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家庭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老吾老資料】
2004/10/25 15:08 瀏覽66,088|回應309推薦5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藍海翔
芸芸公主
子鳴
Vi
faith信心

誰來照顧老人

2004.10.22 中國時報

林萬億

生育率的下降,使得我國幼年與青壯人口數急遽下降。近二十多年來,出生人口從四十二萬三千人下降到去年的二十二萬六千人。再加上壽命已延長到去年男性平均的七十三.四歲,女性七十九.一歲,使得我國老人人口比從一九八一年的四.四%,升高到一九九一年的六.五%,一九九三年跨過聯合國所定義的老年國門檻的七%,去年達到九.二%。

一旦戰後嬰兒潮的世代開始進入老年的二○一四年起,我國的老人人口比將從十一.六%,快速上升到二○二六年的二○.四%。那時,滿街都是白髮蒼蒼的長者,穿梭其間,此情此景,非今人所能體會。

依經建會(二○○四)的推估,約在二○一七年時,我國的老人與十五歲以下幼年人口的比率相近。此後,老年人口將超過幼年人口數,人口加速老化,扶老比也跟者上升,從二○○三年的十三%,上升到二○一一年的十四.三五%,再爬升到二○二一年的二十三.四五%。亦即,從現在每七.七個青壯人口扶養一個老人,十七年後,每四.二六個青壯人口就得養一個老人。如果情勢不變,到了二○三一年,每二.六五個青壯人口要養一個老人了。那時,除非老年的定義從現在的六十五歲提高到六十七歲或更老,或是社會福利完善,否則,青壯人口的老人扶養負擔將非常沈重。

人口老化將使社會福利支出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老人經濟安全、健康照護、社會照顧的三大需求增加。老人一旦退休,其所得中斷,如果事先沒有做好財務規劃,老來貧窮是常見的。一般說來老人的經濟安全準備主要靠儲蓄、投資、利息收入、土地與房租收入、公共年金、私人保險年金、子女奉養等。對高所得家庭來說,養老不成問題,比較不需要公共介入。

但是,對中、低所得家庭來說,薪資低、儲蓄少,活得越久,窮得越苦。而未來的中、低所得家庭在台灣不會是少數。因此,公共年金(國民基礎年金與所得相關年金),對這些人來說是救命錢。政府應為老人籌辦可分攤風險,共度晚年的全民年金保險;而人民也要有相互扶持的心理準備。

其次,健康照護也是老人所需。老人的慢性疾病普及率高,我國六十歲以上的人,八十九%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七十二%的人則有兩種以上。活得越老,病得越多。失能的老人需要長期照護。依推估,目前我國老人中需要不同程度的長期照護的至少有十七萬二千餘人,占老人的八.二%,其中有半數是需要密集的長期保健醫療照護,包括機構式照護、居家護理、到宅醫療、營養指導、復健等。過去我們太依賴機構化的照護與外籍照護工。護理之家每月收費動輒四、五萬元,根本不是一般中下階層家庭能負擔得起。今後如何提供更多的社區化服務,才是正途。

第三,老人也需要各種社會照顧,如老人住宅、到宅服務、家事協助、餐飲服務、交通接送服務、休閒娛樂安排、心理諮商、居家安全、財務管理、法律協助等。以前這些事都是子女在做,目前老人與子女同住的比率已下降到五四.九%,與配偶同住的比率升高到二一.六%,獨居的占九%,亦即,沒有子女服侍的老人已達三成。

其實,即使與子女同住的老人,或因子女均在工作,或因家庭照顧的密集度高,也需要不同形式的協助。長期照顧是勞心勞力的密集工作,歐洲先進國家,一向主張自己國家的老人自己照顧,絕不假手外國人,多麼有擔當的政府。我們不能再貪圖便利,將照顧老人的工作交給外籍女傭,或是交由市場去競逐利潤,這不只會將老人照顧商品化,也會加速折損已經快要消失的鄰里互助,沒了鄰里互助,這個社會將是什麼樣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向推薦的前六位朋友致歉,原主題文搬家)


本文於 2008/09/25 14:18 修改第 1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24
引用者清單(2)
2010/04/18 16:15 【老魚頭的格老子廢話】 誰來照顧老人
2010/04/18 16:14 【老魚頭的格老子廢話】 誰來照顧老人
 回應文章 頁/共3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照顧父母 推給政府?(轉貼)英老人照護爆醜聞
2007/01/23 23:03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英老人照護爆醜聞 餐飲不足掙扎餓死邊緣

英國的老人照護爆發醜聞。衛生部官員坦承,英國的養老院、醫院及家庭照護服務單位,的確發生僅提供老人一湯匙薯泥作主食,送到家中的食物也經常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使羸弱的老人在餓死邊緣掙扎,甚至有人不幸死亡。

慈善單位多年來一直警告政府,老人照護問題層出不窮,呼籲提出解決方案,衛生部副部長路易斯承認,部分老人的確每天中午只吃到一湯匙的薯泥果腹,而且被提供塑膠餐具。

路易斯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塑膠餐具應該是夏天野餐時使用,不應被用來提供給老人每天進餐使用,有些癱瘓的老人,無法以這些塑膠餐具適當進食。

不僅如此,家庭照護人員將熱食送到老人家中,卻放在他們拿不到的病床邊,對體弱無力的老人是一種折磨。路易斯說:「如果我們不能忍受這樣的事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為什麼能讓老人接受這樣的待遇?」。衛生部主張老人應享有尊嚴的照護,將會要求改善。

根據 Age Concern慈善單位的報告,二○○五及二○○六年,百分之二十五的醫院提供病人不健康的食物,飲食中缺乏重要營養,許多病弱的病人無法進食,或因為食物放在他們拿不到的地方,案例不勝枚舉,警告政府如果再不立即改善,今年將有至少七十五萬名老人面臨飢餓的不人道待遇。

隨著人口老化程度日增,英國的老人照護問題將日趨重要,估計到二○二五年八十五歲以上老人的人數將增加三分之二,對「全國醫療系統 NHS」的需求,及對四十四歲以下成人的依賴,將是現在的五倍。

【2007/01/23 中央社】



本文於 2007/01/23 23:16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53078
(轉貼)老人照護社區化
2007/01/19 12:2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1.19 
老人照護社區化 市長築夢
陳怡妏/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未來30年將是人口老化高峰期,預計至2030年北市65歲以上人口將達30%,因此老人照護成為重要課題,台北市長郝龍斌昨日表示,未來老人照護應以社區化為主,將優先利用社區活動中心作為日間照護的場地,並訓練社區民眾成為有證照的專業照護者,方便社區內中壯年人口照顧高齡父母,也可解決北市就業問題。

郝龍斌說,為讓老人照護工作更加落實,未來計畫讓每一個行政區都能有一間日間照護中心,在此之前則先以社區小型托護為主;至於推動一區一日照中心的時程,郝龍斌表示,把事情做好比訂出時間重要。

郝龍斌昨日到士林老人服務中心視察老人日照中心以及三玉啟能中心,先了解收托心智障礙者的狀況,之後探視失能老人,與老人家閒話家常、一塊享用午餐,郝龍斌也在撞球場小露兩手,不少老人家對有人來探視感到相當開心。

士林老人服務中心為公辦民營,郝龍斌表示,委外經營的老人服務中心能收支平衡,甚至還有盈餘可以用來改善設備,是很好的構想及作法,尤其許多宗教、慈善團體願意投注資源與心力,也是老人服務中心能夠做得好的重要因素。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表示,北市老年人口目前約30萬6433人,其中有約9.49%的人為失能者,許多人都是因為子女白天要工作無法抽身照顧便送到日照中心托護,在人口老化快速的時代,日照中心的設置相當重要。

社會局指出,北市已有6所公辦民營的老人日間照護中心,分別是士林、大同、松山、龍山、信義、文山,中心都有護士、營養師與復健師協助照護工作;收費上,民間營運收費每月約15000元上下,低收入戶另有社會局給予補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44932
(轉貼)嬰兒潮世代 捨棄大屋住公寓
2007/01/15 06:26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嬰兒潮世代 捨棄大屋住公寓

據基督教箴言報報導,嬰兒潮一代與他們的上一代不同,早在50來歲仍有工作時,就開始搬到較小的房子住。他們通常搬到共有公寓、成人社區或市有公寓。雖然搬家時,他們難以割捨經年積存的舊物,但是一旦拋開這些累贅,卻讓他們意外發現生活有了更多自由。

南加州居民庫克夫婦住在一棟四千平方呎的房屋多年,也很喜歡寬敞的生活空間,但庫克在北加州找到新工作後,他們的生活有了大幅的改變。他們把家中物品貯放在寄物倉庫,遷居到舊金山一間面積僅395平方呎的公寓。

稍後,他們在北加州買了一棟兩臥兩浴的公寓,生活空間大為縮小。庫克太太說:「我們這時才發現,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些多餘之物。」身為嬰兒潮一代的他倆,已體認到他們正處於社會轉變的轉折點。

據全國營建業協會逾50協會指出,55歲至64歲年齡層每年約有6%搬遷。有的搬遷是因成為空巢族,有的提早退休,有的則是為了減少身外之物,或是為了更多時間出外旅行

不論動機為何,部分專家已發現這項轉變。「1001活躍生活社區」(1001 Active Lifestyle Communities)作者拉康特說:「較長的一輩有許多傳家之物或大件家具,他們的周遭正反映了他們的一生;相反的,嬰兒潮一代更像是過客一代(transient generation)。」

搬遷方案公司總裁羅威克說:「嬰兒潮一代比較能夠捨棄東西,他們比較不會投資在值錢的物品上,他們生長在任何東西都可用後即丟的年代,而且他們多數仍在賺錢,也想盡最迅捷的方式來汰除舊物。」

他們丟棄舊物最難的是丟棄留有對子女回憶的物品,行銷組織FH Boom共同主席奧斯本說:「嬰兒潮一代與子女一向很親近,我們整理舊物時常得斟酌到底有多少子女的東西,得跟著我們後半輩子走。」她整理出子女的學校文件、美術作品和日記,裝滿了塑膠箱,交給了兩名已成年的孩子。

搬到較小的房子,對空間的運用自然與前不同。當貝茲勒夫婦搬到距舊居30哩的賓州刺谷,以便於通勤到貝茲勒先生工作的費城天普大學,他們比以前少了一間充作辦公室的臥房,於是他們把新居的餐廳改成了辦公室。

另外,三年前巴比尼夫婦搬到只有舊居三分之一大小的房子,巴比尼說:「我們的確很想把所有東西都帶走。」經過一番掙扎,巴比尼忍痛割捨了舊居餐廳的骨董,也把在新居沒地方放的藝術品收起來。不過,他形容他們的新居更為舒適。

【2007/01/14 世界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8418
(轉貼)聯邦政府招新血 瞄準退休族
2007/01/15 06:23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邦政府招新血 瞄準退休族

據公職合作組織(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指出,鑑於聯邦員工未來幾年約有半數將屆退休年齡,聯邦政府目前正積極招募退休的嬰兒潮一代,來遞補他們的遺缺。

住在馬里蘭州的退休人士因地緣之故,更是聯邦政府招募新血的主要人選。聯邦人事管理局指出,在馬里蘭州有超過11萬2000人,在41個聯邦機構工作,占所有聯邦員工的6%。而在該州,衛生與福利部的員工人數高居首位。

公職合作組織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會向退休一族大力推介聯邦政府內的就業機會。該組織總裁史提爾說:「我們要證明,拳王洛基並不是高齡60仍不畏接受新挑戰的唯一一人。從2001年到今天,美國55歲以上的族群增加了25%,使得未來幾年內,退休一族的人數將增至數百萬人。」

美國退休人協會社會影響組主任李芒德表示,該協會最近做的民調結果顯示,10名受訪者中有八人沒有沿襲傳統的退休計畫,一來是基於經濟上的需求,二來是他們對於到公家機構繼續服務有濃厚的興趣。李芒德說:「嬰兒潮一代希望任職的機構能為改造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國稅局發言人安‧范特(Ann Vande Vanter)一如許多嬰兒潮一代,當年都是受到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呼籲國人為國服務的感召,放棄私人企業的高薪工作,改為聯邦政府效力。她說:「我希望在面見造物主的那一天,能向祂誇示,我在塵世所做的遠超過為老闆、股東賺進成把鈔票,我善盡所能,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項推動嬰兒潮一代加入聯邦員工行列的行動,部分原因是聯邦政府在九0年代曾經緊縮人事,以致如今面臨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2007/01/14 世界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8416
可悲之心態!(轉貼)外出工作避看護為尊嚴?
2007/01/15 06:16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庭問題》免費的看護?

生完老二不久,正好離開長達七年半的工作,後來一直想重回職場,卻因為當了媽媽,不願離開孩子太遠,外縣市的工作一概不考慮。

加上同住的公婆,向我表明他們要幫小姑照顧孩子,沒有心力幫我的忙,於是為了孩子,我就不那麼積極的找工作。

五年前,公公中風了,從醫師那裡知道他身體半邊已無知覺,婆婆說她年紀大了,不想照顧他;大姑說她有自己的家庭,不能回來幫忙;小叔說他在外地生活,不能回來照顧公公,也沒有錢給家裡。當大家都推得一乾二淨,小嬸問我:「你不是沒有工作嗎?」

難道沒有工作的人,就應該當免費的看護?因為不想當悲情的小媳婦,我堅持出去工作,雖然賺的錢不多,卻能賺回一點做人的尊嚴。

大家不聞不問的結果,大部分的醫藥費用和照顧的責任仍落在我們身上。我們不得已只好送公公到養護中心,由於老公的不捨,我們選擇市內最貴的養護中心。老公工作之餘,有一半的時間在養護中心親自照顧公公,而我則負起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孩子上下學、補習接送等。

這些年來偶爾也會有一些不滿的情緒,但終能在夫妻相互體諒下,化為雲煙,日子總算越走越順了。

【2007/01/15 聯合報】



本文於 2007/01/15 06:22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8414
(轉貼)二成老人 被子遺棄
2007/01/13 10:02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父母送安養付費不聞問 罰款並公告子女姓名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老人福利法修正案,以後若將老人留置於老人機構後「棄之不理」,即使如期付費,但無正當理由「不聞不問」,將處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姓名。

內政部統計,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二百廿四萬多人,平均每九點八三個台灣人中,就有一名老人。

新修正的老人福利法其他重要規定包括:

●為改善私立安養機構未善盡照顧責任的情形,必須要與入住的老人以及家屬訂定書面契約,明確規範義務關係,以保障老人入住權益,避免事後卸責。另須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安養機構發生虐待老人或知情不報、提供不安全環境及不衛生的飲食,將處六萬元以上、卅萬元以下罰鍰,並可連續處罰。

●子女或已簽訂契約的安養機構棄養、虐待、傷害、或留置後不理會老人,除罰鍰外,涉及刑法者移送法辦。情節嚴重者,對負責照顧老人者進行四小時以上、廿小時以下家庭教育輔導,不參加者罰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立法院並通過附帶決議,要求內政部在該法通過後,試辦「團體家屋」服務設施,並於一年內專案報告試辦成果與效益,作為未來修法參考。

【2007/01/13 聯合報】

老福法修正 別想騙失智老人的錢

老人福利法昨天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主管機關可對失智老人聲請禁治產,防堵騙徒把獨居長者當肥羊;家屬若將長者放在機構置之不理,將罰款並公告姓名。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說,修正的老福法對老人保護著墨不少,如以往獨居老人失智或精神耗弱,因沒有親屬聲請禁治產,往往成為騙子下手目標;未來地方政府可代為聲請,防止治產宣告確定前,錢就被騙走,主管機關還可聲請法院做必要處分、將財產交付信託代管。

過去老人受虐,必須徵得老人同意,主管機關才能介入,但老人可能失智失能,無法表達意志;新法讓主管機關可依職權介入,「但也提供老人自主權」,吳玉琴說,長者若有意志能力,也可申請不要保護。

修法對「新型態遺棄」提出罰則。吳玉琴說,以往家屬將老人留置機構「置之不理」,卻因未構成刑法上的遺棄罪,在實務上成為三不管地帶,老人淪為人球。內政部九十一年統計,老人機構裡有一成八長者屬於這種遺棄。依新規定,未來若經機構限期、家屬無正當理由仍不處理,主管機關可介入、罰款三到十五萬元,並公布姓名。不過吳玉琴坦言,「許多家屬把長者丟在機構,人就跑了,根本找不到」,要落實法的精神,還得靠警政系統幫忙尋人。

【2007/01/13 聯合報】

2007.01.13  中國時報
棄老人於養護機構 最高罰15萬
高有智/台北報導

立法院昨天通過老人福利法修正案,未來留置老人養護機構後棄之不理的撫養親屬,經機構通知後,無正當理由仍不處理者,最高可處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親屬姓名。

值得注意的是,為解決私立安養機構未善盡照顧責任,對老人生活產生危害,修正條文明訂老人福利機構必須要與入住的老人、以及家屬訂定書面契約,明確規範義務關係,以免事後卸責,保障老人入住權益,並要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一旦安養機構發生虐待老人或知情不報、提供不安全環境及不衛生的飲食,將被處六萬以上三十萬以下罰金,並可以連續處罰。

子女或已簽訂契約的安養機構棄養、虐待、傷害、留置不理會老人,依法可處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姓名。涉及刑法還要移法辦。

如果情節嚴重,還可對負責照顧老人的家屬與養護機構照顧者進行四小時以上、二十小時以下家庭教育輔導,不參加者可罰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金,並得連續處罰。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說,經濟不景氣時,老人經常遭棄置在機構中,內政部過去的統計也發現,所有機構中約有三成六出現無力給付安養費的個案。

她強調,這些機構中還有高達三成二的老人個案是遭到棄置,包括置之不理、親屬不知去向或互相推諉等原因,但刑法對於遺棄的定義仍過嚴格,此次修法納入機構棄置的懲處規定,加強撫養親屬的責任。

立法院昨天通過老人福利法修正案,這也是老人福利法在民國八十六年全面修正後,近十年來首度大幅翻修,增訂老人照顧多元服務、在地老化與社區化服務等概念,強化家庭照顧與老人保護網絡等原則。

新法也給予長期照顧制度法源,針地方政府未來也應依老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及失能程度,提供經費補助。各地方政府也應協助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或提供房屋補助,推動適合老人定居的住宅,並要求推動老人教育,將現有政策法制化。

為加強對老人健保照顧,地方政府除了定期舉辦老人健檢及保健服務,並依健康檢查結果及老人意願,提供追蹤服務。此外,地方政府也應協助老人取得生活輔具,提供有關輔具的資訊。此外,也增訂雇主對老人員工不得予以就業歧視,不過,此條款並沒有罰則,屬於宣示性條文。

此次修法也強化老人保護,對於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之老人,過去發現在社工員介入時,老人財產早被騙光或遭侵奪,新法通過後,法院可依主管機關聲請宣告禁治產,同時,鼓勵老人財產交付信託,若為無法定扶養義務人之老人經法院宣告禁治產者,其財產得交付信託業代為管理、處分。

新法也規定,未來老人因疏忽、虐待或儀器等情事時,致有生命或身體健康危難時,各地方主管機關得依職權介入短期保護或安置,不需經老人同意,避免過去因許多老人早已失能或失去意識,不能表意,卻得不到短期保護措施,但老人得申請免除此項保護,以尊重老人的意願。



本文於 2007/01/13 14:36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35800
好好照顧自己 人生可以很長(轉貼)掌中戲大師 一O七歲生日
2007/01/05 21:39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3.17 
116歲藏族老阿媽
本報訊

藏族老阿媽阿麥次仁喜過116歲生日3月16日﹐阿麥次仁高興地和家人在一起。當天﹐生活在海拔3860米的西藏自治區林周縣加榮村的老阿媽阿麥次仁(藏語意為長壽阿媽)喜過116歲生日,她的子孫和同村人紛紛前來祝賀。


2007.01.03  中國時報

掌中戲大師黃海岱 107歲生日好樂
許素惠/雲林報導

「福如東海深、壽比南山高,與天地同光!」國寶級人物、掌中戲大師黃海岱,二日歡度一百零七歲壽誕,來自各界嘉賓及徒子徒孫的祝福綿延;這位人稱「通天教主」的阿公因各方祝賀而樂開懷,神采奕奕地與眾人合照,留下歷史性的時代身影。

西元一九○一年出生的黃海岱,人生橫跨兩世紀,出身布袋戲家族,為全台最大的布袋戲門派「五洲園」始祖,不僅徒子徒孫遍布各地,他搬弄掌中乾坤近百年,造詣成就均堪稱空前,既是「雲林之寶」,也是「台灣之光」。

雲林縣議會日前通過決議,將黃海岱的生日─元月二日訂為「雲林縣布袋戲日」,這是雲林縣地方自治史首次將個人生日設為縣的節慶,以示對大師最崇高的禮敬,縣長蘇治芬並指示縣文化局辦理。

昨日由文建會主導、縣文化局主辦的壽誕大會上,文化局長劉銓芝向祝壽來賓簡介大師「戲如人生」的精彩生平。副縣長邱上嘉獻上一尊大師塑像,頭戴紳士帽,手操著布偶,入目三分,大師觀之,為之莞爾說「謝謝」。

國家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林德福、前中選會主委黃石城、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前監委陳錫章等人,都前來祝賀大師壽誕。黃石城稱許大師掌中乾坤教人忠孝節義,對照現世,彌足珍貴。

邱坤良回憶曾與阿公在台北南京東路吃路邊攤,阿公很是感念,直掛在心上,隱喻阿公很重人情。他還特別獻上一盤豬腳麵線,祝禱大師長壽綿綿。

陳錫章特地行跪拜禮祝壽,強調阿公教忠教孝,為人景仰,是與天地同光。與會的各路掌中英雄豪傑,包括新興閣鍾任壁、小西園劇團許王等薪傳獎大師,也都以戲腔帶來賀詞。五洲園第三代徒孫林政興,則操演一段「賀歲壽」,讓阿公看得專注。立委張麗善有模有樣地道出史豔文開場白,逗得阿公笑逐顏開。

黃氏家族開枝散葉、多子多孫多福氣,大師八個兒子,除老四黃聆音已去世,其餘平日各自忙碌,昨天難得齊聚一堂,八十歲的老大黃俊卿、老二黃俊雄、老三黃宏鈞、老五黃逢時、老七黃陸田等人,都專程回來向父親拜壽。黃俊雄為父親演一段關公斬蔡陽。黃俊雄女兒黃鳳儀獻唱「苦海女神龍」等兩首布袋戲主題曲,向阿公祝壽,歡樂洋溢。

2007.01.03  中國時報
祖師爺變老先覺 養生「隨興而已」
許素惠/雲林報導

歡度一百零七歲壽誕的國寶級掌中戲大師黃海岱,雖已無法操弄布偶,可是依舊耳聰目明,風度翩然;對於海岱伯的養生之道,身為五子的黃逢時說,「不過是樂觀、隨興而已!」

上百歲後即深居簡出的黃海岱,偶爾見見遠友、近鄰閒話家常,像昨日那樣湧進數百人的大場面,早已難得參加。不過,愛熱鬧的他,見到好多人,神情顯得輕鬆愉快。

阿公數年前曾中風,導致左手無法活動自如,他特別高舉右手和在場向他祝壽的來賓揮手,還頻頻點頭致意。

由於賀壽嘉賓很多,壽誕會流程拖得很久,阿公從頭到尾都沒喊累,閃光燈閃個不停,成為最有福氣的「福壽公」,讓許多後進晚輩對他的體力,讚佩不已。

很多人很想知道阿公如何養生?黃逢時說,他什麼都吃,尤其喜歡東坡肉,而碗粿、米糕等傳統米食小吃,也愛吃,愛泡老人茶,沒滋味的白開水喝得較少。

據照顧阿公的黃家人指出,阿公去年開始因為牙齒關係,無法再吃肉,固體食物也吃得少,泰半都吃流質食物

黃逢時覺得「樂觀、隨興」就是爸爸的養生之道,精氣神足,心情愉快輕鬆,身體自然健康

大師九十六歲時,還遠征到法國演出;一百零二歲更曾為外國使節貴賓即席表演,贏得國內掌聲。虎尾溪畔名震全台的布袋戲祖師爺,顯然是修道有成、功力非凡的老先覺。

2007.01.03  中國時報
蘇貞昌逗壽星:你頭毛比我多
許素惠/雲林報導

「海岱伯,祝您身體健康快樂,呷到二百!」行政院長蘇貞昌二日到雲林縣,向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黃海岱祝壽,頻頻稱讚大師豐富了台灣本土藝術,也豐富了許多人童年回憶。蘇揆還幽默自嘲,大師頭髮比自己還多,逗得全場哄堂大笑。

國寶級掌中戲大師黃海岱昨日歡度一百零七歲生日(虛歲一百零八歲),文建會昨天特別在雲林布袋戲館為大師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壽誕會,蘇貞昌專程來祝壽。

雖然已經年邁,阿公禮數周到,使力想要起身向蘇貞昌回禮,蘇貞昌等人趕緊要阿公坐著就好。他接著黃俊雄手中的關公布偶,向阿公寒暄,強調自己不會演,但是說了句他在台北縣某關聖帝君廟看到的對聯,要阿公「多包涵、別棄嫌」。「海岱伯,我看您的頭毛比我卡多!」惹全場佳賓笑開懷。接著阿公一個大紅包祝壽。

「海岱伯,您很行,演的布袋戲,那麼多人在看。」蘇貞昌豎起大姆指稱讚阿公很厲害,豐富了台灣這塊文化沃土。蘇貞昌表示,童年很迷布袋戲,為了擁有布袋戲偶,得省下很多天的零用錢,可是還是只能買到一個布偶頭,身體則以手帕紮,很克難,但一生難忘。

主辦單位訂製了一個十層的超級大蛋糕,象徵「十全十美」,宛如阿公人瑞般福壽雙全。蘇貞昌挽著阿公的手,和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與家人合切蛋糕,全場掌聲如雷。雖然已經逾百歲,黃海岱精神奕奕,蘇貞昌親自推著他享用壽宴,並直說「這我很有經驗,像在推我媽媽!」還細心地飼阿公吃豬腳麵線,稱讚阿公老當益壯,咀嚼得很棒。



本文於 2007/03/17 21:3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25244
(轉貼)老年咧,安啦
2007/01/03 19:27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1.03  中國時報
觀念平台:老年咧,安啦
劉瑞華

多年以前有一部國片電影「少年咧,安啦」讓我一直念念不忘,片子裡的兩位少年為了老大的緣故,出手殺了別的幫派大哥,遭到仇家追殺,一路上接二連三打電話問自家老大下一步怎麼辦,而老大在電話裡說的很有氣魄,卻至終沒去接應。當初看電影時,我就覺得這裡面似乎有著台灣政治的寫照,最近我看到朝野政黨在立法院操作「十八趴」,一下子想通了,現實的台灣一直在上演著「老年咧,安啦」的悲劇。

公務員的退休金是屬於報酬待遇的一部份,「十八趴」只是其中一部份優惠存款的利息,與現在的市場利率比起來的確有點離譜,應該說當初設計的制度很粗糙。民進黨將改革說成是針對「前朝大官」,操作成「打擊特權」或「轉型正義」,容易被不熟悉公務員體制的民眾所接受,而實際上受影響多數是一般的退休公務員,這種改革其實是在群眾之間改變利益分配。

臺灣公務員的待遇算不上很好,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因為有保障,會讓人羨慕。公部門的薪資與民間企業有連動的關係,公務員待遇好應該不是壞事。公務員退休後還有好待遇,政府應該設法推廣到其他人,而不是把他們的待遇拉下來才算公平。如果因為政府效率差,該減薪的更不只是退休人員吧。

基本上,這不是年輕人的議題,因為他們有選擇職業的機會,也比較有選擇政黨的彈性,朝野政黨都不敢公然在他們的利益上進行鬥爭。現今民進黨的基本支持者以老年人為主,而老年人之中退休公務員只佔少數,即使年輕人不感興趣,只要能把享受不到「十八趴」老人家動員起來,反對國民黨到底,就可以贏回基礎選票。國民黨立委則把那些公職退休的老人當成自己的幫眾,反對取消「十八趴」好把戰線拉長到立委選舉。

在黑道幫派裡,少年人容易被利用,只要有點看對方不順眼,老大說聲「少年咧,安啦」就會不顧後果去動手。在我們的政治環境裡,或許是受以往威權結構的壓抑所影響,往往是老人們表現的最積極狂熱,其中真正能掌握政治利益的人其實很少,卻經常只要政黨發動意識型態就能全心投入。然而,有哪一個政黨真正為老年人的將來做過制度上的安排,給他們些安定的生活保障。

過去民進黨尚未執政前,選舉時操作過「老人年金」,逼的國民黨跟進加碼,如今給給停停,已經失效。兩黨又都說要辦「國民年金」,還用這個理由推行了「公益彩券」。民進黨執政六年,公益彩券也都辦了五年,造就了不少爆發的億萬富翁,而老人們基本養老的福利依舊連影子也沒有,現在卻出手打擊「十八趴」這種特定對象的所得,在老人們之間搞對立,把老人們當幫派小弟耍。

果真取消了「十八趴」,讓那批退休公務員少拿一些錢,其他老人家就能安享晚年嗎?就算打垮了對手,真的會「老年咧,安啦」?

勞保上限 放寬至65歲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勞動人力年齡上升,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將勞保現行投保年齡上限由六十歲放寬到六十五歲,估計會立即讓兩萬多名高齡被保險人受惠,未來也將直接關係到全國八百多萬勞工的老年給付權益。

勞委會表示,依各國統計數字,亞洲如韓、日等國的實際退休年齡普遍超過六十八歲,反映在各國強制退休的立法上,美國上限為六十七歲,日本歐洲大多數國家也將退休上限改為六十五歲,行政院考量到國內勞動年齡有往後遞延的情況,所以配合國際潮流,也提高勞保年齡上限到六十五歲。

只是勞保昨天初審通過放寬年齡上限的同時,勞基法五十四條的退休條文依然限定為六十歲,卻未能同步條文修正,未來能否連動一併修法,仍有待立法委員們繼續努力。

過去小公司常為逃避為員工投保的責任,化整為零或低報員工數,以規避五人以上公司需強制加保的規定。昨天勞工保險條例修訂,通過強制加保事業單位從五人以上下修到四人以下公司。

經比對勞健保,現行雇用四人以下事業單位所雇之未納保勞工,約有六萬多人、三萬餘事業單位,其中大多為兼職零工、臨時工或是家庭代工、SOHO族、個人工作室等原屬自願加保對象,但如果雇主未為其辦理加保,一旦勞工發生事故,生活常陷入困境。

勞委會指出,未來只要是實際從勞動的雇主、勞工都可以享受到勞保保障,即使是公司委任經理人或受雇於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等不同身分,都是自動加保對象。

【2007/01/04 聯合報】



本文於 2007/01/05 22:36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21834
(轉貼)老人學 擬納入中小學課程
2006/12/30 22:23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人學 擬納入中小學課程

預估20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2成,教育部昨天發表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研議把老人學納入中小學課程,並規畫減免學費、提供住宿的「第三年齡(老人)大學」。

教育部社教司指出,台灣在民國82年就邁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今年11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已接近10%;預估民國115年,老年人口將達20.6%,變成超高齡社會。

教育部去年委託台灣師範大學研編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昨天定案公布。白皮書建議,未來幼稚教育應規畫世代交流活動;國民教育應將老化知識納入九年一貫議題,教導學生正確老化知識,體諒老人;高中職可開老人學相關選修課,或進行校外教學。

至於技職教育,可因應人口高齡化所產生的老人照護人力問題,調整相關科系,培養照護人力,並開設適合老人學習的技能活動,讓有能力及有需要的老人重回職場;師培機構則應培育未來教師具備老化知識;高等教育除開設老人學相關課程外,更可運用學校優勢,規畫辦理「第三年齡大學」,鼓勵老人到大學選修學分或攻讀學位。

【2006/12/30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16861
(轉貼)嬰兒潮離婚單身老窮女人佔三分之二
2006/12/30 21:0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嬰兒潮世代退休婦女 生活保障少

數以百萬計嬰兒潮世代婦女,數十年來生活水準顯著提升,可是現在卻要面對退休後生活條件急遽下降的危險,其中許多人晚年生活水準的落差可能比母親那一代還嚴重。

女性退休生活的安全,受到與男性一樣的某些趨勢影響,例如企業縮減退休福利。但是,各種因素加在一起,使女性面對的威脅急遽擴大:

離婚和單身比率提高:沒有伴侶的積蓄和收入作後盾而邁向晚年的女性,人數空前多。年紀較大的單身婦女生活貧窮的比率高於男性,也高於有配偶的女性。

事業中斷:嬰兒潮世代婦女通常教育程度和工作技巧高於上一代,可是有許多人為了養育子女或照顧生病的親人,中途退出職場或只做兼差工作,使退休福利大減。

長壽:65歲的婦女平均壽命比男性長三年,使她們的退休面對的一些威脅更為擴大,包括壽歲未盡而積蓄已用完,或是要負擔大筆醫藥費卻沒有配偶支援。

此外,就整體而言,女性收入仍不及男性,退休福利也較少。換言之,她們需要的更多,擁有的卻較少,而且這種問題非常普遍,連許多擁有大學學位的嬰兒潮世代女性都未能豁免。

當然,愈來愈多女性正享受收入豐厚的長期事業,或是生活在高階層家庭。專家表示嬰兒潮世代婦女有三分之一晚年可以過著空前健康和富裕的生活,可是年紀較大的離婚婦女和單親媽媽可能晚景淒涼。在這兩者之間,還有許多前景難料,並可能面對未來生活走下坡的婦女。

面對各種壓力,一些女性正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改變生活方式,並準備工作到年紀更大的時候。

有些人要求制定新的鼓勵儲蓄計畫和修改稅法,以對付女性面對的問題。一批兩黨參議員今年9月提出女性退休安全法案(Women's Retirement Security Act),規定雇主准許長期打工人員參加401(k)計畫,大部分沒有退休計畫的公司也必須從薪資扣錢存進員工的個人退休帳戶。

許多專家表示,除了政府修改政策,個人也須努力為晚年生活未雨綢繆,包括加強儲蓄和延長工作。

【2006/12/30 世界日報】



401k退休計畫 保障投資人不足

華爾街日報28日報導,美國人的401(k)退休計畫將開始面臨國會審查,以確保投資者受到足夠的保護。

最近幾個月,一系列法律訴訟引發了人們質疑,業界長期存在的慣例可能代表非法的串謀行徑。

在過去幾周,剛剛在11月間贏得國會多數席位的民主黨議員正在召集聽證會,審查目前法律是否足以保護401(k)投資者。國會審計處(GAO)11月發表的報告表示,某些業務慣例「或許不符合投資者的最佳利益」。

與此同時,今年夏季通過的退休金改革法正在鼓勵雇主,提供深入投資建議和其他鼓勵雇員儲蓄的工具,進而在雇員401(k)退休計畫中,充當更為積極甚至扮演監護人的角色。此前,公司由於擔心一旦投資發生問題後被控告,而盡量迴避採取更為積極的步驟。

受這些力量的推動,401(k)計畫將在問世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發生最為重大的革新。401(k)投資者收費將繼續減少,華爾街公司將被迫提供更好服務,確保投資者的退休資金獲得最大收益。

自1981年創辦以來,401(k)計畫已經取代傳統退休金計畫,成為大多數美國人延稅儲蓄退休資金的主要渠道。全美目前大約有4700萬參與者在該計畫中投資了兩兆元資金。

針對401(k)計畫管理者鮮有披露私下財務安排交易的批評聲浪正在不斷升溫。此類被稱為「付費加盟」(pay-to-play)的交易可能會影響某一特定計畫中所提供的投資選項,也有可能會推高向投資者收取的費用。

國會民主黨議員正在重新審視專門監管401(k)計畫的法規,但目前這項聽證會的規模尚未確定。國會審計處最近的報告表示,目前法規導致披露不足,致使投資者無法得到能夠幫助他們確定交易是否合算的信息。國會審計調查處還警告近期一些相關訴訟所針對的某些同類業務手法,或許隱藏著利益衝突。國會審計調查處還指出,負責監管401(k)計畫的勞工部也未能搜集足夠的資料和信息。

【2006/12/30 世界日報】



本文於 2006/12/30 21:57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16736
頁/共3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