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94|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生老三?免談!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4.02
二個小孩恰恰好 生老三?免談!
【中時電子報林淑玲/台北報導】

為了鼓勵國人生育第三胎,以免生育率下降的太快,不論中央政府與地方縣市,莫不繳盡腦汁提出各種補助措施,不過根據中時電子報電話民調顯示,高達90.6%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政府政策而提高生第三胎意願。

雖然這份調查也指出,政府若能提供免費義務教育,有40.6%的人會考慮生第三胎,然而卻有同樣的比例、40.3%的人表明不為所動。看來,國人不想生育第三胎的意願,似乎頗為強烈。

既然不想生第三胎,那麼國人計畫生幾個小孩呢?還是完全不想生呢?根據這份調查顯示,有58.1%的人預計生二個,計畫只生一個或完全不想生的比例,分別僅為16.3%、16.6%,比例相當。

這樣的結果,與一般人印象中國人完全不想生小孩,或僅生一個的印象,很不相同。官員們在稍感放心之外,政策上恐怕也調整,與其一天到晚想辦法要國人生第三胎,不如實際一點,將政策焦點放在如何協助一般家庭上,畢竟對於上班族來說,扶養二個小孩,也是頗為沈重的負擔,若政策上能多提供協助,那麼或許也會鼓勵原本計畫只生一個或不生小孩的家庭,改變心意。如此一來,一樣能達到提高生育率的目標。

中時電子報是於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成功以電話訪問943位受訪民眾,其中89.3%為已婚者,10.2%為未婚者。調查擁有95%信心水準,正負誤差在3%以下。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民眾中擁有二個小孩的比例最高,達40.9%;已有三個小孩者居次,比例為29%;再來為擁有一個小孩者,比例為15.4%;沒有小孩者為14.7%。

那麼,受訪民眾到底預計生幾個小孩呢?回答生二個的比例最高,達58.1%;計畫生三個的比例最低,僅有4.4%;只生一個或完全不想生者相當,分別僅為16.3%、16.6%。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政府研擬各項政策希望鼓勵生育第三胎,可是民眾的生育計畫及想法,似乎不太受影響,有高達90.6%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政府政策而增加生第三胎的意願,僅有7%的人點頭說會提高。

而且,當中時電子報進一步追問什麼樣的政策才會讓人改變想法生第三胎時,竟有40.3%的人回答無論何種政策,都不會想生第三胎。不過,若政府願意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吸引了40.6%的受訪者改變想法,考慮生第三胎。四歲前提供免費托育則讓10.4%的受訪者考慮生第三胎。另有6.3%的人在政府提高補助金額下,會提高意願。 必須說明的是,或許有人將願意改變意願的受訪比例相加,認為應有57.3%的受訪者想法因政策而動搖,但是,因為問卷是以單一政策為選項,不適合以此籠統解釋,比較適合解讀為免費義務教育,是最能打動國人生第三胎的政策,其次為四歲前提供免費托育,目前政府最積極的方向--提高補助金額,顯然最不受青睞。這點,或許值得相關單位參考。

2007.04.02
教養沉重負擔 才是獎勵生育關鍵
【中時電子報朱蒲青/民調分析】

政部為解決台灣少子化危機,提出鼓勵多生育津貼,凡是生育第三胎,最多每月可補助兩萬三千元,但根據中時電子報民調顯示,有90%民眾表示不會因此增加生第三胎的意願。另外有40.6%的民眾表示,唯有政府實施免費義務教務,才能吸引他們生第三胎的意願,而有40.3%民眾答覆,無論政府提出任何政策,都不會想生。

上述數據,顯示台灣少子化的危機,絕非只是錢的問題,制訂完善的托育制度、提供婦女二度就業的友善環境及孩子的教育問題,才是每個家庭思考生育第三胎的主因。

我們經常可見,台灣職業婦女在家庭小孩及職場兩頭奔波,既要兼顧家庭又要在職場與男人拚博,在這樣的情況下,職業婦女就像蠟燭兩頭燒。事實上,在這個父權觀念仍無法大幅突破的社會中,大抵一般家庭仍將教養小孩,家庭勞務工作,要女人承擔,加上家庭的經濟壓力及小孩教育問題,都在在降低女人生育慾望。

如何去創造女人生育慾望,甚至願意生第三胎,根據中時電子報針對生育年齡層二十五到五十歲的民眾進行電訪,其中女性佔60.9%,男性佔39.1%。由民調數據顯示,它給了政府一個殘酷而接近事實的答案,無論政府提出何種優惠政策,有90.6%的民眾,不會增加生育第三胎的意願。有40.6%民眾表示,除非免費義務教育;有10.4%民眾,希望政府提供四歲前的免費托育,有6.3%民眾希望提高生育補助金額。

由上述數據分析,小孩托育及未來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考慮生育的重點。換言之,家庭或社會對女性家務勞動、養育小孩要給予正面的肯定,同時政府應該創造養育小孩的友善環境,實質解決婦女和分擔每個家庭經濟壓力,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台灣少子化的危機。

二個小孩恰恰好 生老三?免談!

中時電子報林淑玲/台北報導 】                   2007.04.02

為了鼓勵國人生育第三胎,以免生育率下降的太快,不論中央政府與地方縣市,莫不繳盡腦汁提出各種補助措施,不過根據中時電子報電話民調顯示,高達90.6%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政府政策而提高生第三胎意願。

雖然這份調查也指出,政府若能提供免費義務教育,有40.6%的人會考慮生第三胎,然而卻有同樣的比例、40.3%的人表明不為所動。看來,國人不想生育第三胎的意願,似乎頗為強烈。

既然不想生第三胎,那麼國人計畫生幾個小孩呢?還是完全不想生呢?根據這份調查顯示,有58.1%的人預計生二個,計畫只生一個或完全不想生的比例,分別僅為16.3%、16.6%,比例相當。------------【詳全文

問題1.請問你的婚姻狀態?

問題2.請問你有幾個小孩?
問題3.請問你預計生幾個小孩?
問題4.政府各項政策,希望刺激民眾生育第三胎,會不會增加你生第三胎的意願?
問題5.什麼樣的政策才會讓你想生第三胎?

因應少子化衝擊 日本怎麼做?

2007/03/18 工商時報

【薛孟杰】

近幾年,「少子化」已成日本政府、企業甚至家庭、個人共通的話題,不僅政府設立「少子化擔當大臣」專責各項政策應對,民間企業也配合進行各項調整措施。

日本從90年代開始出現社會快速老化的警訊後,從1995年起,日本就著手強化托育體系,逐年放寬女性育嬰假規定、並且是「有給假」。反觀台灣則顯然口號多於實質,甚至在去年底放寬生育給付標準從 1個月到3個月的同時,卻還傳出有雇主為免麻煩、解雇懷孕員工的新聞,不難看出台灣對少子化問題的輕忽。

勞動參與率無法相對提高,經濟成長自然出現隱憂。

據日本總務省去年發布的數據,日本65歲以上高齡者占總人口的2 1%居全球之冠,未滿15歲人口跌到13.6%也破全世界最低紀錄,成為全球最少子及高齡化國家。該項新紀錄讓日本驚覺,儘管從90年代初期就推動各項預防措施,但效果似乎有限,因此只好再下猛藥:以立法建立各項生育補助獎勵措施的法源依據,並在2003年在內閣總理下增設「少子化擔當大臣」。

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解釋,少子化擔當大臣,負責內閣與國會間對少子化政策的協調,雖然不像其他大臣握有許多幕僚及資源,但卻肩負著日本全國上下相當高的期待。

在受到連續10幾年少子化趨勢影響後,隨著日本大戰後嬰兒潮「團塊世代」陸續退休,卻沒有相對數量的新生人力可以提高勞動參與率,經濟成長自然出現隱憂。

其次,人口減少也將讓日本社會保障制度面臨崩潰危機;領錢者多、繳稅人少,目前正在繳交年金的國民未來也有可能領不到足夠安養餘年的錢,健保更早已撐不下去。

教育體系也面臨衝擊,回顧戰後嬰兒潮,日本婦女每人平均生育約 4個小孩,但是到了2005年卻下降到1.27人。由於不少家庭都只生一個小孩,學齡兒童無法學習如何與同儕相處,導致校園凌虐事件層出不窮,教育當局在震驚之餘,開始將小學的一至三年級學生編在同一班,希望能夠藉此引導學生學習相互照顧,重建教育價值。

少子化自然也對民間企業造成影響,面對人力不足的問題,企業首先動到的腦筋就是「自動化」。

不喜歡開放外勞移民的日本,將希望寄託於生育率。

因此,在企業參與建教合作的重點研究大學北陸先端科技大學,可以看到學生積極鑽研於資訊及自動化控制領域的創新,即使是在地處偏遠的富山縣高岡機械加工場中,也可以發現機械化手臂取代人工。電視上更不時可以看到中小學生進行的「趣味機械人比賽」—引導學生對機械的興趣。

但是並非所有的工作都能夠被機器人取代,例如旅館門房、廚師、戶外搬運工等皆然,尤其當日本終生雇用制瓦解後,不少新世代年輕人寧可到速食店做Part time,追求及時行樂生活。日本又因種種顧慮未開放東南亞外勞,鄰近的中國與韓國人力就適時填補勞力空缺,但另一方面也引發新的社會問題,例如中國及越南幫派就頗令日本的治安機關頭痛。

向來不喜歡開放外勞移民的日本,因此仍將希望寄託於提高本國生育率。不僅從懷孕到生產過程費用,政府將提供部分補助,職業婦女育嬰假可以領到部分薪水,新生兒每月給予育兒金補貼,政府並強化托嬰體系、減輕新生兒父母親負擔外,部分日本企業甚至發獎金給生小孩的員工或提供托兒服務等,千方百計就是希望員工「生個小孩吧」。

但或許這些優惠措施的誘因比起生育小孩的辛苦與付出仍是「滄海一粟」,許多的報導反映,無法吸引日本民眾「再生個寶寶」。

少子化孕育消費新趨,銀髮族商機強強滾。

一位已過30但看起來頗「慧質蘭心」、服務於日本中央公務機關的石村小姐就表示,連續10年沒有大幅調薪、工作壓力又很大、每日晚上都要加班,與男友約會時間都嫌不夠,再加上政府鼓勵生產補助又不多,她與男友甚至都不想結婚,更別提生小孩了,她不少同事也都如是想。

石村小姐的例子也似乎印證了,為何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寧願競相祭出每月補助數萬元台幣的高額、重賞願意生育的婦女,畢竟在強調兩性平權、自我實現的工商社會,要說服父母多生小孩可不容易,現在花點錢減輕父母的負擔,小孩長大了對全體社會創造的價值,將遠高於這幾十萬元代價。

不過,少子化潮流下也創造新的消費趨勢,例如針對高齡消費者的各項企業商機,就在日本掀起一片風潮。包括銀髮族旅遊、老人的美容產業、照護科技,甚至協助老人交換心得、安慰寂寞的社群建構,都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日本石川縣的傳統金箔產業,就抓住老人想保養,又喜歡金子的心裡,開拓一系列金箔保養產品,銷售成績嚇嚇叫。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的統計,台灣婦女在2005年的生育率僅1.12人,比日本婦女2005年生育率1.27人還要低。但是,政府對少子化的國本問題,迄今拿不出對策,也看不出來有何積極作為,未來少子化對台灣的衝擊,恐怕將比預料中來得更快更急。

《社論》台灣人口質與量低落將重創國家長期發展

2007/04/01 工商時報

【時報】

內政部為擬定「人口政策綱領」及發表「人口政策白皮書」,委託學術團體進行專案研究,已到完成階段。該研究建議政府採取多項措施鼓勵生育,重點包括發放育兒津貼,一名子女家庭每月二千元,二名子女三千元,三名子女五千元,補助對象為六歲以下兒童,希望十年後婦女總生育率能回升至一.六人。另內政部也規劃「保母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計畫」,補助兩歲以下幼兒的家庭保母托育費用,依排富條件不同每月三千、四千、六千等。但上述作法被批評,對鼓勵生育效果有限。

台灣近年面臨快速少子化及高齡化,問題嚴重程度與日本差相彷彿,但政府卻遲遲未有對策。主因是政局不穩,國家領導人,從總統、行政院長以降,都忙著救火,為處理突發問題「焦頭爛額」,沒有心情與餘力思考這項長期、重大問題。主管人口政策的內政部態度也很消極。早在三年多前,前部長余政憲任內,曾積極籌畫提出「人口政策白皮書」及「人口政策綱領」,但隨著人事更迭,從蘇嘉全再到李逸洋,近兩任部長對此一重大問題顯得相當被動、消極,研究了三年多還是沒有具體結論。內政部也不敢向行政院及總統府力爭預算與發言權,只有坐視人口問題日益惡化,對此內政部相關首長難辭其咎。

我國在民國四十年至七十年,每年新生兒人數約四十萬人,但七十一年後逐年遞減,去年新生兒僅二○.四萬,二十五年之間新生兒數目減半。去年婦女總生育率已降至一.一人,為替代生育率(二.一人)的一半。也就是說,每隔一個世代(二十至二十五年),新生兒數目會減半,民國七十一年至九十五年已是如此,據此推估,二十五年後(即民國一二○年),我國新生兒數目將降至十萬人,五十年之後(民國一四五年)新生兒將再降至五萬人。長此以往,後果是「亡國滅種」。但民進黨主政七年來,對此問題卻毫無作為,陳水扁總統、歷任行政院長及內政部長,都須承擔此一歷史責任。

必須提醒的是,民國八十九年陳總統上任,該年新生兒仍有三○.五萬人,但九十五年遽降至二○.五萬人,民進黨執政的七年間台灣新生兒減少十萬人。今年前二月新生兒數目為三一、七二○人,比去年同期再減少三.一%,也就是「跌勢未止」。而目前二五至四○歲育齡婦女人數正處於歷史高峰,新生兒數目卻出奇的少。再過十年,育齡婦女數目大減,鼓勵生育當更不易收效。另方面,目前婦女總生育率一.一人,已包含大陸與外籍新娘的貢獻,如扣除此一部分,台灣現今本土婦女總生育率,更已降至○.九人空前低水準。

部分論者聲稱,台灣人口密度太高,少生一些可紓解人口壓力。但必須指出,如坐視生育率降低,那戰後嬰兒潮世代步入老年之後,由誰來養?

目前的各項社會福利、保險及全民健保,都是假設人口結構呈「正金字塔」所設計,但未來人口結構將呈「倒金字塔」,長此以往,現有的公、勞、農、健保及公務人員退休體制乃至政府財政,猶如建立在流沙之上,會逐步崩潰,後果十分悲慘。但台灣舉國上下,卻完全不當一回事,不敢也不願面對現實,完全生活在假象中。

台灣現今不但人口數量有問題,人口品質也堪慮。主因是近年社會貧富差距迅速擴大,出現雙峰現象或「M型社會」,落入貧窮線以下的家庭越來越多,弱勢家庭兒童得不到妥適照顧、教養,有的中小學生,學雜費無著,甚至午餐費也繳不出來。此外,台灣高學歷、高成就婦女「不婚、不育」比重明顯偏高;再加上社經地位較弱男士,娶本國新娘日益困難,據統計現今每年有十三、四萬對結婚,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娶外籍及大陸新娘;新生兒中有七分之一是外籍及大陸新娘所生。這些跨國婚姻較無感情作基礎,多數情況有金錢涉入,即所謂「買賣婚姻」,夫妻在家庭中地位不對等,易出現婚姻破裂及問題家庭,影響小孩教養,產生問題青少年。

綜上所述,台灣人口的「質與量」都大有問題,攸關未來國運與長期經濟發展。我們期望政府與民間高度重視此一問題,主事者勿「得過且過」;批評者勿「以偏概全」或「為反對而反對」,對研擬中的措施輕率批評,須知有效的措施若為一百分,台灣現在的措施連十分都不到。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8554
(轉貼)狂吃牛肉 孕婦易生不孕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29 
孕婦牛肉吃太多 兒子易不孕
諶悠文/法新社巴黎廿八日電

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婦產科教授莎娜.史汪領導的一項研究指稱,孕婦如果吃太多牛肉,將來兒子長大後,精蟲數量會減少,進而影響生育能力。

美國肉農在養牛過程多會使用激素促進牛隻生長,莎娜.史汪推斷,可能是牛肉殘留的生長激素造成上述研究結論。

該研究以三八七名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三年間出生的美國男子為對象,藉訪談了解母親懷他們時的飲食習慣、個人童年背景和生育狀況並要求他們留下精液採樣。

研究發現,懷孕期間每周吃牛肉七次以上孕婦生的兒子,體內精蟲數比牛肉吃得較少的母親生的兒子少約二五%,且前者的精蟲密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界定之「生育能力低下」門檻的機率,幾乎是後者的三倍。也就是說,孕婦牛肉吃得愈多,兒子的精蟲品質就愈差。

美國農民使用激素增加牛肉產量已超過半世紀。莎娜.史汪表示,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荷爾蒙出狀況,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尤其雌激素與雄激素這兩種性荷爾蒙會影響男胎的睪丸發育。史汪說,激素(荷爾蒙)是禍首,以前用實驗室大鼠做的研究也支持這項「驗證後可能為真實的假說」。

但史汪強調,這並非最後結論,需要進一步研究一九八八年以後出生的歐洲男性生育能力。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天出刊的「歐洲人類生殖暨胚胎學會」刊物《人類繁殖》期刊。

目前美國及加拿大牲口養殖業廣泛並合法使用的激素有三種天然類固醇(雌二醇、睪酮、黃體素)及三種合成的類固醇(玉米赤黴醇、醋酸去甲雄三烯醇酮、menegestrol acetate)。史汪說,牲畜屠宰時,體內的類固醇未必都被代謝掉,有些會殘留在肌肉、脂肪及肝腎等部位。

狂吃牛肉 孕婦易生不孕子

美國婦產科醫學家首度研究發現,孕婦吃太多牛肉,尤其一周吃七次以上,男胎的精子數會大降,使兒子長大後的精子數屬於「生育力不足」級,需要人工授精之類助孕措施。

吃太多牛肉,和男嬰精子數減少間何以有這麼大關連,原因還無法確定,但這篇刊登於最新一期「人類繁殖」期刊研究報告說,牛所吃飼料和草料裡的成長賀爾蒙、殺蟲劑及牛肉裡的其他工業化學物,可能傷害胎兒睪丸發育。

主持研究的紐約羅契斯特大學教授蘇珊‧史旺說,孕婦不必因此完全戒絕牛肉,因為吸收蛋白質很重要,只是蛋白質不一定要全部從肉類攝取,而且有心預防的女性可以試試沒有用過賀爾蒙的牛肉或有機牛肉。

美國和加拿大業者目前使用六種賀爾蒙來刺激牲畜生長,三種天然的,三種合成的。美國有關單位檢查牛的肌肉、脂肪、肝、腎等器官,只要賀爾蒙劑量合乎規定,就不違法。歐盟國家則自一九八八年起禁止使用任何賀爾蒙。

史旺研究五十一名在母胎時母親牛肉吃得最多(一周七次以上)的男子,發現他們之中百分之十八精子數落在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孕力或生育力不足」級(sub-fertile),亦即想生孩子的時候需要助孕措施。

史旺表示,孕婦多吃牛肉,生下來的兒子並不是完全不孕,但他們若非生育有困難,就是可能比較長的時間才生育成功。

【2007/03/29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2697
(轉貼)想捐卵,先問性經驗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想捐卵,先問性經驗
醫生採卵時,會使用長針伸入捐卵者卵巢採卵,一般約十幾分鐘。
記者丁志寬/攝影

廿四歲劉姓專櫃小姐躺在手術檯上,緊握著護士的手,怯生生看著高醫大婦產科主治醫師劉永賢:「取卵很痛嗎?醫師,你要輕一點。」劉永賢邊打麻醉針邊安慰:「不要怕,你很快就會睡著。」一覺醒來,劉永賢已透過陰道超音波,以長針從她的卵巢取走廿粒卵子。

劉姓女子說,朋友中早有人捐卵,建議她也可試一下。去年底經朋友介紹找上劉永賢,見面時,劉永賢問她:「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性經驗?」她大方點頭,劉永賢說,處女不能捐卵,「有性經驗而且真的想幫助人,最OK!」

她說,捐卵前劉永賢安排一系列健康檢查,然後打排卵針、吃藥,她多次問護士會不會痛?護士叫她不要怕,「睡一覺,就OK了!」劉永賢告訴她,用陰道超音波取卵,十幾分鐘就好。

廿四歲,在餐廳當服務生的李小姐也捐過十顆卵子,有十萬元營養費,「我純粹想幫助不孕夫婦!」捐卵後,對方還透過醫師送上親手燉的補藥,讓她補一個星期,她感動得哭了。

【2007/03/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1254
(轉貼)人工生殖法新規定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工生殖法新規定

【2007/03/28 聯合報】



同居沒「子」望 新法遭質疑

「人工生殖法不夠人性,醫師不Happy,患者也沒好處!」做了近廿年的試管嬰兒,高雄市韻生試管嬰兒中心院長劉永賢看新出爐的人工生殖法,臉色凝重地說。

他說,人工生殖法不同意同居者藉人工生殖求子,問題是,越來越多情侶認為相愛容易相處難,同居比結婚好,人工生殖法卻對同居男女關起大門。

台中市婦產科醫師李茂盛也認為,把人工生殖限制在婚姻關係,雖可維持社會關係穩定;現在人際關係複雜,如此限制扼殺某些人「子」望,形同剝奪人權。

他舉例,一名卅歲婦人因不孕而離婚,認識新男友後同居多年,論及婚嫁;她擔心不孕問題再度影響夫妻關係,希望透過人工生殖先懷孕,再安心結婚。但新法通過後,她心願難圓。

此外,某些高學歷、高社經地位和年齡高的「三高」女性,渴望生下自己的孩子,卻不願受到婚姻束縛,也被新法排除在外。

高雄市阮醫院主任黃千倉也質疑新法不近情理,最明顯的是規定有需求者不准自行尋找精卵。問題是,受術夫妻通常是自行在網路配對,配好了才找醫師,法令明顯悖離現實。

【2007/03/28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1251
(轉貼)「急徵精卵」不孕族大排長龍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急徵精卵」不孕族大排長龍
不孕媽媽(戴口罩者)在螢幕上,看著技術員以雷射技術調整,便於胚胎植入子宮著床,不孕媽媽感謝捐助者助她美夢成真。
記者王瑞伶/攝影

前言

不孕夫妻想要有自己的孩子只能透過人工生殖,但多年來法源問題一直爭議不斷,立法院總算克服萬難完成「人工生殖法」三讀,總統於三月二十一日公布,三月二十三日生效。新法頒行帶給不孕夫妻希望,但也將多年來的問題全搬上檯面。

●「精卵愛心捐贈,為不孕症家庭帶來希望。」國內不孕症權威、婦產科醫師李茂盛去年底登報徵求精卵,詢問電話不少,但上門捐精的不到十人,捐卵的更少於五人。李茂盛感嘆,人工生殖法禁止提供營養費,肯捐精卵的人勢必更少。

李茂盛說,國內捐精卵風氣不盛,卵子供不應求,每年估計有二、三百名不孕婦女在排隊,但捐贈卵子只有一百多顆,通常要等上三個月到一年;如果受贈者再開出限制捐贈者的血型、身高等條件,等的時間更久。

李茂盛去年底開始在報紙上登廣告,徵求捐贈精子、卵子,廣告載明「捐精有六千元至一萬元營養費,捐卵者十萬元」,引起衛生局關注,後來改為「愛心捐贈」,不再提營養費。

廣告登了一段時間,李茂盛診所組長洪銘洲說,每天有三、四通電話詢問,都是劈頭就問:「馬上捐馬上拿錢嗎?」有人一聽得等半年才能拿錢,當場打退堂鼓,迄今不到十人捐贈;其中女性捐卵更少,廿出頭的女孩子一聽要吃避孕藥,還得接連打三、四十支排卵針,當場嚇跑,好不容易有四個人進入捐卵準備階段。

李茂盛說:「想靠捐卵賺錢,代價不小,如果沒有愛心,很難撐下去!」

不過,李茂盛診所的網站討論區倒是成為渴求精卵的不孕症夫妻與有意捐贈者的交流站。不少「想捐卵的女人」坦言是因「經濟壓力」,如要籌措學費;也有已婚的媽媽想幫助不孕夫妻,還公開自己寶寶照片,提供求卵婦女「參考」。

捐精者以大學生占多數,最多只能捐三次,大約要四周時間。有大學生說,「反正平常就會『打』,去診所『打』也沒差」,不但可檢驗精蟲品質,還能賺營養費,「一舉兩得啦!」

洪銘洲說,也有大學生因精蟲數不足或活力不夠,無法捐贈,他安慰對方:「熬夜上網打電動,小弟弟抗議啦!下次再來。」捐卵者大都為就業女性,年齡約二、三十歲,有性經驗。

李茂盛診所組長陳香苓說,有名中部大學女研究生身材高,外型也不錯,問她為何想捐卵?她酷酷地說:「我打定主意不結婚,但我頭腦聰明,相信卵子品質不錯,不如捐出來,嘉惠不孕症夫妻。」

【2007/03/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41250
(轉貼)鼓勵多生 規畫津貼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27 
先搞好托育制度和就業環境 婦團批:加奶油 端不出蛋糕
林倖妃/台北報導

台灣的環境不利婦女生育,部分婦團甚至成立「怕生育聯盟」。對於內政部委託研究案提出鼓勵生育建議措施,該聯盟大呼「不可思議」,認為政府應以全球化觀點看待人口政策,少子化不必然是危機,不應以國家機器操控女性肚皮。

台灣女人連線也指出,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健全托育制度和就業環境,現金津貼根本是「猛加奶油,端不出蛋糕」。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和台灣女人連線等婦女團體發起組成「怕生育聯盟」,發起人之一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監事李佳燕表示,面對人口專家針對少子化提出的警告,政府顯然慌了手腳。但社會是流動,當孩子生得少,對子女的關注增加,會衍生出更多新興產業,根本不用擔心。

中國時報 2007.03.27 
家庭組成變貌 當心分配正義
林庭瑤

台灣少子化現象已成為集體習題,在眾人引頸企盼之下,「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研究小組也初擬人口政策,丟出不少新點子,但必須當心的是,社福資源分配之後是否會造成另一種不平等,反而讓少數家庭成為特權階級,多數弱勢家庭仍享受不到福利。

「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研究小組的政策思維,係以OECD國家的發展經驗為基礎,認為婦女勞動參與率與生育率呈正相關,婦女勞參率高,生育率也跟著提高,但兩者沒有絕對因果關係。因為其背後的關鍵推力,即是社會政策。

經研究小組一番診斷,認為只要發動社會政策,並雙管齊下,不但可將婦女拉進勞動市場,同時也可提高生育率,相輔相成。研究小組因此參考先進國家經驗開出藥方,出現育兒津貼、托育津貼、汽車識別證、門票優惠、替代役優先權等琳瑯滿目的政策。

不過,研究團隊雖表明從「家庭政策」著手,但當前「家庭」已大幅變貌。就舉育兒津貼政策來說,未婚生子、單親家庭是否也會補助?又如隔代教養,祖母帶三個子女,但父母雙亡或離異後是否補助?同志收養大陸子女,要不要補助?

暫且不論這些政策手段是否可達到提高生育率目標,但當政府及研究小組提出一些政策支票之時,也必須留意:社福資源的分配是否會造成另一種不平等?反而排除掉真正的弱勢族群?

研究報告一再強調,生育政策將會拉近貧富懸殊、城鄉差距,但問題是,總統女兒陳幸妤生第三胎可能有補助,而外籍配偶生第三胎是否也享有相同待遇?在資源豐富的台北市,找到保母不是難事,但在山區或離島的家庭,是否也相同?

少子化如海嘯般席捲全球。在東德有些偏遠村落因少子化,村落變成空城,荒蕪一片。在台灣山區也是,已出現廢棄學校和托兒所,這些閒置空間如何再利用。

未來十年後,新台灣之子也逐漸邁入成年,已佔同齡人口七分之一,是否可能衍生新族群的問題。只顧著提高生育率的研究小組,呈現過於靜態的研究報告,都沒回答這些少子化所衍生的社會問題。

中國時報 2007.03.27 
都會型媽媽/不滿養育環境
林倖妃、喬慧玲/台北報導

嘉芬是醫學中心前途光明的醫師,生產後因為要照顧孩子又要兼顧研究和病患,時時刻刻處於緊繃狀態,終於放棄工作;小靜當媽媽才一年半,卻因社會環境不友善,讓她自認被當成次級公民,基本權利被剝奪,直說「再生一個是要我的命」。

畢業後在醫學中心靠著認真和努力升上主治醫師的嘉芬(化名),生產後馬上面臨孩子托育問題。她說,兒子很難帶,連換三個保母後,決定拜託婆婆幫忙,下班後自己照顧。但偏偏兒子根本不睡覺,夜晚只睡二小時,她足足有一年的時間幾乎無法闔眼,甚至得了憂鬱症。

嘉芬說,在教學醫院工作一定要從事研究,但在孩子和病患間奔波,她根本沒有時間進行研究,白天只要一通電話說孩子發燒,她就心神不寧。撐了兩年,不得不決定放棄大好前途,「要當媽媽,就要對孩子負責」。她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有彈性工時制度、對生育婦女友善的工作環境,或許她的人生會不同。

工作多年後回歸校園當起研究生的小靜是新手媽媽,當媽媽才一年半,卻深刻體會到社會環境對「母親」根本不友善。她說,《性別平等教育法》規範,生產的女學生有同等就學權利,但學校宿舍缺乏母子共宿制度,她必須花更多錢租房子,帶孩子去圖書館也被趕出來。小靜最生氣的是,火車沒有哺乳室,她只能躲在廁所內擠母乳,時間久一點就有人敲門催,種種不愉快的經驗,讓她深感挫折,覺得當媽媽是二等公民。

小靜說,寧願政府把津貼的預算都用來建構托育制度,讓媽媽都能享有便宜又安全的托育服務。問她是不是願意再生一個、可以多領一點津貼,小靜說,社會環境太不友善,不想多吃苦頭。

有一個五個月大兒子的職業婦女林小姐表示,生三個才補助五千元,對一般都會家庭沒有誘因,現代人生一胎勉勉強強,生兩胎捉襟見肘,生三胎真的需要很大勇氣。她舉國外例子,紐西蘭政府為鼓勵生育,送民眾房子,德國是免學費。她不奢望政府也這樣大手筆,但至少應符合現實,要減輕家長育兒負擔,對學齡前的幼童應免托育費,學齡後提供義務教育免學費。

一位身懷雙胞胎的邱姓職業婦女認為,政府不應該生一個補助二千、兩個三千、三個五千。她生兩個小孩才補助三千元,平均一個小孩一千五百元,比單生一個小孩補助少。但她的雙胞胎小孩不可能有一個的奶粉錢只吃一半吧?

兒子上公立托兒所的陳太太指出,孩子上公托月費五千元,算是便宜的了,養一名孩子每月至少一萬五到二萬跑不掉。她建議,對於多子女家庭,政府應減免賦稅,教育費優惠或免費才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中國時報 2007.03.27 
非都會型媽媽/認為補貼太少
陳木隆、郭評儀、呂素麗、李義/連線報導

政府推出生育補助政策,多位已婚婦女認為補助金額太少,與父母實質付出的精神與金錢不成比例,缺乏誘惑力;但也有外籍新娘表示,這是個不錯的政策,具有鼓勵作用。

蘭馨婦幼中心助理社工員張玉如育有一子,她對生育補助政策的感覺是,「不會有太大的鼓勵作用」、「不會想再添一個孩子」。

張玉如表示,雖然老公和她都有工作,但雙薪收入有限,現在養一個孩子,精神和經濟負擔已經很重了,如果再生一個孩子,即使政府有補助,對精神和經濟壓力疏解不大,而且上班時孩子沒人帶。

三星鄉公所約僱員工游秀雲也指出,目前每個小孩的保母費,每月就要萬餘元,但一個小孩政府才補助兩千元,加上將來的教育費,實在相差太大。在已有小孩的情況下,她不會為了這點福利多生小孩,除非補助款提升到每月一萬元上下,還可以考慮。

不過,四年前從緬甸嫁來台灣的外籍新娘董嘉儀有不同觀點。她說,這項生育補助政策不錯,對年輕夫妻應有鼓勵作用,至少可以多生一個孩子。只是她已有兩個孩子,且已卅多歲,不適合再生,如果年輕幾歲,她會考慮再添一個寶寶。

即將在七月生第二胎的嘉義市民林純絹說,現在光是保母費,每月要一萬一千元以上,加奶粉每罐五百元、尿布一包三百元,一個孩子每月吃喝穿用平均約一萬八千元至兩萬元,政府的補助沒有實質幫助,她不會「為喝牛奶而養一頭牛」。

已生二胎的周純慧更認為,政府的補助是九牛一毛,她不會因此上當、再生第三胎,補助光是買奶粉和尿布都不夠,孩子將來的教育費才驚人,政府為何不補助教育費呢?

住高雄、老公是電子公司工程師,新婚甫懷孕的孫韻嵐表示,將來準備生兩個孩子,這是自己的家庭計畫,不會隨政府鼓勵生育辦法起舞。政府補貼根本追不上只升不降的物價指數,倒不如專心為孩子規畫未來,集中力氣扶養教育孩子。

孫韻嵐認為,台灣的競爭力不斷下滑,鼓勵生育之餘,也要深入思考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否則生再多失去競爭力的孩子,也是枉然。

中國時報 2007.03.27 
離職率呈「倒V型」 台灣婦女 重返職場超難
林庭瑤/台北報導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台灣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低得嚇人,居東亞四小龍之末;且在東亞國家中,大多數隨著女性年齡出現「M型」離職率,而台灣則是「倒V型」,顯示台灣婦女離職後就不再重返職場

根據主計處資料指出,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約為四十七.五%,與往年相比雖有緩步提升,但若與美國六成、亞洲四小龍國家超過五成相較,仍敬陪末座。

報告也指出,台灣已婚婦女隨著年齡而離職狀況也偏高。日本、南韓、新加坡已隨女性年齡出現「M型」離職率的情況;「M」型分配,是指女性在二十歲投入勞動市場,隨著家庭兒女照顧因素逐漸下降,後來又重新回到勞動市場。

反觀台灣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則呈現「倒V型」分配,也就是在二十七歲時為高峰,後來逐漸下降,重新返回勞動市場的比例偏低。其原因在於台灣婦女育兒負擔過重,社會支持系統不足所致。

在新加坡,每個小孩的育兒津貼每月可領新台幣七千五百元,兩個小孩以上家庭,給予高免稅額及特別扣除額。生到第三個小孩,還可分配到國宅,另有「嬰兒紅利」計畫,政府會在一對夫婦生第二個或第三個小孩時,將錢存入夫婦的戶頭,供應其支付托兒所或幼稚園的費用。

日本則有「育兒減稅」方案,而職業婦女在家照顧幼兒,則有「留職有薪」方案,婦女可領工作時四成薪水在家專心育兒。另外,日本政府也鼓勵幼稚園延長托兒時間,減輕雙薪家庭的育兒壓力

在歐盟,法國生育政策最完善。法國的有薪產假長達四個月,無論生育或領養都有津貼,每生一個,可領新台幣三萬元的生育補助;小孩三歲前,每個月可再領新台幣六千元津貼,如果媽媽決定在家帶小孩,可有留職停薪假三年,每月補助提高到萬元。

此外,在法國每多生一個小孩,所繳的稅就更少,而且搭乘交通工具也有優待,三個小孩可享票價七折,四個小孩可享六折,七個小孩可享三折。

2007.03.27

鼓勵多生規畫津貼 生育3胎最高月領2.3萬
林庭瑤/台北報導
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研究報告出爐。為解決少子化危機未來將發放育兒津貼,一名子女家庭每月二千元,兩名子女家庭三千元,三名子女家庭五千元;財政評估可從零歲補助到六歲,但為公平起見,實施日起可溯自六歲以下兒童

此外,內政部已規畫「保母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計畫」,將按月補助兩歲以下幼兒的家庭保母托育費用,目前依照排富條件不同而有每月三千、四千、六千等三種方案。但與未來規畫的育嬰留職津貼之間,有職婦女只能二擇一;而無職婦女可選托育補助。

 盼10年後總生育率達1.6人

依此推估,未來養育三名以上子女的有職婦女最吃香。一旦政策施行,三名子女育兒津貼可領五千元,托育津貼可領一萬八千元,其家庭每月最高可領到二萬三千元。

此外,研究報告規畫,三名子女以上家庭還可能持有「汽車識別證」,享有在高速公路通行費、路邊停車費之減免,在使用公共教育與遊樂等設施上,也會有門票優惠

厚達千頁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研究報告終於定稿,也將是六月底內政部將公布「人口政策白皮書」的藍本。這份研究報告中,擬出短、中、長期具體政策,希望能將十年後的總生育率,將從現在一.二人突破到一.六人,總嬰兒數為三十萬人。

 發放每名兒童將持續6年

研究報告指出,我政府缺乏統一定期支付的育兒津貼制度,因此,該研究參考先進國家生育政策,研擬給予一名子女家庭每月二千元,兩名子女每月三千元,三名子女以上每月五千元。發放給每位兒童的時間定為六年。

研究報告評估財政負擔,若只考慮該年新生兒,每年育兒津貼預算支出金額為六十五億以上,之後每年增加約三億。若在政策開辦之後,十年預算金額將增加一五七三億元,十年所需的總預算金額為二三七一億元。

上周召開研究報告的討論會上,針對育兒津貼討論相當熱烈,但有與會學者批評,「發放育兒津貼鼓勵生育的效果不大,如果是為了提高生育率,大可不必實施」;另一派專家則認為,「育兒津貼不必與鼓勵生育掛鉤,重點是協助兒童發展,並減輕父母的養育壓力」。

面對少子化衝擊,該研究強調,政策目標要提高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並降低家庭育兒壓力。各階段目標分別為,第一階段「提倡生育價值」,第二階段「降低家庭經濟負擔」,第三階段「降低家庭照顧兒童負擔」,第四階段「營造友善家庭的職場環境」。

內政部委託這項大型計畫,係由政大社會行政與社工所所長呂寶靜主持,分成少子女化、高齡化移民政策三個子計畫,其中少子女化研究部分,由中正社福系副教授李美玲主持。這批研究團隊已緊鑼密鼓,將在六月底前研擬完成「人口政策白皮書」。

多子多福利 生3個 停車、上國道就有折扣

林庭瑤/台北報導

除了領取育兒、托育補助之外,家有三名以上的子女家庭,未來開車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可以大搖大擺亮出「多子識別證」;到故宮觀看展覽時,還可帶著小朋友享有門票優惠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及實施計畫」的研究小組,刻正研擬多項配套方案。

發給識別證 到處享優惠

路上奔馳的自用車,家有小嬰兒在內,後頭上常貼「Baby in Car」,未來這張貼紙可能替換成「汽車識別證」。

研究報告規畫,三名以上子女家庭應比照身心障礙者模式,政府將發給可供識別的證件,當經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或在路邊停車之時,都可減免。

此外,育有三位以上子女的家長,因為育兒負擔重,未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海洋生物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繳交門票費用時,也可以少付點錢,政府藉此犒賞爸媽「生產報國」。

研究小組除為小孩的媽著想,也替爸爸謀福利。例如,研究報告規畫,因教育而緩役且生育子女的男性,在服兵役時不需透過抽籤排序,即可選擇替代役之權力,同時這些男子的服役單位可優先選擇離子女較近者,以利於照顧。

落實親職假 兩性都平等

在長程目標的政策規畫方面,參考先進國家經驗,營造友善家庭的職場環境,同時提供男女兩性有「親職假」福利。

因為長期來看,此一措施的落實,將會使雇主考慮聘僱男性雇員的機會成本,與女性差不多,而降低職業婦女因生育而在職場遭歧視的狀況。

在促進生育、降低不孕的政策方面,將向民眾宣導三十歲以前生第一胎,三十五歲以前生第二胎,以符合優生保健、減少不孕。也鼓勵結婚因婦接受「不輕易墮胎」的態度,鼓勵接受未婚懷孕生育。

至於課徵無子女稅或單身稅,研究報告認為社會爭議過大,不列入建議範圍。

中國時報 2007.03.28 
育兒津貼 莫為德不卒
鈺君/北市(傳播業)

根據昨日中時頭版報導,政府為鼓勵生育,規劃給予津貼,未來生育三胎者最高可月領二點三萬元,筆者有些意見。

首先、政府發給津貼的目的是鼓勵生育,希望將十年後的總生育率由現在一點二人突破到一點六人,此數據顯示,目前結婚夫婦的平均生育子女數未達二人,因此政府要增加人口,應以「提高第二胎生育率」為目標,思考如何鼓勵已婚夫婦在生完第一胎後,還願意再生第二胎。

其次、由此點出發,政府目前研議方向就頗為可議,規劃有一名子女的家庭發給育兒津點二千元、二名子女三千元、三名子女五千元,生的子女愈多,愈符合政府期望,但所領得的津貼數目反而「遞減」,好像在變相懲罰生育愈多子女的夫妻,「生得愈多,補助愈少」,這不是非常奇怪的方式嗎?

再次、同時養育兩個孩子時,雖然部分用品也許可以共用,但所需的生活、教育費用一般而言也絕對是倍數成長,生第二個孩子反而補助得少,難道第二個孩子天生下來就會吃得少、穿得少,花費只要一半,所以補助一半也就夠了?思惟極其荒謬。

最後,報載內政部也正研議保母托育補助計畫,按月補助家有二歲以下幼兒的保母托育費用,雖尚未得知規劃細節,但非常擔心政府會設下限制,要求只有送到合法托育中心或交由領有合法執照保母照護的子女才能領取,若真如此,這項補助將非常不切實際,失去補助的意義。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39660
(轉貼)訂做自己的卵》刮一些皮屑就能培育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孕女訂做自己的卵 不是夢
台大醫院成功從人體胚胎幹細胞中培育出卵子(圖F),該卵子具有生殖細胞基因。圖為卵子的培養過程。
照片/台大醫院教授陳信孚提供

台灣生殖醫學技術獨步全球,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日前從人類幹細胞中成功地培育出全世界第一顆具有生殖細胞基因的卵子,一旦可以大量製造,就能為不孕症女性量身打造出與自己幾乎相同基因的卵子,將是生殖醫學史上重大突破。

該項研究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婦產部教授陳信孚指出,美國生殖專家於2003年從小老鼠身上的胚胎幹細胞成功培育出卵子,此後各國生殖醫學界相繼投入大量人力及預算,希望能夠培養出第一顆人類胚胎幹細胞所分化出的卵子。

韓國一度獨占鼇頭,自稱在核轉殖技術上有所突破,但最後還是被抓包,因為該技術必須使用大量卵子,韓國教授疑似強迫研究室女研究員捐卵子,並被指控偽造多項研究成果,遭受嚴厲批評。

然而台大醫院這三、四年間默默耕耘,終於開結果,有了驚人發展,除了建立了人類胚胎幹細胞株之外,並培育出具有生殖細胞的卵子,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生殖醫學雜誌Human Reproduction」,而這個卵子還登上了雜誌封面。

陳信孚指出,人類胚胎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心臟及其他器官,但培養出卵子,卻是人類醫學史上第一遭,可見其困難度有多高。光是培養液中得添加哪種物質、何種生長因子及抑制因子,以及氧氣濃度,複雜度之高,都讓研究團隊傷透腦筋。

陳信孚說,卵子來源稀少,絕大部分女性都不願捐卵,未來如果技術純熟,就可以透過人類胚胎幹細胞,經由體外方式有效率地分化培育出卵子。台大研究的卵子來源,是到台大就醫婦女所捐出,台大據以於2004年培育出三株幹細胞株,成為這次研究成果的基礎。

除了可提供給研究人員作為實驗之外,透過核轉殖技術還可以為不孕女性量身定做屬於自己的卵子,基因相同度高達九成九,給不孕夫妻許多希望。

【2007/03/09 聯合晚報】



訂做自己的卵》刮一些皮屑就能培育

只要從皮膚表面輕輕刮一些皮屑,就能培育出與自己近乎百分之百一樣的卵子?這可不是夢想,台大醫院成功從人類胚胎幹細胞中培育出卵子,如果技術成熟,未來只要從皮膚皮屑中就可在體外培育出不孕女性的卵子。

台大醫院婦產部教授陳信孚指出,不孕女性大都因為卵子品質不佳或是數量太少,以致無法受孕,由於他人捐贈的卵子不易取得,且移植之後,可能面臨排斥等副作用,可說是不孕症治療的重大瓶頸。

如果該項技術純熟,研究人員能有效率地培育出大量卵子,未來只要從不孕症女性身上刮一點皮屑,取出體細胞核。並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所培育出的卵子,透過核轉殖技術,就能培養出一個全新囊胎,不過,該項技術仍在起步階段,要想實際運用在臨床不孕症治療,可能還需好幾年。

【2007/03/09 聯合晚報】

醉醺醺「播種」 所生小孩體質可能較差

中醫倡導「大醉不入房」的養生觀,更呼籲酒醉後別「增產誤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說,酒性熱,小酌刺激性慾,豪飲則礙房事,部分人甚至因而陽萎;萬一不幸酒後受孕,所懷之子容易出現畸形、智力遲鈍、體質衰弱、精神失常;為了幾杯黃湯,殃及子孫,太不值得。

醫師呼籲,醉醺醺別上床。陳萍和說,醉後人體產生的精子不健康、不成熟,故男性不宜在酒後「播種」,儘管豪飲大醉後容易讓男性容易精液衰少,陽痿不舉,但萬一「大醉入房」後卻不幸讓女方懷孕,懷得孩子健康多不佳。

醫師表示,古代嗜酒的大文人陶淵明、李白等人的後人全部愚鈍,現代研究推測,或許是他們長期嗜酒種下的惡果。

陳萍和醫師說,酒精脂溶性高,因此即使小酌,也能夠快速影響人體神經系統,很快使性器官充血興奮,且易影響大腦,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他表示,雖然現代西醫認為,精液只是少量蛋白質與水分的混合體,對身體無足輕重,只要身體正常就能不斷製造,無須節慾養身。但中醫卻仍認為,民眾醉後,常在房事中興奮過度,易損神折壽。此外,臨床所見陽痿、早洩、月經不調等病,常與酒後房事有關。

長期的酒醉行房,還會使人體免疫系統的調節功能適應性減弱,誘發疾病發作,因此古人早說酒「過飲不節,殺人頃刻。」

縱情酒色,也會誤了大事。陳萍和醫師指出,史學家分析,三國名將呂布,驍勇善戰,卻在下邳困城二月時與貂嬋、嚴氏等妻妾飲酒解悶,而兵敗為曹操所縛,酒色過度或許是原因之一。

不過,陳萍和醫師也表示,少量飲酒基本上是有益身心的,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飯前少量還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也可以擴張微血管,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睡前少量更可以幫助睡眠。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07/03/09 台灣新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14540
(轉貼)三成港女從未結婚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06 
高學歷青壯族 男性不孕比率偏高
陳怡妏/台北報導

高學歷、青壯族男士精蟲活動能力普遍不足,導致北市不孕比率可能很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針對去年接受婚後孕前健康檢查的男女健檢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精蟲活動力不良的族群以研究所、大學畢業30到40歲的人最多,這些男性若想與另一半孕育下一代時,可能遭遇不孕問題。

壓力大運動少 精蟲不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表示,北市去年共有461位男性與575位女性曾到市立醫院做過孕前健檢女性健檢結果大問題不多;男性健檢結果,290人正常,有問題者中,以精蟲過少45人最多,其次是精蟲活動力不良35人。

詹景全表示,精蟲過少的45人主要年齡層在30到34歲之間,共26人,可能由染色體異常等先天因素造成;精蟲活動力不良35人主要年齡在30到40歲之間共28人;合併學歷因素進行觀察,精蟲太少與活動力不足者中多半都是研究所、大學高學歷者,可能因生活壓力大、運動太少。

詹景全表示,30到40歲是男性主要的生育年齡,但孕前健檢結果卻顯示這個年齡層的男性精蟲問題多多,目前不孕發生機率文獻中記載一般約10%,而男性問題而發生的不孕率卻高到18%,而這其中還不包含未做孕前健檢。

聯醫徵求40人 中西醫試藥

詹景全表示,精蟲不足與品質不良是使男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卻有許多男性發現自己精蟲有問題後,卻寧願選擇中藥偏方也不肯到醫院接受西藥治療

詹景全指出,為了解西藥與中藥改善男性不孕的差異,聯合醫院將結合中西醫進行研究,預計徵求40位精蟲有問題的男性,分兩組一組服中藥「五子衍宗丸」、一組服用西藥「Clomid〕 ,服藥時間約需三個月,受試者須負擔部分費用,有興趣的男性可電洽聯合醫院詢問相關細節,電話2786-1288分機1815。

中國時報 2007.03.06 
晚婚晚生 不孕困擾現代人
陳怡妏/台北報導

不孕症困擾不少現代夫妻,許多人四處看遍名醫、試過各種偏方還是無法懷孕,萬芳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徐明義表示,不孕情形增加與現代人晚婚晚生有關係,尤其是女性,年紀愈大愈難受孕,而男性則可能因為工作壓力、不良生活習慣、久坐、穿太緊的褲子等因素導致精子數過少、活動力不足。

徐明義表示,所有不孕症中能找出原因的約60%到70%,有許多是根本找不到原因,不少夫妻健檢找不到任何毛病,但就是無法懷孕,嘗試各種方式,有人甚至進到試管受精階段才發現,原來是丈夫精子功能不全,根本無法主動與卵子結合。

徐明義指出,男性不孕精子問題多半因為數量不足、活動力不足,原因多並非單一因素,卻有約7成的人找不到任何原因,門診中科技業者問診人數最多,可能與工作長時間久坐或長時間處在太熱的環境中有關。

徐明義說,不孕男性,建議要改善生活作息調養體質,不要熬夜、絕對不可抽菸、儘量少酒少咖啡,平常多穿寬鬆褲子,避免久坐造成睪丸處於高溫狀態中,像是泡溫泉,有不孕問題的男性可能就不宜常常久泡。

至於女性,徐明義表示,過去女性生育年齡約在20歲左右,因此少見不孕問題,但現代女性晚婚晚生,不孕的問題也跟愈來愈多,因女性卵子隨年紀增長不斷消耗,35歲、36歲、37歲的不孕女子接受治療,受孕成功率大大遞減,但若因疾病接受治療者受孕成功率卻差別有限,可見年紀才是使女人不孕的最大問題。

少子,老化,新移民:人口結構變遷的挑戰

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表現不夠理想,幾乎每年都在進行「保四戰」,即設法保持住每年百分之四以上的成長率。且預估十年後的情形更加倍艱險,可能將進入「保二戰」。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唱衰台灣」,而是經建會提出的警告。經建會所依據的乃是台灣的人口資料,推估至民國一○五年,台灣的勞動人口數將會出現負成長。勞動供給力衰退將對經濟成長產生重大的負面衝擊。

關於台灣的人口結構變化,大家都熟知生育率下降、進入老年化社會、新移民增加等幾個現象。每次當相關的人口統計數字發表,社會便掀起一陣泛泛討論,不外建議政府以補貼方式鼓勵生育,檢討退休制度和老人年金問題,乃至於善待外籍配偶和「新台灣之子」等等。這些建議各有所本,但整體而言還是輕估了人口結構變化的衝擊。經建會已指出勞動人口數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隨之而來對社會發展也將形成全面性的挑戰。

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和老年人口比率增加,是近代世界的普遍現象;而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快速下降,則是近數十年來的新興趨勢。台灣的情況又發展得特別快速,更顯極端。台灣的出生率僅僅在過去十五年之內,已經從一九九○年的千分之十六點五,一路下滑至二○○五年的千分之九點六,遠低於全球平均出生率的千分之二十一,也比已開發國家的千分之十一為低。二○○五年全台灣的新生兒僅二十萬。少子化的結果,已經對小學入學人數、相關消費市場,乃至婦產科醫師行業等產生立即影響。

幼兒人數減少,加上老年人口比率增加,使得人口當中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勞動人力下降。經建會預估台灣勞動人口將從二○一六年開始出現負成長,於是,經濟成長率的「保二戰」當係立即可見的一項挑戰。此外,具有勞動力的人口奉養老人的比率也將快速傾斜。而人口老化指數(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除以十五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快速攀升,更使台灣的高齡化社會提早到來。

台灣人口結構失衡,在此時此刻已經顯現出相當可觀的影響。近年來持續引進外勞,就是為補充不足的勞動供給量;外籍配偶增加,多少也是人口性別失衡的後果之一。外籍媽媽生下的「新台灣之子」,如今成為台灣重要的人口生力軍,教育部估計到民國一百年時,新台灣之子的中小學生將突破十五萬人;平均每四個學生當中就有一位新台灣之子。台灣的行政組織已新設立「移民署」,但對於怎樣輔導新移民和新台灣之子融入社會,並保護他們免受歧視,卻仍缺乏足夠的資源和共識。徒有「新台灣之子」這樣堂皇的稱呼,高層官員對新移民議題的政治姿態遠超過真正的人權關懷,是台灣社會情景極不光彩的一個面向。

全世界都在經歷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衝擊。趨勢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的預測中就特別強調因應人口老化的必要性,並指出許多國家現行的退休金給付制度終將窮於應付未來情勢。比台灣更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已經認知十年後勞動力短缺可能高達四百萬人以上的事實,如今正在進行人力搶救計畫,要將銀髮人力、家庭主婦、打工族這些仍具勞動潛力的族群拉回就業行列。換句話說,有遠見的國家都將人口結構問題當成嚴肅的國家發展議題來迎戰。

台灣的人口問題只會日益惡化下去,早年推行成功的節育家庭計畫曾經成為全球範本,如今卻快速面臨嚴峻的新挑戰。經建會對十年後的「保二戰」已有所預告,朝野怎能不重視此一問題?

【2007/02/25 聯合報】

性別失衡 港女覓偶拉警報

政府統計處公布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香港總人口衝破690萬,人口老化及男女失衡情況持續惡化,年齡中位數由1996年的34歲,上升至去年的39歲,估計至2030年,全港會有四分之一人為65歲或以上長者;同時女多男少比例擴大,每一千名女性,只有911名男性,加上男士北上娶妻人數大增,學歷高的女性又要求高及「不願結婚」,女性隨時「找不到老公」,不少女性惟有轉移北上「尋夫」。

截至去年底香港人口達690萬700人,較前年上升6萬2900人,人口自然增長佔2萬8900人,外地移入淨人口3萬4000人,大部分是持單程通行證來港定居的大陸人,因出生率及死亡率持續偏低,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亦上升至39歲。

與此同時,男女失衡的情況持續加劇,1996年男女比例為一比一,但至去年,全港一千名女性中,只有911名男性,撇除外籍家庭傭工,每一千名女性,亦只有961名男性,在25至34歲適婚年齡組別中,女性人數達5萬9000人,較男性多1萬3000人。至於從未結婚的女性比率,亦由1996年的兩成九上升至去年的三成一。

統計處亦發現,香港男士與大陸女士結婚的數目持續上升,去年5萬300對在港註冊的新人中,有超過三成半,總數萬8000名男士的配偶是大陸女性,而申請「寡佬證」北上娶妻的男士亦有一萬人,即有2萬8000名港男與大陸女子結婚。在1996年,有2萬2000人申請「寡佬證」,連同二千人在港與大陸女子註冊,整體男士娶大陸女性的人數達2萬4000人,較去年少4000人。至於香港女性與大陸男性結婚的數目,亦由1996年的1800多人,上升至6500人。

聯邦知己婚姻公司負責人劉美如說,該公司的女性客人愈來愈多,約佔六成,由20多歲到50歲,當中最多是30多歲,她們青春時擔心嫁錯郎,以致錯過良緣。劉美如表示,亦有香港男士嫌追女仔麻煩,希望太太可以服侍自己,因此喜歡北上尋妻。

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授邵一鳴說,香港人口老化與先進國家相比不算嚴重,但仍會影響勞動力及增加社會醫療負擔。他建議政府讓內地年輕人來港讀大學,畢業後讓他們在港工作,貢獻社會,補充香港的不足。

【2007/02/23 世界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97655
(轉貼)生男多於生女 我居全球第四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防男女人口失衡 印度政府擬收養女嬰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印度代表漢米德表示,印度每年約有七萬名婦女在分娩時,由於缺乏適當醫療環境而死亡,平均每七分鐘一名產婦死亡;同樣命運也發生在女嬰身上,印度每年墮掉女胎或棄養女嬰案件超過五十萬件,造成男女人口比例失衡,迫使政府不得不計劃收養女嬰以為補救。

印度政府主管女性暨兒童發展事務部女部長周德里今天表示,歧視女性而墮胎及殺嬰的比例已到驚人地步,甚至造成印度男女人口比例嚴重失衡,為防止趨勢惡化,政府已計劃在全國各地區設立女孤收養中心,專門收容遭父母棄養的女嬰,直到她們長大成人,一切費用由政府負擔。

周德里表示,這項名為「搖籃」的收容計劃,已列入中央政府的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計劃,一方面旨在遏止重男輕女的父母繼續殺害女嬰,同時也在補救印度男女人口比例正在嚴重失衡的現象。她說,印度經濟成長率每年已達百分之九,卻依然普遍存在殺害女嬰的現象,是一種國家恥辱。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年齡在六歲以下男女兒童的人口比例,平均是一千名男童對一千零五十名女童,但印度是每一千名男童對九百二十七名女童。周德里又說,印度二零零一年全國人口調查顯示,男女人口比例為一千名男性對九百三十三名女性。

【2007/02/19 中央社】

中國時報 2007.02.05 
性別失衡 不容小覷
張茲/高雄市(退休人士)

報載,台灣男女嬰比例為一一○比一百,居全球第四,在亞洲四小龍中,傾斜度第一。長此以往,廿年後,台灣將有二十萬男性找不到配偶。

性別失衡是一種隱性的社會危機,沒有立即性的衝擊,一旦累積暴發之後,就具有不可逆性,後果嚴重。男女性別傾斜問題的呈現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差,首先是女性邊緣性的問題,二十年後轉化成男性找不到老婆,及性需求的問題:性暴力、性犯罪、性騷擾會急劇增多,社會不安定因素大量出現,而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台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設法控制,否則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男女權利平等應當體現在所有的領域及各個方面,不只當作是口號或宣言,應當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價值判斷,一種生活方式。而對於控制性別生育採取生殖醫療技術和墮胎等情形,也應有嚴格規範的必要。


中國時報 2007.02.04 

生男多於生女 我居全球第四
陳一姍、黃庭郁/台北報導

「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的家庭計畫,已經破功了。根據美國中情局二○○七年全球資料統計,台灣新生兒男多女少的性別傾斜度,在全球二二一個國家中,與阿爾巴尼亞併列全球第四,僅次於亞美尼亞、喬治亞與中國

全球新生兒性別傾斜最嚴重的亞美尼亞,一一七個男嬰出生,但只有一百個女嬰;喬治亞第二,一一五比一百;一胎化的中國大陸,則以一一二比一百,位居第三。台灣與阿爾巴尼亞同居全球第四,男女嬰比為一一○比一百。在亞洲四小龍中,傾斜度第一。

台灣新生兒性別失衡,情況確實越來越惡化。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由於男嬰夭折率較高,自然界男女比就是一○五個男嬰比一百個女嬰,到一○八比一百也還算正常範圍。但台灣自民國七十六年以後,數字從來沒有進入正常範圍。過去二十年,平均每年男嬰比女嬰多一萬二千七百人。

新生兒性別失衡的問題,已逐漸在教育婚姻市場發酵。台灣的中小學生,每班三十到三十五人,男生都比女生多三到五個。這樣的比例,彰化師大特教系教授陳金燕認為,將加重男女的刻板印象。

她分析,社會大眾對於男女有既定刻板印象,男生就要勇敢,會被鼓勵去表現,但女生比較容易被壓抑。這種情況,在男生人數少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一旦男生人數更多,比率更高,女生遭壓抑的情況就會更嚴重。

中國時報 2007.02.04 
台灣新生兒性別嚴重失衡 20年後 20萬男人找不到老婆
陳一姍、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兒男女失衡竟居全球第四,專家指出,急速少子化,碰觸到傳宗接代的傳統價值底線,加上生殖醫療技術進步,三項原因交錯,導致台灣嬰兒性別比例失衡。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認為,現代人生的少,會更在乎性別。因為老人家在乎傳宗接代,因此多數夫婦希望先生男,再生女。問題是生完第一胎男孩後,因為經濟壓力,就會想晚一點再生第二胎,等真的要生,反而生不出來了。「少子化,反而讓大家對於性別更在意」他說。

傳宗接代觀念根深柢固

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認為,少子化讓傳宗接代觀念更加凸顯。譬如:還是從父姓、女人還是沒辦法上族譜、女生就算沒出嫁,死了還是只能進姑娘廟,不能進宗祠,這些華人文化根深蒂固的因子,一時很難改變。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就是從胎次來看,到了第三、第四胎之後,男女嬰比可以高達一三○比一百以上。

失衡 帶來教育婚姻難題

多位大醫院醫師表示,通常如果產婦有一兩個小孩,非常堅持希望能生個兒子。醫生就會考慮,幫產婦做精蟲分離等,可以控制性別的生育。「但這是大醫院…」薛承泰與人口學者孫得雄懷疑,台灣尚無統計數字的墮胎,可能有部分是因為性別。而一些小診所也有可能幫只生一胎的夫婦,做精蟲分離,但這些都缺乏統計。

「其實跟大陸殺女嬰比起來,台灣的做法只是比較沒有罪惡感而已,」孫得雄感慨地說。

男女失衡,長期將導致台灣婚姻市場傾斜,更多男人得向外找老婆。「等這群小孩到適婚年齡,正好接上老兵的缺口,引進外籍新娘的行業會越來越繁榮,」薛承泰說。

引進外籍新娘 生意盎然

從人數來看,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已累積二十多萬個男嬰,未來沒有同齡女嬰可以結婚。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說,性別比例失衡,加上越來越多女性不想進入婚姻市場,比起來,台灣男生比女生想要婚姻,找不到本地的,就往第三世界找,這會造成第二個傾斜。長此以往,性別學者陳金燕認為,由於引入外籍配偶的,較高比例是嚮往傳統婚姻,長此以往,台灣要導正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會更難。

國際上,台灣是家庭計畫,人口控制績效最好的國家,全球知名。但諷刺的是,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家庭計畫喊出的「男孩女孩一樣好」,卻在台灣邁向已開發國家之際破功。性別傾斜,將帶來的社會成本,已不容忽視。

中國時報 2007.02.04 
包生男多吹牛 科技拗不過天意
黃庭郁/台北報導

隨著人工生殖技術日新月異,假他人之手「訂製」男、女寶寶已非難事。

醫界指出,基於人口結構與倫理考量,衛生署明訂生殖科技不得應病人要求為任何形式的性別選擇。但醫療不外乎人情,傳宗接代觀念未改,孕婦渴望一個男寶寶的背後有很複雜的家庭與社會壓力,「幫不幫忙」,醫師也為難。

台北榮總婦產部內分泌生殖科主任張昇平指出,目前唯一一種可以完全掌握胎兒性別的是所謂的「著床前胚胎切片」技術,但因涉及道德爭議,世界各國都沒核准,就算有也僅限於避免性聯遺傳的疾病(如血友病)等特殊考量。

前中華民國不孕症醫學會理事長李茂盛說,帶有Y染色體的精子因為「跑得快」,通過濃度不同的蛋白溶液可以被分離出來,所以確常被視為是「生男」技術,甚至變成「生不出男孩」夫妻的特別服務。

不過實際上,因為Y染色體與X染色體的去氧核糖核酸僅有二.八%的重量差異,再先進的儀器也沒法分離到百分之百。洗精術所謂成功率頂多比自然受孕多個一、二成,亦即約七十%的生男機率,嚴格來說,坊間的「包生男」多數有吹牛嫌疑。

但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民國九十三年全台二千五百廿個透過人工生殖技術出生的活產寶寶中,五三.二%是男寶寶,女寶寶則約佔四六.八%,換算後的男女寶寶比例約是一一三.六:一○○,略高於全體新生兒的比例。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指出,雖然這二千五百個寶寶僅佔同年出生的廿一萬多新生兒的一%,對台灣寶寶性別失衡的直接影響極小,但仍可看出,不孕生殖科技在性別篩選上有操作空間

對此,不孕生殖專家們也有話說,張昇平認為生殖科技在「下游」、也就是懷孕之後發現寶寶性別不如預期,而選擇墮胎者,才是寶寶性別失衡的主因。

李茂盛說,現在指定生男孩的人並不多,但以他的門診仍有四%到五%的婦女只想要男孩,且不乏一發現懷的是女孩就墮胎,甚至連續墮胎超過二次導致不孕的個案。

張昇平認為,十年來新生兒性別失衡始終被視為是個問題,但英國學者也曾經質疑,對於一個已經有三個女兒、或者二個兒子的家庭來說,透過生殖科技「做」一個特定性別寶寶其實並不為過。相信這也是很多醫師面對求子或女夫妻們,共同的感受。

中國時報 2007.02.04 
男寶寶比率居冠 馬祖外籍配偶多 重男輕女觀念深
章大軍/馬祖報導

馬祖專生男寶寶?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連江縣是全國去年男嬰比率最高的縣市,出生嬰兒男女比高達一一四,並且連續九年出生男嬰數都比女嬰多,男女比率嚴重失衡。

連江縣衛生局長劉增應表示,衛生局以前並沒有注意到馬祖出生嬰兒男生比女生多,針對這個問題,目前他也無法找出真正原因,未來將會進行相關的追蹤研究,希望能平衡馬祖男女比例。

馬祖唯一的婦產科醫師李孝認為,大陸配偶家庭重男輕女應該是主因。李孝指出,就他處理的產檢個案中,每年大約有五十人會在縣立醫院進行產檢,如果產檢發現是女生,大約有將近十人會表達墮胎的意願,其中尤其以大陸配偶居大多數。而外籍與大陸配偶生小孩的意願,又比馬祖當地女性來得高,因此可能造成馬祖出生嬰兒男女比失衡。

連江縣介壽國中小教師官秀如表示,以她實際教學的經驗來說,這幾年學生確實是男生比女生多,他曾經教過一班男生二十幾個,女生只有四、五個。由於男生較為好動,因此男生比女生多的班級會比較吵,生活方面也比較難管理,打架、欺負等事情經常發生,老師必須要額外多點心思。

馬祖社會構成男生比女生多,不少馬祖男性都覺得馬祖女生相當「拿翹」,稍具條件便追求者眾,如果不是當醫師、老師、公務員,很難獲得女性的青睞。因此近年來許多馬祖男性選擇向外發展,根據內政部九十四年度統計,結婚配偶中外籍或大陸配偶佔總對數之比率,馬祖「勇奪第一」,高達三八點一八%,平均五對中就有二對是娶外籍配偶,比例高出國內一倍。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71991
(轉貼)大陸男多女,婚姻問題多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06 
自然生殖法 算準排卵日 34對不孕夫妻出孕啦
黃庭郁/台北報導

結婚幾年沒懷孕,人工生殖並非唯一的選擇。醫界引進「自然生殖法」,在最低程度的藥物輔助與檢查下,透過女性自行觀察、記錄每天陰道黏液的質與量,替精子「鋪上一條力爭上游的康莊大道」。推行近二年來,七十多對參與夫妻已有半數以上順利懷孕,五人「做人」成功。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婦產科主任姚培蘭說,雖然生殖醫學進步,但天主教崇尚自然生育,不只不鼓勵、甚至反對人工生殖技術。但信徒的不孕困擾也是事實,美國聖路易大學、克賴頓大學及教宗保羅六世人類生殖研究所,耗時二十五年發展出一套自然生殖法,協助教徒解決不孕困擾。

這個方法前年中由耕莘醫院引進推廣,至今已有六、七十人認真採行,其中三十四人懷孕,五人成功生產,成效還不錯。

「黏度說明一切,現在的我很有信心,絕對可以再生一個!」三十四歲結婚的康美雪與先生結婚第一天起就不避孕,希望快點生寶寶,卻無法如願。婚後五年次次落空,嘗試自然生殖法讓她夢想成真。

自然生殖法是透過女方每天觀察陰道分泌物(子宮頸黏液)「黏稠」程度,精確算出自己的排卵日。子宮頸黏液的結構會隨排卵出現變化,在排卵幾天之內,由原本阻力大的「網狀」結構,轉變成利於精子通行的「條狀」,自然有助提高懷孕機率。

女性只要花幾周熟悉黏液變黏、拔絲的質量轉變,就掌握了排卵日,在自己最具生殖力的特定日期行房,提高受孕率。

姚培蘭說,自然生殖法最大好處是,在基本的生理檢查與輔助的藥物之外,幾乎沒有額外花費,婦女也不需天天打排卵針受罪。但要花很多時間觀察,必須有恆心。

有意願嘗試的夫妻檢查確認男女生理構造、男性精液活動力、型態都正常後,要先上課,了解相關方法。

女性必須在每次上廁所前後、洗澡前後、睡覺前後都用平版白色衛生紙擦拭觀察,並總結當日黏液狀態「等級」,記錄在表格上。通常一個月經周期內,有三天是黏液最黏時候,就是生殖力的最高峰期間。

根據美國五個醫學中心研究,二到四成不孕夫妻可順利懷孕,加上藥物治療(排卵藥協助),還可以高到八成。

2033年 大陸人口15億

大陸目前有十三億人口,而大陸人口發展研究戰略課題組日前公布研究報告顯示,到二○三三年前後,大陸人口將達十五億左右,但人口素質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已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共規劃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因人口問題,已面臨嚴重挑戰,這些問題包括:人口結構性矛盾,對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影響日益顯現;人口調控和管理難度不斷加大,低生育水平面臨反彈風險;男多女少,婚姻擠壓問題浮現。

報告指出,二○○五年以後,大陸進入婚育年齡,人口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婚姻擠壓問題凸顯,低收入及低素質者結婚難,所導致的社會秩序混亂,將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嚴重隱患。報告預測到二○二○年,二十至四十五歲男性將比女性多三千萬人左右。

【2007/01/13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5924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