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89|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個人主義及其衍生之男女平權觀念才是生育率下降之真正罪魁禍首(轉貼)人口政策應務實 不要病急亂投醫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王雲東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暨社會政策博士

個人主義及其衍生之男女平權觀念才是生育率下降之真正罪魁禍首

王教授您好!

頃讀您在蘋果日報關於生育率下降之文章,知道您關心這個問題,頗為感佩!小弟想請教的是,在您文中,您說:

『問及未婚且不想結婚者的理由,男性最多的答案也是「經濟條件不佳」,其次為「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與「沒遇到合適對象」等,至於女性則最多人回答「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其次為「經濟條件不佳」,可見經濟已成為現代人婚不婚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是故明明您說女性不婚之最重要理由是「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其次才為「經濟條件不佳」,而為何您最後卻又要下結論說「可見經濟已成為現代人婚不婚的最重要考量因素。」呢?

小弟在北歐研究這點六年,當然,小弟承認政經問題是造成中國這個現象之最現實因素;但現在全球工業民主國家,生育率下降是普遍性的,即使沒有經濟問題的國家也逃不掉,可見真正之問題並不在此。

根據小弟研究之結果,個人主義及其衍生之男女平權觀念才是真正之罪魁禍首,小弟寄上下文,請您指教,如欲再深入了解,請再指教小弟看法於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index.jsp?no=50415&cate_no=52142

謝謝

梅峰 敬草

人口政策應務實 不要病急亂投醫

2005年06月14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

為免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與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內政部所主導的「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研議,以減稅措施來鼓勵生育,未來不分已婚、未婚,只要生小孩就能獲得減稅。

沒信心 不敢生兒育女

筆者認為: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與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都是事實,但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民眾對當前教育、經濟與治安等方面缺乏信心,以至於「不敢」生小孩。根據去年(民國九十三年)八月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二千五百四十六位,廿至卅九歲民眾所作的「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結果,受訪者認為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應採行的措施依序為「一、改善教育制度或降低教育費用」(百分之四三.三)、「二、改善社會經濟」(百分之廿三.五)、「三、改善社會治安」(百分之十六.二)、「四、提高社會福利或改善社會制度」(百分之十四.五)、以及「五、提供生育補助」(百分之十一.七)。由此可看出如果根本問題沒有改善,只是採取減稅等現金補助的方式,因為這項措施只是滿足部分民眾的最迫切需改善問題之第五順位,對於整體生育率提升的效果,相信必然是非常有限的。

不結婚 經濟條件使然

此外在上述調查中,未婚的受訪民眾有六成表示想結婚,不想的只佔百分之十五,至於為何想結婚還不結?男性大多表示「沒有經濟基礎」,而女性則多半表示「尚未遇到合適對象」;此外,問及未婚且不想結婚者的理由,男性最多的答案也是「經濟條件不佳」,其次為「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與「沒遇到合適對象」等,至於女性則最多人回答「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其次為「經濟條件不佳」,可見經濟已成為現代人婚不婚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至於生育意願方面,將近七成民眾認為生兩個小孩最理想,而且七成民眾同意孩子可以增進夫妻感情,六成五同意有孩子的家庭才算完整,而有將近九成認同孩子需要有兄弟姊妹作伴。至於已婚且已生一胎的受訪者中,不想再生育的比率高達一半,探究原因,還是經濟問題,擔心養不起,其次是教育成本太高。由此可見已婚民眾不是不想生,而是考量到經濟因素才不生或是少生;至於決定不結婚或是晚婚的民眾,其不結婚或是晚婚的理由,也有相當高比例是因為經濟因素,可見經濟因素絕對是影響生育率與結婚率的關鍵因素。

至於在婚生子女人數與非婚生子女人數的比例方面,近年來呈不斷下滑的趨勢,而到去年也創下了一個新低,達到百分之廿六.二三;也就是說非婚生子女人數佔總出生人口數的比例創下新高,達到百分之三.六七。不過即便如此,婚生子女人數還是非常穩定地佔總出生人口數的百分之九六.三三(絕大多數),相較於民國八十一年的百分之九七.七,下滑程度尚屬有限。

此外,非婚生子女又可區分為已認領、未認領、與棄嬰或無依等三類;以去年為例,七千九百四十八位非婚生子女中包括:已認領一千四百四十五位、未認領六千四百四十二位、以及棄嬰或無依六一位。因此對於未婚生子的稅負減免究竟是提供給生育的婦女?還是日後照顧小孩的寄養家庭?如果只是提供給生育的婦女,是否某種程度上是政策在鼓勵民眾只要生就好,養育與教育的事情可以完全不用管?因此除了在人數比例上可以看出提供未婚生子婦女的稅負減免這樣的作法效果會非常有限外,其對於民眾生育行為可能反而會發生誤導的作用。

生得少 但有最佳照顧

事實上人口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先重質、再求量,而且在提升質量的同時,也能兼顧社會的公平性與區域均衡發展的要求。因此生得少其實是全世界共同的趨勢,但要讓這些新生兒都能成為最優秀的、受到最好的照顧與教育的下一代,如此方能肩負起未來沉重的挑戰,切莫病急亂投醫,以為只要不顧一切達成多生的目的就好。


人口政策應務實 不要病急亂投醫 2005年06月14日
廣 告
Mario Rectangle

為免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與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內政部所主導的「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研議,以減稅措施來鼓勵生育,未來不分已婚、未婚,只要生小孩就能獲得減稅。

沒信心 不敢生兒育女
筆者認為: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與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都是事實,但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民眾對當前教育、經濟與治安等方面缺乏信心,以至於「不敢」生小孩。根據去年(民國九十三年)八月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二千五百卌六位廿至卅九歲民眾所作的「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結果,受訪者認為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應採行的措施依序為「一、改善教育制度或降低教育費用」(百分之卌三.三)、「二、改善社會經濟」(百分之廿三.五)、「三、改善社會治安」(百分之十六.二)、「四、提高社會福利或改善社會制度」(百分之十四.五)、以及「五、提供生育補助」(百分之十一.七)。由此可看出如果根本問題沒有改善,只是採取減稅等現金補助的方式,因為這項措施只是滿足部分民眾的最迫切需改善問題之第五順位,對於整體生育率提升的效果,相信必然是非常有限的。

不結婚 經濟條件使然
此外在上述調查中,未婚的受訪民眾有六成表示想結婚,不想的只佔百分之十五,至於為何想結婚還不結?男性大多表示「沒有經濟基礎」,而女性則多半表示「尚未遇到合適對象」;此外,問及未婚且不想結婚者的理由,男性最多的答案也是「經濟條件不佳」,其次為「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與「沒遇到合適對象」等,至於女性則最多人回答「享受單身生活或抱獨身主義」,其次為「經濟條件不佳」,可見經濟已成為現代人婚不婚的最重要考量因素。至於生育意願方面,將近七成民眾認為生兩個小孩最理想,而且七成民眾同意孩子可以增進夫妻感情,六成五同意有孩子的家庭才算完整,而有將近九成認同孩子需要有兄弟姊妹作伴。至於已婚且已生一胎的受訪者中,不想再生育的比率高達一半,探究原因,還是經濟問題,擔心養不起,其次是教育成本太高。由此可見已婚民眾不是不想生,而是考量到經濟因素才不生或是少生;至於決定不結婚或是晚婚的民眾,其不結婚或是晚婚的理由,也有相當高比例是因為經濟因素,可見經濟因素絕對是影響生育率與結婚率的關鍵因素。
至於在婚生子女人數與非婚生子女人數的比例方面,近年來呈不斷下滑的趨勢,而到去年也創下了一個新低,達到百分之二十六.廿三;也就是說非婚生子女人數佔總出生人口數的比例創下新高,達到百分之三.六七。不過即便如此,婚生子女人數還是非常穩定地佔總出生人口數的百分之九十六.卅三(絕大多數),相較於民國八十一年的百分之九十七.七○,下滑程度尚屬有限。
此外,非婚生子女又可區分為已認領、未認領、與棄嬰或無依等三類;以去年為例,七千九百卌八位非婚生子女中包括:已認領一千四百卌五位、未認領六千四百卌二位、以及棄嬰或無依六十一位。因此對於未婚生子的稅負減免究竟是提供給生育的婦女?還是日後照顧小孩的寄養家庭?如果只是提供給生育的婦女,是否某種程度上是政策在鼓勵民眾只要生就好,養育與教育的事情可以完全不用管?因此除了在人數比例上可以看出提供未婚生子婦女的稅負減免這樣的作法效果會非常有限外,其對於民眾生育行為可能反而會發生誤導的作用。

生得少 但有最佳照顧
事實上人口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先重質、再求量,而且在提升質量的同時,也能兼顧社會的公平性與區域均衡發展的要求。因此生得少其實是全世界共同的趨勢,但要讓這些新生兒都能成為最優秀的、受到最好的照顧與教育的下一代,如此方能肩負起未來沉重的挑戰,切莫病急亂投醫,以為只要不顧一切達成多生的目的就好。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暨社會政策博士

王雲東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280859
(轉貼)用子宮投票?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面對台灣直線下降的總生育率,內政部憂心如焚;除了積極研議制訂「人口政策白皮書」之外,並不斷將台灣總生育率降低的危急情勢公之於眾,希望喚起全民共同關切。無奈兩年多來,連行政院內部的見解都無法整合,包括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在內的各個山頭,各吹各的調;結果從民國九十年到去年,總生育率又從早已不足以維持台灣總人口數不致下滑的一.四三人,遽降為一.一八人,直追全球最低水準。與此同時,適齡婦女未婚比率則直線上升,在廿五至廿九歲之間,竟首次突破一半以上未婚的記錄,而其中不願生育者的比率也較此前的資料倍增。可見總生育率快速降低,已不是簡單的,生養成本快速升高的問題,而是承擔台灣養育子女重任的這一代正用子宮投票,拒絕為其家庭、家族、社會眾多即將或正在接受年輕一代支持的成員,乃至整個國家,付出沉重的代價;或者說,他們拒絕更多無辜的幼兒、幼女,來到這一個生活愈來愈不容易,風險愈來愈難以承受、前景愈來愈模糊不清、風氣愈來愈令人搖頭太息、命運愈來愈捉摸不定的社會。除非這一切改觀,重新看見一線曙光,要直接為這一切付出代價或承擔責任的年輕爸爸、媽媽們,怎會改變他們手中選票的取向?

內政部的官員看到了問題的一面:在台灣生育、養育子女的成本快速升高,已讓許多家庭感覺達到了承受的極限,尤其是那些專業的薪資所得者,夫妻兩人都要努力賣命工作,時間就是金錢;生養子女可能代表其休息時間被剝奪,要蠟燭兩頭燒;可能代表其職場的投入會打折扣,影響升遷機會;甚至可能因家庭事業無法兩全,被迫犧牲一方的收入與前途。因此內政部主張模仿新加坡與瑞典的「嬰兒紅利制度」,讓每一個家庭的第三胎子女每月得到三千元的津貼;而且據估計,即使施行四六年,使總生育率回升到一.六人,總共的耗費不過區區十億元;如果能真以此戔戔之數讓台灣的生育率停止急速下滑,還能回升到十年前的水準,有誰會吝惜?

但經建會的官員立刻提出質疑,認為依各國實際經驗,這樣的津貼效果並不顯著;行政院婦權會與民間的婦女團體也不以為然,認為改善托育制度才是根本之道;這也正是「人口政策白皮書」兩年之間懸而不決的關鍵所在:降低養育負擔與改善托育制度,孰優孰劣?這樣的爭持一日不定,我們就一日不能痛下決心,拿出具體對策,挽狂瀾於既倒。

的確,單靠每月三千元的津貼,誘因的確不足。就以內政部亟欲效法的新加坡為例,除了每月的津貼之外,更重要的是第三胎小孩可優先選擇就讀學校,家庭可優先承擔國民住宅等等對新加坡國民而言最實際的優惠。我們固然不若新加坡那樣的高度計畫與集權,但政府手中掌握的資源也不在少;只要我們的國民認知台灣生育率偏低的問題遠比新加坡嚴重,我們也會更早親嘗苦果,或許政府手中這些資源也可透過適當的立法變成誘人的優惠,攛掇已有兩個子女的家庭賈其餘勇,為國增產。而且,即使如此,我們仍然懷疑真有多少勇夫會在重賞之下挺身而出。

誠如許多勞工團體所強調,經濟不景氣,連自己都養不起,失業的恐懼又高懸頭頂,誰還敢生兒育女?尤其今年經濟成長率大幅下滑,主計處、中研院的修正預測都降到百分之三.六上下;同時七月一日勞退新制即將上路,成千上萬的企業各自摩拳擦掌在研擬自保之道,情況是每下愈況。何況這還是已有家室者面對的挑戰,還有半數以上根本尚無緣婚嫁的那一大群適婚年齡婦女,我們的社會根本不加聞問;如果連嫁娶之路都前途茫茫,奢談扭轉生育率,豈不更加草率?

我們這一代把國家的生育率弄成這個樣子,的確上有愧列祖列宗、下不能面對後代子孫,自身也會隨著年華老去而備嘗苦果;但若我們還是任由各個部會,各彈各調,各路英雄好漢,自說自話,結果朝議未定,敵軍已過河,再事蹉跎,總生育率只會江河日下,距離亡國滅種,沒有多少時日了。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只能竭盡全力以扭轉頹勢;內政部的「嬰兒紅利制度」,如果不成功,政府幾無花費,如果大獲成功,區區數億元、數十億元的代價誰云不值?只是必須全盤效法成功先例,國家不費而惠的誘因,必須堆砌到有足夠吸引力的程度。婦女團體所堅持的托育制度,並不妨礙其多管齊下,如果能配合第三胎乃至第二胎的優惠,其誘因會更強。但與此同時,衡酌輕重緩急,有條件地針對育兒需求開放外籍幫佣,其成本更低而效率更快,應慎重考慮。

不過,歸根究柢,政治人物沒有管好眾人之事,讓人民失望、恐懼,無法安居樂業,才是被以子宮投票者唾棄的根源。年底三合一選舉將屆,我們是否可以當地生育率的增減做為最直接的指標,判斷誰應走路、誰應當政。在今天的台灣,用子宮投票可能比用腳投票,意義更為重大。

【2005/06/14 經濟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280399
(轉貼)少子化衝擊 一路到大學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06.13  中國時報

韓國棟/台北報導

教育部國教司長吳財順昨天表示,少子化的衝擊去年首度反映在國小一年級新生入學人數上,國小持續遭受這項衝擊五年後,國中也開始受到衝擊;再三年後,衝擊到高中職;高中職遭受衝擊三年後,會更進一步連鎖衝擊到大專院校。

一名官員更不諱言指出,現在的私立高中職招生愈來愈困難,八年後(民國一○二年)再遭受少子化衝擊後,師資需求量可能大減三分之一。

近二千名實習教師昨天參加「六一二拯救國教大遊行」,向教育部提出六大訴求,教育部回應指出,師資供需失調主要是受少子化衝擊所致。為化解這項衝擊,師資供給方面,三年內要大幅縮減師資培育量,縮減幅度高達五十一.九%;師資需求方面,要積極處理、淘汰不適任教師。

教育部中教師長陳益興表示,九十三年度師培數量為一九三九○人,預計九十六年調減為九三二三人,而且這是最保守的數字,縮減量可能會更高。

教育部人事處長朱楠賢進一步指出,為強化處理不適任教師,教育部研擬完成《教師法》修正草案,修正重點包括修改教師評審委員會及申訴評議委員會組成,降低未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比例、縮短不適任教師處理流程,並明定罹患精神病教師應強迫就醫、涉有性騷擾的教師不得再聘任為教師等。

2005.06.13  中國時報

財政惡化 超額教師消化不良

地方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少子化」的社會趨勢加上部分縣市財政惡化,教師退休無門,國中小教師員額面臨超額,舊的不去新的無法進,南縣、宜蘭等縣市今年決定不辦教師甄試,其他縣市即使辦理,名額也較往年減少許多。

宜蘭縣九十三學年度小一共二九九班,新生總數僅五九○○人,首次低於六千人;九十四學年度,小一班級數減少十餘班,縣教育局估算,國小超額教師卅二名。

由於教師超額,宜蘭縣教育局今年不辦國小新進教師甄選,超額教師遷調也延至新進校長遴選後再辦,計入校長遴選後留下的缺額,七月再辦超額遷調。

台南縣九十四學年度國小新生報到完畢,縣教育局統計,下學年小一新生較本學年減少約一千兩百人。國一新生六月廿日以後才報到,該局初步統計,國一新生約減少五百人,減班後,超額教師尚可透過縣內教師調動安排去處。

縣教育局長王崑源表示,九十四學年全縣至少減少卅五班,今年入學的國一新生雖屬龍年生的龍子龍女,但一反常態的,國一新生粗估減少約五百人。

王崑源分析,經濟壓力及少子化趨勢都讓年輕父母愈來愈不想生小孩,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此一情況可能一年比一年嚴重。

學校減班產生超額教師,今年因核定兩百多名教師退休,超額教師可透過縣內教師調動安排去處。不過,教師五五專案退休潮可能在明年後減緩,如果沒有足夠缺額讓超額教師調動,依規定只能辦理資遣,如果沒有妥善控管,屆時會有後遺症。

北縣預估九十四學年國小超額教師一八四人、國中五十多人,教育局已將超額教師分發到其他學校。「少子化」現象在國中階段還不明顯,所以國中教師聯合甄試今年會辦理。但國小超額教師多,加上有五十三名公費生分發進入北縣國小,國小教師聯合甄試作業雖預作準備,但實際辦理情形恐「不樂觀」,都要等新生報到完畢後才更明確。

嘉義縣國小新生報到情況不如預期,預估將減少卅七班,造成超額教師五十五名待消化,加上公費生待分發十七名,以目前實際缺額及待核准提早退休教師人數預計,在優先調整減班超額教師後,已沒有較大甄選師資空間,但縣府仍將會視實際狀況辦理甄試,只是錄取名額不可能比往年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280207
處理好人口問題,就能治理這個國家(轉貼)提高生育不只是錢的問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梅峰評論

小弟之家國主義是現今解決問題的唯一良藥,這根本不是單一的問題,這是國家整體的政策呀!

聯合晚報社論

誰能處理好「人口問題」,誰就能治理這個國家。這樣說,或許誇張了點。但台灣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已到了怵目驚心的地步。半世紀後,台灣將惡化到一個工作人口扶養一個無工作能力者,屆時,是怎樣一個社會,真的很難想像。但不必等到五十年後,目前的「流浪教師」問題,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人口因素所造成。人口問題不處理好,就會像骨牌一樣,相關問題一道接一道爆發出來。

但要提升生育率談何容易?經建會提出新版「人口政策綱領」裡,未婚生小孩將來也可以給予減稅獎勵。這項政策的理由是,台灣人一輩子不婚的比率已經接近百分之廿五,廿五至廿九歲婦女更有五成以上的不婚率,而有些不婚婦女可能希望擁有子女。

政府政策能夠拋開道德層面,務實提出具體辦法,這當然值得肯定,而且應該可以增加一些生育率,不過有幾點問題仍值得思考。譬如說,不婚婦女(青少女)如果沒有單獨撫養子女的能力,或者領養制度沒有配合,那這些嬰兒的教養問題則可能成為新的社會問題。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育兒、托兒等配套措施沒做好,養兒育女成本太高,那不論是已婚還是未婚,一樣不敢生育,即便未婚生育受到減稅鼓勵,效果依舊有限。這麼說吧,若一對男女不想受婚姻束縛,只想同居又想生育子女,這政策才會對他們有用。否則,夫妻二人都不敢生兒育女了,又有多少未婚婦女有能力單獨撫養子女?

最後一個問題。既然不婚婦女大幅增加,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主因,我們何不想想,這是如何造成的?這些婦女難道全都是自願不婚的?近年女性意識抬頭,婦女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增加,與這現象有關。越來越多的高教育程度女性找不到適合婚配對象,政府有沒有關心過她們?政府放任外籍新娘大量進口的同時,不是也剝奪這些女性的結婚機會?政府是不是也要開放「外籍新郎」進口?只因為這些婦女的教育程度和職業地位比較高,所以不是「弱勢階級」,所以不需要政策上的關心?

還是回到那句老話,鼓勵生育不能只給錢,社會福利的配套措施很重要。但現在,既然已經知道婦女不婚是影響生育的主因,那麼不妨在這方面下點功夫吧。

【2005/06/13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279940
病急亂投醫的人口政策(轉貼)鼓勵生育 未婚生小孩也可減稅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婚,不生,娃娃成了稀有的寶貝,好多大人呵護他,但將來他的肩頭要擔負多少老年人口的擔子?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曾吉松攝影

【記者林奇伯、許玉君∕台北報導】

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為免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研議,以減稅措施鼓勵生育,未來不分已婚、未婚,只要生小孩就能獲得減稅。

官員預估,此政策將能鼓勵不願意走入婚姻但卻期待生育的婦女生產,藉以提高生育率。

據了解,「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初步獲得共識的鼓勵生育措施尚包括:協助不孕夫婦生育,提高人工生殖技術;落實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陪產假、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規定;未成年子女的免稅額,比照七十歲以上直系尊親屬的免稅額辦理;從托兒所、幼稚園,乃至研究所的教育費用,納入教育學費扣除額辦理。

經建會去年研究發現,國內適齡婦女的不生育比率高達百分之二十,目前約莫兩個工作人口扶養一名無工作能力者(十五歲以下及六十五歲以上)的扶養比,將在半個世紀後攀升為一人養一人。統計也顯示,現在是每一百個工作人口扶養十三個老人,但五十年後,每百人扶養老人增為六十四人,平均每一點五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激增五倍,可看出台灣人口老化的快速程度。

根據主計處最新的資料,去年國內廿五至廿九歲的婦女族群首次出現五成以上未婚率,不願生育子女的比率也從上次調查的百分之一點二上升到二點四五。

官員分析,有偶者的生育率不高,且有偶率又太低,是造成生育率太低的兩大關鍵,根據內政統計,台灣人一輩子不婚的比率已接近百分之廿五,若能同時鼓勵有偶者與無偶者生產,將可解決生育率的問題。

據了解,「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中,曾有學者提出,台灣婦女不是不懷孕,而是墮胎率太高,若懷孕者都能產下寶寶,生育率太低的問題將可自然解決,所以政府應同時配套,健全認養機制,讓不孕者可以一起負擔整體社會養育小孩的成本。

根據衛生署推估,台灣每年平均墮掉的胎兒在廿八萬人到卅萬人之間,與一年的總出生人數不相上下,墮胎人數中,未婚者又占半數以上。

官員表示,鼓勵未婚生產雖然不符合社會道德期待,但未婚者越來越多已是事實,婦權會亦支持在人口政策白皮書中肯定婦女的「身體自主權」。

【2005/06/13 聯合報】

婦權會:做好托育 比鼓勵生育重要

記者林奇伯∕台北報導

內政部主導的「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因內政部與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各持己見,讓白皮書研議了兩年仍「上不了台」;內政部長蘇嘉全上周緊急指示,戶政司需在一周內擬定「人口政策綱領」,送請行政院裁決政策大方向。

官員表示,內政部研擬的「人口政策綱領」將以鼓勵生育為主,建立托育體制為輔,但婦權會的主張恰好相反,預料在綱領報院後,行政院內仍會有一番角力。

官員憂心,上一次政府提出「人口政策綱領」是民國八十一年,當時就因沒有全面的配套措施,鼓勵生育的成效不彰,這次「人口政策白皮書」研議兩年,仍至今仍是「有肉無骨」。

為避免台灣自然形成的「一胎化」現象造成人口快速老化,行政院相關部會正積極研擬搶救方案,但內政部原定最近要提出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卻因為婦權會有不同意見,將延後推出。

官員表示,由內政部次長簡太郎主持的「人口政策白皮書」跨部會會議已召開過五次,婦權會仍企圖翻案,上周四由蘇嘉全首度出席主持仍然擺不平,蘇嘉全會後指示白皮書「整個重來」,由行政院先核定「人口政策綱領」,內政部再成立由少數學者領軍的核心小組,主導白皮書內容,避免人多口雜。

鼓勵生育和托育制度孰輕孰重的爭議,內政部認為,目前台灣的人口結構是「兩頭小,中間大」,前年整體生育率更下降到百分之一點二(一個家庭生一點二個小孩),正處於年齡組距失衡的關鍵期,為避免未來變成「倒金字塔型」或「葫蘆型」,影響國家整體競爭力,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至於托育問題,因全面實施托育補助涉及國家財政能否負擔,財政部與經建會也持保留態度,內政部遂主張暫緩。

但婦權會認為,鼓勵生育必須有全面的配套,台灣的人口密度已經太高,特別鼓勵生育會造成「只生不養」,托育制度如不優先解決,只是把生養的責任都丟給婦女,有失兩性平等原則。

【2005/06/13 聯合報

人口政策 經建會強調高素質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經建會推估未來學齡人數,預估五十年後,各級學校入學人數將比現在減少一半,學齡人口漸趨遞減,經建會建議國家教育資源的運用必須配合調整。

經建會每兩年會依最新人口統計配合修正長期人口推計趨勢,提出長期人口結構變化的人口推計基礎資料。以去年七月的推計數字,國內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勞動力人口,與十五歲以下及六十五歲以上的被扶養人口比例,約是一百比四十,也就是每一百個工作人口要扶養四十名無工作能力者,接近兩人養一人。但生育率的下降與老年人口的增加,大約五十年後,每一個工作人口須扶養一名無工作能力者。而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勞動人力扶養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扶養比例,更將激增到近五倍。

台灣女性不婚、也不想生,人口持續減少。經建會主祕杜紫軍表示,台灣地狹人稠,其實人口減少未必一定是壞事;以先進國家經驗,人口成長率由正轉負是必然趨勢,也是台灣早晚要面臨的狀況,但以維持目前每一婦女生育數一點二人水準,台灣人口零成長的時間將延緩到民國一百一十年。他說,以台灣的狀況,鼓勵生育可能造成政府龐大財政負擔,台灣應追求人口素質的提升。

經建會已經以維持目前偏低的生育率水準作為長期經建目標的人口政策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經建會針對未來學齡人數進行推估,結果指出未來十年內,進入國小、國中及大學就讀的六歲、十二歲及十八歲人數,將比現在下降百分之二十一、百分之二十三及百分之七,各級學校的學齡人數也將分別減少近四百萬人、一百萬人與八十萬人。未來二十年內則將較目前分別減少百分之二十八、百分之三十及百分之二十五。

經建會預估,未來五十年後,國小、國中及大學階段人數更將面臨減少二分之一的情況,經建會強烈建議,隨著學齡人口漸趨遞減結果,國家教育資源的相關運用勢必得配合調整。

【2005/06/13 聯合報】

社運團體:自己都養不飽 誰敢生?

記者徐國淦∕台北報導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昨天表示,政府托嬰、托兒政策沒有完整配套,育嬰、育兒成本又過高,的確造成很多受薪者不敢生兒育女。勞動人權協會、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等勞工團體則認為,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受薪者自己都養不飽,那有能力養孩子,這才是造成國內生育率低的癥結。

紀惠容指出,國內尚未建立公部門的托嬰、托兒配套措施,許多婦女要照顧家庭、養育兒女,還得出外工作賺取家用,若把小孩子交給保母,一個月得花上數萬元,長大後上幼稚園,每個月要繳的費用也不少,職業婦女在諸多壓力下,寧願放棄生育,這也是愈來愈多夫妻願意當「頂客族」的原因。

紀惠容說,法國婦女非常獨立自主,一般人會認為法國的生育率應低於台灣,事實是法國生育率比台灣還高,癥結在於法國社會福利政策非常完備,婦女不會因生育造成工作或生活的額外負擔,反而會得到更多社會補助。她說,內政部鼓勵生育,不如落實社會福利政策,整合幼托政策,讓社會共同承擔養育下一代,才能標本兼治。

工人立法委員會執行長何燕堂說,「養不起」才是問題關鍵,阿扁總統上台後,貧窮者愈來愈多,二○○二年勞工「秋鬥」,舉行「活不起、反貧窮酖工人幹『譙』大遊行」;提出勞工失業「活不起」、房價太高「住不起」、學費太貴「讀不起」、托兒重擔「生不起」、健保雙漲「病不起」、勞退不保「老不起」的「六不起」,但政府部門仍今都沒有認真面對問題。

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強調,經濟不景氣,受薪者根本沒有額外能力養小孩,尤其這幾年受薪者的工作條件愈來愈惡化,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但生下孩子後處處要花費,受薪者是「不敢」生兒育女,不是不願生小孩。

勞工團體建議,當務之急首在重振台灣經濟,讓受薪者免於失業的恐懼,有穩定工作才能養兒育女,再配合完善的托育、托兒政策,才能真正解決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2005/06/13 聯合報】

看問題》新嬰兒潮,能救退休潮?

本報記者林奇伯

勞退新制實施後,預估台灣將湧現一波退休潮,加上戰後嬰兒潮增加的人口多已接近退休的年齡層,內政部官員宣稱,除非以新一波「嬰兒潮」對抗退休潮,否則未來新生人口的社會與家庭負擔將會越來越重。

目前台灣平均每八點三個工作人口,就必須撫養一位老人;但還不要五十年,預計到民國一百四十年,由於人口結構的轉變,將變成每三個工作人口就得撫養一位老人。

人口數量與素質,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一環。歐洲國家不斷下降的生育率,早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台灣雖也注意到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問題的嚴重,可是至今仍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之道。

根據人口學的研究,生育率下降十年後,將直接反映到學校數量與規模的變化;廿年後,則反應在產業勞動力供給;卅年後,當新生兒達到生育年齡時,下一個世代的出生率將再以等比級數的比例減少;六十年後,則直接反映在退休人數與素質上。

其實不管嬰兒潮還是幾十年後連動的退休潮,最終仍歸結到同一個問題:台灣是否是一個適合生養小孩的環境?這不只是單純的質疑,與台灣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模式近似的國家,似乎只有台灣深陷不適生養小孩的困局。

政府必須尊重個人生育意願,但創造能夠提高生育意願的環境是政府責無旁貸的義務。減稅或許是鼓勵生育的治標之策,但托育、稅制、年金、教育等問題,是否都納入國家人口政策之中統一考量,恐怕才是從根本解決人口問題的治本之道。

人口問題可以很微觀,生或不生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但人口問題也可以很宏觀:社會、文化、經濟、教育、環保等面向都與其息息相關,行政院有必要儘早提出一套有效的因應之道,否則根據人口的自然淘汰,台灣很快就會在世界競爭中出局。

【2005/06/13 聯合報】

國外經驗》嬰兒潮屆退休齡 美國社福吃不消

紐約時報華盛頓十一日電

今年滿六十五歲的美國人,預計平均將可活到八十三歲,也就是還有十八年餘命可活,比一九四○年同年齡的人餘命長四點五年。

美國政府的保險精算師預測美國人的壽命會繼續延長,二○四○年滿六十五歲的人,平均可以活到大約八十五歲。

人口趨勢對社會福利制度帶來重大的財務影響,對正試圖徹底改革社福制度的國會議員也有很大的政治影響。許多政策專家告訴國會,任何改革社福長期財務的努力,都必須考慮到民眾壽命延長的現實,並據以調整福利、提高退休年齡、增加稅捐,或鼓勵員工延後退休。

專家說,美國人不僅壽命延長,大多數人還提早退休,而嬰兒潮世代的龐大人數使人口壓力更大。總數約七千八百萬人的嬰兒潮世代,將在未來五年陸續退休。

要應付民眾壽命延長對社福帶來的財務壓力,最直截了當的方法是提高退休年齡。但是,在各種加強社福財務的方案中,這一點卻最不受歡迎,幾有八成民眾反對。目前社福制度規定的退休年齡為六十五點五歲,並將逐漸提高到六十七歲。

共和、民主兩黨議員承認許多人不僅希望在六十二歲或六十五歲退休,事實上身體狀況也逼得他們不得不退休。

提高退休年齡還有一些可能的不平等問題:女性平均壽命超過男性,白人壽命超過黑人,富人壽命超過貧民。

員工可以在六十二歲提早退休,可是每個月領到的社福金將減少百分之二十以上。

過去六十年美國人的退休習慣也有重大改變。一九四○年全國平均退休年齡為六十八歲,一九六五年有三分之二員工六十五歲以後才開始領取社福金。現在則有一半以上員工在六十二歲或不到六十二歲就退休,有四分之三尚未年滿六十五歲就開始領福利金。

【2005/06/13 聯合報】

2005.06.13  中國時報

獎勵多子 擬發大紅包 第三胎起 月領三千到成年

林庭瑤、尤子彥/台北報導

為鼓勵生育,因應出生率銳減趨勢,內政部已研議對「多子家庭」發放津貼;第三胎以上子女,在二十歲成年之前,無論家庭收入多寡,均可領取定額補助。補助金額可能為每人、每月三千元,若家有四名子女,即可每月領取六千元補助。

內政部長蘇嘉全昨晚表示,政府補貼第三位嬰兒的金額多寡,還需透過主計處精算,視政府財政狀況決定,前提是國家財政要負擔得起。

生育率大降 謀策催生

蘇嘉全強調,對第三胎以上子女發放津貼政策尚未定案,還需由跨部會修訂「人口政策綱領」後,再確定具體措施。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國內人口淨繁殖率(母生女比例)直線下滑,自民國五十年的三人,快速下滑到去年的○.五人。目前全世界平均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二.八人,台灣總生育率從民國五十年的五.五九人,直到去年剩下一.一八人,已擠入世界第二位「過低生育率」行列,僅高於香港的○.九人。

為提高人口生育率,內政部積極建構「家庭補助制度」,根據人口政策白皮書規劃,凡扶養兩個以上(第三位嬰兒)二十歲以下的孩子,無論家庭收入多寡,均可領取定額補助,以分擔家庭養育子女的費用。

予優先教養 可租國宅

內政部表示,這個構想參考新加坡「嬰兒紅利制度」,也就是單親或雙親家庭自兩胎以上的第三胎,開始可獲得嬰兒「紅利」,第三位嬰兒擁有專用津貼,直到成年二十歲之前,每月可獲得三千多元新台幣。此外,嬰兒紅利制度也有配套措施,第三胎的父母親可留職停薪、第三胎小孩可優先選擇就讀學校、家庭可優先承租國民住宅等。

內政部官員表示,生育補助制度,以瑞典的福利最完善。每個瑞典孩子直到離開學校前,每月可得到新台幣三千八百元,生育第三胎加發一千元台幣,第四胎加發三千元台幣,第五胎加發三千八百元台幣。父妻兩人可合請四百八十天的生育假。

據透露,行政院經建會曾精算,包括扣除額增加、配偶標準扣除額等稅制優惠,加上政策宣導的經費,預估在民國一百四十年,每對夫妻可生育一.六個以上子女時,所需的費用總共不會超過十億元,不會造成太大的財政負擔。

蘇嘉全強調,這一政策尚未定案,他同意政府不是津貼補助的問題,政府也應營造托育環境,有完整的托育服務系統,才可有效提高生育率。

「人口政策綱領」訂於民國八十一年,當時外籍新娘問題不嚴重,也沒有移民政策,蘇嘉全表示,未來人口政策的翻修還很大,未來將跨文建會、交通部、衛生署等單位先修訂「人口政策總綱」,也將向行政院長建議成立跨部會「人口政策小組」,早日解決國內低生育率的嚴重問題。

針對內政部在即將公布的「人口政策白皮書」中,有意以津貼補助第三胎的方式,作為獎勵國人生育的具體措施,藉以提高生育率;對此,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表示,目前國內面臨生育率偏低的情形,問題不在第三胎,而他個人也不贊成採取津貼的方式獎勵生育,從各國的經驗看來,降低養育負擔對於提升生育率的效果較為顯著。

2005.06.13  中國時報

不是沒錢 是有錢不想生

林庭瑤/台北報導

內政部研議對育有第三名以上子女的家庭發放津貼,多位專家則認為,此一做法效果不會太顯著,更將對政府財政造成沈重負擔。

人口研究專家、台灣婦幼衛生協會理事長孫得雄認為,目前的家庭不是「沒錢不生」,而是「有錢不想生」,不應只是透過政府補助獎勵,如果平均一年出生一千人,第一年補助一千多萬,第二年補助二千多萬,持續下去,政府財政「愈補愈大洞」。

另一位不願具名專家指出,如果在整體財政允許的範圍內,無可厚非;但津貼補助需要國家財政負擔,須視當政者是否重視人口問題,如果主政者認為人口問題並不急迫,「嬰兒紅利」的方案就不可能推上檯面。

對於政府應扮演的角色,孫得雄認為,政府的津貼補助能達到效果不大,反而應從托育設施的大環境入手,使家庭生育成為「社會責任」。

婦女新知基金會也表示,現金補助只是「便宜行事」,不是提高生育率的根本辦法,其他國家的實施效果也不好。事實上,政府應從托育公共化、托育社區化去規劃,建立平價公立托兒所,不是採取申請補助花錢,公立托兒所需花的人力規模更大。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279597
(轉貼)丈夫年逾卅五妻子流產率高三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黃靜宜/報導】

高齡產婦較易流產,眾所皆知,但先生的年紀過高,即使太太還很年輕,胎兒也不容易保住。法國一項最新研究便顯示,太太年齡在廿五到卅五歲間,雖不算高齡產婦,但只要先生超過卅五歲,其流產機率就會增加百分之卅,且年紀愈大,流產率愈高。

國內生育率低迷,晚婚、晚生是主要原因,過去醫界多偏重探討高齡產婦對生育的不利影響,較少關心先生的年紀。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陳思原則指出,今年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法國一項研究,男性年紀在卅五歲以上,也是導致太太流產的危險因子。

這篇報告顯示,男性若以廿五歲當基準,則卅四歲的男性,妻子流產率是廿五歲的一.廿五倍,卅五到卅九歲增為一.七四倍,四十到四四歲是一.四五倍,大於四五歲則上升至一.八七倍。

整體而言,太太年紀廿五到卅五歲間,先生年紀大於卅五歲,就會增加三成的流產機率。以一般婦女懷孕有百分之十五的流產率來計算,先生年紀若超過卅五歲,流產率將增加到百分之廿,即有五分之一的流產風險。

另一項發表在美國婦產科醫學雜誌上的研究則顯示,男性大於四十歲,不孕機率較年輕者增加一倍。陳思原說,四五歲以上男性的不孕原因,包括生理上或環境因素造成性功能下降,行房次數減少、不易勃起、不易射精、精液品質下降等。因此,男性最好能在四十歲以前結婚生子,較能自然受孕。

不過,高齡產婦對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風險仍不容忽視。台北長庚醫院副院長、婦產科醫師謝燦堂統計該院十三年來三萬七千多筆產婦資料,十三年來,產婦平均年齡增加了一.六六歲,顯示現代女性確實晚生。

另外,比較小於廿歲、廿到卅四歲、卅五到卅九歲、大於卅九歲的產婦資料,卅四歲以上孕婦容易出現子癲前症、妊娠型及明顯型糖尿病、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隨年齡增加,這些合併症機率可上升至二到四倍左右。

大於卅四歲孕婦,寶寶比較會出現早產、低體重、需要新生兒加護病房照顧、胎死腹中等。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206423
(轉貼)人口危機 將在新世紀引爆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口危機 將在新世紀引爆

編譯錢基蓮/輯譯

世界人口在二十世紀結束前,堂堂闖過六十億大關,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估計,到二○五○年很可能增加到九十億左右,而到了二十一世紀末,人口會增加到何種地步,現在誰也說不準。

大部分專家認為,人們擔心人口過多的災難並不正確,但是人口過多帶來人口老化、降低社會與經濟壓力、人為氣候改變等危機,則難以諱言。

人口生育率與死亡率約從五十年前便開始大幅降低,雖然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國家人口仍在減少,但是低於最低出生率(每一名婦女活產的胎數低於二點一胎)的國家已有六十一國,占全世界居民四四%。

倫敦經濟學院人口研究教授戴森警告,許多地區生育率降低速度比預期快,而且可能持續在最低點。聯合國估計,到二○五○年,歐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會從目前的十三% 減少到七%,亞洲可能維持目前的六十%,非洲從目前的十三% 增加到廿%。

法國人口研究所的瓦藍指出,人口成長的問題在於所增加的人口大部分在最無力供養,也就是貧窮的開發中國家。

由於醫學昌明和生活環境改善,人們現在活得更好、更長壽;依照這種情形發展到二○五○年,六十歲以上的人可能比十五歲以下的人還多。目前六十歲以上占全球人口的十%,二○五○年會增加到廿二%,到二十一世紀末則可能增加到卅%。

巴黎的 Ipsen 基金會老化專家阿拉賀說,這種無從抑制的人口老化現象,會對經濟與政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屆時有生產力的人口比率減少,但是卻要靠他們供養老人,目前世界各國領袖尚未了解問題的嚴重性。阿拉賀預測,第一波衝擊會在二○一○到二○二○年間出現,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世代,屆時已達退休年齡。

二十一世紀的生活品質取決於許多因素。雖然有些專家認為生產力提高可以使資源與人口同步成長,但是也有專家警告,人口過多對地球來說是一大威脅。

戴森認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心問題在於人類破壞了環境,在戰爭、新病毒不斷產生下,世界人口能不能維持在八十億以上?顯見到二十二世紀時,世界人口的多寡不只是在於人口的趨勢,還要看能不能有效節約與分配世界的資源。 (法新社)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97290
(轉貼)世界人口大展 讓數字說話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世界人口大展 讓數字說話

法新社

正在巴黎拉維烈特科學工業城(La Villette)展覽的「世界人口……與我?」,將帶給觀眾有關地球六五億人口問題的答案,粉碎眾多成見,並發現卅歲已是老人了。展覽一串串數據令觀眾目不暇給,比方每秒地球上有兩人出生,但是不到一個世紀後,出生率和死亡率將拉近。

這項由「法國人口研究所」主辦的展覽建議,應就社會演變和更廣泛的地球資源分享思考。持參觀護照的民眾可穿越電子關卡,玩多重遊戲。卅歲的皮耶發現,他已經超過地球居民的中間年齡(廿八歲),也就是只有四十億人在他出生那一年已經在世上了。六十歲的賈克則是稀有動物,約僅五二% 和他同年出生的人仍活著。

整個展場呈現的數據看過後揮之不去:地球每年增加七千五百萬居民,歐洲人的中間年齡是卅九歲、非洲人十九歲;人類平均壽命從一千八百年廿五歲延長至兩千年六五歲。在法國,高級主管比技術工人多活十年。此項展覽圍繞著四大議題: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成長的動力;人口過渡:明日的人類有多少;人口老化問題,以及國際移民潮問題。

【2005/04/14 民生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97274
(轉貼)新加坡生育率不再下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加坡生育率不再下跌

  新加坡最新生育率出爐了。去年是一.廿五,跟前年的數字一樣。

  壞消息是這同理想的二.一這個生育率相距甚遠﹔好消息是政府去年八月宣布具體的鼓勵生育措施之后,生育率急劇下降的速度,終于「緊急剎車」了。

  去年的新生兒有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二名,前年則有三萬七千四百八十五名。換句話說,盡管去年和前年的生育率相同,但是新加坡人去年還是比前年少生了一百九十三名嬰孩。

  如果你把新加坡過去五年的生育率排列起來(見表),就不難發現生育率是年年敗退,從二○○○年(龍年)急降至二○○四年(猴年)的一.廿五。

  這個下降幅度令人觸目驚心。可以想像,如果政府不立即撥出巨款,實行鼓勵生育措施,去年的生育率下跌時的支持點究竟在哪里,沒有人會知道。

  國務資政吳作棟今年春節期間暗示,生育率在雞年的展望應該不錯,他希望年輕夫婦能多多生育,帶來更多的雞寶寶。

  政府去年八月宣布鼓勵生育措施后,的確給有意生育的年輕夫婦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強心針的藥力是有時間性的,當他們再度在生活中面對各種壓力,以及躊躇于對物質條件和事業的追求時,鼓勵生育措施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難免會隨著時間流失。

  一些年輕夫婦對政府延長產婦的產假很支持,但是對其他的措施,印象便開始有些「模糊」了。

  因此,不斷對鼓勵生育措施進行宣傳是有必要的。政府也需要不斷強調它維護親家庭政策的決心,并為繼續營造鼓勵人們生育的環境,作出努力。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93677
(轉貼)四五年內 歐洲人口將少一至二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四五年內 歐洲人口將少一至二成

綜合外電報導

七日公佈的歐盟執委會所作的調查預估,由於無法避免的人口老化,現今至二○五○年當中,歐洲人口將減少百分之十三至廿二。

「泛歐洲組織」的專家根據聯合國所作的人口調查數據估計,在生育力較弱的情況下,歐洲人口甚至將降到五億六千四百萬(減少百分之廿二)。

【2005/04/09 民生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192401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