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不管大選或小選,不管是在哪個歐盟國家,都會出現一個共同的熱門選題,亦即,「外國人」,而一般說來,特別強調這個選題的黨派都是比右派更右派的政黨,但是近年來,由於經濟不景氣,失業人口大增,強調這個選題的黨派就不只限於比右派更右派的政黨了。中間偏右的政黨怕選民被更右派的政黨搶走,當然也把這個「外國人」的選題列為重點題材,而中間偏左的政黨,雖然依舊維持它不排斥外國人的路線,但是,一旦它與右派政黨共同執政時,它會容忍右派政黨的嚴格「外國人」政策。
以外國人申請避難之事項為例,原則上,每個非歐盟之公民,如果在本國受到政治迫害,皆有權在歐盟國家提出難民申請,根據設立於日內瓦的聯合國難民總部(UNHCR)的統計資料,2004年到歐洲申請避難的外國人總數為4百24萬人,如果跟北美洲的98萬難民數字相比較,我們就可以這麼說,歐洲是一個外國人申請避難的熱門地。
而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逐漸增多的外國人就成了本國人的競爭者,因為許多公司寧可雇用廉價的外國人或是無勞工紙的黑工,這當然就成了右派政黨爭取失業以及畏懼失業之選民的重要話題,因此競選期間經常會出現很多令人震驚的反外國人標語。
以奧地利為例,比右派更右派的政黨叫自由黨,自由黨近幾年幾乎每選必贏,去年,一個自由黨的女競選員在競選期間,公開責罵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為玩弄幼女之罪惡份子,因而引起了國際與論的指責,但是這個女競選員依舊當選為市議員,她雖然因此被法院判處罰金,但是,自由黨卻毫無受損,選民一直在增加當中。
歐洲語言「避難」,是一個源自希臘文(sylos)的字眼,原意是「安全」的意思,它的意義後來被延伸為「避難處」、「自由之地」或是「逃避危險、迫害之保護地」。在歐洲,「避難」一直與基督教的博愛精神相連結,也因此,從前教堂常常成為無家可歸的窮人或是受社會鄙棄的人的避難所,例如痲瘋病者。
今日「避難」的意義是指逃避政治的迫害,因此到歐盟申請避難的外國人,他申請避難的原因必須是與政治迫害有關,這個意思也就是,如果在本國因生活困窘,而想到其他國家工作賺錢,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生活,這樣的經濟動機不足以夠成在歐盟申請避難的原因。
凡是出自經濟原因申請避難的外國人基本上都會被拒絕,提到經濟難民,我就不得不連帶提起在歐洲申請避難的中國人,當然,這裡說的中國人是指來自大陸的中國人。
在奧地利,中國難民一般被歸類為經濟難民,他們大多是來自中國無良好教育的中下階級,他們想脫離貧窮的環境到歐洲打工賺錢,但是,中國人想在奧地利取得居留權以及勞工紙,是極其困難的事,因此,在人口走私集團的組織下,每年都有無數的中國人非法進入奧地利,有些人在進入奧地利以後會主動到難民局提出避難申請,有些人是在被警察逮捕了以後,才在拘留所提出避難申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申請避難的中國人一般都沒有護照或其他身分證件,難民局因此很難判斷中國難民的真假身分,而他們在難民局問話時述說的避難原因一般也都不被採信,他們提出的避難原因基本上都差不多:因與法輪功有關係受迫害,因為房子被政府徵收或是在反抗工廠不合理解雇工人的集會中,不小心打傷政府官員而受迫害,因為違反家庭計畫生育政策受迫害……等等。
基本上,大多數的中國難民在奧地利都得不到避難居留,他們申請避難的一般過程如下:先由警察局做首次申請避難之筆錄,做完筆錄後如果難民局接受他的避難申請,就會發給他一張難民卡,接著,還得接受第二次正式問話,這次正式問話之後,他就等候判決書,判決的結果如果是拒絕他的避難申請,他可以提出上訴,如果上訴又被拒絕,根據新難民法,他的避難申請就等於了結了,但是在避難申請完全無望之後,他還可以提出人道居留申請,如果他能舉出任何其他特殊原因,讓奧地利政府感到基於人道精神無法下令此人離境,那麼他還是有可能被允許居住在奧地利。但是能獲得人道居留的中國人佔極少數,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個患腎臟病的中國男子,他在奧地利等候難民判決書期間,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必須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奧地利政府認為他如果回到中國,一定沒有能力繼續就醫,因此基於人道精神准許他居住奧地利。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一個我認識的難民局官員曾經對我說:「你實在可以感到驕傲,在奧地利的難民紀錄裡根本不存在『台灣難民』這個字眼」。
※更多黑月文章請見》黑月部落格
【2009-12-11 聯合新聞網】
歐洲反外勞 聲浪高漲 |
2009/12/11 |
【編譯劉道捷/綜合外電】 全球經濟衰退,企業爭相裁員,占住工作的廉價外勞成為眾矢之的,誘發各國勞工仇視外勞情緒與反外勞暴力事件,極右黨派趁機崛起,歐洲的情勢可能特別嚴重。 從冰雪覆蓋的英國煉油廠到大公國熾熱的建築工地,到馬來西亞的工廠和商店,外勞都覺得自己的處境受到威脅。 英國東部林肯郡一座煉油廠上月發生反外勞罷工,後來波及20處其他油氣設施,最後廠方同意198個職位中的一半聘用英國勞工,騷亂才結束,這次罷工為歐洲企業主敲起警鐘,暗示將來會有更多激烈糾紛。 工會擔心主張種族主義的其他團體可能劫持抗議,激發反對外勞的情緒。龐大的聯合工會領袖辛普森特別擔心反移民的英國國民黨(BNP)。 歐盟27個會員國間勞工流動日益自由,加上經濟快速衰退,正是培養仇視外勞情緒的溫床。 法國史學家魏爾(Patrick Weil)說,英國的外勞糾紛可能幾個月內,就會蔓延到法國。 極右派團體一向在經濟蕭條的高失業地區受到支持,也擅長把本國勞工的煩惱變成仇視外勞的情緒,甚至鼓動本勞擊外勞。法西斯主義1930年代能夠在歐洲站穩腳跟,大蕭條功勞不小。 雇用眾多外勞的亞洲國家正在努力把工作還給本勞,馬來西亞擔心經濟衰退可能引發本勞大量失業,已經禁止工廠、商店和餐廳新僱外勞。 美國反對擁有專業技術外勞的情緒也開始加強,反移民的工人團體已經發動攻勢,目標對準每年拿H-1B簽證入境的150萬專業人士和技術工人。 德國耶拿大學社會學家杜爾(Klaus Doerre)承認,這種現象是恐懼引發的全球敵意,自覺受到外勞最大影響的社會階級,產生痛恨外勞的情緒。 杜爾說,主流政黨有責任防止極右派從外勞問題中得到好處,不過高失業率不會自動帶來右派極端主義。 杜爾說:「如果危機無法解決,失業率又繼續上升,選民和傳統政黨間顯然會出現信用落差,問題就變成這種情緒會不會遭到極左或極右派利用的問題了。」 【2009-02-09/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