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78|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台男人精蟲 數量減三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首次調查 台男人精蟲 數量減3成
專家:不孕危機急速惡化
【沈能元、黃靜宜╱台北報導】台灣男人正面臨「蟲蟲危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昨天發表國內首份男性精蟲品質研究,發現台灣男性每c.c.精液只有7700多萬隻精蟲,與國內外臨床做為比較基礎、於1940年代由國外調查公布每c.c.精液超過1億隻的精蟲量相較,少約3成;公共衛生學者指出,男性精蟲品質低落是工業化的苦果,若環境污染持續惡化,未來「不孕」的問題將會日趨惡化。

蟲蟲危機
男性「敗精」是全球化的趨勢。各國相關調查顯示,丹麥由1940年的1億1300萬隻降至1990年的6600萬隻,蘇格蘭也由1989年的8700萬隻降至2002年的6200萬隻。國內過去從未有大規模調查,巿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賴育宏於2002至2006年6月,以314名健康男性進行精液研究,結果發現,受檢者精蟲數量平均每c.c.有7700多萬隻,精蟲活動力平均為62%(正常精子的活動力為50%)。
  
  
  
醫師籲男40歲前生子
賴育宏並發現,國內男性每5年精蟲活動力即減少約5%;從25歲的71%到45歲時只剩下43%。他呼籲有生育打算的男性,「應在40歲以前結婚、生子。」並建議,男性平時應穿著寬鬆的內褲、減少感染性病機會,若有精索靜脈曲張應盡速治療。
三總婦產部內分泌科主任武國璋則呼籲,若結婚一年以上、未刻意避孕的夫妻,還是沒有「結果」,即應至醫院進行檢查。
國內目前每七對夫妻即有一對不孕,除了高齡產婦問題,男性不孕也佔了四成,但臨床發現,男性比女性更不願面對不孕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任柯明中說,日前即有一名30多歲男子,結婚兩年一直「沒消息」,男子直覺妻子有問題,但妻子所有檢查都正常,男子不得已接受檢查,證實問題就在他的精蟲數量不足。
醫學科技進步,現雖已發展出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不孕症治療術,即男性只要還有一隻精蟲、甚至以睪丸切片取精,都有機會當爸爸。但國外及台大醫院研究都顯示,男性無精症或精蟲數量嚴重缺少者,以人工生殖技術孕育的男寶寶,也會遺傳到精蟲品質不佳的宿命,而這種「不孕世家」正急速增加。

  
  
 正常數量
圖為顯微鏡下看到的精蟲數量,精蟲量多者(圖,《壹週刊》提供)與數量稀少者,顯微鏡下精蟲分布的密度差別極大。
 
環境污染影響「生」機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說,許多研究顯示,人類生殖能力下降可能跟一種類似女性雌激素的化學結構成分、即環境荷爾蒙有關,但人類從吃的、喝的、用的,都有這類物質在干擾內分泌系統。這些環境荷爾蒙包括戴奧辛、多氯聯苯、農藥、重金屬、壬基苯酚等,另如塑膠製品、香水、芳香劑、精油、清潔劑等都可能有這類物質。在嚴重污染的區域,已有某些動物因此出現雌雄同體或雄性生殖器官萎縮。
韓柏檉說,有些科學家已悲觀預言,人類將來難逃滅種危機。自保之道唯有反璞歸真,盡量選擇天然萃取物質,少用化學合成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等,過簡單生活,爭取「生」機。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廚師、開怪手、接觸重金屬者,及身體長期接受高溫、有毒物質者,因工作環境均易傷害精蟲品質。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謝瀛華並表示,生活壓力大、抽菸、喝酒、濫用藥物、生活作息不正常等,都可能讓精蟲細胞受到傷害。
民眾林先生說,當然會擔心精蟲可能愈來愈少,聽說手機會影響精蟲品質,會嘗試改用藍芽耳機。汪先生則認為,男性不孕應該和身體遺傳有關,若真的不孕,他相信現在醫學很進步,應該會有解決的辦法。

台灣男性精蟲數調查
臨床通用精蟲數:1億隻
台灣男性精蟲數:7700萬隻
單位:每c.c.精液

保護精蟲注意事項
˙減少環境中有機或無機化合物,以免因環境荷爾蒙影響男性精蟲數。
˙研究發現,廚師、開怪手、接觸重金屬及居住在長期焚燒電線、電纜等環境附近者,身體長期接受高溫、有毒物質,易導致精蟲傷害。
˙研究發現,經常使用手機的男性,精蟲數量約減少3成,應盡量少講手機。
˙應盡量減少工作壓力,避免抽菸、喝酒、濫用藥物等影響精液品質的不良習慣。
˙平時應穿著寬鬆的內褲,以免睪丸溫度過高、傷害精蟲。
˙應預防感染淋病、梅毒等性病,以免性病致睪丸發炎、傷害精蟲。
˙患有精索靜脈曲張者應盡速治療,否則會影響睪丸血液循環,造成精蟲傷害。
資料來源:醫師林杰樑、北市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謝瀛華、醫師賴育宏、《蘋果》資料室

民眾看精液品質調查

  
  
 曾俊傑 28歲
廣告業
 
台北
要懂自我保養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品質不下降才怪。男性要懂得自我保養,多吃益健康食品,多補充蛋白質。

  
  
 鄭逸芳 30歲
行銷企劃
 
調整生活作息
面對充斥污染的環境,現代人更應該調整生活作息,盡量不要熬夜,飲食盡量清淡、天然。

  
  
 張榮哲 28歲
 
台中
壓力大難防範
精蟲數減少並沒有特殊徵兆,很難注意到問題,尤其生活壓力大,可能也很難防範。

  
  
 沈馨榕 20歲
服務業
 
婚前要做健檢
男性的精蟲數減少對於男女共組家庭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覺得應該要做婚前健康檢查。

  
  
 蔡銘昀 24歲
服務業
 
高雄
遠菸酒多運動
我不擔心啊,菸酒類少接觸、生活作息正常、多做運動,自然就會有強壯的身體。

  
  
 陳華葦 25歲
醫護人員
 
手機不放口袋
我相信這個數據啊!所以我要求男友手機不能放口袋,還會注意他的生活跟運動。

報你知
精蟲活動力分4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賴育宏指出,精蟲活動力
檢測,是以顯微鏡觀看精液中有游動能力精蟲所佔的比率,分為a、b、c、d四級,a級是快速前進、b級緩慢前進、c級是原地擺動、d級是不動。正常精蟲的活動力需有50%屬於a、b兩級,或25%屬於a級。




男性精蟲的活動力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醫師建議,男性最好在40歲以前完成「做人」計劃。葉志明攝
圖片: 1 / 1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814336
(轉貼)民國一百年 台灣成一胎化社會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日晚報 2007.03.27 
浙江富人違反一胎化 最高可罰兩百萬撫養費
中央社

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頻頻遭到有錢人挑戰,違法超生大不了罰錢了事,一些省份不得不採取重罰鐵腕。浙江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章文彪表示,對於名人、富人超生情況,浙江將徵收高額社會撫養費。據瞭解,所徵收的社會撫養費可高達人民幣一百九十二萬元。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導,章文彪早前在浙江省人口發展狀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於名人、富人超生情況,浙江省將採取徵收高額社會撫養費的措施,如果「不怕罰」,或者性質惡劣,將對其進行曝光。目前浙江省已在收集典型案例,擇日向社會公佈。

浙江省計生委副主任宋賢能說,浙江對於名人、富人超生,除了徵收當地收入平均水準二至四倍的社會撫養費外,還將徵收其實際收入一至二倍的社會撫養費。

浙江省計生委有關負責人認為,這一規定其實是針對名人和富人的。比如某名人、富人超生二胎,年收入為一百萬元,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兩萬元,則徵收該名人富人的社會撫養費為一百九十二萬元。

去年浙江瑞安市一私營企業主因違法生育第二胎,被徵收了六十八萬元「社會撫養費」,成為浙江迄今被社會撫養金數額最高案例。

二零零五年,浙江富人聚集的溫州市徵收的「社會撫養費」為一億八千萬元,二零零六年則達到了創紀錄的兩億兩千萬元,違法生育的人數並沒有減少。

據統計,浙江省九十九個市、縣(市)區幾乎都存在超生現象。


民國100年 台灣成一胎化社會
陳一姍/專題報導

建會發布人口最新推估,如果台灣生育率照目前速度繼續下降,民國一百年台灣總生育率將降為○.九九四人,成為「一胎化」社會。

總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位育齡婦女一生所生的嬰兒數,育齡指十五到四十九歲。

經建會七月底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先前官方說明均以總生育率維持在一.一人推算,如果採低推估,再過五年台灣就要進入一胎化社會。

過去五年 降幅創歷史次高

過去五年台灣生育率下降速度是歷史次高。內政部人口統計,一九七○、八○年,政府大力推動家庭計畫,加上工業化伴隨都市化,帶來家庭結構轉變,五年內總生育率下降幅度分別為卅%與卅七%。一九九○年總生育率跌破二人後,下降幅度趨緩。但二○○○年以來,再度大幅滑落,由原先還有一.六八人降到去年只剩一.一人,降幅是歷史次高。(見圖)

大陸的一胎化是政府只准生一個小孩,台灣的一胎化主要原因來自不婚、晚婚、不育與遲育,並非結了婚只生一個小孩。根據主計處最近一次婦女調查,十五歲以上婦女理想子女數為二.二九人,已婚婦女的理想數較高為二.五三人,其實只比二十年前少○.五人。換言之,台灣的一胎化現象與不婚與遲婚造成少子化的現象,有極大關聯。

不婚遲婚不育 都是少子原因

衛生署七月底公布「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最新電話民調,不願結婚的主因第一就是「經濟條件不佳」。國民健康局另一份調查也顯示,小孩教育、養育與經濟負擔,是台灣人不願生小孩的三大主因。以此推估,近五年來台灣生育率急遽下滑原因,也可能與近來台灣經濟表現不佳有關。「經濟看不到前景,會擔心小孩的未來比自己還差,乾脆不生,」許多中產階級如是說。

「要鼓勵生育,一胎補助三萬元有什麼用,官員根本不了解職業婦女的壓力」,一位在保險公司任職的女主管認為,台灣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在於教養成本太高,如果這個環節不解決,職業婦女根本不敢多生小孩,否則每個月薪水就全拿去貢獻給保母與安親班了。

法國例子:育兒環境很重要

法國的例子更可證明少子化問題的根源在育兒環境。經建會人力規畫處處長陳世璋說,過去人人都說法國人浪漫,所以不生小孩,但現在法國總生育率回升到一.八人,比台灣還高,法國的作法就是大量投資兒童托育環境。

「問題是台灣納稅人願意付這麼多稅嗎?」他質疑。陳世璋指出,去年不含社會安全捐,台灣租稅負擔率好不容易恢復到一四%,但法國高達二七%;加入社會安全捐,台灣稅收負擔率一七%,法國高達四三%。

新加坡經驗:補助效果短暫

他說,根據新加坡經驗,政府也知道光靠給錢鼓勵生育,效果短暫,所以不會採取那樣的方式。但稅收不充裕的情況下,現階段政府能做的事也有限,只能從鼓吹家庭價值下手。

家庭價值與現實生活的拔河裡,想扭轉少子化現象,政府的贏面顯然不高。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805258
(轉貼)政府拜託你多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生育率低於美日韓 政府拜託你多生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特別舉行「讓愛生生不息」記者會,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結婚之後,更要讓愛生生不息,一定要生小孩,讓生命之火繼續傳承下去。

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民國40年台灣出生了38萬5383名新生兒,出生率為49.97%,當時平均每個婦女生至少七個以上的小孩。

但到去年,一整年新生兒下降至20萬5854人,出生率僅剩9千分之九,平均每個婦女只生1.12個寶寶,還不到40年前四分之一,低於南韓1.2人,日本新加坡1.3人,法國1.9人,美國2人。

如果國內生育率沒有改善,少子化的現象繼續惡化,,預計到了民國140年,台灣一年新生兒出生率將只剩六萬人,嚴重影響國家發展。

因此,國健局提出了「讓愛生生不息」的概念,並以「孩子、無可取代的幸福」為主題,舉辦「幸福模樣」爹地寶貝選拔賽,徵求父女、父子最佳拍檔,至8月2日截止,最高獎金一萬元,有意參加者請上http://www.babybab.com.tw網站查詢。

【2006/07/31 聯合晚報】

7年級女生 成婚友聯誼主角


記者黃朗倩/台北報導

今天是中國傳統情人節,在這天,沒有情人的男女或多或少會被長輩關切。根據一項統計,台灣單身人口節節上升到近600萬人,且女生比男生更有危機感,根據SIP科學園區單身俱樂部統計,年輕的七年級女生已成為聯誼活動主角。

SIP總監盧瑞琪分析指出,25到29歲女性約每10位有6位單身,以往單身聯誼活動女生以28歲到40歲為主流,今年則走向年輕化,不少七年級女生,一畢業沒有對象,就報名參加單身聯誼活動。曾經有過一場活動,七年級女生占一半,這趨勢反映出單身族群希望從年輕就好好規劃愛情。

例如75年次任職馬偕醫院的李小姐,才踏出校門就主動報名參加聯誼活動。由於在學校裡缺乏兩性相處經驗,希望利用周末假日參加單身聯誼,訓練自己社交經驗。71年次擔任台新銀行理財專員的Joyce則希望與小S看齊,26歲前結婚,30歲前生下兩個健康寶寶。

盧瑞琪表示,年輕美眉增多,也讓男生願意參加未婚單身聯誼活年齡層下降,其中不乏有年輕醫師及知名企業小主管。

【2006/07/31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782008
可敬的正確觀念 生育本女人天職(轉貼)十三娃媽想再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3個娃的媽 想再生一個


編譯朱邦賢/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十三日報導,四十四歲的英國家庭主婦雪莉.威爾遜已和四十五歲的老公馬克生了十三個孩子,但他們仍準備接受試管嬰兒胚胎植入,生第十四個孩子。

威爾遜太太生完第十三個孩子後,曾流產兩次。她不承認自己和老公如此不停的生育有任何自私或不負責任之處。

來自林肯市的威爾遜太太說:「生一大堆孩子一直是我的雄心壯志。其他事情我想都不想。我小時候,其他女孩說她們想多生孩子,指的是想生五、六個。但我說我想多生孩子,指的是生十或廿個。我就是喜歡孩子。」

職業為電工的馬克說:「我們當然也考慮到我們其他子女的生活水平。我們每生一個孩子,就會想到不要讓其他孩子有所匱乏,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能夠生養十四個孩子,不致讓孩子生活匱乏。」

威爾遜夫婦第十三個孩子叫艾利斯,係以產婆的姓來命名,因為他們實在想不出其他任何名字了。

【2006/07/1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758224
(轉貼)人口政策:自應質量並重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口政策:自應質量並重
【民生報社評】

日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在院士會議演講中指出,台灣人口密度已高居世界第二,政府還在鼓勵民眾生小孩是錯的,應該設法鼓勵健康長者繼續工作,才不會造成年輕人的負擔。李遠哲又對他專業之外的問題大放厥詞,令人莞爾,但這個話題已引起有關人口政策到底該重質抑或重量的爭議。

這種爭議,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台灣未來的人口政策當然應該質量並重,有政府因為鼓勵生育而忽視國民品質的嗎?或者反過來說,有多少國家只重視提高國民品質,全不在意人口負成長的現象?小國寡民固然也可以具有高競爭力,但當面臨人口數逐年遞減的問題時,即使是小國,一樣得拿出配套措施,設法遏阻。

人口失衡對社會的衝擊,絕非鼓勵健康長者繼續工作即可化解。以台灣而言,根據估算,50年後每1.5個工作人口必須奉養一位65歲以上的長者,但社會上有多少工作機會適合這些長者?

任何已具備經濟基礎的國家都希望不斷提高國民品質,但比較起來,維持一定的生育率有時比提高國民品質更困難。許多先進國家已有前例,不談與台灣人口狀況類似的日本,歐盟許多國家也在積極鼓勵生育,成效卻一直相當有限,這是政府的難處:可以設法提升教育水準,卻無法要求每個家庭至少生幾個孩子。

台灣的人口密度偏高,因而衍生出許多社會、環境及資源問題;不過,這些問題有些與人口素質有關,不全然是人口過多的結果。再者,正常的社會必須維持一定比例的年齡層分布,否則可能衍生出更複雜的社會問題。政府應該致力於提升國民品質的工作,尤其,居高位的政治人物不應再刻意撕裂社會,作負面示範,使台灣長陷憂鬱中;否則,國人的生育意願可能會更低落!

【2006/07/07 民生報】



2006.07.07  工商時報
評「老人繼續工作論」及「放任人口減少論」
工商社論

中研院正在舉行第二十七屆院士會議,李遠哲院長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台灣應檢討人口政策,他質疑政府鼓勵生育政策的妥適性。理由是台灣人口密度居全球第二,且台灣每人消耗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量,與他國相較明顯偏高,因此應減少住在台灣的人口。李院長並指出,少子化問題有其他解決方式,從永續發展的觀點,應讓老人在健康許可的情況下繼續工作,不要因為要養老人,就鼓勵年輕人生小孩。李遠哲說他妹妹五十五歲就已退休,看他七十歲還在工作,覺得靠政府奉養很不好意思。

李院長所提「老人繼續工作論」,理論上或許正確,但實際上阻力很大,不宜高估其效果。原因之一是,在知識經濟與資訊化潮流下,社會上謀生的專業技術變化很快。現今台灣很多人提前退休,除體力衰退外,相當大部分是因無法在職場上競爭,或不能適應日益緊張、快速變遷的工作壓力。能夠如李遠哲院長七十歲還在第一線勤奮工作者,畢竟很少數。有人會說,老年人可改作較輕鬆,不耗體力與腦力的工作。問題是這類工作並沒有那麼多,待遇也不高,而且在全球化潮流下,越來越多的低階、非技術性工作,已大量外包

原因之二是未來老年人人數越來越多,其政治影響力與政治壓力會一天比一天高。國內外選舉行為調查均顯示,老年人的投票率,普遍比年輕人高。因此各國很多政黨不約而同採取措施討好老年人,尤其在老人年金、醫療保險相關問題上最為顯著。許多政治學者都指出,西歐諸國政黨,越來越像「老人黨」或「退休金黨」,此使社福及醫療制度政革,難行不進。因為主政者只要推動大幅度改革,下次大選多半遭嚴重挫敗,形同「政治自殺」,政客視此為畏途。

在台灣,陳水扁總統為爭取二千年大選獲勝,提出「敬老福利津貼」措施,國民只要年滿六十五歲,年所得不超過五十萬,都可月領三千元。到了二○○四年大選前夕,陳總統又把老農津貼,由月領三千提高到月領四千。令人詫異的是,李院長對這兩項老人福利措施,未置一辭。去年因財政困窘,陳總統改弦易轍推出軍公教人員退休金一八%利息改革,但面對很大阻力,就我們所知,李院長並未出面力挺。須知,軍公教人員工作滿二十五年,卻可領約三十年月退俸,其實際待遇是目前待遇的二倍。中研院眾多研究員及行政人員,都享有優渥退休條件,五十或五十五歲退休者,所佔比重很高。這正是我們所指「未老先退」現象。我們不憚辭費,正是要說明,台灣平均退休年齡正逐年快速降低,當務之急是扭轉下降趨勢,而削減老年福利是成敗關鍵。但李院長不提實際作法,卻一再唱高調,聲稱「老人繼續工作論」可一舉解決台灣人口老化問題,我們只能說:「李院長太天真了」。

至於李院長主張可放任台灣人口減少,更令人匪夷所思。民國七十一年台灣新生兒數目仍有四十一萬人之多,去年降至二○.五萬,二十四年間,新生兒數目減少一半。去年台灣婦女總生育已降至一.一人(其中包含大陸及外籍新娘所生嬰兒),僅為替代生育率(約二.一人)的一半。如果台灣地區婦女總生育率不變,未來每隔一個世代,新生兒數會減半,即民國一二○年新生兒約十萬人,民國一四○年新生兒約五萬人,持續下去,最終台灣會「亡國滅種」。因此,主張「鼓勵生育論」絕非無的放矢。可怪的是,台灣生育率逐年猛降,幾經呼籲,好不容易政府想遏止此一不利趨勢,正在研議對策,具體作法根本還未出爐,預算也尚未編列,李院長卻已迫不急待以重砲轟擊。其實李院長可以改採較溫和、折衷觀點,例如主張鼓勵生育的效果不大又很耗費資金,不如把資源移給已出生的小孩,譬如比照敬老福利津貼給予低收入家庭兒童津貼」;或對中低收入戶、失業、卡債家庭,給予「兒童教育津貼」,使現今社會上貧困父母攜幼子自殺悲慘案例減少,間接也有鼓勵生育效果,相信對提升未來國民素質與勞動生產力,會有助益。

十多年前李遠哲院長主持台灣教改大計,最近被批評得體無完膚,主因之一正是李院長無視台灣新生兒逐年大減趨勢,卻反其道而行,把教改重點放在紓解升學壓力,大幅擴增教育(尤其是高教)服務的總供給,導致今日許多學校岌岌可危,流浪教師充斥。

至於李院長將能源短缺與人口問題直接掛勾,也很牽強。在國際未作此種思考之前,台灣先自我設限,勢必大幅削弱國力與長期經濟發展。鑒於李院長德高望重,所發言論影響力很大,我們期望他「三思而後言」。

聯合筆記》人口老化是財務問題


徐碧華

在經建會公布最新人口推計之後,政府終於看到「人口老化」這個問題了。不過,政府看到的「問題」,卻和其他先進國家看到的不一樣。

先進國家認為人口老化是「財務問題」,因此,不斷視人口結構的變化,去修正他們的退休制度、老年給付制度。相對的,扁政府卻把人口老化視為「人口問題」,想鼓勵年輕人多生小孩,減緩人口平均老化的速度。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很快,老年人口大約每十年就會增加一百萬人,廿年後老人人口將是現在的兩倍。全民健保費要漲了,養老人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不用等到十年後,看現在的負擔,就夠叫人害怕。

單是軍公教的退休給付金額就很驚人。根據主計處的統計,納稅人一年所繳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只夠支付當年度「不必工作」的軍公教退休給付而已。九十三年軍公教領走的退休給付,總數是兩千一百億元。

此外,敬老福利生活津貼、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和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等,九十三年的支出計六百五十億元。

也就是說,光是上列養老人的法定支出,一年已高達兩千七百多億元,等於多養了一個中央政府。

目前老人占全國人口接近百分之十,但全民健保支出有三成用在老人身上,一年約一千億元。薪水階級一年的總工資,有百分之六點二二被強迫付給全民健保。

可怕的是,上述負擔年復一年,隨著老年人口增加,支出會越來越大。健保費要漲了,漲了之後,它很快又得再漲。漲了健保費,全民有感覺,但其他增加的支出全部灌入惡化的財政中,不容易覺察。

為什麼政府「看不到」問題呢?其實,他們是故意不看,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各國解決人口老化的財務問題,多半會先延長退休給付年齡,將退休給付由確定給付改為提撥制;如果要進行這兩大改革,會大大削減軍公教人員的既得利益。

當政府官員只想太平度日,人口老化問題就會變成生育問題。

【2006/07/07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749148
李又在亂說話(轉貼)李遠哲:人口少較好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遠哲:能源有限 人口少較好

人口政策究竟要重質還是重量?中研院長李遠哲昨天質疑政府鼓勵生育政策,內政部則強調要正視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
記者林錫銘/攝影
【記者陳智華、李名揚/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天在院士會議演講時指出,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五十年後還是需要進口能源,人口減少一點比較好,政府以無人奉養老人來鼓勵民眾生小孩的想法是錯的,台灣的人口政策應重新檢討。

李遠哲並建議政府,要想辦法鼓勵健康的長者繼續工作,才不會造成年輕人的負擔,他以自己的妹妹為例,五十五歲退休後,就要靠政府養,現在妹妹看到他七十歲還在工作,都會不好意思。

中研院昨天舉行第廿七次院士會議,李遠哲和院士毛河光、陳垣崇各有一場主題演講,李遠哲主講「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時提到前述觀點。

李遠哲說,資源有限,地球過度開發,預估再過四十到六十年,石油就會用完,天然氣也會在八十到一百年後耗盡,因此廿年內石油供需會嚴重失衡,能源爭奪戰開始,有效利用能源十分重要。

李遠哲表示,回到太陽懷抱很重要,地球吸收太陽一小時產生的能量,就足夠人類一年能源消耗量,但即使運用風力、地熱和太陽能等,台灣因人口密度高,每平方公里有六百人,五十年後還是需要進口能源,所以減少一些人口比較好。

他對政府因為少子化而鼓勵生產的政策不以為然,他說,不少人五十五歲就退休,靠政府養到八十歲,造成年輕人很大的負擔,建議政府應鼓勵健康的長者繼續工作。

【2006/07/04 聯合報】

李逸洋:應正視人口失衡


記者李祖舜、孫中英/台北報導

中研院長李遠哲昨天公開質疑政府因應少子化趨勢而鼓勵生育的政策。內政部長李逸洋鄭重澄清,內政部目前探討的並非人口合理增加的問題,而是必須正視人口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

李逸洋指出,台灣人口結構面臨嚴重失衡的趨勢,以去年的統計數據估算,是平均七點四個工作人口奉養一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等到民國一百一十五年時,就降為三點三個工作人口奉養一位老人;等到民國一百四十年時,更將降到一點五六個工作人口奉養一位老人。

李逸洋強調,如何讓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能夠維持健康、就業,並且活得有尊嚴,是另一個課題,但如果工作人口急遽萎縮,對未來國家經濟成長、財政收入與國家安全,都會產生很嚴重的負面影響。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也表示,台灣未來人口政策,到底是「重質」或「重量」,七月底舉行的經續會將做出結論,政府不見得會朝鼓勵生育政策方向發展。

胡勝正說,台灣對未來人口政策方向一直有兩派觀點,有人認為人口成長趨緩,會影響國力和經濟成長,主張透過生育補貼提高生育率;但優生學、環保學者及女權運動者不這樣看,他們認為,人口素質提升更重要。

胡勝正說,台灣人口成長減緩,學校教育各種資源相對豐富,政府認為,若能將資源重新分配並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將可以「以質代量」,藉人口素質的大幅提高,取代生產力不足的問題。

【2006/07/04 聯合報】

怕生聯盟:提升素質 小國寡民也有競爭力


記者梁玉芳/台北報導

在政府一片鼓勵生育口號下,婦女團體組成的「怕生育聯盟」主張人口合理成長,以人口素質提升,取代量的增加,開發老年人力比鼓勵生育更務實,也可緩解台灣早就水資源不足、土地過度開發的問題,想法與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不謀而合。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昨天指出,政府與人口學者對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對策思考主軸,一直是繞著「多產報國」打轉。

她指出,國外經驗早就可知,發生育津貼無法讓生育率止跌回升;與其擔心人太少,不如增進人口素質,每個人生產力提高,「小國寡民一樣可以有高競爭力,人民過得更好」,如芬蘭、瑞典等國。

政府連年舉辦各式公聽會、研討會,委託計畫無數,都為提振國人生育率,但婦女團體認為,這是陷入高數字迷思。「怕生育聯盟」的說帖指出,三、四十年前的台灣生太多,才會有家庭計畫;當年「多出來的人」生了比率偏低的小孩,正是對資源少、截斷人口過多、以致環境惡化循環的好時機。

【2006/07/04 聯合報】

育嬰假、保母津貼 有職父母二選一


記者李祖舜/台北報導

針對國內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失衡問題,經續會分組會議昨天達成重大共識,確立政府未來對於有職父母或單親家庭,將提供「育嬰假」或「保母津貼」,讓父母可以從中選擇一種鼓勵生育的誘因。至於無職父母,未來也可享有托育補助。

經續會社會安全組昨天下午針對「人口少子女化的衝擊與因應」進行分組會議討論。與會中多數代表同意,為鼓勵婦女生育,婦女產假兩個月期間薪資應納入勞保給付,政府並應協助雇主解決產假替代人力問題。

【2006/07/04 聯合報】

歐日鼓勵生育 撒錢、減稅、還想多播A片


編譯田思怡/綜合外電報導

鼓勵生育已成為歐洲日本等高齡化國家的共識,各國政府想盡辦法鼓勵人民增產報國,包括發放各種津貼、獎金、獎牌、放育嬰假、改善醫療和托兒所環境等,日本政府甚至考慮減稅和贊助婚友社,瑞典市議員則建議電視台多播色情節目,增加懷孕機會。

法國是鼓勵生育成功的例子,法國生育率從二○○○年的每名婦女生育一點八八名子女,提高到去年的一點九,高於歐盟的平均生育率一點五。

法國政府去年宣布更慷慨的鼓勵生育措施,因生育第三胎而中斷工作的父母,將得到為期一年,每月七百五十歐元(台幣三萬一千元)補貼,這比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每月得到的補貼多出百分之五十,不過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可連續領三年。

出生率只有一點三七的德國,今年六月通過生育補貼配套措施,給予生產的職業婦女一整年假期。

日本出生率降至一點二九,創戰後新低,引起日本政府重視。日本一九九四年和一九九九年分別推行「天使計畫」和「新天使計畫」,但效果不彰。日本政府考慮以減稅來鼓勵生育,並考慮補貼婚友社和傳統的媒婆,帶動相親風氣,鼓勵國民結婚生子。

【2006/07/04 聯合報】

2006.07.04  中國時報
著眼耗能及永續發展 李遠哲:鼓勵多生小孩,對嗎
林志成/台北報導

台灣生育率下降,政府不斷鼓勵國人「增產報國」。但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昨天演講時表示,從能源及永續觀點來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還是太多,他質疑政府鼓勵國人生小孩,對嗎?他主張,政府應訂出方針,有效減少台灣人口。

李遠哲表示,怕未來老人沒人養,就鼓勵年輕人多生小孩是不對的。他一個妹妹是小學老師,五十五歲就退休,現在靠國家奉養。李遠哲說,妹妹每次看到他這七十歲的人還這麼努力工作,就覺得「很不好意思」。他主張,健康的人工作應不受年齡限制,不要造成年輕人的負擔。

主張工作不應受年齡限制

中研院院士會議昨天登場,李遠哲以「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發表主題演講。他說,地球能源面臨耗竭,預估石油四十到六十年內會用完,天然氣也只能用八十到一百年。過去一世紀,美國靠石油發展,他預估未來廿年,全球石油供需就會失衡。

李遠哲表示,現在沒有所謂已開發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的區別,幾乎全是過度開發國家。他質疑,正在發展的亞洲及非洲國家如果都循歐美國家耗能的路走,地球負荷得了嗎?

李遠哲說,石化能源用完後,人類要回到大自然懷抱,靠太陽能、風力、地熱及溫差等方式得到能源。太陽照射地球一小時產生的能量,就等於全人類活動能量總和,若能將十%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只要一%的地球面積裝設太陽能設施,就能提供所有人類需要的能量。

台灣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

李遠哲指出,即使未來五十年內,人類可透過太陽能滿足所有能量需求,但台灣人口密度太高,能源還是要從國外輸入。台灣每平方公里有六百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比美國每平方公里四十人、加拿大三人高非常多。

李遠哲說,未來即使全靠太陽能、風力發電取得能源,台灣因人口密度太高,每個人可以享受的陽光能量,也是世界上最少的國家之一。站在永續發展觀點來看,如果要有效使用能源,台灣二千三百萬人還是太多。

政府現在不斷鼓勵年輕人生育,但李遠哲質疑「這樣對嗎?」。他表示,台灣要永續發展,讓人減少一些是好事。

2006.07.04  中國時報
政務委員林萬億:未來老人誰照顧?
林庭瑤/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公開質疑政府鼓勵生育政策,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昨日認為,現在台灣最急迫的是「人口老化速度過快」。他反問:「如果不減緩老化速度,未來誰來照顧老人?」

即將於廿七日登場,並於近日陸續召開預備會的經續會,已把「少子化政策」列入議題。負責該議題的林萬億指出,李遠哲院長主張人口控制,國外學者也有持相同的論點,認為單純提高人口總量,可能使土地資源超載,即使人口數量逐漸下滑,何不尋求人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點。

林萬億說,少子化與高齡化是整體社會問題,台灣最嚴重的是新生兒出生率快速下滑,造成年齡結構失衡,相對使老年人口快速提升,造成「老化速度過快」,這在世界上非常罕見,甚至直逼日本,可能已名列全球的第一名。

林萬億指出,新生兒減少造成經濟勞動力不足,這還容易解決,但問題是老年人口激增,需要龐大的「老年照顧產業」,這些需要勞力密集的分工體系來處理,並非等待人口與生態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就可解決,連日本都不敢這麼主張。

林萬億表示,經常有朋友問他說「何必新增人口,徒增社會負擔嗎?」但他總是反問說:「老化速度太嚇人,未來老人那麼多,誰來照顧呢?」因此,他認為,雖然無法回到過去水準,但有人不孕其實想生子女,政府該協助這群人,最起碼達到「減緩」老化速度。

對李遠哲的看法,內政部長李逸洋也認為,目前台灣最大問題是生育率快速下降,二○○○年的新生兒人數是三十萬五千人,到了二○○五年降到廿萬五千八百人,已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因此,內政部希望合理的人口結構,希望各年齡層維持穩定狀態。

2006.07.04  中國時報
鼓勵生育 政策規畫 有職父母育嬰津貼、托育補助二擇一
林庭瑤/台北報導

為解決少子化問題,行政院經續會社會安全組會議昨天達成政策方向,未來政府將提供育嬰津貼或托育補助,供受雇者二者擇一;對於無業的家長,政府也會提供托育補助。

勞委會刻正規畫「育嬰津貼」,女性勞工因生產而留職停薪育嬰者,每人每月可領一萬三千五百元補助,為期六個月,最快今年底實施。不過,婦女團體認為育嬰津貼不足以解決現有問題,當務之急是,創造完善的兒童托育服務體系。

昨天在經續會社會安全組會議中,勞委會規畫「育嬰津貼」與婦女團體主張「托育補助」的矛盾情結,正式浮上檯面。

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指出,政府對就業婦女應補助保母托育,才能達到鼓勵生育的目標。她指出,以小型幼托機構估算,一名幼童托育成本約七至八千元,但營利機構必須一萬二千至一萬五千元,日托保母費也約一萬七、八千元不等,只有透過保母津貼,才能鼓勵年輕人生育。

但林萬億指出,婦女團體主張補助「保母托育」,與勞委會規畫的「育嬰津貼」方案,略有衝突,既要補助保母托育又要提供育嬰津貼,超過政府財政負荷,且有利於受雇者,疏於照顧到未就業的婦女。

最後經林萬億居中協調後,會中達成共識,未來有職父母或單親可從育嬰津貼或托育補助二選一;或是,政府第一階段提供育嬰津貼、第二階段提供托育補助。至於未就業父母也會有政府提供的托育補助。

2006.07.04  中國時報
經建會:生育率過低 影響面大
彭漣漪/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表示政府不應鼓勵民眾生育第三胎,台灣的人口密度已經太高;對此看法,經建會副主委謝發達表示,台灣的主要人口問題是生育率太低,這對社會、勞動力、經濟各層面影響很大,創造有利生育的環境已是共識。

謝發達表示,政府的「人口政策綱領」指出,人口必須要有合理的成長率,但同時也強調要兼顧對環境的影響。目前台灣的總生育率只有一.一一五人,比泰國、日本、新加坡都來得低。

「其實鼓勵生第一胎比鼓勵生第二胎重要,鼓勵生第二胎又比鼓勵生第三胎重要,」經建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政府的確需要喚醒年輕人生育意願。他指出,經濟體青壯人口的適當比例是經濟長期發展的基礎,也因此經續會特別針對國內長期人口結構、經濟移民、技術移民等問題進行討論。

根據經建會最近完成的人口推計報告,台灣的人口將在民國一○七年達到零成長,未來將邁入負成長階段,台灣的生育率是否會緩慢提升仍有待觀察,即使從現在起生育率緩慢回升,未來人口仍會由成長轉為減少。

經建會報告指出,無論採取何種手段,提升生育率都不可能立即見效,但若現在不積極採取行動,生育率將可能降得更低,待負面影響明顯化之後,要再提出任何政策都為時已晚,因為一個人要成為有生產力的勞動人口,至少需要廿年以上。為有效提升生育率,政府必須擬定適當的家庭政策,如提供更好的托育服務、減輕養育負擔,積極建立兼顧工作育兒的工作環境。

經建會指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約十%,十年後將提升到十三%,老年人口會快速上升到三○二萬人。未來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中高齡勞動力的比例大增,因此,如何強化高齡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745024
(轉貼)人口零成長 10~15年內出現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人口零成長 10~15年內出現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日本從去年起從出現前所未見的人口負成長,台灣恐怕也即將步上日本的後塵。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國內的嬰兒出生率再創新低點,去年出生率為千分之9.1,再創新低。今年1到4月只有6萬5400個小嬰兒出生,經建會推估在10到15年內,台灣將出現人口零成長。現代女性生育意願低,就算生孩子也僅生育一、二胎。

第一家庭連續迎接趙翊安、趙翊廷等金孫,以及即將出生的「趙意外」。內政部分析,一名婦女生育三胎在國內已屬少見,根據統計,八成八的家庭,嬰兒的生育胎次主要為一到二胎,生育第三胎的明顯減少。

內政部最新的統計指出,94年出生嬰兒數約20萬6000人,比前一年再減少5.2%,粗出生率為千分之9.1,是歷年來的最低紀錄。

除了少子化之外,生育年齡也越來越晚,平均生育年齡為28.8歲,比前一年又延後了0.3年。整體而言,生母年齡落在20到34歲,以25歲到29歲最多。

就算懷孕了,生育的意願還是很低。根據衛生署統計室91年的資料,調查3967個20到44歲的女性,平均有一成九的墮胎經驗,也就是說,懷孕的女性中,每10個有2個會選擇墮胎。

而外籍新娘來台生孩子的現象,似乎也略少了一些,本國籍的生育佔八成七。外籍新娘則為一成二,比前一年減少千分之三。

根據國外的經驗,一旦人口零成長,人口就會開始減少。經建會前兩年統計,生育率還有1.2(即每育齡婦女一生中僅生育1.2個子女),在民國111年將出現人口零成長;去年生育率再降至0.9,可能提早到民國105年就會出現零成長。

現代人不想生,絕大多數與養不起有關。根據內政部估算,在國內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費用、保母費用、補習費,一直到研究所畢業的教育費,需要費450萬元到640萬元不等。

不過,根據國外經驗,專家們咸認為,與其補助金額,不如提供完善的育嬰環境,對鼓勵生育較有幫助。

【2006/06/04 聯合晚報】

20年後 每5個人1個老人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少子化已是全球趨勢,連帶造成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台灣的情形恐怕更嚴重。老人福利團體今天指出,台灣近年的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全台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逼近全人口數的一成,預估20年後,更會衝破二成,全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老人。

老人福利聯盟發言人吳玉琴指出,當65歲以上的人口數超出全人口的7%以上時即是高齡化社會,台灣從1993年起便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當時的老年人口數共計170萬人。

但這幾年,隨著醫學的進步和少子化趨勢,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非常快;根據內政部最新的統計,全台老年人口數已高達220萬人,佔全台人口總數的9.8%。吳玉琴說,更讓人憂心的是,由於台灣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實在太快,預計2014年時,老年人口的比率將再上升到14%,2026年更會飆高到20%。

內政部的統計更顯示,台灣目前的老化指數為51.49%,而且而且每年提高1.9個百分點,也呈逐年上升現象。吳玉琴也說,因為生育子女數的減少,老人獨居比率居高不下,目前全台所有老人中,獨居的比率已達13.9%。換言之,全台有30萬名老人獨居。

但放眼社政單位的措施,明顯不足。截至去年10月底,內政部統計顯示,我國老人長期照護、養護及安養機構只有915所,可供進可供進住人數不過4萬5926人;即使是老人不願住進,自願選擇在自家獨居,但社政單位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也只有4萬多人。

【2006/06/04 聯合晚報】

人口危機 擬修人口政策綱領


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出現低生育與老化兩大危機,經建會已警覺到人口出現負成長的時間,將會比原本預估的民國111年提前到來。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表示,行政院院會本周內討論「人口政策綱領」,將會揭櫫因應政策,另外經濟永續經營發展會議也列在重要討論議題。

胡勝正說,台灣人口負成長的時間到底什麼時候出現?新的估算預計在兩周內就有答案。有關人士表示,經建會兩年前做的人口統計,以生育率1.2人推估計算,民國111年將首度出現零成長;以生育率0.9人推估,則會提早到民國105年,因此最新估算的答案有可能落在此兩者之間。

胡勝正表示,人口負成長對台灣經濟發展到底衝擊有多大?其實學者有兩派不同的看法,其中較多數認為對經濟衝擊很大,但另一派環境學者卻認為,台灣地狹人稠,自然資源貧瘠,人口負成長從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可能反而是好事。

他指出,針對人口老化、低生育問題,行政院本周內將會討論「人口政策綱領」,一旦政策確定應維持人口成長,政府相關部會就會提出補助生育、托育等配合的獎助措施。另外,經濟永續經營發展會議也會列為重要議題來討論。

不過,胡勝正表示,所謂的人口老化,主要是國民平均壽命延長;既然是平均壽命延長,原本定義的65歲的老年人口以及退休年齡,就值得重新討論。

【2006/06/04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707610
(轉貼)少子化》10年前台安每月接生750 今剩200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少子化》10年前台安每月接生750 今剩200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少子化趨勢明顯,以婦產科著稱的台安醫院,昨日迎接第10萬名寶寶出生。醫生說,10年前,每個月接生750個寶寶,待產房爆滿,產婦往往排到走廊待產;如今每個月只有200個寶寶出生。「下一個十萬寶寶出生,恐怕我們都已經不再囉!」

台安醫院腹產科主任周輝政指出,民國83年到84年間,每個月平均接生超過750個寶寶,一天24小時接生,四、五檯的產台像是連播一樣,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出生。待產房擠滿了,還有產婦在走廊上待產!

近年來台灣的新生兒數銳減,由民國65年的42萬3000個新生兒,下降到去的20萬5000個。以婦產科聞名的台安醫院,目前每個月只接生200個寶寶,幾乎沒有待產房滿床的情況了。

周輝政自嘲說,「現在婦產科醫師的生活品質變好囉」,半夜被叫醒接生孩子的機率大大降低。不過,少子化也直接衝擊醫學生投入婦產科的意願,眾多醫院招不到住院醫生,婦產科醫師已出現斷層。

周輝政說,每次問及產婦,怎麼不多生一個,產婦總是回答:「生不起!」。台安醫院一向被視為貴族醫院,不少外籍人士喜愛到台安生產,現在卻連這些中上階層產婦,都覺得生孩子是很沉重的經濟負擔。

昨天迎接第十萬個寶寶,至於下個十萬寶寶何時出現,周輝政說,起碼是四、五十年後的事情了,「恐怕我們都已經不在,也看不到那光景了」。

【2006/05/16 聯合晚報】

台安接生第1個寶寶51歲 見第10萬個寶寶


台安醫院歡慶第十萬個寶寶出生,並與51年前第一個在台安出生的「寶寶」沈偉宏(右一)一起慶生。
記者盧振昇/攝影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台安醫院第一個接生的寶寶沈偉宏與昨天剛出生的第十萬名寶寶,今天相見歡!去年在台安醫院生產時大出血的孫越女兒孫向瑩,靠台安醫院深夜裡動員全院捐血,輸了4000CC血液,十萬火急下救回性命,上午她也現身感謝。

台安醫院為了迎接第十萬名寶寶,舉辦猜男猜女活動,古婉瑩到醫院待產時,老公還開玩笑,第十萬名寶寶就是我們了,不用猜啦。結果一語命中,古婉瑩昨天早上8時以自然產方式,生下一女,出生體重3120克,成為台安接生的第十萬名寶寶,獲得台安醫院贈送價值十萬元的大禮。

台安醫院51年前接生的第一個寶寶沈偉宏上午也現身,他的父母是基督徒,51年前在台安醫院生下他。有趣的是,他現在就在台安工作,是保管科科長。

孫越的女兒孫向瑩去年8月30日深夜到台安醫院生產,生產後大出血,情況非常危急,當時血庫血不足,全院廣播捐血,動員所有員工捐血,當總共輸了4000cc的血液,相當於兩個大的寶特瓶。產後大出血是奪走產婦性命最主要的原因,台安醫院當下也急call三個婦產科醫師到場急救,救回孫向瑩。

【2006/05/16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683780
(轉貼)台灣去年出生率百分之九.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去年出生率百分之九.一
資料來源:主計處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628374
(轉貼)不景氣 先拼經濟 再拼生育∕薛承泰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社會(評)091-173號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廿八日


August 28,2002


不景氣 先拼經濟 再拼生育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薛承泰

四、五十年前,台灣一位婦女平均可以生六個子女,此後生育率快速下降,而在廿年前台灣就已經達到人口替代水準,如今的一位婦女平均卻只生一點四位。更令人驚訝的,當前卅五歲左右年輕人,約有五分之一仍在享受單身貴族生活之際,一定很難想像,他們母親就在那個年齡已是三、四個小孩的媽了!

人類為了追求穩定的生活與經濟發展,生育過量曾經是最大的絆腳石,馬爾薩斯在二百年前即再三呼籲,人口成長過速將導致糧食危機,甚至帶來戰爭!萬萬沒想到,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問題,除了落後國家仍陷於幾何級數迷思,越來越多國家面對的已不是生育多的問題,而是因為少生育所導致的人口老化。經建會研擬辦法鼓勵生育,即是為了減緩老人人口比例,進而降低未來政府的負擔。尤其是近幾年每年生第一胎的比率上升,差不多到了每兩個小孩出生就有一位是頭胎,這說明著「一胎化」現象已悄悄來臨,在壽命不斷延長下,眼看著人口金字塔就要翻轉過來,不僅挑戰了人口政策,更令經建專家緊張,於是乎「二胎」三萬,「三胎」五萬類似的喊價出爐了,這不是青年購屋貸款,而是鼓勵青年生育的津貼!

「兩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的口號,言猶在耳,「三個不嫌多」已經成為新人口政策的訴求。民國五、六十年間的「家庭計畫」會成功,不只是政府努力推動的結果,更是因社會經濟發展的成熟度,就好像火開了,蛋一下鍋很快就熟了!如今的火更旺,想要將蛋撈回來,恐怕不容易,因此提高生育率,需要改變結構,也需要認清誰才是鼓勵的對象?尤其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就業為艱的社會條件下,不要說是結婚生育,連找張「飯票」都有問題!

當然,政府總不會希望卌歲以上的人多生,這不是不為,而是力不從心;若要鼓勵廿歲以下的年輕人,那要留意是否為未婚生育,其衍生的問題可能更多!因此,目標應該是鼓勵二、三十歲年輕人,可是他們所處的社會結構,本身就是障礙,其中教育與就業政策是否能配合,尤為成敗關鍵。例如,年輕人「遲婚」多半是因為教育,教育延伸推擠了結婚時間,並進而壓縮了生育期,即使想多生也很難。在另一方面,年輕一代婦女就業已經相當普遍,但職業場所對「媽媽」的就業並不友善,舉凡育嬰、安親設施,以及相關福利與照顧並不完備。此外,社會價值觀也不利於生育,追求一生幸福的「個人觀」超越了生兒育女的「父權觀」。因此,三、五萬或許有助於生產時的開銷,後續的教養以及時間代價,都是難以替代的。

政府希望老百姓多生育,光喊口號有如緣木求魚。發個三、五萬生育津貼,幫助也不會太大,也很難發揮普遍效果。但政府若加碼為十萬廿萬,效果或許會好些,反正每年只要五億十億,若能多出個五萬個新生兒,總比每年花至少一百六十億的「敬老福利津貼」而不知效果為何,要實在多了!

人活得久象徵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營養衛生的改善,是人類社會的一大成就,何以會成為發展的困境呢?原來是老人在當前的經濟體制下成為社會的「依賴人口」,而他的依賴性會隨著年紀越長而深化,不像孩童的依賴性將隨著成長轉而成為「生產力」。鼓勵生育是一個正確但不是個有效的方法,若能一方面從減稅來鼓勵家庭養老,減少政府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轉變經濟結構,創造有利於老人的經濟活動,以延後老人的「依賴性」,也許才是當務之急!(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本文曾刊於91.08.26 聯合報民意論壇)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
16HangChowSouthRoad,Sec1,Taipei100,Taiwan,R.O.C.
Tel:886-2-2343-3399
Fax:886-2-2343-3357
Email:npf@npf.org.tw



head-commentary.gif

社會(評)九四─一二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卅一日

January 卅一,二○○

 

「拼生育」還是「防老」優先?



高級助理研究員 林昭禛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人口統計顯示,九三年台灣地區新生兒人數再創新低,比九二年減少一萬零六百人。九二年全球育齡婦女總生率(平均每位婦女一生所生嬰兒數)為二.八人,台灣僅一.二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表示台灣女性生育率已降到世界倒數第三位,若非外籍和大陸新娘來台助一「肚」之力,台灣的生育率恐怕會落到世界倒數第一。

由於近幾年生育率急速下降,使得人口負成長年份由民國一一六年,提前至民國一五年。低生育率不僅對婦產科、玩具業直接造成衝擊,並可能使學校招生不足,人口結構產生變化,諸如透過醫學技術篩選嬰兒性別,導致男嬰出生率遠超過女嬰。更迫切的危機就是人口高齡化,經建會預測,六五歲以上人口在未來廿年將成長一.二六倍,占總人口的比率亦隨之增加,從九二年的九.四%上升至一一三年的一八.八%,屆時走在路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名老人,未來的年輕人將背負更大的經濟壓力。

猶記得民國五、六十年代,當局全面推展家庭計畫,「兩個孩子恰恰好」的文宣不絕於耳,曾幾何時生育率持續下降,已低於「人口替換水準一」以下,也就是說日後人口的死亡數,將比出生數多,使得台灣邁入「高齡化」國家。

「高齡化」不是洪水猛獸,只有社會福利作不好的國家才會視之為蛇蠍,當前政府要為老年社會作準備,首先該做的是,要讓一個人在未老之前預作準備,建立良好穩定的制度,在能工作時將所得留下一部份,老了可以自己養自己,非但不致成為年輕人的負擔,且能繼續學習,對社會做出貢獻。

以勞保、公教保、農保及軍保來說,其為政府提供之老年生活經濟保障,但因上述保險皆有潛藏負債,預估均超過百億,加以現有的老年給付多為一次給付型態,平均金額約在百萬左右,如逢通貨膨脹或銀行利率調降,對大部分的老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如何將社會保險年金化、加強保險財務規劃,都是政府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高齡化」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除了人口老化、老人福利,及年輕人之扶養負擔較重外,「勞動力不足」也是經常被討論的問題,因為人口老化的過程中,十五至卌四歲的青壯年人口比例將逐漸縮小,卌五至六四歲的中高齡人口則日益增加,將產生勞動力不足與經濟成長趨緩的現象。

所以因應人口老化,常有延緩退休年齡的建議,經建會新近完成之「人口推計」報告,顯示卌五至六四歲的中高齡勞動者在工作人口中所佔比例,九二年是卅%,但於民國一百卅年時將上升至五一%,換言之卅六年後,每兩個工作人口中,就會有一人是中高齡。然而要延後退休年齡,必須修改勞動基準法,並事先妥適規劃配套措施及緩衝期再推動。否則,以現今中高齡人力保住工作或再就業都有困難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爸爸與兒子搶工作的問題。我人認為當前宜積極建立終身學習環境,鼓勵勞動者提昇工作技能、增強競爭力,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因體力衰退而降低生產力。

延後退休外,是否要以「鼓勵生育」為手段,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政府相關部門並非沒有意識到「孩子少了」的危機,然而考察政府所採措施,不外給予生育津貼、增加扶養子女賦稅減免額度,以及兒童醫療補助。二年前曾有課徵「單身稅」之議,近期則鎖定六、七年級生,提倡「新養兒防老觀」,計畫連續三年投入八千四百萬元進行宣導,鼓勵不婚族結婚、不育族多產。

然而婦女團體認為衛生署的鼓勵生育宣導計畫,看不到具體支持生育及托育的辦法,只是喊口號、不切實際。內政部最近進行的「生育意願調查」亦顯示,無論男女,不想生小孩的原因,以經濟問題(擔心養不起)居首,其次方為社會不安定。可知,減輕年輕人養兒負擔才是正途,可惜政府並未正視此一現象,給與青年必要的協助。

小孩子的數目由早年大增到目前遽減,社會整體資源的分配、運用,已到了必須重新調整的時候,以教育產業為例,過去幾年政府一再擴充的結果,部分學校已出現招生不足的問題,再就老人福利來說,由於候選人大開選舉支票,據統計目前國內六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當中,領取敬老福利金、老農津貼、榮民就養給與,及社會補助者超過七成。但因現在各項老年津貼都是由稅收支付,以近來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看,只靠國家預算支應,遲早會拖垮政府財政。

我們希望內閣改組後,能洞悉社會需求,早日檢討人口政策,擘劃鼓勵生育及終身學習的舉體政策,以提高人力資源的質與量,才能讓台灣真正的「永續」發展。

【社會問題與人民福利】焦點議題─政府財經政策的檢視

 


高齡化社會宣告來臨

——人民準備好了嗎?


李 選

中山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所主任

張 婷

國會助理

摘要

去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總人口成長率、總生育率均創歷史新低,我國人口老化程度,為歐美國家的兩倍;預估十五年後,出生率將轉為負成長,屆時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人民是否做好準備?值得重視。政府過去以人口政策制定的主軸,也多由如何抑制人口成長入手,其他的政策思維,如社區開發、國民住宅、教育建設、產業投資等,也多著眼於人口持續成長的預期,一旦此前題出現變化,以往的政策思維,則需全面調整。

台灣社會已逐漸走向人口負成長,甚至邁向高齡化社會,以醫護專業而言,如何儘速培育照護老人的醫護人力、以老化指數多興建老人安養機構、落實老人居家護理、擴大護理專業服務範圍、建立老人服務人力銀行、普及老人衛生保健知識,則是目前醫護專業應思考之主軸。

關鍵字:高齡化、人口出生率、總人口成長率、總生育率、老人安養、老人居家護理

報載,行政院經建會日前針對台灣人口發展趨勢提出以下指標,包括去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總人口成長率、總生育率均創歷史新低,我國人口老化程度,為歐美國家的兩倍;預估一五年後,出生率將轉為負成長,屆時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人民是否做好準備?值得重視。

當前政府面對的挑戰不只是研究如何獎勵出生率,而是在國家政策方面:教育、產業、社會、財政、農業、住宅、醫療政策等面向重作因應,推翻長久以來以人口成長為導向的思考模式,下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居住擁擠、交通紊亂、就業困難、環境污染、治安敗壞、升學壓力、醫療設施不足等,多與人口過度膨脹息息相關,故政府過去以人口政策制定的主軸,也多由如何抑制人口成長入手,其他的政策思維,如社區開發、國民住宅、教育建設、產業投資等,也多著眼於人口持續成長的預期,一旦此前題出現變化,以往的政策思維,則需全面調整。

人口過剩會衍生諸多的社會問題,相反地,人口不足也會如此,依人口經濟學推估,生育率若大幅降低,十年內會影響學校數量與規模,廿年後會影響產業勞動力,卅年後會進一步影響下一世代的出生率,六十年後會影響到退休人數;而經建會針對人口負成長趨勢所下的警語正是如此,未來幾年台灣的大、中、小學都將逐步面臨招生不足的嚴重情形,而福利政策與老人安養問題在目前安養機構設置不足之情況下,亦將逐漸浮現,屆時,老人照護與安養問題,將更形嚴重。

目前關於老人福利服務方面,法令部分有「老人福利法」、「老人福利法細則」、「老人福利法機構設立標準」、「老人福利法機構設立許可辦法」、「老人長期照護機構設立標準及許可辦法」、「私立老人福利機構接管辦法」可供諮詢,以上法令重點在老人年齡及福利措施的界定,老人津貼、年金、住宅、保護等需求的規劃及專責人力等,以上服務與保護雖具前瞻性,但對具體因應人口老化所帶來之醫療照護問題,未做完整規劃,值得重視。

目前相關法令及執行成效,可就(一)健康維護(二)經濟安定(三)教育及休閒(四)生活照顧(五)老人保護及(六)未立案機構輔導等方面加以評析:

(一) 健康維護

(甲) 老人預防保健服務:依老人福利法第廿條規定:「老人得依意願接受地方主管機關定期舉辦之老人健檢及保健服務。前項服務項目及方式,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內政部及衛生署業已於八十七年函頒「老人健康檢查及保健服務項目及方式」,各縣市政府可據以配合健保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項目辦理老人健檢。惟目前觀察,使用此項服務者未如預期。

(乙) 辦理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補助:為使中低收入者因重病住院無專人看護期間,能獲得妥善照顧並減輕經濟負擔,對低收入戶老人,每日最高補助看護費一千五百元,每年最高補助十八萬元;中低收入者則每日最高補助看護費七百五十元,每年最高補助九萬元。

(二) 經濟安定:為保障中低收入老人的基本生活水準,對年滿六十五歲以上,生活困苦無依或子女無力扶養者,未接受政府收容安置者,直接提供經濟援助,自八十二年七月一日起發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其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在最低生活費用標準一‧五倍以下者,每人每月發給生活津貼六千元;一.五至二.五倍者,每人每月發給生活津貼三千元;據統計八十九年度受益人數合計廿萬四千九百餘人,發放金額一百零四億二千五百餘萬元,而其中發予低收入戶老人計十三億八千三百餘萬元。但個別發放津貼,能否協助多重慢性疾病者達到「老有所終」之目的?值得重新省思。

(三) 教育及休閒

(甲) 長青學苑:為滿足老人求知成長需求,內政部每年均補助全國性與地方性團體、各級政府,利用老人文康活動中心或其他適合場地設立長青學苑,凡年滿六十五歲者皆為招收對象,每期研習時間為三個月,研習項目包括語文、書法、繪畫、音樂、運動、衛生保健等項目,目前計有長青學苑二百卅二所,開辦一千五百六十七班次,計有六萬九千三百八十四人次參加。

(乙) 興設老人福利服務(文康活動)中心:為充實老人精神生活、提倡正當休閒聯誼、推動老人福利服務,內政部每年均編列預算,鼓勵鄉鎮市區公所興設老人文康活動中心,目前台閩地區老人文康活動中心有二百七十二所。

(丙) 辦理各項老人休閒育樂活動:如推廣屆齡退休研習活動、鼓勵高齡者參與社團或社會服務活動、鼓勵、規劃老人參加各項教育活動,為增添老人生活情趣,內政部每年均補助各級政府(含全國性立案團體)辦理各項敬老活動,如金鑽婚、園遊會、長青運動會、歌唱比賽、登山健行、才藝觀摩與社會關懷等相關活動。

(四) 生活照顧

(甲) 居家照顧:

甲、居家服務:目前全台廿一縣(市)及北、高兩直轄市均有老人居家服務的提供,截至八十九年十二月底止,老人居家服務的個案數為一萬三千人,服務人次達卌五萬三千人次。為此,內政部每年亦編列經費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但以上服務範圍仍欠缺普及性,有待拓展。

乙、設置居家服務支援中心:內政部於八十七年函頒「加強推展居家服務實施方案暨教育訓練課程內容」,鼓勵各級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普遍設置居家服務支援中心;自八十八年度起內政部補助其必須設施,如廚房、縫紉、洗衣及辦公設備等,每一中心最高補助八十萬元,截至八十九年十二月底止,計已設置九十一所。

(乙) 社區照顧:

甲、營養餐飲:對於低收入及中低收入老人,內政部最高補助每人每餐五十元;另補助志工參與送餐服務交通費最高每人每日一百元。目前全台計有花蓮縣等十七個縣市辦理老人營養餐飲服務。

乙、日間照顧:對於未接受居家服務或機構安養的獨居老人,或因子女均就業無法提供家庭照顧的老人,內政部鼓勵地方政府設置日間照顧中心,目前全台計有宜蘭縣等十一個縣市辦理老人日間照顧服務。

(丙) 機構式照顧:截至八十九年十二月底止,全國計有安養機構五十二家,可收容一萬一千二百五十床;養護機構四百七十一家,可收容一萬三千九百七十五床;長期照護機構四家,可收容二百一十二床;社區安養堂一家,老人公寓三家,可收容七百一十七人。以上數量明顯嚴重不足,無法因應未來需求。

(五) 老人保護:目前各級政府均已設置老人保護專線,加強運用社會資源服務老人。另為加強對獨居老人的關懷照顧,內政部自八十八年度起,特別補助地方政府,針對身心障礙中低收入的獨居老人,提供緊急救援連線服務,每人每月最高補助一千五百元租金。

(六) 未立案機構輔導:為加強輔導未立案老人安養照護機構情形,就未立案原因分類建檔,擬訂輔導計畫,並結合縣市組成專案輔導小組,成立「單一窗口」受理業者的申請案件,截至八十九年十二月底止,計有二百九十三家完成合法立案;可收容六千八百六十八床。未來各級政府仍將採輔導與取締雙管齊下的作法繼續加強協助完成合法立案。

以上服務項目所需經費龐大,在國家財政持續吃緊的情況下,能否因應?以及隨老年人口激增逐年增列?以上政策之執行成效指標是否應列管追蹤?均有待強化。

經建會預估依目前出生人數遞減之趨,世代負擔的比重會出現重大調整,目前約八位年輕人奉養一位老人,推估到五十年後(民國一百卌年),將形成三位年輕人奉養一個老人的情況,屆時老人問題將升高到所有社會問題之首。因此,目前廿至卅歲之年輕人均應及早準備。

台灣社會已逐漸走向人口負成長,甚至邁向高齡化社會,幾乎是循著目前西歐、北歐及日本等國家的過往經驗,以上國家在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後,不論國民所得、教育水平、生活素質、醫療設施均達一定成熟程度,在晚婚現象與教育投資成本過高等因素下,表現在人口特質上的現象就是:生育率大幅降低及國民壽命大幅延長,台灣在二千年後,在各方面都以近似的方向,出現人口負成長的預期,已是必然發展。

因應以上趨勢產生的問題,經建會所建議的主要對策是透過獎勵生育、低利貸款、租稅優惠等政策提升生育率,並修改移民法、國籍法,增列科技移民,放寬歸化限制,歡迎優質新血加入,其政策成效尚不得而知。但人口老化意味未來台灣將是勞動人口遞減、退休人口遞增的狀況,屆時財政收支,扶養人口如何因應將是執政者施政的主軸。如何準備自己的健康身體,做好財務規劃,是人民需及早面對的行動主軸;以醫護專業而言,如何儘速培育照護老人的醫護人力、以老化指數多興建老人安養機構、落實老人居家護理、擴大護理專業服務範圍、建立老人服務人力銀行、普及老人衛生保健知識,則是目前醫護專業應思考之主軸。

參考書目

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查報告,監察院出版。

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二○○二至二○○七)。

新世紀 新出路 陳水扁國家藍圖。

邁向新世紀《全方位政策規劃》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

談到「永續台灣」…羞恥


高正忠∕交大環工所教授(新竹市)

今天是京都議定書生效一周年,台灣一些環保團體昨天也有一連串的抗議政府決心與作為行動。近年來「永續發展」已是國際上的共識及重要潮流,世界各國政府都把它當做重要的努力方向。

而在國內,說實在的,也很「進步」,早在八十六年就成立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然而很可惜的,正如同過去的「環境保護」一樣,各級政府把它當作一個口號居多。甚至有一位在台大任教的朋友曾告訴我,他已很不喜歡在國內談「永續發展」這四個字,因為喊這個口號很大聲的人,反而經常執行「不永續」的政策。讓他以在國內談這四個字為恥。

環境面方面,日前環保團體公佈去年環保痛苦指數調查報告,結果民眾評分為七十分,比九十二年上升兩分。國內環境差及災害連連,我想不必說太多了。身為國內主要大學的環保教師,我一直覺得頗慚愧及無奈。

社會面方面,去年出生率又少了一萬多個小孩,六年間就少了十萬個小孩,而這中間還靠外籍新娘幫忙生了一些「新台灣之子」。結婚對數也很少,少了四萬多對,不必算命就知道現在出生的小孩比父母的負擔多三倍多。治安也沒有改善,歹徒不但已把警察當參考用,甚至不當一回事,當街激戰。這樣一個不敢生、不敢婚又不安全的社會,有沒有損及未來世代發展的權益,我想答案是非常明顯。

至於經濟面,這是政府最努力的地方,不知聽過多少次「拚經濟」了。結果除了讓國債或地方政府債務有顯著的「成長」,我還看不出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良藥」。

這二年我一直把「永續台灣」當作重要的研究目標,我也經常看到一些大人物喊這四個字,每次聽到我就很高興,常常誤以為他們將會為我們的「共同未來」努力,無奈過一陣子就失望了,仍然沒有看到他們在做永續的事,本來沒有做永續的事也就算了,但居然反而經常看到他們在執行「不永續」的政策。我實在很不希望如我那位台大任教的朋友一樣,幾年後也以談這四個字為恥。拜託有權力及資源的大人物們,請您們能夠真心關懷「永續台灣」。

【2006/02/16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540489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