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82|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歐洲日報對生育率的報導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育率居歐盟最低國之一 移民對經濟吸引力減少
德國人口驟降 隱憂浮現
路透柏林電∕張興合編譯
人口學家開始擔心,日耳曼民族可能將成為稀有人種;自一九七二年以來,德國人口曲線陡降,而且這種趨勢可能加速,結果很難逆料。

德國近卅年來總人口總計減少了三百廿萬,等於一個柏林市人口。由於過去納粹黨提倡的邪惡的生育理論,在德國人民心中劃下一道深深的瘡疤,因而對人口學家的警告一向置若罔聞,現在才予以正視。

如今,德國領導層已將生育率問題列入重要政治議程,這也是納粹時期以來德國政府首度重視人口議題。大聯合政府的兩個政黨,基民聯盟和社民黨在這方面不斷較勁,看誰能提出更好的家庭政策。

應用人口學研究所所長米契爾說:「照這樣下去,德國人有一天終將消失。」他憂心地說,二○五○年德國人口可能自目前七千五百萬萎縮到五千萬,之後還可能再進一步萎縮。

他說:「卅五年來,德國的生育率一直低於人口替換率,這是「要命的」發展趨勢,德國人將成為瀕臨滅絕人種。現在這個憂慮還只是假設,或許有一天就得面對『末代德國人』問題。」

長期以來,德國一直是歐盟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名婦女生育一.三個小孩,比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人口替換率二.一個小孩低很多,大約只有卌年前德國婦女平均生育率的一半。

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生的德國人,包括德東和德西,三成以上無子女。教育程度越高的德國人,越不想要孩子,受過高等教育的德國男女,不育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卅八。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瓦特說:「德國人口每一代減少約三分之一,其結果可以想見。」

對財政與經濟可能造成的後果,包括老年年金的財政缺口越來越大,消費能力減弱和房地產縮水。

他說,目前談到德國人滅絕似乎太誇大了,但是,一個國家人口從一度達八千萬減成六千萬,那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

德國人口遞減,起初由於德國經濟吸引了大批移民潮而被掩蓋;但現在德國經濟對移民的吸引力已衰退,德國一度有七百萬外國人,最近開始走下坡,更諷刺的是,德國人移民至境外的人婁也在急劇增加中。

義大利、俄羅斯和日本都有人口減少問題,但德國尤為嚴重,因為被忽視太久。前總理施洛德去年就曾點破。

他說:「何以過去卌年來,我們對於國家從兒童很多變成缺少兒童的問題一直不感興趣?」

梅克爾總理上台後開始重視家庭,最近宣布鼓勵婦女生育政策,初為人母的婦女可獲得相當一年薪資的生育補貼,政府還考慮將實施全國幼稚園免學費政策。

【2006-01-25/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德低生育率冠全歐
逾五成家庭沒小孩 獨身比例全歐最高
中央社柏林一日電
德國不想生小孩的人顯然特別多。根據一項統計,德國家庭有小孩的比例為全歐最低。

生育率的結果,到了二○五○年,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大於六十五歲。

根據艾德諾基金會今天公佈的「二○○五年家庭報告」,百分之五十二的德國家庭沒有小孩,比例高於有小孩的家庭。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德國人生養小孩的意願顯然最低,不論有小孩的家庭比例或每一家的成員數都是全歐最低,而獨身的比例則為全歐最高。

報告還說,德國同一年齡層的所有男女,平均有三分之一一輩子都沒有小孩,比例之高全世界絕無僅有。

艾德諾基金會指出,年輕夫妻不願養小孩,使德國家庭多為孩子已經離家的老夫老妻。

比較東西德可發現,西德人沒有小孩的現象特別普遍;而與德國人相比,住在德國的外國人比較願意養小孩。

報告預估,低生育率的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到了二○五○年,德國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大於六十五歲。

【2006-01-03/歐洲日報/9版/歐洲新聞】


全球人口突破億
六年增加五億人 未來新增人口多數將出生於窮國 法專家憂心
新華社巴黎廿日電
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廿日宣布,根據聯合國人口調查統計,世界人口在十九日應已突破六十五億,第六十五億人很可能在亞洲某地出生。

該研究所負責人吉勒.皮松對媒體表示,之所以說第六十五億人在亞洲出生是因為,全球每天有約卅六.五萬人誕生,其中百分之五十七誕生在亞洲,百分之廿六誕生在非洲,百分之九生於拉丁美洲、百分之五生於歐洲,而在北美洲誕生的只佔百分之三,此外還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出生在各大洋的島嶼上。從數據看,第六十五億人在亞洲誕生的可能性佔百分之五十以上。

「世界人口在一九九九年時還是六十億,僅僅用了六年就增長了五億人!」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負責人吉勒.皮松廿日在談到世界人口突破六十五億時,向法國媒體表示了驚訝。

皮松說,目前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是每兩秒鐘誕生一個人,每天差不多要誕生廿萬人,相當於一個有一定規模城市的人口。

皮松說,此前許多國際專家曾預測,到二○五○年,全球人口將達到一百卅億到一百五十,「不過我們認為,屆時地球頂多只有九十億人,因為現在的婦女生育率在下降,因此人口增長速度在放慢。全球差不多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婦女平均生育率不足二.一個孩子的地區,而這一生育率只是保証人口正常更替的最低標準」。

不過皮松認為,盡管人口增長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長的壓力仍然不可小視,因為世界人口的年齡結構仍然偏於年輕,而全球出生人數仍然是死亡人數的兩倍。此外,目前人口增長呈現非常不均衡的局面,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情況各不相同,這給各國都帶來了非常不同的人口問題。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六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六國的人口總數達到了卅三億,接近世界總人口的一半。

「我們做好了迎接廿到卅億的新增人口的準備了麼?」皮松對世界人口的增加感到憂慮。他解釋說,盡管在未來幾十年,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在放慢,但這一速度仍然太快,它帶來的挑戰前所未有,因為這些新增人口的大多數將出生於貧窮國家,尤其是非洲,人口未來幾十年仍然將增加兩倍以上,而非洲國家能否養活如此多的人還是一個問題。

【2005-12-22/歐洲日報/2版/焦點新聞】


義人口老化指數 居全歐之冠
婦女生育率增加 創十五年來最高紀錄
中央社羅馬四日電
義大利婦女生育子女數量近年來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去年平均每名婦女生一.卅三名小孩,較前年的一.廿九略高,同時創下近十五年來最高紀錄。

根據國家統計院今天發表的年度報告,義大利婦女的生育率雖然增加,但人口老化情況仍然嚴重。以十四歲以下人口為基數,去年一月的人口老化指數為百分之一百卅五.九,為歐洲國家中指數最高者。

義大利人口總數為五千八百卌六萬二千三百七十五人,較前年增加五十七萬四千一百卅人,增加的人口數絕大部分為外來移民。義大利去年總共接受五十五萬八千一百八十九名外來移民。

在國民健康方面,百分之七十三.四的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表示滿意。

以性別來分,男性滿意比率較高,達百分之七十六.八,女性為百分之七十.一。

有百分之卅六.七的人患有慢性疾病,百分之十九.三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

有百分之卅七.三的人在定時服藥。以性別來分,女性定時服藥的比率較高,為百分之卌二.一,男性為百分之卅二.三。如以年齡來分,老年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三.六在定時服藥,廿歲以下的年輕人則是每六人中有一人在定時服藥。

值得欣慰的是抽煙人數已有下降趨勢。

今年十四歲以上的人口抽煙比率為百分之廿二,較去年的百分之廿三.九低。

以性別來分,男性抽煙比率為百分之廿八.三,女性為百分之十六.二。

在生活方面,有百分之卌七.八的人對個人的經濟情況不滿意,較二千○三年的百分之卌四.二增加三.六個百分點。

由於有百分之卌一.六的家庭表示入不敷出,婦女出外打零工貼補家用的情形逐年增加。去年婦女出外打零工的比率增達百分之廿五。

【2005-11-08/歐洲日報/9版/歐洲新聞】


法離婚率 與年俱增
法新社巴黎二日電∕郭昭澄編譯
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INSEE)二日公布「二○○三年人口情況報告」;當年由於酷暑,死亡率飆升、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生育率持平;報告中對結婚率、離婚率變動則提出全新的詮釋。

經統局指出,出生率仍保持水準是因每名婦女平均生育率繼續超出九○年代,每一百名婦女生育一百八十八名嬰兒。

二○○三年步上紅毯的法國人也愈來愈少,離婚率倒是與年俱增,且開始和「民事團結契約」(Pacs)齊鼓相當。民事團結契約從一九九九年創立至二○○三年,共登錄十萬三千八百件,分手率達百分之十.四。

【2005-11-04/歐洲日報/6版/法國新聞】


全法生育率最高
法新社
絏圖為法國印度洋海外領地馬約特島馬木祖婦產科醫院一景。鄰近的科摩羅群島因疾病叢生,死亡率高,故科摩羅島民經常企圖橫渡五十公里海域釱非法偷渡到進步許多的馬約特。馬木祖每年有七千五百個新生兒,是全法生育率最高的地區,其中三分之二產婦來自科摩羅。

【2005-09-28/歐洲日報/5版/法國新聞】


鼓勵生育 保障女性就業生第三個小孩 福利改善
法新社巴黎廿日電∕羅惠珍編譯
總理德維勒班將於星期四主持二○○五年全國家庭會議,為了鼓勵生育與女性就業保障,從第三個孩子出生起,父母養育子女假與津貼補助等,家庭會議將批准改善措施。

自第三個小孩出生起,父母可以請一年的子女養育假,這個議題早在今年春天已準備,且父母可領每月五百十二歐元六十四分的津貼,優惠津貼持續領三年,三年期間,這項津貼不能替代。

全國家庭協會聯合會(Unaf)主席布罕,曾在一份名為「人口統計問題焦點與家庭兒童陪伴意願」的報告書上建議,將津貼提高到每月七百至一千歐元。社會福利、老人、殘障暨家庭次級部長菲利普巴最近也公開表示支持布罕所提一年養育假的建議,但他並沒有提到布罕所建議的津貼問題。

然而目前的家庭政策執行正處於政府預算吃緊的時刻,社會保險局的預算屬家庭津貼這一部份逐年赤字,從二○○四年四億歐元赤字到今年已達十億歐元的赤字了,以馬忤斯(Emma椐s)主席易何席將針對貧困家庭補助問題提出建議案,並在全國家庭會議中討論。

既然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婦女請假在家養育子女,顯示法國社會婦女就業並不居於重要地位,離開職場在家養育子女三年,則可能失去職務,既然再就業難,等於間接鼓勵女性繼續生育。天主教工人工會(CFTC)為保障婦女就業的權益,堅持父母養育子女的假期能自由選擇,莫讓職業婦女在家過久而失去就業機會。

根據統計,歐盟廿五國中,法國的生育率僅次於愛爾蘭名列第二位(每名女性生一.九個孩子)。而女性(卅至五十四歲)就業超過百分之八十,在歐盟國家名列前矛。不過,布罕主席卻不這麼樂觀,他擔心新一代的女性失業問題會日漸嚴重。

為了獎勵大家庭,全國家庭會議將提議製作大家庭卡,由全國家庭補助金庫發卡給擁有三個小孩以上的家庭,持有大家庭卡可享受鐵路運輸與各種服務的減價優待。布罕主席建議大家庭卡無須申請,由全國家庭津貼出納處(Cnaf)自動發卡。

兒童色情網站防治是今年家庭會議的另一個重要主題,針對此一議題,會議將召集相關部長出席,另有不少相關的家庭協會、工運團體與全國家庭津貼出納處等機構亦將出席討論。家庭部次級部長菲利普巴簡舉了漂亮的比喻:「電腦網路如一座霓虹燈閃爍,街頭櫥窗擺設吸引人的大城市,然而城裡也有黑暗的陋巷。」

【2005-09-22/歐洲日報/5版/法國新聞】


施洛德夫人大談政治
接受專訪 尖銳批評梅克爾政策敵視婦女
路透柏林卅一日電∕張興合編譯
德國總理施洛德的夫人對施洛德的大選對手、基民聯盟黨魁梅克爾女士,頗不尋常地展開尖銳的批評,說她以前擔任婦女事務部長時,政策敵視婦女,必須為德國生育率下降負一部分責任。

施洛德夫人在九月一日出版的德文「時代周刊」難得一見的專訪中說,梅克爾與基民聯盟在黨內、甚至整個德國社會,為婦女同胞做得不夠。她說:「梅克爾的政策對婦女或家庭從來就不友善,縱使她曾擔任這方面部長。」

這是總理夫人六個月來頭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新聞稿提前一日在八月卅一日發。九月十八日德國將舉行大選投票。

五十一歲的梅克爾女士沒有子女,一九九○年代在基民聯盟黨籍的前總理柯爾執政時期,擔任過婦女與家庭事務部長。德國的生育率多年來直走下坡。

卌二歲的施洛德─柯普芙女士曾做過十多年記者,育有兩個女兒。從施洛德一九九八年執政以來,她很少對媒體發表政治評論。她說:「德國大部分婦女必須辛苦地兼顧家庭和職業,或是為辭掉工作專心養育孩子而傷神。」

她告訴自由派的「時代周刊」說:「這不是梅克爾的世界。儘管梅克爾出馬競選總理職位,婦女地位在保守的基民聯盟內部並未發生多少改變,只要看一下從該聯盟的邦議會議員女性所佔比率就可得知。」

選前民調顯示,基民聯盟比施洛德的社民黨領先約十二至十六個百分點。

梅克爾於一九九八年和她的第二任丈夫結婚,曾表示尚未認真決定不生小孩,但忙得沒時間經營家庭。

【2005-09-02/歐洲日報/7版/歐洲新聞】


全球年增八千萬人
美報告估計二○五○年時世界人口總數九十二億
中央社華盛頓廿三日電
總部設在華府的人口研究局(Population Research Bureau)廿三日公佈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儘管大部份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成長下降,有些國家甚至出現負成長,但全球人口仍持續以年增八千萬人的速度成長,估計到二○五○年,世界人口將比現在增加百分之卌三,達到九十二億人。

研究報告指出,低度開發國家的人口成長比例,佔全球人口成長的百分之九十九。非洲是全球生育率最高的地區,平均每一婦女生五個以上小孩,其中又以尼日排名第一,平均每一婦女生八個小孩。

南亞及中亞國家的生育率也偏高,平均每一婦女生三.二個小孩。

由於非洲及中南亞的高生育率,使全球的平均生育率拉高到每一婦女生二.七個小孩。

中國和泰國由於政府實施人口控制政策,兩國的生育率都降低到每一婦女只生一.六個小孩,接近開發國家的水平。

波蘭的生育率最低,平均每一婦女只生一.二個小孩。

【2005-08-26/歐洲日報/4版/國際新聞】


過去廿多年 女多男少
整體失業率卻較男性低
中新社香港廿八日電
官方統計顯示,過去廿多年來,香港男性數目與每千名女性的比率持續下降,現在,女性人口已較男性為多。不過,香港女性的整體失業率卻低於男性。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編製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二○○五年版)》今天出版。此份統計報告顯示,香港男性數目與每千名女性的比率,已從一九八一年的一千○八十七降至去年的九百廿九。自一九九六年起,廿至卅九歲的女性人口較男性為多;自二千年起,卌至卌四歲的女性人口也開始多於男性。港府認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內地女性持單程通行證來港與丈夫團聚,以及為數不少的女性外籍家庭傭工來港工作。

隨著接受教育的時間增長以及較遲踏進社會工作,香港女性和男性均有遲婚的趨勢。女性的初婚年齡中位數由一九八一年的廿三.九歲,升至去年的廿八.一歲;同期,男性的初婚年齡中位數則由廿七歲升至卅一.一歲。

在女性人口多於男性的同時,香港女性勞動人口的增長也較男性顯著。從一九八六年到去年,女性勞動人口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九,而男性勞動人口只增加了百分之十四.五。女性勞動人口的部分增幅,是緣於女性外籍家庭傭工人數的增加;此外,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遲婚及獨身情況增加,也使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上昇。

在失業率方面,女性整體失業率低於男性。去年,女性失業人數和失業率分別為八萬八千一百人和百分之五.六,男性的失業人數和比率則分別為十五萬三千三百人和百分之七.八。女性失業人士的失業期間中位數為九十三天,短於男性失業人士的相應中位數九十九天。

統計報告還指出,香港人口持續趨向老化,十五歲以下及十五至廿九歲的人口數目和比例顯著下跌,反映出生育率不斷下降。

【2005-07-30/歐洲日報/35版/香港新聞】


學者:激進回教徒整合 構成安全威脅 歐洲成恐怖份子溫床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廿六日電
多位知名研究恐怖主義的學者指出,回教聖戰運動在歐洲興起,不僅對歐洲的安全造成威脅,歐洲並成為恐怖份子轉向攻擊其他國家的跳板,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激進回教徒積極整合下,歐洲成為培育恐怖激進份子的溫床。

「泰晤士報」報導,目前歐洲約有一千五百多萬名回教徒,占歐洲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其中以法國的五百萬名最多,其次是德國的四百萬名,英國的一百六十萬名,由於他們大量生育,在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回教徒年平均生育率高達百分之十.六,預估到二○二五年,歐洲的回教人口將增加一倍。

美國尼克森研究中心國家安全部主任 Robert Leiken ,最近在知名的外交季刊發表文章指出,從哥本哈根到布魯塞爾,從米蘭到馬德里甚至倫敦,許多歐洲回教移民或他們的子孫,都自願參加聖戰,他研究的三百七十三名在歐洲及美國的聖戰參加者,有四分之一都是歐盟公民。

現在情況愈來愈清楚,歐洲的恐怖份子並不是「舶來品」,而是歐洲孕育長大的回教徒。隨著歐洲的聖戰參與者增加,對歐洲乃至於全球的安全,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警訊。

法國政府是第一個面臨回教徒攻擊的歐洲國家,一九八○到一九九○年代境內的前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回教徒持續發動恐怖報復攻擊,法國警方採取多項許多國家不敢跟進的掃蕩措施,包括不准興建清真寺,也不得有回教禱告室,如果傳教士散播激進思想,一律驅離出境,而且不給予任何激進回教徒政治庇護。

從「泰晤士報」公布的歐洲恐怖攻擊案件來看,早在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二日馬德里就遭到炸彈攻擊,造成十八人死亡,同年十二月羅馬和維也納出現自殺攻擊,十六人死亡,其他包括法蘭克福、巴黎、漢堡、阿姆斯特丹等都被攻擊過。

英警方與情治單位最近向首相布萊爾表示,未來至少五年,英國將持續受到恐怖份子攻擊,並有安全人員警告,羅馬可能是下一個目標。歐洲的安全明顯亮起紅燈。

一位研究宗教與公共安全的學者表示,回教族群在歐洲的成功整合,對歐洲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歐洲各國政府除了嚴守邊境安全,不讓恐怖份子入境,如何「自清門戶」也是反恐的要事。

【2005-07-28/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人口老化 低生育率 歐洲人面臨挑戰
歐洲對移民問題態度保留 國際人口會議質疑
法新社圖爾十八日電∕郭昭澄編譯
歐盟就業、社會事務暨機會均等專員史皮德拉十八日在法國圖爾(Tours)主持「第廿五屆國際人口會議」開幕式致詞時呼籲歐洲人,一起面對生育率下滑和人口老化的挑戰。

史皮德拉指出,人口縮減是歐洲的事實,未來數十年內,義大利和德國的人口將縮水,西班牙人口拜移民之賜將呈停滯,只有法國和英國人口會成長。

史皮德拉指出,「人口老化加上低生育率,應不會影響到建立我們社會模式的價值,尤其是優質社會福利的普世性。」

與會者除了法國研究暨高等教育部長古拉爾外,還有來自一百一十國的二千多名專家,會期至廿三日。至今年全球人口達六十五億人。

法國代表古拉爾致詞時強調,「我們現在要面對兩個重要現象:一是全球人口成長,再來是歐洲以及全球人口老化。」他要求與會者完成可以幫助國家和國際決策者的綜合結論。

「國際會議主辦委員會」主席羅列女士在介紹這項四年舉行一次的人口會議內容時,將人口辯論擴大至全球層級。

羅列女士問道:「如何管理卌五年後在現有六十五億人口上再增加的卅億人口?」她提醒,人口增加地區主要在貧窮國家。

羅列女士提出第二個令人省思問題是:如何分享財富與知識?「依國家不同,人類平均壽命可延長至一倍」。

第三個問題是人口老化,羅列女士指出:「明天我們會有更多銀髮族,有些甚至很老很長壽。如何讓他們像樣地活著?這些改變將對他的們的退休年齡有何影響?是否應該推展終身訓練?」

大會也討論移民問題,人類歷史因移民而成形。就此問題,「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盟」 (UIESP)主席瓦隆強調應檢討移民問題,「我們可以質疑歐洲對移民問題的保留態度」。此席話影射歐洲對移民的限制性政策。

瓦隆指出,「我們來想像一下:土耳其進入歐盟後的情形:會不會有大量土耳其移民潮登陸?不太可能。向北非國家開放邊界會很很嚴重嗎?」

【2005-07-20/歐洲日報/7版/歐洲新聞】


西班牙婦女生育率增加
十年來 去年創新高
中央社記者張淡浪馬德里廿二日電
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公佈有關人口自然流動的資料顯示,二○○四年西國平均每名生育年齡的婦女有一.卅二個子女,此為自一九九三年以來最高的生育數據。

資料顯示,出生人口的增加,部分原因在外國移民母親的多產,她們的生育數約佔全部出生人口的百分之十三.七。

在二○○四年,西國總計誕生卌五萬三千三百個新生兒,較前一年登記的出生人口多出一萬三千四百人,平均每千人口的出生率,自二○○三年的十.卌七增至十.六二。

【2005-06-24/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法人口將冠全歐
催生成功 補助多多 生育即生財 至二○五○年再增一千五百萬人
本報綜合報導
星期泰晤士報十九日報導,法國鼓勵婦女生育的政策似已奏效,可望在二○五○年取代英國甚至德國,成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歐洲,法國生育率僅次愛爾蘭,如果人口出生的速率不變,全國人口在二○五○年將由目前的六千萬人增加到七千五百萬人,成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英國現有人口大約六千萬,卌五年後可能成為六千七百萬,德國現有人口八千二百萬,二○五○年能降到七千萬。

政府提供優渥補助,這些措施包括每名新生兒每月補助;如果婦女決定在家專職帶小孩,每個月再加補助;育嬰婦女可以留職休假三年,及加上周工時上限卅五小時,使夫婦更有餘裕懷孕帶小孩等。

索邦大學教授杜蒙表示:「大多數法國人渴望生養小孩。大家將小孩視為財富。」

實質財務誘因是很重要的因素。以稅負為例。家有小孩的夫婦可將收入分為幾分,每多生一個小孩,繳的稅就越少。如果席琳帶著三個孩子搭乘高速電車前往馬賽探視姊妹,她只要拿出一張特殊卡片,證明自己是「大家庭」成員,就可享有票價七折的優待。如果帶著四個孩子同行,票價六折,七個孩子三折。

另外一個好處是,如果願意,可在小孩出生後的前三年採部分工時。席琳說:「我正在認真考慮,特別是在天氣這麼好的時候。」

【2005-06-21/歐洲日報/1版/焦點新聞】


荷不容移民大量湧入
將在歐盟憲法下續控制入境者
路透馬斯垂克廿六日電∕張興合編譯
荷蘭移民事務部長佛當克廿六日說,荷蘭將在歐盟憲法下繼續控制移民人數,不會任由歐盟其他會員國的移民大量湧入。

佛當克在此間召開的移民問題研討會中說:「荷蘭民眾在談論移民問題與歐盟憲法之間的關係時,有許多誤解。」

荷蘭民眾憂心一旦歐盟憲法通過實施,荷蘭的移民政策將失控,因此反對歐憲陣營聲勢大漲。

荷蘭將於六月一日舉行歐憲公投,目前民調顯示多數選民反對歐憲。

佛當克駁斥某些媒體報導西班牙七十萬申請特赦的非法移民,一旦獲得特赦後將湧入荷蘭,她對此說加以駁斥。他說唯有在西班牙居住滿五年且符合其他條件者才可以移出西班牙。

西班牙政府於二月七日開始為非法移民實施特赦,凡能夠提出受雇證明、在西班牙的居住證明以及良民證者,就可以獲得合法的居留證和工作證,可享有權利但也必須納稅。

但反對歐憲的領袖維爾德警告說,荷蘭如果通過該憲法,西班牙將聯合歐盟其他會員國提出如同特赦的開放性移民政策。

自從三年前人民黨黨魁佛杜恩遭謀殺後,移民問題在荷蘭變得很熱門。佛杜恩曾主張荷蘭人口壓力已經太大,不能再吸收任何移民。

荷蘭製片家西奧.梵谷於去年十一月遭謀殺,警方逮捕的嫌犯是摩洛哥裔的回教徒,又激起荷蘭人與移民之間的社會緊張關係,對境內一百萬回教徒融入社會的問題展開激辯。

佛當克極力向選民保證政府在歐盟憲法下仍舊會堅守移民政策,接受合法移民,拒絕非法移民。她說:「我們試圖澄清誤解,讓民眾清楚瞭解歐盟憲法對建立一個共同的移民政策是不可少的。」

佛當克呼籲歐洲應該更加重視移民融入社會的問題,在荷蘭有七十萬移民不會說荷語,某些移民群特別不易找到工作,或容易誤入歧途成為犯罪份子,容易走上偏激路線。

她說,二、卅年來,荷蘭與其他許多歐洲國家在移民融入問題方面顯得有些天真。

歐盟執委會就業專員史皮德拉說,歐盟生育率太低,未來數十年需要外來移民彌補勞力的不足。他說這些問題很複雜而且具有敏感性甚至爆炸性,沒有融入和共同的移民移民政策,將很難以說服選民。


香港婦女公私難兼顧
生育率 跌至全球最低
新華社香港八日電
有關統計顯示,香港的生育率已跌至全球最低,平均每名婦女只生育○.九個小孩。為何香港女性不想當媽媽?此間一媒體在母親節採訪發現,願不願意當媽媽,每人背後都有一個理由。

婚禮顧問歐惠芳說,現時婚禮顧問除協助準新人籌備婚禮外,還提供婚前生育輔導,包括教導避孕的方法及為有意生育的新娘灌輸懷孕前的信息等。據她的經驗,由原來想生轉為不想生,多於原來不想生改為想生。現時供養一名子女需花費過百萬元,很多人寧願將金錢花在自己身上,也不願供養下一代。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邵一鳴表示,香港生育率偏低主要是女性越來越遲婚,她們的工作機會較以往高,擁有獨立生活能力。其實,香港生育率偏低的問題,早於八○年代已出現。政府需透過教育,讓學歷或職位較高的女性願意當母親。

人力資源網站公司──薪資網站推算,以一位全職母親照顧至少兩個學齡子女計算,母親一周有六天時間每日工作十五小時,只有一天是工作十小時,即每周工作達一百小時。如此推算,按照北美人力市場薪資標準,她們基本年薪達五.四萬加元,即大約卅三.八萬港元,而超時加班費更達十一萬加元,即大約六十八.八六萬港元,即年薪共達十六.四萬加元,相等於一百○三萬港元。

此間專家指出,全職母親在家絕不輕鬆,除了要照顧子女的生活起居,又要擔任他們的心理顧問,最大挑戰還是在她們的日夜操勞往往未能獲得應有重視。

【2005-05-10/歐洲日報/22版/香港新聞】


美國人口 快速老化
法新社華盛頓廿一日電
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廿一日說,美國人口正迅速老化,到二○三年有十個州年滿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十八歲以下的人口。

在二千年,包括佛羅里達這些退休天堂在內,還沒有一個州的退休人口超過未成年人口。

但是廿五年內,佛羅里達、德拉瓦、緬因、蒙大拿、新墨西哥、北達科他、賓州、佛蒙特、西維吉尼亞和懷俄明等十個州,都將出現老年人多於未成年人的情況。

二次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屆時將達到八十多歲,而人口普查局預測有廿六個州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將增加一倍。

人口普查局根據二千年人口普查的結果、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移動率,做成這些預測。

【2005-04-23/歐洲日報/4版/國際要聞】


人口老化 本世紀最重要社會課題
法新社巴黎十二日電∕郭昭澄編譯
世界人口的演變並非一直如一般普遍接受的看法,「法國人口研究所」(INED)人口學家暨巴黎「拉維烈特科學工業城」策展人畢松在此為讀者解答三大疑點:

問:我們活在一個人口爆炸的世界?

答:不對。世界人口仍在快速增加中,但卌年來已進入減速階段。減速的速度比我們預測的更快。我們估計至二○五○年世界人口將達八十至九十億,但在一九五○年人口學家卻估計至二○五○年可望達到一百五十億人。人口學家本來以為需要一段時間南半球國家的出生率才會開始下降,但自六○年末期起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出生率已開始下挫,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8686
(轉貼)歐洲日報對生育率的報導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港府鼓勵生育:三個唔嫌多
出生率全球最低 陰盛陽衰趨嚴重 放寬限制吸引壯男到香港工作
本報香港廿一日電
「兩個夠晒數」這句生育的口號已不合時宜!港府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廿一日在電台節目中指出,香港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男女比例亦日漸擴大,估計到二○三一年,男女比例會達至三比四,即三名男士對四名女士。

為平衡男女比例,他鼓勵市民生育,每個家庭最好生三個。當局並會檢討放寬目前的輸入專才及優才的計畫,吸引更多年輕力壯的男子到香港工作。

據了解,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正探討人口政策,研究如何吸引優質專才赴港,而曾蔭權領導的「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將於二○○六年初公布有關研究報告,並諮詢公眾如何落實。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亦表示,港府會考慮各項鼓勵生育的稅務優惠建議。

曾蔭權指出,香港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地方,現時香港女性平均生育率為○.九胎,遠遠低於世界婦女平均生育二.一胎。他坦言,人口老化問題令人憂慮,生育率低可能由近年經濟環境變差、市民心理上不平復所致。

他說:「所以要注入生力軍,吸引更多年輕力壯男士來港,起碼生兩個,最好生三個,紓緩人口老化情況。」他有信心當經濟情況好轉,令市民生活壓力減少,生育率便會上升。

他又指出,香港的男女人口比例日漸擴大,根據精算家表示,到二○三一年,七十五個男士對一百個女士,究其原因,曾蔭權指香港有一半男士較為熱衷到中國大陸娶妻,他推斷說:「有兩萬多個男士到內地結婚,留低兩萬多個女士在港無人娶,男士結婚後帶兩萬多個太太回港,形成七十五對一百情況……或者我男士唔夠靚仔呢!」

【2005-02-23/歐洲日報/22版/香港新聞】


烏蘇拉 七孩子的媽德最閃亮政壇新秀 黨齡十幾年 竄升很火速
本報特約記者張筱雲慕尼黑四日電
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是德國目前最閃亮的「政壇新秀」,她黨齡才十幾年,從政卻一帆風順,竄升速度驚人,二○○三年出任下薩克森邦社會局局長,現在,兩星期前,又被基民黨(CDU)主席梅爾可賞識提拔,正式進入中央核心高層。

說是新秀,其實她年齡不小,今年已經卌六歲。她之所以受人矚目,除了在政界崛起的快速,還是七個孩子的母親(老大唸中學,最小的剛上幼稚園),打破全世界女部長紀錄。如果世間有「完美」這個字,烏蘇拉馮德萊恩大概就是它的代名詞。

她出身名門,父親曾經擔任下薩克森邦邦長。雖年近半百,但依舊苗條纖細、金髮披肩,清秀美麗,且個性平易近人,毫無咄咄逼人的女強人架勢。尤其,烏蘇拉馮德萊恩受過良好教育,一九七八年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不僅是國際一流學府經濟碩士,還擁有醫學博士頭銜。

德國人通常不喜歡養孩子,導致生出率年年下降,平均一個家庭擁有子女數字為一.三,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更不肯為子女犧牲自我,生七個小孩的確是「少數中的少數」,這也是媒體和民眾最好奇的一點。「因為我們都來自兄弟姊妹眾多的家庭,喜歡大家庭的氣氛」烏蘇拉和在醫學院擔任教授的先生(Heiko von der Leyen)兩人異口同聲表示。

奇怪的是,即使家中既無父母、公婆又沒有傭人幫忙,烏蘇拉並未被瑣碎的家事和繁忙的公務打倒,還是經常笑容滿面,形象專業、政績優良,尤其,她的「人性化」(拜七個孩子之賜)深得民心,簡直是「女超人」!德國人雖沒有「齊家、治國、平天下」名言,但老百姓普遍認為能夠成功教養七個孩子,仍游刃有餘,從政必定不成問題。

問她如何維持身心平衡?這位女政府官員將一切歸功丈夫和孩子的支持:「我們是很好的工作團隊,大家合作無間」。

每天早上六點半,馮德萊恩一家人起床了,當教授的先生到店舖買新鮮麵包,媽媽準備好早點後,利用一點時間幫要月考的女兒再講解一次數學,一家九口各就各位,忙碌而有秩序。這時候,上午八點之前,烏蘇拉不是政府高官,她的身份是母親和家庭主婦,在有效率地管教下,七個子女分工各司其職,例如,今天輪到老三、老四餵食院子裡飼養的羊和馬,他們必須在上學前完成任務。

七點五十,公務車司機準時到門口接她,換下襯衫、牛仔褲,七個孩子的媽媽穿上正式套裝走進州政府辦公室扮演另一個角色,目前她正全力推動的是多年的夢想:「多代同堂計畫」,即,老人院、幼稚園結合在一起,讓老人感染孩子的童真歡樂、孩子接受長者的照顧與慈愛,彼此受益。經過一天繁忙的公務,晚上七點,回到家裡,先生和孩子已經等在餐桌上。烏蘇拉和丈夫達成共識,除了上班及工作,絕不參加應酬,儘量把時間留給孩子。

烏蘇拉馮德萊恩的例子,為「事業、家庭」如何兩全作了最佳見證,也為生育率年年下降的德國帶來「增產報國」正面刺激。尤其,這種「人性化」的形象正是基民黨長久以來所缺乏,帶來超人氣的票效應,甚至有黨內人士建議推她為下次(二○○六年)總理候選人,烏蘇拉馮德萊恩拒談這個問題,她認為根本言之過早。

【2005-01-06/歐洲日報/7版/歐洲新聞】


義人口近五千八百萬 卌七%家庭感到生活水準下降

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十六日專電
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到二○○三年底全國人口共有五千七百八十八萬八千兩百卌五人,其中移民人數大幅增加,女性的平均壽命為八十二.九歲,男性的平均壽命為七十七歲。義大利女性平均生育率為每一女性生育一.廿七名子女。

根據這項統計雖然義大利普遍長壽,但是大約百分之卌七的受訪者感到家庭生活水準開始下滑,有百分之卌四.二的受訪者表示對於自已的生活不滿意,這種現象在北部和中部城市最為明顯和普遍。

【2004-11-18/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鼓勵生育 協助就業列為重點
工作穩定 生養下一代的意願才會提高
法新社巴黎九日電∕郭昭澄編譯
「經濟社會委員會」(CES)在九日提呈的草案中提倡鼓勵生育的志願行動,以確保廿四○年新世代的更新;為此該委員會主張制訂一項協助家庭政策,尤其在就業方面。

CES 草案報告人畢耶在一項記者會上指出,就算法國和愛爾蘭一樣有高於歐盟鄰國的生育率,新生代也不足以彌補眾多嬰兒潮退休後的空缺。畢耶強調,近期內法國將面對就業年齡人口縮水的困境,然而人口變化會反應在該國的經濟活力上。CES 認為,失業惡化、貧窮化持續以及年輕人和婦女難以融入就業市場,種種不利因素使得大眾對未來沒信心,降低生養下一代的意願。

CES 強調,鼓勵生育政策必須是永續發展的其中一環,制訂這方面的公共志願政策迫在眉睫。

CES 提出四項鼓勵生育重點:第一是協助就業,此乃鼓勵家庭對未來保持希望的首要條件,男女就業機會平均,並排除一切形式的歧視。

住宅是穩定家庭的基礎,CES 建議在廿一四年之前興建至少十二萬戶新國宅。此外是制訂公平家庭政策,提供低收入戶特別補助,因為具社福性質的財力支援是扺抗危機的最佳方式。最後,CES 建議食物津貼應列為公共利益,有子女監護權的父母,若有財務困難無法供應飲食時可獲相等的食物津貼。

【2004-03-11/歐洲日報/6版/法國新聞】

莫斯科鼓勵生育 小孩越多領越多
法新社莫斯科廿九日電∕徐恆淑編譯
俄羅斯官員廿九日說,莫斯科當局決意提高下滑的生育率,每對年輕男女如果生第一胎可獲得五百美元補助,以累進的方式計算,生愈多領愈多。

俄羅斯人口每年減少一百萬,莫斯科市議會廿九日通過一項法案,目的是鼓勵夫妻多生小孩。

市長辦公室對第一個孩子補助五百美元,第二個孩子七百美元,第三個孩子及第四、第五個等... 都補助一千美元。

【2004-01-31/歐洲日報/9版/歐洲新聞】

人口老化 生育率低 某些國家全靠移民彌補
五十年後 歐洲人僅佔全球六.五
法新社斯特拉斯堡廿九日電∕郭昭澄編譯
歐洲理事會廿九日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至二○○三年初歐洲人口達八億一千四百萬,人口結構續呈老化,由於生育率超低,在全球人口所佔的比率也不斷下降。

歐洲理事會人口委員會主席龐許向媒體介紹這篇報告時指出,由於生育率低,目前歐洲人口佔全球人口的比率呈持續下降趨勢。

龐許解釋說,五十年前歐洲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百分之廿二,現在佔百分之十二,再過五十年可能只佔百分之六.五。

根據這份報告,二○○二年至二○○三年初,歐洲人口僅增加百分之○.○八,自然人口成長(出生減去死亡的剩餘)出現愈來愈大的負成長。

一九九○年僅德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出現負成長,二○○二年擴大至十一個中東歐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摩達維亞、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波蘭和斯洛維尼亞。在西歐國家,則維持微幅成長。

二○○二年土耳其以百分之一.卌三出生率居全歐之冠,不過統計數據也顯示,這個數據呈緩慢下滑趨勢。二○○一年每位土耳其婦女平均生育二.五二個小孩,是唯一超過世代更新所需出生率(百分之二.一)的歐洲國家。在某些西歐國家,全靠移民彌補銳減的人口。

【2004-01-31/歐洲日報/1版/焦點】

三百年後人口 聯國估九十億

法新社聯合國九日電∕張興合編譯
聯合國擴大預測未來的企圖心,九日預測三百年後的世界人口數字大約九十億。

聯合國人口部門說,這是一項「突破性」的統計成果,可以預測到更久以後的未來。原先只能預測二一五○年世界總人口。

該預測說,未來一百年內生育率會比死亡率低,百年後兩者將會扯平,使全球總人口由目前的六十一億增加到二卅○年的九十億。

如果人類受孕率增加四分之一,未來三百年後全球人口將增加到三百六十四億,如果受孕率降低四分之一,則三百年後全球人口降到廿三億。

【2003-12-10/歐洲日報/3版/國際要聞】

西班牙合法移民倍增 一四五萬人 佔總人口三.二

法新社馬德里八日電∕郭昭澄編譯
西班牙內政部八日宣布,西班牙的合法移民約計一百卌五萬人,短短十幾年間增加了三倍,佔西班牙總人口的百分之三.二。

二○○二年扺達西班牙的新移民達十二萬四千六百七十人,加上移民媽媽所生的四萬三千個新生兒,至二○○三年六月西班牙的合法移民人數達一百卌四萬千六百七十一人,比一九九一年的卅五萬三千三百六十七人增加三倍。

合法移民大部份來自歐洲,百分之卅五.五六的合法移民來自舊歐洲,來自美國的移民佔百分之廿八.七五,百分之廿七.七來自非洲,百分之七.九一來自亞洲。

摩洛哥人以廿八萬二千四百卅二人成為人口最眾的外僑團體,其次是厄瓜多爾人,英國人以九萬○九十一人排名第三,也是最大的歐洲團體,領先德國人。

八成三移民的年齡在十六至六十四歲之間,超過六十四歲老移民僅佔百分之六。外國人口中男性超出女性,佔百分之五十五.廿一。

西班牙外籍人口驟增原因主要是移民婦女增產報國,移民生育率大幅提升,從一九九六年佔全國總出生率的百分之三.廿六,升至二○○二年的百分之十.卌四。

根據二○○一年十一月西班牙最新人口普查結果,西班牙總人口四千○八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十一人,為歐盟第五大國。

【2003-07-10/歐洲日報/9版/歐洲新聞】


巴黎逾千幼童 等著進托兒所
法新社巴黎廿三日電∕郭昭澄編譯
巴黎市議會共黨黨團廿三日在一份聲明中揭露巴黎托兒所名額不足的情況,一千三百名三歲小朋友還在候補名單上排隊。

共黨黨團指出,這是妨礙所有人幼教權利的真正問題。二○○一年有六百五十位小朋友在候補名單上,二○○二年增加到九百位,今年六月則高達一千三百位。

共黨黨團進一步指出:「巴黎市府考慮到二千年嬰兒潮問題,近兩年來做了史無前例的努力興建很多學校。但教育部並未跟上腳步,還是得靠教育部的政策決心,任命足夠老師才能接待小朋友。」

共黨強調,巴黎二至三歲幼兒的入學率僅百分之八,為全國最低(全國平均百分之卅)。共黨要求教育部和巴黎學區當局立即採取措施,在今年底前讓所有將滿三歲兒童可以入學,並制訂多年制方案。

巴黎的問題涉及更全面問題,一九九九年生育率復甦,到了二千年和二○○一年出現了大批嬰兒潮。因此二○○一年開學時全國托兒所共二百卌七萬三千四百名兒童(比前一年多出二萬一千人)。今年入學預計會增加四萬一千人,明年會增加六萬人以上。

【2003-06-25/歐洲日報/6版/法國新聞】


奧反抑制提早退休
法新社維也納一日電∕徐恆淑編譯
奧地利警方說,大約十萬名奧地利人一日走上維也納及各地首府街頭,抗議政府擬議修改退休金法抑制提早退休。此外,預料五月六日還有更大規模的工會示威活動。

維也納一日喧囂的抗議以在市政廳前的集會為活動焦點。反對黨社民黨領袖古森鮑爾告訴群眾:「如果你拒絕抵抗,這場仗就已經失敗。」

維也納市長霍普爾也與古森鮑爾並肩加入五一勞動節的示威活動中,霍普爾指責保守黨總理舒塞治國違反人民意願。

政府廿九日提出一項退休金改革草案,將在六月六日提交國會,希望藉此法在今後四年節省廿二億歐元(廿四億美元)。

奧地利原先只要離職即可領退休金的制度受到人口老化及生育率降低的雙重威脅,人口老化致領取更長更多的年金,生育率低表示能付退休金撥款的人更少。法國、德國、義大利亦有同樣情況。

擬議中的草案要求加長繳交退休金扣款的年限,從卌年延為卌五年,古森鮑爾稱之為「自一九四五年以來社會政策的最大倒退」。

工會團體及海德的極右派自由黨也齊聲反對認為改革方案「太過嚴苛」。

【2003-05-03/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車核災區甲狀腺癌患激增
在白俄兒童間猶如流行病 十餘年近十萬兒童被送往愛爾蘭養病
法新社都柏林廿三日電∕徐恆淑編譯
愛爾蘭慈善團體「車諾比爾兒童計劃」創立人艾蒂羅契廿三日說,一九八六年烏克蘭發生車諾比爾核子災變後,鄰國白俄羅斯兒童的甲狀腺癌猶如流行病般大量增加。

羅契說:「我們在白俄羅斯看到該國健康的惡化。」她最近曾帶領一個車隊運送二百九十萬歐元(三百廿萬美元)的援助前往白俄羅斯。

她從一九九一成立該慈善團體以來,曾送出三千萬歐元的援助前往核變災區,並把近十萬名兒童帶往愛爾蘭養病。

羅契說:「我目睹一個國家陷於苦難,兒童普遍患病,不孕率愈來愈高,污染區死亡率超過生育率

「除此而外,兒童之間的甲狀腺癌像流行病般大量增加。

「爆炸當時的許多兒童如今成立他們自己的家庭,我們看到輻射如何傳到下一代,如何進入基因群,他們所生的孩子先天缺陷驚人的高。」

羅契說,車諾比爾發生災變的第四號反應爐的水泥掩體,本身正洩出放射物,並且可能有崩塌的危險,她擔心可能有進一步的災難。

她說:「果真發生,將會比最初的事件有更多輻射外洩。」

【2003-04-25/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女人生頭胎年紀越來越大 歐洲人口進入「負動量」時期

法新社華盛頓廿七日電∕王介文編譯
根據「科學」雜誌廿七日刊載的研究報告,歐洲人口正進入「負動量」時期,雖然會繼續成長,但速度將減緩,最終開始減少,主要原因是女人生第一胎的年紀越來越大。

這項針對十五國歐盟人口數據的研究,探討婦女第一胎生育平均年齡的提高,對未來人口的影響。

作者研究來自「歐洲人口統計觀測所」的資料,他們估算,低生育率導致歐洲未來人口減少,百分之卌是因為婦女延後生育年齡。

「奧地利國際應用系統研究所」的歐尼爾說:「我們發現,生育年齡其實對未來人口統計趨勢,有很大的影響。」

【2003-03-29/歐洲日報/9版/歐洲新聞】


新移民居港未滿七年 禁享福利
港人長居海外列入檢討 港府可用酌情權援助新移民
本報香港廿六日電
香港政府廿六日宣布將會收緊現時派發社會福利的資格,全盤收緊現時享用資助醫療、申領綜援等福利服務的資格,新移民一律要居港滿七年才可享用該等服務;首當其衝的會是持雙程證來港人士及訪港旅客,在四月一日起若要使用公共醫療服務,便需要繳付全費。至於六十七萬擁有香港身份證的非永久居民,包括外傭等,長遠也會喪失享用資助醫療服務的資格。

新建議除收緊新移民享受醫療、綜援及上樓等的資格外,又放寬對未滿十八歲人士的規限,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的未成年居民今後不再受居港年期限制,可享有等同永久居民相若的醫療和福利服務。新建議的生效日期有待政府進一步研究,但在生效日期前已持單程證抵港定居者將不受影響。港府為協助新移民定居每年花費數以十億元計。

此外,隨愈來愈多港人往海外或中國大陸居住和工作,小組指他們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可能大幅減少,又無繳付香港稅項,故日後會深入檢討該等人士回港後,可否繼續享受永久居民的醫療及上樓等福利問題。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強調,這個涉及香港下一代的重要課題,由他親自負責,報告書向新移民的福利打主意,絕非取消安全網,只是統一不同服務之間申請資格的居港年期規定,扭轉不合理情況。

曾蔭權強調,香港社會一貫崇尚「自力更生」,任何人來港定居前,也應該考慮個人的經濟狀況能否維持自己以至家人的生活,不應將本身的問題轉嫁整個社會。

不過,曾蔭權保證香港政府不會對有需要人士視而不見,當局可運用酌情權,為未符居港年期居民提供援助。以申領綜援為例,目前的規定是居港滿一年,但社會福利署署長可運用酌情權批准申請,本年度截至今年一月底,已有九百一十八個個案獲豁免居港年期規限。

至於現時每日一百五十個單程證名額,曾蔭權特別澄清單程證人士中,逾八成是「自力更生」,僅一成六需要申領綜援;兼且由於香港的生育率持續處於低水平,單程證來港人士成為香港人口維持活力的主要支柱。他指單程證名額是中港兩地政府協議所得,不能單方面更改。

曾蔭權更指出,有研究發現九歲前來港定居的大陸兒童,他們與香港學童在升讀大學的比率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每日把六十個單程證名額撥予持居港權的兒童,實有必要,好讓他們能盡早來港,對兒童本身、其家人及香港均有好處。

【2003-02-28/歐洲日報/22版/香港新聞】


世界人口 愈來愈少

法新社聯合國廿六日電∕王介文編譯
由於愛滋病肆虐,再加上第三世界生育率下降,聯合國廿六日將世紀中期人口預測修正為八十九億,比原先數據少四億人。

有史以來第一次,聯合國人口部預測,「多數開發中國家未來生育率,在廿一世紀某時,可能降到每名女子二.一個小孩以下」。

在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聯合國估計五十三個情況最糟的國家,在這個十年內,愛滋病將奪走四千六百萬條人命,「到了二○五○年,該數據預料將升到兩億七千八百萬。」聯合國人口部主任夏米在記者會說:「這個流行病的長期衝擊,仍然很嚴重。」

他說:「愛滋病是大規模毀滅性疾病,短期內不會有疫苗出來。我們的預測假設,二○一○年前,盛行率維持一樣,然後行為改變將開始影響盛行率。」

兩年前,人口部預測,全球人口二○五○年將增至九十三億。

【2003-02-28/歐洲日報/4版/國際要聞】


義政府鼓勵民眾延齡退休 退休制改革 坐領大筆補償金時代結束

法新社羅馬十一日電∕郭昭澄編譯
義大利政府二月中旬提呈國會的退休制改革,敲響了優惠退休制的喪鐘,今後政府鼓勵打算退休的人工作到更老一點才退休。

義大利下議院十七日將進入辯論主題,退休制改革可望在二○○四年正式生效。

退休改革的重點在於節省儲蓄,鼓勵國人在工作繳稅超過卌年後和退休最低年限後,再延長時間繼續工作。男性最久可工作到六十五歲,女性六十歲。

社會事務部估計,約有百分之十五的薪水階級會受此改革吸引,超過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

退休制改革同時為強制薪水階級繳納額外退休基金的措施劃下句點。

此點意味退休之初坐領大筆補償的時代結束,此筆款項或稱結束關係待遇,是從員工和公司繳納的分攤額中拿出的一筆延後支付薪水。

打算退休的人都寄望拿到這筆錢,解決房貸或醫療等大筆支出。

上述措施取消後,薪水階級今後將繳納一個由等數方式共同管理的退休基金,或由私人公司管理之基金。

工會和左派反對陣營質疑額外基金的可靠性,以及如何賠償企業的損失,薪水階級原先繳付的預扣繳款項是企業珍貴的財源。

有些專家質疑此改革對二○五○年前退休制的公共支出影響不大,拜一九九二年起推行的前三項改革之賜,國家支出僅佔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十五 。

義大利統計局學者札羅梅指出,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義大利花在退休人士的錢比花在年輕人或家庭上更多。義大利是全歐生育率最低國家之一(每名婦女平均一.廿三名小孩)。

【2003-02-13/歐洲日報/8版/歐洲新聞】


每個新生兒都是張王牌 賈柯伯:推動國家經濟成長

法新社巴黎廿九日電∕郭昭澄編譯
家庭事務次級部長賈柯伯在「費加洛報」的訪談文章上指出,每個新生兒幾乎代表國家經濟成長的一個百分點。他也指出,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目標明顯清楚。

賈柯伯在經統局公布二○○二年度人口報表後指出:「每個新生兒的出生首先是件喜事,但也是推動國家經濟成長的一張王牌,每個人幾乎是一個經濟成長百分點。」

經統局指出,繼連續兩年嬰兒潮後,雖然法國生育率(一百九十個嬰兒∕一百名婦女)仍大幅高於歐洲平均值(一百卌七名嬰兒∕一百名婦女),去年法國新生兒仍減少八千人。賈柯伯指出:「大家經常把涉及私領域的家庭政策,對立於比較涉及團體的人口政策,我想我國鼓勵生育政策是很清楚的,我們須結合兩者才行。」賈柯伯結論說,沒有小孩國家就沒有永續發展。

【2003-01-31/歐洲日報/5版/法國新聞】


法財長稱人口老化 仍是歐洲重大挑戰 儘管法出生率再度上升

法新社巴黎廿八日電∕郭昭澄編譯
財經部長梅爾廿八日指出,儘管二○○二年法國的出生率再度上升,有助世代更新交替,人口老化仍是歐洲的重大挑戰。

梅爾在「外貿保險公司」主辦的研討會上致詞指出:「我們歐洲的重大挑戰是人口老化。此挑戰可能明天會到,可能在二○○七年或二○○八年。」

梅爾進一步強調:「二○○二年的重大新聞是,經歷多年後法國終於首度重返高生育率,至少保障今年的世代更新。」

梅爾接著指出,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加速提升生育率乃歐洲的燃眉之急,尤其是法國。

哈法漢總理二月三日將向「社會經濟委員會」提呈退休改革方針,該委員會代表全體法國社會。

梅爾指出:「在法國或更普遍而言在歐洲,我們一直在努力提升生育率,希望未來廿年內的年平均生育率都有進步。」

【2003-01-30/歐洲日報/7版/歐洲新聞】


去年七十九萬六千名嬰兒出生
育齡婦女減少 出生率較二○○一年小幅下滑
法新社巴黎廿八日電∕郭昭澄編譯
繼連續兩年「嬰兒潮」後,二○○二年法國的出生率小幅下滑,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INSEE)指出,這是因為生育年齡的婦女人數減少之故,這些婦女並沒有少生,生育率仍和前幾年一樣高。

經統局每年根據戶口名簿和城市調查的統計數據,做出年度人口報表。這份二○○二年人口統計指出,去年共計七十九萬六千名嬰兒出生,比二○○一年減少八千名,比二千年減少一萬三千名,不過比生育率已經上升的一九九九年還多出二萬人。

九成六嬰兒的母親年齡在廿至卌歲之間,但自一九九四年起此年齡層婦女的人數逐年減少,這是因為戰後嬰兒潮之後出生的世代己逐漸接近生育年齡,但這批人的數目明顯少於嬰兒潮。

反之,法國婦女在二○○二年的生育率同二千年和二○○一年,一百名婦女生下一百九十名嬰兒。生育率從九四年的每人一.六八個嬰兒,上升至二○○一年每人一.九一個嬰兒。

此外,卅歲以下年輕婦女的生育率也下降了百分之一.七,懷孕的平均年齡再度升高,二○○二年平均生育年齡為廿九.四歲,九八至二○○一年為廿九.三歲。

在歐盟國家中,法國女人一直名列生育率旺盛的族群之一,僅次於愛爾蘭人(每人一.九八名嬰兒),遠遠領先歐盟平均值(每人一.卌七名嬰兒)。

二○○二年結婚的人也減少,達廿八萬八千件(比二○○一年減少百分之三),等於下挫至九六∕九八年水準。非婚生子的人數也不斷上升,二○○一年為卅六萬人,佔新生兒總數的百分之卌五,佔頭胎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七。

反之,簽結另類婚約「休戚相關民事協約」(PACS)的案件增多了,二○○二年前九個月共登錄一萬七千件,比二○○一年同期增加二成五。自從 PACS 在九九年底生效後,共簽署六萬五千件。

至二○○三年元旦,法國總人口達六千一百卌萬人,其中法國本土五千九百六十萬人,海外行省一百八十萬人。二○○二年元旦為六千一百一十萬人。

【2003-01-30/歐洲日報/6版/法國新聞】


獎勵生育 德釋利多政策

美聯社
德國著名的社會福利網絡讓母親(或父親)得以在每個孩子出世後,留職停薪三年,而且還發放「育兒津貼」,由政府每個月補助每個小孩一百五十歐元(美元)以上,直到小孩至少十八歲。

但這只是表相,實際上德國婦女大多寧可不生小孩,讓德國成為歐洲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使德國國會議員不得不保證將撥卌億美元獎勵生育。

德國政府倒是努力為上班媽媽營造友善的環境,連任後的德國總理施洛德第一次向國會演說即表示:「我們將確保婦女在家庭生活與事業間有選擇的自由。」

【2003-01-09/歐洲日報/9版/歐洲新聞】


去年港出生率 亞洲倒數第一

本報香港六日電
香港的出生率創有紀錄以來的新低,去年首十個月新生嬰兒的數目,較二○○一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三.六,成為亞洲生育率最低的地方,並已達到警戒線,統計處預期未來四、五年,出生率會繼續下跌。

與此同時,五十歲以上人口的數字,則持續上升,反映未來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將更形嚴重,照顧年長人士的人口亦會逐漸減少。

【2003-01-08/歐洲日報/22版/香港新聞】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8669
(轉貼)歐洲日報對生育率的報導三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香港人口明顯老化
本報香港廿三日電
香港統計處調查發現,香港人口到去年底有六百七十二萬人,廿年來平均每年人口的增長率為百分之十一.三,但人口老化趨勢十分明顯。調查也發現香港人晚婚的情況普遍,生育率比廿年前減少一半。

港廿年前人口只有五百多萬人,到現在增加一百五十四萬人。統計處解釋,人口增加的趨勢與生育率及市民更長壽有關;像廿年前,平均每一千名女性會生育超過兩名嬰兒,但去年就降至不足一名。

【2002-12-25/歐洲日報/22版/香港新聞】


法婦女平均生育數目 經歷一世紀維持不變
本報記者劉明敏綜合報導
根據法國經濟暨統計局所作一項令人驚訝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歷經了幾代,現今每名法國婦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數目保持不變。二千年的婦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數目與一九○一年的數目相同。

在一個世紀當中,法國在各方面的領域幾乎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動,只有人口統計數據方面不變。根據統計結果指出了一項令人無法相信的數據:雖然歷經幾代,但是法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孩子數目保持不變(也就是平均每名婦女生育二.一個孩子)。

除此之外,根據經統局十一日所公佈的一項研究調查結果也顯示,二千年與一九○一年的法國婦女平均生育年齡相同(廿九歲左右)。另外,二千年法國有九十二萬名嬰兒出生,打破了有史以來出生嬰兒人數的記錄。

雖然最新一代人口數調查數據結果證實了這項人口統計數目的持恆性,不過也無法避免生育人口數有時而高,時而低的現象;這項最新一代人口數調查數據顯示了法國新生人口數可以平衡死亡所失去的人口數。

自廿世紀初起,確實開始了一段很長的生育率降低時期,這現象一直持續到一九四五年為止,如:一九三八年及一九三九年的新生人口只有六十二萬,也是太平時期新生人口數最少的年份。自一九四六年起,開始了「嬰兒潮」,持續至一九七四年為止,平均每年有八十萬的出生人口。

【2002-12-14/歐洲日報/6版/法國新聞】


大巴黎 全法最年輕地區 人均壽命特長
家庭結構有分裂趨勢 社會階級隔離和獨居者日見嚴重
法新社巴黎九日電∕郭昭澄編譯
專家在「大巴黎區地圖集第三期」出版的一項記者會上指出,大巴黎區(Ile-de-France)是全國最年輕地區,四成外國人集中於首都,但家庭結構有分裂之勢,且社會階級隔離和獨居趨勢與日嚴重。

至一九九九年人口普查大巴黎區人口達一千○九十五萬人,無疑是全歐最富有地區,倫敦以小幅差距緊追其後,不過倫敦的社經指數變化比巴黎好。

專家指出,大巴黎區居民的平均壽命特長,一九九九年男性七十六.三歲(法國本土地區的居民平均壽命七十五.一歲),女性八十三歲(八十二.五歲)。

大巴黎區拜眾多外國女性之賜,名列高生育率之林,僅次加來省和畢卡迪省。五個法國小孩中有一個在巴黎出生(百分之廿二.五)。

從年齡金字塔的演變顯示,大巴黎區的人口呈老化趨勢,到處可見銀髮族。六十歲以上居民佔一百八十萬人(一九九○至九九年增加四萬二千人),八十五歲以上老人廿一萬(增加四萬二千人)。

不過大巴黎區同時也是最年輕的一區,廿歲以下年輕人佔百分之廿五.二(外省百分之廿四.四),廿至卅九歲人口佔百分之卅一.五(外省百分之廿七.四),六十歲以上佔百分之十六.六(外省百分之廿二.四)。

家庭結構也愈來愈脆弱,單親家庭(成長百分之廿)和單身漢都快速增加(成長百分之十六),各佔大巴黎區家庭的百分之九和卅五。只有百分之五十四家庭為夫婦或雙人拍檔,五十多萬廿五歲以下子女來自單親家庭。巴黎市區內一半住屋只有一個人住,在法國的外國人中四成集中於巴黎和大巴黎區,分別為葡萄牙人(五十六萬人)、阿爾及利亞人(廿萬人)和摩洛哥人(十五萬人)。新的華人移民潮正快速成長中,集中某些社區。

大巴黎區很富裕,法國有三成六主管住在此區。不過也有卅一萬坐領待業金者、卅四萬二千名無理想住所,一.三名大巴黎區居民住在敏感社區。主管階級正逐漸遷離都會敏感區,階層隔離更形嚴重。

【2002-12-11/歐洲日報/6版/法國新聞】


控制生育 脫貧關鍵 打破多產、貧困惡性循環 國家經濟自然成長

本報倫敦三日電
據 BBC 中文網報導,聯合國人口基金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為婦女提供更好的生育計劃和性健康服務是在世界範圍內戰勝貧窮的關鍵。

聯合國人口基金說,世界上的貧富差距很大程度在於生殖健康,投資於婦女保健可以使各國更加富裕,這一新近量化的現象就是所謂的「人口獎金」。

該報告稱,自一九七○年以來,那些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速減緩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較快。人口增長減速,要歸功於政府增加了對健康和教育的撥款,以及婦女和女童的進步。亞洲經濟「四小龍」以及墨西哥和巴西,都得益於這一「獎金」 。

另外,嬰兒死亡率的降低,也促使婦女樂於少生孩子。報告中說,如果貧窮國家的人民有機會脫貧,他們就會選擇少要孩子。聯合國以巴西為例,在過去五十年中,該國生育率一直在下降,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國家紛紛效仿這個好榜樣。

相反,那些貧窮、衛生條件差和高生育率的國家,自一九五五年以來,人口增長了兩倍,在未來五十年,人口還會再增兩倍。

一九八○年,百分之十九的世界人口生活在絕對貧困狀態中。

聯合國說,如果在八○年代所有國家都像許多亞洲國家那樣使淨人口生育率降低千分之五,到一九九○年,絕對貧困的人口就會下降到百分之十二.六。

【2002-12-05/歐洲日報/4版/國際要聞】


中港等地老人比例半世紀後超過歐美
本報香港六日電
亞洲開發銀行六日發表的最新報告警告,亞洲各地將面對嚴峻的人口老化危機,估計到廿五年,包括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的老年人比率將「超美趕歐」,年屆六十五歲或以上的老人,將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廿九,報告建議各地政府在危機未降臨前,盡快設立完善退休保障制度及提供老人所需的健康照顧服務。

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指出,在亞洲某些地方,如香港、台灣、南韓及中國大陸,由於女性生育率下降,但老人卻愈來愈多及長壽,有關政府所面對的人口老化危機尤其嚴重。現時,東亞各地平均約有百分七的人口是在六十五歲或以上,雖較日本的一成七及歐洲的一成半為低,但估計到二二五年,該比率會上升至百分之十三.二,即東亞會成為整個亞洲老年人口增長最急速的地區。

到二年時,香港、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南韓及斯里蘭卡等地,老年人口的比率更會大幅上升至與歐洲看齊,即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廿九;至於泰國的老人比率屆時亦由現時佔百分之五,上升至與美國相近的百分之廿一。屆時,在亞洲多個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若要維持運作,則惟有削減給老人的資助,或透過增加稅收來解決。

報告提醒東亞各地政府需正視人口老化的問題,並在問題未嚴重前,盡快設立有效的退休保障制度,及提供足夠的老人康健照顧服務。報告稱,傳統上亞洲年輕人較西方人更有供養父母的觀念,但現時亞洲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這觀念已開始減弱,估計將來若老人問題變得嚴重,此亞洲傳統美德將更受挑戰。

【2002-08-08/歐洲日報/11版/香港新聞】


港出生率○.九三結構趨老化
全球生育率最低地區之一 未來卅年四分之一為老人
本報香港五日電
專責人口政策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五日諮詢多名立法會議員對人口政策的意見。民協的馮檢基引述曾稱,政府無意強迫一些老人家返回內地生活。不過,曾蔭權向議員指出按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未來卅年香港人口老化,出生率則成為全球最低的地區之一,要正視人口老化的問題。

曾蔭權五日在官邸設宴款待部分立法會議員並諮詢意見。民協的馮檢基在會後透露,曾蔭權以統計處早前完成的未來卅年人口資料,向議員指香港未來有四分之一人口為老人,但出生率則降至○.九二七,是全球最低出生率的地區之一,香港將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

馮檢基稱在會上曾蔭權表明反對強迫老人返回內地生活,也表明政府絕無此意。與會的民主黨羅致光則指,人口政策不僅涉及單程證問題,重點是人口的流動,易入易出,現時專才不能與家人一同來港的情況應予以檢討;又指政府鼓勵年輕人北上工作不對,因為此舉會令香港的人才流失。

政務司司長發言人則表示,曾蔭權在未來兩周會繼續約晤立法會議員,了解他們對人口政策的看法,待曾月中訪問澳洲返港後,政府內部會開會跟進,年底前會向特首呈交報告。

【2002-08-07/歐洲日報/11版/香港新聞】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案 要求歐盟各國讓墮胎合法化

法新社斯特拉斯堡三日電
歐洲議會三日通過一項決議案,要求歐盟各國讓墮胎合法化,並且要求歐盟會員國和候選會員國廢除對墮胎婦女的懲罰。

該項決議要求歐盟各國致力於讓婦女獲得「合法、安全、方便的」墮胎手術,但是歐洲議會仍警告墮胎不應該做為控制生育率的方法。

波蘭對該項決議首先表示反對,波蘭和愛爾蘭一樣是保守的天主教國家,對墮胎的禁令是歐洲國家中最嚴格的。華沙負責監督推動加入歐盟的外交官說,歐洲議會的墮胎合法化決議案「侵犯主權國家保障人民生命與利益的權利。

波蘭在共黨統治期間開放墮胎,墮胎合法化已有將近卌年的歷史,直到一九九七年才立法禁止任意墮胎。目前只有在婦女懷孕前三個月內,而且是因為被強姦或因為亂倫、胎兒有重大缺陷及對母體構成生命危險時才可以墮胎。

但歐洲議會決議對任何會員國並無拘束力,它只是建議歐盟採取一個全盤的政策,以統一各會員國對墮胎的政策和法律差異。

愛爾蘭法律對墮胎已略有修正,,但僅僅在母親因為懷孕而生命有危險時才可以進行墮胎。

【2002-07-05/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二)】


西班牙生育率七年新高 拜移民之賜 高齡化隱憂減輕

路透馬德里廿六日電
西班牙國家統計局廿六日公布二一年全國生育率上升達七年來的新高,使得高齡化問題所帶來的隱憂減輕許多。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西班牙平均每一位有生育能力的婦女育有一.廿四個孩子,這是自一九九五年以來的最高生育率。二千年西班牙的生育率只有一.二 (平均每位生育能力婦女生子一.二個),在歐盟敬陪末座。

中間偏右的人民黨政府為人口老化問題頗為傷腦筋,除了養老年金負擔越來越重,年輕力壯的國民比例降低,國民平均生產力降低,國庫會越來越窮,惡性循環下去,這一代的人口退休後生活將無以為繼。

一九八五年西班牙有條件允許墮胎,導致生育率逐年降低,而婦女平均壽命提高,超過八十二歲,在歐洲名列前茅。BBVA 銀行預估到了二年,西班牙每一.七名勞工就有一個達到退休年齡,而二千年每四名勞工有一個退休年齡。專家說,西班牙很少公司為員工買退休養老年金,因而未來養老問題是嚴重的社會隱憂,被視為人口問題的定時炸彈。

國家統計局表示,二一年生育率提高主要歸功於移民,但該局並未另外公布移民婦女的生育率。西班牙二一年的移民人口高達一百卌萬,是一九九九年的三倍,還有數目未正式統計的非法移民。

【2002-06-28/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二)】


華語 澳洲家庭第二常用語
人口普查資料顯示 百年間澳洲人口增逾三倍 土著僅占百分之二.二
法新社雪梨十七日電
十七日發表的澳洲最新人口普查資料顯示,華語已經取代義大利語,成為澳洲人家庭中第二常用語言,僅次於英語。

去年八月完成的普查結果指出,普通話與廣東話等華語是澳洲使用第二普遍的語言。

這項普查也顯示,百年間,澳洲人口已增加逾三倍,總數成為一千九百五十萬人,而土著人口約僅占百分之二.二。

普查中澳洲土著的人數,過去五年來增加百分之十六,成為卌三萬左右。

澳洲總人口約有四分之三在澳洲出生;在外國出生者泰半來自英國、紐西蘭或義大利。

目前澳洲人分屬逾兩百種不同族裔,其中有很多是義大利裔、德國裔、華裔、希臘裔。最常見的宗教仍是天主教、英國國教及基督教聯合教會。

最新世代的澳洲人比前幾個世代生育較少,也較容易離婚。普查資料顯示,單親家庭戶數自一九七一年以來即穩定成長,且自一九九六年以來由於離婚率升高而稍有增多。

澳洲總人口一千九百五十萬,相當於五年來增加百分之六,但因生育率低而且平均壽命延長,澳洲人口正迅速老化。超過六十五歲的年齡群目前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六,而一九一年時為百分之四。由於○歲至十四歲人口所占比率大減,澳洲人的平均年齡已從一九一年的廿二歲增至卅五歲。

此外,澳洲如今女多於男,婦女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一九一年時為百分之卌七.六。

澳洲人平均每周賺三百七十五澳元,有將近三分之二自己已有房子或正在買房子,平均每月支付的房屋貨款為八百七十澳元。

【2002-06-19/歐洲日報/11版/亞洲/香港新聞】


反偷渡 研商加強邊境安全 歐盟人口老化 大量移民無助解決

法新社布魯塞爾廿九日電
歐盟執委會在廿九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即使大量移民也無法解決歐盟人口老化,以及人口老化導致就業市場失調和退休金制度融資困難的問題。

歐盟執委會在這份「二二年歐盟社會狀況」報告中特別提到人口變化和移民潮效應問題。

根據這份報告,一九九九年至二千年進入歐盟地區的「淨正值移民數據」達七十萬人,佔歐盟人口的年成長率百分之○.二,佔人口自然成長率的百分之○.一。

歐盟最常討論的問題之一就是大量移民是否能解決與日惡化的人口老化問題,人口老化嚴重影響未來就業市場和退休金制度的存活。

歐盟的答案很清楚是否定的,「即使是大量移民也不能解決人口老化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歐盟在針對二年做出的多項預測報告中特別強調,歐盟只單純探討人口方面的問題,並不考量政治層面。

歐盟估計,唯有生育率提高至每名婦女一.八名嬰兒(目前僅一.四人),且每年移民達一百廿萬人,歐盟十五個會員國的總人口才會大幅增加。

此外,就算每年移民人口達一百多萬人且生育率高於目前生育率,至二○五○年還是不足以改善人口老化依賴率 (即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除以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口的比例,目前為○.廿四)。

【法新社羅馬廿九日電】歐盟國家與準備加入歐盟國家的內政部長廿九日集會羅馬,共商加強防範偷渡移民之道,由於各國反移民的民粹運動風潮群湧,反制偷渡已成為各國政府的優先政策。

身為地主國的義大利政府則正準備強化杜防偷渡的立法。由波希領導的民粹且排外政黨「北方聯盟」,提出一項法案已在國會採納中,該法不但限制移民進入,並規定要有工作證,同時對偷渡客和蛇頭施以重罰。

廿七位部長(包括歐盟十五國和十二候選國)廿九日齊集羅馬,接受義大利內政部長史卡喬拉的晚宴款待,法國代表薩科茲於下午四時半抵達,並和史卡喬拉進行了雙邊會談。

大會將於當地卅日上午九時在羅馬警察總署舉行,歷時四小時,主要在檢討由義大利主導,就成立歐洲邊境警察的可行性所做的調查結果,以及探討各會員國對外邊境安全管理以及實務上巨大差異的調查結果。最後結論將由推動這次大會的義大利內政部長史卡喬拉和歐盟輪值主席西班牙的內政部長拉喬伊共同主持的聯合記者會提出報告。


新加坡力挽外商出走危機
成立經濟檢討委員會提減稅等激進主張致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聯合報系專用紐約時報二日電
東亞金融重鎮新加坡正面臨競爭優勢流失的危機。外國投資銀行如高盛公司和美林公司為了接近中國大陸市場,逐漸把業務重心移往香港;製造業也開始尋找勞工成本更低廉、數量更充沛的國家。

外商也逐漸摒棄新加坡港。擁有全球第二大貨運船隊的長榮海運公司,最近宣布其新加坡業務遷往馬來西亞。全球最大的貨運集團丹麥麥斯克海陸公司(Maersk Sealand),也改投大馬的懷抱。

星國政府並未忽視這些危險的訊號,就在長榮發表聲明後不久,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提出和馬來西亞同樣的優惠,釋出部分港口經營權,此舉也立刻獲得船公司的歡迎。

為了重塑新加坡的優勢,星國政府成立經濟檢討委員會,該會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減稅。經濟檢討委員會成員表示,今年內還會提出更多激進的政策建議。經濟檢討委員會主席是現任星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李顯龍,其他成員包括當地的重要外商和製造業執行長。

但經濟學家和執行長也指出,這不是新加坡第一次成立類似的委員會,處理的問題也並非首次出現。若干成員甚至認為,該委員會只是為了滿足新加坡對進步和研究的喜好。

新加坡目前仍有高達七百六十 億美元的外匯存底,足以爭取改革的時間。然而,快速的經濟成功也製造異常的壓力,使得委員會的工作更加急迫。

如同其他成熟的經濟體,新加坡面臨生育率下滑,但高所得者卻和發展中國家一樣,不斷移民海外。經濟衰退已經拉高失業率至百分之四.七,經濟學家警告,許多工作可能因為缺乏高技能勞工而永遠消失。

過去幾年新加坡藉由鼓勵國內企業向海外擴張,同時吸引外國專業人士到當地工作來彌補,並且和美國、紐西蘭及日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經濟檢討委員會成員表示,他們正在努力降低新加坡的經營成本,包括建議將營業稅從百分之廿四.五降至百分之廿, 所得稅減少六個百分點,成為百分之廿,銷售稅從百分之三提高到百分之五。他們也認為星國政府應少干預經濟。

主持稅務、薪資、土地和退休計畫小組委員會的資深貿工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同意政府必須停止細節管制,但無法完全倚靠自由市場機制。他表示,新加坡太小,以致無法在自由放任的情況下,創造公平的社會。

【2002-05-04/歐洲日報/19版/亞洲?香港新聞】


英少女可在 超市索事後避孕丸
對象限廿歲以下 Tesco 與北索美塞得衛生局合作 由公共基金支付經費
美聯社倫敦十八日電
英國超級市場將免費供應害怕受孕的少女事後避孕丸,所需經費由公共基金支付,目前將先由兩家超市供應。

Tesco 超市女發言人卡蘭.馬歇爾十八日說,英格蘭西部北索美塞得衛生局通知這家連鎖超市公司有關免費提供避孕藥的計畫,其目的為降低少女懷孕。

卡蘭.馬歇爾表示,Tesco 將在英格蘭西部布里斯托附近韋斯頓超市和克萊維頓超市的藥品櫃台免費供應避孕藥給廿歲以下少女。

地方衛生局和北索美塞得少女懷孕診所將與 Tesco 合作,教導少女避孕和性衛生。

診所負責人畢洛斯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這只是我們研議對付少女懷孕一系列辦法中的一小部分。我們的工作就是鼓勵少女,如果她們不要性交就說『不』,只有在她們覺得已準備好才可以做。」

國會去年表決同意零售店出售事後避孕藥,以支持政府所提減少少女懷孕的計畫。這種藥丸在醫師處方下可以免費,但許多婦女不願等候醫師診療,她們在零售店付錢了事。

英國少女生育率是德國少女的兩倍,比法國少女高三倍,不過仍比美國、加拿大和紐西蘭的少女低。

卡蘭.馬歇爾特別指出,訓練過的藥劑師在分發藥丸前將先約談少女。取得免費藥丸的少女年齡必須在廿歲以下,但沒有最低年齡限制。

【2002-03-20/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二)】


學者指人口老化 不意味經濟衰退
法新社巴黎十四日電
根據「經濟分析委員會」十四日公布的一份報告,法國人口老化和經濟活力並非不相容的,人口老化並不意味經濟一定會衰退。

學者阿格里塔和布朗榭在這份名為「人口與經濟」報告中,邀請讀者重新檢討公認的所謂法國經濟衰退說詞。報告指出,未來五十年內法國人口無疑將大幅老化,但是也別忘了法國生育率一直維持在世代更新的門檻(即每名婦女平均二.一名子女),這也是一項正面的法國特例。不同於大部份歐盟鄰國,未來數十年法國人口並不會減少。如今三分之二的歐盟人口成長率都是法國的功勞。

【2002-02-16/歐洲日報/3版/法國新聞】


法國婦女工作、生育率領先全歐
失業率降低 社會補助條件優渥 願意再生第三個孩子
巴黎訊
根據全國統計經濟研究中心(INSEE)六日公佈的消息,法國二千年有七十七萬四千八百名新生兒,二一年仍然保持同樣數字,從一九九七年時便出現的出生率增加趨勢,這兩年猛增了百分之四,這是近廿年僅見的現象。

現在法國是全歐出生率最高的國家,超過了傳統紀錄保持者愛爾蘭。二一年時,平均每名適齡法國婦女生一.九個孩子,五年前是一.七三個。

法國婦女今天為什麼願意多生孩子?人口學和社會學專家們對未來的發展仍抱著謹慎的態度,但是發現目前有幾個有利因素正好集中在一起:首先,失業率減低,對婦女尤其如此。過去不計畫生孩子的夫妻在家庭經濟情況穩定下來後,加以彌補。

社會學家法尼亞妮說,從這裡也看出生育年齡普遍偏高,很多卅五歲以上的婦女趕著補生孩子。不過這種「具有信心」的氣氛仍然鼓勵許多婦女生第一個孩子。廿五歲以下年輕婦女的生育率連續第三年增加,這是長期衰微之後的一個新現象。

此外,統計經濟研究中心指出,近廿年來,做母親的平均年齡──現在是廿九.四歲不斷延後的情形已經停止下來。另一個有利因素是,雖然在法國女性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很不容易,但是比其他國家要好得多。

第三個因素是夫妻的意願和他們所能享有的各類補助辦法,從產前和產後的假日、孩子托管的辦法,以及孩子三歲起便可以入學,到孩子生病期間母親有權休假等,即使還不是很週全,也讓婦女們感覺可以同時兼顧家庭和工作。德國婦女便無法如此,必須在二者之間做一選擇,以致他們的生育率極低,而且一直沒有回升的跡象。

出生率高,主要是因為這段時期很多夫婦生第一個或第二個孩子:從一九九七年到今天,第一個孩子的出生率增加百分之十五以上。但是和許多歐洲國家的多子女家庭減少相反的,法國仍然有很多夫婦願意再生第三個孩子,甚至更多一點:根據二一年六月時,家庭補助金管理處提出的統計數字,五萬七千七百個孕婦準備生第三個孩子,比一九九七年時增加了百分之五。

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多久,目前很難說。總之這些統計數字令人口學家驚異不置。如果長此以往,他們勢必改變原來的悲觀預測,不再說法國到二年時將無法保障新舊代替換了。家庭部長華亞爾夫人認為,這是一個法國家庭對未來有信心的表現,也等於肯定了家庭政策的平衡有效。

華亞爾夫人指出,在所有歐洲國家中,法國一方面具有最高的婦女工作率(十名婦女中有八名工作),同時生育率也領先各國。卅五小時工時制的實施,婦女失業率的下降,創設大量托兒所,改善幼稚園設備,增加名額等,均使得婦女感覺有能力兼顧工作與家庭。

她最後指出:「民事團結契約(PACS)的實施也並未減少結婚率,這一切均顯示法國人了解了一個基本的道理,就是必須尊重各種形式的家庭應享的自由。」

【2002-02-08/歐洲日報/3版/法國新聞】


日本人口預測 二○○六年達高峰
中央社東京卅日法新電
根據日本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這個國家的出生率減少結果,日本人口將於二六年開始減少,而且這種情形比先前預測的提早一年。

日本人口將從二千年的一億二千六百九十萬人,成長至二六年的一億二千七百八十萬人的高峰。由於出生率下降,以及構成人口中比率愈來愈多年老人的死亡,日本人口將於二年減少至一億○六十萬人。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出版的報告中指出,「日本急速邁向人口將開始縮減的新紀元」。

報告中說,「自從一九七年代中期以來,人口出生率已經遠低於支持日本人口成長應有的水平」。報告指出,「日本人口在這個世紀開始減少是無法避免的現象」。

報告指出,公元二千年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每一個婦女在一生中平均生育為一.卅六人,遠低於維持目前日本人口所須要的二.○八人水平。在二年每一位婦女的生育率恢復一.卅九人之前,上述的比率將會在二七年會下降至一.卅一人。

【2002-02-01/歐洲日報/11版/香港新聞】

德婦女生育率五十年來大幅下降
一九九九年德西平均一.四個 德東一.一個
中央社柏林八日法新電
根據德國經濟研究院的報告,德國婦女的生育率半世紀以來大幅下降,德西一九五○年代每名婦女平均生育二.四個孩子,降為一九九九年的一.四個。

報告中也指出,德東在同一時期,每位婦女平均生育率由二.一個孩子降為一.一個。

德東婦女生育率下降幅度較大,主要因為德東對兒童養育的條件下降,加以有德東的年輕人紛紛遷移到德西的趨勢。

德國經濟研究院說,自從一九九○年德國統一之後,有超過一百萬德國人從德東遷居到德西。

【2002-01-11/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二)】

普亭答問 無所不談 電視 Call-in 橫跨十一個時區

本報綜合莫斯科廿四日電訊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亭今天和俄國民眾進行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電視叩應,當場回答許多尖銳的民生問題,不過無形中多少也拉近他和民眾的距離。

在節目剛開始時,普亭略顯緊張,尤其當一名海參崴年輕人請他解釋改革的精神與要點時,不過,他很快就以一些數字說明過去一年來,俄國政府在財經政策上所締造的成就,並表達他對經濟前景的樂觀。他說,俄國人的實質收入已增加百分之六.六,平均薪資更增加百分之廿一,失業率已經下降,婦女生育率則提高,這均是俄人對未來感到樂觀的具體反映。

普亭又說,今年俄國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五.二,國內生產毛額也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五.五。

由普亭充分掌握一些具體數據顯示,他似有備而來。在俄國前總統葉爾欽主政時期,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儘管如此,民眾提出的許多問題仍反映他們對薪資、退休養老金偏低,電力不足,基礎科學研究、醫藥、國防工業補助嚴重不足等現象的不滿,普亭的回答是,俄國政府正全力設法解決問題但需要時間。

叩應節目與橫跨十一個時區的十一個俄國城市進行現場連線,許多問題並自上星期起陸續透過網路傳送。節目透過 ORT、RTR 國營電視頻道,及另外兩個國營電台進行衛星連線。

部分民眾提到毒品走私猖獗、街童人數爆增、公務員貪瀆等現象,部分民眾並提到警方涉嫌「保護」犯罪分子的問題。普亭回答說:「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確存在,不易徹底解決。其他國家也有執法人員貪瀆的現象,不只是俄國。然而在俄國,這個問題已嚴重到不容政府視若無睹的地步。」

普亭談到俄國與美國的整體雙邊關係時表示,兩國不必因為美國決定片面退出一九七二年簽署的反彈道飛彈條約(ABM)而翻臉。他說:「此事不至於動搖兩國既有關係,因為它並未直接涉及我國國家安全。不過另一方面,此一關係的未來發展有賴兩國全力維護。」普亭重申,美國片面退出 ABM 的決定是一項「錯誤」。

普亭回答另一項叩應問題時笑稱,當他上個月應美國總統布希之邀前往德州農場作客時,布希說不定因為邀情報系統出身的他前往作客而一度忐忑不安。普亭說:「在前蘇聯時期,美國和北約陣營始終將我們視為頭號敵人。」

普亭與布希暫訂明年六、七月間在俄國舉行高峰會談。

【2001-12-27/歐洲日報/4版/歐洲新聞(一)】

法國婦女平均生育力下降 經統局提出較悲觀調查數據

法新社巴黎十七日電
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將於十八日發行的「法國社會面貌」年錄,其中一項調查觀察到「每名婦女平均生育力下降」的現象,要比全國人口研究中心所評估,目前每名母親平均兩個孩子的穩定情況悲觀。

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指出,一九七○年代之後出生的世代,如果採用一九九五至九六年所見同樣的行為模式,最後生育率就會到平均兩個孩子以下了。全國人口研究中心十月九日發布一項調查,只要沒有一九九三至九四年經濟危機的意外情境,一九六年代末出生的世代所生子女,應該出生率平穩,略高出每名婦女兩個孩子的平均值,不過一九七三年以後,一般婦女都是年齡較大,才懷上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8659
(轉貼)歐洲日報對生育率的報導四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紅娘活動 大馬華人尋找伴侶
美聯社
馬來西亞華人首度舉行紅娘活動,這項活動反應熱烈,共吸引了四百名年齡從廿五歲到五十七歲不等的男女參與。馬來西亞人口二千三百萬,華人占四分之一,但生育率不及馬來人,這項活動希望促成一心打拚事業的華人男女早日成家生子。

【2001-08-15/歐洲日報/11版/香港新聞】

德生育率拉警報 專家下針砭
慕尼黑大學學前教研所所長 建議男女關係、婚姻等議題納入課程
張筱雲
●德國出生率年年下降,有人甚至擔心,再這樣下去,恐將有絕種之虞。的確如此,德國目前平均每個女人的生育數為一.三人,在全球統計當中名列倒數前幾名,眼看下滑趨勢逐年增長,卻束手無策。最近,為了鼓勵生育,政府當局決定提高子女補助金額數目。一九七五年以來,擔任慕尼黑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德國權威家庭問題專家富德納基斯(Wassilios Fthenakis)不以為然,批評此舉無異緣木求魚,政府部門還停留在五十年代思想。他說:「怎麼可能嘛!現在是什麼時代?誰稀罕每個月多出來的幾百馬克?再說不想生小孩的正是高收入的雙薪家庭,錢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根據統計,德國有將近三分之一家庭不想生育子女,百分之卅七家庭願意生第二個孩子。這種情況,大城市最為嚴重,例如,南部第一大城慕尼黑,有百分之五十四屬於單人家庭(包括離婚、鰥、寡及單身貴族),而剩下不到百分之五十比例的非單人家庭中,包括沒有子女的夫婦(百分之廿三)、單親家庭(百分之三)、同居男女(百分之十)。而傳統觀念中的家庭模式,即夫妻、子女住在同一屋簷下,竟成少數稀有群族,只有百分之十。

德國出生率亮起紅燈,富德納基斯認為釜底抽薪之計,除了締造一個適於養育子女的理想環境,例如,多設公共兒童遊樂場讓孩子有活動空間;針對層出不窮的婚姻、子女教育問題,廣置諮詢機構輔導碰到難題,需要幫助的男女,不要動輒以離婚解決;建立完善托兒制度及幼稚園,讓想繼續上班的母親,不致因此打退堂鼓;其實,最主要關鍵是夫妻感情的品質問題,由於個人主義抬頭,許多人不希望雙方或其中一方,把家庭生活的焦點太過集中在子女身上,這是觀念問題,有商榷餘地,所以,富德納基斯將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他建議學校將男女關係、婚姻、相處之道、為人父母應有的認識等議題列入討論課程。

【2001-06-06/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與餐飲專輯】

下降至七六年來最低點
英平均生育率一.六六個
本報倫敦十三日電
受比較充分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方式多樣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英國婦女選擇少生或不生孩子,英國婦女生育率已連續十年持續下降,每個婦女生育孩子平均數降到了七十六年來的最低點。

英國政府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表明,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平均數從一九九九年的一.七七個降到了目前的一.六六個,這是一九二四年英國開始此項統計以來的最低點。

英國的這種情況和許多其他西歐國家類似。

【2001-05-16/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


本土出生率去年成長四.七% 稱冠歐盟
經統局指出 死亡率同時下降 移民潮差額上升 結婚者也特別踴躍
【法新社巴黎六日電】二千年法國本土新生寶寶踴躍降臨且結婚人口大增,根據法國經濟暨統計研究局六日公布的二千年人口統計資料,去年法國的出生率漲幅將近五個百分點,名列歐盟出生率之冠。

去年法國本土出生率成長百分之四.七,有七十七萬九千名存活新生兒(比九九年多了三萬四千八百人),位居歐盟十五國之冠。領先義大利(上升百分之四.三)和愛爾蘭(上升百分之三.七),英國和芬蘭敬陪末座(下降百分之三),德國和比利時則維持在百分之○左右。歐盟去年的出生率成長百分之一.三,共有四百○五萬名新生兒來到人間。

不僅法國本土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也同時下降(去年五十三萬八千人過世,比九九年減少三千人),而且移民潮差額也上升(即入境移民減去出境移民的人數差額),去年增加了五萬五千名移民。

此出生率上升的情況各年齡層母親都有,雖然卅歲以上婦女的生育率的上升幅度一直較大,不過去年卅歲以下婦女生育率連續第二年上升。去年生下頭胎的母親平均年齡為廿九.四歲,比十五年前老了兩歲。

至今年元旦法國本土居民達五千九百萬人,若計算海外省的話共達六千○七十萬人。佔歐盟總人口百分之十六,僅次於德國(八千二百卅萬人),領先英國(五千九百八十萬人)和義大利(五千七百九十萬人)。去年法國人結婚也特別踴躍,共卅萬四千對新人步上紅毯,比九九年增加百分之六.六,創下八三年至今的最高記錄,即使九六年未婚父母課稅辦法改變後也未達此結婚高峰。

如今法國人的結婚率為每千名居民五.二件婚姻,九五年僅四.四。經統局指出,五十歲婦女(一九五○年出生)在二千年時仍為結婚的高達九成一,其中八成八在卅五歲時是己婚了,至二千年卅五歲婦女中僅有六成八的人己婚。經統局專家認為,經濟景氣好轉有利結婚的財稅權益,去年有一個子女的合法婚姻成長了一成五,不過卅年來幾乎未曾間斷的結婚率下降趨勢若說已永遠消除尚言之過早。法國人的平均壽命在一年內延長了三個半月,至去年男性平均壽命七十五.二歲,女性八十二.七歲。

【2001-02-08/歐洲日報/03版/法國新聞】


迄去年元旦 未滿六歲者達四百卅萬人
法新社巴黎十六日電
就業團結部統計處(DREES)十八日將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至二千年元旦未滿六歲的幼童達四百卅萬人,雖然一九九五年起法國生育率不斷上升,此數據仍呈下降趨勢。

近十年來法國本土人口中幼兒的比率呈下降趨勢,從一九九○年的百分之八降至二千年的百分之七.三。不過各地區的情況差異極大,例如 la Creuse 和 le Canal 兩區的六歲以下幼兒僅佔該區總人口百分之五.一,塞納馬恩和塞納聖德尼則高達百分之九。

家中至少有一名六歲以下幼兒的家庭共計三百卅萬戶,其中卅萬戶是單親家庭,女性單親家長佔壓倒性大多數,達百分之九十五。

家中最小兒童的年齡愈大,單親家庭的比率就愈高:三歲以下單親家庭佔百分之八,六歲以下百分之十,所有家庭百分之十六。

六成的六歲以下幼兒生長在雙親都有工作的家庭,此情況表示,雖然六○年代後生育率大幅縮萎,托兒所的需求量仍大幅增加。不過這些幼兒的母親有四成的人只做半天工,一成四的六歲以下幼童有一個父母失業賦閒在家。一九九四年起每個世代平均出生七十三萬人,其中百分之五十一是男生,幾乎每個國家都是男多於女的趨勢。

【2001-01-18/歐洲日報/3版/法國新聞】


瑞典生育率逐年下降 工作及生活壓力原因

本報斯德哥爾摩十二日電
瑞典民意研究所和中央統計局十二日公布的兩項調查結果均顯示,工作與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造成了瑞典生育率在逐年下降。

自九○年代初以來,瑞典育齡婦女的生育率一直在持續下降。據統計,一九九二年時,瑞典每個育齡婦女平均生育二.一個孩子。

而目前,平均每個育齡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則降至一.五個。

全國一年新生嬰兒的數量也從一九九二年的十二.三萬個降至一九九九年的八.八萬個,降幅接近百分之卅。

根據瑞典民意研究所對瑞典全國約一千人進行的抽樣調查,百分之七十七的人認為,工作與生活中過大的壓力使許多人不願生育孩子或不願多生育孩子。

瑞典中央統計局對三千名廿三歲至卅九歲各階層人士進行的調查也顯示,瑞典出生率下降主要是這樣幾個原因造成的。

工作、學習與旅行等方面的事情被置於優先考慮的地位;擔心生活水準降低,孩子得不到合適的照管;以及獨居的和患不育症的人增多。

【2000-12-14/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

會說話小娃娃 東瀛女性最愛
日本最新流行商品「長子」 賣出超過卌萬個
本報訊
●現代人小孩越生越少,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玩具娃娃卻越來越多。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在日本,一種會說話的小孩娃娃,成為最新流行的人氣商品,而且特別受到廿多歲女性的歡迎。

這個小孩娃娃名叫 Primopuel,取自義大利文「長子」的意思。為了讓這個娃娃感覺像真的小孩一樣,製造商日本萬代(Bandai)公司,還用一個六歲小男孩的聲音,為娃娃錄製了二百五十種表達的語句。

小孩娃娃還配有時鐘、月曆以及溫度計的裝置,所以,它還可以適時地向主人道早安,祝主人「聖誕快樂」。天氣變了,還會跟主人對話,「真有點兒冷,不是嗎?」主人抱抱它的時候,它也會有反應。愚人節時,還會懂得說令人窩心的小謊言。

Primopuel 是專門為廿多歲的女性所設計的互動娃娃。與前幾代的日本女性相比,目前這一代廿多歲的年輕女性,有更多人單身而且還沒有小孩。不到一年內,這個一英尺高、售價卌五英鎊的娃娃,已經賣出超過卌萬個。

小孩娃娃亮眼的銷售成績,主要是因為日本女性越來越晚婚。許多廿多歲以及卅多歲的女性,依舊保持單身的狀態。單身女性將 Primopuel 當成是小孩的替代品或是一個同居的朋友。另外,日本也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平均生育率是一.卅四個小孩。

生育率急速下降,與高昂的生活費和教育費有關。而從職業婦女的立場看來,兼顧母職的壓力也是導致小孩越生越少的原因。不過,小孩娃娃顯然適時填補了心靈的空虛。在萬代公司為 Primopuel 所設立網站上,一名廿三歲的女性寫著:「我的小 Pu 和我在一起八個月了。每一天,我都更愛他一點。」

【2000-11-15/歐洲日報/9版/萬象/家園】

富豪、三菱車廠 分別召回車輛維修

法新社巴黎廿四日電
職業婦女經常是魚與熊掌難以兩全,歐洲婦女的工作一部份取決於協調職業和家庭生活的國家公共政策。各國公共政策選擇的妥協辦法依觀念而有所不同,瑞典、德國和荷蘭因國情和觀念的差異,研擬出的公共政策也不同。

瑞典的折衷辦法汲自兩性平權和公民權的價值觀,即個人價值超越家的價值。

在瑞典,父母的功能是大家共同關注的事務,因此國家有完善托兒系統以及給薪育嬰假。國家並鼓勵為人父者善用育嬰假,充份推動分攤子女教育的觀念。

因此瑞典婦女和為人母者的就業率高居全歐最高之林,婦女做半工的平均工時已趨向全天工的時數。

德國的折衷辦法則根據兩性在家庭中和基本社會體制中的異差和互補的差別觀念,即男性專司供養家庭和社會,女性則應善盡照料之責。

在此觀念下德國公共政策在家庭補助上十分慷慨大方,但接待托兒制並不完善。一方面申請給薪育嬰假的條件並無限制工作狀況,且等同產假薪水,但另一方面幼稚園和小學的上課時間卻又限制了母親做全天工的可能性。

德國婦女大多僅育一名子女或無子女者漸多,使得德國的生育率大幅下降,九八年每名婦女平均僅育有一.卅四名子女,為全歐最低,凸顯出工作和家庭間難以兼顧的強大壓力。

荷蘭方面國家僅干預婦女的工作時間和婦女解放,幼兒教育被視為家務私事,國家並不干涉。

荷蘭婦女多選擇做半工,認為是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兩全辦法,尤其是為人母者。育有一名子女的婦女中高達九成選擇做半工,且半工時間為全歐最短。

大部份荷蘭婦從事半天工作且僅限某些職業,因此經濟上需依賴配偶,若是單身則有賴國家的補助。

【2000-08-26/歐洲日報/5版/歐洲新聞】

世界人口 二○五○年將增至九十億
地球資源承受的壓力與貧窮問題更加嚴重
法新社華府八日電
世界人口研究機構八日發表最近的研究報告說,未來五十年世界人口將成長百分之五十,達到九十億人,地球資源承受的壓力將更沉重,貧窮問題更為嚴重。

該研究機構發表的公元兩千年世界人口資料說,開發中國家的高生育率使得世界人口快速成長,遠遠超過愛滋病罹患率和政府節育政策對人口成長的抑制效果。

該報告的撰寫者哈伯說,去年十月世界人口剛剛超越六十億大關,預估十二、三年後全球人口將達到七十億,增加十億人口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公元兩千年世界人口達到六十一億,其中十二億居住在歐洲、北美、澳洲和紐西蘭等開發程度較高的國家,另外卌八億生活在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開發中國家。除了中國大陸外,開發中國家的人口成長佔了全球人口成長的百分之九十九,平均每位婦女生育三.七個嬰兒。印度人口已經超過十億,和中國大陸並列世界兩個十億人口大國,本世紀中預計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人口。

【2000-06-10/歐洲日報/版/】

中歐東歐生育率 加速下跌
政經過渡轉型中 九七年整體平均生育率為每名婦人生一.卅七個小孩
法新社日內瓦二日電
根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一項報告,由於中歐及東歐經濟和政治都在過渡轉型之中,對人口造成深遠的影響,尤其加速了生育的下跌。

一九九七年這些國家整體的平均生育率為每名婦人生一.卅七個小孩,較一九八八年下降三分之一,而市場經濟的歐洲國家,生育率則為一.五八,整個歐盟為一.卌五。

根據聯合國歐洲委員會的調查,前蘇聯的多數共和國和羅馬尼亞自一九八九年生育率開始下降,中歐則是自一九九二年起,在這十年來的經濟過渡期間,人口從尚能維持世代交替的水準演變成為只達此一水準的三分之二之下了。

委員會人口部門的一位負責人馬居拉指出,「如果這樣的低生育率持續下去,我們就注定要長期陷入人口減少的趨勢之中。」委員會主張採行輔助家庭的政策。

在以前的東德,生育率下降得比各地都嚴重,此一趨勢是在共產陣營崩盤之後立即就併發了,一九九三年甚至到了每名婦女只生○.七六個小孩, 後來又略有提升。

調查指出,此一現象的原因是,所有這些國家都是從主導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過渡期間都隨伴著生產下降、失業和薪資短缺,收入減縮下,夫妻或個人生育或領養的意願便降低,以保持生活品質 。

此外,人民權利和自由的重建助長新的生活方式,大不同於以往的單純夫妻生活,尤其女子接受教育的人數大增,而與傳統的生涯規畫大相逕庭。

【2000-05-04/歐洲日報/版/】

為老化國家注入新血 義央行總裁肯定新移民

法新社羅馬廿日電
義大利中央銀行總裁法吉歐廿八日表示,對於義大利這種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國家而言,外來移民有助推動其經濟成長。

法吉歐在羅馬參加一項義工研習會的休息時間指出,如果移民問題能夠以合適方式解決的話,對國家的經濟成長絕對是正面有助益的。

法吉歐強調說,移民不僅沒有負面影響,甚至是有必要的,尤其對於像義大利這種人口趨於老化的國家更需新血的注入。

義大利的生育率極低,每對夫婦僅一.二至一.三個小孩,使得年輕世代人口愈來愈少;年輕人是最能學習新科技並對經濟發展有所貢獻的世代。法吉歐警告說,歷史上沒有任何例子顯示,一個國家雖然人口生育率銳減, 卻仍能保持高度的經濟繁榮。

【2000-03-30/歐洲日報/版/】

移民增加有助歐洲與美競爭 聯合國人口組織新研究報告指出

中央社聯合國廿一日美聯電
隨著歐洲生育率的下降以及反外國人情結的走高,一份聯合國新研究調查報告建議,為了保持人口不致減少,大幅增加外來移民可能有所必要。

聯合國人口組織今天公布的這份報告說,更多的外來移民也將有助歐洲與美國競爭,美國的嬰兒潮人口雖然正步向年邁,不過定期移入的求職年齡勞工潮,給美國嬰兒潮人口迭添新的生力軍。一九九○到一九九六年間,每年有一百一十萬的移民移居美國。

報告同時指出,未來五十年,南韓勢將面臨人口大幅減少,而外來移民正可沖銷人口銳減所帶來的經濟衝擊。

這份報告或將落井下石,給正頭痛於移民激辯聲浪愈演愈烈的國家帶來不小的影響,不過它也將使這些國家深切瞭解,不接納外勞移民,它們恐將無法填補退休族人口日眾所造成的人力真空。

這份研調係根據八個國家、兩個地區的人口統計數據作成,八個國家分別是: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俄羅斯、南韓、英國和美國,兩個地區則為歐洲和歐盟。

報告研調課題也包括,需要開放多少的移民數量,才可維持工作年齡人口與退休人口比率對等,針對這方面所作的統計,將有助盱衡照顧退休銀髮族如何能夠更加周全,以及誰需要諸如健保等更多的服務。

又鑑於日本、南韓、歐洲生育率不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急遽增長,尤其歐洲有些地方出生率之低,更居世界之最,報告建議,外來移民可能是解決此一問題最好與唯一的答案。

【2000-03-23/歐洲日報/版/】

義大利「文化大轉彎」國會通過新法案 爸爸勞工可請育嬰假 領三成薪

美聯社羅馬廿三日電
義大利國會廿二日通過一項法律,讓男性勞工可以請育兒假支領三成薪。這項法律對托兒所不足導致生育率低的義大利是一項生育的利多。

這項立法的主要支持者社會團結部長杜戈說,這項法案在廿二日晚上終於獲得國會通過,對義大利而言是「文化的大轉彎。」新法規定父母在嬰兒出生到滿八歲期間,總共可以請十個月的育兒假,假期由父母兩人分享,父親至少三個月,最多四個月。而且育嬰假是在小孩三歲前申請,父或母可領三成薪,而兩人合計最多可領三成薪長達六個月,此新法立意是鼓勵男士分擔育兒工作。

義大利舊法規定婦女在生產後至嬰兒滿三歲前,最多可請六個月支領三成薪的育兒假。婦女在產前產後當然可請五個月全薪的產假,政府和企業共同負擔婦女勞工產假所支付的薪津成本。

但新的法律讓男士也能請假在家分擔育嬰責任,除了陪產假之外,又多了四個月的育嬰假。

義大利生育率是全球最低之一,數項研究預測義大利如果維持這個生育率水準,則在二○五○年之前義大利全國總人口可能從目前的五千七百萬降為四千一百萬,將有更多老年人須靠更少的年輕人扶養。

【2000-02-24/歐洲日報/版/】

2006.02.03  中國時報

俄羅斯人口遞減 危及國祚

蕭羨一∕綜合報導

這位剛誕生在莫斯科的女嬰,名字叫莉莎,紅撲撲的臉蛋小小的手,真是可愛極了。

但是,在她誕生後的兩天內,俄羅斯人口大概就少了兩千人;等到莉莎一歲的時候,俄羅斯將有超過廿萬人死於非自然因素,幾乎是上次戰爭以來死亡平民人數的七倍;等到莉莎過五十歲生日時,若以目前人口急速減少的趨勢推算,俄羅斯人口可能只剩下現在的一半了。

以俄羅斯標準來看,莉莎今天能平安地誕生人世,已經算是幸運的了,因為去年俄羅斯通報的墮胎人數高達一百六十萬名,而出生的新生兒比墮胎的少,僅一百五十萬人。換句話說,這個國家,墮掉的胎兒比生下來的還多。

由於貧窮、醫療缺乏,加上國人嗜飲伏特加,俄羅斯人口自一九九二年以來一直遞減。專家警告說,俄羅斯人口減少的情況不僅威脅經濟發展,更危及國祚之存在。

根據聯邦統計署統計,到本世紀中期,俄羅斯一億四千三百萬人口將減為七千七百萬;單單去年俄羅斯人口就少了近五十萬。

俄羅斯總統普丁去年四月間提出這項「全國危機」議題,但政府尚未作出對策,普丁現在面臨壓力需從石油儲備的「穩定基金」撥出部分經費來解決人口危機。一九八六年率先在《真理報》提出人口危機的庫拉科夫教授說,「執政者對我的警告充耳不聞,現在官員都同意了,但始終未採取行動」。

俄羅斯男性平均壽命已經降至五八.八歲,這比冰島男性平均壽命少了廿年,其主要殺手為心臟疾病。然而,非自然死因,包括工業意外、交通事故和軍事衝突,每年造成廿萬人喪生,成為排名第二的殺手。雖然出生率在一九八○年代略有上升,但一直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水平,依此趨勢到了二○二○年,俄羅斯將沒有足夠工作人力推動經濟。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38651
女權份子在為造孽開脫(轉貼)以質代量?寧要三個臭皮匠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質代量?寧要三個臭皮匠


陳耀昌∕
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北市)

當舉世為人口結構憂心忡忡;當台灣人口負成長時代將提早來臨;當日本已經把「少子化」的問題當做部會的名稱、絞盡腦汁研究對策時;當新加坡的李光耀已經說「影響二十一世紀全球的安全或成長,最關鍵的因素是人口結構而不是民主政治」,並預言在未來,各國政府將別無選擇,被迫全面插手生育等過去一直被視為私領域的事務時;當美國前白宮經濟顧問已出版專書,警告高齡化社會將產生三○年後的經濟大風暴;當彼得杜拉克及派崔克布坎南已表示,已開發國家人口出生率的崩潰,將造成西方國家緩慢步入死亡而不自知時;當台灣的學生因為父母「望子成龍」,因為當今的教改政策,而承受巨大壓力,連星期天都要補習時;當七、八分之一的「新台灣之子」的母親不會講中文、寫中文,無法教導自己的小孩時,我們政府對人口政策的發言委實令人失望。

政府主其事的官員竟然把專業的人口學者「人口數目減少,代表國家生產力降低,一定會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產毛額,主張透過生育補貼,以提高生育率」的建議擺一邊,而去附和「優生學家」和「女權運動者」對政府人口政策提出的說法,要「以質代量」,要「重新分配教育資源,藉人口素質大幅提高,取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並公開說「生一個諸葛亮比生一個臭皮匠好」!

「優生學家」?有沒有搞錯,這是什麼時代了。

亞洲最早注意到人口結構問題,在十多年前就甘冒大不韙,公開提出「教育程度高的婦女應該多生幾個小孩」的,正是李光耀。他最近更進一步提出「放任主義的生兒育女將不復存在」,顯示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不是對年輕夫婦的道德勸說所能解決的。而人口問題是結構性問題,政府官員更不應該以「金字塔頂尖」的立場,去為「人口品質」下定義,去明示「 程式製造」下一代成為「諸葛亮」,而視社會基層默默奉獻的階級為「臭皮匠」。

社會人口結構應該是平等的多元。說一句尖酸一點的話,現在台灣中年一代兄弟手足中,品質好的「諸葛亮」大多到外國、上京城,做大事業去了,品質差的「臭皮匠」就是留台灣、留故鄉照顧年邁父母的主力;而台灣政府從來沒有負起老年照護的責任。人生的成就,怎麼是所謂「人口素質」來決定的?當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成就,但如果金字塔頂端的人公然自本質上看不起金字塔底部的人,「人是生而平等的」這句話,還有實質意義嗎?

其實政府官員的錯誤說法正好誤打誤撞,說出了「正確」的人口政策精髓:「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我們要的恰恰是家庭有三個平凡正常的小孩,而不是每個家庭都養一個天才兒童。更何況,身為「諸葛亮」就幸福嗎?至少歷史上的諸葛亮是「食少事繁」、要「六出祁山」,不怎麼幸福。未來的一對「諸葛亮」夫婦,要供養好幾位老人家,要生兒育女,還要應付眼前的經濟風暴,不一定「食少」,但一定「事繁」,大概也不會幸福。只有替他們生一兩個弟妹,才是讓他們更幸福的最佳方法。

【2005/12/27 聯合報】

民生報社評

人口政策以質代量?

由於國內的人口成長減緩,結構改變,經建會正在草擬的人口政策白皮書以日本為例,強調人口成長應該以質代量,藉大幅提高人口素質取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國力未必會因總人口數減少而下降。經建會主委胡勝正甚至公開說:「生一個諸葛亮會比生一個臭皮匠好。」然而,以質代量真能解決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嗎?

無論在任何社會,當新生人口少於死亡人口,而且持續二三十年後,社會中受扶養的老人比例大幅增高,生產階層的青壯人口比例相對下降,整個社會的產能也將日趨不敷實際需要,難免使國力大受影響。因此,人口專家普遍認為,高齡化將導引出三十年後的經濟大風暴,各國政府應該及早未雨綢繆。

這種結構失衡的問題,顯然不是提高人口素質即可解決的。主要關鍵在於:人口結構不同的社會會自然形成不同的社會結構與社經環境,包括商業型態、職業分布、所得分配,以及社會階層等;一旦人口結構嚴重失衡,社經條件和環境都會隨之調整,並立時衍生出多種社會及經濟問題,甚至可能使整個社會瀕臨崩潰。

日本進入人口負成長年代以後,到目前為止,表面看來似未出現國力衰退的困擾,但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影響通常發生在二三十年後;換言之,現在說日本的人口負成長並未影響國力,顯然言之過早。許多開發國家將提高生育率當成重要國策,藉減稅、補貼及幼兒照顧服務等措施鼓勵國民生育,當然有其道理。

台灣已進入人口成長停滯的關鍵時刻,政府主管官員不思提高生育率,卻夸言以質代量,實在不能不讓人捏把冷汗!很多時候,三個臭皮匠或未必能勝過一個諸葛亮;但從人口結構來說,三個臭皮匠絕對好過一個諸葛亮。當各種基層服務工作者都具有博士學位時,他們還甘心默默奉獻,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嗎?

【2006/01/02 民生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98313
全抓不到病因(轉貼)今年新生兒僅廿萬 人口提前零成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年新生兒僅廿萬 人口提前零成長


在「少子化」漸趨成形的社會風氣中,寵物似乎取代了孩子的地位。瞧!這兩隻狗寶貝悠哉地坐在推車內跟著主人散步,宛如嬰孩般東張西望四周的風景。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潘俊宏攝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台灣嬰兒出生數續創新低。今年前十月,嬰兒出生數只有十六萬九千多人。經建會推估,今年出生嬰兒僅廿萬人,連六年創新低。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說,台灣人口「零成長」時代提前到來。

經建會指出,如果生育率無法回升,估計最遲在十五年內,就會像鄰近的日本一樣,台灣將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

台灣人「晚婚遲育」,再加上適婚人口「有偶比例」逐年下降,造成生育率年年走低;最近一次的出生嬰兒高潮,是在民國六十五年,因為剛好是農曆龍年,當年嬰兒出生人數突破卌二點三萬人。

最近六年,除了八十九年還有卅萬新生兒,此後一路走低,去年出生嬰兒數僅剩廿一萬六千多人。今年前十月出生人口只有十六萬九千多人,比去年同期的十七萬五千多人,負成長百分之三點七八。經建會據此推估,今年出生嬰兒數,將只有廿萬人,再創新低。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指出,台灣已正式邁入人口成長「減緩」年代,在未來十到十五年間,台灣將跨過「零成長」(即出生人數及死亡人數相同)的交叉點,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年代,屆時,每一年度的死亡人數會大於出生人數。

根據經建會原先的推估,台灣將在十七年後,即民國一百一十一年,進入人口「零成長」關卡,估計屆時的出生和死亡人數都是十八萬人。

但經建會當初推估時,是以婦女總生育率一點二一五人(平均每位婦女一生中生育的子女數)來計算,但最新的數據,是台灣婦女總生育率,只剩下一點一八人,胡勝正指出,這顯示台灣人口零成長時代已提前到來。

台灣不是生育率逐年走低唯一的國家。鄰近的南韓前兩年的婦女總生育率,還有一點三人,今年已走低到一點一六人,比台灣還低;中國大陸的總生育率還維持在一點七人左右。世界主要國家,近年生育率負成長最少的就是美國。經建會說,這是因為美國年輕的新移民生產率較高,目前美國的總生育率,高達二點一人,比英、法、日本等國家都高許多。

出生人口減少,也象徵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少子化、工作人口負擔增加」的年代。胡勝正指出,明年初政府將發布「人口政策白皮書」,針對如何鼓勵生育、保障婦女工作權、鼓勵經濟性移民移入等提出對策,因應人口下降的趨勢。



【2005/12/26 聯合報】

國力不保?人口政策以質代量

台灣新生兒數量連六年創新低,明年可能降到廿萬人以下。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表示,台灣人口「零成長」時代提前來臨,如何讓人口「質勝於量」,是明年「人口政策白皮書」的重點。
記者林俊良∕攝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因應台灣人口成長減緩,人口結構改變,明年初政府將發表「人口政策白皮書」提出對策。經建會指出,人口成長若能「以質代量」,台灣國力不見得會受總人口數減少而下降。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指出,人口成長趨緩對國力影響,是目前定案中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在討論的議題。人口學者多半認為人口數目減少,代表國家生產力降低,一定會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民生產毛額,主張要透過生育補貼提高生育率。

胡勝正指出,優生學家和女權運動者對政府人口政策提出的意見,是「以質代量」,因為台灣自然資源稀少,但人口密度卻長期偏高,因此人口成長雖然減緩,但學校教育各種資源卻相對豐富,若將資源重新分配並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將可以「以質代量」,藉人口素質的大幅提高,取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

胡勝正說,人口成長雖然重要,但「生一個諸葛亮會比生一個臭皮匠好」,因此,未來人口素質的強化,可能更為重要,鄰近的日本已經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年代,也沒有出現國力大幅衰退的狀況。

至於因應人口成長減緩帶來的「高齡化、少子化」趨勢,胡勝正指出,人口政策白皮書的政策綱領已規畫,「如何鼓勵負責任的生育、維繫育齡婦女職場工作權、創造有利托育嬰環境、教育資源重新分配」等議題,將在明年發表後,由各部會配合實施。經建會正規畫重新提出「國民年金」版本,為全體國民作完善退休計畫。

胡勝正說,很多社會問題,是父母親沒有負起教養責任,因此不只鼓勵生育,更重要是鼓勵做好養育工作。

【2005/12/26 聯合報】

鼓勵生育 納入「多元家庭」概念


記者林奇伯∕台北報導

人口政策綱領初擬完成,對現行人口政策進行大翻修,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表示,新出爐的人口政策綱領承認「多元家庭」概念,單身、未婚都將列入未來政府以「家庭」為單位的相關規劃與補助範圍內。

相較過去以人口數量為主軸,新版人口政策綱領著重人口合理成長、提高人口素質、合理人口分布,將生育、養育、移民、人口素質、國民體能、醫療、環境保護、國土發展等一併納入,並加入性別主流化、多元家庭等概念。

簡太郎表示,國內生養環境不佳,造成婦女生育意願降低,兩性工作平等法關於夫妻請育嬰假,工作單位必須准許隨時復職的規定也無法落實,人口政策確立後,性別平等法規將全面檢討,「該修法的都要修」。

根據內政部估算,在台灣地區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的生育費用、保母費用、補習費、到研究所畢業的教育費,約需花費四百五十萬到六百四十萬元不等。

據了解,在「多元家庭」、政府財政可負擔原則下,未來「維持人口合理成長」將從經濟和非經濟兩個層面著手。在經濟層面上包括生育津貼、減免稅額、幼兒醫療補助、幼兒托育券年齡往下延伸等。

在非經濟層面上,則包括鼓勵達到適婚年齡者結婚生育、補助大學設置研究生家庭宿舍、翻修兩性工作平等法。

【2005/12/26 聯合報】

立委推動「生育風險補償」


記者許峻彬∕台北報導

為營造友善生產環境,鼓勵多生孩子,民進黨立法委員黃淑英與醫師推動立法成立「生育風險補償基金」,未來產婦臨盆若遭遇死亡、新生兒死亡等不幸,可獲無過失賠償。

黃淑英指出,生產的醫療糾紛幾乎可居醫院各科之冠,讓有心想從事婦產科的醫師望而卻步,希望生育風險補償基金的設置,也能讓醫師減少面對醫療糾紛的風險,提高醫師從事產科的意願。至於補償基金的金額等細節,有待進一步規劃。

【2005/12/26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96991
(轉貼)獨生子崛起 中國邁第三消費潮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11.25 中國時報

中央社

 法國巴黎百富勤最新研究報告說,中國消費結構正在改變,即將邁入有史以來第三個消費高峰,主因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出生的獨生子女正步入消費年齡,這些人更傾向於花錢而不是存錢。

上海每日經濟新聞引述報告說,中國民眾的高儲蓄率和低消費現象,可能隨著獨生子女消費能力的提升改變。未來三年內,中國零售業增長率將保持每年百分之十三至十四。

報告顯示,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一九七七年起實施,如今第一代獨生子女已超過廿八歲,邁入成熟的消費者行列。這些人消費行為與父母輩不同,他們追求消費而不是儲蓄,被稱為「月光族」,不僅用完自己的錢,甚至很多獨生子女樂意消費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儲蓄。

獨生子女出生於改革開放後,沒有經歷過父母輩的苦難生活,在成長過程中,中國民眾生活水準和家庭財富不斷增長,尤其是沿海地區和一些發達城市。因此,他們更在意生活品質、個性和品牌,並將影響未來十五年中國的消費市場。

據統計,中國大陸一九八一年前出生的獨生子女,總人數超過九千萬人。正值廿五歲至卅歲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收入水平比上一代高,由於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教育程度也不亞於父母輩。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後,這批獨生子女開始接觸市場經濟、時尚和文化。

此外,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八年出生的獨生子女,目前總數接近三億兩千萬人,生長環境比第一代獨生子女更好,更不喜歡儲蓄,追求消費行為帶來的舒適便利和品牌個性,預計到二○○八年左右將成為中國消費的主力軍。

報告說,獨生子女在消費中價格敏感度降低,注重品牌、舒適程度和生活方式,更喜好享受人生。

中國第一個消費高峰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九年,第二個消費高峰在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民眾對於服飾、自行車到家電的需求獲得滿足。

報告認為,第三次消費高峰,將能滿足人們對質量、品牌、時尚、食品安全衛生的需求,而住房和汽車也將成為民眾關注的消費品。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60598
(轉貼)台灣每對夫妻 只生一.一八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現代人晚婚,少子化嚴重,平均每對夫妻僅生育一.一八個嬰兒,台灣生育率居全球之末。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呼喊,不婚不育,卅而不能立,現代年輕人是「青貧族」,不是不為,而是不能。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今天針對現代青年不婚、不育現象舉辦座談會,聯盟指出,晚婚與少子化成為台灣年輕世代特徵,時下年輕人已經成為新一代的青貧族。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黃長玲指出,早年在工業化過程,當時的青年可以憑藉教育突破階級,獲取財富。但是隨著階級穩定後,大學教育昂貴,文憑又越來越不值錢,貧者已經難再憑藉教育來突破階級。

為何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成員莊雅涵認為,助學貸款壓力、畢業等於失業,加上工作不穩定,讓年輕人不敢結婚。就算有工作,薪水低、失業率高,單身比結婚的風險小,成家立業對現在的青貧族而言,只能想不敢做。

青貧族們不肯結婚生子,導致國內生育率直直落。台灣平均每對夫妻僅生育一.一八個嬰兒,生育率赫然居全球最末位。

按此趨勢發展,預計再過十年,到西元二○一六年,台灣人口將呈現負成長;不到半個世紀,至二○五○年,全國人口將不到一千八百萬人。頭重腳輕的人口結構,不但將造成勞動生產力的短缺,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也變得沉重。

聯盟指出,法國總生率低也是世界有名,但是在法國政府提供生育家庭住屋、退休等補助、免費的幼教課程、長期產假,甚至還有管家津貼,使婦女總生育率緩步回升。

如何幫助青貧族突破不婚不生的困境?黃長玲說,提供良好的社會制度和養育孩子的環境,讓年輕人擺脫青貧族,年輕人自然願意成家、結婚生子。

【2005/11/20 聯合晚報】

年後 台灣每二人養一個老人

台灣去年出生的嬰兒僅廿萬五千餘人,從民國卌年統計數字以來,這是最低的出生人數。
記者林俊良∕攝影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新生代已有不可逃避的宿命,注定要努力賺錢扶養老人。去年出生的新生兒長大到卅歲時,台灣的老年人口扶養比約百分之五十,亦即兩個工作人口就要養一個老人,是父母輩的三倍。

嘉嘉去年卅歲,在年底生下小呈,這是她第一個小孩,她很想去幫小呈算命。其實不用算命,單看人口推估統計,就可確定小呈長大後的經濟負擔很重;扶養老人的負擔會透過稅收和健保費率的調高,重重地壓在小呈身上。

台灣剛進入「老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只有兩百廿一萬餘人,占總人口百分之九點七。等到小呈卅歲時,按照經建會的人口推估,老年人口將達六百一十三萬餘人,占總人口約三成。

目前台灣老年人口的扶養比是百分之十三點六,亦即約七個十五到六十四歲的工作人口扶養一個老人;小呈的同輩人數較少,當他卅歲時,台灣的工作人口比目前少,老人卻大幅增加,屆時扶養比可能接近百分之五十。

如果延長在學時間遲緩就業趨勢不變,不能期待十五到廿五歲的人投入工作;如果提早退休的趨勢也不變,對五十五到六十四歲的族群也不能寄予期待。扣除這兩類人,小呈要承受的扶養比其實更沈重。

經建會指出,在小呈中年以前,會碰上兩次老人潮,一次在小呈約十歲時,這年台灣第一次的嬰兒潮變成老人,這些嬰兒約在民國卅八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於民國一百○三年進入六十五歲。

當小呈卅六歲時,會碰上第二波老人潮。台灣的第二次嬰兒潮出現在民國六十五年,那一年是龍年,出生人口超過卌二萬,這批六年級生在民國一百卅年剛好六十五歲。於是扶養老人的負擔會一直跟著小呈。小呈卌歲時,老年人口扶養比超過百分之六十,卌五歲時超過百分之七十。

小呈要扶養的老人不只人數比爸媽時代還要多,而且所扶養的老人年紀也大得多。因此,小呈為扶養老人所付出的錢,會高於父母輩。


【2006/02/12 聯合報】

不到十年 年出生人口減少三分之一


記者徐碧華、孫中英∕台北報導

不婚、少子化的情勢嚴峻,去年台灣出生人口只有廿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再創歷史新低。去年結婚對數仍處低檔,行政院經建會預期今年出生人口也不會太高,估計十年內就會形成人口負成長。

從民國四十年起到八十七年,台灣每年的出生人口都超過卅萬人,九十年以後年年在廿七萬人以下,而且下降速度非常快,去年已跌到廿萬人邊緣。不到十年的時間,年出生人口減幅已達三分之一。

出生人口減少,相對的,扶養小孩的壓力也減輕,九十四年扶幼比降到百分之廿六點一,這是歷史新低,約四個十五到六十四歲的工作人口養一個小孩,民國八十五年時是約三個工作人口養一個小孩。

八十八年出生人口首度跌破卅萬人,這批人已到了小學入學年齡,經建會官員指出,隨著少子化時代的小孩陸續長大,很快的,幼稚園及小學就會面臨學生數大幅減少、師資過剩的問題。

出生人口會在何時止跌?去年結婚對數比前年多一點,前年是十三萬多對,去年是十四萬多對,經建會官員說:「結婚對數多,通常翌年的出生人口也會較多,因此今年出生人口有可能回升。」

但預估也只是小幅回升,因為不管十三萬對或十四萬對,都低於九十二年以前的十七、十八萬對。

不婚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很難期待結婚對數顯著攀升。去年廿五到廿九歲的婦女,已婚者只有百分之卅六,比民國九十年降了十個百分點;至於卅到卅四歲,去年的有偶率繼續下降,只有百分之六十五,比九十年約降七個百分點。

經建會原本預估要到民國一百一十年才會形成人口零成長,但出生數比預估值少很多,人口零成長應會提前到來。經建會估計在民國一百○五年之前,就會形成人口零成長,距現在不到十年。

人口零成長後的第二年,經建會預估就會進入人口負成長;人口負成長之後,對住宅、消費的需求應該都會下降,經建會擔心台灣未來還要承受內需不振的衝擊。

人口素質的問題也令經建會擔憂,已經連續數年,台灣的新生兒有一成以上是由外籍媽媽所生。


【2006/02/12 聯合報】

新人口政策 鼓勵優質移入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因應新生兒逐年減少、人口加速老化,台灣人口政策將有重大措施。經建會副主委謝發達指出,各部會將配合增訂「移民法」,將「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納入規範,以鼓勵高科技、優質專業人口移入。

台灣是個人口密度很高的國家,從未考慮過引進移民,這是台灣首度將人口移入納入人口政策。

新的人口政策同意人口「空降」,但並不準備鼓勵「內升」,亦即不準備鼓勵結婚或生育。

取消所得稅懲罰婚姻的設計,以及補貼第二胎或第三胎,過去討論多次,都沒有列入新的人口政策中。

行政院跨部會專案小組研擬兩年的「人口政策綱領」已經完成,經建會及內政部將報行政院核定後,即將推出人口政策白皮書,這也是台灣在民國八十一年宣布「人口寬鬆政策」後的新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綱領」中,較重要的是制訂台灣的「移民政策」。經建會官員說,如果未來有大量移民進入台灣,人口零成長或負成長的狀況就會延後發生。政府看中創辦廣達電腦的林百里,為移民政策的「最佳代言人」。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說,台灣目前高科技人才可以分成三類:有土生土長的代表,例如鴻海的郭台銘和宏碁的施振榮;有留學回國人才,例如台積電的張忠謀;還有一種是「留台學生」,例如華僑子弟來台深造,最後在台定居甚至創業,廣達的林百里就是最佳代表。

胡勝正表示,如果在「留台學生」這個基礎上,用移民政策擴大吸引專業優質的年輕人才留台或來台,除可以充實人力外,還可以提高人口素質及競爭力。

在「經濟移民」(或稱投資移民)部分,胡勝正說,政府將規畫提供足夠誘因,吸引願意來台創業及投資的國外人士。

經建會官員說,在人口政策綱領討論之初,曾經提出「生育補貼」政策,但由於政府目前財政負擔大,這個提議未獲各部會共識,再加上社會「不負責任的」生育現象普遍,而婦女學者也反對利用婦女為「生產工具」,這項規畫因而作罷。

【2006/02/12 聯合報】

買保險、買基金 「養老靠自己」


記者林韋任、喻文玟∕台北報導

「養兒防老?我不敢期待!」面對少子化及高齡化的趨勢,多數父母親都規畫買保險、基金,「因為養老要靠自己」。

剛當媽媽的莉莉安表示,雖然生小孩後經濟壓力變重,但她還是參與公司的退休金提撥,也買保險、基金。

莉莉安的兒子誠誠(化名)昨天剛滿三個月,誠誠是大家族裡期待已久的新生代。莉莉安趕緊幫兒子開戶,把數萬元壓歲錢存進去。莉莉安擔心兒子長大後,要面對台灣高齡化社會的負擔,想設法幫他先減輕一點壓力。

莉莉安與先生都在金融界工作,近來部分金融業整併,不少人被迫提早退休,莉莉安算了算,隨著醫藥進步,越活越久,她擔心退休金斷糧,正在充實第二專長,退休後還可另找工作。

另一方面她努力存養老金,她算了算,每個月兩萬元的保母費,上千元的尿布、奶粉錢,還有十八年的房貸要揹…。

面對這些固定支出,什麼時候再生第二胎?莉莉安說:「經濟壓力太大了,留給有錢人去生吧!」

卅七歲的楊老師結婚六年計畫懷孕,她剛懷孕就替孩子「算帳」,女兒一出生就替她買保險。楊老師說,雖然是雙薪家庭,但是等到女兒念大學時,她和先生都已退休,現在幫孩子保險,「孩子有保障,也為自己存錢」。

七歲的汪小姐是家庭主婦,育有兩女,一個讀小三、一個念高二。汪小姐從大女兒出生,就開始幫她計算每一筆開支,在小三就累積超過百萬元。

也在金融界服務的高婉菁,即將生第二個小孩。她生第一個兒子是因為夫妻愛小孩,懷第二胎則是怕兒子無聊。重視教育的高婉菁已開始為兒女存學費。

雖然不要子女太早接受制式教育,但高婉菁擔心兒女大學畢業後就業,平均月薪才兩萬多元,怎麼組織家庭?她希望兒女能念到碩士以上,但教育時間拉長,父母負擔也加重,須提早規畫。

【2006/02/12 聯合報】

重視預防 減少醫療支出


記者施靜茹、喻文玟∕
台北報導

面對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學者建議政府應重視預防醫學,才能減少人口老化造成的醫療支出;另一方面,新生代必須知道怎麼創造自我價值,免於被淘汰成為失業人口。

台大公衛所副教授楊銘欽表示,雖然健保醫療費用成長率控制在一定範圍,但未來老年人口變多,相關醫療支出勢必提升,到時候該縮減哪些疾病的給付,健保資源的分配令人頭痛。

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萬億認為,新生代要憂心的問題,不只是經濟面和負擔高齡人口結構的社會成本,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競爭力和產值,年輕人必須知道怎麼創造自我價值,免於被淘汰成為失業人口。

【2006/02/1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54137
(轉貼)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已達九千萬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

據統計,中國實行「一胎化」計畫生育政策廿三年以來,已累計出生九千萬個獨生子女。

由於人口過多,一九八○年,中國官方開始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一九八二年,計畫生育政策正式被列為中國的基本國策。

北京晨報今天報導,廿三年來,中國大陸已累計出生九千萬名獨生子女。目前總人口為十三億人,預計在二○一○年與二○二○年將分別達到十三億七千萬與十四億六千萬人,二○三三年前後將達十五億左右。

此外,據報導,在「一胎化」政策以及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下,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攀升,數據顯示,出生人口男女比例是一一七比一百,嚴重偏離正常範圍,而且升高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2005/11/15 中央社】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大陸研究


六六
大陸地區人口政策的演進 2005/6/2
                                   君凱

--------------------------------------------------------------------------------------------------------------------------

  大陸地區的人口相當龐大,在西元一九○○年人口統計時約有高達四億的人口,經過一百年到西元二千年時,大陸地區擁有十二億的人口。人口的成長可以說相當快速,因此本文將要探討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人口政策的變化。

大陸地區人口政策的演變

  一九四九年中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就開始施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一九五三年中共在大陸地區施行第一個經濟發展的五年計畫,但是在此時中共還沒有注意到施行人口發展計畫,此時中共政權對於管制人口成長的態度並不積極,既沒有要大力促使人口成長也沒有打算要控制人口的成長。但中共在一九五年代所實施的各項社會主義經濟政策都是有利於人口成長。以醫療生育政策為例,當時中共禁止大陸地區施行人工流產。同時期的社會福利政策也是按人口來定分配額、社會救濟政策更規定城市職工因多子女造成的家庭經濟困難,國家、企業、工會會將其視為需要救濟的對象,定期或一次性的給予補助。此時期雖然有部份人士(如經濟學家馬寅初及婦女團體)提出要節育、避孕的觀點,但此時期中共實際是施行有利於人口成長的政策。

  到一九六二年時中共才開始注意人口成長的問題,該年中共中央和國國務院聯合宣佈把「適當控制自然人口增長率」列為「社會主義建設中既定政策」。這個舉動使聯合國活動基金會與世界銀行都以為中共將要開始全面實行計畫生育的人口政策。但該年因為鼓勵人口成長的政策沒有變,因此六年代大陸地區的人口成長速度比以往更高,人口成長率接近三%是大陸地區人口成長顛峰時期。雖然,當時人口成長達到顛峰,但因為同時期大陸地區正處於大躍進、三面紅旗等政治運動。這些政治運動讓大陸地區的經濟跌落谷底,不但使人民的生活水準降低,製造了大量的文盲。在這種嚴酷的社會、政治與經濟問題下,中共終於決定要嚴格控制大陸地區的人口成長,並開始施行人口控制的政策。

三階段的人口控制政策

  從一九七年開始到一九九四年為止,中共控制人口成長的政策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八年為止,這是開始控制人口成長的階段,提出「最好一個,最多兩個」的家庭政策。這個時期人口控制的重點放在「少生子女」並成立國家層級的計畫生育機構國務院計畫生育領導小組。

  第二階段,從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四年,此階段控制人口成長的政策便成中共正式的國家基本政策,並訂定西元二千年時人口維持在「十二億人」的目標,在本階段中不但鼓勵夫婦只生一個小孩,更要「晚生、晚育、少生、優生」。從此中共開始重視人口成長的問題,並且成立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成為控制人口目標的施行機構。

  第三階段,從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四年,是加重人口成長控制的階段。但大陸地區因為人口慣性、工作和群眾生育意願等原因,從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年出現人口成長回升的狀況。本階段以消除計畫外生育、降低多胎率為主,目的在能夠達成二千年人口的目標。現階段施行計畫生育,在城市中只能生一個小孩、農村考量生產力及養老的問題容許生兩個,絕對不准生第三個,而少數民族只要總人口少於一百萬的少民族准許生三個,絕對不准生第四個。

人口控制帶來的人口結構問題

  大致上,中共的人口成長控制政策施行得相當成功。西元二千年時,中共確實達成將人口控制在一二億的政策目標。但是施行控制人口成長的計畫生育,也為大陸地區的人口結構帶來兩個問題。

  一、性別不均勻,在一胎化的計畫生育政策與中國人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大陸地區的男女比例從一九八年開始逐漸失衡,二○○二年大陸地區的男女比例雖然為一六比一百,但新生兒的男女比例卻高達一一七比一百,遠遠高過正常國家的一五至一七比一百的比例,在可見的未來,大陸地區的男女比例失衡為題將會成為大陸重要的社會問題。

  二、人口老化,由於一九八年代之後,大陸地區的出生率開始急遽降低,這使得大陸地區的人口金字塔結構開始改變。現在大陸地區雖然擁有充沛的勞動人口,但根據專家的推測,從二一五年之後,大陸地區的人口將會老化。屆時大陸地區不但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沉重的老年撫養問題也會對大陸地區的經濟造成衝擊。

  從前面的資料可以發現,大陸地區的人口問題的確是相當難以解決。中共雖然極力的希望能夠彌補之前政策錯誤所導致的人口成長問題,但是當嚴密的控制人口成長後,卻導致新的問題。新的問題不再是人口數量上的問題,而是人口結構與人力素質。未來大陸地區的人口政策重心將會放在調整人口結構,並提升人力素質,以利於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也將會是中共人口政策的新挑戰。

參考資料

中國政治與社會

Flemming Christiansen
shirin M.Rai 和著
韋伯文化事業,台北,一九九九
中國經濟
林毅夫、蔡昉和著
麥格羅希爾,台北,二○○
中國的巨大社會實驗 後毛澤東時期制度上的發展
李文朗著
期刊資料
我國人口在生產政策演變簡述
程武揚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十一卷 第一期,一九九四年三月
中國人口問題與對策
張漢湘
中國行政管理 ,一九九六年十一期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48403
生育成貧富懸殊之象徵(轉貼)大陸豪門就愛「超生」 罰金不當回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計畫生育近年來遇到新難題,一些都市裡的富人、名人,取代農村的窮人,成為「超生游擊隊」主角。這些富人完全不理政府的「超生罰金」,大生特生。

廣州南方日報報導,大陸實行計畫生育一胎化政策已卅多年,以往超生現象多發生在農村,越窮越生,越生越窮,惡性循環。但隨著大陸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和社會分層的日益細化,超生現象發生新的變化,產生「超生新貴」。

廣州東山區一住宅小區裡,陳女士每天都帶著兩個小孩在區內散步,被問是否超生了?她回答,是啊,不過小孩已報上戶口。超生怎能上戶口?她說:「交錢啊,既然生下來了,那就按照政策,該怎麼罰就怎麼罰。」

中共官方規定,超生要罰款,大城市的超生罰金最低要八萬元人民幣。但對有錢人來說,罰錢並沒有嚇阻效果。浙江、四川等地曾有人為了超生,繳納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社會撫養費」,這些錢對資產千萬元以上的富翁來說,根本不算一回事。

大陸人口專家認為,社會撫養費的徵收,對計畫生育是一種處罰,但孩子是無罪的。雖然目前少數富人的超生,不會對整體的人口控制產生太大影響,但卻破壞社會整體公正,加大貧富差距拉開後的社會矛盾,使人們對計畫生育的合理性產生質疑。人們對窮人的超生同情或歧視;但對富人的超生卻感到羨慕和嫉妒。如果放任富人超生,必將引起整個社會的生育觀念倒退,為計畫生育工作帶來更多波折。

【2005/11/06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438316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