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
、
子鳴
、
Abr
、
尉左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政治社會
/
政治時事
/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旅遊北歐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旅遊】(轉貼)比薩斜塔 將蓋「分身」
2005/03/29 09:23 瀏覽
7,305
|回應
30
|
推薦
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編譯陳世欽/美聯社義大利比薩二十八日電
米蘭晚郵報廿七日報導,比薩市政府準備在比薩斜塔東南方大約五公里處興建一棟現代化辦公大樓,並以燈光製造大樓傾斜的視覺效果。
晚郵報報導,這棟鋼骨大樓由名建築師貝尼尼設計,預定今年夏末動工,四年後竣工,總工程費約六千五百萬美元,內有公寓與店面。
部分比薩市民認為,這項計畫令人極度反感。綠黨籍區議會議員羅吉歐拉尼說:「七十五公尺高的鋼骨玻璃帷幕大樓只會破壞景觀。」比薩市城市規畫官員沙杜表示,這棟大樓一定可以吸引觀光客。他接受晚郵報訪問時指出:「這項計畫是美麗與機能的典範。新大樓與廣場將吸引觀光客。」根據目前的設計方案,新大樓將位於一處廣場內,附帶另外兩棟比較低的建築物,使人聯想到比薩的大教堂與洗禮堂。
貝尼尼表示,站在新大樓樓頂可將比薩斜塔盡覽無遺。他指出:「比薩斜塔與新大樓將相互凝望。」
公元一一七三年,比薩斜塔開始興建,以烘托當時身為富裕海運城邦比薩的榮耀。不料在工人完成第三層樓前,斜塔地基的土壤開始下沈,從此展開長達數百年的著名傾斜過程。
【2005/03/29 聯合報】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2005/08/22 09:07 修改第 1 次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2677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第
1
2
3
4
頁/共4頁
(轉貼)當教廷煙囪冒出白煙 … 新教宗產生
2005/04/02 04:44
推薦
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當教廷煙囪冒出白煙 … 新教宗產生
編譯林滄陳/綜合外電報導
八四歲的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四月一日傳出病危消息,引起舉世關注,各地教友無不為他祈禱;而教宗繼承人選,也令人關切。
教宗是羅馬天主教的主教,也是全球天主教組織領袖;他是基督的代表,主要使命是治理教會與宣揚福音。教宗是由選舉產生,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七八年獲選教宗,是繼首任教宗聖伯鐸之後的第二六五位教宗。
教宗是終身制,因此教宗在世時,一般都忌諱提起選舉教宗的事。不過,一旦教宗過世,他的左右手、暨信理部的樞機主教拉辛爾將向全世界正式宣布教宗辭世消息,並召集有選舉權的樞機主教前往梵諦岡,推選新任教宗。
全球樞機主教約一八五人,只有在八十歲以下的樞機主教,才具有選舉教宗與被選舉的資格約一三五人。
為求公正、不受任何外界干擾,所有樞機主教報到後,都將被請入個別的小房間內,沒有電話、手機或電腦,對外的聯絡全部斷絕。投票採無記名、一人一票制,得票過三分之二者當選。
投票後若無法產生新教宗,教廷的煙囪會冒出黑煙,表示必須進行下一輪的投票,一直到產生三分之二支持者為止。這時教廷煙囪會冒出白煙,且拉辛爾此時也會走上陽台,向全世界宣布新任教宗人選。
不過,在歷次教宗選舉中,有時由於各派系各推代表角逐,互不相讓,使投票過程拉得很長,甚至曾有一次長達近一年,最後教廷被迫採取停止供食的方式,催促主教們趕快做抉擇。另外,在一再難產時,也有可能是把當選標準降為得票過半即可。
天主教在全球擁有十億人口,一半在美洲,歐洲約佔廿六%,但樞機主教人數還是歐洲地區的逾百位最多,美洲地區約五十多人。
【2005/04/02 民生報】
三個梵蒂岡 豈止笑話?!
編譯張佑生/綜合外電報導
神聖莊嚴的梵蒂岡,也有一些笑話在私底下流傳,「三個梵蒂岡」便是其一。
第一個梵蒂岡,指的是耶穌門徒聖彼得殉教地點,聖彼得也是第一任教宗。羅馬南部的夏宮「岡道爾夫堡」(Castel Gandolfo ),素有「梵蒂岡第二」稱號。至於「第三個梵蒂岡」所指為何?就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於今年二月一日住進去的傑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
在此之前,教宗已經九度住院,在專屬病房停留時間長達一六○天。自從教宗在一九八一年五月遭到土耳其回教徒槍擊後,傑梅利醫院便成立應變小組,全天候待命。
若望保祿一世在一九七八年八月廿六日獲選,卅三天後過世。若望保祿二世繼位,迄今已有廿六年五個月又十五天。如果有所謂「第三個梵蒂岡」,那麼「若望保祿三世」呢?這是梵蒂岡負責信理部門的樞機主教拉辛爾(Joseph Ratzinger)的綽號,此一綽號反映出:拉辛爾在教宗不能親自視事時,無可挑戰的影響力。
無論是「第三個梵蒂岡」還是「若望保祿三世」,都暗藏諷刺,恐怕已經不是單純的笑話。自一九九二年就飽受帕金森氏症病魔纏身的教宗,小感冒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呼吸困難、甚至肺炎,搞不好會致命;隨著教宗不能視事時間越來越長,「勸退」或者「逼退」的聲浪逐漸浮現。然而,教宗並不考慮退位,理由絕非戀棧,而是基於宗教信念與使命感。
當代西方文明並不鼓勵人們勇於面對苦痛折磨,但這卻是天主教的核心理念,順從上帝旨意,即使受苦、受難,耶穌的受難是箇中典範。若望保祿二世過去兩個月在病榻上向世人展示的精神,也就是順從上帝旨意,任何苦痛折磨,無論感覺多麼荒謬,經由大愛,都能獲得救贖。
波蘭前總理 Hanna Suchocka 形容,教宗就像是「揹負自己的十字架」,以身作則,向世間的病弱者展現力量。
【2005/04/02 民生報】
樞機主教 投票選教宗
編譯朱邦賢/報導
一五○○年代末葉以來,教宗可以用三種方法當中的一種選出:口頭表決,獲一致通過者當選;由主教選出一個九到十五人的委員會,再由委員會以一致決定選出教宗;但最常見的選舉方式還是投票。
投票方式大致如下:
‧ 教宗一旦去世,樞機主教團團長即知會樞機主教,並召開會議。會議都是在早上舉行,而且必須在教宗去世不超過廿天內舉行。
‧ 約一百廿名八十歲以下的現任樞機主教投票,一旦將心目中理想的人選姓名寫在選票上,必須走到神壇,保證自己不偏不倚地履行職務。投票人隨後將票投到一個容器內,容器有盤碟覆蓋。
‧ 投完票後,工作人員即開始計票,最後向所有樞機主教宣布開票結果。如果沒人當選,須重新投票。如果還是沒人勝出,下午還可能再投兩次票。
‧ 每次開完票,選票即付之一炬。如果沒人勝選,選票就會添加化學藥劑,一旦焚燒,即燒出縷縷黑煙。等候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一旦看到梵蒂岡屋頂飄出陣陣黑煙,就知道新任教宗尚未選出。如果有人當選教宗,選票就不添加化學藥劑,燒出白煙,等候在外的信徒就知道新教宗產生了。
‧ 傳統上候選人必須獲得三分之二再多一票才算勝選,但一九九六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改變傳統。他規定,如果在十二天或十三天後仍遲遲選不出新教宗,就由多數票決。候選人只要獲得過半數選票,就算當選。
‧ 一旦有人勝選,就得問他願不願意接受選舉結果。相傳若望保祿二世當年是淚流滿面地接受。一旦接受,樞機團團長即問新教宗準備採用什麼名字,再向樞機主教宣布新教宗的名字。樞機主教再趨前向新教宗祝賀。
‧ 最年長的樞機主教走到面向聖伯多祿廣場的陽台,向信眾宣布:「我們有了新教宗。」隨後向信眾介紹新教宗。許多教宗都會正式接受加冕,但若望保祿二世拒絕加冕儀式。他在聖伯多祿廣場的彌撒儀式中就任教宗。
【2005/04/02 聯合報】
教宗接班人 應會續禁節育
編譯朱邦賢/綜合一日外電報導
高齡八十四的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病危,許多人開始猜測:誰是下一任教宗?
登基已廿七年的若望保祿二世是歷史上任期第三久的教宗。他在一九七八年以黑馬之姿登基,是四百五十五年來第一位非義大利籍的教宗。他曾多次締造歷史紀錄,沒有任何一位教宗可以望其項背。
但若望保祿二世讓天主教分裂的程度恐怕也超過任何一位前任教宗。
若望保祿二世禁止女性當教士,禁止節育,禁止同性結婚,許多自由派天主教徒都很不以為然。他們明確表示,希望將來能出現更民主的教會。
保守派天主教徒則對若望保祿二世推崇備至,認為他是聖徒,在一九六○和七○年代的狂飆之後,多虧若望保祿二世撥亂反正,將一切重新導入正軌。
目前八十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大約有一百廿人,幾乎全是若望保祿二世任命的。一旦若望保祿二世過世,他們將推選一人繼任教宗,可以預見,新教宗的想法將和若望保祿二世十分接近,不太可能在節育、女教士等禁令方面挑戰既有規範。
另一項問題是,新教宗該不該由非義大利人繼任?甚至新教宗該不該是非歐洲人?許多教徒相信,新教宗應該來自開發中國家,因為天主教在開發中國家傳教最活躍,成長也最迅速。
有件事實在樞機主教心上占很大的分量,那就是全世界將近百分之六十五的天主教徒住在非洲、亞洲,特別是在拉丁美洲。
羅馬教廷的日常事務實際上是由四名樞機主教和一名獲得信任的大主教共同掌理。目前一切重大決定都須經過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批准,即使他只能點頭或在文件上潦草地簽名。
六位下一任教宗的可能人選是:
‧ 七十七歲的義大利籍樞機主教索達諾,現為教廷國務卿,其聖品階級僅次於教宗。他曾任教廷外交官,二月間因公開提及教宗可以辭職,引起騷動。
‧ 七十七歲的德國籍樞機主教拉晉澤,為教廷教義部長,堅持正統教義和對不同見解嚴厲以對的作風,令保守派稱快,但令自由派惱怒。
‧ 七十一歲的義大利籍樞機主教雷伊,現為教廷主教部長,負責擬訂新任主教名單供教宗批准,是最熟知教廷內情者,被視為一流的行政人才,但教牧信眾經驗有限。
‧ 六十九歲的哥倫比亞籍樞機主教楚吉約,現任教廷宗座家庭委員會主席,今年三月廿四日教宗指派他代理主持聖周四彌撒。
‧ 七十四歲的義大利籍樞機主教魯伊尼,現為羅馬主教,形同教宗代理人,也是義大利主教團團長,是義大利最具權力的樞機主教,也是教廷對義大利政局發揮影響力的關鍵人物。
‧ 美國樞機主教史泰福,今年二月初也曾代理教宗主持聖灰彌撒。
【2005/04/02 聯合報】
教宗肯定台灣民主、宗教自由
記者鍾蓮芳/報導
我國現任及前任駐梵蒂岡教廷大使杜筑生、戴瑞明昨天均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予高度的肯定;杜筑生說,長期在任的教宗猶如世界「道德明燈」;戴瑞明則說,教宗是跨世紀偉人,更是結束東西方冷戰的關鍵人物。
杜筑生說,曾經歷納粹及共產主義統治,保祿二世的生命及意志力均比凡人堅強;多年來屢屢傳出他重病,都能創造奇蹟;但這次教廷宣布並不樂觀,目前羅馬梵蒂岡前的廣場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教友聚集,正全心為教宗祈福。教友們望著教宗書房窗戶,期待那扇每周三、周五照樣開啟,向教友揮手致意的熟悉身影和慈祥笑容依然再現。
外界曾一再關切教廷與中國關係,戴瑞明說,歐洲幾乎都主張「一個中國」政策,教廷也不例外,這點不因教宗是誰而有差別。1996年他到任時,教廷即準備與中國建交,不過,一旦中國與教廷建立正常關係,即意謂中國大陸的教友將可公開主張天主教,反對死刑、反對墮胎、伸張人權;中國擔心屆時將使現行管制失控,還沒有準備好和教廷簽約;因此,戴瑞明認為,短期間,國人不必擔心我與教廷關係有所變動。
杜筑生也說,台梵關係穩固,國人不必擔心。他都以親身和教廷交往的經驗指出,教宗對台灣印象非常好,兩人到任呈遞國書時,教宗均一再對台灣地區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給予高度肯定,同時對災難國家,台灣每每能在最短時間內伸援,也表示嘉許。而在台灣六年前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教廷也曾慨捐了十萬美元給台灣賑災。最近大校長到梵蒂岡獲教宗接見,教宗還高興地連喊了兩次:「台灣!台灣!」
戴瑞明說,他任內努力安排前副總統兼行政院長連戰(一九九七年)、前總統李登輝夫人曾文惠女士 (一九九八年)、及陳總統夫人吳淑珍 (二○○二)訪問教廷,並會晤教宗,他們也均曾力邀教宗訪台,教宗卻始終未成行。因為,教宗說,他很清楚台灣的教友自由,但他到台灣可能刺激中國政府,讓大陸的教友受難,他於心不忍。
各國駐教廷大使每年至少會跟教宗會面一次,就是拜年時候;戴瑞明說,每次和教宗見面,他都不忘提台灣的信仰自由、民主自由,最關心的則是兩岸和平。
【2005/04/02 民生報】
教宗 他,喜歡接受挑戰
編譯朱錦華/綜合報導
久為帕金森症折磨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直希望能化解世間的仇恨,給世人多帶來一些愛;只願神再多給他一些時間。
教宗的一生,說不上波瀾壯闊,但也確實很不平凡;年輕時,正值納粹佔領波蘭期間,當時教會活動只有轉入地下進行,他有過跟德軍「交手」的經驗。
他小時候願望是當足球員,沒料到,卻成了天主最重要的僕人。他倡導和平,一心要弭平仇恨;諷刺的是,他自己卻曾經遭激進分子刺殺。
若望保祿二世被稱為「喜歡接受挑戰的教宗」,的確如此。二千年時,他成為史上第一位到耶路撒冷哭牆禱告的教宗,為化解天主教跟猶太教的衝突,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遺憾的是,他希望化解天主教跟東正教心結,卻未竟全功。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檔案
※ 原名卡洛爾.沃迪拉(Karol Wojtyla),一九二○年五月十八日生於波蘭。
※ 九歲初領聖體聖事,18歲領受堅振聖事。
※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一日晉鐸。
※ 一九五八年七月四日被選為波蘭克拉高輔理主教。
※ 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三日晉升為克拉高總主教。
※ 一九六七年受封為樞機主教。
※ 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六日膺選為教宗,22日登基就職。
※ 第一位成為教宗的斯拉夫人。
※ 一五二二年亞德里安六世後第一位非義大利人教宗。
※ 一三二年來最年輕的教宗。
※ 首位來自共產主義專政國家的教宗。
※ 精通八種語言的教宗。
※ 到其他國家進行教宗訪問一百次以上,是歷史上出訪最多的教宗。
【2005/04/02 民生報】
教宗賦詩 羅馬三部曲
編譯王詠月/綜合報導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學識淵博,還會寫詩,名為「羅馬三部曲」的詩集去年以廿種語文發行,僅一年就熱賣超過一百萬本,光在教宗的祖國波蘭就賣了六十萬本。
評論家認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這本詩集談自然與神秘,不但思想入世,並且勵志,例如第一首「激流」:「若欲發現源頭,必須逆流而上;破浪尋求,決不放棄;你知道源頭就在前方。」
若望保祿二世是有史以來出版著作最多的教宗,發表過十多部文告、隨筆與通諭。
【2005/04/02 聯合報】
教宗 年少時光 有過一段情
編譯毛佩琦/綜合報導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精神領袖,他年輕時外表俊美挺拔,又極富大眾魅力,可是私生活卻極為低調,外界只知道他過去當演員時,曾與合作演出的波蘭女演員柯麗琪維茲傳出一段情,從此柯麗琪維茲一直被稱為「教宗的紅粉知己」。
教宗和柯麗琪維茲在中學時代認識,就學期間朝夕相處,後來又都在劇團演出,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的密友,兩人感情相當不錯。
【2005/04/02 聯合報】
2005.04.02 中國時報
天主教教宗選舉程序介紹
中央社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旦過世,那麼將起動一個程序,以確認教宗聖逝,選出繼承人,並防範天主教會分裂。
在此情況下,教廷內務管理處處長哈維主教將通知宮禁事務官馬蒂內茲樞機主教,再由馬蒂內茲確認教宗已聖逝。
然後馬蒂內茲將通知羅馬主教魯伊尼,再由魯伊尼將此事告知羅馬市民。與此同時,教宗禮儀處處長馬利尼大主教也將負責把教宗死訊通知樞機院院長拉晉澤樞機主教,再由拉晉澤轉告其他樞機主教、各國駐教廷使節以及各國元首。
確定教宗聖逝後,樞機主教們將於兩週之內,在席斯丁教堂內召開莊嚴的秘密會議,以選出首任教宗伯鐸的第二百六十二位繼承人。
雖然教宗是全世界十多億天主教徒的領袖,但其選舉過程卻將再次證實此一職位與羅馬之間的密不可分。
在基督教混沌的歷史初期,教宗乃是由羅馬教士選出的長老,此一原則留存至今,而樞機主教則代表了羅馬教士。這些樞機主教無論身在世界何處,都是羅馬四周各教會名義上的領袖。
教宗真福保祿六世一九七0年曾將參加教宗選舉會議的樞機主教人數上限設定為一百二十名,且其年齡均須在八十歲以下。依據最近一次的統計結果,全世界共有一百一十九名具備選舉教宗資格的樞機主教,為教會史上種族代表性最全面的一次。
現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九九六年提出使徒憲典,對相關選舉規定作出了最近一次的修改。這部憲典最重要的更動之一是,如果經過樞機主教三十次投票仍未有任何候選人獲得三分之二的支持而當選,則可依據過半的絕對多數票來決定新任教宗人選。
教宗聖逝後,教廷官員們將立即喪失一切權力,此時代行教會領導職權者,將是宮禁事務官馬蒂內茲。他將負責安排教宗的喪葬事宜,並召開新任教宗的選舉會議。
選舉會議必須在教宗過世後兩週方能召開,以使樞機主教們能有足夠時間抵達羅馬,但也不可晚於教宗過世後二十天。
此一選舉在理論上是接受聖靈指引,但實際上,當主教們開始抵達羅馬後,積極的運作即隨之展開。這些樞機主教不得將選票投給自己,且若親自拉票,也可能會迅即出局。
這時每天都將舉行四次投票,早上和下午各兩次,而整個會議達成共識的速度緩慢。
選票在事後都投入席斯丁教堂內的一個舊火爐燒毀,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可看到煙囪冒出的煙霧。若無人中選,則冒出的是黑煙,若已選出新教宗,則選票將混合化學藥品焚燒,以使其冒出白煙。
教宗當選人將接受詢問,是否同意出任教宗,同時希望使用甚麼聖號。一旦完成此一程序,那麼此人將成為天主教徒心目中耶穌基督在地上的代理人。
隨後樞機院院長拉晉澤將步上聖伯多祿大教堂的敞廊,並宣布,「我們有教宗了」。接著新任教宗將現身陽台,為信徒們賜福。
2005.04.02 中國時報
新教宗選舉 見煙知端倪
閻紀宇/特稿
根據(主的普世羊群)憲章規定,新任教宗必須由樞機團的「秘室會議」(Conclave)選出,而且只能由樞機主教以秘密投票方式進行。候選人如果得到三分之二的選票,即當選新任教宗。
秘室會議要在前任教宗辭世十五天之後、廿天之前展開。未滿八十歲的樞機都有資格與義務投票。目前樞機團共有一百九十五位成員,一百卅五人具投票權;亦即在樞機團全員到齊的情況下,需獲九十票方能當選為新任教宗。
樞機團並不會事先準備候選人名單,任何一位受洗過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都有可能成為教宗候選人。
第一次投票通常無法產生新任教宗當選人,如此秘室會議次日會繼續投票,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如果連續投票卅次仍然好事多磨,具投票權的樞機將表決修改選舉規則。此時有兩種方案:繼續投票,但候選人得票過半數即當選;由上次投票中得票最高的兩位候選人進行決選,過半數者當選。
由於樞機主教泰半年高德劭,體力精神有限,因此他們在投票數次仍無結果之後,通常會依循一項不成文默契:優先投給先前得票數較高的候選人。若望保祿二世一九七八年時就是於第八次投票中當選教宗。
為了維護選舉過程至高無上的公信力,樞機必須住進專為教宗選舉而建的「聖女瑪爾大之家」。從選舉開始到結果揭曉這段期間,一律不得與外界書信或電話聯絡,也不能接觸電視、廣播或報章雜誌。教廷還聘請電子專家搜查竊聽裝置。
秘室會議開始當天,樞機們上午先到聖伯多祿大教堂望彌撒,然後進入西斯汀禮拜堂,在米開朗基羅曠世鉅作「最後的審判」下,下午展開選舉新任教宗。
選票分為上下欄,上欄以拉丁文印著「我選某人為教宗」(Eligo in Summum Pontificem),下欄空白,讓樞機填上自己屬意的候選人,但只能填寫一人。
樞機填寫完選票之後將其對摺,依序走上祭壇,大聲宣讀誓言,將票放入聖餐盤,再滑入盤子底下的聖餐杯中。接下來由三名樞機負責開票與唱票。一切無誤之後,樞機用帶線的鐵針從選票中間的「Eligo」(我選)字樣刺穿,兩端線頭打結,將選票連成一串,交由另外三名樞機驗票。
西斯汀禮拜堂中會預先準備一具黑色圓型鐵爐,排煙管通向禮拜堂外的聖伯多祿廣場。每投完兩回票,驗票樞機就將選票與其他機密資料投入鐵爐焚燒。若是選舉沒有結果,就摻撒一點瀝青讓鐵爐冒出黑煙;如果新任教宗人選已經出爐,冉冉白煙將向全世界宣布喜訊。
當選者接受這項重責大任後,樞機團團長會來到禮拜堂外,對鵠候多日的群眾宣示:「我們有教宗了!」(Habemus Papam!),並公布他的稱號。新教宗則登上聖伯多祿大教堂的陽台,向全球頒布宗座祝福(Apostolic Blessing)。接下來他將在拉特朗大教堂舉行隆重的就職典禮,披上飾有黑色十字架的白色羊毛披肩帶,正式成為自聖伯多祿以來第兩百六十五位教宗。
2005.04.02 中國時報
教宗病危 意識仍清醒
蕭羨一/綜合梵蒂岡一日外電報導
梵蒂岡教廷發言人納瓦羅—瓦爾斯今天說,天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三月卅一日下午因泌尿道感染,引發高燒達攝氏四十度,並併發敗血性休克,血壓劇降而致心血管衰竭,所幸在接受抗生素及心肺復甦治療後,病情已獲控制。
不過,納瓦羅—瓦爾斯說,教宗血壓仍不穩定,情況「仍然非常嚴重」。他並駁斥媒體先前報導教宗已陷入昏迷之說而強調,教宗的意識完全清醒。
英國的心臟科專家則稱,因敗血性休克而導致心血管功能衰竭的病患有八○%到九○%在數日內會病故。
納瓦羅—瓦爾斯一度啜泣說,教宗病情昨晚急劇惡化,但教宗堅持留守工作崗位,不願意病終醫院,最後決定留在教廷寓所接受治療。
他否認教宗已陷入昏迷的報導說,教宗目前「神志清明、意識完全清楚,並極為平靜」。他說,教宗今早曾作彌撒,並接見助理聽取聖經有關基督耶穌下葬的記載。
高齡八十四歲、患有帕金森氏症的教宗二月間因為感冒併發呼吸困難,並接受氣管切開手術,置入氣管造口插管,而兩度住院,並於三月卅日插鼻胃管灌食。
義大利媒體先前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教宗已接受聖禮。天主教為病人敷油的聖禮是在信徒臨終、重病或接受重大手術時,由神父在其額頭和手上敷油,象徵減輕病人痛苦並赦免其罪過。信徒接受聖禮的次數不限,教宗接受敷油聖事並不一定意味教宗垂危。
教宗病危 各地教會祈福祝禱
林倖妃、許文媛/台北、高雄綜合報導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傳出病危,國內天主教主教團已要求各地教會為他祈禱,樞機主教單國璽目前正在梵蒂岡參加教廷會議。
天主教主教團表示,全台灣的教徒都為教宗的健康在祈禱,希望他的病情穩定。樞機主教單國璽因有早已安排的會議要遠赴梵蒂岡、耶路撒冷,已於本周啟程。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86498
第
1
2
3
4
頁/共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