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禾楓云、林育立、姜遠珍、唐秉鈞、張芳明、黃貞貞、黃礦春、褚盧生;編輯整理/周盈成】 近年來,「少子化」成為一種熟悉的憂慮。在高度工業化國家,愈來愈多人少生孩子或根本不生孩子。許多國家的政府都擔心,隨著出生率降低,將造成勞動人口減少、國家總產能降低、工作人口負擔加重、公共財政負擔增加、以至老人福利占用大部分社會福利資源及產生排擠效應,造成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利益衝突。 以生活品質令人豔羨的歐洲來說,歐盟國家目前普遍出現少子化現象,預期將使歐盟整體競爭力、經濟力及社會福利發展在未來數十年受到重大衝擊。 先進國家普遍困擾 根據歐盟執委會資料,如未來要想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制度,歐盟國家每一名婦女必須要生2.1個小孩,才能達到人口結構替代率的標準。然而,目前歐盟的育齡婦女總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僅達1.5個小孩,即使是生育率較高的法國與愛爾蘭,這個數字也只有1.9。換言之,如今沒有一個歐盟國家的出生率足以維持歐盟未來人口結構的穩定與平衡。 另據歐盟統計局資料,未來25年歐盟將減少2080萬工作年齡人口(15至64歲),相對地,老年工作人口(55至64歲)將增加2400萬,8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將從目前的1810萬上升至3470萬。 歐盟執委會預期,目前歐盟平均約四名年輕勞動人口負擔一名65歲以上退休老人養老及醫療社會福利支出的比例,將在2050年時變為每兩名年輕勞動人口支持一名退休老人。 對於像德國這樣高福利的國家來說,少子化導致人口結構改變,首當其衝的就是老人年金制度。光去年,德國政府補貼年金的金額已經高達780億歐元(約新台幣3兆3000萬元),成為年度預算中支出最多的項目。少子化現象令德國政府憂心如焚。 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則預計十年後就會面臨市場勞動力嚴重短缺。有些專家警告,如果不設法提高生產力來加以彌補,屆時全國總產值甚至會出現負成長,影響國民生活品質;而在稅基流失後,加拿大最為人稱羨的全民健保、退休金計畫等社會福利制度,都可能無以為繼。 南韓政府則估計,該國人口在2020年以4996萬人達到顛峰就將逐漸走下坡,至2050年時,65歲以上的人口將占37.3%,居世界最高。另一方面,因勞動力不足而造成的經濟衰退,將迫使GDP成長率每年減少0.25至0.75個百分點,至2020年時,經濟生產可能人口中每五人得奉養一名老人,至2040年時,更是兩人就要奉養一名老人。 出生兒數直直落 據統計,德國去年每名婦女僅生育1.36個寶寶,出生率千分之8.5,不僅是全歐最低,也比台灣的千分之9.06還要低。 2004年英國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27.1歲,較1971年增加3.4歲。目前每五位女性就有一位將超過生育年齡,但仍「膝下猶虛」;1940年代中的比例是每十位中有一位。 根據加拿大統計署公布的2004年度人口統計,1979年時,加拿大已生育婦女中,有40.7%年齡在24歲以下,但到2004年,這一年齡組比率只剩20.6%;另一方面,35歲以上年齡組所占比率則是上個世代的四倍。該項統計也指出,加國嬰兒出生率持續下降,婦女生育率未變,但距離維持人口平衡更替所需的生育率仍有頗大差距。 無怪乎今年5月間,教宗在梵蒂岡接見數名加拿大主教時,也直言加拿大應設法提高生育率。 日本的每名婦女生育率過去30年來一直減少,去年跌到只有1.25名,而且總人口自戰後首次出現「自然減」的現象,顯示日本社會步入人口減少的時代。 日本於1997年步入「少子高齡化社會」,亦即15歲以下人口低於65歲以上人口。總務省今年6月底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更指出,日本65歲以上高齡者占總人口的21%,居全球之冠,未滿15歲人口跌至13.6%,創全世界最低紀錄,成為全球最少子高齡化的國家。 南韓保健福祉部統計顯示,15至49歲的「可妊娠婦女群」每人一生平均生產的孩子數,在1985年為1.76人,過了20年,到2005年時已滑落至1.08人,不但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值1.56人,也比日本還低,堪稱世界最低生育率。少子化加上高齡化,被稱為「國家性災殃」,迫使當局跨部會積極研擬對策。 社會環境阻卻生育意願 德國畢勒斐德大學知名的人口學家畢爾克(Herwig Birg)認為,德國少子化現象的原因包括經濟因素、追求個人享樂、不願承擔責任、不重視家庭價值等。 對日本人而言,結婚育兒在人生的優先順位走低,背後一大重要原因是社會環境使得婦女難以兼顧工作和育兒。高學歷化之下養育教育小孩的負擔沈重,加上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就業環境惡化,企業在政府放寬限制之下減少雇用正式員工,收入不安定使得更多人對結婚生子保持距離。 在英國,專家估計,一名24歲的職業婦女生下一名子女後,與沒有生育的女同事相比,終生收入將減少56萬4000英鎊,錯失升遷的機會也是風險之一。 生不生本來就是個人的決定,國家最多只能被動鼓勵。不過,真的有那麼多年輕人不願生小孩嗎?倒也未必。德國的波希基金會去年普查全國1萬人後發現,儘管德國男人平均只想要1.59個、女人想要1.75個寶寶,比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要低;不過事實上,只有四分之一的男人和七分之一的女人下定決心一輩子都不願有小孩,可見大部分的人還是希望有孩子;80%想要有孩子的婦女甚至同意,好的家庭政策的確會增加她們生育的意願。 當不少國家開始憂慮人口成長趨緩,「少子化」逐漸帶來種種影響時,美國卻是一個例外,這個建國200多年的國家,一直擁有持續成長的人口。 根據美國聯邦人口調查與統計局的估計,今年10月,美國總人口將突破3億,如果回首1967年時它首次跨越兩億人口大關,恰好是40年增加了1億人。 美國銷量最大的報紙《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更是大膽預測,第3億名美國人的母親是年齡28到29歲間的非西裔白種人,住在美國南部。上述這段話顯示美國社會的主流----白種人,依然是生育主力。 不過,人口調查與統計局也指出,自1967年以來,全美人口的結構也出現相當的變化,包括拉丁裔、亞裔人口都迅速增加,非洲裔則是微幅上揚。 移民對美國人口貢獻大 以美國西岸大城洛杉磯為例,過去20年,這裡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主要也就是拉丁裔移民提供了廉價的勞力資源,而拉丁婦女更是樂於在美國這個鼓勵生兒育女的社會過著兒女成群的美滿家庭生活,因為在她們原來生長的拉丁美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的資料也透露,包括新移民在內的亞裔人口,其中間年齡為32.2歲。這些來自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亞裔特色是任勞任怨,希望能在美國實現夢想,因此除了自己辛勤工作外,更是以培養傑出的下一代為努力的目標。 在總數達3680多萬的亞裔人口中,有305萬人低於18歲,114萬人是65歲以上老人,其餘都是有生產力的青壯有為之年,當中更是不乏在美國社會表現卓越的科學家、企業家、醫師、教授等。 對比之下,加拿大人口逐漸老化、醫療需求持續擴張,嬰兒潮世代也陸續跨入退休年齡,醫衛領域正陸續出現空缺,但矛盾的是,許多在他國接受醫護訓練的專業移民,由於海外學經歷無法獲得加國當地專業團體承認,始終無法進入本行工作。 醫衛界如此,其他許多專業領域亦復如此,醫師、工程師或博士專業人才移民加國後卻只能開計程車、當超市店員或在工廠從事勞動工作等事例時有所聞。在移民社區呼籲下,加國產官學界已注意到這一問題,並正設法協助掃除這些障礙。 英國也有大量外國移民湧入,據該國統計局調查發現,這些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都較低的移民,生育率高於原有國民,如果主流族裔不提高生育率,未來英國社會將是由印度、巴基斯坦、非洲裔等成為主要族群。這固然一方面填補了勞動力的不足,但在社會、文化方面也有其他問題要面對。 【本文摘自九月號新聞大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