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孕難產資料】(轉貼)
 瀏覽42,677|回應188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4.10.22 中國時報

王晴怡∕北市(大學生)

據報導台北市因為出生率逐年下降,市府研擬免費補助「第三胎寶寶」一年的奶粉及尿布錢。此一鼓勵生產政策,看似誘因頗高,對於生產第三胎的家庭似乎也不無小補,然而以台北市的家庭生態,以及整個大環境是否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環境而言,這項政策的效果恐怕值得商榷。

一般而言,傳統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生了兩胎都是女生常會「再接再厲」繼續期待第三胎;或仍有追求子孫滿堂的「使命感」的家庭,其生產意願本來就較高。而那些只生一胎或兩胎,甚至沒有小孩的家庭,通常是因為多方考量子女未來的扶養、教育費用以及照顧子女所花的心力,尤其都會區競爭激烈,孩子小小年紀上語文補習班或才藝班已是家常便飯,奶粉、尿布錢比上這筆花費,還是小事一樁呢!加上台北市職業婦女或雙薪家庭日增,在沒有時間照顧小孩的情況下,工作場所又未能提供完善的托育制度,大環境也沒有良好又足夠的育嬰處所,孩子的照護環境差,當然這些婦女多胎生產的意願便越來越低了,是故這項政策的影響,恐怕不及這些真正要鼓勵生產的對象吧!

人口數減少,根本原因在於現代緊湊的工作環境下,整個社會並沒有良好的托育政策,是故改善嬰幼兒的照護環境才是長遠因應之道。

本文於 修改第 2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7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公媳體外受精 日本治不孕 掀人倫爭議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公媳體外受精 日本治不孕 掀人倫爭議
單親媽人工受孕愛上捐精男 好萊塢想拍成電影

圖擷自Mirror 鏡報

澳洲一名女子幾年前透過試管嬰兒的方式,成功生下一名女嬰,為了讓女兒能知曉親生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她透過當初精子配對的資料上網搜尋,不僅找到了捐贈精子的人,最後,更與他墜入愛河,決定共結連理!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今年45歲的哈特(Aminah Hart),以前曾有過兩個兒子,但卻都不幸死亡。在她42歲時,決定最後一次嘗試試管嬰兒,希望能夠生下一名健康寶寶,結果終於如她所願,生下了可愛的小萊拉(Leila)。 為了讓萊拉能夠知道她父親的故事,哈特開始搜尋當初精子配對的資料,從他提供的資料「養牛的農民、橄欖球隊教練、住在南部海岸...等」,最後找到了安德森(Scott Andersen)。哈特並沒有直接與他聯繫,而是透過當初做試管嬰兒的官方聯繫。

剛開始安德森並沒有要求與萊拉見面,但願意收到萊拉的照片。當看到相片上的萊拉時,安德森覺得她和他前兩次婚姻生下的四名孩子是多麼的相像!而後,在萊拉一歲生日四天後,他們決定約出來見面,不久後,雙雙墜入愛河。

安德森受訪時表示:「我們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我最先愛上的,其實是萊拉,第一次見面後,我們每個月都會見一次面,然後才漸漸的愛上哈特。」,這則奇妙的愛情故事,甚至引起了好萊塢製片人的注意,可能被翻拍成電影。

【2014/11/11 聯合新聞網】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150422
無能治癌 尚猛搜刮(轉貼)化療前先「凍卵」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凍卵保「生」機 罹癌婦女好孕到

將卵子冰凍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下,對於罹癌或熟女而言,是保住「生」機好機會。
記者王昭月/攝影 
過去罹癌婦女為求保命,往往無法兼顧生育,但隨著冷凍卵子技術精進,不少人終於保住一線「生」機,高雄長庚醫院協助多例癌前病變及罹癌的女性完成生兒育女夢想。

高雄長庚婦產部生殖醫學科醫療團隊發表罹癌婦女成功治療並生子案例,其中不孕10年的36歲許婦,因不正常出血發現子宮內膜有癌前病變跡象,在醫師協助下,取卵冰凍再做人工受孕,成功產下女嬰。

另名32歲邱姓婦人,10年前因卵巢邊緣性惡性摘除右側卵巢,婚後做不孕症檢查,發現左側卵巢也長腫瘤,為此她決定先保留卵巢組織取卵進行人工受孕,結果產下3350克的男嬰,正計畫以多餘冷凍胚胎再「做」第二胎時,竟自然懷孕。

生殖醫學科主任藍國忠表示,過去罹癌婦女經化療或電療,都會破壞生育功能,但近年借助凍卵等技術,即使癌變,還是可能保留生育機會。他舉例,子宮內膜病變婦女,以前作法是要拿掉子宮、卵巢,但這對想要生育、還沒子嗣的女性而言,打擊太大,現在凍卵技術已可克服。

主治醫師黃富仁說,到高雄長庚尋求凍卵的癌症病人,年齡在17歲到38歲間,患者中有大腸癌、鼻咽癌、乳癌、大腿肉癌。現在己發展到可以即時打排卵針,約11天後取得卵子進行冰凍。藍國忠主任說,這項技術讓癌症治療與生育治療,能達到「無縫接軌」。

【2013/09/2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凍卵保「生」機 罹癌婦女好孕到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88379.shtml#ixzz2gxKrgWDD 
Power By udn.com 

凍卵保生機 罹癌婦生健康寶寶

高雄長庚醫院今天發表兩個罹癌婦女病例,利用冷凍卵子技術保住「生」機,成功受孕生產。

這兩名病例分別罹患惡性子宮內膜增生及卵巢邊緣性惡性腫瘤,她們在進行化療前先取卵,待癌症獲控制後,再進行人工受孕,兩人都順利產下健康寶寶。

其中,36歲的許小姐結婚10年不孕,經診斷罹患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在進行癌前病變治療前,先取卵冷凍,待療程告段落,進行人工受孕,順利產下一名小女娃。

另一名32歲的邱小姐10年前右邊卵巢因為邊緣性腫瘤摘除,婚後又發現左邊卵巢有腫瘤,被診斷為卵巢邊緣性惡性腫瘤,後來也以冷凍卵子受孕喜獲麟兒,目前還懷了第2胎。

高雄長庚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藍國忠說,傳統試管嬰兒,女性得搭配月經週期打排卵針,往往要拖兩、三個月取卵才能接受癌症治療,由於恐影響療程,令不少患者望之卻步。

他指出,現在可在患者同意取卵的隔天就打排卵針,不需要考慮月經週期,大大提高患者凍卵意願。

近年癌症年輕化,但隨著冷凍卵子、冷凍胚胎技術精進,他表示,罹癌或生殖系統前癌期病變的婦女,要保有生育能力,不再是夢。

【2013/09/26 中央社】



全文網址: 凍卵保生機 罹癌婦生健康寶寶 | 生活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188182.shtml#ixzz2gxOA1t4e 
Power By udn.com 

化療前先「凍卵」 罹癌媽媽人工受孕產下健康寶寶

 

▲罹癌婦女化療前先凍卵,療程告一段落後再人工受孕。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癌症年輕化,婦女恐因癌症而無法生育,幸好現今冷凍卵子技術進步,讓生小孩不再只是夢想!高雄長庚醫院26日發表2位罹癌媽媽利用冷凍卵子技術,在化療之前先「凍卵」,等病情控制之後再受孕,成功產下健康寶寶

36歲的許小姐結婚10年不孕,經診斷罹患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由於一旦發生癌變就須切除子宮,再也無法生育,因此進行治療前,先取卵子冷凍,等到療程告段落後,進行人工受孕,平安產下1名小女嬰。

另一名32歲的邱小姐10年前因為腫瘤摘除右邊卵巢,婚後檢查發現左邊卵巢又有惡性腫瘤,於是醫師將腫瘤摘除後,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邱小姐手術2個月後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喜獲男寶寶,目前還懷了第2胎

高雄長庚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藍國忠表示,根據傳統試管嬰兒技術,女性需要依月經週期打排卵針,往往延遲癌症治療時間達2、3個月,為了爭取療程時間,現在只要經過患者同意就可以打排卵針,不需要考慮月經週期,「保有生育能力也不再是夢!」



原文網址: 化療前先「凍卵」 罹癌媽媽人工受孕產下健康寶寶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927/275089.htm#ixzz2gxOaAbzv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

不再急著嫁!週刊爆林志玲找名醫凍卵


聯合報系資料照 記者蘇健忠╱攝影
去年及今年,女星結婚、懷孕的新聞接二連三,但就是沒聽聞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的好消息。據最新一期「壹週刊」報導,擔心年紀太大無法生子,林志玲已去找名醫吳明義凍卵,暫時不必急著結婚了。不過吳明義在被求證時表示不能透露病人隱私,以「我不知道」撇清。

40歲的林志玲老被問何時結婚,更無奈的是,這些年她的名字還是只與二個男人連在一起。她與言承旭的戀情早已成過去式;至於和邱士楷則傳了十年仍沒結果,林志玲曾形容他們之間有太多未知因素無法繼續。女兒情事不順,這可急壞了媽媽吳慈美,不斷催她早點結婚生小孩。但姻緣遲不上門,林志玲也沒辦法,她曾豁達地表示其實不婚也沒關係,「逼嫂嫂生一個送我」,但此話一出卻被父母打槍。

據「壹週刊」報導,林家親友爆料,孝順的林志玲為了讓父母放心,年初已悄悄到台大醫院找婦產部名醫吳明義冷凍了九顆卵子,據了解吳明義是許多藝人指名的名醫。據報導,記者暗訪求證吳明義醫師林志玲是否有去凍卵,吳明義尷尬的說「我沒有講哦…我們不能透露病人隱私」。而林志玲的經紀人范清美則表示「沒聽說」,她說志玲都在國外工作,應該沒時間做。

【2014/04/16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不再急著嫁!週刊爆林志玲找名醫凍卵 | 熱門星聞 | 娛樂追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1/8615829.shtml#ixzz2z6ieQIDL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16921
(轉貼)一名捐精人 當上一五〇個孩子的爸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名捐精人 當上150個孩子的爸

辛西亞.戴利和她的伴侶7年前用捐贈精子生了一個兒子,她倆希望兒子能認識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於是上網搜尋並建立一個網路社群來追蹤同一捐精者的其他孩子,沒想到愈追愈多,迄今已有150個孩子,父親都是同一人。

紐約時報報導,這個大家庭人數持續增加,48歲的辛西亞說:「我們把他們的照片擺在一起,個個長得都很像,真是瘋狂。」

估計美國每年有3萬到6萬個由捐贈精子生下的寶寶,也許更多,由同一父親生的龐大「手足團」應運而生。

雖然辛西亞兒子的「手足團」算是最大的之一,但網路上50人以上的「手足團」比比皆是,至於那些因符合捐精條件而子孫滿堂的「超級父親」,在網路上則是以特定的識別號碼稱呼。

但現在家長、捐精者和專家開始憂心同一父親生這麼多小孩的不良後果,罕見疾病基因可能因此廣泛遺傳,一些專家也呼籲要留心可能發生亂倫,因為這些同父手足經常住得近年齡也相近。

加州一位少女的母親說:「因為這個原因,我女兒知道捐精者的代號。她學校裡有不少透過捐精出生的小孩,她曾喜歡上這樣的男孩,對她來說,這也是性教育。」

批評者說,人工生育診所和精子銀行讓受歡迎的捐精者廣泛播種,從中獲取暴利。接受捐精的家庭應對捐精者的健康和他們所生的其他小孩有更多資訊,法律也應限制同一捐精者的小孩數量,並檢討匿名捐精政策。

「嬰兒生意:金錢、科學和政治如何帶動受孕商機」一書作者黛博拉.史巴爾說:「買二手車的法規都比買精子嚴格。二手車商不能賣給你經常送修的爛車,必須告知車子的歷史,人工受孕卻缺少這類法規。」

【2011/09/07 聯合報】



全文網址: 1名捐精人 當上150個孩子的爸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575274.shtml#ixzz1XHf2AfBp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708128
女人們務必清醒 事業生蛋難兼顧(轉貼)八年做人失敗 汪用和說從頭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男精如無蛋白盔甲 根本到不了卵子
2011-07-21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葉柏毅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不孕症夫婦當中,有五分之一,都是因為男性精液當中,缺乏這種保護精子的蛋白質。

研究指出,在男性的精液中,有一種蛋白質,就像是偵測器一樣,幫助精子躲過女性陰道中的免疫機制,進而順利與卵子結合。如果沒有這種蛋白質,那麼精子在女性陰道時,就會被免疫系統給殺光光了,根本不可能與卵子結合受孕。

研究小組認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如果找到能夠補充這種蛋白質的辦法,那麼就可以解決至少五分之一不孕症夫婦的問題了。

10年擲200萬 汪用和「做人」失敗

曾有人說,孩子是上天贈送的最好禮物,但就是有人遲遲收不到這份大禮。立委周守訓和太太、前電視主播汪用和結婚十年,試遍中西醫、民俗療法,至今仍無法生育。

汪用和是在Discovery頻道「聚焦台灣:不孕症」中,細訴求子過程;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每六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國民健康局甚至想提案編預算補助民眾做試管嬰兒。

「別人這麼容易,怎麼我們就這麼難?」汪用和做了十多年的新聞工作,碰上「不孕症」一點辦法也沒有。再怎麼努力挨針,肚皮就是沒動靜,至今共做過五次試管嬰兒、兩次人工受孕,花了兩百多萬元。她說,錢不是重點,如果可以讓她完成當母親的心願,花多少都甘願。

汪用和不把遺憾推給高壓的新聞工作,她說:「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壓力,新聞工作不是原罪,很多主播雖然是高齡產婦,但也生下孩子。」汪用和擔心,日子一天天溜走,受孕機會更小,因為卵子狀況只會往下走,醫生也曾經明白地告訴她:「你的受孕機率相當低。」

她開始接受各種民俗療法,針灸、舒開筋絡,她

曾有人說,孩子是上天贈送的最好禮物,但就是有人遲遲收不到這份大禮。立委周守訓和太太、前電視主播汪用和結婚十年,試遍中西醫、民俗療法,至今仍無法生育。
本報資料照片
說:「有時候先生陪我去,那只有身體上的痛,有時候先生忙工作、我自己去,還要加上心理上的恐懼。」

她說:「孩子對我來說是一種美妙的存在,別人永遠不會知道我有多渴望孩子的到來,只要看到孩子一天比一天成長、進步,這種喜悅是用錢買不到的精神撫慰。」有孩子,一個家庭才有笑聲、才算完整,她笑說:「如果有小孩,我會提醒自己溫柔,我會注意站姿。」

打從年輕開始,汪用和就很好奇:「我孕育出來的新生命最後會長成什麼樣子?」現在四十三歲了,這已是一個太過奢侈的夢。

【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很多人不敢生、也不想生,但我是想生卻生不出來。」求子十年的國民黨立委周守訓表示,為了「做人」,他與太太汪用和不知試了多少方法,無奈就是沒有結果,期間的過程、辛酸,「外人無法想像」。

周守訓喜愛小孩、渴望小孩,眾所周知,但至今無法如願,讓他頗為感慨。不少選民提供偏方,周守訓夫婦也不排斥,但就是無法受孕。

周守訓說,台灣人只關心少子化問題,卻沒有相關配套,人工受孕價格高,不少民眾無法負擔昂貴的費用,因而打消念頭;代理孕母目前也不合法,很多人不願意違法,「只能一直等下去」。

他表示,他們嘗試過試管嬰兒、人工受孕都失敗,這一路上陪太太看醫師、打針、幫忙打黃體素、作檢查,過程真的滿辛苦的,但總是有個期待。

【2011/04/20 聯合報】

晚婚成趨勢 想生已難成

台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楊友仕指出,國內一直缺乏不孕症的流行病學調查,但根據國外統計,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夫妻有不孕困擾,近年來國人越來越晚婚,讓不孕率升高。

楊友仕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對不孕症的定義,是指一對男女在正常且規律的性生活,且未避孕,經一年以上,仍未懷孕者。

尤其是受到社會環境影響,許多婦女因晚婚,年輕夫婦為了拚事業,延後計畫生育年齡,使得卵巢及子宮機能退化,「想要生卻已生不出來」,加上人工流產的普遍,使得不孕症患者平均年齡上升,不孕症發生率也略有上升趨勢。

【2011/04/20 聯合報】

高齡卵子「殼厚」 醫師建議借卵

汪用和艱辛求子,屢敗屢戰。歷經「十年抗戰」,依舊不放棄。醫師表示,超過四十三歲,卵子會嚴重老化,不易受精、發育及著床,受孕成功率低於百分之二,建議「借卵」較可能一圓生子夢。

不孕症醫學會前理事長李茂盛指出,三十五歲以下,是女性生育黃金期;一般超過四十三歲,卵子較韌,像有彈性蛋殼,精子不易鑽入,卵細胞質的粒腺體也較易有缺陷,本身提供胚胎發育能量不足,較難產生「好胚胎」,發育的速度也慢。此外,卵子老化基因將慢慢出現,也會影響胚胎發育、著床與受精能力。

他將卵子比喻雞蛋,年紀太大,「蛋殼不易破殼、著床、孵化。」

「卵子是生子最難克服問題。」台北榮總婦產部內分泌科主任李新揚表示,子宮生育年齡雖可達六十歲,但卵巢生育年齡若超過四十二歲就非常困難,成功率僅百分之一至二。

他說,美國多數醫師不建議四十二歲以上女性做試管嬰兒,國內雖無一定標準,每位醫師認定不同,他建議年過四十二歲的高齡婦女「想生子,可能得借卵。」

許多不孕婦女為調理體質,忍痛挨針、選擇吃中藥、練氣功。李新揚指出,中醫針灸雖可嘗試,實際上並無科學根據。

他認為,借卵做試管嬰兒,成功率高。主要是透過借卵,並搭配試管嬰兒,精卵在體外受精後,再將受精卵胚胎植入子宮。

李新揚說,平均等待卵子與成功受孕、產子時間二年,費用約廿多萬元,包括借卵營養費九萬九千元、試管嬰兒十萬及醫院行政費用等。

【2011/04/20 聯合報】

8年做人失敗 汪用和說從頭
2011-04-19 中央社
 前新聞主播汪用和在Discovery頻道「聚焦台灣:不孕症」中,細訴求子過程表示,8年前就企圖「做人」,花費新台幣200多萬元,共嘗試5次試管嬰兒和2次人工受孕都失敗。

 現在,汪用和與夫婿立委周守訓正嘗試中醫療法,期望以針灸改善子宮狀況,仍未放棄懷孕生子。

 汪用和大方接受「聚焦台灣:不孕症」訪問,毫不避諱暢談自己接受不孕症治療的過程。節目24日晚上9時首播。

 Discovery表示,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每6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而政府每年更花費新台幣25億元補助試管嬰兒,用意是要多催生3000個嬰兒。壓力、年齡、環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不孕?Discovery全新節目「聚焦台灣:不孕症」深入探討。

 節目邀請汪用和現身說法。她表示,第1次嘗試試管嬰兒時,醫生從她體內取出4顆卵子,但卵子的狀況並不理想。汪用和說:「一來是我年紀太大,壓力也大。」而每次進行不孕症治療時,醫生都告訴汪用和,她的狀況不好,她心裡也明白受孕成功的機率相當低。

 除了汪用和,節目還訪問了許多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婦女,分享多年來求子的艱辛過程和內心煎熬。透過節目,觀眾將認識不孕症的種種成因和時下的求子方法,像是要價昂貴的試管嬰兒胚胎植入術、傳統中醫等,還有各種幫助受孕的創新療法。1000419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604802
(轉貼)十四次試管求子失敗 周丹薇淚崩非我過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4次試管求子失敗 周丹薇淚崩非我過
2011-03-12 王雨晴、謝菀婷/綜合報導

 ▲周丹薇(左)隱忍婚變,婉拒好友關心,看到好友包翠英的加油VCR,忍不住落淚說對不起,主持人張小燕(右)在旁安慰。(李開明攝)
 周丹薇11日上中天《SS小燕之夜》,談與三福關係企業副董事長蕭俊郎結婚19年,她強忍淚水坦言,沒生小孩確實造成她婚姻很大壓力,做14次試管手術,身體都出問題,最後才體悟生不是她一個人的事。

 公婆以兒子為重心

 她罹患乳癌,老公傳婚外情,張小燕直言結婚是昏頭、離婚是理智,周間接坦承離婚,「我想通了,有些人適合當朋友不適合當夫妻。」張不以為然:「妳老公女友這麼多,妳還需要跟他做朋友嗎?」簽字了嗎?她點頭嗯一聲表示:「女人還是要靠自己。」

 周個性強,婚姻出問題後少與外界聯繫,她哽咽說:「對不起很多朋友,他們都很關心我,出來工作是讓自己覺得有用、被肯定有了信心。」她36歲結婚卻生不出來,提到在婆家地位,「公婆認不認同我?我不知道,我覺得尤其本省家庭都是以兒子為重心的。」

 家中一對狗狗是周的生活重心,她笑說:「親自幫牠們接生,陪牠們睡產房一個月,就怕狗媽媽壓到小狗,現在想想還好我沒生,不然一定會變成神經病!」

 林子萱被酸撈婚變財

 林子萱與劉至翰傳婚變一個多月,她頻上電視搶錢,每周平均4場通告,每場約1萬5,「婚變財」月收入至少16萬,打平15萬月開銷,她15日將至台南拍大愛新戲半年,收入近百萬。

 她昨上《非關命運》,于美人不要她再消費婚姻,勸說:「陪笑就好,不講話又有錢領,現在這樣何必呢?」她自認都是「避重就輕」回話,「我是消費自己,他消費太多,不是說好不說嗎?」否認兩人談論贍養費,斥說,「就算離婚,也不會要贍養費,何況根本沒談過。」

 她又上《麻辣天后宮》,自爆懷疑身旁男人有鬼來自「又愛又恨的MSN」,「經過他旁邊,發現他都會很緊張關起來,現在他更聰明,直接把聲音關成靜音。」但她沒說是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61615
(轉貼)共枕十年生不出 才知嫁到「女」丈夫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管他染色體!她倆繼續當夫妻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2010.10.17 03:49 am

「他永遠是我的丈夫」,得知丈夫性基因是女性那一刻,妻子震驚無比,後來她情緒平復坦然接受,因枕邊人一直都是她可以依靠的「男人」,這樣就足夠了。

這名妻子承認看到檢驗報告時,直覺反應「一定是弄錯了」,腦海浮現一幕幕夫妻恩愛的情景,無論從哪個角度,她「丈夫」都沒辦法跟檢驗報告上的「性染色體XX:女性」連結在一起。

「他比我更難受」,妻子察覺,看檢驗報告時,丈夫臉色發青,沉默不語。

據轉述,夫妻回家後,當晚幾乎不成眠,兩人一夜沒說話。直到第二天早晨,「丈夫」主動開口說,以後她打算怎麼辦,「他」都可以配合,她回答:「我沒打算怎麼辦,我們繼續當夫妻吧!」

妻子認為「丈夫」個性溫和,體貼幽默又很顧家,結婚十多年,一直把她捧在手上,對娘家父母十分孝順,如果她再婚,未必能找到和「他」一樣的理想對象,何況怎麼看「他」的言行舉止都像男人,染色體也不能扭轉她心目中的「他」。

丈夫認為上天開了一個大玩笑,他已習慣當男人,不想按照身體染色體當女人,更不會以女兒身愛上男人,沒完整的子宮和卵巢反讓他感覺比較像男人,以後要更「Man」,盡男人的責任照顧妻小。

【2010/10/17 聯合報】

共枕十年生不出 才知嫁到「女」丈夫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2010.10.17 11:59 am

枕邊十餘年,求子不得,才知丈夫竟是「她」!

南部一對夫妻因不孕求助醫師,經診斷丈夫罹患無精症,進一步檢驗他的性別基因,並非男性的XY染色體,而是女性的XX;這份報告讓妻子震驚不已。

這名男子有陰莖,也有勃起功能,但睪丸發育不全,外形上和生理上都是不折不扣的「他」;也無女性性徵的子宮和卵巢。

此罕見病例最近在中部醫界被討論,這對夫妻結婚十年,感情甚篤,本來打算當頂客族,在家族傳宗接代壓力之下,去年開始求醫。丈夫先在南部一家醫院被診斷罹患無精症,轉到中部一家婦產科診所,準備接受副睪丸取精的人工生殖手術。

主治醫師發現男子睪丸只有花生米粒大小,更別說是副睪丸。他見患者舉止斯文,面孔白淨沒長鬍子,體毛稀疏,聲音不像一般男人低沉,且乳房較一般男性大,建議抽血檢驗男性荷爾蒙。

結果證實,男子為醫學上稱為「46 ,XX核型的性徵發育之生殖腺─睪丸疾病」的患者,發生率兩萬至兩萬五千分之一。患者靠著畸型睪丸分泌少許雄性荷爾蒙,陰莖仍能勃起、射精,可是精液裡沒精蟲。

這對夫妻被告知性別基因錯置時,認為醫師判斷有誤,直說「太離譜了」。尤其妻子覺得丈夫有行房能力,還會射精,怎可能是女人?他們不發一語,拿著報告逕自離去。

隔了一個月這對夫妻回診,情緒平靜,詢問以往無精症患者用什麼方法傳宗接代。經心理評估,男子不願接受別的男人捐精生子,因此放棄人工生殖,改為認養孩子彌補遺憾。

目前這名妻子已辭掉工作,在家專心照顧孩子。而做丈夫的,為了讓孩子覺得爸爸有男子氣概,定期到醫院補充男性荷爾蒙,使外表看起來雄壯、威武。記者昨天詢問這家婦產科診所,診所醫師表示基於病患隱私,不能談論。

【2010/10/17 聯合報】

老張揚她變性 檢舉男友偷竊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屏東縣報導】
2010.10.17 03:49 am


屏東張姓變性人身材姣好,面貌清秀,不滿男友老是喊她公母狗,報警檢舉男友偷腳踏車。
記者董俞佳/攝影屏東縣竹田鄉張姓變性人因男友老是言語刺激、張揚「她」變性的事,前晚一氣之下報警,檢舉男友偷腳踏車,警方隨即以竊盜罪嫌將劉姓男子移送法辦。

卅歲張姓變性人,染著一頭金色捲髮,面貌清秀 ,在旁人眼中「相當有料」。她說,從幼稚園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女孩子,喜歡做家事,也被稱讚「做得很好」,相當享受「當女孩子的感覺。」

兩年前拿著之前工作存來的五十多萬元,到泰國做變性手術,沒想到手術失敗,存的錢統統花光,「性徵卻只變了一半」。

「她」說,因為變性的關係,「幾乎沒有雇主要用」,平常當臨時農工,一天大概賺八百元,收入除了煮三餐、還要供應劉姓男友買酒。「她」說,兩人曾經很相愛,曾到法院辦公證結婚卻受阻,但是回到家有自己「舉辦儀式」。

張姓變性人說,男友常罵她打她,又四處張揚「她」變性的事,前晚竟拿刀要砍她,還叫她「滾」,一氣之下才向警方說出男友偷車的事。

「第一眼真的看不出來他是男的」,員警說,張姓變性人常因與男友爭吵打一一○報案,「一個月大概要去勸和三、四次」,前晚接到報案以為又是小事爭吵,沒想到張姓變性人展現「女性的復仇」,當場舉發男友和邱姓室友偷了兩台腳踏車,要求警方將兩人逮捕送辦。

【2010/10/17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225799
女人無法生蛋 只需包容多妻(轉貼)周丹薇拚子 疑內分泌失調傳罹乳癌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周丹薇拚子 疑內分泌失調傳罹乳癌

聯合追星網╱台北訊                             我要討論>>



周丹薇婚後積極求子,吃了不少苦頭。
圖╱報系資料庫



蘋果日報報導,54歲資深名模周丹薇驚傳罹患乳癌零期,於今年4月開刀切除右乳硬塊,藝人好友包翠英等皆證實此事。周丹薇結婚18年內,共做過3次人工受孕及11次的試管,最後都宣告失敗。傳當時醫生還曾警告過周丹薇,不要為求子不要命,太密集打排卵針,易造成內分泌失調。

據該報導指出,2010年初,周丹薇發現右乳房硬塊,檢查後發現是乳癌零期,切除後仍需持續回診追蹤病情。

周丹薇20多歲出道,擔任模特兒、演員,36歲結婚嫁富商蕭俊郎、棄影從商變成職場女強人,周丹薇歷經了許多人生的轉彎處,也發表過「生命轉彎處看見奇蹟」一書。

婚姻對周丹薇來說確實是人生大轉彎,婚後她淡出演藝圈全心在事業上打拚有成,但求子路卻讓周丹薇吃盡苦頭,老公蕭俊郎相當心疼,多次勸老婆不要再做了,沒孩子也沒關係。不願放棄為老公傳宗接代的周丹薇,勇於嘗試各種求子偏方與人工受孕,,多次失敗後才在6年前宣告放棄。

2009年,看到藝人吳淡如成功懷孕,當時已53歲的周丹薇上節目受訪時,仍坦言羨慕,也透露吳淡如的高齡懷孕令她再度眼睛一亮,但當時已能坦然表示隨緣。據蘋果報導,藝人好友包翠英等表示,幸好病情發現得早且已立刻切除治療,對周丹薇病情有信心。秘書則回應目前她已出國散心。
【2010-9-09/聯合追星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164572
(轉貼)十年後 人類以無性生殖為主 性只娛樂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孕婦貪杯 男胎兒日後恐不孕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0.07.01 11:19 am

懷男胎的孕婦一旦喝酒,容易傷害兒子未來「生機」。丹麥研究發現,懷男胎的孕婦如果一周喝4、5杯葡萄酒,很可能損害男孩生育能力,男孩出世、長大後,不孕風險大大增加。

研究人員推測,胎兒睪丸很脆弱,或許是酒精傷害胎兒睪丸組織,而未來「滋養」精蟲的細胞也受酒精毀損,因而出現這種結果。

丹麥研究人員分析350位年輕男性精子,並詢問他們的母親過去、現在是否有喝酒習慣,追朔時間達20年。研究人員比對數據發現,和少喝酒、不喝酒的女性相比,如果女性懷孕時一周飲用6.75單位酒精,她們兒子的精蟲濃度平均減少三成二。這項研究發表於「歐洲人類生殖學與胚胎學」年度學術研討會。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單位酒精相當於半品脫啤酒(一英制品脫等於568毫升),一小杯玻璃杯的葡萄酒,大約含1.5單位酒精,一大杯玻璃杯的葡萄酒含3單位酒精。

丹麥奧胡斯大學醫院塞希莉亞‧拉姆-勞漢森(CeciliaRamlau-Hansen)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她表示,很可能是酒精傷害胎兒睪丸組織,以及一些特定細胞,這些細胞「滋養」男孩精蟲,一旦遭受破壞,就可能影響男孩生殖能力。

研究人員提醒,懷男胎的女性未來如果還想當阿嬤,最好不要喝酒,以維持兒子生育能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0/07/01 台灣新生報】

敗犬「冷凍卵子」 等待「MR.Right」!(2010/06/29 12:39)



最新調查發現越來越多「敗犬」選擇「冷凍卵子」等待「MR.Right」。(圖/翻拍自網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科技日新月異為女性提供了更多生育方式的選擇,最新調查就發現,「冷凍卵子」是越來越多「敗犬」會選擇的方式,期望以卵子的最佳狀態迎接未來的「MR.Right」。

在羅馬舉行的年度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協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iolog,ESHRE)上,一家比利時診所指出,婦女希望「冷凍卵子」以減少年紀越大找對象的壓力,而另外還有1/3的婦女則是為了以防不孕「作準備」。

針對「冷凍卵子」這個新技術,英國調查了200名學生後發現,其中醫學院學生有80%都考慮冷凍卵子來延遲生小孩的年紀,希望在承擔當母親責任之前能夠專心事業的發展。

根據《BBC中文網》報導,英國利茲生殖醫學中心高斯醫生表示,目前會選擇「冷凍卵子」的婦女大部分都是年過30未婚,但事業有成的「敗犬」。但她也要提醒,「冷凍卵子經過人工授精也不能確保就能成功生育。」

↓現年33歲的大S表示,如果37歲以前真命天子還沒出現,也會考慮「冷凍卵子」。
(圖/資料室)

8大關鍵,不孕夫妻求子成功

‧康健雜誌 2010/06/23
在Google輸入「不孕症」,可以得到556萬筆資料,其中259萬筆是找醫生;108萬個部落格分享知識與心路歷程。


【文/張曉卉;圖/陳德信】

網路資訊正確嗎?《康健》為求子若渴的夫妻尋覓一定要知道的真相!

女人有月經就會懷孕?

錯。想當爸媽,男女雙方都得條件具足才行。包括:

女性有健康成熟的卵子+男性有足量、型態正常且活動力旺盛的精子→在女性排卵日前後行房→有正常輸卵管讓精子和卵子相遇→精子有能力穿透卵子受精成為胚胎→子宮能讓胚胎成功著床,持續發育成胎兒→生下寶寶。

生不出小孩,女人要負責?

錯!男女各要負責約30%,男女都有的原因佔30%,剩下10%原因不明。因此男女雙方都應一起及早檢查,減少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高雄長庚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黃富仁每次遇到婆婆帶媳婦來看診,他就會提醒:「生小孩是兩個人的事,先生也要來檢查!」

何時該去看不孕症門診?

傳統建議是在沒有避孕下,夫妻若經過一年性生活(沒有分隔兩地、一週行房兩、三次)仍無法成功懷孕,應該到不孕症(或稱「生殖醫學」)專科就醫。

但現今許多夫妻在男女朋友階段已經有性生活,如果婚前沒有避孕也沒有懷孕,結婚時年齡超過38歲,應該馬上去檢查,e世代送子鳥生殖醫學中心賴興華醫師建議。

台大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陳思原表示,找不孕症醫師不代表需立刻治療,有時僅需評估夫妻雙方身體狀況,給予衛教,如量基礎體溫、適當行房時間或給予刺激排卵藥物就可成功「做人」。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

一般人常以為去找不孕症醫師就是要做試管嬰兒。其實,不孕症治療應依據病人個別狀況,一般從簡單輔助受孕做起,接著嘗試人工授精,然後才是試管嬰兒。

簡單輔助受孕:口服排卵藥物嘗試6~12個月,約有80%會在6~12個月內懷孕,否則就應該換別的方法。

人工授精:妻子打排卵針,在排卵的時候,丈夫藉由手淫收集精液交由治療中心,洗滌篩選出活動力比較好的精蟲,用精細導管注射進入子宮腔,提高受孕機率。每次成功受孕機率約一~兩成。如果連續做3~4次沒有好消息,應考慮做試管嬰兒。人工授精每次費用約1~2萬元。

試管嬰兒:藥物刺激誘導排卵→偵測卵泡成長狀況→取卵手術、取精液→體外受精→胚胎植入。

試管嬰兒費用約在10~15萬,包括口服和針劑藥物、抽血、超音波等約4萬元,到取卵、培養、植入約6萬元費用。費用會根據需要特別處理,如胚胎黏膠、輔助孵化技術、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技術、囊胚期胚胎培養等技術而增加。

【《康健雜誌》6月號;訂閱天下群雜誌知識庫】

十年後 人類以無性生殖為主 性只娛樂

  • 2010-05-17
  •  
  • 新聞速報
  •  
  • 【中廣新聞/郭希誠】

    澳洲科學家預測,十年以後人類將是以無性生殖為主了。性將只是娛樂,不再負責傳宗接代。

    澳洲梅鐸大學獸醫博士岳維奇說,由於試管技術日益精進,再加上傳統的受孕方式效率太低。因此,他認為十年以後,很多男女都會選擇直接用試管受精的方式,孕育下一代。

    岳維奇說,經由性交懷孕的比例過低。即使是二十多歲,身體狀況都很好的年輕夫妻,成功受孕的機會也只有四分之一。他說,目前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已經高達五成,十年以後應該可以達到百發百中的目標。所以,大膽預測十年以後性生活就只剩下作愛的功能,不需要負責傳宗接代了。

    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基督宗教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教會一向認為性愛的任務就是繁衍後代。要是生孩子不勞父母同床,或許教會就會規定夫妻分房了。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978265
(轉貼)女性是製造完美嬰兒的機器?─談產前篩檢與性別議題之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女性是製造完美嬰兒的機器?─談產前篩檢與性別議題之1

(2010/03/08 00:19)

(●作者楊惠中,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臺灣露德協會理事;提倡國家責任,推廣醫療人權、性教育及反歧視運動;個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middle-0925/。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楊惠中 

「您的胎兒將來罹患心智障礙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0倍;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35倍;預估能活到35歲,請問妳要生下來嗎?」這樣的對話,是不是非常熟悉?從基因篩檢發展的現況來看,基因科技的應用已經是現在式;而非未來式。 

由於篩檢科技的推陳出新,人類似乎前所未有地「掌握」控制胎兒的「品質」。從目前施行的情況來看,許多人誤以為越多的篩檢技術,越能減少不完美的小孩;然而,事實只是過度簡化的邏輯。篩檢本身亦存在著風險,因篩檢失去健康嬰兒的事例,亦曾在臺灣發生。目前的篩檢技術無法在婚前或生育前排除像是單基因隱性遺傳的可能性。更何況,在現今對遺傳疾病仍充滿歧視社會,與遺傳相關的基因篩檢特別可能會帶來汙名。 

人得以「控制」生育,是否代表女性對於生育更有自主能力?抑或反被科技控制,必須成為產出「良品」的生產工具?由於女性擔任受孕的生理事實(育兒可男女分工;懷孕不行),如此仍無法改變的生殖工作,使得女人在產前基因篩檢扮演關鍵角色(產前篩檢亦多只能透過母體進行)。 

基因科技是否增加婦女選擇資源?決定過程是否仍保有自主性?將影響婦女產前篩檢的參與經驗。人類學家Rayna Rapp經田野調查觀察發現:「檢驗科技確實增加了資訊的控制能力;然而,卻同時弔詭地增加無奈與無力的心情,不再信任『自以為』健康的身體必定能生出健康的孩子。」 

隨著人類基因圖譜解秘,各種致病基因逐一現形,不僅疾病治療前景充滿希望,一旦基因矯治成真,滿足許多人優生(「優生」一辭,即是要求婦女產出「良品」的生產壓力)的願望,甚至藉此創造出「超級人種」、完美嬰兒!不過,就如以往的經驗,「產前檢查」本意在偵測胎兒健康;卻常被用以選擇胎兒性別。基因科技也可能被不當利用,成為(國家)種族的優生工具甚至於成為消極優生政策的依據。如此易涉歧視及醫學倫理爭議,更可能為人類社會帶來危機。 

隨著人類逐漸破解遺傳的奧祕,重組、分析、改造基因的技術日益純熟,全球經濟、社會與生態也將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首當其衝就是生育行為(尤其是女性)及因生育所產生的社會互動。到底基因科技的發展對生育與負責生育的婦女產生什麼樣的衝擊?是不是越精密周延的基因篩檢科技與優生保健檢查,就越能保證人類幸福,還是社會對於基因與遺傳的強調,可能增加某些群體(孕育不健康胎兒的母親)的社會壓力? 

尤其,當科技不斷開發子宮的剩餘價值;明顯忽略了一項事實─女人是完整的一個「人」! 

女性是製造完美嬰兒的機器?─談產前篩檢與性別議題之2

(2010/03/09 00:52)

(●作者楊惠中,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臺灣露德協會理事;提倡國家責任,推廣醫療人權、性教育及反歧視運動;個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middle-0925/。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楊惠中 

※ 生殖分工,仍違背性別平等 

女性擔任受孕的生理事實,究竟是福音還是壓力?生殖加工製造過程須嚴格把關品質,僅允許製造完美的作品(嬰兒)?如此生殖分工,似稍嫌違背性別平等;但,科技似乎持續加深這樣不公平的事實。 

我們信賴專家的專業來決定何謂好/壞的基因同時,往往忽略了女性的主體性與社會環境的影響;所謂的「專家」,也很難解決兩性及婚姻之中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 

檢驗科技所費不貲,女性在此過程裡不可避免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與焦慮。如果科技的運用只允許選擇「良品」,社會對於女性生產的要求也必定不同於過去。以往因科技無法揀擇任何我們想要的基因特色,女性只要能平安生產已足堪告慰、滿足各方的要求與期待,因為其他的一切都是由上帝決定。 

然而,檢驗科技發展至今,如果生下來的孩子並不符合預期(縱使是美醜這樣主觀認定),做母親的一定首當其衝的面臨這樣的責難:「不是做過產前篩檢了嗎?為什麼作品(嬰兒)仍有瑕疵?」雖說父親亦可能面臨同樣的質疑;但,由於產前篩檢多只能透過母體進行,父親所受到的壓力怎可能大於母親?倘若產前篩檢成為常態之後,一旦生下身心障礙或特殊性傾向的孩子,母親總是不免自責;然而,這是女性該負責的問題嗎? 

或許,科技的本質並不是要解決問題;女性亦並未因產前篩檢的技術成熟,即輕而易舉地成為母親。 

※ 基因篩檢,加重婦女生育「良品」的壓力 

不論是生命倫理或是女性主義所倚重的核心概念─「選擇權」,往往與「優生學」、「科技發展」等價值衝突時,「以婦女為中心」這樣的理念,似乎仍得以討價還價淪為次要選擇。當產前基因篩檢成為「例行性」檢查,意味著沒有其他的選擇。同時,隨著胎兒基因資訊的存在,是否增強了母親、胎兒以外的第三者─親屬、醫師、保險業者、雇主、國家等,對於產前篩檢的要求與介入?基因科技的蓬勃發展勢必關乎基因資訊的重視,是否隨之加重了女性對於生育「完美嬰兒」的責任?或許,女性千古以來不被期待成為一自主意識的個體,加工生產「完美嬰兒」以傳承人類的種族主義是跨文化歷久不衰的共識。 

此外,低社會經濟地位的女性因為資源與資訊的缺乏,以及健康保險制度依照貧富而產生的差別設計,明顯低度使用產前基因篩檢;中下階層的婦女,也較無人工流產的資訊;某些文化上或宗教上反對墮胎的族群,縱使接受相同的例行性篩檢,篩檢的結果往往不可能有更進一步的善待處置,徒增婦女的壓力。 

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基因科技與遺傳方式?基因篩檢是不是促成階級複製?是不是加重婦女生育「良品」的壓力與剝奪選擇的權利?這是婦女選擇生育的同時,不得不考量的眾問題。 

基因工程代表了人類最美好的希望;也是最黑暗的恐懼。因為生物科技展現了人類控制大自然的力量、渴望扮演上帝主宰世界的位置。然而,基因篩檢對於個人、家庭、社會,乃在於身體、性別、心理、社會與規範間產生的衝擊、矛盾與困難,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在每一個具體個案中所需要考量的因素,也不見得完全相同。我們不能過度樂觀地期待法律或其他制度設計,可以替我們做這些困難的決定;相反地,從決定接受基因篩檢開始,乃至於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之後,我們以及我們的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都必須誠實而困難地去面對每一個痛苦的抉擇;尤其女性擔任懷孕工作的生理事實,這樣仍無法改變的關鍵角色,並不如想像中那樣地「輕」……。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楊惠中,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臺灣露德協會理事;提倡國家責任,推廣醫療人權、性教育及反歧視運動;個人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middle-0925/。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896115
(轉貼)生之劫-母親笑容背後的磨難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精子太強 無法授精

  • 新聞速報 2009-09-14
  •  
  • 【中廣新聞/郭希誠】

    沒辦法讓太太受孕,別自卑。因為,以色列演化生物學家哈森認為,要是精子太強,也可能造成不孕。

    哈森說,只要一個精子突破卵子的防線,跟卵子接觸就可以形成受精卵,懷孕成功。不過,有些男性精子太過優秀,一次有好幾個精子突破卵子,造成所謂的「多精授精」,反而毀了卵子,導致不孕。

    哈森認為,在演化過程中,精子和卵子會互相競賽。要是精子和卵子同步變強,就容易受孕。萬一只有一方功力增強,另一方原地踏步,就會造成不孕。

    哈森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演化生物學家。他說,女性的身體不斷演化,卵子防線不斷加強。為了突破卵子的防線,精子必須同步加強自己的功力,否則就很難達陣。當然,要是精子變得過強,造成多精授精也會導致不孕。


生之劫-母親笑容背後的磨難
在印度,由於孕婦本身健康不佳、在家中分娩不安全,以及無法獲得妥善醫療照護等因素,使得懷孕婦女必須面對各種風險。這不僅造成當地每五分鐘就有一名產婦死亡,也導致每年有十餘萬婦女因此失去生命。……
【攝影/周李隆德、編譯整理/陳文怡】

儘管「生日即母難日」這句俗語早已眾所周知,然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網站上的這則真人真事,卻彷彿是這句話在當今世界最真實的寫照:

2004年5月下旬,身懷六甲的26歲印度女性Shanta前往健康中心接受定期產檢,當時並沒有人留意到她臉頰與手臂上的浮腫。

不久,Shanta身上爆發嚴重的孕期併發症,儘管她立即趕往離家最近的醫院接受治療,卻為時已晚。Shanta在生下雙胞胎後去世,而她所生下的雙胞胎,則於出生十五天後夭折。

這樣的真人實事在醫學已十分進步的二十一世紀聽來似乎不可思議,不過這依然是每一位印度農村婦女在成為母親的過程中,被迫面臨的處境。

事實上,Shanta最後一次接受定期產檢時,她的臉頰與手臂已出現浮腫。此現象意味著孕婦血壓過高,也是孕婦與胎兒可能陷入險境的徵兆。

女性從懷孕生子,到哺育初生嬰兒,感受為人母的歡喜,需有熟練的醫護人員提供合格的醫療服務。
在印度,由於孕婦本身健康不佳、在家中分娩不安全,以及無法獲得妥善醫療照護等因素,使得懷孕婦女必須面對各種風險。這不僅造成當地每五分鐘就有一名產婦死亡,也導致每年有十餘萬婦女因此失去生命。

而在其他地區,因為懷孕期間與分娩過程對婦女的醫療照護不足,更使全球每年約有五十萬名產婦喪生,約四百萬新生兒無法活過出生後第一個月。以上情況有九成九發生於開發中國中,其中又有半數發生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另有三分之一發生於南亞。至於引發產婦死亡的首要因素,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引用的統計資料顯示,無論在非洲或亞洲,都是「失血過多」。而我們不難想像,母親死亡對新生兒將帶來多麼大的傷害。

若要確保懷孕婦女及其腹中胎兒安全,減少致命的併發症,需要合格熟練的醫師、護士或助產士,在全球各地提供必要的醫療措施,並建立一定水準的婦產科醫療服務。幸運的是,目前已有組織就此事展開行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已與印度政府及醫療人員展開合作,致力改善印度婦女的處境,而我們期盼終有一日生育不再會是婦女必須遭逢的劫難。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09年9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613564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