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女性主義資料】(轉貼)
 瀏覽62,237|回應292推薦7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子鳴
瘋馬俱樂部
Vi
faith信心
蓮心
vicvic
809666


政策不明確 附設托兒所 企業多打退堂鼓

記者鍾蓮芳∕報導

為了推動「兩性平權」、鼓勵生育,並營造職業婦女友善工作環境,政府積極鼓勵民間企業「附設托兒所」,讓員工安心上班。不過,企業意願似乎並不高,迄今只有十幾家合法設置,連社政人員都說,立案法令多如牛毛,企業自然打退堂鼓,如何讓職業婦女安心生養下一代又能兼顧工作?

為挽救快速下滑的生育率,政府已確定展開宣導措施,鼓勵國人生育。不過,儘管開了很多的會,各界也提出許多的問題,但具體的鼓勵政策不只不明確,連改善托育環境,讓在職婦女能夠安心生養下一代的措施,推動效率也不高。

內政部日前舉辦的一場鼓勵生育公聽會,台北縣的社政人員就發言指出,政府鼓勵企業附設托兒所,原本是對職業婦女的一項福利,讓職業婦女能夠兼顧工作和家庭,減輕照顧子女的壓力;如果能夠普及,將可提高職業婦女生小孩的意願。不過,因為托兒所立案規定「繁複」,有的企業設了之後、沒有立案,被罰錢,乾脆關閉;有的則是想要申請立案、卻被繁複的規定嚇到,最後打了退堂鼓。

這名社政人員說,一家知名資訊科技產業設在北縣的公司附設的托兒所就因為未立案被罰錢,最後乾脆關門。

根據台北市勞工局「鼓勵企業附設員工托兒所」的施政成效統計,北市雖然有卅餘家業者參與托兒服務,因為「設立法令限制之困難」,到九二底,只有兩家企業成功、合法設立托兒所。

托兒所設立有多難?除了應符合必須設在住宅區、文教區、商業區的規定,還有每位幼兒應享單位面積規定,相關樓梯、浴廁等之建築技術規範,消防規範等等,此外,托兒所專業師資、醫療以及授課都有一套標準 …。

政府想要鼓勵生育、營造職業婦女友善環境,如果不能主動檢討、並修正不友善法令,恐怕開再多的會也枉然。

【2004/10/24 民生報】

(向推薦的前九位朋友致歉,原主題文搬家)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1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7313
 回應文章 頁/共3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馬希望提高女性大法官的比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9-24 字型: ∣看推薦∣發言∣列印∣轉寄
分享:
烏克蘭上空女權辣妹 法國募新血
Ads by Google
(典藏旅遊) 歐洲旅遊專家 www.luxetravel.com.tw
浪漫的歐洲蜜月之旅 專為歐洲蜜月旅客量身訂作蜜月之旅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成立於二○○八年、以出動上空女郎當眾抗議打響名號的烏克蘭女權團體Femen,已在法國巴黎成立該組織的第一座國際訓練中心,傳達女性裸體抗議的藝術。

英國「觀察家報」二十二日報導,受法國女性主義者之邀,Femen日前在巴黎成立首座新兵訓練營。Femen成員茵娜.許弗申柯說,她們原以為法國已是不需要她們的女性主義國度,未料抵法後才從許多法國女性口中得知,她們得為女性主義再戰,「我們(Femen)為女性主義帶來新面貌、新血與新奮戰。」茵娜說,古典派女性主義只剩下開會與寫書,她們的理念與古典派無異,「不同的是抗爭方式」。

Femen稍後還將在老家烏克蘭首都基輔成立一座類似的訓練營,至於第三座訓練營計劃在二○一六年奧運前夕於有眾多Femen追隨者的巴西成立。

巴黎的Femen新兵訓練營位於舊城區一棟老舊的前公立洗衣房裡,茵娜在此向生力軍們解釋如何使用一具自屋樑垂吊而下的拳擊沙包袋,同時答覆來訪記者的各式尖銳問題,像是身為女性主義團體,為何以「戰爭」、「士兵」、「恐怖主義」與「敵人」等傳統上屬於男性範疇的戰鬥用語來形容其任務,以及新女性主義者還要靠赤身裸體來傳達反剝削女性的訴求豈不矛盾?

茵娜說,她們有不同看法,她們主張的是和平戰爭、和平恐怖主義;脫衣是為了證明除了自己的身體,沒有攜帶其他武器,「這是在男性世界奮戰時最強而有力的方式」。茵娜說,置身此一由男性支配的世界,女性上空是唯一能挑釁男性與引起男性注意之道;所以上空或赤裸,與抗議被Femen視為全球父權社會三大惡─性剝削、獨裁與宗教,並不相互矛盾。

但撇開這些知識層次的立論根據不談,脫衣確實能提高曝光率。Femen創辦人之一雅莉珊卓.許弗申柯說,上空抗議背後有其意識形態,但她們也很快發現到,脫掉上衣並大聲尖叫是絕佳的引人注意之道,「很有效,大家當然會談論我們裸體,但也會傾聽我們的訊息」。

革命後 阿拉伯女權仍待提升

‧全球中央 2011/05/11
一直以來,沙國對女性設有重重限制:女性不能開車;在公共場所必須穿戴黑色長袍、頭巾與面紗;未有男性親屬同意不能獨自外出上街…


【文/劉雅琳(政大阿拉伯語系講師)】
突尼西亞人民成功推翻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Ali)的專制政權,震撼阿拉伯世界並引爆連鎖反應。這場茉莉花革命激勵了成千上萬的阿拉伯婦女走上街頭,打破禁忌,展現女性的力量。世人看到在開羅解放廣場中為堅持終結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政權而抗爭不懈的埃及婦女;巴林什葉派區隔男女的遊行隊伍中,出現大批身穿傳統黑長袍、頭戴面紗的女性身影;葉門和利比亞婦女更是突破傳統規範,上街示威,還不避諱地在鏡頭前接受訪問;就連沙烏地阿拉伯也有要女性站出來行動的呼籲,在「臉書」與「推特」上流傳。

這波革命凸顯人民對政治制度、經濟現況和社會結構的不滿。一直受到教育權利、經濟自主、甚至自由戀愛、婚姻決定權等不平等對待的阿拉伯女性, 在這波動亂中也一起勇敢地走上街頭。

世界銀行總裁左里克(RobertZoellick)認為,隱身在中東政治動亂背後的經濟和社會不滿,並不會因為一個政府下台或一個領袖被取代而結束。「人權觀察組織」資深研究員荷瑞說:「埃及和利比亞起義的重要性在於不只推翻獨裁領袖,而是擺脫從性別主義到宗教派別主義(confessionalism)等一直妨礙這個地區躍進的所有『主義』。」

女性的角色確實有助於創造一個新社會,但是阿拉伯女性能在革命後的社會崩解與重組中繼續扮演何種關鍵角色?發揮怎樣的巨大力量?獲得哪些權利與保障? 女性的地位得以因此提升嗎?為阿拉伯世界燃起希望之火的茉莉花革命,同樣能為阿拉伯女性綻放清香花朵嗎?

阿富汗伊拉克女權待保護

殷鑑不遠, 我們可以看到的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早已改朝換代,強人也已下台,美國勢力仍介入極深,但是這兩國的政治與社會安定進步了嗎?我們看到的現況是,在西方強力駐軍下,兩國卻都陷入長期的混亂與內戰,更遑論改善女性的境遇。

塔利班政權垮台後八年, 阿富汗女性備受性侵、謀殺和歧視,司法和教育管道都不暢通,政府未加保護女性而使情況變本加厲,阿富汗在2009年全球女性的境遇評比中墊底。伊拉克戰爭自2003年至今造成60多萬平民傷亡,數百萬人民流離失所。暴力攻擊目前雖明顯降低,但是失去經濟支柱的婦女卻越來越多,這些人中只有少部分獲得政府補助。2007年的報告估計,850萬名15到80歲的伊拉克婦女中,有將近100萬人是離婚或是寡婦;寡婦的人數一天天增加,已經成為伊拉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本文未完,完整文章請見《全球中央》5月號;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陳碧玉二女兒在美溺斃 更為大女兒盡力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1.04.08 02:59 am

陳碧玉昨天一再強調必須幫女兒忙,下一代很重要,讓很多人不解。據了解,陳碧玉的二女兒於二○○三年八月在美國溺斃,心中有無法對外訴說的傷痛,讓她格外珍惜與其他女兒相守的親情。

陳碧玉的先生、台北榮總副院長蘇東平透露,八年前二女兒不幸溺斃,妻子相當難過,歷經很長時間,才逐漸走出傷痛;後來大女兒懷孕,她打算退休、赴美照顧,才依親申請綠卡。

陳碧玉有三個女兒,大女兒是醫師,二女兒就讀美國哈佛大學,修讀商學及法學院課程。

二○○三年八月,陳碧玉的二女兒到美國西岸舅舅家玩,幫忙照顧舅舅尚未就學的小孩。未料小孩突然跌入游泳池,陳碧玉的二女兒不會游泳,也急著跳入池內想救人;其他人發現,只救回孩子,陳碧玉的二女兒勇敢救人,卻不幸溺斃。

同事說,陳碧玉當時擔任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長,聽到不幸消息,整個人都傻了,原本等孩子返台過暑假,帶回的竟是一罈骨灰。陳碧玉深受打擊,向當時的司法院長翁岳生表示,希望卸下書記處長職務,後來調任最高法院。

同事表示,失去了,更知道應珍惜現有的一切;陳碧玉後來為大女兒赴美,在美煮飯、照顧外孫女,大家都能理解她的心情。陳碧玉可能是以辭職為打算赴美,才先申請居留權,後來也放棄,整個過程應可受公評。

「沒當大法官就算了。」蘇東平說,妻子在綠卡問題上非常清白,他全力支持,家人也以平常心看待,「她是很棒的法官,乾淨、清楚、非常守法。」

【2011/04/08 聯合報】

提名恐龍大法官 馬蕭道歉
〔記者王寓中、項程鎮/台北報導〕一再強調推動司法改革的馬英九總統,竟然提名被指為恐龍法官的邵燕玲出任大法官!在媒體、人權團體、民間司改團體強烈批判後,馬總統昨天從早上到晚上都進行「危機處理」,並創下大法官人選陣前換將,以及正副總統馬蕭二人發表聲明向社會大眾道歉的兩項先例。

府緊急滅火 邵燕玲辭提名

馬總統提名審理三歲女童性侵案,做出「無法證明明顯違反意願」爭議判決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出任大法官,爆發重大爭議。本報昨天獨家報導後,馬清晨立即與蕭萬長及幕僚開會因應,並隨即展開政治處理,決定臨陣換將。

總統府直接與邵電話連繫,由她書面懇辭提名,馬表示尊重,隨後敲定改提名台大國發所教授湯德宗接替邵燕玲。另三位被提名人選分別是,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所長陳碧玉、最高行政法院法官黃璽君及台大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羅昌發。

馬臨陣換人 改提名湯德宗

緊急換人後,馬總統在昨天上午十一點接見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他坦言審薦小組經過審查後推薦九位人選,由他圈選出四人;擔任總統府審薦小組召集人的蕭萬長則表示,審薦小組總計收到卅二位符合法定資格要件的候選人,經綜合考量後,向總統提出建議人選。

蕭萬長接著召開記者會,介紹四位被提名人,陳碧玉等四位被提名人都強調,未來若獲立院行使同意權出任大法官,將會竭盡所能並履行應盡的義務。

府「九度」坦承不夠周密

後續則全由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回應媒體詢問,針對媒體連番追問,審薦小組在提名審查過程知不知道邵燕玲引發爭議的判決?為何陣前換人、問題出在哪個環節?馬、蕭知不知情?馬是不是看到報紙報導才知情?羅都不直接回應,包括聲明在內,「九度」表示雖然審薦小組對各方提出的人選名單進行很多徵詢與了解,但中間的確有不夠周密的地方,總統府會整體了解,讓未來審薦作業整體程序更完整。

陣前換將後,民怨似乎未減,總統府昨晚「加碼」滅火,正副總統馬蕭二人發表聲明,向社會大眾道歉。

馬蕭堅稱 不知邵爭議判決

馬在聲明中指出,被提名人邵燕玲的經歷操守均佳,但對於邵曾做出讓民眾疑慮的判決一事,堅稱「英九在三月三十一日早上方知悉此事」。雖然立即更換被提名人,但對於被提名人的狀況了解未盡周延,他要對這項疏忽,向社會大眾表示歉意。

蕭則表示,此次他擔任審薦小組召集人,過程未能及時注意被提名人邵燕玲法官,雖然經歷完整且操守無虞,但曾做出讓民眾疑慮的判決。對此事引發風波,他自覺審薦過程不夠周延,以致提供給總統的資訊不夠完整,對此,他向總統與社會大眾表示歉意。

向審薦小組推薦邵燕玲的司法院長賴浩敏昨天深夜也發表聲明,向總統、副總統及全國人民致歉。

黨政人士指出,邵燕玲去年做出爭議判決後的相關檔案,從提名幕僚作業、審薦小組審查、當事人說明,到最後提送馬總統圈選提名人的資料中,不可能沒有記載。如果幕僚及當事人未提供資訊隱而不報,是極為嚴重的疏失,但若資料提供明確,但從審薦小組到蕭及馬,要說完全不知情,更無法讓人置信。

據指出,馬總統表達希望增加女性大法官名額,合理判斷是馬和審薦小組在看到相關紀錄後,並不認為此事還會影響邵的提名資格,才會做出如此違背民意的提名決定。

馬總統是在今年二月核定「民國一百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指定副總統蕭萬長為召集人,小組成員包括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賴英照與司法院前副院長謝在全、前大法官吳庚、王澤鑑與王和雄等人。

邵燕玲發回更審/女童性侵案 逆轉判無罪
認定罪證不足 去年底改判

〔記者鮑建信、謝文華、項程鎮/綜合報導〕馬總統提名大法官人選,爆發被指為「恐龍法官」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也在大法官名單之列的重大爭議,使備受矚目的三歲女童疑遭性侵案判決再受國人關注。這起案件一審、二審均判決有罪,高雄高分院二審並重判被告七年二個月徒刑,後經最高法院撤銷發回,高雄高分院更一審後大逆轉,認為測謊易受情緒影響、沒有證據能力外,女童指稱下體遭眼鏡、吸管插入,也與驗傷結果不符,被告與女童外出時間緊迫,不可能性侵,已於去年十二月廿日改判無罪。

二審檢方不服 已提出上訴

二審檢方不服無罪判決,已提出上訴,本案在今年二月間重新送回最高法院審理,最高法院已重新分案,但還未審結。由於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的兩個合議庭,一重判、一無罪,判決落差太大,也引起不少議論。

此案在去年由最高法院發回更審時,引發強烈民怨,當時發起萬人上凱道、白玫瑰運動的正義聯盟發起人「曾香蕉」,昨天聽聞高雄高分院更一審改判無罪後,憤慨抨擊判決「太離譜」!這將會令家長們相當驚恐,白玫瑰運動勢必再起!

白玫瑰批離譜 誓言再抗爭

據了解,九十五年三月廿九日上午,婦人帶孫女、即被害人到高雄市楠梓區許姓女友人住處打麻將,後因有五位牌友,被告吳進義主動退出,藉口帶女童外出遊玩,騎車載她回楠梓區三山街住處,涉嫌用手指、眼鏡或吸管性侵,並親吻胸部等處。當天晚上,女童因下體疼痛,經其母追問始發現上情並報案。

被告指稱,當天載女童到顏姓友人住處玩耍,根本沒回家,否認涉案。

本案在高雄地院一審時,認為吳某因女童喊痛而未侵入其下體,依強制性交未遂罪判刑四年六個月,上訴高雄高分院改依強制性交罪,判刑七年二個月,吳不服上訴最高法院,審判長邵燕玲及另四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卻認為女童證詞「無法證明男子違反女童意願」進行性侵,撤銷二審判決發回更審,並要求重查吳某是否適用刑責較輕的「與未滿十四歲男女性交罪」,引起社會重大爭議;高雄高分院更一審合議庭法官審理後卻大逆轉,認定罪證不足。

高雄高分院更一審合議庭判決指出,被告測謊前一晚未睡好,精神不佳,並自認委屈而感到憤怒,測謊結果當然受影響,沒有證據能力。並查,被告載女童到友人住處玩耍,約卅分鐘返回許女住處,女童並無哭鬧等異樣,且女童在警訊及原審說詞不一。

法官並據吳某提供部分路段錄影帶時間點,二度實地勘驗,認為吳自中泰街及三山街離開,經過超商再折返許女住處,途中若轉往吳某住處,扣除在超商挑選糖果、結帳、等紅燈等,所剩時間不到四分鐘,如何完成性侵?所以不可能載女童回家。

此外,女童指下體遭眼鏡、吸管插入,與驗傷結果不符,警方並到被告住處搜索,也未查獲眼鏡等物,因此改判無罪。

推薦邵燕玲 賴浩敏:知道邵爭議判決
昨晚發表聲明 向全民、馬蕭致歉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司法院長賴浩敏昨天深夜發表聲明,為推薦最高法院法官兼庭長邵燕玲為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選,思慮未臻周全,有失嚴謹,向全國人民致歉,至於造成審薦小組作業及總統決定提名的困擾,並招致社會廣泛質疑,賴浩敏也向總統、副總統表示歉意。

他表示,推薦大法官被提名人選時,偏重考量邵燕玲品德操守良好、學識經驗俱豐、資歷完整,及可增加女性人選等因素,未充分顧及邵曾作出讓民眾疑慮判決,他的思慮未臻周全,有失嚴謹,向全國人民致歉。

稍早曾肯定邵 是大法官上上人選

賴浩敏昨稍早說明,「女性」及「個人所有條件」,是他這次推薦的原則,目前大法官僅兩位女性,實在嫌少,因此他推薦給總統府審薦小組的十一位人選中,包括邵在內有四位女性,但他不知審薦小組的標準,及最後推薦給總統的名單。

賴浩敏說,他知道去年的白玫瑰運動質疑邵燕玲合議庭的判決,也了解這個判決離人民期待很遠,外界對於「恐龍法官」的批評聲浪他不是不知道。但綜合考量後,他認為「不能因法官單一判決不符人民期待,就抹殺這位法官所有優點和好處」,他認為邵不管是品格、風骨、學經歷和裁判品質,都是上上人選,雖然做出這個爭議判決,但司法院仍考慮她其他好處,就把邵放在推薦名單。

至於總統府有無介入邵懇辭案?賴予以否認,指邵昨天早上九點就到院長辦公室找他,並表達辭意,他雖感遺憾,但只能尊重邵的決定,並將其意見轉給總統府,還要邵直接和負責提名作業的總統府第一局連絡,後來總統府還打電話給他,問他是否知道邵請辭。

他說,不會懊惱推薦邵燕玲,相信社會自有公評,此事等於給法官上了很好的一課,也是一個好的社會法治教育,讓法官更謹慎,判決更符合人民的需求。

提名恐龍大法官 立委轟馬是恐龍總統

馬英九總統原本提名去年引發白玫瑰運動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擔任大法官,引發各界抨擊,邵燕玲懇辭提名,總統府臨陣換將改提台大教授湯德宗。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天表示,這證明總統昏庸,要求總統公開審薦標準並道歉。(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顏若瑾、邱燕玲/台北報導〕被諷為「恐龍法官」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昨天一早懇辭大法官提名,但是馬打算提名邵一事仍引發朝野立委批判。民進黨團抨擊馬總統是昏庸無能的「恐龍總統」,應向全民道歉;國民黨團也對大法官提名小組出現如此疏漏不以為然,要求追究責任。

綠委:昏庸無知? 還是與民為敵?

民進黨團昨天一早就召開記者會,痛批馬英九不食人間煙火、活在象牙塔裡,質疑馬英九「到底是昏庸無知,還是與民為敵?」

黨團幹事長高志鵬批評,這證明馬英九「昏庸、無能!」馬英九必須對這起重大爭議事件公開說明並道歉。

痛批馬不食人間煙火 活在象牙塔裡

黨團書記長翁金珠諷刺說,「提名恐龍法官擔任大法官,馬英九是不是證明自己就是恐龍總統?」立委簡肇棟更說,「馬英九不只是昏君,根本是暴君!」

對於邵燕玲婉拒被提名後換成湯德宗,高志鵬表示,馬英九應主動對外說明,當初為何要提名邵燕玲?又為何緊急換將?大法官的提名代表總統的價值,總統府聲稱經過一個月的審薦,「過去這一個月的審薦工作,到底做了什麼?審薦標準為何?」總統府應該說清楚、講明白。

藍委:烏龍疏漏 追究提名小組責任

國民黨團書記長謝國樑表示,邵燕玲請辭大法官提名是明智之舉,但是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在提名過程中,竟然忽略邵曾是引起社會輿論爭議的法官與審判長,顯然提名過程中,有人給馬總統不正確的訊息,國民黨團認為這根本是烏龍。

謝國樑說,在大法官提名過程中出現如此疏漏,還是要追究提名小組的責任。

法界質疑馬:真的關心司改嗎
〔記者項程鎮、林嘉東、楊國文/台北報導〕法界人士昨紛紛質疑馬英九提名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為大法官非常不適當,此事也讓人疑惑馬總統真的關心他念茲在茲的司法改革嗎?

烏龍提名 批馬選人時都不思考嗎

文化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許惠峰及律師吳孟良一致認為,大法官是憲法守護神,如大法官被提名人不重視人權,未來提名過關後,將無法堅守保護人權立場。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峯正昨也說,總統提名大法官犯這樣的錯誤,到底他是怎麼看待大法官職務的,審薦小組提供總統九個人選,「難道總統挑選時都不思考?真的是很烏龍的一次提名」。

臨陣換將 寫下司法史最黑暗一頁

台灣法治促進會理事長張學海表示,馬總統的大法官提名人選尚未正式公布,即引發社會爭議,隨即撤換人選,可說寫下我國空前未有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他不解的是,對如此重要司法人事案,竟等外界非議才緊急換人,若沒有媒體勇於扮演監督角色,是否這次大法官提名就草草過關?馬真的關心司改嗎?

對於邵燕玲合議庭的爭議判決,許惠峰、吳孟良都認為判決悖離社會認知,「讓人感到很可怕」,一個三歲女童,根本無法對性侵表示要或不要,該合議庭卻要二審查明有無違反女童意願,其實從經驗法則來判斷,一般人都會認為這麼小的孩子不可能反抗,該合議庭卻做出這樣判決,連當法官都不適當,更遑論大法官。

至於馬英九此次提名的大法官人選,許惠峰和吳孟良都說他們只能搖頭苦笑,馬英九原提名人選中有三位是實務界的法官,這樣的比例太高,不是好的提名方向,因為法官通常法律見解保守,對立法不當法律的批判力較弱。

許惠峰建議最好能多提名學者,未來釋憲才能有突破性的見解。吳孟良則說,也可多提名律師當大法官,學者的法律見解雖能引導潮流,律師則能讓憲法解釋更貼近人民的生活。

林峯正說,民間司改會從總統○三年那次提名開始,「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就開始運作,這次也不例外。他們過去就曾呼籲,大法官提名人選不要侷限法律人,法律人一定有包袱,希望提名受到社會肯定的社會學者或人權鬥士,這樣對人權保障應該會有很多幫忙,很可惜沒有看到總統有這樣的思維。

林峯正憂心指出,將卸任的四位大法官徐璧湖、林子儀、許宗力、許玉秀等人,他們對人權保障上著墨很多,但新提名的大法官就讓人有點悲觀,尤其,台大科技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羅昌發,學的是商法,並非公法,對人權的保障令人憂心。

婦團批馬 對人民訴求漠不關心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馬總統提名爭議法官邵燕玲擔任大法官,引爆民怨。白玫瑰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EVA表示,馬總統曾發聲明指二次金改、白玫瑰運動是司法史上重大事件,他一定會力求改革,至今竟還提名此等法官出任大法官,她提醒馬總統,不要只以「法學專家」自許,別忘自己是全民總統,不該如此輕率、對人民訴求漠不關心。

質疑審薦委員 認為邵的判決公平

昨天在報上疾呼換掉邵燕玲的白玫瑰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EVA欣慰表示,在媒體報導、輿論壓力下,由邵主動提懇辭,才能「互相給台階下」。

EVA強調,性侵三歲女童輕判案,引起三十萬名網友撻伐、十萬人實體連署要求淘汰「恐龍法官」,鬧得沸沸揚揚、萬人上凱道發出怒吼,大法官提名審薦委員「再呆」也不該建議提名此等法官,難道他們都不查被提名者過去的審理紀錄?或根本不知道邵判過此等判決?還是這項判決,在審薦委員眼中,認為是「公平」、「正常」的判決?這太恐怖了,我們的司法有檢討嗎?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認為,「邵燕玲懇辭,才能替馬總統解套!」她並說,昨天上電視call in 節目時,有國民黨籍立委透露,昨早八點多,馬團隊看到媒體頭版披露邵曾輕判性侵女童案引發爭議後,立刻轉知總統府「要處理」,總統府致電邵後,邵提出懇辭聲明。

去年九二五白玫瑰運動發起人曾香蕉則推測,馬會提名邵,可能不知道她曾輕判過備受爭議的性侵案,不然怎會去提這等「被人民罵死」的大法官?他痛批,馬總統只會跑步、做公益,提名「恐龍法官」,自己也成了「恐龍總統」。

最該撤換的 恐怕是恐龍總統
記者王寓中/特稿

馬總統提名引發極大爭議三歲女童性侵案判決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為大法官,此事證明,馬的心裡,從來沒有苦民所苦的同理心,更不知民意、民怨為何物。從提名邵燕玲到陣前換人,何止荒唐,民眾的怒火,已不是馬總統、副總統蕭萬長道歉就能平息,反而可能是要求,撤換「恐龍總統」。

去年八月,擔任最高法院合議庭審判長的邵燕玲對三歲女童性侵案做出爭議判決,加上另外兩起輕判性侵女童案,引發民眾怒火,催生白玫瑰運動,立即引來逾三十萬人網路連署。

民眾怒火延燒,馬英九當時的回應是,他看到了三十萬網友們在臉書上的連署,總統府也收到四千兩百多件陳情信、電郵及電話,「我聽到了,也感受到人民對政府推動改革的深切期盼!」

為了進一步平撫民怨,馬去年九月十六日親自召開修法會議,馬在會中再度宣示,這次兒童性侵案件的部分判決引起高度注意,凸顯「司法一定要獨立,但是絕不能孤立」。

事隔才不過半年的時間,馬親自圈選提名的四位大法官人選中,竟然就出現去年被民眾唾棄的「恐龍法官」,三十萬人的連署、吶喊,他「忘記了」;司法獨立還是孤立,那是以後的事,此刻的他享受的是,「知識與權力傲慢」的甜美。

馬、蕭在事發一天後,昨晚發表道歉聲明,但兩人仍欠民眾一個說明,邵燕玲提名審薦的過程,馬總統和司法院長賴浩敏究意扮演什麼角色,邵的爭議判決,從馬、蕭、賴到審薦小組全體委員,寧不知情?若以邵的爭議判決監院已調查平反,就一路護航提名,馬蕭和執政團隊,更把法律的精神及司法的威信,當做何物?

馬的問題,不只傾聽不到基層的聲音,他的用人,更從來不是「唯才」,而是「唯識」,唯識者,只會重用親信、自己人,在乎的,只有自己的事,如此怎會不離民意越來越遠。

提名恐龍大法官 馬急換人
馬蕭與司法院長齊發聲明道歉
2011年 04月01日
【綜合報導】總統府前晚公布馬英九總統提名四位新任大法官人選,其中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曾被白玫瑰運動批為「恐龍法官」,昨遭媒體點名批判後,馬英九一早危機處理,邵發表聲明懇辭,府另提名台大國發所教授湯德宗。但在野黨與輿論仍砲聲隆隆,馬昨晚與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副總統蕭萬長、推薦邵的司法院長賴浩敏分別發表聲明道歉。
綠委批侮辱人民
邵燕玲去年審理被告吳進義性侵三歲女童案,竟以無法證明違反女童意願為由,將全案撤銷發回更審,此判決和另兩起輕判性侵女童案,引爆白玫瑰運動,要求開除恐龍法官。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昨痛批,馬英九昏庸無能、決策如兒戲,馬過去聲稱聽到抗議恐龍法官聲音,結果提名邵燕玲當大法官,「侮辱人民!」綠委翁金珠也批:「是不是證明馬就是恐龍總統?」網友更群情激憤。
馬英九昨晚聲明坦承,昨「方知悉此事」,「要對這項疏忽向社會大眾表示歉意。對未來依憲法之提名作業,會更加審慎,務求周延。」蕭萬長強調,也是昨天才得知邵的狀況,「審薦過程不夠周延,以致提供給總統的資訊不夠完整,向總統與社會大眾表示歉意。」

邵燕玲懇辭提名
昨媒體點名批判邵燕玲提名案,馬英九上午八時就與蕭萬長等開會,與邵聯繫後,邵發表聲明,強調監察院調查認為該爭議裁判並無不當,但為避免困擾,懇辭總統提名。
府方以原列決選名單的湯德宗取代,之後由馬英九接見四位被提名人,包括司法人員研習所所長陳碧玉、最高行政法院庭長黃璽君、台大科技整合法律研究所講座教授羅昌發、台大國發所教授湯德宗,蕭萬長陪四人亮相時,招牌笑臉明顯僵硬。

「未料反彈強烈」
幕僚表示,司法院推薦名單中有邵燕玲,審薦小組成員包括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賴英照等,審薦小組還經假投票通過提名人選,但未討論過邵的爭議。
賴浩敏說,沒想到社會反應比預期劇烈,他原本考量「是不是有需要因為一個案子就否定她,抹煞其他所有好的呢?」賴昨晚也發聲明向正副總統與社會道歉。邵的丈夫、花蓮高分院院長劉令祺說,不便說明。

.黃璽君(59歲)
學歷:中興大學法律系學士
經歷:地院法官、最高行政法院法官
現職: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兼庭長
.陳碧玉(62歲)
學歷:政大法律系碩士、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丁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地院法官、美國執業會計師、中華民國女法官協會理事長
現職: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長
.羅昌發(55歲)
學歷:台大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台大法律系教授、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現職:台大科技整合法律研究所講座教授
.湯德宗(55歲)
學歷:台大法學碩士、美國杜蘭法學博士
經歷: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籌備處主任
現職: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資料來源:總統府

大法官爭議》推薦邵燕玲 賴浩敏鞠躬致歉
2011年04月01日 12:02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賴又嘉台北1日電)司法院長賴浩敏今天親自出面,為推薦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出任大法官致歉,並2度鞠躬。

賴浩敏說,推薦時已知道邵曾有爭議判決,坦承自己真的沒充分思慮到對人民的感受。

總統府30日晚間公布4名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獲提名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因去年審理一宗幼童性侵案判決引起爭議,遭媒體質疑提名不當,引發風波,邵燕玲為避免各界困擾,昨天懇辭大法官提名。

賴浩敏今天接受媒體詢問時,先親自朗讀道歉聲明,鞠躬道歉,並重申當初推薦邵時,就知道邵的判決曾引起爭議。

賴浩敏說,邵燕玲的爭議判決容有被質疑之處,也是由5人組成的合議庭所做出,當初推薦邵時,考量邵是符合條件的人才,且被提名人中,不易找到女性合適人選,才推薦邵燕玲,在司改的前提下,看大家對邵的條件及有過爭議判決的情況下,能否勝任大法官。

賴浩敏坦承,「可能我真的對人民的感受沒有充分思慮到,為這點表示歉意」,語畢並2度鞠躬。

提名恐龍法官 馬看新聞才知
2011-04-01 中國時報 【仇佩芬、郭良傑/台北報導】
放大

 ▲副總統蕭萬長(左起)昨天在介紹會上,與4位大法官被提名人陳碧玉、黃璽君、羅昌發、湯德宗握手;其中湯德宗昨早才敲定。(鄭履中攝)

 大法官提名人選引發爭議,正、副總統同時公開道歉,對於整個審薦過程到底在哪一個環節出問題,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以審薦過程「不周密」解釋,不願回答這個問題。據了解,不但馬英九總統事前不知道大法官提名提了一位「恐龍法官」,就連身兼審薦小組召集人的副總統蕭萬長,事前對此事也無所悉。

 昨天清晨,馬英九看到媒體報導邵燕玲就是所謂的「恐龍法官」之一後大為震驚,不到八點急電蕭萬長,蕭萬長原來也才剛得知。兩人緊急會商確定換掉邵燕玲,重新提名備取人選。上午九點,府方與邵燕玲電話溝通,隨後邵燕玲傳真一紙書信,表示懇請總統免予提名。

 隨後,馬英九召集蕭萬長以及提名審薦小組成員前司法院長翁岳生、賴英照等相關幕僚,會商決定更改提名,緊急電話徵詢在備取名單排名第一的台大國發所教授湯德宗,在最短時間內拍板定案。

 審薦小組從各界推薦及自我推薦的卅二人中,選出九名候選人,交給馬英九圈選出四個人。據了解,由於審薦小組建議大法官能具備更豐富的實務經驗,以彌補大法官與法界和民間期待的落差;而馬英九則希望提高女性大法官的比例,卻反而選上曾經引起爭議的邵燕玲。

 有關審薦小組在審核過程中,是否曾就邵燕玲的三歲女童性侵案判決進行討論,審薦委員昨天有的拒談,也有人說事已至此,沒有必要再說什麼,但對邵庭長多持肯定的態度。

 至於邵燕玲的女性身份是否是使她獲得馬英九青睞的原因,羅智強不予證實,僅強調整個大法官提名的正式程序,從馬英九昨天上午十一時接見被提名人開始,之前不管徵詢或聯繫都是過程。

 面對媒體追問審薦過程,羅智強數度表示,審薦小組由法界資深學者專家組成,過程中針對被推薦人的學識、經歷、著作進行廣泛徵詢和了解,並多次開會反覆討論,但中間仍有不夠周密之處。

 羅智強的說法還是引來媒體輪番質疑,包括總統為何在提名前未獲知此一重大訊息?是否涉及審薦小組隱匿資訊或審查不實?是否會對此究責?羅智強除了一句「審薦過程不夠周密」之外,都未正面回答。

 羅智強表示,馬英九雖不能干涉司法個案,但必須肩負制度改革的工作,希望能從制度面通盤檢視性侵犯罪防治的相關問題;行政院也正進行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與性侵犯罪防治法的檢討,希望能避免憾事再發生。

大法官提名出包 馬蕭道歉
2011-04-01 中國時報 【仇佩芬/台北報導】
 總統府昨天正式公布四名大法官提名人選,演出史上首度陣前換將的意外戲碼。原列提名名單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去年因性侵案爭議判決遭評為「恐龍法官」,提名消息一發佈引發各方強烈抨擊。馬英九總統獲悉後在昨天上午緊急撤銷對其提名,改提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湯德宗;稍晚,正、副總統破天荒同時為此事向社會大眾發表道歉聲明。

 馬總統與身兼審薦小組召集人的副總統蕭萬長,都在聲明中指出,被提名人邵燕玲的經歷操守均佳,但曾做出讓民眾疑慮的判決。馬英九說,大法官提名過程,必須非常嚴謹,除了要對被提名人的學識、經歷、操守有全盤的了解,也應考量人民感受。

 馬英九表示,他於昨天早上方知悉此事,雖然立即更換被提名人,但對於被提名人的狀況了解未盡周延,要對這項疏忽向社會大眾表示歉意;對未來依憲法之提名作業,會更加審慎,務求周延。蕭萬長則表示,他擔任審薦小組召集人,在審薦過程中未能及時注意,自覺審薦過程不夠周延,以致提供給總統的資訊不夠完整,對此,向總統與社會大眾表示歉意。

 在補提名湯德宗之後,另外被提名三人分別是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長陳碧玉、最高行政法院法官黃璽君,以及台大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羅昌發。

 據事前流出的大法官提名規劃名單,邵燕玲在四人中排名第三順位,以實務經驗及女性身分獲得青睞。然而邵燕玲去年審理一件三歲女童遭性侵案,曾認為此事「無法證明違反女童意願」,引起輿論猛烈撻伐,民間及網路更發動「白玫瑰運動」,要求撤換邵燕玲等「恐龍法官」。

 馬英九昨天清晨從媒體報導獲悉此事,與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蕭萬長會商,確定由邵燕玲主動婉辭提名,並緊急徵詢備取名單中的湯德宗。上午十點之前,完成陣前換將的危機處理,馬英九依原訂時程於十一點接見四位被提名人。

 馬英九在接見時表示,審薦小組建議他在選擇提名人時能兼顧理論與實務,平衡公法與私法專長,並顧及性別平衡,因此他決定提出二女二男的人選,與即將任滿的四人比例相同。

 在四位被提名人中,陳碧玉與黃璽君為實務領域出身,法界經歷豐富;羅昌發在國際貿易及衛生學有專攻,過去曾協助政府處理國際貿易及衛生法規事務及談判;湯德宗的專長領域為憲法及環境法,符合目前政策發展需求。

 司法院現任大法官十五人,其中徐璧湖、林子儀、許宗力、許玉秀將於今年九月卅日屆滿,新任大法官於十月一日就職,必須在立法院此會期通過審議。

考量過女童性侵案 賴浩敏:民意反應劇烈 我嚇一跳
2011-04-01 中國時報 【郭良傑/台北報導】
 司法院長賴浩敏昨日深夜為推薦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為大法官被提名人選,造成民眾質疑及總統提名大法官的困擾,向全國人民致歉。他表示在審核學經歷、品德、操守時,曾將邵燕玲審理三歲女童性侵案列為考量,最後認為「不能只看一個案子的表現,就否定她」,因此才推薦她。

 賴浩敏表示,女童案的判決不符合人民的期待,不符合民眾的法律感情,民意反應劇烈,讓他很驚訝,昨天見到社運團體與立委的反彈,他也「嚇一跳」。但他強調「我不會感到懊悔,這件事讓社會公評。」

 賴浩敏指出,司法院總共推薦了十一人給大法官審薦小組,其中包括四名女性,最後包括邵燕玲共有三位女性出線,成為大法官被提名人。

 他表示,他在推薦大法官被提名人選時,偏重考量邵燕玲的品德操守良好、學識經驗俱豐、資歷完整,以及增加女性人選等因素,但未充分顧及邵庭長作出讓民眾疑慮的判決,思慮未臻周全,有失嚴謹,造成審薦小組作業及總統決定提名的困擾。

 對這次的推薦招致社會廣泛的質疑,賴浩敏為這件事向總統、副總統以及社會大眾表示歉意。

 昨天上午九點不到,邵燕玲即到司法院向賴浩敏表達辭意,賴浩敏表示尊重,並請她和總統府聯絡,總統府打電話向賴浩敏確認後,接受邵燕玲的請辭。

 賴浩敏表示,三歲女童遭性侵案的判決見解,引起社會譁然,卻抹殺了一個具有多元代表性的法官,他不便非難社會對這件事的對與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判斷的自由,也給法官上了一課,讓法官了解判決要貼近人民感情的重要性。

提名資訊遭蒙蔽 總統府蒙羞
2011-04-01 中國時報 【仇佩芬/特稿】
 原本極其專業且單純的大法官提名,竟然演變成正、副總統同時道歉。長達一個月的審薦過程,竟未發現邵燕玲不久前才因最敏感的性侵判決被貼上「恐龍法官」標籤;而因她而起的「白玫瑰運動」半年前才由網路串連,走上凱道。馬英九成天忙著在臉書上和粉絲打交道,這等大事竟又落得「看報才知道」。對自詡要傾聽民意、重視人民感受的馬英九,不啻是狠狠一記耳光。

 蕭萬長為提名作業失當親自道歉、扛責,態度值得肯定,卻難以平息民眾對此一重大疏失的質疑。提名資格審查作業為期一個月,時間不可謂不充裕,無論是查閱有無被舉薦人的相關報導,甚至和大多數人一樣上網搜尋,都能立刻看到一大串邵燕玲和恐龍法官連在一起的相關報導。審薦小組若連這最基本的動作都忽略,顯然失職。

 尤有甚者,邵燕玲的爭議判決並非陳年舊案,也不過是去年的事。參與審薦的人包括邵燕玲的老長官翁岳生和賴英照,不可能不知道那曾經引起輿論大肆撻伐的著名判決。若明知邵燕玲有爭議背景,卻在未告知馬、蕭的情況下送出建議名單,無論是有意掩蓋還是漫不經心,都不可原諒。

 賴浩敏說,「曾將邵燕玲案列入考量,但不能因一個案子的表現就否定她」、「我看到社運團體與立委的反彈也嚇一跳。」這種認知,與整體社會落差之大,才更令人驚訝,這不就是告訴外界,之所以會有「恐龍法官」,正是因為有「恐龍院長」?若明知此事卻未向正副總統報告,這是何等蒙蔽行為?所謂司法改革真能仰賴這樣的司法院長?

 近兩年來,台灣幾場成功的社會運動都由臉書等網路平台發起,白玫瑰運動就是其中之一。馬英九近來積極經營臉書,正是看中臉書容易跨越距離而引起共鳴的特性,但連這樣一件重大事件事先卻不知,這包裝出來的「網友」身分立刻被冷嘲熱諷,傷害不可謂不大。

 至於身兼審薦小組召集人,親自向總統及社會大眾道歉的副總統蕭萬長,這次的打擊之大不言可喻。

 從好處看,錯誤提名得以及時修正,沒有釀成傷害。道歉止血之後,馬英九得好好思考,審薦過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總統府的幕僚作業還真得從Google搜尋學起?

提名爭議法官 總統在想什麼?
2011-04-01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繆宇綸】
由於徐璧湖、林子儀、許宗力、許玉秀等四位現任大法官,即將在九月任期屆滿,馬總統在二月底交代蕭副總統召集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接受外界推薦適任的大法官人選。蕭副總統表示,審薦小組公開接受各界推薦和自我推薦,總計有32人符合法定資格要件的候選人,由審薦小組綜合考量各項條件,提出建議人選,再由總統提名『總統經過多日通盤的慎重考量,最後決定提名陳碧玉女士、黃璽君女士、羅昌發先生、湯德宗先生為大法官的人選。本次各界推薦及自我推薦的32位候選人,都是法律實務界及學術界的傑出菁英,但是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實在難免有遺珠之憾,所以在此本人特別向熱情參與推薦的先進跟候選人,表達誠摯的感謝之意!』

不過,這份提名名單,其實是「陣前換將」的結果。馬總統原本提名最高法院刑庭庭長邵燕玲出任大法官,不料有媒體報導指出,邵燕玲去年在一件幼童性侵案裡,因為不採信一、二審的法律見解,認為該案被告是否「違背當事人意願」強制性交尚有斟酌餘地,因此將全案發回更審,引發輿論譁然,被批評是「恐龍法官」,邵燕玲也在消息傳出後,向總統請辭提名,馬總統在一早舉行因應會議,臨時改提名台大國發所教授,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湯德宗,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說『邵燕玲女士表示,她注意到社會對她過去的判決有一些爭論存在,為了避免紛擾,所以她以書面呈請總統免予提名。

總統今天上午考量之後,尊重當事人意願,所以就沒有在這次提名當中提名邵女士......總統在清晨也召集蕭副總統,開會研商相關後續......雖然邵女士在這次沒有獲得提名,但是總統經過討論之後,在推薦名單中提名湯德宗先生,來做這次的大法官被提名人......』

這樣的轉折到底是在媒體報導披露前就已經拍板,還是報導後才匆忙換將,府方不願證實,但也坦承審薦小組的作業「不太周密」,會在未來類似的人事提名審薦作業上更加注意『在審薦的過程中,雖然審薦小組我們邀集了法界的資深前輩,針對各方來的名單進行了很多努力,也做了很多了解,但是中間可能還有很多不夠周密的地方,在未來有關其他人事審薦的過程中,我們會讓注意的層面更加廣泛......』

邵燕玲法官的專長,是否勝任大法官的職務,各界或許見仁見智,外界雖然不宜以單一個案判決引用的見解,驟然斷言邵燕玲法官不適任,但畢竟大法官肩負憲法、法律解釋及見解統一的責任,她既然曾有過這樣的判決,自然會對她未來能不能真正善盡大法官職責存疑。此外,大法官審薦小組前後接受各界及自我推薦共32人,邵燕玲法官最後出線,除了她在法律上的專業素養外,高層是否也有「性別平衡」的考量,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從內閣人事到大法官提名,馬總統如果掉進了性別平衡的迷思,那才是讓人傷腦筋的問題。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85323
馬桶無腦該死 大法官當猴耍(轉貼)賴浩敏:推薦邵燕玲 因馬要女性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婦團:應提名具性別意識者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2011.03.31 02:45 pm

總統馬英九提名最高法院合議庭判長邵燕玲為大法官,引起爭議不斷。雖然邵燕玲已婉拒擔任大法官,婦女團體仍呼籲馬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不論男女,都應該由具有性別意識者擔任,並強調大法官人選,不能只找不貪腐或只拘泥於法條的人,以符合社會的期待。

邵燕玲去年因審理三歲女童遭性侵案,做出「無法證明違反意願」的判決,引起社會譁然。白玫瑰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EVA上午表示,許多網友一得知馬總統將提名邵燕玲出任大法官,就在臉書上表達反對意思。EVA說,去年白玫瑰運動上凱道引起社會重視,馬英九曾宣示未來施政白玫瑰運動需求及二次經改是兩大重點,但邵燕玲提名案嚴重打擊了馬總統的宣示。

上午得知邵燕玲已婉拒提名消息後,EVA說,邵燕玲知所進退是很好的事,她希望馬英九總統提名新的人選要朝「司法改革」方向著手,新人選不能只專精法律,也要有能知民間生態及對司法的期待。紀惠容並提出新任大法官人選的五大條件:四名大法官中至少要有一人是女性;不論提名人是男是女,皆應具有性別平等意識;要有人權觀念;要具有國際觀與社會觀; 不能拘泥於法條。

【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去年連續發生幾起法官輕判女童被性侵案,引發輿論撻伐,並催生白玫瑰運動走上街頭,為此,行政院的修法版本,將刑法強制性交罪的「違反意願」條件予以修正,被害人不必再證明是否有違反自己的意願,不過,未來在立法院修法時,婦女團體的意見仍將左右修法方向。

基於兒少遭性侵,在現行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中,關於「違反意願」的規定,因與民眾法律感情,出現嚴重落差,法官在適用法條時,因在量刑上刑度較輕而引發批判,主管刑法修正的法務部,在修法中主張,性侵害應釐清的是加害者的犯意,而不是被害人的意願,因此認為應刪除「違反意願」等要件。依據行政院的修法版本,加重強制兒少性交刑責,放寬兒少被害人年齡門檻,由現行未滿14歲提高為未滿18歲,可處7 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於227條對未成年人為性交猥褻罪的年齡,由14歲至未滿16歲,降為12歲至16歲未滿,最高可處7 年徒刑,猥褻可處3年以下徒刑。

【2011/03/31 聯合晚報】

賴浩海推薦邵燕玲 「沒想到社會反應劇烈」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2011.04.01 03:27 am


羅昌發
台大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記者高智洋/攝影

湯德宗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
記者高智洋/攝影

黃璽君
最高行政法院法官
記者高智洋/攝影

陳碧玉
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長
記者高智洋/攝影
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因女童性侵案判決見解爭議,昨天閃電請辭大法官提名人選。據了解,邵燕玲是司法院長賴浩敏推薦的,總統馬英九本來就知道這些爭議,但仍決定提名。賴浩敏深夜發表聲明,向全民道歉。

本周一,馬總統已約見將被提名大法官的邵燕玲等四人。約詢時,邵燕玲向總統提及她去年判決女童性侵案的見解,受到社會矚目,經監察院調查認為裁判並無不當。據了解,馬總統當時未表示意見。

賴浩敏則說明,他並非草率推薦邵燕玲,也知道這件爭議判決,但沒想到社會的反應這麼劇烈,讓他嚇了一跳。他認為人民有判斷的自由,這也給法官好好上了一課,應更謹慎判決,貼近人民的感受。

邵燕玲昨天在聲明中指出,她去年所做關於女童性侵的判決,雖經監察院邀請學者、實務界及民間團體舉行諮商座談,調查認為並無不當,但仍引發社會矚目。她雖榮獲提名,但為避免各界困擾,並期大法官提名作業順遂,懇辭總統提名。

賴指出,大法官的條件很多,邵燕玲的品德、操守、學經歷、辦案品質,一般評價都是上上之選。雖然女童性侵案的判決的確不符合社會情感,甚至被批評是恐龍法官;但大法官的人選相當有限,是否因一件個案就抹煞邵燕玲的其他優點呢?

賴浩敏說,基於希望多推舉女性、人才多元化等綜合考量,他仍將邵燕玲列在司法院推薦的十一名大法官人選名單內,給審薦小組參考選擇,他相信審薦小組會縝密審查。

對於邵燕玲閃電請辭引發的紛擾,賴浩敏說,他沒有懊惱推薦邵燕玲,因為他只是盡其所能,把事情做好;至於做的好不好,自有公評。但他也承認,此事件難免造成傷害,他很遺憾。

邵燕玲昨天照常上班,但不接電話,關心她的同事,紛紛到她辦公室為她打氣。

【2011/04/01 聯合報】

推薦邵燕玲 賴浩敏向總統及民眾致歉

【中央社╱台北1日電】
2011.04.01 12:46 am

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的合議庭,去年將一宗性侵幼童案發回更審引發爭議,也導致她婉拒大法官提名。司法院長賴浩敏31日深夜為推薦邵燕玲出任大法官,向總統及全國人民致歉。

總統府30日晚間公布4名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獲提名的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去年在一宗幼童性侵案發回更審中,做出引起外界爭議的見解,遭部分輿論質疑提名不當,邵燕玲31日上午懇辭大法官提名。

賴浩敏31日深夜發表聲明,為提名邵燕玲向全國人民致歉。聲明指出,在推薦大法官人選時,偏重考量邵燕玲的品德操守、學識經驗豐富、資歷完整,以及增加女性人選等因素,沒有充分顧及邵曾做出讓民眾產生疑慮的判決。

聲明指出,賴浩敏對推薦有失嚴謹,造成審薦小組作業及總統提名困擾,並招致社會廣泛質疑,對此向總統、副總統以及社會大眾表示歉意。

【2011/04/01 中央社】

賴浩海推薦邵「沒想到社會反應劇烈」

【聯合報╱記者王文玲/台北報導】
2011.04.01 04:18 am


羅昌發
台大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記者高智洋/攝影

湯德宗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
記者高智洋/攝影

黃璽君
最高行政法院法官
記者高智洋/攝影

陳碧玉
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長
記者高智洋/攝影
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因女童性侵案判決見解爭議,昨天閃電請辭大法官提名人選。據了解,邵燕玲是司法院長賴浩敏推薦的,總統馬英九本來就知道這些爭議,但仍決定提名。賴浩敏深夜發表聲明,向全民道歉。

本周一,馬總統已約見將被提名大法官的邵燕玲等四人。約詢時,邵燕玲向總統提及她去年判決女童性侵案的見解,受到社會矚目,經監察院調查認為裁判並無不當。據了解,馬總統當時未表示意見。

賴浩敏則說明,他並非草率推薦邵燕玲,也知道這件爭議判決,但沒想到社會的反應這麼劇烈,讓他嚇了一跳。他認為人民有判斷的自由,這也給法官好好上了一課,應更謹慎判決,貼近人民的感受。

邵燕玲昨天在聲明中指出,她去年所做關於女童性侵的判決,雖經監察院邀請學者、實務界及民間團體舉行諮商座談,調查認為並無不當,但仍引發社會矚目。她雖榮獲提名,但為避免各界困擾,並期大法官提名作業順遂,懇辭總統提名。

賴指出,大法官的條件很多,邵燕玲的品德、操守、學經歷、辦案品質,一般評價都是上上之選。雖然女童性侵案的判決的確不符合社會情感,甚至被批評是恐龍法官;但大法官的人選相當有限,是否因一件個案就抹煞邵燕玲的其他優點呢?

賴浩敏說,基於希望多推舉女性、人才多元化等綜合考量,他仍將邵燕玲列在司法院推薦的十一名大法官人選名單內,給審薦小組參考選擇,他相信審薦小組會縝密審查。

對於邵燕玲閃電請辭引發的紛擾,賴浩敏說,他沒有懊惱推薦邵燕玲,因為他只是盡其所能,把事情做好;至於做的好不好,自有公評。但他也承認,此事件難免造成傷害,他很遺憾。

邵燕玲昨天照常上班,但不接電話,關心她的同事,紛紛到她辦公室為她打氣。

【2011/04/01 聯合報】

總統府急滅火 「提名不周密」講7次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
2011.04.01 03:27 am



馬英九總統提名四位大法官,被批評為「恐龍法官」的邵燕玲原本也在名單內,總統府昨天臨陣換將,緊急提名台大教授湯德宗遞補。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昨天在記者面臨媒體追問,七度表示「(審薦與提名)整體過程不夠周密!」

司法院現任大法官十五人,但徐璧湖等四人任期將屆滿,馬總統二月底委由副總統蕭萬長邀集翁岳生、賴英照、謝在全等組成審薦小組,小組從各界推薦三十二人名單,擬定九人參考名單呈送馬總統,邵燕玲也列名其中。

馬總統昨天一早接見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他表示,經廣泛徵詢及交換意見,並考量專長、理論與實務、學術與經驗,同時兼顧性別平衡,最終提名二男、二女;府方隨後將咨文送請立法院行使同意權,並安排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各黨團。

總統認為,大法官職司憲法解釋及法律、命令的統一解釋,任務重大,特別是在解釋憲法過程中,負有協助憲法成長、維持憲政秩序及保障人民權益等多重功能。

總統並提到,過去幾十年來,大法官扮演憲法守護神的關鍵角色,對國家民主政治發展、法治主義成長及人民權利保障,具有相當重要的功能。

蕭萬長隨後陪同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舉行記者會,蕭僅提到「綜合考量候選人各項條件,向總統提出建議人選」,卻未談到為何臨時換將,也不接受媒體提問。

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說,雖然審薦小組對各方提出人選名單,進行很多徵詢與了解,並多次開會反覆討論,但中間的確有不夠周密的地方,總統府未來會更加注意。

羅還說,馬總統不能干涉司法個案,但必須肩負制度改革工作,希望能從制度面通盤檢視性侵犯罪防治問題,希望避免憾事再發生。

【2011/04/01 聯合報】

冷眼集/馬總統 到底在想什麼?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特稿】
2011.03.31 02:45 pm

提名大法官是何其慎重的大事,馬英九總統善於掌握政治正確的路線,卻在提名新任大法官時,讓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過去的法律見解,引爆了更廣大的政治爭議,再次暴露馬英九身邊政治決策機制的狹隘視野。

馬英九執政之初,因為採取政治正確路線,刻意拉攏綠營,對考試院、監察院的正副院長提名過程中,延攬許多綠營人士在其中,希望表現他的寬容。這樣的舉措,曾在立法院國民黨立委很大的質疑,封殺這些人選,幾年來,馬英九沒有學到教訓。

邵燕玲在法學素養上或許有其專業見長,在提名審薦小組的考核下,她的品德與操守也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她的某些法律見解,曾經引起社會的非議,這就可能會有政治上的爭議,尤其在大選當前,任何人事安排,都必須在專業以外,有更周延與廣泛的思考。

馬英九多年來是擅長走政治正確路線,希望兼及藍綠雙方,擴大他的統治基礎,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麼擅長把握政治正確路線的人,卻提名了一位不太符合當前政治正確的人擔任大法官,讓外界看到馬英九欠缺政治幕僚,為馬英九進行深層的政治布局,這對即將追求連任的馬英九而言,是個必須馬上解決的問題。

立委是不會在乎誰擔任大法官,但是支持引起社會負面評價的大法官,卻可能讓立委追求連任的選情,受到對手挑戰。若是邵燕玲不主動退出提名,未來在立法院能夠獲得同意的機會,在現在的社會氛圍中,已經是微乎其微。總統府上午的危機處理非常明快,但是何必自己點燃了引信,再去滅火呢?

【2011/03/31 聯合晚報】

大法官提名問題出在誰? 羅智強不答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董介白/台北報導】
2011.03.31 06:22 pm


副總統蕭萬長(左起)上午公布大法官提名人候選人共有司法人員研習所所長陳碧玉、最高行政法院法官黃璽君、台大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羅昌發、台大國發所教授湯德宗等四人。
記者高智洋/攝影外界一再追問,大法官提名陣前換將問題究竟是出在馬總統、審薦小組或幕僚,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不願意回答,只不斷重覆是整體作業有不夠周密地方。羅智強說,馬總統決定被提名人選,主要的參考依據,仍是來自審薦小組的名單。
為增女性比例 邵才出線? 羅不證實

外傳指原本四位被提名人中,只有二位女性,馬總統希望增加女性大法官比例,邵燕玲才因此出線,對此,羅智強不予證實。羅智強說,整個大法官提名的正式程序,從馬總統今天上午11時接見被提名人開始, 之前不管徵詢或連繫都是過程。

邵燕玲也透過司法院發表簡短新聞稿,針對獲提名大法官,引發外界質疑之前對性侵女童案的判決見解,強調去年作出關於兒童遭性侵害的判決,後雖經監察院邀請學者、實務界及相關民間團體舉行諮商座談會,調查後認為裁判並無不當,但仍引發社會相當矚目。她雖榮獲總統提名大法官,但為避免各界困擾,並期大法官提名作業順遂,決定「懇辭總統提名」。

羅智強表示,總統府早上接到邵燕玲以書面呈請總統免予提名,馬總統尊重當事人意見。羅智強表示,審薦小組的審薦名單來源很多,小組過去這段期間針對被推薦人進行了解。小組是法界資深前輩組成,針對相關人等的學識、經歷、著作做廣泛了解,但中間可能有不夠周密的地方。

他在記者會表示,對社會相關討論,馬總統相當關注,也注意到,馬總統向來的立場是,盡量努力從制度面,深切通盤檢視有關性侵犯防治的相關問題。

記者會上 蕭萬長絕口不提爭議事件

馬總統在接見被提名人時,把審薦小組的組成陳述一次,包括副總統蕭萬長擔任小組召集人,兩位前司法院長翁岳生、賴英照任副主委,邀請四位前任大法官,謝在全、吳庚、王澤鑑及王和雄擔任小組成員,進行廣泛意見徵詢與蒐集。最後小組推薦九人名單,他圈選了四位,過程中小組建議,希望在理論、實務、學術、經驗及專長上,能讓未來15位大法官專業有適當平衡,當然也重視性別平衡,最後提名兩位女性兩位男性,和卸任的四位大法官性別比是一致的。蕭萬長在介紹被提名人記者會上,絕口不提爭議事件,只向審薦小組一個多月來的辛勞努力表示感謝。湯德宗自我介紹時,只簡短表示他有機會獲得提名,未來會竭盡所能,希望做出貢獻。

【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謝國樑表示,劭燕玲婉謝大法官提名是明智之舉,對此起烏龍的提名案,要追究提名小組的責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事長高志鵬說,若不進行相關究責,將單純只是她個人請辭,而非是總統府把她撤換掉。

謝國樑表示,邵燕玲請辭是明智之舉,這項人事提名案猶如是烏龍一場。外界不理解當初為何會提名邵燕玲,總統府還是要說清楚,講明白當初的提名理由。謝國樑質疑,為何在提名過程中,會忽略邵燕玲曾是個備受爭議的審判長。如果有人給了總統、副總統不正確訊息,或者在整個提名、推薦過程中出現疏漏之處,那應該有責任追究到底。

【2011/03/31 聯合晚報】

藍綠罵翻 「誰跟馬說要提名邵燕玲?」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林河名、鄭宏斌/台北報導】
2011.04.01 03:27 am

總統府原擬提名法官邵燕玲為大法官,藍綠同聲譴責。國民黨立委認為這是嚴重錯誤,恐影響國民黨及馬總統支持率;黨團書記長謝國樑表示,劭燕玲懇辭大法官提名是明智之舉,但這次烏龍提名案,提名小組絕對必須負責。

民進黨立院黨團批評,大法官提名過程草率,而馬總統等大家反彈才有動作,簡直有如「恐龍總統」。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表示,大法官提名是重大議題,但馬總統卻「昏庸到沒有識人之明」,等事情見報、引發社會反彈後,才匆促換人,實在太過荒唐。民進黨副秘書長劉建忻也說,新提名的大法官缺乏憲法學權威。

謝國樑說,他擔心這次事件對馬總統及黨造成傷害,並質疑為何在提名過程中,會忽略邵燕玲曾是備受爭議的審判長,是誰提供不正確的訊息。

至於是否會牽連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蕭萬長,衝擊「馬蕭配」?謝國樑認為,蕭萬長只是召集人,且非法界人士,應該還好。

「誰跟馬說提名邵燕玲的?」邱毅痛批,司法界太爛了,如邵燕玲一般的恐龍法官太多了,「白玫瑰這麼大的社會事件,鬧得滿城風雨,提名小組會不知道?」不僅是作業粗糙,已到虛假矯情地步,一定要追究提名小組責任。

立委吳育昇也認為蕭萬長只是一個程序上的角色,負責召開會議,不做實務討論,若把責任推到副總統身上「未必公平」。

他說,「重點在於邵燕玲是誰推薦背書的?核心幕僚怎麼審核的?」提名機制顯然出現結構性問題,要嚴肅檢討。

【2011/04/01 聯合報】

緊急換下邵燕玲 正副總統、司法院長道歉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王文玲/台北報導】
2011.04.01 03:27 am

馬英九總統提名四位大法官,卻被批評「恐龍法官」也在名單內,總統府昨一早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勸退最高法院合議庭審判長邵燕玲、遞補提名台大教授湯德宗,前後短短兩小時內完成,府方幕僚形容,「猶如一場危機總動員」。

但兩小時的危機處理,並未平息爭議,昨晚政治海嘯持續撲向馬政府;十四小時後,馬英九總統、副總統蕭萬長、司法院長賴浩敏昨晚分別針對提名疏失向國人致歉,創下我國憲政史上,正副總統、司法院長三人為同一件事一起道歉的紀錄。

總統聲明指出,大法官提名過程必須非常嚴謹,除要對被提名人的學識、經歷、操守有全盤了解,也應考量人民感受。

總統坦言,邵燕玲經歷操守均佳,但曾做出讓民眾疑慮判決,他直到卅一日上午才知悉此事,雖立即更換被提名人,但對被提名人狀況了解未盡周延,他表示歉意。

媒體昨天報導「馬總統提名恐龍法官」,馬總統驚覺事態嚴重,清晨與蕭萬長通電話後,上午八時即召開應變會議。

由於大法官提名名單尚未正式公布,府方評估「損害仍在可控制範圍」,會議思考如何「補漏洞」,策略採「邵下、湯上」。

據指出,會議由馬蕭共同主持,隨後由府方透過司法院長賴浩敏,主動致電邵燕玲「說之以情、動之以理」,邵最後同意「婉拒提名」,並傳真書面文件給府方,完成第一階段工作。

不過賴浩敏表示,是邵燕玲在上午九時許主動向他懇辭,他表示尊重,請邵與總統府第一局承辦人員聯絡。

隨後,馬總統從審薦小組原未獲推薦的五人名單中,挑選湯德宗遞補。知情人士透露,湯德宗原本在四名正選內,但因考量女性平衡,被陳碧玉、邵燕玲擠掉,成為備選第一名;不料峰迴路轉,邵中箭落馬,湯又進入正選名單。

應變會議十時結束後,馬總統十一時正式接見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十一時卅分蕭萬長陪同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舉行記者會,表情嚴肅,絕口不提責任歸屬。

【2011/04/01 聯合報冷眼集/馬政府是否也恐龍化?!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明賢、林新輝】
2011.04.01 03:27 am

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成員之一的司法院長賴浩敏說,他知道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的爭議判決,但沒想到社會反應這麼劇烈。人民不禁擔心,總統、司法院長到審薦小組,對民意的掌握是否也恐龍化?

大法官提名共有三道關卡,第一關是負責蒐集資料,包括被提名人身家、背景、婚禮、國籍到帳務,全面安全查核的總統府第一局。幾名藍委氣得跳腳說,前天四名大法官的名單提早披露,連媒體都懂得上網「谷哥」一下,總統府第一局官員只要花三秒鐘上網「谷哥」一下,就可以揪出恐龍法官。

第二關審薦小組是大法官提名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關,昨天外界都還在臆測審薦小組可能「誤觸地雷」,但賴浩敏卻大吐真言,知道邵燕玲去年爭議判決的事,但他還是決定推薦。賴浩敏只看見邵燕玲的專業、性別,卻忽略去年有萬人的婦女、母親上街頭怒吼的聲浪。

最後一關是馬英九總統,馬總統在道歉聲明中指出,他是在卅一日才知道邵燕玲有「恐龍法官」的爭議,但有消息透露,邵燕玲在周一會見馬總統時,曾主動提到她去年判決女童性侵案的見解。若這項訊息屬實,過去外界曾批評馬總統是「法匠」,可謂完全貼切。

馬總統提名人選惹爭議,邵燕玲並非第一遭,三年來幾次考監委提名作業,不僅風波連連,馬總統早就被譏諷「識人不明」;一旦出現問題,往往蜥蜴斷尾,不但重創被提名人的聲譽,總統的政治智慧也遭人懷疑。

從昨天上午十一時卅分陣前換人到深夜十時,馬總統、副總統蕭萬長、司法院長賴浩敏發表道歉聲明,民眾在短短的十一個小時,清楚看見一個對民意反應遲鈍的恐龍政府,最後一定得在民意下認錯低頭。

【2011/04/01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84845
(轉貼)婦女國是會議擬建議 保障名額改為比例最低三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3-4 字型: ∣看推薦∣發言∣列印∣轉寄∣分享:
婦女國是會議擬建議 保障名額改為比例最低30%
〔記者林恕暉/台北報導〕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將在三月七、八日舉行,大會草擬的性別政策綱領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將地方選舉婦女保障名額改為性別比例最低三十%、政黨補助金中提撥一定比例促進婦女參政、降低政黨補助金分配門檻,可促進女性參政,符合性別平等原則。

內政部委託學者討論、草擬將在全國婦女國是會議的性別政策綱領,其中權力決策影響力篇提出將修改地方制度法,將婦女保障名額改為性別比例原則,並將比例提高至三十%,若男性比例偏低時,也可保障至少三十%以上。

地方制度法因選區大小不同,婦女保障名額約十五至二十五%不等,目前我國女性縣市議員總比例已超過二十五%,在五都中,除了台中市之外,台北市等四都女性議員比例都超過三十%。內政部與學者討論後認為,若修法將婦女保障名額改為性別比例原則,更符合性別平權精神。但本案仍須經女性國是會議討論後才定案。

內政部草擬的綱領也認為,政黨補助金中提撥一定比例促進婦女參政,因為促進女性參政所投入的資源有限,若在政黨補助金中,依各政黨在選舉中提名女性的情形,而提撥一定比例,可以促進婦女參政。

綱領中也希望降低選舉保證金門檻及政黨補助金分配門檻,或以連署人數取代保證金,因為女性在小黨中較易有參政機會,因此補助金門檻對於小黨生存具有關鍵意義,「可考慮從現行五%的得票率降低為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61609
(轉貼)中國廿五萬婦女 既主內又要主外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際/美媒:全球人口性別比失衡或引發社會危機
http://www.cdnews.com.tw 2011-03-09 12:51:00
陳淑娟/整理

 中新網3月9日電:美國《新聞週刊》日前刊文,題為:沒有女人的男人。  

 1927年,海明威發表了題為《沒有女人的男人》的短篇小說集,不到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總結了一個性別比例不斷上升的困境。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地球上的男性人口已遠遠超越女性。而性別比失調在亞洲地區顯得格外突出。這裏,男性人口的數量比女性多出近1億。這可能會讓西方國家感到驚訝,因為,他們的女性人口多於男性,幾乎在所有的年齡組別,女性的死亡率都比男性要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將這稱之為“神秘失蹤的亞洲女性”。  

 對這一問題的解釋可以追溯到經濟層面。在一些亞洲國家,女孩的生活條件要遜于男孩,因為她們總是在經濟上被低估。女性所從事的家務勞動通常被認為沒有男性所從事的獲取勞動報酬的工作重要。  

 森首先累加了“失蹤的女性”,前提是如果沒有選擇性墮胎、軾嬰或者經濟上的歧視,亞洲女性的數量將會比現在增加約1億。但即使亞洲國家的生活水準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性別差距卻越來越大。這是因為社會文化中對男孩的偏好和超聲波掃描的實現令選擇性墮胎成為可能。美國女權主義者瑪麗安尼‧沃倫稱之為“性別失衡”,而這種臭名昭著的現象在印度西北部幾乎隨處可見。  

 如此多的“剩餘男性”也給經濟學家提出了課題,而歷史也提供了令人不安的答案。根據德國學者貢納爾‧海因松的論證,1500年之後歐洲帝國擴張的一個原因就是男性的“青年膨脹”,1914年日本帝國的擴張也是類似青年人口膨脹的結果。冷戰期間,像阿爾及利亞、薩爾瓦多和黎巴嫩這樣的年輕男性人口迅速膨脹的國家則發生了革命或者內戰。  

 這是令人感到恐懼的局面。不可否認,海明威這本小說中多數都是關於暴力的內容,他們“塑造”出流氓、鬥牛士和受傷的士兵,而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便是“殺手”。  

 文章最後稱,或許未來的亞洲男性可以找到並無傷害的宣洩管道,如集體球類運動或者是電腦遊戲。但令人不安的是,“單身漢”時代或許將成為引發社會不穩定的根源,無論是巴西式的暴力犯罪還是中東的革命,抑或是歐洲的青年運動。

婦女國是會議結論 婦團籲落實


立報╱史倩玲 2011-03-08 22:42
討論 (+)調整字級: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全國婦女國是會議8日閉幕,有婦女團體表示,政府須落實會議結論,否則婦女國是會議將毫無效果。

8日會議討論主題為「人口、婚姻與家庭」、「環境、能源與科技」、「權力、決策與影響力」等。「人口、婚姻與家庭」組召集人、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張瓊玲在會議中指出,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從1984年開始就降到人口替換水準之下,2003年降到1.32,成為超低生育率的國家。2009年,出生人口19.1萬,死亡人口為14.3萬,自然增加人口僅有4.7萬,總人口成長率降到0.36%。另外,女性初婚平均年齡也延後到28.4歲,台灣還是亞洲國家中離婚率最高、結婚率最低的國家,情況相當嚴重。

張瓊玲指出,托育、托老、照顧身心障礙者等工作多半加諸在女性身上,如果女性沒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性支援,目前人口失衡的情況將更為惡化。另外,目前家庭型態與以往不同,包括單親、繼親、婚姻移民、不婚者、晚婚者、離婚者、同居者等多元型態。而不同的家庭型態也都有各種不同的照顧需求,需要政府重視。

在「權力、決策與影響力」會議中,會議召集人、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指出,在閣員、民選首長、民意代表、文官體系中的簡任官職等高階職務中,女性比例遠低於男性。

黃長玲指出,可推動擴大1/3性別比例原則,未來針對總統任命職的部分,修改相關法令,設定性別比例。同時,也將把性別比例原則擴展至國公營事業董監事會議、工會、政府出資的財團法人董監事會、民間基金會與協會的董監事會等等。另外,公職人員簡任官的拔擢或是升任簡任官前的9職等官員,政府應優先晉升少數性別,以達到各單位中每一職等都符合1/3性別比例原則。

黃長玲表示,應修改地方制度法,將婦女保障名額改為性別比例原則,提高為30%的中程目標,未來則以40%為最終目標。而在政黨補助金部分,應依各黨在選舉中提名女性的情形提撥一定比例的政黨補助金,以促進婦女參政。而針對女性參選人部分,由於女性資源較男性為少,因此應降低女性的選舉保證金,或以連署方式代替。不過,也有婦女團體表示,全國婦女國是會議的結論應有具體追蹤指標,政府應定期公開執行情況,否則會議內容最後仍只是一場空談。

陸作家倡男人節 引性別論戰
2011-03-09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葉柏毅】
在世界婦女節的時候,大陸湖南有一位號稱新生代作家的張一一,在網路上發文,說要爭取男權。

他說,現代社會,女性地位早已大大提高,甚至比男性還要高漲,因此他認為,男性權利比女性權利更該被保護,他還提倡要設立「四八男人節」,這項提議果然引爆大陸兩性的網路論戰。

張一一說,這個世界上,光有婦女節,卻沒有男人節,才是標準的性別歧視。他說,當年推動設立婦女節的原本意義,是為了要提高婦女地位,不過時至今日,女性地位早已大大提高,甚至超越男性,反而男性有苦無處訴,在現代社會當中,男性才特別需要關懷。

雖然張一一的言論,獲得廣大大陸男性網友熱烈支持,不過當然絕大部份女網友是不以為然的,女網友多半批評張一一是標新立異,譁眾取寵。新生報社論----打破三八婦女節的花瓶
http://www.cdnews.com.tw 2011-03-10 06:57:52

 新生報10日社論:打破三八婦女節的花瓶

 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在三八婦女節登場,與會學者對於會場身著旗袍制服的實踐大學親善代表服務隊提出質疑,認為此舉強化女性服務人員的性別刻板印象,意外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當服務隊學生為自己的專業性辯護,電視新聞畫面特寫的是她們美麗又無辜的表情。

 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也在三八婦女節落幕,對於這場當婦女遇到國家的政策會議內容,我們並不清楚,電視媒體鏡頭只記錄了一件事,那就是三八婦女節的花瓶。問題不在於誰是花瓶,儘管女性學者所質問的是,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偏好女性在職業場域從事服務與接待的角色,在私領域的家庭生活擔任無酬的家務勞動與照顧工作,有違性別平等的精神。

 面對限制婦女從政的玻璃天花板,隨著性別平權運動的發展,女性進入公領域的門檻降低,曾經爭取美國民主黨提名參選總統的希拉蕊柯林頓,台灣第一位女性政治領袖、政黨黨主席蔡英文,以及這些走入婦女國是會議的女性知識菁英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即使如此,當批判指向誰是花瓶,批判本身便不再具有有效的正當性,只是再度突顯婦女運動內部的菁英性質。問題不在於女人服務女人,而是誰在服務,誰被服務的社會權力關係。

 其實,三八婦女節的花瓶,正是三八婦女節本身。婦女節本身便是一場「製造性別」的年度盛會。對於婦女國是會議所提出的「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實質內容,以及行政院組織再造後即將設置的專責單位「性別平等處」所代表的意義,新聞媒體報導罔若未聞。在各個地方縣市,三八婦女節仍然同樣是一場象徵性的集體活動,再現女性形象的嘉年華會,以及縣市首長爭取女性選票的場合。基隆市、花蓮縣、桃園縣和彰化縣等政府單位所舉辦的是婦女節慶祝大會暨模範婆媳表揚活動,強調的仍然是女性在婚姻與家庭關係理應扮演的傳統角色:好婆婆與好媳婦,而不是地方政策如何因應現代社會多元家庭型態所必須面對的社區照顧與托育體系的實質困境。

 事實上,當婦女遇到國家,作為女性和政治生活的關係並不如人們所想像的那麼遙遠。現代國家和性別政治的關係其實密不可分,國家本身就參與了催生與改變性別秩序的政治過程,女性所能享有的社會福利權利往往源自於作為母親、妻子、單身者或是勞動者的身分而定。國家對於保障女性政治參與、經濟獨立以及社會安全,也同樣負有政治上的責任與義務。正是因為如此,國家成為性別政治當中各種利益團體的動員焦點,性別運動也逐漸跨出了女權運動的界線,舉凡單親家庭、男性育嬰福利、同志平權運動,以及各種性別弱勢與跨性別群體的權利訴求紛紛浮上檯面。

 因此,三八婦女節不應只是一個慶祝的場合,同時也是一個批判和反思的時刻。關於性別的日常生活政治並不會隨著婦女節而落幕,無論是人妻或小三,苦情阿信還是敗犬女王,甚至有沒有所謂的「事業線」,性別歧視與性別刻板印象仍然無所不在。對於性別平權的政治意識,這一切,就從打破三八婦女節的花瓶開始。

【中央網路報】

國際/美媒:全球人口性別比失衡或引發社會危機
http://www.cdnews.com.tw 2011-03-09 12:51:00
陳淑娟/整理

 中新網3月9日電:美國《新聞週刊》日前刊文,題為:沒有女人的男人。  

 1927年,海明威發表了題為《沒有女人的男人》的短篇小說集,不到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總結了一個性別比例不斷上升的困境。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地球上的男性人口已遠遠超越女性。而性別比失調在亞洲地區顯得格外突出。這裏,男性人口的數量比女性多出近1億。這可能會讓西方國家感到驚訝,因為,他們的女性人口多於男性,幾乎在所有的年齡組別,女性的死亡率都比男性要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將這稱之為“神秘失蹤的亞洲女性”。  

 對這一問題的解釋可以追溯到經濟層面。在一些亞洲國家,女孩的生活條件要遜于男孩,因為她們總是在經濟上被低估。女性所從事的家務勞動通常被認為沒有男性所從事的獲取勞動報酬的工作重要。  

 森首先累加了“失蹤的女性”,前提是如果沒有選擇性墮胎、軾嬰或者經濟上的歧視,亞洲女性的數量將會比現在增加約1億。但即使亞洲國家的生活水準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性別差距卻越來越大。這是因為社會文化中對男孩的偏好和超聲波掃描的實現令選擇性墮胎成為可能。美國女權主義者瑪麗安尼‧沃倫稱之為“性別失衡”,而這種臭名昭著的現象在印度西北部幾乎隨處可見。  

 如此多的“剩餘男性”也給經濟學家提出了課題,而歷史也提供了令人不安的答案。根據德國學者貢納爾‧海因松的論證,1500年之後歐洲帝國擴張的一個原因就是男性的“青年膨脹”,1914年日本帝國的擴張也是類似青年人口膨脹的結果。冷戰期間,像阿爾及利亞、薩爾瓦多和黎巴嫩這樣的年輕男性人口迅速膨脹的國家則發生了革命或者內戰。  

 這是令人感到恐懼的局面。不可否認,海明威這本小說中多數都是關於暴力的內容,他們“塑造”出流氓、鬥牛士和受傷的士兵,而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便是“殺手”。  

 文章最後稱,或許未來的亞洲男性可以找到並無傷害的宣洩管道,如集體球類運動或者是電腦遊戲。但令人不安的是,“單身漢”時代或許將成為引發社會不穩定的根源,無論是巴西式的暴力犯罪還是中東的革命,抑或是歐洲的青年運動。

逾半女性認為與男性平等
2011-03-10 05:59:00
(本報訊)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英國婦女認為,她們的待遇與男性相同。調查表明,10名年輕女性中有4人表示,「個人從沒有經歷過性別歧視或遭遇性別歧視的行為」。 Ipsos MORI受慈善組織和平等運動組織委託,為慶祝國際三八婦女節所作的調查,訪問了1,028名女性,結果顯示,那些忍受性別歧視的女性表示,她們的經歷包括被吹口哨、被其他人不恰當碰觸,以及因性別遭歧視待遇。調查也發現,只有五分之一女性將自己稱為「男女平等主義者」,大部分人仍將女性看作家庭主婦,而男性是主要勞動力。 雖然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受訪女性並沒有遭遇性別歧視,不過男女平等運動者指出,英國的男女不平等現象仍普遍存在。 委託調查機構之一、國際特赦組織英國部負責人艾倫(Kate Allen)說,調查結果表明,男女之間仍有「令人擔憂的差距」。她表示:「除非社會各方面都進行改善,不然部分女性仍被當作二等公民對待。」 拯救貧困人口運動組織ActionAid總監比夏普(Sue Bishop)說:「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想法和行動的不一致,全球範圍來看,女性都努力爭取其權力,我們希望英國女性也加入該行列,爭取自己應得的平等權益。」

女閣員未達1/4 馬政見跳票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3-07 06:00
討論 (+)調整字級:
〔自由時報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第一次「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今、明兩天登場,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都將出席開幕式,以示政府對於保障婦女權益的重視。不過,最近內閣人事調整後,女性閣員共計九位,僅佔全體閣員比例二成,馬總統任期已過三分之二,仍未兌現競選時宣示女性閣員將達四分之一的承諾。

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今登場

馬政府對外則是解釋:「馬總統政見提到女性政務首長比例,是指四年內提升到四分之一,八年內提升到三分之一,這是八年期程的工作」。

吳揆曾自豪「中央各級委員會組成符合三分之一性別比例」,但「中央各級委員會」的委員不是「內閣閣員」。「內閣閣員」的定義,包括部會首長、政務委員、秘書長等,目前閣員數為四十五人,九位女閣員僅占兩成,距離馬英九競選時宣示女性閣員將達四分之一,還有一段目標。不少官員私下認為,將來中央政府組織再造,現有部會精簡成廿九個之後,女性閣員要達四分之一的目標,難度只會比目前更高。

馬總統上任超過二年九個月,已歷經幾次內閣人事調整,但女性閣員所佔比例都未達四分之一。馬總統上任之初的劉內閣,女性部會首長最多共十一位;吳內閣上任後女性部會首長減至七位,且都是劉內閣留下,後來增至九位。最近這波內閣人事調整之後,女性閣員仍維持九位,分別是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中選會主委張博雅、體委會主委戴遐齡、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主計長石素梅、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蘇蘅及新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羅瑩雪。

馬政府想在婦女節前夕召開「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表達對女性權益的重視;不過,有點糗的是,總統府卻寫錯字,在總統府網站總統活動行程,將馬總統將出席的「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寫成「全國婦女國事會議」。

「國是」與「國事」,二者詞義範圍不同,「國是」一詞源出南朝范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專指國家決策、規劃等重大事務。國是非一般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今、明兩天在國家圖書館召開的「全國婦女國是會議」,結合全國關心婦女權益與性別議題的民間團體、專家學者及各級政府等產官學研各界代表,會後將提出「性別平等政策綱領(草案)」,作為未來性別平等政策指導方針。

婦女國是會議 研擬性別平等政綱

【台灣醒報╱記者葉峯谷╱台北報導】
2011.03.07 06:40 pm

婦女節前夕,內政部召開建國百年第一場「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內政部長江宜樺致詞表示,今年的會議除了要凝聚全國婦女權益的共識外,更重要的是要討論「性別平等政策綱領」草案,作為未來政府與民間性別主流化的政策方向。

江宜樺表示,本次「全國婦女國是會議」時間為7、8日,邀請行政院各部會、地方公部門代表、學者專家、婦女團體共上百人,齊聚一堂討論「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七大主題。

「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分為就業、環境、健康、人身安全、教育、家庭、決策影響力等七大核心議題。江宜樺表示,內政部自去年11月起共舉辦38場會前座談會,彙整各界意見後,於今年2月中旬完成草案,預計透過本次會議討論,將持續針對草案內容做修正,目標年底前定案。

馬總統應邀到場致詞時表示,台灣的土地面積雖然是世界138名、人口排在50名,但我們在性別平等的表現上卻能高居前20名,超越了土地和人口的限制。

馬總統細數我國建國以來在兩性平等工作上的成就,包括廢除養女、推動一夫一妻制、提出育嬰假6成薪制度,以及修正建築法提供更友善婦女的環境等等。他更向在場民眾解釋,雖然許多人希望為婦女成立一個專屬委員會,但政府希望維持性別工作在行政院的層次,因此改在行政院內成立性別平等處來因應。

行政院長吳敦義則指出,政府已簽署多項聯合國婦女平權的公約,我國性別平等的指標,在全世界甚至高居第4。他並舉陳樹菊捐款助人、陳綢阿嬤陪伴弱勢,曾雅妮勇奪高球冠軍的例子,說明台灣婦女的出色表現。

民國101年元旦起,行政院將進行組織改造。江宜樺指出,其中現有的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屆時將改制,成為行政院的性別平等處,而討論中的「性別平等政策綱領」草案,也預計將於年底定稿,做為未來的性別政策施政方針。

內政部另委由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於國家圖書館舉辦「台灣女人,精彩一百」特展,共集結政治、婦團、法律、宗教、教育等12個領域內,台灣100年來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女人身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呂秀蓮、彭婉如、尤美女、紀政、楊麗花等人,展期為7日至31日。

本項特展並同步於台灣國家婦女館展出,展期可到12月31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2011/03/07 台灣醒報

“國際婦女節”百年 聯合國繼續關注兩性平等
2011 三月 8 17:47:21 PST 来源:中新網
 中新社聯合國3月8日電 (記者 孫宇挺)今年3月8日是第一百個“國際婦女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一百年來,國際社會在提高婦女權利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 步。然而,仍有許多國家的婦女依然是“二等公民”,其基本人權和理應享有的機會遭到了無情的剝奪。

  為紀念 “國際婦女節”創立100週年,聯合國紐約總部當日舉辦了一個專題論壇,主題是“投資于婦女和創業:應對第三項千年發展目標的解決方案”。重點關注如何進一步加強對婦女創業的投資,以此加快實現促進兩性平等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有關內容。
  潘基文指出,今年紀念國際婦女節的重點放在受教育、培訓和獲取科學技術的平等機會這一主題之上。在世界很多國家,許多女孩仍然沒有或者缺少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
  潘基文表示,由女性擔任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的國家目前不到10%。即便婦女在政界成績斐然,她們在其他決策領域,包括在工商業最高層的任職人數都是嚴重不足的。聯合國最近的一個倡議,即賦權婦女原則,目的就是糾正這一失衡。
  潘基文表示,今年啟動的聯合國促進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權能署(婦女署),表明聯合國希望進一步推動性別平等和婦女權能的事業。
  聯合國婦女署執行主任巴切萊特當日在為婦女節發表的致辭中說,一百年前,只有兩個國家允許婦女投票。今天,這幾乎是一項普遍的權利,各個國家現在都有婦女當選政府領導。不過她也指出,要實現第一個國際婦女節提出的平等願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性金融知識 我超越香港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
2011.03.08 03:02 am

現代女性經濟獨立,自我理財觀念也越來越強烈。萬事達卡組織昨天公布一項「亞太地區女性金融知識指數」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女性對金融理財知識排名亞太地區第六,僅次於泰國、紐西蘭、澳洲、越南、以及新加坡;在兩岸三地中則排名首位,超越香港、大陸。

「亞太地區女性金融知識指數」是由萬事達卡首度調查亞太地區十四個市場,受訪對象為十八到六十四歲擁有銀行帳戶的女性,總計三千二百五十人,台灣受訪者則有二百零一位,透過網路調查,了解女性在理財知識上的掌握程度。

該指數由三個項目的分數加權總和,包括「基本金錢管理」、「理財計畫」與「投資能力」,檢視受訪者對預算、儲蓄、信用責任的掌控;對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的觀念與執行長期金融計畫的能力;以及反映受訪者是否具備區別不同投資產品與多樣投資風險的能力。



【2011/03/08 聯合報】
女人,妳為什麼多心又愛生氣?

【聯合報╱郭麗安/彰化師範大學副校長、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台中市)】
2011.03.08 02:32 am

開完會,同事與我一起離開會場;他先說話:「妳開起會來比我們男人還男人,厲害」。我問他:「你是在稱讚我嗎?還是在稱讚男性?」「副校長,別多心,我只是想讚美妳呀」;「喔!」

同事與我一起甄選秘書,與每一位應徵者談完後,私底下我與同事分享心得:「第二位與最後進來的應徵者看起來最能幹,你們認為呢」?「是呀」大家異口同聲。同事補上一句:「但要看能不能與你的個性配合?」「什麼意思?」「你是工作狂,要求嚴格。」「難道你們不是工作狂,要求嚴格?」我瞪著我那一年產製十篇論文的同事;「我們是男的嘛,不一樣;副校長,別多心,我們只是想讚美妳呀」;「喔!」

與一群來自不同大學的同行坐九人巴士去評鑑大學,我是召集委員,大家看到受訪學校校長已然率領學校眾多主管在學校行政大樓前迎接我們,便催我第一個下車與校長握手表示友好。一如過去經驗,不管我穿多正式,受訪學校校長總跳過我,與我身後第一位穿西裝的男性評鑑委員握手,屢試不爽,每次我都心灰意冷在回程時逼迫其他評鑑委員安慰我、通常他們的安慰語是:「你看起來太美就像助理」;「你們是說大學女教授應該長得不工整?」「副校長,別多心,我們只是想讚美妳呀」;「喔!」

與女兒一起乘坐遊覽車,後座偷偷抽菸又大聲講手機的男士被女兒抓包三次後,終於動怒罵女兒:「沒教養的女生」;我那在美國念書濃妝豔抹的女兒頂嘴:「你看錯了,我是男的」;男士轉向我:「沒家教,你媽是怎麼教你的」;我好整以暇回嗆:「我是他爸爸,你到底想罵誰?」這位菸男更加生氣:「妳們一看就知道是女的,謊稱男人莫名其妙!」

每次過婦女節,「台灣早就是性別平權國家」、「女性早就騎到男性頭上了」的說法,總會如雷貫耳轟炸不停地出現在各式媒體裡;我只要稍露出錯愕表情,朋友也總會說:「別多心,台灣已經很進步了;妳就是太愛生氣了」;唉,我就是太多心又太愛生氣,才來繼續當女人。

【2011/03/08 聯合報】

許一個安心生產環境…

【聯合報╱陳竹儀、劉怡顯/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台北市)】
2011.03.08 02:32 am

婦女節又到了,雖然台灣婦女地位在婦女團體努力下提升許多,然在女性生育的權益保障上卻顯有不足。

醫學進步雖降低了女人生產的危險,但生產過程當中還是有一些無法避免的自然風險,然因為生產不是疾病,一般人較無風險概念,因此比起其它科別,產科更容易造成醫療糾紛。

但生育不只是關係到女性個人及家庭,亦是國家、社會之事,當女性頂著生育風險,為了生出社會的人力資源、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時,國家應予相對的照顧。

尤其在少子化的今日,為了讓婦女能夠無後顧之憂地生產,國家應該設立生產風險補償機制,以承擔產婦與嬰兒於生產過程中可能遭受的傷害,減少產婦與醫師/助產師之間的對立及傷害,不再論斷醫師、醫院是否有疏失,以讓婦女及其家屬迅速獲得補償,避免他們因為訴訟過程冗長遭遇二度傷害,同時鼓勵醫事人員能誠實通報不良事件,以找出生產醫療傷害的真正成因。

生育風險補償基金的基本理念,民間已有高度共識,惟對於財源、運作方式仍須細緻討論,但政府卻總以財源不足作為不開辦的藉口。近幾年來,嬰兒出生率不斷下滑,政府擔心國家的競爭力及社會老化的問題,強力鼓勵婦女生育,卻無法保障女性生育相關的風險。在這個屬於婦女的三八婦女節,我們要大聲疾呼,請相關單位重視婦女生育健康,讓台灣婦女能有一個安心的生產環境。

【2011/03/08 聯合報】

觀念平台-全年無休家奴制 就地合法?
2011-03-08 中國時報 【顧玉玲】
 千呼萬喚,勞委會總算完成延宕多年的《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即將送交行政院。選擇在婦女節前夕立法,不難被解讀為婦運出身的勞委會主委王如玄送給以女性為主的家事勞工的大禮。但檢視《家保法》的內容,則令人不禁生疑:《家保法》是為了保障勞工權益,還是讓為人詬病已久的「全天待命,全年無休」的家奴制度,就地合法化?

 台灣自一九九二年正式引進家事移工,政策性以廉價私有化市場來解決個別家庭的照護需求,以作為社會福利漏洞的急救箱。同時,因「失能身心障礙者補助使用居家照顧服務計畫」規定,已聘請看護者,即不得接受居家照顧服務的社福挹注,致使家事移工因無替手而幾無喘息餘地。如今,在台家事移工已逾十八萬人,而其常年無休的奴工處境,也備受國際批評,指台灣嚴重違反人權指標。

 勞委會的《家保法》草案,特地針對家事勞工的工時、休假提出規範,第九條「雇主每日至少應給予勞工連續八小時之休息」、第十條「勞工工作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休息」,但二項規定都附帶表示,若有特殊或緊急情況,得由勞雇雙方另行協商。意即,七日一休(不是周休二日)或工時逾十六小時(不是八小時)的基本權益,只要經過勞資協商,還是可以變更的。

 讓我們看看勞委會二○○八年根據家庭雇主的問卷調查顯示,享有七日一休的家務移工,僅占四.八三%(連八千人都不到!),而高達五十四.一%的家庭看護工根本是全年無休!許多雇主都說:「是她自願不休假的,她想多賺錢。」事實上,很多家務移工經過仲介的事先「調教」,都會主動表示不願休假,以符合「聽話,努力,不貪玩」的好僕人形象,但其內在機制多半是「擔心被解僱、被遣返」的壓力。當移工的居留權與單一雇主的聘僱許可綁在一起,也難怪「自願無休」的家務移工特別多,這是結構性的政策壓力所迫。

 設若官方版的《家保法》通過,就正好坐實了這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家奴制度:法律已明訂工時及休假權了,未來再有「全天待命,全年無休」的情形,就都屬於勞工自願,依法有據。這不啻是任令惡名昭彰的家奴制度就地合法化!

 工時的考量除了勞動者的身體界限之外,還涵括精神及社會需求的道德界限。有的雇主說:「有啊,我們假日去玩,也都會帶她去,她已經去過墾丁、陽明山、清境農場…。」但那畢竟不是移工自主選擇的休假。公司安排的員工旅遊和個人度假的差別,所有受雇者都瞭然於胸,兩者間完全不可替代。

 一般本地人在家庭內所擁有的私領域空間,卻正是家務移工的勞動場域,是受監控與規訓之處,「休假權」對遷移異鄉的勞動者,代表的意義不只是「不工作」,還有更複雜的文化與社會意涵:從勞動空間的具體隔離、與友朋相聚的安慰、資訊的取得與求助、個別主體的重建、集體協商與公共意見的形成,都唯有休假才成為可能。不休假,除了剝奪家事移工的勞動權,也同時排除其社會及政治參與的權利,徹底淪為在台家奴。

 (作者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政策研究員)

扛家計顧老弱病 25萬婦女過勞
2011-03-08 中國時報 【朱芳瑤、邱俐穎/台北報導】
放大

 ▲勞委會7日發布勞工調查,台灣女性勞工在就業條件或工作狀況上與男性勞工相近,但女性必須兼顧職場與家庭,生活負擔相對比較重。圖為一位女性勞工工作情形。(高政全攝)

 勞委會最新調查顯示,卅七%女性勞工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其中一成四身兼主要照顧者,推估這類女性約廿五萬人,一肩扛起家中重擔。必須照顧病母的魏小姐是其中之一,她感慨,醫療與看護支出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每月入不敷出,存款慢慢見底,她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魏小姐雙親年邁,一家三口只靠她一份收入過活。她說,原本是全職工作,因經常請假陪母親看病,對老闆不好意思,離職改做兼差,目前得動用存款才能應付開銷。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社工袁慧文說,許多女性照顧者因不堪工作、照顧責任兩頭燒,不得已辭掉工作,很快就面臨經濟問題,「對於這些負擔沈重的家庭照顧者,政府提供的支持太少。」

 勞委會去年九月實施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回收二萬三千多份問卷,女性受訪者約占四成,調查結果昨日出爐。

 卅一%女性勞工自認睡眠不足,其中六%已影響工作,比例較男性高,長期下來容易產生慢性疲勞。勞委會分析,不少女性職場、家庭兩頭燒,需要家人更多支持。

 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組長徐儆暉表示,我國女性勞工每周工時、雇用契約、日夜班或輪班等樣態,皆與男性相近,但女性的生活負擔似乎較重。例如,十%女性勞工是家中幼兒或失能者主要照顧者,男性只有七%。

 女性自認睡眠不足、骨骼肌肉酸痛問題較男性多,包括手部反覆做同一工作,或長時間使用電腦。徐儆暉舉例,工廠生產線常按照男性勞工體型設計,呼籲雇主考量多數女性的平衡感與反應能力不比男性,提供更多友善措施。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廖士程則指出,去年女性自殺企圖通報人次一萬七千六百九十九人次,男性為九千一百七十一人次,女性企圖自殺是男性的一.九二倍。

 女性自殺原因以情感問題居多,占近六成四,包含家人間情感及夫妻問題等;憂鬱困擾占廿二.八%,十七.九%有憂鬱症病史;相關研究也指出,女性罹患憂鬱、焦慮症約是男性兩倍以上。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級醫師楊聰財表示,精神科門診病患女性一直占多數,很多婦女蠟燭多頭燒,要教養小孩、侍奉公婆,還要扮演職業婦女角色,若長期得不到另一半支持,長期下來難免產生精神問題。他提醒,當女性出現焦慮不安、絕望、疲倦、情緒低落等問題,另一半情緒支持很重要,應讓她們有「被支持」的感覺。

扛家計顧老弱病 25萬婦女過勞
2011-03-08 中國時報 【朱芳瑤、邱俐穎/台北報導】
放大

 ▲勞委會7日發布勞工調查,台灣女性勞工在就業條件或工作狀況上與男性勞工相近,但女性必須兼顧職場與家庭,生活負擔相對比較重。圖為一位女性勞工工作情形。(高政全攝)

 勞委會最新調查顯示,卅七%女性勞工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其中一成四身兼主要照顧者,推估這類女性約廿五萬人,一肩扛起家中重擔。必須照顧病母的魏小姐是其中之一,她感慨,醫療與看護支出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每月入不敷出,存款慢慢見底,她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魏小姐雙親年邁,一家三口只靠她一份收入過活。她說,原本是全職工作,因經常請假陪母親看病,對老闆不好意思,離職改做兼差,目前得動用存款才能應付開銷。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社工袁慧文說,許多女性照顧者因不堪工作、照顧責任兩頭燒,不得已辭掉工作,很快就面臨經濟問題,「對於這些負擔沈重的家庭照顧者,政府提供的支持太少。」

 勞委會去年九月實施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回收二萬三千多份問卷,女性受訪者約占四成,調查結果昨日出爐。

 卅一%女性勞工自認睡眠不足,其中六%已影響工作,比例較男性高,長期下來容易產生慢性疲勞。勞委會分析,不少女性職場、家庭兩頭燒,需要家人更多支持。

 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組長徐儆暉表示,我國女性勞工每周工時、雇用契約、日夜班或輪班等樣態,皆與男性相近,但女性的生活負擔似乎較重。例如,十%女性勞工是家中幼兒或失能者主要照顧者,男性只有七%。

 女性自認睡眠不足、骨骼肌肉酸痛問題較男性多,包括手部反覆做同一工作,或長時間使用電腦。徐儆暉舉例,工廠生產線常按照男性勞工體型設計,呼籲雇主考量多數女性的平衡感與反應能力不比男性,提供更多友善措施。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廖士程則指出,去年女性自殺企圖通報人次一萬七千六百九十九人次,男性為九千一百七十一人次,女性企圖自殺是男性的一.九二倍。

 女性自殺原因以情感問題居多,占近六成四,包含家人間情感及夫妻問題等;憂鬱困擾占廿二.八%,十七.九%有憂鬱症病史;相關研究也指出,女性罹患憂鬱、焦慮症約是男性兩倍以上。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級醫師楊聰財表示,精神科門診病患女性一直占多數,很多婦女蠟燭多頭燒,要教養小孩、侍奉公婆,還要扮演職業婦女角色,若長期得不到另一半支持,長期下來難免產生精神問題。他提醒,當女性出現焦慮不安、絕望、疲倦、情緒低落等問題,另一半情緒支持很重要,應讓她們有「被支持」的感覺。

香肩扛重擔… 台灣25萬婦女 主內又主外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1.03.08 03:18 am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公布調查顯示,近三成七女性勞動者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其中一成四同為經濟支柱與家庭照顧者,若以全國五百萬女性就業者推估,約有廿五萬名女性一肩扛起家庭所有責任。

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的生活負擔似乎較重。首先,一成女性受僱者為家中幼兒或失能者的主要照顧者,而男性只有百分之七。

調查也顯示,逾三成女性工作者睡眠不足,其中更有百分之六認為睡眠不足已影響工作;勞研所勞動醫學組組長徐儆暉指出,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務,不得不犧牲睡眠做家事、照顧小孩。

此外,勞研所也針對職業婦女有關流產的病學調查,受訪五百多家企業表示,若女性在管理制度過嚴、超時加班、長時間站立的環境上班,流產比率都較正常公司高,呼籲企業把關重視。

全台有廿五萬女性,家庭工作一肩扛。勞委會呼籲,企業應該重視女性人才的發展,與國際接軌;政府也會繼續朝女性工作保護、平等待遇及合理工作條件邁進。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三八婦女節,女性卻為情所困,想不開。根據去年企圖自殺通報資料指出,女性自殺通報人次是男性一點九二倍,其中情感問題逾六成。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去年全國企圖自殺通報資料發現,女性自殺原因多為感情問題,其中家人間情感因素與夫妻問題等,就佔六成三;憂鬱困擾約佔二成三。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與行政院長吳敦義連袂出席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吳敦義強調,我國婦權在聯合國評比,名列全球第四、亞洲第一,這是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2011/03/08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55682
那就乾脆婦女回家(轉貼)工作兼家務…「不自由女神」不爽啦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作兼家務…「不自由女神」不爽啦

【聯合報╱記者李晏如/台北報導】
2011.03.06 03:29 am


婦女新知基金會工作人員左拿雞毛撢子、右抱小孩、穿突出的假胸罩,象徵女人要工作、照顧小孩還要兼顧身材,很不自由。
記者鄭超文/攝影周二就是婦女節,昨天台北東區出現一名「不自由女神」,身背公事包、手拿雞毛撢子,穿著凸顯胸部造型的「木蘭裝」,站在街頭為女權大聲抗議:「女人不爽!」
婦女新知基金會於昨天下午舉行「建國百年,女人不爽一百」活動記者會,基金會秘書長簡至潔表示,台灣社會加諸女性多項不平等義務,歡慶建國百年的同時,政府別忘了在公共政策及性別教育等議題上,為改善台灣的女性權益多做努力。

為了統計婦女的心聲,基金會兩周前在網路上徵求令女性網友感到「不爽」的社會狀況。多日下來,發現無論在身體、家庭、職場、婚姻、情慾表達等方面,許多女性都感受到不平等待遇,更不用提常年不變的逼婚、催生、工作外還需兼顧家務等問題。

簡至潔表示,女性在傳統文化及媒體刻板印象的壓迫下,不只身體要符合社會物化標準,還要負責保護好自身安全並管理情慾。進入婚姻家庭生活後,又要同時身擔多職還被視為理所當然,當然「會有好多憤怒要表達」。

觀看活動現場的「不自由女神」,手中的雞毛撢子象徵沉重家務,懷裡抱的小孩代表母職責任,肩上背的公事包是沉甸甸的工作壓力,身上穿的誇張胸部裝飾顯示社會眼光的不合理期待。種種束縛下,與原先美國「自由女神」的藍本,真是相去甚遠。

【2011/03/06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552622
(轉貼)喪葬禮儀大改革 倡導兩性平權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葬儀性別差異 內政部檢討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2010.12.30 09:22 pm

父母過世,出嫁的女兒奔喪進家門時,一定要嚎哭匍匐入門(哭路頭)?內政部民政司今天提出報告,希望調整許多不符性別平權精神的喪葬禮儀。

內政部長江宜樺下午於內政部部務會報聽取民政司報告「喪葬禮儀性別平權問題之檢討」後表示,為人子女都應對父母盡孝,尤其應尊重子女對父母過世表達各種情感的方式,不應制式或重男輕女,讓喪葬禮儀回歸人性,更能尊重往生者遺願及家屬心意。

他說,農業社會在父系繼承及男尊女卑價值體系下,喪葬禮儀主角是男性,尤其是長子或長孫,往往忽視女性地位或聲音,但傳統喪葬禮儀中隱含若干性別不平等習俗文化,傷害當事人情感,有必要隨時代適度調整。

內政部7月組成「喪葬禮儀研究改進專案小組」,重新審視傳統喪葬禮俗,對不符性別平權精神的喪葬禮儀提出調整做法。

內政部表示,明年將製作範例手冊,使殯葬業者在處理喪禮時,給予家屬尊重及多元選擇方案,民眾在面臨治喪時,也可選擇更具彈性及變通做法,讓喪葬禮儀回歸人性,更能尊重往生者遺願及家屬心意。

民政司列舉許多現行不符性別平權精神的喪葬禮儀,包括父喪由伯父(族長)主持、母喪由舅舅主持封釘(封柩)儀式、由長(兒)子以牙將釘在靈柩上的子孫釘拔起、點主儀式中,由兒子或男性晚輩背負神主牌位、歿者靈柩埋葬後,神主牌位由長孫恭迎回家或媳婦要擔任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拜飯等。

民政司提出許多改善方式,包括封釘儀式已不再有驗屍功能,不需侷限由男性主持,可由子女協商;點主儀式也不需有性別限制,由家中最長之兒或女、子女協商或由最親近的晚輩背負神主牌位;如果在女婿家治喪,女婿也可擔任拜飯工作等。

【2010/12/30 中央社】

喪葬禮儀大改革 倡導兩性平權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10.12.20 05:23 am

內政部已成立「喪葬禮儀改進小組」,明年起推出現代版「送行者」,針對目前喪禮中孝女「哭路頭」、兒子「捧斗」等習俗,過於「大男人主義」,希望透過對殯葬業者的評鑑制度、教育禮儀師改革儀式,將男女平權觀念注入喪葬禮儀。

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讓世人注意到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體悟死生交關處,家人對往生者的愛。

台灣傳統「送行者」有很多繁文縟節,喪葬禮儀改進小組發現,不少鄉下的喪禮,還存在出殯日孝女「哭路頭」的風俗,有的地方則像電影「父後七日」,必須請了孝女「白瓊」於路旁大聲哭泣,象徵出嫁女兒要哭著回去;官員質疑,現在是什麼時代了,為何是女兒「哭路頭」,不是兒子?

喪葬小組也認為,現行送終「送行」,禮儀師會請家中長子「捧斗」(捧神主牌),這也是以男性為主的觀念,若家中無長子,還得委由遠房親戚捧斗,不能由女兒進行,這就是重男輕女;基於男女平權,此文化有改進必要。

另外,喪家印訃聞,若死者為男性,往往出現「未亡人」,喪葬禮儀改進小組認為,「未亡人」給人的印象,好像是「不該活著的人」,目前已有喪家訃聞印上「護喪妻」,未來可以此替代。

喪葬小組也發現,過去未嫁女性終老後,不能入祠放進祖先牌位內,只能寄放在「姑娘廟」,但這也是男女不平權,非常不公平,有必要改變觀念。

民政司長黃麗馨兼任「喪葬禮儀改進小組」召集人,她說,喪葬小組的建議沒有強制力,將透過教育宣導及禮儀師引導,做一些改變。官員說,未來會請地方民政單位開會,透過評鑑禮儀師或業者檢討改進,並以「範例」提供地方參考。

※延伸閱讀》
‧ 三位送行者的生命協奏曲/用尊重 洗滌生命旅途最後的塵埃
‧ 送行者 不意外的贏家
‧ 我性別平權支持度 全球第一
‧ 兩性平權? 台鐵有女性車廂 男客喊不公平

【2010/12/20 聯合報】

拍片憶亡母 「用鏡頭收藏媽媽」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
2010.12.20 03:09 am


曾譯鋒拍攝畢業作,昨天下午在納骨塔靈堂拍攝告別式場景,不少鄉親當起臨時演員。
記者謝進盛/攝影

東方設計學院學生曾譯鋒,拍攝畢業製作,以母親一年多前意 外為題材發揚孝道,昨天下午邊拍邊掉淚,讓人動容。
記者謝進盛/攝影「我要用作品來紀念我深愛的媽媽,讓更多人知道孝順要及時」,台南東方設計學院女學生曾譯鋒拍攝畢業作品「母親」,昨天安排告別式場景,她邊拍邊拭淚;新市鄉長鄭枝南深受她感動,昨天自願當起臨時演員。
住新市鄉的曾譯鋒,是傳播藝術學系大四學生。她的媽媽尤淑賢經營早餐店,去年一月疑過度疲憊,在住處遭攪拌機器捲入不幸身亡。

曾譯鋒連日來跟著同學趕拍畢業製作,她以媽媽真實故事改編,拍攝劇名「母親」。

曾譯鋒哽咽說,「很擔心媽媽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我要用鏡頭收藏媽媽一輩子記憶,更要詮釋孝順要及時」。

她親自撰寫數萬字的劇本,邊寫邊掉淚,描述與母親間親情互動;從爭執經磨合、諒解而相互欣賞,感傷母女緣分卻是如此短暫。

昨天下午在新市鄉潭頂納骨堂拍攝母親告別式劇情,拍片現場充滿肅穆氣氛,許多鄉親幫忙當臨時演員,新市鄉長鄭枝南推開下午所有行程參與,敬業揣摩悲痛表情。

擔任監製的曾譯鋒,緊盯片場大小細節,雖然一度臉上看不出特殊表情,但拍攝時還是數度偷偷別過頭掉淚;她堅持「我沒事」,傍晚完成這一幕,全片預計下月殺青。

「我很為這小女生感動,她比許多大人還懂事,是年輕人的好榜樣。」鄭枝南說,三天前曾譯鋒邀請他當臨時演員,了解原委後讓他相當心疼,更希望能喚起外界,多多關懷身旁的親人。

【2010/12/20 聯合報】

男女平等 女兒捧斗也一樣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祁容玉/連線報導】
2010.12.20 05:23 am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楊國柱說,傳統喪葬有一定倫理,「不能以現在時空和環境,就說以前的就不對」;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邱達能贊成改善男女不平等殯葬禮俗,現代許多家庭只生女兒,「殯葬禮俗也應隨時代改變」。

邱達能說,隨社會結構改變,許多家庭只生一個女兒,若仍堅持傳統儀式,可能讓長輩臨終前憂心;殯葬禮儀追求的是「生死兩安」,傳統殯葬禮俗對僅生女兒的家庭,可能無法撫慰死者。

邱達能強調,他看過許多家族處理後事,最盡心、付出最多的都是女兒,「訃文的主事者為何不可以是女兒?」

邱達能表示,剛開始有業界學生認為殯葬傳統不可輕易更動,老一輩的殯葬觀念也不會一夕之間改變,但身為殯葬教育單位,老師透過解釋禮俗來源,引導學生思考禮俗要符合時代背景,業者也要跟著社會一起進步,才能滿足未來各種殯葬顧客要求。

楊國柱指出,有些喪葬禮儀是早年傳下來,如「哭路頭」,主要是因早年女兒都嫁出去,加上交通不便,長輩過世時無法隨侍在側,「哭路頭」代表孝思和感念;現今連在國外也多能趕回來見最後一面,「哭路頭」漸漸改掉。

另一方面,早年農業時代車輛不多,一路哭回家,不會造成交通問題,現在都會區車子多,「哭路頭」很難實行,漸被省略。

「捧斗」也隨時代逐漸改變,以前家庭生好幾個,由長子等男丁「捧斗」沒問題,現在只生一個,可能只有女兒,已有許多改由女生捧斗。

楊國柱說,以前婚姻穩定,再不高興都忍下來;現在不嫁、離婚的多,有些女性過世後也都放進家族神主牌位。

※延伸閱讀》
‧ 三位送行者的生命協奏曲/用尊重 洗滌生命旅途最後的塵埃
‧ 送行者 不意外的贏家
‧ 我性別平權支持度 全球第一
‧ 兩性平權? 台鐵有女性車廂 男客喊不公平

【2010/12/20 聯合報】

彰化嘉義火葬路迢迢 告別式愈辦愈早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紀文禮、梁雅雯、黃煌權、趙容萱/連線報導】
2010.12.20 03:09 am

由於墓地難求,國人火葬達九成,彰化及嘉義縣迄今仍無火葬場,遺體必須載到外地火化,造成告別式愈辦愈早,讓跑攤的民代、官員叫苦不已,彰化市長邱建富還參加過清晨四點半的告別式。

「哇!明天透早六點,我有一場告別式行程」,當彰化市公所專員盧建州露出無奈的神情時,另一名專員林大猷也說:「後天透早六點換我了」;他們專門幫市長跑部分分身乏術的告別式。

彰投唯一的火葬場─南投縣集集鎮油車坑慈德寺火葬場,雖營業時間從上午七點半到下午四點,幾無休息,但碰到「大日子」,常加班到晚上八、九點。

盧建州說,他最早曾參加過一場清晨四點半的告別式,去的時候才發現,很多縣議員、市民代表也都到了,「大家都擠著惺忪雙眼」。

市長邱建富也曾經清晨四點半參加告別式,他說,彰化縣沒有火葬場,亡者都是送往南投或台中火葬,由於路途遠,喪家擔心錯失進塔時辰,告別式愈辦愈早,不僅喪家受罪,參加告別式的人也同樣辛苦。

嘉義縣朴子市文化里長楊石旭說,每次接到訃文,第一件事就是看公祭時間,因為嘉義縣沒有火葬場,家屬必須將往生者遺體送到嘉義市火化。

【2010/12/20 聯合報】

361行/撿骨一甲子 牽起上萬先人

【聯合報╱記者 王慧瑛】
2010.12.20 03:09 am


新竹縣72歲的彭春雄是撿骨世家第4代傳人,他13歲入行,撿骨近一甲子,處理過上萬具屍骨。
記者王慧瑛/攝影
姓名:彭春雄

職業:撿骨師傅

我出生在撿骨世家,國小沒有畢業,13歲就跟曾祖父去幫人撿骨賺錢,當時1個月賺40多塊補貼家用,一晃眼已經做了59年,處理過的屍骨上萬件,幾乎全台灣跑透透,甚至到澎湖、花東。

我是撿骨世家第4代,長子彭國蔚從小耳濡目染,也成為撿骨師,兒子從助手做起,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但很多客人不大信任年輕人,指名要我出馬才行。

每年農曆8月初是最忙的旺季,曾經1天處理10多具屍骨,只好找助手幫忙挖。很多人問我,撿骨很好賺嗎,為什麼可以做一輩子?一般墳墓深度大概1到2公尺,為了不破壞骨頭,只能以圓鍬、鋤頭慢慢挖,通常早上五點就出門,趕在中午前完成,撿一座墳少說要3小時,一座墓才3600元2個人分,其實賺得不多。

撿骨要從手骨開始撿,代表把先人「牽」起來,骨頭要以鐵刷刷乾淨,再讓先人曬曬太陽,放入甕罈的順序很重要,左右要放清楚,頭顱把在最上頭,也就是出生的姿勢,讓先人舒服的坐著,「人怎麼來,就怎麼回去」。

曾有不夠專業的撿骨師把骨頭擺錯位置,導致家裡不安寧,「這點很靈的」。

撿骨最怕遇到下雨,如果突然遇到下雨,就要趕快搭起帆布,避免骨頭潮溼。通常撿骨的時間都是下葬五年以後的事,但現在人棺木用得較好,加上造墓時,封得太緊密,導致屍骨沒有完全腐化,撿骨時,發現肉還黏著,也就是「蔭屍」。這時候,要把棺木蓋子掀開來見日,灑米酒在屍骨上,並灑上綠葉,再把棺木埋回去,通常等一年以後再來撿骨。

撿骨要抱著虔誠、尊重的心情完成使命,撿骨過程不能亂說話,以做功德心情把先人「牽」起。撿骨最後要用捶子用力敲掉先人墓碑,代表他已經不在這裡了。

撿骨對我們家來說是祖業,長子彭國蔚願意接棒我很欣慰,我的身體還不錯,還沒有打算退休,畢竟很多人覺得「薑還是老的辣」。

【2010/12/20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349195
(轉貼)十大性權事件 立委婚外情進榜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0大性權事件 立委婚外情進榜 

性權團體公布98年「10大性權事件」,「罰娼不罰嫖」違憲被認為影響最大,也是性權團體長期努力結果;立委婚外情對象被媒體「人肉搜索」等事件,則被視為性權倒退。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等性權團體今天公布「10大性權事件」,除大法官釋字第666號解釋被視為性權進步外,其餘包括言論檢查復辟、宗教發起反同志遊行、校園性別不友善、立委婚外情對象被人肉搜索等議題,都被視為性權倒退。

日日春協會執行長鍾君竺指出,大法官這項解釋案是由地方法院法官聲請釋憲,代表性權團體在「廢除公娼」事件多年後有初步成果。但只有廢除社維法「罰娼不罰嫖」相關法條不夠,政府應全面審視相關法規,進一步促成「通姦除罪化」。

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丁乃非以立委婚外情為例,指事件經媒體揭露後,大眾最感興趣的竟然是婚外情對象孫姓女子,突然之間「一夫一妻制」成為唯一的道德標準,媒體反而比立委的元配更熱衷貫徹。

丁乃非表示,「不婚、結婚、離婚都只是男女關係的選項」,期許各界能走出以父系觀念營造的婚姻關係框架,並與單一性道德脫勾解套。

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過去性權團體喊出的「物化女性」,現今成為國家機器及保守勢力干預性權與身體自主的批判武器。「關於愛、性與慾望,並不可恥」,期待民眾勇於體現性別與身體自主,趕走衛道人士在民眾心中建立的小警總。

對於政府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對媒體做出許多限制,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指出,若「兒少保護無限上綱,台灣新聞自由將只是徒具虛名的概念」。

【2009/12/31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769097
(轉貼)張小虹:買歐蘭朵送梅蘭芳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別消費了女性團體

(2009/11/19 00:16)

(●作者柳塔莎,北市,世新大學學生。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柳塔莎 

近日,內政部提出將朝性工作者除罪、除罰方向修法,而反性剝削聯盟也召開記者會批評定調不當,要求應嚴懲性剝削者、罰嫖不罰娼。事實上,這樣的口號早在半年前6/15遞交訴求書後,堪稱和平落幕,效率之快,政府終於聽到且終於有幸回應當時一名化名君君的公娼代表在散會後不願離去,當時她對於此次聯盟只是遞交訴求,但未有具體做為的表現,令她悲泣的大喊,「為何十二年前說要辦,十二年後還是這樣?我真的很不甘心,台灣已經沒有任何人權了。」幸好,十二年半的今天,終於啟動了。 

有趣的是,記者會中提出建議的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從事性產業者的女性,大多因經濟匱乏,聯盟雖不贊成她們的性工作權,但支持不能處罰賣性者--這是否也體現了另一種女性沙文主義? 

因為,過去屬弱勢族群的女性,擁護了各自立場也促長了兩性平等法案的通過,一方面在抨擊男性對女性的不公,替女性爭取權益,然而,提出這樣的法案訴求是否矯枉過正,甚至,更對於女性群體中弱勢性工作者的打壓;既然,有感知多數性工作者迫於經濟因素、以非自願的投入此工作,卻主張反對設立紅燈區,肯定娼妓除罪化卻前後矛盾,保障的究竟是女性族群中的弱勢權益還是既有的完美婦女團體形象? 

在市場的供需法則下,有限度的開放性工作,保障性工作者的需求與健康管理,也使得需求有宣洩之處,集體集中管理,不讓犯罪在陰暗處發酵,不讓人蛇集團有文章可作,女性團體若只是為主流女性發聲卻視底邊工作者娼妓為犯罪的、販賣女體的單一思考角度,不免自我異化過度消費女性主義了。 

●NOWnews 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nownews.com 

(●作者柳塔莎,北市,世新大學學生。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張小虹:買歐蘭朵送梅蘭芳
張小虹

「買歐蘭朵送梅蘭芳」是台灣文化界最新一波的藝文促銷活動,口號響亮,創意十足。一邊是兩廳院策劃的首屆台灣國際藝術節,邀請了國際知名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為兩岸第一旦角魏海敏,量身打造英國現代主義女作家維吉妮亞.吳爾芙的作品《歐蘭朵》,將在二月下登場。另一邊則是大陸導演陳凱歌的電影《梅蘭芳》在台上映院線。於是劇場與電影送做堆,買戲票送電影票,相互拉襯。

電影《梅蘭芳》 性別詮釋保守

先談《梅蘭芳》裡的假鳳虛凰。「乾旦之王」梅蘭芳與「坤生之后」孟小冬的一段情,該是梨園行民國史中最「匪夷所思」的一段佳話。基本上可以有三種截然不同的讀法,一種是戲臺上與戲臺下的截然斷裂,在戲臺上扮女人的梅蘭芳和扮男人的孟小冬,下了台一個是貨真價實的男人,一個是如假包換的女人,絕無「性別錯亂」之虞,畢竟戲臺上是扮演,而戲臺下則是真實人生,涇渭分明。而另一種讀法則是戲臺上與戲臺下的連續延伸,戲臺上的梅蘭芳著女裝扮旦角是扮裝,戲臺下的梅蘭芳卻更像是一個著了男裝的女人,也是扮裝。而第三種讀法則是跳脫西方現代定義下「男人」與「女人」的性別界定模式,戲臺上京戲的制式化風格與戲臺下觀眾的想像投射,才是讓男人扮的女人比女人還女人、讓女人扮的男人比男人還男人的關鍵。

而顯然電影《梅蘭芳》是採用了第一種最保守、最異性戀楚河漢界機制的詮釋框架,讓梅蘭芳與孟小冬的故事,簡化成一個直男人與一個直女人的外遇故事。電影中他們初次相會,在眾人的慫恿下,孟小冬扮唐明皇、梅蘭芳扮李鳳姐就唱將起來,沒一會工夫就笑了場,「沒扮上,怎麼看你都是個男人」,「沒扮上,怎麼看妳都是個女人」。其實電影院裡的觀眾看見黎明與章子怡一亮相,就早已笑場了。一個呆滯溫吞毫無纖細敏銳感的梅蘭芳,一個小蠻腰扭屁股走路的孟小冬,如何可以說服我們相信這個男人是讓人如痴如醉的第一乾旦,這個女人是叱吒風雲的第一坤生。電影《梅蘭芳》一開場就撇清了梨園行與相公文化的歷史連結,再讓「乾淨」的邱如白與一身白袍的梅蘭芳訂下兄弟之盟,不讓任何「男男性交」的聯想越「男男社交」的雷池一步。而孟小冬的出現,就更坐實了梅蘭芳做為一個異性戀直男人的穩固性別與性慾取向認同,硬生生地把戲曲中經由扮演而鬆動游移出的各種曖昧情慾,各種假鳳虛凰,全都打壓了下去。

劇場《歐蘭朵》 打散二元對立

而這些鬆動游移出的性別排列組合與性慾想像連結,正是吳爾芙《歐蘭朵》偽傳記偽小說的重點之所在,由男變女的歐蘭朵,出入男褲女裙的歐蘭朵,看著自己的丈夫說,「難道你真的不是一個女人嗎?」,而丈夫反問,「難道妳真的不是一個男人嗎?」,對比於電影《梅蘭芳》中的「怎麼看你都是個男人」、「怎麼看妳都是個女人」,真是天壤之別。在吳爾芙的偽傳記裡,沒有男人,沒有女人,沒有異性戀,也沒有同性戀,只有打散了男/女、異性戀/同性戀二元對立後,狂野浪漫的性別流變,無可名狀。

陳凱歌坐實了性別的楚河漢界,讓梅蘭芳成了一個無趣的直男人,一個蓄鬚明志的國族主義象徵,我們只能期待威爾森劇場中的梅派傳人魏海敏,能找回性別的虛構性與遊戲感,畢竟當我們想買一個性別自由開放解構的《歐蘭朵》時,千萬別附贈給我們一個性別重新歸位建檔的《梅蘭芳》。

(本文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2009/01/1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221907
裴林的確是異數 黑人總統就造孽(轉貼)裴林當馬侃副手 女性主義啟新頁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Date: Tuesday, 25 Oct 2005 07:13

我一直有一種感覺, 現在在談兩性平等的人, 有很大一部份的人是像台獨宣揚者一樣的虛偽而且偏執。而在談到女性地位時, 女性對女性本身的受害意識形態十分強烈, 強烈到很難去理性溝通。而大多數的男性, 在面對兩性平等中的女性主義者時, 也往往拘泥於傳統上男性是加害者的角色, 而不能理性直言, 又更加強化了兩性平等議題的非理性化趨勢, 以致於公開的言辭上, 都是要扶助女性成長, 壓抑男性的過度侵略, 然後間接助長了女性主義者的政治資本。


在詳細說明我的看法之前, 我必需先聲明我的性別, 我是男性。

好, 回到主題。

[從平等開始談]
首先, "平等"這個名詞本身就有問題, 我從來不相信天底下有所謂的平等這種事。自然界裡除了一片死寂的太空中, 那裡有平等 ? 而有歷史以來也都證明了, 所有宣揚"平等"的, 絕大多數都是陰謀家, 都是想藉由這個名詞, 去謀取自身的利 益者居多。

平等, 根本是宇宙發展的墓地等同詞, 宣揚平等, 和宣揚死亡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 平等這一詞的出現, 也一定能取得群眾中的多數人支持, 而地位愈低下的, 其支持度也愈高。因為平等之所以會喊出來, 一定是在常態分配的左端, 但除了最右端的少數(最強最好的), 每一個人都有右端, 也就是都有比自己強的或好的, 然後這種聽起來對自己絕對有好處的名詞, 當然是大受歡迎。而被剝奪愈嚴重的, 其支持度就愈高。換句話說, 只要有利益分配之處, 只要把平等拿出來一喊, 大概就是群眾支持的保證, 但這和是非對錯沒關係, 純粹是人多力量大, 拳頭出公理而已。

所以, 凡是用了平等這個名詞的, 就都有問題, 因為不平等必然有其邏輯及其原因, 而這些原因綜合起來, 可能才是自然的法則, 也可以說是天理。

舉個例子來說, 大自然中, 肉食動物吃草食性動物, 光從這一點來看, 怎麼樣都不會公平的。但如果深入去探討, 動物學家都會告訴你, 不能不吃, 要是不吃, 到最後連草食動物都要滅種了。為什麼 ? 因為草食動物食量大, 而且出生率高, 幼體成活率也高, 要不是有這些肉食動物平衡著, 草原會崩潰, 然後會提出食物鏈這個道理出來。

其實這一類的自然現象, 只要人力不去干預, 隨地都看得到, 但就整個生物體系的平衡來看, 這沒有什麼不對的, 而且也有其必要性。

所以, 不平等也就是平等, 每一個平等系統之上會有另一個不平等系統會去破壞他, 然後最終的平等系統就是"死寂", 也就是大自然的最後裁決者, 能趨疲, 熵。

這一節的結論就是天下沒有平等這種東西, 凡是提出平等的人, 如果不是騙你的, 那就是魔鬼的代表, 要你去死的, 最好不要上當。如果你堅信人定勝天, 那地震、颱風和土石流會讓你明白, 人是多麼的渺小。

說了這麼多, 如果你還是不能接受天底下除了死以外, 沒有平等這種東西, 那我也沒有辦法, 只能希望你自求多福。

[能追求的只有公道]

沒有了平等, 那人與人間豈不是弱肉強食, 完全沒有了公理正義 ?

人之異於禽獸, 當然是有所不同的, 沒有了平等, 還是可以有公理正義, 而公理正義的標準就是"要怎麼收獲, 先那麼栽", 取得的利益要等同你付出的, 也就是所謂的公道。我這裡有個公道的公式:

所得 = 出發點 + 努力的質 X 努力的量 + 環境變數

其中環境變數就是更上一層的裁決者, 也就是前面平等說裡的上一層不平等力量。這是一張通吃的王牌, 平時可能為零, 但一出現, 可以化負為正, 也可以化正為負, 但在大多數時候, 我們都可以忽略不計, 它的產生, 是由長期的公道或不公道而來, 是大自然用來平衡系統用的。

我們只要努力維持這個公式, 那就可以維持住社會的平衡, 大家也就可以正常發展。但如果想要逆天而行, 累積出來的能量, 就會把環境變數激發出來, 套個道家名詞, 你不妨把環境變數當成是天劫吧。像過去的國民黨和現在的民進黨執政就是個典型例子, 在長期不公道後, 自然就會激發出民變, 進而產生出顛覆的力量, 這就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的天劫。

[兩性不會平等]
當然, 還是會有些頑固份子, 堅信兩性是平等的。為了徹底粉碎這群人的妄想, 我們就從生理, 心理及歷史的角度, 來看看兩性是不是平等的。

從生理來看, 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爭議的, 雖然大部份的結構看起來一樣, 但光從每一個細胞裡的XY染色體就可以說, 沒有一顆細胞是相似的了, 更何況在生殖系統的差異了。或許有些人要從染色體對數或是器官種類這種細緻的地方來談男女在生理上的相似度, 但我認為沒有意義, 生殖系統的荷爾蒙是對全身起作用的, 而不同性別間的差異, 在本質上就是完全的不同, 如果真要用剛才的邏輯去比, 那男人和女人間的差異, 和人類與一隻猴子的差異, 在數值上也許會很相近, 這樣的比較, 有意義嗎 ?

既然生理上是不相同的, 那兩性間去追求平等, 在生理上是立不住腳的。

再從心理來看, 這一點是最沒有什麼好爭議的, 當我自認為我是男的, 妳自認為是女的的時候, 就已經無從談起平等了。更進一步的來看, 當妳以女性角色來和男人要求兩性平等時, 這兩者的不平等就已經存在了。迪卡兒說了, "我思故我在", 有了性別意識後, 平不平等就已經存在了, 一如人只要開始意識到自己時, 就開始存在了不公平一樣, 不平等是如同水和空氣一樣自然的東西。

當人一心一意的去追求平等時, 平等本身就不存在了, 所以, 從心理層面來看, 兩性平等更是不堪一擊。

再從歷史來看, 那也是沒有懸念的東西, 就算到了今天, 兩性間大概也沒有什麼真正平等吧, 從西方到東方, 從古代到現代, 翻開來看看兩性間在地位, 成就, 社會責任及家庭責任的要求裡, 有那裡是平等的 ? 別都說是男性佔據了高位, 那只是結果, 形成這種結果是一種過程, 而非剝奪。

非常多的女性不斷的舉出過去封建社會裡的三宮六院及妻妾成群和奴婢制度來強烈抨擊男性長期欺凌女性, 但卻不會去面對封建時期, 男性必需優先面對各種體力剝奪工作, 及宮中太監數, 權貴人士家中的長工數也不見得會比女性少。

事實上, 女性如果有機會掌權, 對男性的奴役和作風, 也會和男性一樣, 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或女掌權者, 史蹟斑斑可考。與其說是性別造成的, 不如說是地位造成的, 這才是真相。

而歷史上會演進成男性居高位者多, 當然也和兩性間的生理結構有密切關係。古代的生存活動需要靠強大的體力, 而保護家庭, 也需要以體力為基礎的武力來完成, 而且在生理期, 在生育哺育養育期, 都需要保護者, 否則種族也難以延續。而在這樣的過程中, 強大的男性保護一個女性和數個女性, 其實沒有差別, 但要一個女人同時生下數個男人的後代, 在生理結構上就根本不許, 還談什麼一女多男呢 ? 除非是男女數極不平衡的情況, 否則想要有這種狀況, 實在很難。因為當時男性折損率高, 高風險高地位, 這實在很正常。

所以, 大多數女性以現代的安逸環境來去衡量古代的情況, 實在是因為先有了立場後才去找理由, 極少願意去把整個時空環境做一個檢討, 在古代, 體力需求又高, 持續時間又要長, 女性真的難以獨當一面。之所以沒有地位, 和她們對於族群延續貢獻不夠大是習習相關的。但這麼難堪的結論, 又有多少女性主義者願意拿出來先討論 ?

只有現代以知識為力量的環境裡, 才能讓女性不冉受到體力的限制, 取得良好的社會地位, 這只是一種公道的體現, 而不是平等。不用那些女性主義取去爭, 自然而然的也會有這樣的結果, 大自然是很公平的。

所以,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 兩性間都不會平等的。過去不會, 現在不會, 未來也不會。其實, 講這麼多也是廢話, 兩個男人, 兩個女人間都不會平等, 從常識上來看都能明白了, 還需要去證明什麼 ?

[兩性間的公道]
前面提了這麼多, 目的就是要說明, 兩性間要追求的, 是公道, 而非平等。每一個人有他或她自己可以獲得的, 也有他或她要失去的, 社會大眾應該去追索或是處理的, 只是去產生出一個維持兩性公道的機制, 而非去追求虛無飄渺的平等, 那不切實際, 而且違反天理。

我個人認為, 真正要去思考的, 反而是如何落實兩性間的公道。

由於過去兩性平等論甚囂塵上, 女性主義者過度的強調男女間的差異極低, 然後在法律上嘩眾取寵的去爭取了很多的雞肋條文, 反而不願意好好的去體認男女間的差異, 落差的必然性, 文化發展的獨特性, 然後實務的在應當爭取的地方去爭取, 使得現在社會上兩性間的問題日趨嚴重, 不但沒有達到提昇社會生活品質的理想, 反而治絲益棼, 連家庭關係都搞的難以穩定, 幼兒的家庭撫育品質低下。

造成這種現象, 主要就是社會上錯誤的去追求兩性平等, 而沒有去追求兩性公道。

不平等是不可能消除的, 那我們只能以撫平不公道出發。在兩性之間, 最容易發生的不公道就在於男性因為體力及社會地位優勢, 而對女性進行難以啟齒的侵害事件。一種是強暴, 另一種是家暴。這兩者我都予以廣義化, 並不拘限於肉體的暴力加害, 以職權之便或是經濟控制行使的加害, 也歸類到這裡面。

所以, 社會上真正要去爭取的, 其實是讓女性能夠免於恐懼的自由, 並且保有自由競爭及發展的公道。當然社會裡早已有針對每一個人的類似機制, 但對於女性, 我不反對要有一些較為特別的公道機制, 因為那是男性比較沒有機會碰上的。

增加這些公道機制, 並不違反自然, 因為種族繁衍及生活舒適, 是更高的生活要求, 當社會機制對上述要求予以破壞時, 引進一個新的觀念和做法, 是合理的, 而且, 也較能避開所謂的天劫效應。

[兩性公道的機制]

從養成教育起, 就要告訴我們的下一代, 男女有別, 並且要特別唾棄欺負女性的暴力份子, 詳細的說明欺負方法及特徵, 並且告訴下一代要如何的防範和處理。

教育中也要讓女性明白, 女性想扮演被保護角色時, 也要同時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她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較高的服從性。但如果她不想要被保護, 她可以取得自由, 但也要自己去面對這個社會。如何平衡, 由每一個女性個體自己去衡量。

說真的, 我很不明白我們人類的一生, 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無法避免和異性相處, 但在我們受教育的歷程中, 對如何相處和如何相處好的介紹和說明簡直是鳯毛麟角, 全都靠我們自己去摸索和私下面對。

無怪忽社會上男女衝突此起彼落, 各種各樣的悲劇和不可思議的處理模式都有。與其批評那些割腕跳樓的蠢蛋, 不如捫心自問, 國家社會和家庭教過他們了嗎 ?

如何與異性相處, 絕對要列入國民教育內容裡, 從小學起的唾棄暴力加害, 到中學的感情課程及大學的家庭相處, 每一項都要是必修, 以確保社會裡的兩性相處共識基礎。

離開了學校, 在社會裡, 我們沒有辦法去干預每一個人的兩性相處, 那麼, 我們就該建立起公道合理的法律體系, 去特別支持女性。這裡的支持, 我指的是消極性的支持, 而非積極性的支持。

比如保留女性名額, 就是極為糟糕的制度。一個團體既然設了門檻, 就表示裡面要有一定的條件和能力。開一道後門的結果, 反而讓社會更為坐實了女性能力不足的刻板印象。而被保護的女性, 在團體裡也很難被以實力認定, 對個人心理, 也會有微妙的影響。而這微妙的影響就是變的很敏感, 一直記得要為這個"恩賜"的名額做些事, 而這時做的事, 多半也缺乏長遠的思考, 反而急功近利。

既然是一種公道的機制, 法律對兩性間的弱勢者是要予以更為人性化的救弱補強, 而不是一昧的去補上表面的洞。筆者之前曾提到現有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就是這種表面很公平, 但骨子裡卻完全沒有公道的機制在裡面。

一夫一妻制完全寄望在要求一對男女都能舉案齊眉的烏托邦理想上, 但對於這中間弱勢者的另一半, 卻只有一個離婚及贍養費等等兩造必需在力量相當時才能合理爭取到利益的假平等機制上。換句話說, 除非兩個要離婚的人彼此的社經地位相當, 個性強悍度相當, 對彼此的瞭解相當, 否則, 除非強悍的一方心理素質良好, 弱勢一方只有乖乖的忍氣吞聲, 當做是最後一次犠牲...

歐美世界可以一夫一妻輔以離婚贍養等方式來設定婚姻制度, 有其對離婚婦的不在意和陪審制及律師辯護等等多重機制來協助雙方, 以達成較為公道的結果。但在亞州儒家文化影響深遠的地方, 離婚婦女的社會地位, 及在家中雙方資訊不對稱嚴重, 法律制度律師體系迴然不同的地方也依樣化葫蘆, 那我也只能說, 其中對女性的不公道, 真的是令人髮指。

對這一議題, 我已有看法, 有興趣的讀友可以去參考 http://tripc.5d3w.us/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7&blogId=10

[結語]
觀念的改變非一朝一夕, 我也明白在這裡高聲疾呼兩性平等是一種虛偽,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 對"平等"已有根深蒂固期望者而言, 個人的主張是多麼的微薄。但我還是希望能夠在這裡繼續我個人對目前兩性相處的關心, 並且發表個人的看法, 希望能夠盡量的去影響一些人, 盡量擴而大之的讓兩性間公道可以實現。

裴林神啦 馬侃民調逆轉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中)偕同副手裴林(右)赴各地造勢,7日在新墨西哥州準備搭乘競選專機飛往密蘇里州。
法新社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挑的副手裴林果真是福星?今日美國報與蓋洛普合作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馬侃的民意支持度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落幕後,由落後民主黨對手歐巴馬7個百分點,一舉變成領先4個百分點。馬侃人氣迅速竄升,裴林功不可沒。

今日美國報報導,裴林成為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後,馬侃聲勢立漲,以50%的支持度勝歐巴馬的46%,上揚幅度之大,是今年以來首見。

此外,在7日公布的蓋洛普每日民調,馬侃也首度領先歐巴馬三個百分點。蓋洛普9月4日至6日對2765位抽樣選民做的調查,詢問「如果今天就投票,你會支持誰?」結果48%的受調者說會投馬侃;45%選歐巴馬。

今日美國的調查針對最有可能投票的選民,馬侃支持度更達54%,領先歐巴馬10個百分點。就處理經濟問題能力,共和黨全代會前,馬侃支持度還落後歐巴馬19個百分點,會後差距大減為3個百分點。

不僅馬侃,共和黨國會議員候選人也雨露均霑,形象大有改善。共和黨一年來面對的選民「熱情鴻溝」(enthusiasm gap)逐漸縮小。

會前共和黨看好可贏得這次總統大選投票者僅有四成七,會後大舉增為六成,與民主黨有六成七認為可在大選勝出的比率差距大幅拉近。

維吉尼亞大學政治學者薩巴托指出,共和黨全代會十分成功,裴林出線使情勢大為不同,「馬侃現在的境況遠比支持者所想的好」。

不過薩巴托強調,根據1960年以來的分析,全代會後民調結果與大選結果相符者只有一半,「和丟銅板預測差不多,大會回憶褪色之迅速,令人意外」。

布希總統支持度低迷,仍是共和黨難以擺脫的包袱。擔心馬侃一旦當選總統將「布規馬隨」的選民多達六成三,可見一斑。

【2008/09/09 聯合報】

裴林當馬侃副手 女性主義啟新頁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推出女性副手莎拉‧裴林,吸引婦女選票的用意不言可喻。然而,此項決定卻引發美國女性的兩極化反應,女權人士尤其是強烈反彈。裴林對馬侃是否有加分效果尚須進一步觀察,對深植人心的女權主張反而造成莫大衝擊。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推出女性副手莎拉‧裴林,吸引婦女選票的用意不言可喻。然而,此項決定卻引發美國女性的兩極化反應,女權人士尤其是強烈反彈。裴林對馬侃是否有加分效果尚須進一步觀察,對深植人心的女權主張反而造成莫大衝擊。

長久以來,女權人士不斷追求提升女性的平等權利,包括女性的工作權、升遷權、參政權等等。女性候選人能夠出馬角逐白宮,本是眾多女性主義支持者的期望。但是,裴林成為共和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卻讓女權人士深感錯愕,有些人甚至是極為惱怒。

裴林躍居美國媒體的焦點之後,各方的攻訐嘲諷不斷,其中尤以女權人士對她的抨擊最為猛烈。美國最大的女權團體「全國婦女組織」在第一時間就發表不支持聲明,原因是裴林並非「適當的女性」,未能為婦女「發聲」。一向鼓吹應有更多女性從政的女權人士,此時紛紛改變態度,不願為裴林背書。她們的理由是,的確應有更多女性從政,但不是裴林這樣的女性。

目前美國媒體和網路上廣泛流傳的抨擊語言代表作,就是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女性主義立場鮮明的華盛頓郵報記者Sally Quinn接受CBS訪問時直言:「莎拉‧裴林在想什麼,她有五個孩子,一個小孩還是有特殊需求的唐氏症寶寶,還想要成為美國副總統?」

這番談話若是出於傳統型的家庭主婦,或許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的確有許多婦女質疑裴林要如何兼顧母親與副總統兩種角色。但是出自長期鼓勵女性應該勇於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權人士之口,就不禁令人感到疑惑,女性主義所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如果是女性的自主權利、爭取平等機會的權利,裴林似乎正是女性主義的具體表現。她能夠兼顧家庭與事業,不只是女強人,更像是女超人。她踏入政壇是緣起於參與孩子學校的家長會組織,而非出自於對權力的渴望。她以自己的力量邁向從政之路,既非出身政治世家,也不像希拉蕊‧柯林頓有丈夫的人脈與庇蔭,這樣的崛起經過看似平凡,卻又充滿傳奇性。

但是女權人士現在卻指責裴林忽略家庭子女,根本不應妄想追求副總統職位,這與女性主義的長期訴求完全背道而馳。究其原因,在於她的理念與學院派的女性主義格格不入。儘管裴林自認也是個女性主義者,相信女性具有力量與能力,也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其潛能,並且真正身體力行。然而,她維護傳統家庭價值,無意貶低男性地位,更養育多達五個小孩;尊重生命的信念,讓她堅決反對墮胎,這令女權人士尤其無法接受。

在女權人士看來,裴林根本就是一個有著女性外表的右派保守人士,與她們長期鼓吹追求的目標完全相反。如今這種固守傳統婦女崗位的女性竟能成為副總統候選人,對女權人士來說無異是一記悶棍。裴琳的出現,完全推翻了女性主義的基本訴求,打破女性主義的刻板印象,證明女性不一定要揚棄家庭價值才能實現自我,這讓女權人士備感威脅。

裴林也讓女性主義潛藏的階級意識浮上檯面。女權人士不吝於支持希拉蕊,卻對裴林冷嘲熱諷,除了因為她與希拉蕊的政策立場有異、且是不同典型的女性外,另一層原因是裴林並非出身於哈佛或耶魯法學院的政治精英,丈夫則是藍領階級,和華府政治圈距離遙遠。與希拉蕊的都會專業形象迥異的裴林,生活環境更是遠在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捕魚狩獵都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但這些都成為談話節目及網路上的訕笑題材。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對裴林成為副總統候選人感到振奮。雖然她沒有令人敬畏的學歷或顯赫的家世,但卻更貼近一般婦女的生活。很多職業婦女都渴望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但也希望保有傳統家庭生活,因而奔波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她們接受女性主義的部分主張,卻不認為自己是女權人士,因為這個標籤代表的意義太過激進。裴林的出現,讓她們終於有了一個不再遙不可及的偶像。

就連部分男性也認為,裴林是個讓人有親切感的女性,不像典型的女性主義者刻意貶低男性,流露出咄咄逼人的氣勢。這也正是女權人士湧現危機感的主因,女性對自我的看法可能因裴林而改變,傳統女性主義所設定的角色典範或將因裴林而瓦解。裴林能否當選副總統並不重要,她已成功引導眾人重新探討女性角色,思考女性主義的真正意涵與未來走向,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將不亞於民主黨的歐巴馬。

【2008-09-09 聯合新聞網】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020851
黑人女人當權 都是美帝噩夢(轉貼)裴林… 女人為何不選女人?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已正式提名莎拉裴林為該黨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候選人。依常理判斷,美國女權團體既然主張「女人選女人」,應該樂見裴林有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但事實不然。民調也顯示,女性選民的投票意向並未改變。

自一九八○年開始,美國女性在每次總統大選中投票的比率都超過男性,而且女性支持民主黨總統、參眾議員的比率遠遠超過男性,形成了不可輕忽的「性別差距」。一九九二年,女性當選國會議員的比率首次超過百分之十,民主黨的柯林頓也因得到女選民支持當選總統,該年也因此被稱為「女人年」。而美國女選民會比較青睞民主黨,大致不外兩大原因。

首先,在婦女政策上,從一九七○年代起,民主黨國會及各州議員明顯地支持墮胎自主權、兩性平等教育、托育、親子假、改善婦女健康、婦女就業優惠行動等法案。

其次,自一九八○年代起,民主黨在歷屆各級選舉中,提名與當選的女性比例大幅超過共和黨。例如,美國至今只有三十五位女性擔任過參議員,其中就有二十二位是民主黨,而現任的十六位女性參議員中,有十一位是民主黨。在本屆七十八位女性眾議員中,有五十七位是民主黨(其中裴洛西還當上了眾議院議長)。至於八位女州長,有五位是民主黨。民主黨也於一九八四年,提名了史上主要政黨的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候選人。

基上,美國最大的民間婦女團體「全國婦女組織」,在馬侃提名裴林的當天,即發表一份名為〈不是每個女人都支持女人權利〉的聲明,表示裴林雖為女性,但從她的紀錄及發言看來,她不可能為女人說話。聲明強調,女性權益應受到每一個階層的支持,但並非每一個女人都支持女人的權利。

另外,專門為女性候選人籌措競選經費的女權團體Emily's List,也公佈民調結果,百分之五十二支持歐巴馬和拜登,只有百分之四十一支持共和黨人選。

不論是從裴林有五個孩子,還曾當選過阿拉斯加小姐第二名的背景來看,或從裴林反墮胎,反同性婚姻,支持死刑、合法擁有槍枝、對累犯加重其刑、擴大軍力的保守立場來看,希拉蕊的支持者及女權團體確實很難買她的帳。但從裴林的提名演說受到現場及媒體歡迎的程度來看,裴林不僅能幫助馬侃鞏固保守派票源,也能爭取到一些中間及尚未有定見的女選民。

首先,對希拉蕊未獲提名感到失望的女性選民,或許會認為,美國能有一位女副總統是好事。其次,女權團體長期宣傳「女人選女人」,對女選民已產生一定的影響。再者,難免有女選民會想,非裔只佔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歐巴馬都能成為總統候選人,難道「玻璃天花板」不該就此被打破嗎?最後,共和黨過去表現不好,馬侃都能有此「創舉」,難道不應該讓兩黨從此良性競爭嗎?

裴林的入夥,已為美國詭譎多變的總統大選,增添新變數。無人可預知大選結果,但可確定的是,不論結果是誕生了第一位非裔總統,或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它都將是美國的第一次。

【2008/09/08 聯合報】



女性主義<李銀河> <女性主義>
作者:李銀河
譯者:
定價:350元 特價:315元
出版日期:

女性主義的理論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在全人類中實現男女平等。綜觀女性主義的理論,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靜如水,有些主張決死抗爭,有些認可退讓妥協。本書內容含括女性主義理論、女性主義運動、女性主義流派、女性主義論爭及女性主義之後五個單元,以期讀者可以奮


平等與差異──漫遊女性主義 劉亞蘭/著 

吉利根之外:愛美也是女人的「天性」嗎? 

吉利根之外:愛美也是女人的「天性」嗎?

  如果吉利根認為女性喜歡關懷他人是她天生的本性,那麼,女性是否也「天生」愛美呢?在這裡「天生」的意思是什麼?女性主義對愛美的女性,有什麼看法呢?

‧女性主義反對「愛美」女人

  女性主義對女性追求美貌,基本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美貌是一種迷思,是男性為了要束縛住女人所創造出來的「神話」,因此裝扮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取悅男性。所以,舉凡胸罩、束腰、化妝品、美白敷臉,甚至整容、抽脂等美容工業,都是父權社會結合資本家要來賺取女人金錢的手段。這種父權思維讓女人整天沈迷在「維持姣好的身材和面貌」上,使得女人之間彼此競爭,甚至也跟自己競爭,深怕被自己日漸增加的體重打敗,「厭食症」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像厭食症這樣的疾病,之所以大部分是女性的患者,主要原因就是女性總是在意他人的眼光和價值標準,而這裡所說的「他人」,指的是一種集體的男性價值,例如,喜歡把女性的身材化約成一組標準的三圍數字,而女性往往不自覺的把這套不屬於自己的價值內化吸收,強加在自己身上。這種不自覺的強迫和自我要求,既是心理的(把男性價值內化成自己的價值),也是生理的(身體的三圍也必須盡力維持),如果她的身體再也「吃」不進那麼多不屬於她的價值,那麼身體就會用「厭食」的方式,讓自己停止。因此,這一派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女性必須要能走出「愛美」的迷思,因為「美麗的女人」只是滿足了男性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應該要回到自己的身體感受,重新尋找女性自己對身體和美的價值和意義。

‧女性主義支持「愛美」女人

  不過,最近有一些女性主義者對「愛美」開始有不一樣的看法。她們批評上述女性主義者的立意過高,卻未曾了解這些愛美女性的真正心聲。她們認為,對「愛美」的追求不但不會落入父權社會的陷阱,反過來,愛美女性在裝扮自己的過程中,反而更加能夠掌握自己的身體、了解身體的能動性。那些立意過高的女性主義者,只把愛美的女性當作是一個被動的、被男性觀看和消費的客體,卻忽略了她們也可以是一個主動感知、「慎謀能斷」的精明主體。

‧女性「天生」愛美嗎?

  那麼,女性是不是「天生」愛美呢?首先我們可以釐清一下「天生」的意思是什麼。「天生」這個詞在這個脈絡裡通常是指,一個人從一出生,受到體內不同性別的賀爾蒙影響,使她/他容易有某方面的喜好、能力或傾向。因此,「女性天生愛美」的意思是說,女孩子從小一出生,便受到女性賀爾蒙的影響,使她容易比男生更在意美貌,更喜愛裝扮自己。這個對性別常有的刻板印象(女生比男生天生愛美、愛打扮)我們通常稱為性別的「本質論」。這個意思是說,某種生理性別的人,就會自然而然的附帶著某些特定的心理素質、行為模式和社會角色。例如:生下來是女生的人,我們就認為她應該「生來」就比較細心、注意容貌、愛乾淨、不喜歡曬黑、喜歡逛街、適合當保母或在家照顧家庭;至於生下來是男生的人,我們就認為他應該「生來」就比較粗心、好動愛玩、不在意容貌、應該出外打拼應酬。然而,這種性別的「本質論」一直受到許多批評,因為它忽略了:其實一個人的生物特質、心理特質和社會文化環境,常常相互影響,甚至有時候社會文化的影響還會大過其他兩者。而這個看法就是晚近許多女性主義者關注的性別的「社會建構論」。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3020007
頁/共30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