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97|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醫學生不敢捐卵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醫學生這麼說》了解風險 反而不敢捐

「唉,真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在想什麼?」醫護人員指出,大學生捐精卵,多是為了賺外快。也有醫療院所到校園私下招攬,「研究生,優生、聰明,最受歡迎」。

高屏地區就有醫療院所為吸引不孕求子心切的顧客上門,派員到大學院校偷偷在布告欄上張貼「小廣告」寫著:「你願發揮愛心,幫助不孕症患者圓夢嗎?」或以口耳相傳方式,徵求意者上勾。

對於校園「捐精卵賣錢」,有人排斥也有人躍躍欲試說,「沒什麼呀,反正不捐最後也是變廢棄物排出體外啊!」

就讀科技大學商管學系的李姓女學生說,她曾聽同學講,有管道可以捐卵賺外快,滿好賺的,「但想了想,還是不敢」,覺得有點恐怖。

「這種事情,可能醫學相關科系的學生比較懂、也比較知道門路吧?」一所綜合大學的林姓女研究生說,她從報上知道中部還有醫療院所登分類廣告徵求卵子,她個人認為,只要身體健康,對捐卵做好心理準備以及事前檢查,「若有機會,我不會排斥」。

就讀醫學院的吳姓女學生表示,醫學院女生的確比較懂得醫學知識,「就因為了解,反而不太敢貿然去捐。」她指出,捐卵過程有風險,看別人捐卵似乎沒事,萬一倒楣,自己剛好是特異體質,「碰到一次,衰一點可能連命都賠掉。」

中國醫藥大學一名醫學系學生說,外人常揶揄醫大學生「沒錢就去捐精卵」,把他們當『種馬』,其實同儕間少有人去捐。

一名中部大學的女研究生去捐卵時,醫護人員問她原因,她酷酷地回答,她頭腦聰明,相信卵子品質不錯,不如捐出來,嘉惠不孕症夫妻。

中台科技大學護理系兼任講師黃梨香說,有名醫學系女學生車禍休學,為籌措復學學費,決定捐卵,「聽到準女醫師捐卵,求卵心切的婦人眼睛都亮了」。

【2007/05/1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18180
卵最好不要捐(轉貼)研究生捐卵 差點送命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研究生捐卵 差點送命

大學生捐精卵賺錢,在醫界是半公開的秘密,不過捐卵報酬雖高,風險也大;南部兩名大學女研究生,日前相約捐卵賺外快,其中一人在捐卵四天後呼吸衰竭、腹脹如鼓、量不到血壓,被送高雄長庚醫院急救。

長庚大學教授、高雄長庚婦產科主治醫師張旭陽說,這名女研究生卵巢卵子較多,打了排卵針後,太多卵子同時排出,卵巢分泌的化學物質過度刺激卵巢,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這種病會導致電解質失調、休克甚至死亡,所幸及時就醫,經治療已痊癒。

這名女研究生被送到急診室時,臉色慘白、呼吸困難,已量不到血壓,狀況相當緊急;長庚急診室裡一陣手忙腳亂,打點滴、給氧氣,迅速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腹脹原因。焦急的家屬緊張地告訴醫師:「之前都是好好的,沒有任何異樣,早上刷牙時忽然間就昏倒了…」

未久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出來,急診醫師面色凝重的指著片子,「下腹部有腫瘤,腹腔內有大量腹水,推斷癌症可能性最高」。

婦產科醫師很快應召到急診,推斷是卵巢癌的臨床表徵,並告知家屬要開刀治療。就在這時候,病人開口,要求避開家屬,告訴婦產科醫師:「前幾天瞞著家人,偷偷的捐卵賺外快,會不會是捐卵的併發症?」醫師這下子全明白了,確認是「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安排女研究生住院治療,數日後康復出院。

住院期間,女研究生再三要求醫師千萬不要告訴她的家人。女研究生懊悔地說,她是因同學「呷好到相報」,得知有婦科診所為治療不孕,高價「鼓勵」捐卵,和同學相約一起去,「沒想到,她都沒事,我就有事,真倒楣!」

一名不願具名的人工生殖資深醫師透露,這名研究生還算幸運,臨床上曾有病人休克死亡的案例,甚至還有女病人被當做卵巢癌,一路誤診冤枉動手術。

張旭陽醫師表示,捐精幾乎沒有風險,但捐卵大不相同,也因此捐精與捐卵的「私下報酬」相差十幾倍。這種交易多是在診所私下進行,少數特異體質的女性,即使事前篩選,仍有百分之一到二的人無法篩選出來,有致病奪命的危機。

一位不願具名的不孕生殖科醫師表示,年輕女性、卵子特別多的女性、多囊性卵巢及比較瘦的女子,在取卵時較容易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嚴重時可能出現腹脹、胸喘,甚至休克。

他建議,取完卵後的女性要補充足夠的水分、電解質和蛋白質,若出現腹脹、胸喘或小便太少,就要趕快就醫。

【2007/05/18 聯合報】



新聞辭典》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利用藥物刺激排卵是不孕症治療最重要的進展之一,但排卵藥物並非完全沒有危險性,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即是一例。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發生的主要原因與個人體質、卵巢功能有關,但真正病因至今不明。症狀包括大量腹水積聚、血液過濃、腎功能衰竭,血栓形成或胸膜積水造成呼吸困難,需入院治療。

臨床發現,容易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因素,包括:年齡小於卅五歲、過敏體質、多囊性卵巢,卵泡大於廿個、動情激素過高等。

若是多囊性卵巢患者,可能肥胖、無月經、多毛等症狀,約有兩成患者可透過腹部超音波或抽血檢查發現。

【2007/05/1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18176
現代女性之悲哀!(轉貼)高齡產婦 女嬰缺氧腦麻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手過頭不過」  女嬰卡產道缺氧腦麻
記者:張倍綺 攝影:柳中屏 黃建國 台北 報導

自然產卻發生胎兒卡在產道動彈不得的情形,一位40歲的高齡產婦,生產當天,突然胎位不正,小女嬰的手比頭還滑出產道,整個身體卡住2、30分鐘,最後緊急剖腹,但女嬰還是因為長時間缺氧,造成腦性麻痺,出生至今8個月都住在加護病房,她的媽媽淚如雨下,控訴國泰醫院醫療疏失。

女嬰母親張太太:「我好傷心,因為看到小朋友這樣子,我真的…。」

第一次為人母,第一個母親節就得陪著孩子在加護病房度過,已經8個月大卻只有4千多公克,插著鼻管惹人憐惜的瘦弱模樣,父母親指控全是醫師的錯。女嬰父親張先生:「護士很緊張啊,就跑出去(產房)啦,跑出去之後可能就連絡醫生,醫生可能就從家裡,我不曉得他住哪裡,他從家裡趕過來,已經2、30分鐘了。」

因為當初待產照胎位時,就發現孩子左手舉起來,而且從爸爸已經看見孩子半個手掌,甚至整隻手慢慢滑出產道,孩子整整卡住1個多小時。女嬰父親張先生:「(醫師說)小孩子手在前面,結果手會貼在頭上,然後自產道滑壘成功,就跟超人一樣,Superman一樣,這樣手舉起來這樣子一飛沖天。」

生不出來,卻沒有醫師處理。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陳樹基:「(他的情況)第一選項是自然產。」記者:「所以是你來接生也是?」陳樹基:「對對對。」

院方強調沒有醫療疏失,一切事件釐清,只能由司法來判決。

Photo

(修改:2007/5/14 12:23:57)

台灣產婦最受罪 9成3會陰被剪

2007/05/12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9成3 會陰被剪

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國內九成三的產婦於生產時會陰被剪開,與歐美三至四成相較,比率之高,幾乎是世界第一。台灣生產改革聯盟認為,產婦應有選擇剪或不剪的權力,醫師不要只想求快,「下面剪、上面壓」,讓產婦活受罪。

調查也發現,台灣丈夫陪產的比率偏低,只有三成二的先生會進入產房,幫太太加油打氣,緊握著她的手。其餘則在外面守候,讓太太在產房內孤軍奮鬥。

醫護產界、醫療社會人文學者以及婦女團體組成的「台灣生產改革聯盟」,今天舉行「台灣婦女生產現況總體檢」研討會。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所副教授郭素珍在會中發表國內第一份以產婦生產為主的調查報告。

該項調查以國民健康局93年度自然產媽媽為抽樣樣本,採用電訪方式,有效樣本3447人,研究重點在於目前生產過程中的常規作法是否有其必要性。

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切開會陰。調查顯示,高達九成三的產婦生產時都挨上這一刀;郭素珍認為,產婦應該有選擇的權力,只要醫師願意花時間慢慢等,產婦的會陰可以不用剪。

郭素珍認為,台灣婦產科醫師總是一味地求快,下面剪會陰,上面猛壓腹部,儘管可以縮短生產過程,對於產婦來說,卻是一個永難抹滅的痛苦記憶。

「非常非常痛!」幾乎每個台灣媽媽生產的共同記憶就是痛,調查發現,六成二受訪者表示,生產過程中,被醫護人員用力壓肚子,等生完了,腹部也瘀青了一大塊,久久不散。郭素珍說,每個女人都以為生產時的痛苦是必然的、天經地義的,其實生產可以有不一樣的感受,如果醫院能夠提供良好的產前教育,以及更多非藥物的減痛方式,例如熱敷、冷敷,按摩等,媽媽生孩子,就可不用如此痛苦。

醫師:不剪 8成5裂傷

「又剪又壓的,我也不想這麼殘忍!」對於「台灣生產改革聯盟」的批評,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金源說,如果不用力,不用剪,產婦就能順利迅速的生產,相信沒有婦產科醫師會想這麼做。

徐金源指出,臨床粗估,約有八成五產婦於生產時,會陰部會產生裂傷,如果不剪開來,釋放壓力,胎兒可能就會撐在那裡,進退兩難;而且會陰傷口呈現多重且不規則的裂傷,有時甚至裂到了陰蒂和肛門。

徐金源表示,產婦會陰有無必要挨上這一剪,這必須視臨床狀況而定,通常醫師會以不剪為原則,但如果是第一胎或是胎兒窘迫,媽媽用力也生不出來,就會切開會陰,來協助生產,並降低會陰疼痛。

「剪開會陰不是罪惡!」徐金源強調,如果沒有適時地剪開會陰,產道所引起的撕裂傷口可能亂七八糟,產後想要縫合,都不知如何下手。

至於用力壓產婦的腹部,徐金源無奈地說,會用力壓,是基於一片仁心,其實壓的人也痛苦,不少醫師護士長期幫產婦壓肚子,協助生產,久而久之,肩膀、手關節等部位都出現了運動傷害。

徐金源指出,有些產婦就是生不出來,如果醫護人員可以適時地予以協助,用力擠壓產婦產道,就能縮短產程,媽媽們也就不用痛那麼久,這絕不是醫師偷懶,只想盡快處理眼前的個案。

至於台灣地區先生陪產比率偏低,身為男性的徐金源也有話要說。他表示,並不是每個男性都能面對血淋淋的鏡頭,有人看到血就害怕,甚至暈倒,少部分丈夫看了妻子生產過程,往後就再也「硬不起來」,影響了夫妻間的性生活。

【2007/05/12 聯合晚報】


回 應 文 章
發表者: supercute2007/05/12 17:59:38
標題:應該也要考慮文化差異:)
本文所引述的是歐美的研究
歐美女士的骨架 / 骨盆 以及體質
跟亞洲人的狀況是不是一樣
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另外
最近聽到一個真實案例
一位美國留學生的太太在美國生產
外國醫生因為文化背景不同 堅持不需要剪會陰
這位太太奮鬥了很久 有十個小時
擔心胎兒生不出來會缺氧 腦部受損
橫下心 極度用力
結果-->胎兒終於順利的生出來了
可是這位太太也留下不規則的傷口
痛好幾週,傷口都還沒恢復

剪會陰=損女權?
雖然我支持"女性自主"
不過,關於生產的事
應該多聽一點醫療的專業意見
也許比較保險

 

產後的肚皮有三個問題
【聯合報/藍淑馨/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作者兼具中、西醫資格)】

母親節就快到了!其實懷孕生產育兒,對許多女人是一段血淚交織的歷程。有天門診來了位婦人,掀起衣服都是針孔,她其實已生了女兒,卻為了婆家堅持要她生個男孩,只好含淚扎針但求再生個兒子。

某天門診也來了位雍容華貴的中年婦人,急切地問能否解決妊娠紋。她生了三個小孩後肚子明顯鬆弛,說著說著眼淚竟然掉下來,原來先生嫌滿肚子的皺紋令他「性」趣缺缺。

每次面對這些流淚的女人,都讓人心疼。產後的肚皮有三個問題:一是妊娠紋,二是鬆弛,三是脂肪堆積。

妊娠紋

懷孕後期有些孕婦肚子漸漸爬滿一條條紫紅色狀似蚯蚓的紋路,生完後時間久了大部分會淡化為白色,有些則留下色素沈澱,後者可藉脈衝光、雷射、果酸淡化顏色,至於凹痕雖非完全撫平,但可得到部分改善。懷孕時塗抹妊娠霜,似乎有些幫助,當然也不是百分之百。

其實在初期尚未變成白色凹痕前,有人嘗試以維生素A酸外用藥膏治療,不建議孕婦使用,因有致畸胎的危險性,產後使用倒是可行。此外,果酸換膚、微晶磨皮都有人用以治療早期的疤痕,但形成白色凹痕後,脈衝光就是唯一選擇,療程需5~6次,費用視面積大小而定,療效因凹痕深淺而有異。

鬆弛

光波或電波拉皮可藉刺激膠原蛋白再生,讓它變得緊實,有許多種機型及治療方式,根據鬆弛的程度,有不同選擇。

脂肪堆積

脂肪可分皮下脂肪及臟器脂肪,前者可手捏起測其厚度,後者在腹內大網膜上隨著年紀增長而堆積。

1.中頻電療法

運用中頻電流刺激脂肪的軟化和游離,引起肌肉收縮增強肌力,改善肌肉組織營養代謝。因為同時訓練肌肉張力,復胖率低,對產後腰痠背痛無法運動者,可運動腹肌且治療背痛,每周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鐘。

2.運動

仰臥起坐、搖呼拉圈……等皆可,有腰痠背痛毛病的人需注意運動方式,最好請教專家以避免運動傷害。

3.針灸

針刺穴位,並在針上夾上「低頻電針」,利用電流對局部脂肪產生低頻電擊的效果,可同時加強經絡氣血循環和代謝。

4.中胚層療法

針對肥胖處局部注射藥物,需多次治療。

5.抽脂

在肥胖部位穿孔打入膨脹麻醉劑再將脂肪抽出,失血量約3-5%,瘀腫一周後消失,需穿彈性衣6個月,冬天較適合,有些微風險,如出血、肺水腫、脂肪栓塞及皮膚凹凸不平等。

當一個女人為了可以穿上時髦的低腰褲,希望美化肚皮時,會鼓勵並積極幫助她完成心願,因為愛美是為了自己。

但如果是為了考量另外一個人的好惡而改變自己,總希望她三思而行。

懷孕生產已夠受罪了,何苦為了別人再折騰自己!孕育新生命是雙方的事,妊娠紋是兩人共同走過的歷史軌跡,另一半若心眼小到無法包容因此不完美的肚皮,何苦為他流淚,醫師很願意修飾妳的肚皮,但修補心靈要靠自己!

【2007/05/10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10956
(轉貼)人工生殖法 最快下月實施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工生殖法 最快下月實施

歷經了10幾年、六任衛生署長的人工生殖法,最快將在下個月送至行政院,正式實施,未來人工生殖的寶寶們長大成人結婚時,可向國民健康局申請親屬表,呈現兩人是否有親屬關係,但不會告訴申請人的實際爸媽真實姓名,避免違反倫理的事情發生。

至於捐精捐卵的營養費,也有初步共識,儘管屬於無償方式,但捐精者可以取得一次4000至8000元營養費,捐卵過程較為複雜,需打排卵針且需開刀,因此,捐卵營養費者較高,約有5到10萬。

另外,為了杜絕「精牛」出現,國民健康局將嚴格把關,醫療院所在接理之後,必須立刻上網通報,一人只能捐一次,一旦有活產,剩餘的精子就必須銷毀。

據統計,從87年迄今,台灣地區已有二萬多名人工生殖寶寶,平均每年約有2300多人,其中約有一成多寶寶係採用他人的精卵,長大結婚,如果沒有詳查親屬脈絡,與另一半或許會產生違反倫常的親屬關係。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儘管機會這個機率微乎其微,但也無法保證不可能,一旦人工生殖法實施之後,人工生殖寶寶結婚時,可以申請親屬表,來釐清與另一半之間是否有親屬關係。

【2007/05/10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205478
(轉貼)少子化!校長發傳單招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少子化! 國小招生校長社區發傳單
記者:陳麗如 攝影:呂振成 台中 報導

大陸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描述老師不辭千里找回學生的感人故事,台灣卻因為少子化,小學校園也上演一個都不能少的劇碼,台中縣新興國小,為了搶學生,校長率隊,發動老師挨家挨戶拜訪發傳單,如果不在25日之前,拉足35位新生,學校就會面臨減班的壓力,老師超額,就會變成流浪教師。

國小招生,校長親自上陣,挨家挨戶發傳單。新興國小校長范國樑:「我們有一個大看板在那邊,這裡的小孩都不來唸,幫我們宣傳一下。」家長:「好。」

校長徒步走進住宅社區,請阿伯、伯母幫幫忙,還不斷沿門將傳單塞進信箱,因為再不趕緊湊足新生人數,學校就面臨減班的壓力。范國樑:「減班就會有超額老師,想辦法安置到其他學校,萬一又超額的話,就會有流浪教師的問題。」

為了搶學生,校長急壞了,學校老師也體會到了一個都不能少的壓力,為了保住飯碗,努力的在課堂上幫忙招生。新興國小老師:「請小朋友回去告訴爸媽,還有鄰居,要讀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可以過來。」

台中縣新興國小,96學年度新生人數是35人,是一所迷你小學,區區幾位小朋友,關係著減班和老師超額的問題,校長率隊,主任和老師都加入招生行列。

學校附近路口還設立2面大型看板,看板上4名女童,也是學校的學生,天真活潑的笑容,幫學校拍宣傳照片,這也是公立小學,為了搶學生首次出奇招,希望吸引家長目光。

(修改:2007/4/24 18:58:9)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81117
(轉貼)刺激生育率 各國出奇招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政策將開放 中國逾7成人可生二胎

正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的第二屆中國人口科學論壇上,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指出,按照中國的城市雙獨生子女可以生二胎和農村單獨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的政策,目前有70%以上的人可以生二胎,生育數量呈上升趨勢,按照這個比例,中國未來的生育政策將逐步放開。

據法制晚報報導,馬力表示,每年9%的GDP增長速度中,其中4%用來養活每年的新增人口,3%養活原有人口,只有2%用於擴大再生產。中國的綜合生育率應保持在1.8左右,高出這個指標,人口將面臨挑戰;低於這個指標,未來的人口結構矛盾突出。

報導指出,據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馬小紅最新調查統計,北京市獨生子女的理想生育意願比較低,以一個孩子為主。

此次調查研究物件是北京市城八區的20至34歲獨生子女和與調查物件共同居住的父母,經調查,北京市獨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數以一個為主,其理想子女平均數為1.176,顯示出較低的生育水平。

報導說,表示願意生育二胎的占到全部獨生子女的25%,高於2002年17.5%的水平;雙獨政策的適用群體———雙獨家庭沒有顯示出明顯的二胎生育意願,其理想的子女數為一個孩子的比例為51.2%,子女數為兩個孩子的比例為35.9%,真正確定要二胎的比例僅占26.9%。

獨生子女父輩盼子女生育二胎的意願則相對較強,希望子女要兩個孩子的父母占到53%以上,比2002年的36.7%有顯著提高;北京市獨生子女以及父母對生育性別上不存在男孩偏好,反而呈現一定程度的女孩傾向。

據報導,在影響生育意願的社會經濟因素中,收入、孩子照料、住房排在前三位。

【2007/04/21 世界日報】

觀點》是要三個臭皮匠?還是一個諸葛亮?
以質代量?寧要三個臭皮匠

【陳耀昌/台大醫學院教授】

當舉世為人口結構憂心忡忡;當台灣人口負成長時代將提早來臨;當日本已經把「少子化」的問題當做部會的名稱、絞盡腦汁研究對策時;當新加坡的李光耀已經說「影響21世紀全球的安全或成長,最關鍵的因素是人口結構而不是民主政治」,並預言在未來,各國政府將別無選擇,被迫全面插手生育等過去一直被視為私領域的事務時;當美國前白宮經濟顧問已出版專書,警告高齡化社會將產生30年後的經濟大風暴;當彼得杜拉克及派崔克布坎南已表示,已開發國家人口出生率的崩潰,將造成西方國家緩慢步入死亡而不自知時;當台灣的學生因為父母「望子成龍」,因為當今的教改政策,而承受巨大壓力,連星期天都要補習時;當七、八分之一的「新台灣之子」的母親不會講中文、寫中文,無法教導自己的小孩時,我們政府對人口政策的發言委實令人失望。

政府主其事的官員竟然把專業的人口學者「人口數目減少,代表國家生產力降低,一定會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產毛額,主張透過生育補貼,以提高生育率」的建議擺一邊,而去附和「優生學家」和「女權運動者」對政府人口政策提出的說法,要「以質代量」,要「重新分配教育資源,藉人口素質大幅提高,取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並公開說「生一個諸葛亮比生一個臭皮匠好」!

「優生學家」?有沒有搞錯,這是什麼時代了。

亞洲最早注意到人口結構問題,在十多年前就甘冒大不韙,公開提出「教育程度高的婦女應該多生幾個小孩」的,正是李光耀。他最近更進一步提出「放任主義的生兒育女將不復存在」,顯示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不是對年輕夫婦的道德勸說所能解決的。而人口問題是結構性問題,政府官員更不應該以「金字塔頂尖」的立場,去為「人口品質」下定義,去明示「程式製造」下一代成為「諸葛亮」,而視社會基層默默奉獻的階級為「臭皮匠」。

社會人口結構應該是平等的多元。說一句尖酸一點的話,現在台灣中年一代兄弟手足中,品質好的「諸葛亮」大多到外國、上京城,做大事業去了,品質差的「臭皮匠」就是留台灣、留故鄉照顧年邁父母的主力;而台灣政府從來沒有負起老年照護的責任。人生的成就,怎麼是所謂「人口素質」來決定的?當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成就,但如果金字塔頂端的人公然自本質上看不起金字塔底部的人,「人是生而平等的」這句話,還有實質意義嗎?

其實政府官員的錯誤說法正好誤打誤撞,說出了「正確」的人口政策精髓:「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我們要的恰恰是家庭有三個平凡正常的小孩,而不是每個家庭都養一個天才兒童。更何況,身為「諸葛亮」就幸福嗎?至少歷史上的諸葛亮是「食少事繁」、要「六出祁山」,不怎麼幸福。未來的一對「諸葛亮」夫婦,要供養好幾位老人家,要生兒育女,還要應付眼前的經濟風暴,不一定「食少」,但一定「事繁」,大概也不會幸福。只有替他們生一兩個弟妹,才是讓他們更幸福的最佳方法。

【2005-12-27 聯合報】

李遠哲:能源有限 人口少較好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李名揚/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天在院士會議演講時指出,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50年後還是需要進口能源,人口減少一點比較好,政府以無人奉養老人來鼓勵民眾生小孩的想法是錯的,台灣的人口政策應重新檢討。

李遠哲並建議政府,要想辦法鼓勵健康的長者繼續工作,才不會造成年輕人的負擔,他以自己的妹妹為例,55歲退休後,就要靠政府養,現在妹妹看到他70歲還在工作,都會不好意思。

中研院昨天舉行第27次院士會議,李遠哲和院士毛河光、陳垣崇各有一場主題演講,李遠哲主講「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時提到前述觀點。

李遠哲說,資源有限,地球過度開發,預估再過40到60年,石油就會用完,天然氣也會在80到100年後耗盡,因此20年內石油供需會嚴重失衡,能源爭奪戰開始,有效利用能源十分重要。

李遠哲表示,回到太陽懷抱很重要,地球吸收太陽一小時產生的能量,就足夠人類一年能源消耗量,但即使運用風力、地熱和太陽能等,台灣因人口密度高,每平方公里有600人,50年後還是需要進口能源,所以減少一些人口比較好。

他對政府因為少子化而鼓勵生產的政策不以為然,他說,不少人55歲就退休,靠政府養到80歲,造成年輕人很大的負擔,建議政府應鼓勵健康的長者繼續工作。

【2006-07-04 聯合報】

孩子少了 日本「寵物當家」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

日本社會進入「少子化」時代之後變化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寵物熱」即為一例。孩子少使得養寵物大為流行,日本貓狗的數目,竟然比小孩子多。

貓狗總數 比孩子多600萬

據最近一項統計,日本全國14歲以下的孩子,數目大約是1,800萬,而貓狗等寵物的總數卻超過2,400萬。日本的孩子少了,現在寵物取代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位女性朋友家裡就養了狗當寵物,而且一養就是兩隻。她把兩隻狗命名為「春(Haru)」和「桃(Momo)」,平常她叫她們是「哈魯匠」、「莫莫匠」,比叫她老公還親,讓她老公都快有些醋意了。

Momo是拉布拉多犬,Haru是英國獵鳥犬,一歲不到就被送到家裡來養。講起兩隻愛犬她可真是頭頭是道、鉅細靡遺,兩隻狗的習性她也都摸摸得一清二楚,阿桃聰明卻膽小,阿春則伶俐過人,她說:「我可是把牠們當成孩子一樣,呵護備至喔!」

談養狗經 日人卸下冷漠

很多日本人都是如此,養狗就好像在養兒子。日本人比較冷漠,在街頭上大多只是點頭打招呼,可是一談到「養狗經」,那可不得了,東家的「阿花」怎樣了,西家的「阿虎」又如何了,非得把整條街上的狗新聞都拿出來講它一講不可。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大狗死了,葬儀社的人來家裡辦喪事,還真有板有眼先在門口貼了個「喪中」,然後還煞有其事找來和尚誦經,最後送到火葬場還拿個什麼「居士」的封號。

狗狗去世 鄰居還來致哀

最令人感動的則是,喪事辦完後,那些養了狗的鄰居會來按門鈴,這麼說:「聽說府上寶貝去世,無法親赴喪禮,抱憾之至,可否容我到牠靈前致哀?」

寵物社會地位愈來愈高,狗的「幼稚園」也應運而生。

位於東京的一所狗兒幼稚園,據說每一期的入園總時數大約是10到15個小時,收費可不低,大約是40萬到50萬日圓之間(約12萬到15萬台幣)。對一般人來說,收費未免太高,可是養狗的人卻直呼「便宜」!

「幼稚園」教些什麼?當然不是什麼修身齊家的大道理,但是狗應有的「教養」在這10來個小時裡可都學到啦!訓練大小便,其實沒有什麼困難,公寓內養狗最頭痛的就是大小便問題,有些狗和貓就訓練到可以自己上抽水馬桶,用完以後還會按一下沖水,你說神不神奇?

狗狗專用 學校、溫泉都有

當然,遇到生客上門,狗兒都會亂吠,經過訓練的狗,就不那麼輕浮,經常會觀察主人的臉色,然後才行動。一個送狗寶貝上過幼稚園的人說:「上幼稚園以後,寶貝聽話多了。就連吃東西,只要我沒有喊OK,牠也絕對不敢動一口!」

寵物多了,新興的許多行業會讓你目不暇給。日本人喜歡泡溫泉,所以就有那種專門服務狗的狗溫泉,還弄個三溫暖,讓你的狗寶寶過得舒舒服服。養狗的人說:「你可不知道,狗也會有憂鬱症喔,不讓牠舒服些,牠還會垂頭喪氣擺臉色給你看呢!」

百貨公司裡,寵物專用物品專櫃,東西漸漸比寶寶用品還貴了。唉!孩子少了,寵物多了,日本這個社會就快被寵物給占領了。

【2007-03-19 聯合報】

年輕勢力 打造印度盛世
【富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對投資經理人而言,他們最想要的國家「建築」結構,最好要是像埃及古文明的金字塔,年輕族群占人口比率愈高愈好,印度在金磚四國裡,25歲以下人口占全國總人口逾三分之二,不僅沒有工業國家關切的少子化問題,更重要的是印度強勁消費力,吸引外資競相投入…

印度雖是舊大陸、文明古國,但卻擁有全球最年輕化的人口結構,當全球關注中國和印度經濟崛起之際,印度年輕族群的潛在消費力,沒有中國迫近的社會老化問題,其內需消費市場,更令人期待。

零售處女地 外資爭搶進

年輕勢力的崛起,象徵財富的積蓄力量。印度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要算是山雨欲來的零售市場革命(Retail Revolution)。根據摩根士丹利2006年12月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零售業將持續吸引民間業者擴大投資,除了既有領導廠商Pantaloon外,近來更多上市公司將從綜合產業跨足零售業,這包括從事石油工業的信賴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以及Birla集團等近來陸續宣布將在未來5年總計投資100億美元,在印度廣設零售據點,爭取快速成長的消費商機。

印度政府在去年元月開放外資投資印度零售連鎖業,惟持股最多只有51%,還等不到全面開放,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和英國特易購(Tesco)也將與印度業者合資,迫不及待要搶攻印度零售市場。

印度何以深深吸引歐美零售巨人跨海要搶進?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印度民間實質購買力,去年約有2,210億美元,約占印度GDP的28%,其中批發和零售約占全國GDP的13%,從業人員約4,000萬人,全國零售市場極度破碎,從手推車到小型商店,家數多達1,200萬家。

特別是在零售消費產業中,不少企業投資價值被低估。根據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Research)2月的研究報告顯示,印度零售業產值約達2,700億美元,但目前滲透率只有4.6%,預估未來四年,在每年年薪超過五千美元的年輕家庭雙薪成員不斷成長下,將為零售業帶來強勁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達38%),滲透率可望提升到11%。

印度商人的精明,與猶太和中國商人齊名,但對國際零售巨人而言,印度零售市場卻是一塊處女地。近年來,因為中產階級快速崛起,個人收入增加,取得授信變得容易,帶動消費型態的改變,零售連鎖店在近3、4年來如雨後春,一家家開設起來,外資進入印度零售市場,勢將掀起印度這個產業大革命,更可望帶動強勁消費力。

人口不老化 新中產崛起

歐美或不少亞洲國家目前都面臨戰後嬰兒潮(baby boom)的退休問題,但麥格理近期的研究報告卻點出印度擁有最大消費潮(great consump-tion boom),若這兩年印度經濟如預期是8-9%,個人可支配所得到2010年將可每年成長8-10%,實質個人消費成長將有7%的年增率,較過去任何時期的成長都快。

所得增加,除受惠外包產業蓬勃發展外,新中產階級出頭,另外女性投入生產作業,增加家庭所得,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口沒有老化問題,15歲到60歲的人口比重從1990年到2015年幾乎不變,15歲人口可望保持在40%比重,社會不時有新血,年輕人消費力還不斷提升。

(本文由富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07-03-28/經濟日報】

印度75%人口 不到40歲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據美國國會報告,中國經濟面臨的五個考驗中,首推人口高齡化和出生率低,未來恐怕將出現勞動力不足,而無法維持低薪經濟。在這方面,印度有75%的人口年齡不到40歲,顯示出生氣蓬勃潛力。

在全球人口不斷老化、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印度的勞動力資源及成本優勢將是經濟發展的源源動力。

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國實施嚴格的人口政策,加上追求現代化,改變了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目前中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是1.7個,而多子多孫觀念仍然盛行的印度則超過3個。

照這個速度,預計印度人口將在2030年超越中國,2050年時將達15.93億。目前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13億人口繼續增加後,預估2050年將回落到13.92億。

【2006-07-28/聯合晚報】

少子化 「台獨」勢力漸坐大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魏忻忻】

在少子化浪潮之下,「台獨」勢力日漸坐大。「台獨」指的是「台灣獨生子女」。

「請問有沒有獨生女媽媽?我女兒3歲半,但我打算只生一個,又擔心她會孤單,以後她會怪我嗎?大家有何建議?」一位媽媽上網丟出疑慮,許多人回應她,有支持不生、有鼓勵再生的;更實際的是,許多只生一個小孩的媽媽,決定仿國外成立「play group」,讓一群1歲多到4歲的孩子定期網聚,滿地撒歡。

「連搶玩具都是家裡學不到的技能,」職業婦女的「小樹媽」說,小孩跟小孩玩才自然,就算只是偶爾見面的「虛擬手足」,她也覺得心安多啦。原本覺得只生一個,對孩子有些虧欠的,現在發現「獨生子女」不在少數。

「獨生子女愈來愈多了,」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身在第一線的小學教師感受最深。他曾在台北縣3所小學對42個班級進行調查,最高比率是全班35人中,有15人是獨生子女。雖然小一新生未來還是有機會擁有弟妹,但是根據人口趨勢,愈來愈多獨生子女已是定局。

國民健康局的生育意願調查也顯示,7成受訪者認為生2個孩子最理想,但實際結婚後,卻有5成的人說1個就好,再來受不了,「養不起」是主要考量。

少子化浪潮席捲,獨生子女家庭也全球化了,在許多國家成為主流。除中國大陸是「一胎化」政策外,德國、西班牙等國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義大利學者憂心大家族傳統就要消失;美國、日本為獨生子女出版的書及網站更不在少數。

當愈多父母只生一個時,「一個人長大」的經驗將變得普遍,但獨生子女並不好當,刻板印象是其一。

「為什麼每次(和朋友)吵架,就要說:獨生子女最難搞?」在全台最大的BBS站「批踢踢」上,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板」上相濡以沫,這群「台灣獨生子女聯盟」成員最想甩開的標籤是隨著「獨生」而來的臆測,包括驕縱、依賴、獨享家產等;外人卻看不見他們獨自長大的孤單,和父母緊密的牽絆負擔。

67年次的林子珣記得,小學時導師還跟班上同學說,「她是獨生女喔,各位同學要多體諒」,那時她覺得好慚愧,「到底慚愧什麼呀,好像我個性就會有缺陷似的」,讓她到現在耿耿於懷。

聽多了諸如「為什麼你爸媽只生一個?」「好好喔,以後你家財產都是你的」之類的言辭,「台獨」網友忍不住搞笑:當獨生變成主流,「非獨生」才是少數時,學者就會開始研究「非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適應問題」,人家就會問:「為什麼你爸媽要生那麼多小孩?哦,他們一定很不愛你喔!」玩笑背後是長期被「問題化」、「特殊化」的不耐。

獨生女李韋姍由己身經驗出發,完成以獨生子女對自身生命經驗主觀感受及看法為主題的碩士論文。訪談11位成年獨生子女後,她指出,「孤獨」是獨生子女很小就必學習面對的,因為沒有手足,所以因應人際衝突能力比較弱、更渴望融入團體;父母完全的愛讓他們有自信,但未來也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她說,歷來對獨生子女表現的研究結果十分分歧,原因就在於決定性格的不是獨生、非獨生,而是家長生育獨生子女的原因、看法、教養態度和方式。

愛與責任,是一體的兩面。63年次的獨生女「小古」說,父親40歲才生她,父女感情極好;如今父親70多歲了,日漸老去,「光看他駝背的背影,我就會掉淚」,她放棄出國留學的計畫,因為「很怕半夜會接到電話,趕不回來」。

老年乏人照顧,也是政府鼓勵人民多生的說詞之一:「給自己的未來一個機會」。以對岸為例,大陸「一胎化」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適婚年齡,獨生子和獨生女結婚被稱為「獨苗合盆」。小時他們是「421」世代,4個祖父母加2個爸媽,6個大人照顧1個小孩;如今,獨生子女夫妻肩上扛12個老人,不禁感嘆「小皇帝已成最辛苦的一代」。

前台北縣勞工局長曹愛蘭和台大教授施信民從不給他們30歲的獨子「養兩老」的壓力,因她深信「老年照護不該家庭個人化,而是社區公共化」,她努力推動照護體系,準備要在老人機構終老;政府要說服人民「手足是父母給的最佳禮物」,還得有更好理由才行。

【2006-08-28 聯合報】

獎勵生育 各國政策一覽表
【聯合新聞網/許惠雯/製表】
刺激生育率 各國獎勵政策一覽表
在少子化潮流下,鼓勵生育已成當務之急各國政府祭出各種辦法「催生」,包括發放各種津貼、獎金、獎牌、放育嬰假、改善醫療和托兒所環境等。
現況
政府政策
法國
●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INSEE)2007.01.16發表的統計數字指出,法國以婦女平均生育2個孩子的比率,成為西方國家生育率最高的一個國家,稍領先美國。
●產假:除了生育第1及2胎均有16週產假,第3胎及以上則有26週的產假外,並保證獲得84%之工資。
●育嬰假:生育第1胎後,母親有6個月的育嬰假,第2胎及以上有3年的育嬰假,且政府每月給付3000法郎的管家津貼,並保證育嬰假後回到原有工作單位及保持年資。
●稅賦:自2004年開始,附有托兒所的企業可退稅。由社會共同協助負擔大家庭及單親家庭之部分稅捐。
●普及幼托及提供免費全日幼教:全國2~3歲幼童,可獲得全日免費的幼托服務;所有3~5歲以上幼兒,均可獲得免費參加幼教的課程。
瑞典
●1999年婦女平均生1.5個孩子,2004年則增為1.71個。
●產假:最高可以請到672天。
●育嬰假:450天,小孩滿8歲前都可以利用。450天的假期中至少30天必須由父親請領,強制「準爸爸」要休假。
●補助金:女性請產假,男性請育兒假,或是父母請假照顧生病子女,可領取類似補助金達18個月。
德國
●德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36個嬰兒,是歐洲出生率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
●育嬰假:2007年1月1日起,生孩子者,可請12個月帶薪產假,其伴侶陪產假則為2個月。
●育嬰津貼:無論是父或母請育嬰假,期間每月可領原薪的67%,等於1個月平均領1800歐元 (約台幣7萬7000元),如果有一人再請2個月,福利順延2個月,也就是最高可領14個月(2萬5200歐元)。
俄國
●俄國人口從1993年起至2006年,快速下降580萬。
●補助:凡是生養第二胎以上的婦女,從2007年1月1日起,可以在小孩滿3歲時,領到25萬盧布的福利津貼。
台灣
●2005年台灣每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達到全世界最低的1.12人。
●經建會推估,2017年人口將零成長,之後開始衰退。
●育嬰假:工作滿1年、家有3歲以下小孩的勞工,最長可請2年育嬰假,不分性別、婚姻狀態皆可請。育嬰假屬留職停薪性質,但若為公務員,年資可以「折半採計」。
●育嬰津貼:請假期間每個月可領1萬多元津貼,最高可領6個月,以育嬰人數為計算單位。
日本
●生育率目前已掉到二次戰後谷底,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26個嬰兒。
1994年和1999年分別推行「天使計畫」和「新天使計畫」,以鼓勵生育。
●育嬰假:女性生育時,可請1年育嬰假。
●育嬰津貼:請育嬰假期間,目前可領40%薪水,2007年10月起可領50%薪水。
●育兒金:新生兒及未滿2歲的幼童,每個月政府會發給父母5000日圓的育兒金,第三胎將發1萬日圓,直到小孩滿12歲為止。
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
【2007/04/20 聯合新聞網】

刺激生育率 各國出奇招
【聯合新聞網/許惠雯/報導】
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賀雅,在參加玫瑰節時,抱起可愛的寶寶感謝大家對她的歡迎。圖片來源:法新社。
鼓勵生育已成為日本、德國等高齡化國家的共識,各國政府不斷鼓吹「增產」報國的好處,並撒錢提供各種獎勵,包括津貼、獎金、獎牌、放育嬰假、改善醫療和托兒所環境等。除了國家提供這些「正經八百」的辦法外,民間還使出各種「奇招」,像是日本電信業者NTT DoCoMo推出的最新服務:告知想當媽媽的用戶每月受孕的最佳時間,提醒他們趕快回家「做人」;瑞典市議員則建議電視台多播色情節目,以增加懷孕機會。

增產或減產 人口政策各有看法

提倡「增產」的人口學者認為,一旦人口數目減少,代表國家生產力降低,將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產毛額,因此國家應提供各式生育補貼,以提高生育率。但也有人對此持相反意見認為,政府以無人奉養老人來鼓勵民眾生小孩的想法是錯的,人口應「以質代量」,開發老年人力比鼓勵生育更重要。

人口減少意味勞動力與稅收減少,與索羅斯共創量子基金的羅傑斯(Jim Rogers)認為,投資人應在意人口數,他不會加碼日股的原因,正是因為日本出生率在主要已開發國家中是最低的,若持續下去,日本人將逐漸消失,以後由誰支付龐大的國家債務?從經濟上來看,各國政府對少子化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也因此,鼓勵「增產」的一方目前似乎較佔上風。

德國》生育率全歐倒數 再惡化恐滅族?

再經歷12代,要看日爾曼民族只能到博物館欣賞?這項大膽假設,是德國媒體對德國未來的一種推測。德國出生率經常名列歐洲倒數第一,政府絞盡腦汁獎勵生育。總理梅克爾近日宣布增設公立托兒所,卻意外引爆德東德西長期以來的心結。原來德西公立托育機構只能照顧到7%兒童,德東則因還保留共黨時期基本設施,可以照顧40%兒童,而當中的差距,該由誰出錢填補,令雙方爭執不下。

除了錢事擺不平以外,傳統德國人很重視母親養育兒女的責任,有幼年子女的母親外出工作,常被指為不顧孩子的「烏鴉媽媽」(註:「烏鴉媽媽」是一種大烏鴉,常常在小烏鴉還很小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75804
(轉貼)我出生率跌破千分之九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4.17 
因應少子化 北市國小額滿學校今年每班收32人
中央社

 台北市市政會議今天通過教育局提案「北市公立國小新生分發及入學辦法」,未來國小每班學生人數,由教育局每學年度訂定的基準為原則。依教育局規劃,九十六學年度額滿國小班級人數,將由九十五學年度的三十五人降為三十二人,一般學校的班級人數則由三十二人調降至二十九人。

 國小新生入學辦法也規定,每班平均人數達基準上限,則核定為額滿學校,若額滿學校與鄰近學校在同學年度都為額滿學校,必要時每班人數可超過基準人數的上限。

 教育局國教科長王永進表示,以往教育局在國小新生分發及入學辦法裡訂定額滿人數,因少子化影響,再加上配合教育部減班、降低班級人數趨勢,為免修法程序,修改入學辦法。

 王永進說,北市九十六學年度就受少子化影響,新生人數近兩萬六千四百人,每班人數三十二人,則較九十五學年度減少約兩千人、八十班,預估全市額滿學校最多有二十一所。


今日晚報 2007.04.17 

主計處:台灣出生率首度跌破千分之9
中廣新聞/何宏儒

根據主計處的最新統計:台灣去年的出生率首度跌破千分之9,只有千分之8.96!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的生母「非本國籍」的比例,從4年前的高峰逐年下降,尤其扣除大陸港澳地區之後,外籍新娘所生的「新台灣之子」,去年大幅減少將近兩成。

主計處發布統計:去年台灣的出生嬰兒數20.4萬人,比前年減少0.7%,出生率首度跌破千分之9,只有千分之8.96,再創新低。如果跟鄰近國家相比,去年的出生率高於香港的千分之8,跟日本、南韓的千分之9約略相當,比中國大陸的千分之12還要低。

另外一項值得注意的統計結果是:新生兒的生母是大陸港澳或外國籍的比例,已經從最高峰、民國92年的13.4%逐年下降,去年的比例是11.7%(92年:13.4%,93年:13.2%,94年:12.9%,95年:11.7%)。而在這些「新台灣之子」裡頭,生母屬於外國籍的比例,去年大幅減少1成82!

事實上,國人「異國聯姻」的熱潮,已經從三年前的每3.3對新人就有1對,去年降為5.5對才有1對。而如果扣除大陸配偶的話,外籍新娘的比例去年更銳減4成;最後以離婚收場的,年增超過一成!

同時,「新台灣之子」的比例,也從每7.5個新生嬰兒就有一個,去年減少為8.6個才有一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70990
(轉貼)骨髓製精子 男恐變多餘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y退化,還要男人幹嘛?
男人欠缺安全感是絕對有道理的。他們注定要滅絕,可憐的人兒。這件事或許不會發生在下個星期四,但是根據英國研究性染色體的頂尖專家布萊恩‧賽克斯(Brian Sykes)的說法,男人「現在可要注意了。」
【文/莫琳‧道(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要男人幹嘛?》作者】

男人欠缺安全感是絕對有道理的。

他們注定要滅絕,可憐的人兒。

這件事或許不會發生在下個星期四,但是根據英國研究性染色體的頂尖專家布萊恩‧賽克斯(Brian Sykes)的說法,男人「現在可要注意了。」

有的人很認命。硬漢作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告訴女主播凱蒂‧庫瑞克,他的「恐怖理論」是:「女人即將接管全世界……說穿了,幾百年來,不管男人對女人有多壞,都需要女人才能傳宗接代。但是女人只需要大概一百個提供精子的奴隸,可以每天採集精子,就能確保人類繼續繁衍。女人根本不需要男人。而且,我打心底覺得這樣的可能性大概有一成,從現在起一百年後,地球只會剩下一百個男人,女人則能為所欲為。」

沒有男人也可以嗎?我問賽克斯博士。「當然可以。」他回答。

沒有男人也可以嗎?我問英國的遺傳學家史蒂夫‧瓊斯(Steve Jones)。「甚至連男性奴隸都可以不要。」瓊斯博士回答:「只要把他們的細胞冰在冰箱裡就好。妳只需要優良的供電系統就行了。」

我認識的一些男人多年來一直抱怨,如果女人在生物和財務兩方面都能獨立,學會自行繁殖和融資,那麼他們就要滅絕了。

針對Y染色體的最新研究顯示,我這些惴惴不安的男性朋友並非杞人憂天。他們已經變成演化史上尷尬的失敗之作。

這真是命運的一大諷刺,自然界似乎已經決定把男人降格為兩性中較弱的一方。這種情況只是遲早的問題,我們挑選男人的標準會變成勻稱的身材、柔軟的身體,以及飢渴地凝視著約會對象的天賦,無論他們乏味與否。

Y染色體有意無意地減少基因已經有好幾百萬年了,如今和它的伴侶X染色體比起來,尺寸還要小上很多。大小就是關鍵,專家認為未來十萬到千萬年間,男人就可能會消失。同時《Maxim》男性雜誌、三月足球狂潮、和早上冷掉的披薩也會和男人一起銷聲匿跡。

Y染色體現在「只是過往的殘留物,雖然它的結構曾壯極一時。」倫敦大學院的遺傳學教授、曾經撰寫《Y:男人的退化》(Y: The Descent of Men)一書的瓊斯博士寫道:「男人正逐漸萎縮消失。從精子數到社會地位,從繁殖到死亡;隨著文明的進步,帶有Y染色體的人類相對而言正逐步衰減。」

男性向來是遺傳學上的「寄生蟲」,他說,同時也驚訝地發現,如果現在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或者任何人要寫一本叫做《第二性》(The Second Sex)的書,他們在生物學上肯定說的是男性。「這有點像是《格雷的畫像》這個故事。」他語重心長的表示:「Y染色體的圖像正在消退中。」

說來丟臉,男人竟然以這麼快的速度面臨「無可避免的最終滅絕」以及穩定衰退的男性生育力。賽克斯博士警告,大約十二萬五千年後,幾乎所有男人都將不孕。

(本文轉載自普立茲得主莫琳‧道新書《要男人幹嘛?》,中文譯本將由早安財經文化出版)

全美首例 冷凍精卵受孕嬰兒誕生

一名輸卵管堵塞的婦女參加一家生育公司資助的生育研究計畫後,於11日產下全國由冷凍精子和冷凍卵受孕的首個嬰兒。

35歲的阿翠恩.多馬辛(Adri-enne Domasin)兩年前得知自己的輸卵管堵塞,決定參加這項生育研究計畫。仍是單身的多馬辛想要孩子,但無力負擔人工受精療法的費用,她說:「聽到他們說我的輸卵管堵塞,想要孩子卻做不到,我感到像被摧毀一樣。」

負責生育治療的醫生珍.佛雷德里克(Jane Friderick)說,卵子冷凍通常用於因疾病導致無法懷孕和懷孕率低的女性身上,但近年來的需求增多,多為一些30多歲女性,她們希望以後再要孩子,但又恐屆時年紀太大,無法以傳統方式生育。

南加大生育醫學教授鮑森(Richard Paulson)說,儘管精子冷凍已歷時數十年,但冷凍卵的受孕率低,部分原因是冰晶易於破壞卵子的結構。他說,世界上有記載的冷凍卵生育約二百起,但他從未聽說過冷凍精子和冷凍卵的受孕。「輔助生育與基因期刊」去年報導澳洲出現過一例。

研究過程中,多馬辛打針吃藥以刺激排卵,卵子取出隨即冷凍,四個月後注入捐贈精子使之受孕,再將受精卵置入多馬辛的子宮內。

【2007/04/14 世界日報】

女性用骨髓製精子… 有可能

英國最新研究宣稱,女性有一天將可以創造專屬自己的精子,男性恐怕變成多餘。

「生殖:配子生物學」期刊十三日刊登英國紐卡索大學幹細胞生物學教授納耶尼亞的研究,表示已將母鼠骨髓中的幹細胞成功轉變成初期精子細胞。幾個月後,就會知道同樣的方法是否能從人類女性的骨髓產生初期精子細胞。

納耶尼亞說,研究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骨髓產生完全成熟的精子細胞,希望這種技術能使接受化學療法的年輕男性癌症患者重獲生育功能,預計五年後展開試驗。

一般認為,這是繼複製技術之後,第二種使男性在繁衍後代上徒顯多餘的生物科技。但是從女性身體中分化出的精子細胞將只有X染色體,她們的後代只可能是女兒。也有專家警告,使用幹細胞衍生的精子可能引發安全問題。

納耶尼亞團隊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完成這項突破性研究,研究人員從四位男性自願受試者的骨髓中分離出幹細胞,並將它稱為「親代細胞」。這些幹細胞有可能長成肌肉等細胞組織。

研究人員促使幹細胞分化發展,所產生的細胞外表普通,但是遺傳標記顯示,這些細胞是尚未發育成熟的精子細胞,也就是「精原幹細胞」。

納耶尼亞說,大部分男性體內的精原幹細胞最終都會變成成熟精子,但是在他的實驗中,精原細胞並未發育成熟。不過,他還是對研究成果感到欣喜,「我們的下個目標,是看看能不能使精原幹細胞發展為成熟精子」。

至於未來能否利用女性的骨髓製作精子細胞,納耶尼亞說:「我們手上有證據顯示這是可能的,至少在老鼠身上可行」。

雪菲爾大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科技系教授摩爾說,使用這類新技術得萬分小心,「操弄幹細胞恐怕會導致永久的遺傳變異,使用這種精子會有安全問題」。

【2007/04/1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66638
(轉貼)一胎化後窗》富人「超生」 五管道搞定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胎化後窗》富人「超生」 五管道搞定

大陸在1970年代開始推動「一胎化」政策,但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下,不少大陸民眾為求得一子延續香火,導致虐殺女嬰的事件層出不窮。中共官方統計,「一胎化」執行近30年來,讓大陸至少減少3億人口,相當於整個歐洲的人口。

按規定「超生」者依法必須繳交「社會撫養費」。若超生一名子女,將對夫妻雙方分別按當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基數,一次性徵收三倍至六倍的「社會撫養費」。

這樣的罰款標準早年或許具有相當嚇阻力,但對近幾年大陸社會興起的新富階級,簡直是九牛一毛,富人、名人超生的問題,這幾年在中國大陸已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

中共國家人口計畫生育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司長于學軍指出,2006年國家計生委對四個城市進行調查就發現此一現象。

于學軍表示,名人、富人違法超生的動機複雜,有的是追求「兒女雙全」,有的是希望能生個兒子未來好繼承家業,有的是為了炫耀經濟實力,把多生孩子看成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是跟一般普通老百姓不一樣的新標誌。

也就是有錢想生幾個就生幾個,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中國大陸,引起愈來愈多老百姓不滿,認為這是有錢人的特權,近兩年關於懲治富人超生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日前傳出中共國家計生委又提出,對於超生的富人、名人超生除將予以重罰外,還將考慮列入「不良記錄名單」,不得參加各類獎項的評選。

湖南省長周強上周在湖南省人口計生工作會議中更揚言,「對違反計生政策超生、多生的名人、高收入者等要公開曝光」,消息傳出引起大陸輿論的高度關注,網路上更是一面倒支持對名人、富人超生予以嚴懲。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錢人自然會有有錢人的辦法。新浪網整理出富人超生的五個方法:一、借腹生子。國家計生委委員曹景椿表示,瀋陽有個私營企業老闆就以人民幣15萬元的代價,借了一個大學女學生的肚皮生了個兒子。

二、假離婚;三、買「準生證」,也就是將繳交「社會撫養費」視為買張「準生證」;四、到香港生,妻子臨盆前安排到香港,孩子一落地就是香港戶口。由於到香港生產近幾年太過猖獗,今年起中港兩地已準備聯手管制大陸孕婦到香港生產;五、到國外生,只要到採屬地主義的國家生小孩,小孩國籍不是中國,就不違反大陸的生育政策。

現在大陸許多地方還可以看到「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這類宣導計畫生育的布條,但有錢人恐怕更相信「多子、多孫、多福氣」。

更嚴重的是,超生已不只是衝擊計畫生育政策,或引發一般無力繳交「社會撫養費」民眾不滿這樣單純的問題。不少超生者,多出來的那些小孩其實是二奶、甚至是三奶、四奶所生,這就涉及社會風氣,甚至官員貪腐等更深層次的問題。

【2007/04/14 經濟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66605
女人貌美為傳承 李蒨蓉豆渣蛋腦(轉貼)愛美不生育 要老公結紮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蒨蓉不當大肚媽 要老公結紮
李蒨蓉穿著華麗代言美白美容產品。
記者 趙文彬/攝影

小S又懷孕了,再度凸顯演藝圈女主持荒的事實,曾和胡瓜主持「世界非常奇妙」的李蒨蓉,最近頻頻被製作單位點名主持,但礙於對主持內容興趣不高,至今已推掉了兩個節目,昨天她出席美容產品活動坦言:「我現在對拍電影比較有興趣,除非節目很有挑戰才會考慮。」只要電影男主角夠優秀,她沒有裸露尺度限制。

在李媽媽的指導下,李蒨蓉15歲就開始做保養,昨天她笑說:「我記得很清楚,15歲那年,我在媽媽的陪伴下,第一次就買了2萬元的保養品!」從小開始保養,加上身為美容時尚雜誌總編輯,李蒨蓉表示,至今她已用了近千種的保養品,她的心得是,國內、國外的保養品牌不是好壞重點,價格高低才會影響品質,她指:「像幾千塊的精華液和幾萬塊的精華液效果當然不同。」最近她發現男仕用的刮鬍油很好用,刮完體毛塗上一層刮鬍油舒服又不刺激。

即使圈內女星普遍仰賴生技科技如打玻尿酸、脈衝光、肉毒桿菌,甚至是電波拉皮或微波拉皮維持外型,但李蒨蓉卻敬謝不敏,她認為老化是免不了的,她生產後皮膚便變得很乾躁,只好勤擦乳液,她認為,只要在每個年齡層都維持在最佳的狀態就行了。不過,因為皮膚太乾燥,她已不打算再生育,頻頻催促老公結紮。

【2007/04/06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54768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