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92|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義竹一胎補助二千元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22 
少子化 國小今年減80班
陳洛薇/台北報導

少子化危機出現!台北教育局預估,北市國小今年將減80班,若出生人口持續減少,民國一○○年後,北市教師恐面臨裁員危機。目前已研議整併國小、超額教師轉型輔導老師方案,預計九十九年起整併2至4所國小,一○○年期望將國小整併為126至136校。

台北市教育局國教科長王永進表示,少子化問題嚴重,北市現在開始每年約減少1500名學生,因此只好降低班級人數,使班級學生數每2年減少1人,今年每班已降至29人,一○○年時每班將降至27人。

學生減少,超額教師問題勢必浮現,王永進表示,教育局承諾,依現行減班調控措施,在一○○年以前,國小教師不會裁員、資遣,但一○○年以後,若出生人口持續減少,教師難保不會面臨裁員危機。

有鑑於此,教育局已積極擬定因應方案,若出現超額教師,將輔導專業進修相關課程,轉型為學校輔導老師,或輔導老師在校內進行課程發展科技融入教學的專業研究工作,儘量將老師留在校園,轉型為精緻化教學

另外,教育局預訂九十九年起開始整併國小,初步研擬採鄰近學校合併、新建及老舊學校合併,前者如永春、永吉國小,後者如大龍、明倫國小,山區學校則採分校方式整併,預估北市公立141所國小,九十九年將整併2至4校,期望一○○年國小數量降至126至136校。

同時,今年國小教師已不採聯合甄選,各校有教師出缺則自行辦理甄選。

教育局坦言,降低班級人數只是治標,治本做法還是要鼓勵大家多生小孩,增加學生數。

中國時報 2007.03.22 
調動資淺年輕教師 議員:難新陳代謝
陳洛薇/台北報導

因應少子化效應,台北教育局要求各國中小學訂定減班超額教師處理原則,新黨市議員王鴻薇調查發現,9成學校均鎖定年紀輕、資歷淺、年資少為優先調動對象,教師無法新陳代謝,不利教學品質

根據教育部統計,九十年至九十四年全國公立國小學生數年年減少,5年間驟減10萬人,平均每班學生數由30.41人降至29.16人。王鴻薇表示,少子化的效應已提前到來,即使教育部門致力推動減班、小班化,但減班卻會造成不招聘新教師,資淺老師在各校流竄的問題。

「年輕資歷不是罪過!」王鴻薇公布北市50所國中小學減班超額教師處理辦法指出,9成學校的處理原則大多是依學歷、年資、獎懲、專業、特殊表現等條件依積分評定,自願調校者依年紀長、資歷深、年資多者優先,但非自願調校則是以年紀輕、資歷淺、年資少優先調動,相當不公平。

台師大學生自治會長林少軒指出,減班超額教師處理原則大多數都是依在校年資評比,而且目前各校因為害怕學校有超額教師的問題,普遍只聘代課教師,不聘正式教師,嚴重影響年輕教師的工作權利。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表示,教師必須體認「有教師證不見得可以當老師」,少子化造成學生減少,但各校訂定超額教師處理原則時,仍應評估教學現場的需求,而非以年資為唯一考量。

台北市國小家長聯合會總會長何建隆說,升學壓力大,孩子補習、上安親班的花費,已成為家長沈重負擔,因此大家生孩子的意願大大降低。因應超額教師問題,各校不能以年資為調動的唯一條件,好的老師與年資不能劃上等號,呼籲教育局介入訂定處理原則。

教育局表示,目前還沒出現超額教師的問題,但為未雨綢繆,教育局要求各校訂定處理原則,但學校不應用本位主義將好的老師弄出去,應該根據課綱、類科人數考量。教育局也明令教師調動後3年不得再調動,以保護教師工作權益。

鼓勵生育 義竹1胎補助2000元

生育率逐年降低,少子化情形越來越嚴重,農曆明年是「金豬年」,義竹鄉公所補助鄉民每生1胎2000元,義竹鄉長黃金茂昨天鼓勵鄉民多生育,提高生育率。

義竹鄉公所社會福利課統計,全鄉去年只有160名新生兒,平均每月出生的小孩不到14人;黃金茂說「義竹鄉一整年新生人口實在太少了,我希望鄉親多生育領取生育補助費」。

社會福利課人員指出,依據內政部統計,每逢龍年或豬年的新生兒人數都明顯增加,明年適逢「金豬年」,有國人認為豬年生個豬寶寶會帶來好運,相信「金豬年」新生兒會增加。

目前除了義竹鄉公所補助鄉民生育補助每1胎2000元,東石鄉公所生育補助3000元,梅山鄉公所生育補助6000元,大埔鄉和阿里山鄉公所生育補助都是1萬元,縣政府另補助3000元。

縣府社會局婦幼福利課人員表示,雖然大埔鄉、阿里山鄉公所生育補助費達1萬元,可是新生兒沒有增加趨勢,有些年輕夫婦認為經濟不景氣,生兒容易但養兒經費很可觀,因此許多夫婦只生1個小孩,有的甚至不生育,少子化問題值得各界重視。

【2007/01/1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4240
(轉貼)女性排卵期特別愛打扮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科學家」期刊:女性排卵期特別愛打扮

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期刊刊登的研究指出,女性在容易懷孕的排卵期,會特別注重外貌打扮。

洛杉磯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30名18到37歲的女性。他們為每名志願者拍攝兩張全身照片,一張是在女性接近排卵期、受孕力高的時候,另一張是在安全期時拍攝。

研究人員接著要求觀察者看照片,試著判定兩張照片中,哪張的女性想藉穿著讓自己更具吸引力。觀察者選擇「高受孕力」照片的機率,比隨機高出六成。

新科學家說:「雖然女性排卵期的身體線索,不如其他靈長類明顯,但這是首度證明女性會公開展現生育力的證據。」

科學家覺得有趣的地方是,這些女性志願者都說,她們有固定伴侶,如果這樣的話,她們又為什麼要費心打扮?

可能的答案是,基因驅動讓處於高生育力的女性想吸引伴侶之外的男性。

【2007/01/11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3662
(轉貼)美女細腰 生育力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超辣美女腿圍完美 超級帥哥胸腰要讚

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和男人勾勒藍圖,他們拋開傳統的三圍尺寸,強調身體各部位尺寸與身高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比例,令人意外的是,決定是否為完美女人最重要的兩個數字是大腿和小腿肚的圍長。

波蘭格但斯克大學研究波蘭選美比賽進入決賽的廿四位美女的身材,並和其他一百一十五名被淘汰者比較。他們說,雖然體重、身高和腰臀比是一般用來評斷女人吸引力的標準,卻不足以評斷超級美女。

超級美女的身材修長,她們大腿腿圍和身高的比值比一般女性低大約百分之十二,測量皮下脂肪的皮膚褶測顯示,超級美女的小腿肚皮下脂肪厚為一點五公分,其他女性則為一點八公分。

在男性方面,身高、身體質量指數(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公尺數的平方)、腰和臀部的比例、腰和胸部的比例是決定超完美男人的最重要數據。

研究指出,超級美女的平均身高為五呎九吋(一百七十五公分),腰圍是胸圍的百分之七十六,臀圍的百分之七十。超級名模娜歐蜜坎貝爾接近理想的完美女人。

完美男人身高超過六呎(一百八十三公分),腿和上身等長,呈一比一,如此看來更健壯,因此男性的理想身體質量指數高於女性。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男主角克里斯汀貝爾的身材接近完美男人。

【2007/03/12 聯合報】

小蠻腰 男人為什麼愛?
聯合報提供

美女有沒有標準?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環肥燕瘦各領風騷,古畫裡的唐代仕女個個豐腴就是美,但如果她們從畫裡走出來,讓伶牙俐齒的現代人品頭論足,客氣一些的可能說她們福泰,刻薄一點兒的就直接喊肥女走開。

時代審美觀不同,情人眼裡出西施,美是個人主觀感受,美女似乎沒有統一標準。但在最近,美國德州大學教授以科學證據找出美女的標準,他們認為,水蛇腰女子永遠是男性的夢中情人。

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報,分析卅四萬五千份各式文學作品,包括詩、歌、小說到戲劇等。作品年份集中在十六到十八世紀,多數是英、美產製,也有一小部分是一到六世紀中國與印度的浪漫和艷情詩作。

研究發現,紅潤雙唇與乳白膚色都曾是理想中的美型,現今流行較高聳的顴骨,在維多利亞時代是醜陋象徵,十八世紀的女人追求圓潤豐滿,如今纖瘦才是主流。

但在最受詩人墨客詠讚的女性身體部位中,纖纖細腰排名居首,而且不退流行,其次才是胸部、大腿,最少被讚賞的部位則是臀部。

為什麼是小蠻腰而不是胸前波濤洶湧?調查發現,女性上圍雖然也吸引男人目光,但男人對乳房形狀缺乏一致審美標準,大波有人愛,小波也有擁護者。

纖腰之所以吸引男性,研究者認為受到基因演化的影響。腰圍是生殖能力強盛和健康象徵,在所有的男性都還是原始人類時,就把欲望與腰圍合而為一,纖纖細腰注定吸引他們目光。

不僅是男性,女性追求纖細腰部也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束腰、馬甲一直是使女人魅力加分的工具。

電影「亂世佳人」中,女主角郝思嘉死命抱著床桿,女傭用力地幫忙拉她束腰的鏡頭,相信看過的都印象深刻。她得深呼吸、憋氣、再把束腰拉緊,才能塑造出十八吋超細小蠻腰,讓眾多男士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細腰與生殖力和健康有關。女性的身體在青春期後顯露曲線,隨著女性荷爾蒙分泌,腰部和臀部比例漸漸擴大,細腰豐臀是女性荷爾蒙的力量,代表繁衍後代的生殖力保證。

但女性荷爾蒙隨著年齡遞增而減少,腰圍也逐漸增大。腰腹肥胖不僅降低女性生育力,也會增加疾病風險。

研究已證實,腰圍是健康管理最好的方法,皮帶愈長,壽命愈短。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超過八十公分,健康就可能亮起紅燈。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一千兩百零三名代謝症候群患者發現,八成三的人都有腹部肥胖現象,腰圍超過一百公分的男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更是正常人十二倍。

美國紡織及流行服裝業為了確實掌握女性身材,曾委託知名大學進行研究,將女性身形分為蘋果型、沙漏型、矩型、三角型及倒三角型等。

國內也有醫師以就診婦女為對象,發現矩型婦女為數不少。矩型,顧名思義,胸、腹到臀幾乎呈一直線,看不到腰線,如果腹部再突出來,就變成蘋果體型,容易慢性病上身。

現代美女不需要為男人維持曼妙曲線,但看在健康的份上,打造輕盈身材仍是必要的,不用像郝思嘉一樣束緊腰部,適度運動才能保持最完美的腰臀比例。

【2007/01/21 聯合報】


2007.01.11  中國時報
美國心理學家 千古不變女性美 偏愛小蠻腰
潘勛/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人類有文字數千年來,美女一直是歌詠的對象,但女性美哪一點最持久不變?答案是小蠻腰!美國心理學家「上窮碧落下黃泉」,查遍英、美文學,另佐證以古希臘、波斯、中國、印度等文學,強調葫蘆形的體態,尤其是纖細腰肢,一直是女性「美」的常數。

「環肥燕瘦」,海畔有逐臭之夫;長久以來,很多人認為到底是什麼因素構成女人的魅力,實在很難論定。今日流行顴骨的美女,但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卻認為她們醜死了。在十七世紀的英國,豐腴的女子才美,但接下來便改觀,瘦美女當道。

只是,美國德州大學演化心理學家辛赫父女與哈佛大學同儕瑞恩,在研究過十六到十八世紀的美英文學,還有中國四到六世紀宮廷詩、一到三世紀的兩首印度史詩之後,發現「楊柳小蠻腰」一直是男人歌詠的女性美,與唇形、髮型等流幻不定的身體部位,大不相同。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會誌B》,即生物學會誌。

三位專家表示,男人很早便發現,女人的腰圍與生育力及健康有關,尤其是「腰圍與臀圍的比例」,於是一路演化下來,纖腰與男人的情欲便牽纏在一起。

有細腰的女性,雌激素值愈高;青春期以後,女孩隨著體內雌激素濃度升高,腰圍相形臀部顯得纖細,但年紀愈大,荷爾蒙濃度降低,腰圍也就愈變愈粗。肥胖則與雌激素濃度低有關,同時罹患病症風險也升高。

胸脯、臀部及大腿是主要的性感區,可想而知,文學歌詠裡都喜歡這些女性部位比較大。但款款蠻腰卻擊敗這些。英文文學裡,提到細腰的次數共六十五次,而深情描寫胸脯的,只有十六次,大腿十二次,而臀部只有兩次。水桶腰從來沒成為謳歌的目標。亞洲文學裡,偏愛細腰的情形更明顯。兩首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耶那》中,卅五次提到細腰,至於女性其他肢體部位合計起來,只提到廿六次。中國詩歌裡,歌詠小蠻腰十七次,而胸脯、臀部及大腿則半次也沒有,小腿則孤伶伶地提到一次。研究專家們結論說:「文學描述女性美時千變萬化,但健康與生育力的指標-纖纖腰枝,則是不變常數,象徵著女性之美。」

水蛇腰女 男人永遠的愛人

情人眼裡出西施,有人喜歡燕瘦,有人欣賞環肥,好萊塢性感影星瑪麗蓮夢露和骨感超級名模凱特.摩斯都曾各領風騷,有人因此說,女人的美是主觀的,也是不斷改變的。但德州大學教授辛哈和他的女兒安德蓮.辛哈推翻了這個傳統說法。

這兩位心理學家發表報告指出,陷入情網的男人心裡只有一件事:女人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擁水蛇腰的女子,永遠是男性的夢中情人。

辛哈研究花公子雜誌封面女郎及古埃及人,並測驗來自不同文化的男人,發現水蛇腰從古以來就深植男性腦中。他在英國皇家科學院生物科學期刊發表報告說,腰線代表女性生育力強弱和健康與否,男性進而衍生出細腰即佳偶的想法。

【2007/01/11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3054
(轉貼)五年後小一生不到廿萬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去年新生兒20.4萬人 連5年新低

國內少子化趨勢加劇!主計處公布,去年新生兒人數僅廿萬四千人,是連續第五年改寫歷史新低紀錄。

近年來,由於國人養兒育女心態改變,再加上醫療水準持續提升,使得國內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

主計處最新資料顯示,去年零到十四歲的人口數也只有四百十四萬六千人,較前年減少了百分之二點七,同樣也是歷年新低紀錄。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二百廿八萬七千人,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三,創下歷年新高。

經建會針對未來人口成長趨勢的最新推估也指出,我國人口成長率將從九十五年的千分之三逐年下滑,一直到民國一百零七年人口將零成長,民國一百零八年後的人口成長率將開始衰退。

經建會推估,粗出生率將自九十五年的千分之八點九,一路降至一百四十年的千分之四點六,影響所及,學齡人口將因此大幅下降。

其中,六歲至十一歲的國小學童數量減少情況將最顯著,估計未來十年數量將比現在減少高達百分之卅四。

學齡人口減少,工作年齡人口比率當然也會出現下滑,經建會表示,未來十五年間,十五歲至六十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比率,尚可勉強維持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但到民國一百四十年會大幅滑落至百分之五十五。

【2007/02/05 聯合報】

少子化 5年後小一新生不到20萬
台師大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近八成五民眾同意,由於教育費用太高降低生小孩意願;預估五年後小學入學新生將低於20萬人。
報系資料照片/胡聖堤攝影

今年國小入學新生人數已經跌破30萬人,預估五年後將低於20萬人,少子化危機浮現。台灣師範大學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近八成五民眾同意,由於教育子女的費用太高降低生小孩意願。

研究推估,少子化現象如不改善,未來20年內,國小到大學各階段學生人數,都將比現在減少近三成。預估50年後,國小、國高中及大學階段人數將會減少一半。

台師大教育系主任張建成表示,除了少子化問題,台灣更面臨人口空洞化,不僅百萬台商帶著子女離開台灣,一般民眾也養不起孩子,家長職業和收入不穩定,直接衝擊養育孩子的意願。

台師大教育研究中心表示,少子化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共同現象,美國婦女平均生育數為2.0人、法國為1.9人、日本為1.3人。但台灣卻是全球先進國家中少子化現象速度最快的國家,由1950年的5人,降低至2005年的1.18人,原因與社會經濟不振、家庭教育支出攀升密切相關。

台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廖遠光表示,調查顯示,有85.3%民眾認為少子化會對台灣未來發展帶來壞的影響,84.9%民眾同意「因為教育子女的費用太高,而降低父母生小孩意願」的說法,顯示子女的教育費用,是許多民眾考慮要不要生育小孩的重要因素。

廖遠光表示,未來10年內,6至11歲的國小學童人數將減少約28%,12至17歲國高中人數將減少約13%,18至21歲大學階段人數將減少約6%。

教育部推動小班制提升教育品質,但廖遠光指出,超過五成三民眾對此一政策是抱持存疑的態度。對於「學生人數愈來愈少,教師教學品質會更好」的說法,有超過五成六民眾沒有信心。

張建成擔心,台灣也面臨文憑貶值問題,由於教育過度擴張,培養的人才已超過經濟的需求,父母也對孩子接受教育後能否具有競爭力深感懷疑,種種社會原因造成少子化影響教育發展。

【2007/01/09 聯合晚報】




少子化》招生不足大學停辦 7成民眾贊成

出生人數銳減,部分偏遠小學面臨廢校危機,調查發現,約有七成民眾不同意偏遠學校合併或廢校,但贊成讓招生不足的大學停辦。學者指出,教育經費並非錢不夠,而是得不恰當,五年花500億發展少數大學,卻排擠地方教育資源。

台師大教育學院長晏涵文表示,當前教育政策與民意背道而馳。為了普及國民教育,3月起將號召學生組成團隊,選擇可能廢校的偏遠地區學校,義務提供當地孩子教育協助。

台師大教育研究中心表示,從1999年到2006年,已有超過百所小學、分校或分班被合併或廢除,但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民眾並不贊成此一作法。有八成三民眾認為偏遠學校廢除,學生的受教權益會受到影響;偏遠學校合併或廢校,僅有二成三的民眾同意。

教育研究中心指出,由於政府1990年起大量開放高等教育市場,高等教育招生不足問題隱然存在。調查結果顯示,72.8%民眾同意讓招生不足的大學停辦,顯示民眾寧願讓大專校院停辦,也要保持國民教育的普及。

【2007/01/09 聯合晚報】

少子化》北市調降96學年中小學班級人數

台北市教育局今天召開「預估班級數」會議,受到少子化衝擊,會中決議九十六學年度起,額滿國小的小一新生由九十五學年的每班三十五人降到三十二人,額滿國中的國一新生將從九十五學年度的每班三十六人降至三十五人。

教育局國教科王永進預估,九十六學年度小一新生約有兩萬七千多人,較九十五學年度少了近兩千三百人,雖降低班級人數,還是會減少八十個班級,但暫可解決超額教師問題。

此外,教育局也訂定額滿國中的國一班級新生數,從九十五學年度的每班三十六人降至三十五人,非額滿學校則維持每班三十人。

教育局中教科長施博惠指出,高中高一新生從四十二人降到四十一人,未來可能逐年調降班級人數。

【2007/01/09 中央社】

少子化 民眾只願裁大學
中廣新聞/陳映竹

育率逐年降低,連帶影響教育。台師大日前進行「因應少子化趨勢的教育政策」民調,調查顯示,近八成五的民眾同意,教育支出負擔過高是影響生育意願的重大因素。但儘管學生來源減少,七成四民眾不支持國中、國小廢校、併校,但卻贊同停辦「招生不足」的大學。

台灣的平均生育數由1950年的五人降低到2005年的1.18人,是全球先進國家中少子化現象最快的國家之一。這項由台師大教育研究中心所作的「少子化」電訪民調,超過八成五的民眾認為少子化對台灣未來發展有負面影響,但近八成的父母也表示,社會不景氣、教育經費過高,所以生育意願並不高。

台師大教育系主任張建成表示:「少子化因素複雜,最大主因是經濟因素,許多年輕夫妻因為收入不穩定,影響生育意願,但這其實是國家經濟整體發展的問題。」

少子化的衝擊下,學校招生不足的問題隱然存在,但高達七成四的民眾不同意偏遠地區合校或廢校,認為此舉會影響學生受教權益;然而卻有近七成四的民眾同意讓招生不足的大學停辦。間接突顯了民眾對於「國民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優質化」的訴求。

1111人力銀行:年終到 8成5上班族想轉職

中央社

1111人力銀行今天上午召開「年後轉職/返鄉意願大調查」記者會,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說,根據調查,年後有高達8成5上班族想轉職,並有3成7北上工作者考慮返鄉。

身兼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的吳睿穎表示,1111人力銀行自2006年12月15日到12月29日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回收樣本數為1160份,信心水準95%,正負誤差值2.8%。

他指出,根據調查結果,有高達8成5(85.86%)的上班族已準備年後轉職;轉職前三大原因為「現職薪資福利不佳(48.29%)」、「公司無發展前景(33.53%)」、「與個人生涯規劃不同(29.23%)」。

轉職者挑選下一份工作的前三大考量因素為「薪資待遇(68.88%)」、「工作環境(42.17%)」、「工作福利(37.45%)」。轉職後希望得到什麼?前三名為「更好的薪資福利(69.68%)」、「穩定的工作內容及正常作息(39.86%)」、「學習環境及教育訓練(35.14%)」。

他並說,台北就業市場中有5成是從中南部北上工作者,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3成7(37.52%)的北上工作者考慮返鄉工作;前三大主因為「可與家人就近照顧(78.9%)」、「南部物價及生活費低(38.99%)」、「家鄉比較有人情味(27.06%)」。

另外,62.48%的北上工作者不想返鄉前三大主因則是「北部工作機會多(48.21%)」、「薪資水準較高(39.12%)」、「工作發展空間較大(34.71%)」。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1726
(轉貼)勞保生育津貼 增為三月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勞保生育津貼 增為3月

一百多萬無一定雇主的女性勞工有福了,勞工保險條例昨天在立法院初審通過生育給付重大變革,原本只能由勞保局領到一個月的生育津貼,將調整成可領三個月生育補助費。

有一定雇主的勞工也可從此修正獲得確切保障,未來生育給付都由勞保局支付,不怕領不到補助,此一措施也使全部雇主受惠。

勞工保險條例卅二條規定,有一定雇主的勞工生育給付包括「生育津貼」及「生育薪資補助費」兩部分,前者由勞保給付一個月投保薪資,後者則由雇主發給兩個月薪資,但過去曾有雇主為減少支出,規定女性員工不得懷孕或生育就要辭職,衍生不少糾紛。

經續會去年參考國際勞工公約及外國立法案例,同時也為鼓勵國內婦女努力生育,責令勞保局提案修法,將現行負擔生育給付三個月的責任由勞保局一肩擔起。昨天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通過勞保修例部分條文修正,送出這項新年大禮,勞委會表示,會努力爭取在下個會期前完成三讀。

若依修訂條文,以一名有固定雇主的女性勞工為例,若月薪五萬,最高月投保薪資為四萬三千九百元,過去本應由雇主支付兩個月的生育薪資補助費十萬元,將來由勞保共給付三個月生育給付八萬七千八百元,雇主未來只需補差額一萬兩千兩百元;總計全台卅五萬雇主,將因此法一年節省超過五十億元開支。

昨天勞保條例初審通過的擴大生育給付,也讓多達一百廿六萬無一定雇主的女性勞工受惠,未來可從原本只能由勞保局領到一個月的生育津貼,再加領兩個月的生育薪資補助費。

【2007/01/04 聯合報】




勞保條例修正 天平倒向資方

立法院初審通過的勞保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顯然是在勞工保險和勞基法原有的女性勞工生育補助費和產假規定的基礎上,做了整合性的修改,並且擴大使無一定雇主女性勞工能適用,享其給付保障。

固然此次修法通過後,未來只要是納入勞工保險的女性勞工,都可以從勞工保險中比較穩妥的領到三個月投保薪資的生育給付,給予女工們一定的最低生育保障。從而可避免因雇主的違法,而可能遭受到的任何損失。然而如瞭解本次修法背景者,都知此次修法的根本驅動力,還是勞委會和立院為了落實經續會有關降低資方經營成本,和更充分的擴大彈性運用女性勞動力等的決議項目。因此,未來女性勞工的生育給付及育嬰權益的相關保障能否進一步落實與繼續推動,仍有待勞資政三方的互動實踐,及全社會給予各大的關注,而這絕非←人憂天。

此次勞保條例的修改,狀似保障了女工,然而勞動法制的天平卻實質的倒向了資方。資方團體的要求一再遂行,勞基法規範的進一步空洞化,是本次修法中最令人擔憂的地方。而資方對勞基法遵守意識的下降,恐怕將會加劇下述情況:原應屬固定雇主的女工,卻只能享有無一定雇主的保障者會增加;進而更造成非正規職中女性勞工的增加及其工作的不穩定情形,而損害其權益。而這種勞資間的不平等,近年早已反映在勞資爭議案件的大量增加。

【2007/01/05 聯合報】

2007.01.04  中國時報
生育給付調增 羊毛出在羊身上
朱武智/台北報導

立院修法初定,女性在職勞工生產請領的生育給付,由目前的一個月調增為三個月。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生育給付原本由雇主支應,勞工多領的二個月薪資未來由所有勞工一起分攤。

因為,現行勞保費率五.五%,無法支應前述一年約五十億元的新增開銷,於是勞委會決定調漲費率○.二%、成為五.七%,以此支應。

勞委會官員指出,《勞動基準法》第五十條規定,女性勞工分娩前後,雇主應給予產假八星期(二個月);受僱六個月以上勞工,其停止工作期間工資照給。這筆費用原本由雇主支應,在經續會結論建議下,勞委會提案修正《勞工保險條例》,改由勞工保險基金支付。

對女性勞工而言,生育給付總額仍是三個月,但出錢的由雇主轉成勞保基金,也就是勞工繳的勞保費。

例如,月薪十萬元的女性勞工,按現制,生育期間分別可領取勞保生育給付一個月四萬三千九百元(按勞保最高投保薪資計算),以及雇主要付的二個月工資、廿萬元,合計廿四萬三千九百元。新制實施後,三個月生育給付都由勞保支應,也就是十三萬一千七百元。

兩相比較,這名女性勞工少領了十一萬二千二百元,差額「悉數由雇主補足」。月薪等於或低於勞保投保薪資上限者,雇主就不必補付差額。

這項修法有最大受惠者是「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的女勞工。原本她們只能請領一個月生育給付,因無雇主就沒有二個月的工資;適用新制後,她們能從勞保請領三個月生育給付。這類女性勞工約一二六萬人,包括計程車駕駛、家庭縫紉、家庭理髮或美容、小吃店或攤販、SOHO族、個人工作室,以及加入職業工會的演藝人員、廚師、泥水工、水電工等。

2007.01.04  中國時報
126萬無固定雇主女工受惠 勞保生育給付多2個月
高有智/台北報導

立法院昨天初審通過「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未來無一定雇主女性勞工生育給付將由一個月增加為三個月,預計將有一百二十六萬女性勞工受惠。

此外,立法院也修法放寬擴大勞保強制加保範圍,為考量勞動年齡往後遞延的趨勢,強制加保年齡由六十歲提高到六十五歲,加強老年勞工保障。

勞工強制加保 提高到65歲

新法也擴大四人以下的事業單位勞工納入強制加保對象,勞委會估計,目前四人以下的事業單位約有三萬多個,總共六萬多名勞工將因此受惠,納入勞保保障,可享有職災給付或生病、傷殘等普通事故給付。

據了解,四人以下事業單位勞工因為無法強制納保,過去往往透過職業工會加保,甚至沒有加保,但和產業勞工的保障比起來明顯不足,不過,此舉也衝擊影響職業工會會員數,代表職業工會系統的立委則揚言要翻案。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天通過修改勞保條例,明定勞保生育給付由一個月增加為三個月,由於一般有固定雇主的女工可依勞基法請產假八周(約二個月),二個月產假期間雇主必須支付薪資,因此,受僱勞工的生育給付並沒有改變,只是雇主負擔改由勞保支應,雇主只需補足實際薪資與投保薪資的差額。

若本會期三讀 最快下月實施

但無固定雇主女工未來即可受惠,多領兩個月的生育給付,根據勞委會統計,無一定僱主勞工目前約二二四萬人,其中一二六萬人為女性。如果立院本會期完成三讀,最快二月生效實施。

支持修法的民進黨立委盧天麟說,現行條文雖然女性勞工兩個月產假期間,雇主需給付薪資,但往往造成許多婦女因此遭到惡性解雇,形成「孕婦歧視條款」。未來修法後,除了無固定雇主女工可受惠,因為調整雇主負擔,其他女工也可免除歧視就業,提高女性勞工參與率。

舉例而言,如果受僱勞工現行薪資五萬元,投保薪資四萬二千元,原本生產時可以領到二個月薪水十萬元及四萬二千元,共計十四萬元二千元,未來修法後,勞工可以領到三個月的投保薪資四萬二千元,總計十二萬六千元,與原來差額一萬六千元則由雇主補足,對勞工請領給付並未影響。

如果是無一定雇主勞工,每月投保二萬元,過去生育時只能領二萬元,未來則可以領六萬元。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24207
(轉貼)尊重生命行動劇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尊重生命行動劇
(2007/01/04)
尊重生命全民運動大聯盟4日赴立法院請願,表達婦女墮胎前能有把關門檻的立場,聲援支持墮胎前應有諮商與6天思考期之修法能順利通過,並以行動劇突顯要求尊重生命減少墮胎。(黃國書攝)



生育保健法 婦團反對墮胎強制諮詢和思考期

立法院今天再度審議「生育保健法」,包括婦女新知基金會等多個婦女團體對於「尊重生命大聯盟」的主張,今天回應表示,若要墮胎率下降,並非用任何強制性的手段,否則會有反向的結果,而讓墮胎走向地下化;她們已發起連署,反對強制諮詢及所謂的三天思考期。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表示,「尊重生命大聯盟」所主張的用法律來「強制」諮詢、「強制」思考期、守貞教育等手段,只會使更多年輕人反感,冒險自行買藥墮胎、或失去瞭解避孕知識、生育和性別角色的機會。

行政院院會去年十月十八日通過生育保健法草案,明訂因懷孕或生產影響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而自願實施人工流產者,醫療機構應先提供諮詢,並於三天後經懷孕婦女簽具同意書,才能進行人工流產。

對此,多個婦女團體已發起連署表達反對,婦女團體認為,政府否定女性具有獨立思考和自主決定的能力;當女性決定中止懷孕而到醫療院所時,還必須接受陌生人的強制諮詢,再經過「三天」所謂的思考期,然後才能夠合法進行人工流產。她們雖然支持政府應提供諮詢的服務資源,但不該是強制諮詢的手段;更不該訂定「三天思考期」,判定女人必須經過三天才算是充分思考,將女性弱智化,侵犯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和選擇權,甚至污名化、罪惡化所有選擇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

發起連署活動的婦女團體,包括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

參與連署有:女性學學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勵馨基金會南區辦事處、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台灣性別人權協會、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等數十個團體。

【2007/01/04 中央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23603
(轉貼)廣東人口膨脹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1.03  今日晚報
廣東人口膨脹急速 面臨飽和
中央社

廣東人口正向一億邁進,但專家研究省內淡水、耕地等基本資源及人口承載能力和能源、糧食供給保障能力後指出,廣東最大人口容量約一億一千萬人,目前常住人口已達到九千一百九十四萬人,人口增長空間已不足兩千萬人。

澳門日報」報導,多項數字表明,廣東現有資源對人口的膨脹缺乏足夠的應付能力。以水資源為例,專家預測,廣東的水資源最多可承載約一億零八百萬人口,即到去年底,人口已達到廣東可承載人口總量的八成五。目前廣東二十一個地級以及地級以上城市中,已有十個水資源緊張。

以耕地為例,廣東人均耕地面積只有零點零二七公頃,不到中國平均水平一半,已低於聯合國最低警戒線(零點零五三公頃),同時有預測,二零一零年耕地面積還將減少到三千多萬畝。以人均耕地零點零五公頃為警戒線,廣東土地只可承載六千多萬人口,現時糧食缺口已需市場調節。

此外,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廣東的能源消耗量一直高居中國第三位,其中外省輸入能源已佔省內消費量六成以上。

就業問題也將越來越困擾廣東。預測五年內,省內十五至六十四歲勞動年齡人口仍將以年一百一十九萬的速度快速增長,到二零一零年達到七千一百四十二萬人,按去年七成八的勞動參與率計算,等於二零一零年就業需求量將達到五千五百七十多萬人,比去年新增六百七十多萬人,即廣東平均每年要解決新增一百三十四萬人的就業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22542
(轉貼)俄第二胎起 可領三十萬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1.03  中國時報
俄鼓勵生育 第二胎起可領三十萬
諶悠文/綜合報導

俄羅斯政府為了鼓勵生育,已頒布法令,明定從今年起,凡是生育第二胎以上的婦女,都得請領廿五萬盧布(約台幣卅萬元)。

俄羅斯衛生部長朱拉波夫上月十五日宣布,在二○○七年元月一日之後生育的婦女,不管是產下第二胎、第三胎、第四胎,等小孩滿三歲,都可以領取廿五萬盧布。

這是俄羅斯政府為遏止自從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人口數急劇下降現象,所施行的一連串措施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丁五月宣布的其他配套措施,還包括房屋津貼、教育津貼或是母親的退休金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22540
(轉貼)出生率再降 非婚生子增 殺胎更好賺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去年出生率再降 非婚生子女逆增

根據內政部去年11月23日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去年1至10月出生的嬰兒約16萬8千人,較前年同期略減;惟有非婚生子女逆勢增加。以此推估,去年全年出生嬰兒約在20萬人上下,甚至有可能一舉跌破20萬大關。

統計顯示,去年1至10月出生嬰兒數較前年減少0.53%,折合年粗出生率約千分之8.85,也比前年減少千分之0.21。男女性別比為1.10比1,仍呈男多於女的自然現象。近年出生率降低但男嬰所占比率卻持續增加,是否懷女胎較易遭墮胎,醫界提醒應注意此趨勢。

儘管出生率持續下降,新竹市去年1至10月粗出生率仍以千分之10.17居全省各縣市之冠,新竹縣以千分之10.16居次,聯手將新竹地區打造為最有「生」機的地區;相較下,基隆市、高雄市、嘉義市、台北市、台南市及台南縣等縣市的粗出生率,都少於千分之7,仍有待努力。

出生率逐年下滑之際,非婚生子女比率卻逆勢上揚。統計發現,去年1至10月非婚生子女7057人,佔4.20%,比前年同期的4.04%,增加0.16個百分點,且呈逐年上揚趨勢。非婚生子女比率最高依次是台東縣、蓮縣及基隆市。

值得一提的是,非本國籍媽媽所生嬰兒比率,以金門縣25.23%、連江縣24.39%及澎湖縣17.81%較高。

【2007/01/01 聯合晚報】



台灣生育現象》醫生拿小孩比生小孩好賺

「拿小孩」比生小孩好賺!國內嬰兒出生率逐年下降,去年更可能跌破20萬人。部分婦科基層診所已經不太接生小孩,反而把開立RU486、墮胎當成主業,因為是墮胎比接生來得輕鬆,平均所得約高了兩倍。

「我們應該為還願意接生的同業鼓掌!」日前一場婦科醫學會內部會議中,理事長楊友仕一語道破了國內婦產科醫師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健保制度下的畸形發展。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婦科醫師就表示,RU486的適應症為自願選擇性流產,沒有健保給付,必須自費,通常病患只要門診三次,前兩次分別RU486及前列腺素等藥物,最後一次看看有無異常,不用一星期時間,就可賺五千至八千元。

相較之下,接生則成了部分婦科醫師眼中的苦差事,半夜起床趕赴醫院,忙好幾個小時,一次自然產大約只能拿三、四千元,就算是剖腹產,產婦住院七天,醫療診所可以收到兩萬元,但扣除耗材、護士人事費用,進到醫生荷包裡的酬勞並不多。更別提懷孕期無數次的產檢。

【2007/01/01 聯合晚報】

台灣生育現象》不想生不敢生 跑去大陸生

2007年熱鬧登場,一副新年新氣象的美好遠景,但不少婦產科醫師卻對無量下跌的出生率憂心不已,且「愈來愈多人到大陸去生」。醫師呼籲年輕人要努力「做人」,再創「生」機。

台灣地區去年出生的嬰兒可能首度跌破20萬大關,引起政府及醫界高度重視。桃園敏盛醫院婦產科主任陳保仁透露,去年9月起,前往該院接受產前檢查的孕婦明顯減少,由此觀察,去年的生育率一定很糟。

陳保仁說,該院以前每月平均發出近百本媽媽手冊給剛懷孕的準媽媽,去年9月卻突然下降到七十幾本,原本他以為只是偶發狀況,沒想到10、11及12月也是如此,並無起色,讓他驚覺事態嚴重。

陳保仁分析近年來各國的統計數字發現,每當政治、社會出現明顯變化時,懷孕率就會受到影響;換句話說,政經環境的紛紛擾擾,會直接衝擊年輕人的生子意願,因為他們擔心孩子出生後會受苦,因此乾脆選擇節育。

去年9月起,台灣倒扁活動如火如荼展開,社會充滿對立氛圍。陳保仁認為,年輕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增加,當然不敢貿然懷孕生子。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徐振傑及台安醫院婦產科主任周輝政也一致認為,少子化雖是趨勢,但政經情勢惡化卻讓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不過,周輝政強調,大陸因素也不容忽視。近年來跨海到大陸發展的台商愈來愈多,他們多正值生育高峰的青壯年,少了這群為數不少的「生產」大軍,台灣的生育率可想而知。

一名台商就說,台商在大陸不受一胎化管制,加上大陸物價低,到了大陸反而比較願意生小孩。

陳保仁觀察發現,早期台商大都隻身前往大陸發展,而將另一半留在台灣,對生育率影響不大。最近幾年來,台商包二奶事件頻傳,在台配偶擔心淪為「外婆」,紛紛跨海會合,更讓台灣原本就下滑的生育率往下探底。

陳保仁表示,去年9月起下滑的懷孕率,將反映在今年夏天的生育率。就他的推估,今年5月開始,醫療院所接生的小寶寶,將會比往年同期還少。

【2007/01/01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18908
治標而無法治本!(轉貼)德產假十四月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德將實行帶薪產假 鼓勵父母照顧小孩

為了鼓勵生育,德國明年起將實施帶薪產假的新措施,由國家負擔部份的薪水,以鼓勵父母中斷工作在家帶小孩,預估每年費高達四十億歐元。

德國家庭部部長賴恩今天表示,這項新措施既能讓父母和小孩有更多的時間相處,也能提醒年輕父母,生養子女和職業生涯一樣重要。

根據德國這項新規定,明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的小孩,父親或母親其中一人為了在家照顧小孩而中斷工作,可連續十二個月從政府領得原來薪水的百分之六十七、最高一千八百歐元(將近新台幣八萬元)的所謂「父母津貼」。

一年後,一般來說是父親,如果也中斷工作在家扶養小孩的話,還可多領兩個月的「父母津貼」;也就是說為人父母者,一共可獲得最多十四個月的帶薪產假。

對於不願中斷工作的人來說,如果將每週工作的時間縮短到三十個小時內,也同樣能獲得薪水減少部份的百分之六十七做為補償;至於生育前從來沒工作過的人,也至少可獲得三百歐元。

德國家庭部在說帖中強調,這項新措施特別保障獨立扶養子女的單親爸爸和媽媽,給予他們十四個月的完整帶薪產假;此外,如果小孩出生後三十六個月內再生下一胎的話,除了原來的「父母津貼」,還可獲得百分之十額外的「兄弟姊妹獎金」。

據統計,每名德國婦女僅平均生育一點三六個寶寶,出生率屬全歐最低。

【2006/12/28 中央社】


拖到元旦 德產婦多領107.8萬

全德國的孕婦都在想盡辦法將產期拖到1月1日,以便享受聯邦政府當天生效的獎勵生育福利:最多可領2萬5200歐元 (約台幣107萬8000元)。

德國生育率在2005年降到戰後以來最低點,再不努力生產,目前8200萬人口到2050年可能只剩五千萬,政府今年9月提出獎勵辦法,尤其針對中層所得的專業階段設想。

2007年1月1日起生孩子者,可請12個月產假,無論是父或母請假,期間每月可領原薪的67%,等於一個月平均領1800歐元 (約台幣7萬7000元),如果有一人再請兩個月產假,福利順延兩個月。14個月,不就是2萬5200歐元嗎。

家庭部長烏蘇拉就有七個孩子。她說,獎勵辦法說明,政府希望希望補償年輕夫婦生孩子而蒙受的一些經濟損失。

全德媒體都在競播拖延產期的秘訣,診所和產婆也被追詢秘方的電話塞暴,並全力準備應付1月1日的生育爆炸。

醫師大多知無不言,一般提出的要領是避免一切可能有催生作用的活動,亦即戒絕紅酒、少受壓力,避免體力活動,暫停性生活。

一位產婆的指點是,盡量多躺下來,減除壓力。孕婦還應該避免肉桂和丁香。多攝取鎂,也是一法。

34歲的桑妮亞預產期是12月31日,她時時刻刻叫孩子「寶寶,慢慢來」。懷孕的醫師露西亞說,幸好她的預產期是1月7 日,要是在1月1日以前,她總共會損失1萬4900歐元 (約台幣63萬7000元)。因此她說:「我得盡量放鬆。」

德國各界曾呼籲將獎勵辦法生效的時間提前到12月24日,當作耶誕禮物,當局說這樣會破壞制度,沒有採納。

【2006/12/27 聯合晚報】






2007.01.03  中國時報
過了年有育兒金 德孕婦憋蛋花招百出
諶悠文/綜合報導

孕婦可能會有若干行為習慣異於一般人,不過,最近幾周,德國孕婦的不尋常舉動卻有特別原因。由於德國政府獎勵已婚職場婦女生育的新制「父母職金」今年元旦上路,許多預產期原本在去年底的孕婦紛紛利用改變飲食、攝取膳食補充品等手段,讓腹中胎兒拖到元月一日之後才出生,好領到政府的「大紅包」。

德國原實施的「育兒津貼」制,其請領條件依個別家庭收入而定,可分為每月三百歐元,最長可領取廿四個月(小孩出生至滿二歲止),及每月領取四百五十歐元,最長可領取十二個月。

根據新的福利措施,二○○七年元月一日起出生的小孩,其雙親之一若為了育嬰而中斷職場工作,得向政府請領原來月薪(稅後)六七%的津貼,每月最多可領一千八百歐元(約台幣近八萬元),最長可領十四個月。

四十一歲的慕尼黑居民梅爾女士產下雙胞胎,但在得知小孩比新制生效早兩天來報到,因而無法請領「父母津貼」時,她心中的喜悅被沖淡不少。擔任教職的梅爾說:「我虧了快兩萬五千歐元。」梅爾生下雙胞胎,如果合乎規定,每個月將可支領二千一百歐元津貼。

有些德國孕婦早就打探好延後生產的秘訣。媒體更提供各種「撇步」,包括不要喝咖啡、碳酸飲料及吃辛辣食物,戒絕瀉藥,洗澡不要用太熱的水,暫停運動生活。還有人建議多攝取鎂。

婦產科醫師則拒絕開給孕婦延緩子宮收縮的藥物,並警告家長,蓄意延後分娩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甚至造成胎兒死亡。不過慕尼黑大學醫院婦產科主任佛瑞斯說,剖腹產手術延後幾天泰半都不會有安全疑慮。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10741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