維,如有學生參加涉及公共安全的活動,我們就有義務提醒學生盡量避免。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鄭南榕自焚案,很多同學參加遊行,學校要求我們跟著隊伍走。到了總統府前,警察準備發動武力鎮壓時,我們冒著危險到隊伍中勸同學離開,我一直陪到最後不得已才走。我要說的是,這不是情治工作,而是學校對學生的責任與關懷,我們有義務要告誡學生,讓他們了解危險性。雖說彼此立場不相近,但這只是公事,我和學生私底下還是好朋友,如目前在政界很活躍的馬永成、孫大千、陳學聖等人,都是我在課外服務組時常接觸的同學。

主動思考找問題

在學務處接觸的對象為學生,事務組則是服務全校教職員工生,而且跟學務(訓導)工作完全不同,挑戰性更大。但我相信勤能補拙,所以常在校園內走動,發現問題,立刻尋求改善。我要求自己走在顧客需求的前端,不要等到別人告訴我那裏做不好再改,而是要先設想那些地方服務不周,我們自己先行改善。

現在有很多措施就是我主動思考、督促完成的。在環境整理方面,包括資源回收、二手車拍賣、腳踏車整理等。在服務老師的部分,老師上課很辛苦,如何在下課短暫的十分鐘給他們最好的服務?我們從教員休息室改善著手,提供茶水、咖啡、冰開水、冰毛巾等,讓老師能充份relax自己。在服務學生部分,我們發現教室燈光不足,於是和教務處合作(李嗣涔校長任教務長時),改善教室照明,間接保護學生視力;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教學品質。

又,以前每年學校要耗費23百萬整修教室漏水問題。我們在下雨天巡視發現,因水管長久阻塞導致水氣滲透,進行水管疏通後,除了我上任第一年外,未再花錢修繕。

開源挹注校務基金

台大改成校務基金制後,如何自給自足是很大的課題,我也做了幾項開源的工作。一是在周休二日時開放教室給外界使用,一年收入數百萬,足可用來添購教學設備。二是大幅增加交通費收入,包括二活旁停車場申請營業執照後,月營收150幾萬,水源校區現也有100多萬。單是去(2004)年交通費收入,扣除人事開支,還繳給校務基金4,700萬元;我們創造了就業機會與利潤。

即將完工啟用的新生南路地下停車場,就是用這些收入為本金,貸款興建。將來校園交通地下化,就能將空間還給行人。

對於營造一個乾淨的校園空間,我們還做了許多努力。舉例來說,以前很多廠商在校園擺攤販賣,製造髒亂,後來我在學校幾個地方劃設攤位,攤商按規定繳費,一年學校就有近百萬元進帳,校園也乾淨許多。又,以前校園不時插滿宣傳布旗,我們與課外組研究後,訂出定點、限量、限時的規定。我認為台大追求國際化與卓越,軟體固然很重要,硬體維護也不能忽略。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幾個地方設置收費廣告看板,只是如何保障付費廠商權益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所以迄未推動。

與陳校長的部屬情誼

在何寄澎教授任學務長時,陳校長把我調回總區。陳校長行事充份授權,尊重部屬的意見。

我在醫學院時也做了許多革新,譬如醫學院學生的書本都很厚重,我向陳院長提議設學生置物櫃,減輕學生負擔。還有,當時學生自習室不夠,我央請院長撥款闢設了兩間閱覽室,擺上原木桌椅,讓學生下課後有一處休憩、聊天的地方,也促進彼此互動。有些不是我份內的事,我也主動提案,譬如我擔任課外活動股股長時,聯合醫學院藝術性社團舉辦「楓城音樂會」,每週二中午在醫圖中庭演奏,風評很好,後來成為醫學院傳統。這些革新都需要經費,沒有陳院長支持是做不來的。院長可能因此覺得我有些積極作為,所以當校長後才要我到總區幫忙。

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想離開醫學院,我覺得醫學院師生同事之間感情融洽,或許一來是老師研究的對象是人,二來大家都在同一棟大樓共事,互動機會多的緣故。

退休仍不忘同仁權益

以我過去做事的態度,我到事務組對同仁必然增加很多工作壓力,但相對地,該他們的福利我也盡力爭取。我很少直接對同仁有不好的言語,我看到不滿意的事,都事後再來溝通。我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尊重與以誠待人,讓他們感受到我的要求是出於善意且合情合理。其實我們事務組的技工友同仁們很可愛,因為他們書念得比較少,做的是勞務性工作,比較不會勾心鬥角。我真心相待,他們會感受到。

在這8年,只要是事務組自主權力範圍內的事,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現存問題在政策面,如工友精簡,非我能力所及,工作已漸生無力感,也許該換個人。因為人待在一個工作崗位久了,思路會受到限制,容易先入為主,不會有太多突破。我希望我的退休能加速新陳代謝,讓新人發揮。

不過我要再強調,事務組工作比任何單位都辛苦。颱風天大家關心的是颱風假,而我們的同仁則不論風雨有多大,都得來校園收拾殘局。有同仁埋怨過:「颱風天那麼危險,你不怕我們出事嗎?」可是我們不做,誰來做?等人上班後,要怎麼整理校園!所以我們都是大風雨一過就趕來學校,先處理路倒樹,以免影響通行,這是我們同仁不為人知的辛苦。

但是在評選績優工友時對他們卻沒有保障,讓我不免要為這些現場同仁抱屈。我並非否定辦公室工友,不過說實話,若就對學校貢獻度而言,可能比不上雜工班,卻要一起競爭,這就是不公平,我雖是主管,卻很無奈。

對於同仁權益,我也要藉此反映。自李遠哲院長提出「教授治校」後,職員是相對弱勢的一群,師生對職員的不滿常在BBS直接反應,這對職員傷害很大。我認為雙方思考角度容或不同,但出發點絕對是善意,所以期望老師和學生能尊重我們的專業。何況追求卓越,行政質能的提升也是重要的一環,我認為本校同仁敬業、任勞怨,也有很大貢獻,在此呼籲師生尊重同仁的工作尊嚴。

退休後雖有部分私立學校找我幫忙,但我都一一婉拒。現在我最想做兩件事。工作20多年來,前大半段幾乎是24小時待命,到事務組後有時也是風雨無阻地工作。若不是另一半(本校歷史系畢業)體諒,我怎能無後顧之憂,想想還是太太最辛苦,所以退休後第一件事就是帶她出去走走、多陪陪她。二是以前沒好好念書,如果老師不嫌棄,我想再回去旁聽他們的課,重回學生時代,把當時沒認真看的書再重讀一遍。相信少了工作的壓力,將更容易進入文學作品裡的世界。(採訪整理/林秀美)



本文於 2007/01/23 14:43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3507
(轉貼)台灣油麻菜籽
2005/03/30 05:35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油麻菜籽

作者:蔣德清 Date: Thu,11 Mar 2004 17:54:05

作者序

一粒飄到海外的台灣油麻菜籽。只是現代油麻菜籽原本是認命的,到了中年卻開始抗命,硬是要發揮油麻菜籽的堅韌生命力…

之一

我寫台灣油麻菜籽的目的,是想展現個人生命歷程中與台灣社會息息相關的一段成長掙扎。想寫下一九八○年代台灣社會不為人知的一面,我想這些應該是寫給所有關心台灣的人的。而會選擇發表在媒抗,純粹是因緣際會,更正確地說,是依據人到中年的一股直覺,沒有多少算計,請別猜疑我有啥意圖,我全憑感覺,只覺得該寫出來,好像這是人生中註定的一個環節,如果沒有這一環,就會支離破碎地收攏不起來。

本以為人到中年會圓融穩重,但是年少時一段沒有充分活過的日子,讓我在進入後中年期的此刻,只想重新活過,把當年因為主客觀因素而壓抑二十多年的熱情轉化為文字,為實現媒抗的宗旨盡一點力量。

我動念寫《台灣現代油麻菜籽》有一個不算遠的遠因。我是四年級生,一九八○年畢業於台大中文系。去年五月看了《學運世代》,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我這個比學運世代年紀大一點的人塵封已久的感覺,回想起年少的輕狂。

去國二十多年,一直有意地和國內政論界乖違到「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地步後,兩年來多少因為一股衝動,我順著感覺、機緣,在擲筆二十年,又再不知天高地厚地拿起筆抒我胸臆,寫了幾篇報導論述後,陷入無可自拔的創作瓶頸時,《學運世代》一書,不只讓我彌補了曾經錯過的空白,也為我指引出一條路,一條回歸故鄉的路:寫出那段我隱瞞了二十多年的往事,在台灣風雨飄搖的民主運動中,我穿梭在國民黨和黨外之間的所見所聞。

《學運世代》的作者寫道:「以我個人相對單薄的生命厚度,如何能夠精確與完整描述這一整個世代的心跳軌跡?」我要說作者的嘗試與努力成果,的確「捕捉到屬於這個世代的某種生命力」,以及「彼此相同與相異的生命歷程」。說實在,勇於在行進中作這番回顧與反省,正是學運世代與前代不同之處。而會被國民黨用來斷章取義批評學運世代從政者,也是能意料到的事。

從展現學運世代各自承受成長歷程的焦慮,來讓讀者深入異質多元文化的精神內涵,我想是作者寫作這本書的另一層深意。我對此會感覺特別強烈是因為我個人的際遇,以及我所處的是與美麗島、辯護律師世代、學運世代重疊的吃國民黨奶水長大卻目睹舊社會單元價值崩潰的世代(這裡用世代一詞恐怕還有待商榷)。我們這一世代(或說這一類人),有的仍然抱著舊價值不放,有的游離在兩者間,有的擁抱新價值卻必須忍受舊堅持幻滅後新堅持仍未建立的悵惘。我個人在二十年前經歷「一樣看花兩樣情」的轉變後因緣際會來到國外,可以說是一種逃離,因為那個時候的我也只能如此。

不過,有時候真的「逃離是另一段回歸的開端」,這本書在此時此刻,對我的回歸歷程產生了影響。去國多年,有些事我不知道會不會給我在意的人製造困擾,然而又想順性而為,結識一些新朋友,開拓視野,所以一頭栽進網路世界,到處亂闖,自抒己見。有時理智讓我舉步維艱,不過最終是直覺促使我繼續闖蕩,畢竟對人心的好奇,是我一貫行事的動力。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49 作了第三次修改

之二

話說我在學校教育中,接受中國文化教育的薰陶,高中很自然地加入國民黨時,完全是抱著黨即是國,國即是黨的黨國觀念,要盡我中國女知青的偉大救國使命,我要先天下之憂而憂,我要先覺覺民。

然後,當我回到家中、鄰里之間,所接觸的台灣本土社會,讓我格格不入。歌仔戲變成哭哭啼啼的鬧劇,沒有崑曲、平劇的迷人身段和文雅歌詞。可是,我小時候跟著外婆在仙公廟看歌仔戲時,不是很被她的哭調感動嗎?不常常拿塊布作水袖,在鏡子前學那旦角唱著哭調,然而長大以後,我怎只會用平劇的尖嗓子唱著:「小女子...潘..金...蓮...」

大學裡唸了中文系,興沖沖地去學崑曲,一心就想去探那文雅高貴的戲曲殿堂,然而,這時我也是格格不入。就像一個台灣鄉下青年愛上了城裡的外省大家閨秀般,處身在鄉下純樸親人的酬神賽會和城裡外省(上流)社會的人情交際之間。

在那個本土文化被禁忌、被鄙夷的時代裡,我和許多本省青年一樣,我只知道我是中國人,我的家鄉在海的那一邊,我要完成光復大陸的使命,在我的觀念裡沒有本省外省之分,但是,在生活中,隨著接觸範圍的擴大,我卻開始隱隱約約地發現:我是一個台灣人。

我的獨思起源於一個問題:如果反攻大陸成功的話,我們台灣要由誰來管?中央移師大陸後,我是跟著我所愛的中國國民黨去大陸發展,還是留在我親人的身邊服務鄉梓?

現在這些看來很可笑的問題,可在當時(大約二三年前),卻是我啟蒙的開始。因為當我發出這個問題時,我才意識到,我一直被教導著放眼大中國,漠視台灣這塊鄉土,說這個島嶼只是一個跳板。但是,我的身份證上不像外省朋友般,寫著湖南省、江蘇省或者浙江省,我是台灣省台北市人,我的家鄉不在大陸,在木柵。

寫到這,我擔心會被視為是在挑撥省籍觀念。我不是外省人,當然無法談外省人在台灣成長的心路歷程,但是,我想一個外省第二代,也應該想想:反攻大陸之後,他是要留在台灣,還是回到他父母輩的老家?如果回去,台灣將留給誰?如果不回去,他是不是應該融入這個社會?

由此再深入到統獨問題。如果說反攻大陸成功的話,做為「中華民國的台灣省」統一,是人人無話可說的,因為民主政權是尊重地方自治的,這時本省人就只要思考我二三年前想到的那個問題,外省人只要思考前面提的問題。

可是,今非昔比,反攻大陸已經成為一則遠古的神話。今天的問題是,大陸的社會主義共產政權,要來宣示他對台灣的主權,要用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省」理論來解放你台灣的民主政權,在這種時候談統一,根本是甘心接受解放,當前只能全民一致,不分省籍,在民主制度中談如何獨立自主才是上策。

也唯有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外交上才能走出去,不必被迫做凱子,也唯有一個獨立的國家,才能跟中國交涉三通,依國際法保障台商權益,否則,只能受制於中國飄忽不定的政策。也唯有一個獨立國家的國民,在海外能抬頭挺胸地面對中國人。

說真的,在避居一島,自己當家做主這麼多年之後,真有那只因為中國變成大國,就願意放棄主權,學那受英國統治多年的香港人,向北京求當特首的台灣政客,不管是「英俊的外省書生」還是「又純又正的本省才俊」,都是台灣之恥。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50 作了第三次修改

之三

在作了這麼長的開場白,現在進入今天的主題:台大覺民學會。會選擇從這個組織談起,是因為我大學與畢業後的人生經歷,都由於這個組織對我的青睞而全然改觀。

覺民學會的會訓:《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要求身為菁英的先覺者在讀書之餘,以覺民為使命,效法先烈,為民先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具體的作法就是在團體中爭取或協助會員成為學生領袖,來有組織地服務同學。這是馬英九一輩在保釣運動後,有感於學生運動需要「有效」引導,才能發揮力量、避免被「有心人士」利用,而結合校園黨部人力成立的社團,由訓育組的課外活動主任擔任指導。

「一日為覺民,終身為覺民」,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個口號。要求會員身份保密,是希望避免同學間的猜疑與顧忌,更重要的是不希望以覺民會員身份的標榜,製造特權印象。一般會員除了同期受訓的、同學院的、前屆吸收自己的、下一屆自己吸收的會員外,不知道其他會員。就連我這個文書組長,只經手上一屆和自己這一屆的文書檔案,任期結束交接時,只將自己這屆的檔案給下屆,上一屆的要裝箱封起交給課外活動主任收存,他們放到哪兒去我就不知道了。每屆吸收七○多人,從黨部舉行的各項小組會議、幹訓和學校社團活動中,經過多人提名、暗中觀察、審核、約談、評價、受訓後再評價後才能宣誓入會。

學生活動中心二○七室是會所,其實作為一個以服務同學為宗旨的組織來說,是一個有其意義的社團,可是,後來每逢選舉,以文宣支援黨部,操縱學校社團選舉,有人以加入學會為晉身之階,結黨營私,讓我很反感,不過這種人在我那時候並不多,以後才增加,我接觸的大半真是有其專業理想的菁英,我們互相砥礪,後來大半出國深造在學術專業領域有成就,不再搞政治,但是不忘覺民精神,像我一樣。

我大一時就因為在黨小組和系務上的積極參與,被學會盯上,大二被一位哲學系有名的學長約談後,同意入會,經過新會員入會訓練營的洗禮後,宣誓入會。大三時接任文書組長,主辦會員吸收、入會訓練的各項文書工作,猜猜當時的訓練營地點在哪兒?政治作戰學校。而受邀演講的人有誰?王昇、關中、馬鶴凌,....,當時在哈佛唸書的馬英九剛好回國探親,也順便來探營,晚上跟我們六、七個幹部,在營火旁肝膽相照,真是有那風聲雨聲讀書聲,家事國事天下事都等著我們去關心去參與的使命感。

一些國民黨高官要人,就是在這時期結識的,我們這些幹部挺受他們的器重,大大小小飯局、會議,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做很有意義的事,當然對精明的人來說,這真是很好的鑽營機會。而對我這種人來說,這竟然是讓一個吃國民黨奶水長大的女知青,日後有幸結識老康,進入八十年代雜誌社。

當然身為覺民會員,在忠誠考核上算是忠貞之士,自然是情治單位現成的幫手、線民。於是沒多久就有人來跟你聯繫,調查局、國安局...,大二一入會沒多久我就獲得調查局青睞,主因是當時鄉土文學論戰起,我的短篇小說大受齊益壽師的欣賞,他常跟王拓、陳映真、黃春明等人聚會,於是,調查局希望我打入他們的圈子。可知道當中美斷交時,我還跟調查局幹員追蹤守候他們,了解他們動向,啊!一個愛國理想,真讓年少的我願意「為國捐軀」。

覺民學會是一條晉身捷徑,是日後腐化的主因,有人開始接近會員,尋求被吸收的機會,甚至於有標榜會員身份,以此沾沾自喜的。我大四時,由調查局引介到老康家當他女兒家教,為了掩飾,我開始跟會員疏遠,幹部聚會時,也擺出黨外同情者的姿態,我是本省人,給了我方便,當初約談我的林學長後來對我很失望,不太理我,起初很傷我的心,後來我真的認同黨外主張時,就不在意他們的「誤解」,反而慶幸能一樣看花兩樣情。

可是,二十多年來,我沒跟老康或任何人透露我的身份,在僑居地也從不提我的黨外經歷,更別說覺民的事。就連同窗知己都沒說。其實我是一個很誠實的人,是最不適合當特務的,只因為愛國,勉強自己去接觸所謂的陰謀份子,我惟恐露出身份,壓抑自己飛揚的本性,以一種迥異的姿態,安靜地在黨外活動,只有一次微醺時,以本來的性格跟一個我心儀的黨外健筆,聊了兩個多小時,竟讓他記得地點與內容地記了二十多年。

當我在異國有了人人眼中的成功事業、美滿家庭,構築了我枕中夢的完美世界,對人生不再有何企盼地感到沉悶無味時,他竟然記掛著一去毫無音訊的我,兩年前,翩然而至,讓沉澱下的心性,又再飛揚而起。看著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為他所愛的鄉土東奔西跑,我意識到我必須我扛起未盡的使命,即使已經擲筆二十年...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51 作了第二次修改

之四

作為一個當年有機會穿梭在國民黨和黨外之間的人,我首先必須承認線民有其存在意義,只是他們所服務對象的目的值得追究。永遠忘不了調查局初次跟我聯繫時的興奮與緊張,為自己還只不過是大二生,就能夠如此直接地為國家貢獻力量,感到非常榮幸。書生報國的使命感加上憂患意識,讓我迫不及待地要為國家去揪出所有「陰謀人士」。

話說大二的小說選是由齊益壽師教的,他上下兩個學期從全班七十多名學生中各選幾篇小說習作,加以分析嘉勉,我當時深愛黃春明和施叔青的作品,不覺就以鄉土文學的社會寫實手法寫了批判教育的《頭銜》和諷刺陳達現象的《老桐仔之歌》兩篇小說(這兩篇小說後來改寫我的人生),結果都深受齊先生的欣賞,在課堂上逐句唸誦分析。本來我應該藉此機會,去參加文藝營,搞搞本行的文學創作,可是這時我忙於校園黨務,還有加入覺民學會後的活動。

然後是調查局獲悉齊先生欣賞我,就三不五時地要我留意他的言行,到了中美斷交時,當會員們集結在機場外向美方特使克里斯多福投擲蕃茄、雞蛋時,我跟著調查局幹員守候在齊先生家外,監視他的行蹤,好跟他不期而遇,製造交往機會,好掌握他們那批人的動向。而所謂的那批人是王拓、陳映真、黃春明...,這些有「造反企圖」的可疑中共同路人。我那時哪知道我就是白色恐怖的幫兇,竟連白色恐怖一詞都沒聽過。

齊先生後來有沒有受到困擾?我不知道,因為我後來以出任覺民學會文書組長的理由,推卸追蹤他的任務。其實是,我看他們都只是想以文學來關懷鄉土社會的書生,根本「為害不大」,而且一個欣賞我的教授會壞到哪裡去?我那時連去參加陳鼓應的小型聚會,都替他說好話,又怎會「污衊」齊先生呢?現在想來,我很天真,跟我接觸的調查局幹員寫的報告從來也沒讓我過目,簽名啥的,誰知道他們以我的口吻向上頭說了些啥?這段經歷,加上以後在黨外的接觸,讓我逐漸意識到我可能被利用。

大四時,卸下覺民學會的幹部工作後,一心只想考中文研究所,不想管政治。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件天大的任務落到我頭上。

調查局幹員李大哥說,康寧祥女兒要找家教,他們找來找去,就我最適合。我當時坐在西餐廳裡,一聽到這話,第一個問題是:康寧祥是誰啊?(噓!誰也不要跟老康說唷!)那時的老康在黨外可不像後來流傳的笑話那樣:他曾經默默無聞到打電話時要說:我是康寧祥,安寧的寧,健康的康。他那時每回選舉能讓萬華區翻天動地的,而我這個「校園黨棍」哪知道這些。李大哥自然是給我惡補了一番,所謂的黨外概況,然後跟我說:妳只不過是進入他家,藉機留意一下進出人等,了解了解他們的作息、言談,就是當當家教順便監視內部而已。

是啊!很單純的線民任務,不會影響我考研究所的計劃,直搗黨外核心人物的家固然很「危險」,可我會空手道,大四又選修柔道,平常打籃球的兇悍有目共睹,真出事,我自信能跑得很快,即使被被識破身份,也有打出重圍的本事,說真的,當時真以為自己是深入「虎穴」(後來知道老康還真屬虎),頗有壯士臨易水,風蕭蕭兮的情懷。這時距美麗島事件發生還有一個多月。

註:陳述這段往事只是為了日後論述方便,我不為我當年的任何作法辯護,只要呈現心境轉變的過程,我唯一能說的是,一切是因緣際會,在偶然中有其不可逃脫的必然。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52 作了第二次修改

之五

今天回想起來,我實在過份膨脹自己,安全單位全靠我這個小卒的話,哪辦得了事?其實他們有更高明的人打入其中,我從以後有些情況他們問有這麼這麼一回事,妳注意一下有沒有?就明白還有人比我更接近核心,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美麗島事件、林義雄家血案陸續發生,以後是一九八○年年底的立委選舉結束後,接替李大哥跟我聯繫的李姐有天跟我說,如果最近老康要給妳啥新工作的話,別害怕就接下來。我隨口應了好,也沒放心上,以後果然如此,顯然老康和人討論過我的事,他們早已經獲悉了。

這點暫且擱下,回頭去講我在美麗島事件快發生前的風聲鶴唳時節,到萬華進出老康家的心境。

我到當時真是很純正的黨棍,是學弟妹眼裡能文能武,口才又好,心地率直的好學姐,讀者可以在腦海中勾劃出我的形象。在加上一副台灣女大學生的樸實衣著和長相,輕易地就獲得老康夫婦和小君的喜愛,而我呢?說真的,大失所望,怎麼這個國民黨眼中釘是那麼親切率真的人,就跟我鄰家的叔伯們一樣,康太太跟我媽那些手帕交般,爽朗能幹,而小君,天真無邪,一下子就把我當作姐姐般的談心。總之,家中氣氛不像我事前推測的那樣:孩子冥頑不靈,夫妻虛矯猜疑,一家人冷淡相對的官宦之家。

有時下課,經過客廳老康一人在燈下研讀資料,康太太在廚房搞東搞西,看我出來就招呼著到餐桌旁吃喝點東西,談談小君的情況,有時老康也加入談話。總之,不像是一個「陰謀份子」的家。

可美麗島事件發生了,李姐囑咐我隔晚去家教時注意誰進出,談些啥?我當時哪知道誰是誰?只分辨得出那個牙有點暴的張德銘,有白頭髮戴金絲邊眼鏡,很有學者味道的尤清,客廳裡是坐了幾個人,可大家沒談啥,全都臉色沉重,主要是老康在打電話,我一進門就穿過客廳,到二樓去上課。小君一反常態,眼睛紅紅的,我如果是專業特務的話,當晚應該跟她多談事件,從她那兒套些消息,也伸長耳朵,聽聽樓下討論些啥,好回去邀功。但是,我沒這麼做,反而當起真正的家教,絕口不提事件,跟她專心的上課。只覺得大人的事,不應該影響小孩的心靈,在這種時刻,尤其要訓練她以不變應萬變,事情現在跟她、跟我都無關(天知道跟我多有關)。

以後老康就晚上常看不到,顯然比較常留在雜誌社工作,或在外頭跑。林義雄家血案發生後,小君哭得很傷心,因為林家女孩她都認識,一直不相信真有這種事會發生,我花了不少口舌,化解她的恐懼,她那時也才意識到這種事也可能發生在她身上。我那時只是從報導新聞了解美麗島事件和林家血案的一般女學生,只能跟她說,情況不一樣,妳看妳爸爸沒被捉,顯然沒犯法,那些被捉的人關係複雜,才會出這種事,禍及家人等等,真是胡說八道了一番。

也可能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因為「無知」,反而沒有了「特務」味道,完全就像是個沒有政治警覺性的普通文學院女生,從沒主動去談政治,反倒讓老康一家信任。有時康家夫婦出遠門,我還睡他們家陪小君,彈琴、作飯,還作菜給她哥哥和他的家教小林吃呢!

這期間沒朋友知道我的學生是老康的女兒,我在學校仍然為中研所考試準備。同時還在一群日本朋友間鬼混,跟他們交換學習日文。這時我修了黃得時師的日本漢學史,在文圖為「看書考試」的試題作研究時,開始接觸日據時代前後的台灣文壇資料,其實跟他的課毫無關聯,可東牽西扯地,我竟發現新大陸般的知道:台灣人也有這麼多有理想的知識份子,不輸中國文人。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台灣青年》、台灣普羅文學運動、《南音雜誌》被查禁停刊、留日台青的文藝活動,...這些好像根本不算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支,沒被提及,僅僅是鄉土文學作家都要受到監視追蹤,我自問:我是不是被隱瞞了一些事?難道有人有意地讓我以為台灣人沒文化、沒理想嗎?老康家出入的那些人對台灣事務的看法為什麼會不被容忍呢?

一九三一年,林幼春在有關南音內容及主張上提出兩點:

一、凡屬文藝作品,不論反對與主張,盡量登載。

二、鑑及過去島內,各種雜誌壽命多不永,凡我會員,對於寫作方面,痛罵日人處,最好,不必即刻劍拔弩張,直搗黃龍,惹翻檢驗者的神經;與其作無謂的犧牲;何如運用含蓄的筆法,使讀者愉快,而檢驗者惘然,較為得策。倘有特殊的理由,則不在此內。

再看南音的發刊詞:

【...我們相信台灣今日人心,其所會離散墮落者,勿論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困迫,不如意確是一大原因。然而從來我們的精神生活上在很長的期間中,缺少思想的訓練和文學的涵養這一層,也是不可蔑視的一大病根,在這百不如意的環境裡,要想提高一點點台灣的文化,向上我們的生活,除卻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而外,實在是少有辦法的,所以本誌在做同人自己表現的一些牢騷之外,還期待他能做個思想的交換機關,盡一點微力於文藝的啟蒙運動。】

我當時激動地在文圖又抄又寫地,眼淚不自覺地滴下,因為我的處女作《頭銜》登在《暖流》雜誌創刊號上,卻被警總以暖流封面上有「八十年代的」小小一行字查禁。暖流是我接觸的第一本黨外雜誌,到那時為止,我已經在老康家當了八、九個月的家教,根本沒想到去看黨外雜誌。《頭銜》一文,大二時雖受教授的激賞,但我投稿到當時的文藝雜誌都石沉大海(我哪知道文藝雜誌有分派系?用肚臍想也知道退我稿的是哪些雜誌,當時只覺得是被齊益壽師錯愛,我哪像中文系的才女!)。

第二位賞識我的小說的竟是康寧祥,這個被國民黨說是台灣老粗的政客...

註:手指頭麻了,在此休息一下,待會兒繼續寫,看到這裡,請想想:一九三○年代文藝雜誌、一九八○年代黨外雜誌到現在網路上《媒抗》等非主流的台灣文藝知識青年的努力,這份傳承,我竟然在無意中接觸到,就應該理解我為何飄零海外,俗務纏身還要在這裡一字一字地打出我的心路歷程,因為這已經不是我個人的私秘,這是屬於所有台灣人的。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53 作了第二次修改

之六

窗外白雪遍地,寒風呼嘯,四層樓高的柳樹,光禿的枝條上,粗大的枝幹承載著積雪,枝條越細的就越少有雪,甚至於沒有任何雪的在風中飄搖,一如年輕時的我。

一九八○年快畢業時,有一天下課後,老康跟我坐下來談話,問我,畢業以後打算做什麼?我當然把我繼續唸研究所,光大漢學的雌心壯志講了一番,然後老康說,平常有沒有從事創作呢?我就提到齊先生欣賞的兩篇短篇小說,老康就說改天拿過來看看,我們雜誌社想出本文藝性的刊物,或許用得上。隔兩天去上課時,我就帶了那兩篇僅有的小說習作去給了小君,讓她轉交給爸爸。

再去上課時,仍不見老康,只是聽小君說:妳那兩篇小說,我爸喜歡得不得了,這幾天有客人來,他就拿出來唸給人家聽,唸唸笑笑,有時還拍大腿說,看這裡寫得好!我還很少看到他這樣。我聽了自是喜上眉梢,轉頭不忘跟李姐報告一番。李姐倒是感到意外,事情怎會有這個發展,我能夠被康家信任,登堂入室就夠了,現在看來我的文筆「自然地」引起老康的注意,又逢我要畢業了,想來我在黨外還有發展下去的可能。李姐這一想也喜上眉梢。

以後老康說我那兩篇雜誌社的同仁都很欣賞,要分期登出,希望我繼續供稿。我就開始作我鄉土小說家的大夢,可是,好夢由來最易醒,暖流創刊號一出,就被查禁停刊一年,連《老桐仔之歌》都沒唱,就被禁聲了,我也就認定自己沒有當小說家的命。感慨萬千地抄錄著《南音》發刊詞之餘,把整本暖流創刊號,又圈又畫,有批又註地看完。這時台灣民主意識在年少的心中開始蠢蠢欲動,到了年底立委選舉時,我下定決心要順水推舟,去介入選舉,看看到底國民黨說的跟黨外說的,在選戰是怎麼體現。

於是我自告奮勇參加小林的選舉海報組,也就是寫大字報,地點是老康家三樓,第一次上去時,看到牆上一大張老康在風中競選時的巨照,想到的竟然是覺民會訓: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可我這人就是如此跳躍式聯想,那個脈絡只有我自個兒捉得著。

且說,大字報的內容,調查局當然識為寶貝,有些我帶得出來的,就影印給李姐,帶不出來的,我就在抄寫的當兒,仔細地背誦,這倒變成免費的黨外論述閱讀班,跟小林一有空就抄寫,設計刊頭,到後來大字報深受歡迎,我們倆抄得更起勁,倒了輪番上陣,馬不停蹄的地步。這其間,我也去競選辦事處幫忙,在寒風中大半時候是我那個外國男友用機車載我東跑西跑的。我在畢業晚會後認識他,竟讓我遵守了大學時代不談戀愛的諾言,這個老外在我正處於黨內外意識衝突的時期,是我唯一能暢所欲言的知己,對於中文系出身的我來說,當時台灣唯一能理解我的人竟是個一個在本國經歷左右派政爭的外國人,實在很諷刺。

選舉期間流言四起,因為是美麗島事件之後的第一次選舉,雙方真是嚴陣以待,覺民學會的學長們,自然替國民黨候選人助陣,誰也不知道我在老康那邊。在老幹部聚會時,大家不免就談選情,我就聽說國民黨對老康陣營的耳語運動內容,說他怎麼接受美方資助,競選總部都是些陰謀份子,看那大字報就有共產黨的可疑。我聽了,就想到政見發表會旁,老阿婆用顫抖地雙手捧著一把錢塞到老康口袋,還有一大堆在辦事處自願跑腿的鄉親,再來就是我跟小林這兩個寫大字報的「陰謀份子」。小林有沒有陰謀我看不出來,他是學物理的,我倒是有「陰謀」-- 替李姐搜集選舉言論!

那時,我日夜作息不定,畢業了不好好找個工作,竟去搞選舉,又是幫那黨外,我老爸就勸我,唸了那麼多書,可別因此被國民黨糟蹋了,美麗島事件被關的人都比妳能幹有學識,妳是唸中文的,找個中學教教,找個好人嫁了就是了。我被逼得沒辦法,就據實以告,老爸這時才放心的說,那妳繼續,可是別害人家康寧祥唷!我這時才知,原來台灣老一輩只因為二二八事件的關係,跟他國民黨虛與委蛇,不談政治,其實心裡恨透了外來威權。選舉在風聲鶴唳中結束,老康繼紀政之後以第二高票當選連任,萬華街頭謝票時的盛況,令人感動得無以復加,台灣人民用此對美麗島事件做了二次審判。

我這時已經忘了自己原本的任務,在選舉中讀到的各種論述,讓我在覺民幹部的聚會中敢於挺身辯論,我開始表露我的立場,因為有人已經發覺我在黨外活動,提出了疑問,我必須解釋,否則,臥底的身份會被拆穿。即使我已經跟黨友疏遠,但是,隨時會碰上一個有黨外意識的舊友,納悶我在校期間不是有名的黨棍,怎麼現在變成黨外的?

這種困擾,到後來成為黨外雜誌編輯時,更是常遭逢,有時還會碰上國民黨要員約總編吃飯溝通,總編帶著我去,而那位國民黨要員竟然是一兩年前,請覺民幹部吃飯時,曾經面對面的人,我怕被認出,真是只敢低頭吃飯,不敢抬頭多跟人家應酬。後來留起長髮,倒是改變了一點形象,才比較放心點。

蔣德清 在 2004/01/15 00:18 作了第三次修改

之七

在我的心路歷程中,想當然會有一些「啟蒙者」,不是常有一些女生的「覺醒」往往是從崇拜某個特立獨行的人物開始的嗎?可我的情形並不是如此,在覺民學會,我已經看盡所有台大精英,外貌、才氣眾裡挑一的男子一籮筐,(另外校園裡沒有被吸收的非國民黨精英應該也有一拖拉庫)我幾乎都見過,可是想想我是崇拜司馬遷那種人的女子,就不可能為一個男子去信奉他的理想,倒有可能因為信奉一個理想,而去看上一個男子。或者因為我的混亂價值觀,而去跟毫無政治堅持的人鬼混。

情況也真是如此,我在覺民時,因為自我設限大學期間不能談戀愛,所以雖暗戀過幾個才子,仍然沒有動作。畢業後,選舉前我的觀念正處在黨內外之間搖擺時,我竟然交往的都是不談政治的外國人,跟學哲學的日本人談生死,跟學中文的某國人談愛情。選舉後,我的觀念轉變了,我開始思考怎麼安排自己的去向,我不想繼續替調查局去刺探我已經心嚮往之,卻自知也不可能完全投入的另一邊,甚至於想申請去台中一所私校當國文老師,擺脫這些關係,也擺脫我決定不下的兩個外國男友。

(我的一生總是處在兩難之間,大概跟我的耳朵軟有關係,每個人的話只要自成道理,我都尊重,就老讓自己處在夾縫中,成為「中間選民」。想來我這種人應該當外交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許或許大概是,可是我們不敢說。」哈!)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先是李姐暗示我,可能老康要賦予我「重任」,接著是老康說,我們雜誌社總編有事找妳談。我還記得初識那總編時的印象,當時老康就要我坐他旁邊好好談話,還別有含意地說:「妳以後要多多跟他學習。」我就暗想:「莫非要找我去雜誌社打雜,那我怎跑得掉?唉!人生如棋,就看對方怎麼出棋,我就怎麼下吧!如果台灣的政治溝通需要我這個小卒在中間穿梭的話,我也只好認了,總比讓個閒雜人,在中間搞出事端的好。」

我多年以後懷疑老康根本知道我的身份,但是看我這人算「好人」,與其讓個隨便的人混進去,不如讓我在中間替他們「緩衝」一下。

話說回頭,果然總編說,被查禁的雜誌將陸續復刊,需要我這樣的人才,我說:「我也不是科班出身的,真不知道能派上啥用場。」他笑說,可以訓練的,我們也是這樣開始的。我後來知道人家至少還是政治系畢業的,本來就是塊料,我是中文系出身,除了選舉中囫圇吞棗地了解了些黨外民主理念外,基本的思考邏輯還是國民黨那一套,多說話就要被人識破漏洞。

有了自知之明後,我在黨外一改在黨內的能言善道,變成一個默不出聲,勤奮認真的小編輯。冷眼旁觀雜誌社裡進出的黨外豪傑,坐在一旁安靜地聆聽。

記得有一回,總編帶我跟另一個編輯陳浩,去跟中央政務委員會的詹秘書和李繼玄吃午餐。大家互懷鬼胎地東扯西談了一番,對方無非是想了解雜誌對某一議題的論述觀點。吃完飯出來,總編慨嘆:「李是東亞關研畢業的,詹是哈佛碩士,都是人才,只可惜全把良心放在抽屜裡。」

聽了那最後一句話,我真想當場把我的良心從抽屜裡拿出來,跟他懺悔一番,然後從此恢復本性地在黨外闖蕩,管他會不會到綠島去唱小夜曲!可是,回頭想到我媽跟我爸對我的期待,我就又把抽屜輕聲地關上,效法司馬遷忍辱負重的精神,以我被閹割的性格在黨外雜誌社繼續工作。

寫到這裡「舊恨新愁」翻湧而起,我自小有寫日記的習慣,現在寫著寫著,還去查閱當年的日記,類似的煎熬字里行間歷歷可見,是怎麼走過那近兩年的黨外時光?每回看到總編在燈下趕寫社論,常為必須曲筆為文擲筆而嘆,我就真想跟他說: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忍一下,黨外健筆已經剩下這幾枝,別為逞一時之快,因文賈禍呀!

然後等他寫完,我回頭拿去影印,神不知鬼不覺地又交給李姐去邀功。可能因為那兩年我在中間這麼搞鬼,情報單位早早就看到內容,心裡有了底,反倒沒有查禁的動作,雜誌就一直順利出刊。不過,到後來其他兩份雜誌也復刊之後,我們簡直像在編週刊般的忙碌,稍一晚兩三天出刊,全國各地就有關心的讀者打電話來問,是不是被查禁了?每期五萬本,總經銷員連夜押車南北發送,一下子就被搶購一空。我當年最樂的是雜誌在通宵趕工數天編完送去製版廠後,一伙人在總編的吆喝下,約了其他黨外雜誌的編輯一起去喝酒洗溫泉。最痛苦的是,雜誌印出來後老康名為慰勞的檢討餐會。

蔣德清 在 2004/01/15 00:22 作了第二次修改

之八

在那個大半才智之士只能「疾首顰蹙於私家之居」的年代,「知識份子自期為社會的良心,實際上卻常淪為現狀的守護者。他們看到有權者犯了大錯,只能私下發發悶牢騷,但碰到無權勢者一有小錯,有些人常會立刻落井下石,盡量發揮言論自由和批評勇氣。他們藉批評來參與,但當他們批評別人是偏激的左派或右派時,本身卻自覺或不自覺地變成不問是非的『偏激的中間派』。」

因此,在那個時代,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尊敬「保持沉默自由、有所不為、堅守原則的知識份子」,因為要做到這樣還真不容易,等而下之的都被國民黨收買為文字打手,那時代的新聞界別說發揮監督力量,能少歌功頌德、少落井下石,就堪稱清流。可是明知要在社會上還沒有培養出「一股健全的政治性制衡力量」(當時「曲筆為文」的結果是,連要說「在野反對黨」都要用這種話,讓警總那些檢查員「惘然」),才能奢求新聞界發揮監督力量,但是黨外雜誌仍然花費很大篇幅在批評兩大報、新聞局的種種作法,扮演了今日「媒抗」的角色。

當年黨外雜誌的編輯後來大半會參選或助選,多少是在工作過程中累積了太多無奈與憤慨,只好親自下海為培養「一股健全的政治性制衡力量」努力。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四日我的日記上寫了這段話:

【今晚看到《故國山河》播出一則有關黃河江渚拉縴船舶的縴夫報導,想到這一代的台灣青年不正和這些縴夫一般,努力將台灣這條大船拉到一個她能自己行駛的河段,她必然會自己揚帆而上,只是這段淺灘的淤泥拖住了她,我們要如何救台灣呢?看著廖仁義瘦削的身子走在黑夜裡,想著司馬在良知與勇氣間搖晃著、掙扎著,老康在政治舞台上愴然淚下,無知、頑固、貪狠、怠惰腐蝕著小島上的心靈,我恐懼一切已落入命定的輪迴裡,台灣人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著歷史,今夕何夕,我已是活了二三年的人,未來將邁向何方?以何安身立命?】

那時陳文成命案正處於美國專家「驗屍」還是「審視屍體」的爭論中(有心人可以去查亞洲人雜誌一九八一年一○月第一卷第六期,可以看到宋楚瑜當時的嘴臉),林家血案已經搞得黨外人心惶惶,陳文成命案更是雪上加霜,那種殺雞警猴的效應,讓我這隻兔子更是只敢乖乖地把雜誌原稿在付印前分批影印交給李姐,然後回家在私室日記裡寫下上頭那段話。

所以今天媒抗的朋友啊!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氣餒,台灣還是有在進步,也要珍惜今天的自由民主,那些主流媒體有意製造民主自由只是八卦情色的自由民主亂象,讓一般人懷念威權時代假造的路不拾遺、純樸道德的社會印象。我們應該扭轉這種情況,在回應時用一般人能夠接受的語氣來論述,絕不要用漫罵來回應,人說狗對你狂吠,難道你也要狂吠,狗咬人,你也要咬狗嗎?我們應該讓「中間選民」知道,我們其實是同一國的。

這段話是有感而發。只覺得「媒抗」的論述真是可以上承當年黨外論壇,用網路來對抗媒體的偏執,但是,要更多的人參與,集中火力。當年許多有理想抱負的記者都偷偷給黨外雜誌寫稿,調查局最想知道是哪些記者,我大半這種手稿不影印,找藉口只影印打字初稿。今天民進黨在台,又有網路的隱密性,我期待更多專業記者把大報上登不出的實情與論述貼到這裡來,今日不為,留待何時?!不是我過慮,當前真是淝水之戰(希望我沒引喻失當),再讓目前看來還沒理解民主真諦的國親黨回來,只怕台灣民主運動要倒退好幾步。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36 作了第二次修改

之九

今天看到新聞報導說,游錫坤(字典上通他那個ㄎㄨㄣ)在立法院自稱是政客,不是政治家,他就是這麼老實,跟我第一次在雜誌社看到他時一樣。

記得他那天早上就到雜誌社裡,要見老康或總編,可事先沒約好,但是他很有耐心地坐在秘書小姐旁的椅子等著,給人一種堅韌厚實的感覺。那天他好像是一個朝聖客般,為自己能進入這個黨外殿堂而感到興奮惶恐,當他告訴我他是從宜蘭來,又詳細地把名字寫給我,解釋他那個少見的ㄎㄨㄣ字的唸法時,那副認真的表情,讓人覺得你很重要,而且最重要的是,也感覺到他是個很自重與誠懇的人。

那天他從早坐到晚,其間就只是康文雄帶他去吃了午飯,我和劉守成忙著校稿,沒有多理睬他,他就靜靜地等,沒有焦躁不安,一直等到傍晚總編來了,迎他入辦公室談話。我總共就只見他這麼一次,可是,就留給我深刻印象。以後從中央日報航空版看到他當選宜蘭縣長,搞好冬山河整治,到中央,八掌溪事件後毅然辭職,扛起政治責任時,(我出國二十多年來只看這份免費報,所以黨外消息也是由此獲得,除此之外就是老康緋聞案)我跟老公說這人以後會爬得更高。想想一個人沒發跡前就能留給人這種印象,會自承是政客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些是題外話,當年黨內外見過的人太多了,不想一一去談,我說過我不會因人而去信奉一個理想,同樣的也不會因為看到一兩個人腐化而對政治失去信心。有朋友認為可能是我遠離台灣二十多年所以才能保持這種天真的「赤子之心」。

其實,我一方面會看人,一方面會將心比心,對於那種本性就是低劣,會靠偽裝取得權位的人,我自始就不會去崇敬他,當然也就不會悲嘆人心不古;而對於有些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選擇與現實妥協的人,我就會想換做我大概也會這麼做,就只會悲憫一番,無心去苛責。

別說後來民進黨得道,雞犬昇天時有各種爭權奪利的官場現形狀,就連當年黨外那麼一點政治利益也是常聽聞一些寡廉鮮恥的事,所以,千萬別因為民進黨有些人跟國民黨比爛就去投廢票,那就中了對方的計,政治是眾人之事,而人嘛!就是人,別對人抱太理想的要求,要去看那個黨的大方向你認不認同。再說真比爛的話,「陳年爛貨」還是比較爛。

我當年兩邊都拋是有我個人因素的,年輕的我只覺得當時台灣沒有我容身之處,必須走得遠遠的,誰知道就成為一個歷史逃兵,錯過了以後風起雲湧的時代。

註:我看台灣現代油麻菜籽寫到這裡就夠了,這粒菜籽在略施小技之後,脫離了那個處於夾縫中的困境,嫁得遠遠的,把他鄉當家鄉,以為何處不可為家,以為一粒種籽只要有土就能成長開花結果。可是,家山萬里夢依稀,回首向來處,故鄉依舊在呼喚著我。於是二十多年後重拾文筆,至少通過這枝筆和故鄉建立些聯繫,以慰鄉愁...

蔣德清 在 2004/01/12 01:37 作了第一次修改

註(1)、本文係發表於「與媒體對抗」網站:http://www.socialforce.org/
註(2)、本文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原作者、及刊載網站。謝謝。
--
※ Origin: 楓橋驛站 ◆ From: 61-230-219-246.HINET-IP.hinet.net

發信人:Cliff.bbs@bbs.cs.nthu.edu.tw (克里夫)
日期:11 Mar 2004 17:55:13 GMT
標題:《 台灣現代油麻菜籽 》
來源:<4BCfPH$_0o@bbs.cs.nthu.edu.tw>:8047
組織: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引言回覆,作者:schugo[/i] 蔣德清 發表於:2004/03/07 00:50

亞細亞孤女的命運

吳濁流用《亞細亞的孤兒》來具體呈現台灣的歷史悲情與身份,在婦女節的前夕,我有感而發地想提出一個《亞細亞的孤女》概念,來具體化我的統獨思考。

上周在我家舉行了婦女會聚餐,家裡裝有大耳朵的朋友激昂慷慨地轉述台灣電視台的批綠言論,陳由豪口中的陳哲男加上她親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傳言,陳哲男變成一個如何如何的人。我的記憶因此回到一九八○年年底國代、立委選舉時,覺民學會同志轉述的耳語,不也是:「我的朋友某某某是康寧祥的什麼什麼,親眼看到怎樣怎樣,深感痛心疾首,所以黨外實在不可信云云。」

自那時起,我就不敢像朋友般地相信沒有經過司法審判的競選傳言,人物的臧否褒貶再也不是我做出政治判斷的主要依據,我更加去注意雙方的政見與言論,因為我目睹被操控的媒體和耳語運動如何控制了台灣社會,泛道德觀如何被用做政治鬥爭的工具。

這時,在民主理念之外,最引起我注意的,無庸置疑,就是在當時被奉為政治禁忌的台獨思想。在當時與美國斷交的「中華民國」不被國際承認的孤立悲情中,《亞細亞的孤兒》引起了我這個台灣女兒的認同,原來,我們台灣島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被窮困軟弱的父母送給別人後,流落在外的孤女。我想台灣島應該是女的,否則怎會如此捨得送人?而且如果是男的話,早就被改姓用來傳人家的煙火了。

我在認定台灣是一個亞細亞孤女之後,就不免思考起這個孤女的命運。

她說:「我叫『中華民國』。」可是連美國都說:「中華民國已經壽終正寢了,世界上只有一個簡稱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妳該是中國的一省叫『台灣省』。」於是做為一個台灣女兒的我,在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土耳其,為了婚事,拿著護照翻譯本天真地跑去中國大使館,要求認證我是來自「中國台灣省的公民」。然而當厚重的使館大門在身後關上時,辦事員那句話:「你們台灣人的護照不受我們承認,妳不算是中國公民。」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做為一名亞細亞孤女的淒涼惆悵。

最後經過一番曲折,一位土耳其警政署高級官員做為我的保證人,讓我先入了土耳其籍,然後以土耳其人的身份嫁給了土耳其人。一年之後,我以土耳其人的身份在大學中文系當起助教來。

在二十多年的大學教書生涯中,我從來沒有排斥土、台或土、中的學術文化交流活動,我不是騎牆派,只因為當年的波折,讓我明白做為一個在海外的台灣人,妳只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亞細亞孤女,既然我已經被土耳其收養了,那麼我就當忠於我的養父母,中國或台灣對我來說,已經變成海峽兩岸的兩個國家,我怨那時國民黨治理下的台灣,在國際間沒有證明存在的法律依據;我恨共產專制下的中國,從來沒把我當中國人看,卻要堅持他的所有權。

雖然如此,人在海外,中文教師的工作使我跟中國文化官員、教授、留學生的交往成為理所當然,我勤學簡體字、現代漢語句型,把原本是我最愛的中國文學、語言,做為一種語言教學專業的工具來看待。協助土、中之間剛起步的文化交流事務,第一份大學交流協定,是我幫助草擬的;交換教授、學生的種種文件是我幫忙翻譯的;中國首位外長來訪學院時,做中文教學示範的是我;中國文化周的活動也是我策劃安排的。當時的中國對我來說,就跟德國、蘇聯一樣,如果我學的是德文、俄文,我所交流的對象不就是德國、蘇聯。道理很簡單,沒有什麼愧疚或不安的。

二十年後,回首向來處,面對風雨陰晴,我終於明白台灣要擺脫她亞細亞孤女的命運,不是統一而是獨立,但是這是一種另類獨立,一種屬於在歷史裡漂泊數世紀後不得不自立門戶的獨立。

就讓我舉個例子吧!一個自小被送給人的窮人家女孩,沒有受到對方的妥善照顧後流落在外,以後親生父母有點財力了,找到了女孩,這時她已經是一個有主見,也獨自在外闖蕩出一番事業,到了結婚年齡的少女。可是親生父母對這個失散很久的女兒說來並沒有很深的情愛,只是基於血緣,硬是要這個少女回到家裡遵守他家的規矩過日子,年邁的父母甚至於有點私心地,要少女不要結婚,把賺來的錢和積蓄,統統交給他們養老,在家做個老處女。可少女不笨,她想啊!為什麼我的父母不像別人的父母一樣,替女兒找個好婆家,讓她跟丈夫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幸福家庭,然後她也像一般出嫁的女兒般,會攢點錢幫幫娘家,常常回娘家探望,甚至於也可能搬到娘家附近,就近照顧,只要她有一口飯吃,不會讓娘家沒口糧的。她不管姓張、姓高,她都是父母的親生女兒。

不用我再多費唇舌了吧!我從自己的遭遇,聯想到台灣這個孤女的命運,就忍不住要奉勸那一意要統一的台海兩岸人士,統一的壯大假象只是沒本事的假裁縫花言巧語編造的一件國王新衣,只會製造一個被迫當老處女的幽怨女子。而一個在中國大方協助下獨立自治,加入國際組織的台灣國,就如同一個多年在外、飽經磨練的能幹女子,嫁到好人家,還能感恩地回饋娘家。

啊!台灣!台灣!妳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妳亞細亞孤女的漂泊命運?而中國!中國!你什麼時候才能用你的泱泱大度彌補對台灣這個孤女的歷史罪孽?來吧!攜手看破統獨的迷障,正視一邊一國的現狀與事實,世界這麼大,兩個國家在各自的土地上都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的。

後記:親愛的朋友們,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的話,就請迅速傳貼出去,總統大選到最後不外是統獨族群之爭,多喚醒一個人的台灣獨立意識就能多爭取一票,身為一個由深藍到淡藍,從淡綠到深綠的人,這篇文章可說是我這一路蛻變過程最表情達意的說明。我的文筆和論述能力也僅僅能做到這個地步,唉!我只有此刻後悔虛渡廿年,沒有好好在台灣闖出像泛藍文化名人的影響力,「人微言輕」我想是此刻許多媒抗網友的共同鬱結,前幾天收到朋友傳來的龍應台的文章時,我就忍不住向真主祈求道:「在她頭上落個雷電,改變一下她的觀念吧!讓她那枝筆為曾經孕育她的台灣服務一下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3459
引用者清單(2)
2006/06/28 11:56 【sunnel 的網誌】 讀來令人害怕又感傷的文章
2006/06/28 11:47 【sunnel 的網誌】 讀來令人害怕又感傷的文章
(轉貼)郭倍宏
2005/03/30 05:01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vicvic

郭倍宏  1991.8.30

  郭倍宏,土木工程師,曾經也是「叛亂犯」。

  一九九一年八月三十日,頂著台獨聯盟主席的頭銜,被捕入獄。

  郭倍宏之妻/張舜華:「他要去做他的事情之前,先照顧好我們,所以像他去坐牢,他就叫我去唸書。」

  這位台獨聯盟最年輕的主席,一九七○年加入了國民黨,並且是國民黨覺民學會的大將,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事件,讓他開始對國民黨感到失望;三年後,一九八一年,郭倍宏遠赴美國北卡大學進修,一九八二年一場中國同學會長選舉所引發海報的事件,讓他退出國民黨,結束十二年的黨員身份,並且從此列名黑名單。

  郭倍宏 :「 國民黨特務就直接說:『你們不要跟郭倍宏看齊,如果他今天能夠回台灣,在台灣也是沒有明天的人。』。」

  海報事件後,一九八三年,郭倍宏加入台獨聯盟,同時,國民黨註銷他的回台簽証。

  一九八九年, 立委選舉在國內熱鬧上場,郭倍宏冒著被捕的危險,翻牆回台,並且在盧修一的中和政見會上公開露面。

  而後,郭倍宏在幾千名國民黨軍警的監視下,翩然消失,此舉讓國民黨顏面盡,失大為光火。

  《菅芒離土─郭倍宏傳奇》作者/林文義 :「 他等於就是給當時在解嚴以後,還是有那種威權體制的國民黨,給他們一個很大的耳光,我是覺得那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九九一年, 郭倍宏為了讓台獨聯盟順利的遷回台灣,不惜發動坐牢攻勢,並且如願的成為第一個入獄的台獨人士。

  郭倍宏之妻/張舜華 :「支持他可以說沒有想到,要付出的代價是那麼大。」

  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刑法一百條修改完成,郭倍宏得到釋放,一九九三年投入台南市長的選舉,這位台獨聯盟的頭號戰將,選舉時卻得不到民進黨的支持,失望之餘,他毅然離開了民進黨,黨齡一年二個月。

  郭倍宏 :「 那場市長選戰,我一點都不覺得我輸給國民黨,可是我沒有辦法,我輸給民進黨,我輸給民進黨的理由是,因為我把他們當作朋友,他們不把我當作朋友。。」

  選戰結束後,郭倍宏遠離政治,但是提起政治,郭倍宏的熱情,絲毫未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3455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