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梅峰臺中市長政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家國主義與教育資料】
 瀏覽34,987|回應124推薦4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Vi
早早安(顏俊家)
YY (O太太)
faith信心

愛八卦? 祖宗遺傳的


編譯倪婉君∕法新社巴黎十五日電

為何一般人愛看連續劇或八卦雜誌 蘇格蘭心理學家在十七日出刊的「新科學家」期刊中提供科學證據說明,表示一切要歸因遠古流傳下來的「生存機制」(survival mechanism)。

研究人員找來十名志願者進行類似「傳話」的心理遊戲,請他們分別閱讀四篇不同文章,然後要求受試者看完後憑印象將內容寫下來,傳給對照組人員看,類似過程重覆四次。

研究人員比對原文和受試者寫下的文章,發現只要原文中涉及「八卦類」資訊,像是欺騙、出軌或其他人際互動,受試者就容易記住,而且大多能夠「忠於原文」。

結論顯示,一般人對於其他人的私生活較有興趣,研究人員找出的合理解釋和「生存機制」有關,並且要從遠古人類解釋起。數十萬年前人類進化到「智人」(Homo sapiens)階段,當時遠古人類基本的生存技能,就是知道其他族人在做什麼,以及是否關係到他們個人風險和利益。

聖安德魯斯大學研究人員梅蘇迪表示,若靈長類動物的智慧進化是要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像是如何對付他人欺騙等,那麼很有可能現代人類「傳承」這份先人遺產。

因此,研究團隊深信這種「不知不可」的生存機制,就是連續劇和其他八卦媒體「歷久不衰」的原因。研究內容同時刊於英國「心理學」期刊。

【2006/02/16 聯合晚報】



(向推薦的前三位朋友致歉,原主題文搬家至討論區)


本文於 修改第 1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6333
 回應文章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全球六千萬童 離教育很遠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教育M型化比財富M型化的危機更大


2015-06-13 01:53: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炎炎夏日,「考季」也是「烤季」。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出爐,多少目光集中於五A的話題,不外哪些明星學校出了多少五A和作文六級分的學生。但另方面,專家卻關心著英數成績「雙峰」的現象加劇,簡單說,就是很高分和很低分這兩端的學生人數都出現高峰;英數兩科竟有三分之一學生的表現待加強,數學非選擇題有十萬名考生抱了零鴨蛋。這正是一般人常聽說的M型化現象。

M型化,現在成了常識語彙,民眾甚至習以為常,好像社會裡本來就是有錢人很多,窮人也很多;高分學生多,低分學生也多。但道理絕非該當如此。一個發展均衡的社會,不管是家戶財富,乃至一般人的身高體重,多半呈現「常態分配」:兩極端的人數偏少,多數乃「普通人」落在中間位置,亦即表現出統計學的「鐘形曲線」。二十年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還以「鐘形曲線」為書名,探討美國社會中個人的智力和階級結構問題。除了會考成績,更嚴重的是,今年有三萬多名國中生因為畢業門檻提高而「畢不了業」,只能拿到修業證明。

不論是「朱門酒肉臭」或「路有凍死骨」,都應該只是少數的極端。半個多世紀來,台灣從均貧走向均富,曾有超過半數民眾自認是中產階級,那是財富分配「單峰」的鐘形曲線年代。但二十世紀末期的資本主義惡質發展,全世界都發生財富集中和財富剝削,M型化的「雙峰」現象出現,台灣也未能倖免,社會上漸有「中產階級不見了」,或集體向下沉淪的危機。以往在普通百姓之間,口袋有錢、沒錢的比較,差別也許只在吃牛肉麵或陽春麵之間。但現在,一個名牌皮包的價錢,動輒是大學畢業生月薪的好幾倍;精品店店員終其一個月勞動所得,買不起她所賣出的一件襯衫。

M型化現象對普羅大眾的打擊,與其說實質生活水準下降,不如說心理層面的「相對剝奪感」的加劇。也因此,社會瀰漫仇富心理,動輒號召出群眾上街頭,美國有「占領華爾街」運動,台灣則見無殼蝸牛抗議風潮再起。各國政府都為處理財富M型化問題傷透腦筋。

台灣教育出現學生成績M型化趨勢,這遠比財富分配的M型化更令人憂心。社會的貧富差距雖勢所難免,但教育以往被認為是「窮人翻身」的重要管道,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度也使許多平民或貧家子弟得以懷抱「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夢想,力爭上游。陳水扁傳奇雖以貪腐入獄畫下不美麗的句點,但三級貧戶之子選上總統,仍是台灣民主史和教育史的重要事例。

如今,社會財富分配的M型化現象,顯然進一步侵蝕到教育,使學生成績也發生M型化的效果。並不是有錢人家小孩必然成績比較好,但所謂「資源多」的階層,使小孩的競爭力也贏在起跑點上。教改一改再改,政策目標往「平等化」邁進,包括多元化人學方案增加智育以外的其他學習表現列入甄選考量,「繁星」計畫讓偏鄉校園的優秀學生也有出頭管道。但台灣父母望子成龍的急迫心情造成民粹壓力,學生成績評鑑的手段在執行層面也出現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裂縫。在這種情況下,多元入學方案暗藏「多錢入學」的玄機,學生從才藝項目到社團服務、乃至面試服裝,都成家長投資較勁的場域;出題以活潑為名行刁鑽之實,偏離評量基本學力的主軸,讓補習成為必要之惡;縱然宣稱開辦十二年國教,也因「特色招生」之謂而替明星學校另闢悖離國民教育平等精神的蹊徑……。凡此種種,都讓有資源者更「有辦法」,無資源者更難翻身。

貧富差距拉大,政府用累進稅率、福利政策等作為,希望達成財富重分配的效果,降低M型化的負面影響力。但若財富和家庭階級的威力被複製於校園,則教育不再是促進階級流動的工具,反而成為階級「世襲」的幫凶。一旦教育失去平等的起跑點,偏鄉的孩子繼續受限於偏鄉的教育資源貧乏,明星學區、精英家庭的孩子繼續受保護於優勢的教育環境,則所有社會正義的口號將成泡影。

關心財富M型化的人,應更關心教育M型化的議題才對。

應屆畢業生求職卡位潮 提前引爆

2015-04-26 03:58:57  經濟日報 記者鄭杰/台北報導


畢業季倒數,畢業生積極搶入求職市場,提早卡位。人力銀行調查,今年應屆畢業生搶入職場意願是近五年來新高,加上景氣逐漸明朗,企業大舉徵才,專家評估今年求職熱潮恐提早引爆。

1111人力銀行及yes123人力銀行近期對新鮮人的調查結果都顯示,今年有高比率的應屆畢業生計畫畢業後立即投入職場,皆創下近年來新高。1111人力銀行調查有七成三受訪者將投入勞動市場,yes123人力銀行調查,更有高達94%的應屆畢業生選擇「先就業」。

高學歷持續貶值 新鮮人起薪調漲乏力

2015-04-26 03:58:57  經濟日報 記者鄭杰/台北報導

隨高教人數快速成長,高學歷持續貶值,造成新鮮人薪資起漲乏力。近14年來物價漲幅近15%,但根據勞動部調查,同期間碩博士學歷新鮮人起薪僅成長5.3%,大學學歷新鮮人更慘,起薪不僅沒漲,甚至還縮水。

勞動部調查,1999年研究生學歷以上新鮮人起薪平均為3萬388元,至2013年僅小增至3萬2,017元,大學學歷則是由2萬7,462元跌回2萬6,915元。

依教育部統計,自2004年至2014年,國內碩博士班增加超過1,000所。

調查:美大畢生起薪 今年升至近2百萬

2015-04-25 03:15:36  世界日報 編譯和釗宇/綜合23日電

大學畢業生起薪今年提高,他們的財務終於能擁有一些餘裕。

CareerBuilder網站對2175位公司經理人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雇主表示,他們將會支付比去年更高的薪資。儘管26%表示他們計畫支付的工資年薪不會超過3萬元(美元,下同),但是仍有26%的雇主表示他們計畫將大學畢業生的年薪提高到5萬。根據調查,助理護士、助教和銀行業務員是起薪最低的職位。

但是如果你還沒找到工作,請別高興太早。專家坎特羅維茨說:「要注意,這只是平均水平,並不代表個人的的工資一定會漲。」

根據1月份「全美大學及雇主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針對316位雇主的調查,總體來說,2015年畢業生的起薪將達到6萬2998元(約新台幣195萬)。作為比較,另一份針對4萬5370位2014年畢業生的調查顯示,他們的起薪約為4萬8127元。

另外,不同的學科和專業存在不同的情況。2015年畢業生平均起薪的差距很大,從石油工程專業(petroleum engineering)的8萬600元最高,到人文學科/通識教育(liberal arts/general studies)畢業生的4萬3852元最低。

Payscale網站的一項報告對207個大學專業進行了調查,有些專業的起薪甚至低於3萬5000元,包括運動訓練專業(athletic training)的3萬5000元、社會福利(human services)領域的3萬3800元,以及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專業的3萬2200元。

台灣博碩士浮濫 求職優勢不再

2015-04-26 03:58:56  經濟日報 記者鄭杰/台北報導

情境圖。 圖/Ingimage

碩博士生滿街跑!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國內碩博士生人數已衝破120萬人大關,未來三年預計將再添20萬人,但在供給大增、差異化難區分下,碩博士生的高學歷光環越來越黯淡,求職優勢不再。

內政部統計,去年底國內碩博士人口已達123.7萬人,較前一年增加5.81%,是各教育程度人數增加最快的,十年內國內就多了72.5萬多位碩博士生,成長率高達140%,25歲至34歲年齡層,每十個人就至少有一人擁有研究所學歷,若再以平均每年有6萬多研究生畢業推估,三年內國內碩博士生人數將高達150萬人。

然而,隨碩博士生人數年年成長,供給增多、競爭加劇下,高學歷等於就業保證的鐵律似已被打破。yes123人力銀行公關副理楊宗斌指出,現在職場中無論是代表需求端的企業或供應端的求職者,都認知「高學歷非就業保證」,因此現代人不再必然一路直攻研究所,而是會先進入職場後,再視需求升學。

就yes123調查,僅有16%的企業認為若求職者擁有碩士學歷的話,對求職有加分作用,更有六成八的企業表示,新鮮人就算有碩士以上學歷,薪水也不會比較多。

青年族群也對高學歷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有所警覺,有意願繼續攻讀研究所的人數也逐漸降低。據調查,只有一成八的人認為擁有研究所以上的高學歷為就業保證,因此反映在攻讀研究所意願上,也僅有26%的大學學歷者想要再讀碩士,更有高達92.7%的人都認為,花時間多念個學位的投資報酬率並不高。

教育部的統計也佐證這樣的看法,2010年時國內正就讀研究所的人數達到高峰,碩博士生加起來超過20萬人,但近年來無論是碩士或博士生在學人數卻是年年下滑,這兩年來碩士生在學人數更是平均每年大減5,000人。

圖/經濟日報提供

全球5800萬童 離教育很遠

2015-04-09 14:55:36  聯合晚報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8日公布的一項最新年度報告中指出,全球約僅三分之一國家達成2015年基本教育普及化的目標。

共有164個國家2000年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卡舉行的UNESCO全球教育論壇會議中,達成至2015年確保全民均能享有基本教育的協議;然而,報告指出,僅少數國家達成目標。

報告說,部分歐洲國家與古巴、吉爾吉斯、蒙古等國達成目標,巴基斯坦、葉門與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則遠遠落後;報告又說,在上述164個國家當中,約僅半數達成初等教育普及化的目標。

UNESCO秘書長艾蓮娜.波科瓦表示,過去15年,「全球在這方面已有顯著的進展。由於1990年代的趨勢已經消失,成百上千萬的兒童得以接受教育。」然而各國政府必須將確保「最貧窮的國民,尤其是女孩得以接受教育列為最高優先。」

報告指出,全球最貧窮兒童無緣接受教育的機率是出身最富家庭兒童的4倍;全球目前約有5800萬名兒童無法接受教育,另有大約一億名兒童無法完成初等教育。

報告又說,初等與中等教育的性別平等狀況已有改善,然而女孩的教育往往受阻於「早婚與懷孕」。

不識字人口 三分之二是女性

2000年的達卡教育高峰會同時訂出不識字成年人人數減半的目標,然而不識字率僅微幅降低,由2000年的18%降至2015年的14%。

UNESCO表示,全球的不識字成年人約7.81億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

「人人可以上大學」的真相,其實是窮人借錢穩定高等教育 民進黨立委鄭麗君:教育公共化才是教改唯一解

Posted on 

這幾年,從反黑箱課綱、高等教育退場,到近日的大學整併、繁星入學,教育議題總是充滿爭議。教育是國家之本,如今在台灣千瘡百孔的教育體制下,該如何細緻規劃教育政策,實為難題。今年,換了新國會、新執政黨,也令大家好奇,新政府在教育議題上是否會做出不一樣的改變?

民進黨立法委員鄭麗君,擔任第八屆立法委員期間,多次替反媒體壟斷、反黑箱課綱等學生運動發聲,也在立院裡發揮教育與文化專業,力推多項法案。長期關心青年發展的她,內心一直有相當清楚的教育藍圖。鄭麗君深信,青年人才的未來是國家最優先考量,若現今的教育結構能提高公共化比例,讓學生的培養環境能以適性發展取代競爭,台灣才能成為一個更具有思考力的國家。

IMG_4352

圖片:民進黨立委鄭麗君 / 攝影:黃佳玉

  • 從青輔會到不分區立委   年輕人是社會發展的關鍵

2004 年,鄭麗君擔任青輔會主委,是阿扁時代最年輕的部會首長。青輔會任內,鄭麗君推動許多與青年社會參與相關的活動,包含青年國是會議、審議式民主、並策畫《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

「對於青年的發展要有想像,如果沒有這個想像,很多規畫都只能在既有的權力關係或資源分配的邏輯中思考,那就無法以價值導向,沒辦法培養長遠思考。加上我們的民主還不夠成熟,大部分是短期選舉考量,這個選舉拉力會讓我們的思考一直被困在當下。」

因此,鄭麗君在政策思考上以青年為主體,「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所以如果有辦法汲取這個能量,包含來自青年的監督,甚至於反對,你才有辦法做出比較超越式的思考。」對鄭麗君而言,年輕人的政策不能以短期、局部的方式思考,更是考驗政府對國家發展的長遠規劃,決定整體社會的內涵,以及下個世代人才的核心能力。

圖片:年輕人的教育、工作與公共參與是國家發展重要面向 / 來源:大紀元

在鄭麗君的青年政策思考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青年的教育,就業以及社會參與。

「教育決定我們下個社會的人才與人的核心能力,就決定這個社會的內涵;年輕人的工作決定了我們的經濟型態;年輕人的社會關懷決定了我們這個社會是否能變得更為成熟。

可是目前台灣社會的狀況是完全顛倒的,教育出問題,年輕人無法階級流動,反重分配,弱勢家庭無法得到支持,所以畢業以後還是低薪,就算找得到工作也找不到好工作,所以他們無法發揮他們的能力。如果青年無法發揮他們的能力,我們的經濟怎麼可能創新,怎麼可能升級?… 因為貧窮,年輕人沒辦法成家立業,下一代還是會有一樣的問題。最後,年輕人如果不關心社會,這個社會就會讓少數人一直在決定。永遠是當下的既得利益者在決定,年輕人就更不可能有未來性。」

鄭麗君認為,三大面向是青年政策的重要方向,「這幾年有學運來製造出一個破口,我覺得是學運跟公民運動逼使政治輪替,但是要反省的是,我們可能有青年的選票,但是不是有辦法在政策上有新的青年視野出現,還是未定數。」鄭麗君坦承,雖然自己是未來多數黨的成員之一,也必須不斷提醒與建議,努力撐起青年在社會上可以有所發揮的空間。

  • 高教改革問題 核心在於教育資源分配失調

從上一屆開始就擔任教育與文化委員會的鄭麗君,對於目前的教改議題更是感觸良多。鄭麗君指出,台灣升學導向的教育是民眾的壓力來源。

「什麼叫做升學導向的教育?目前的台灣教育是考試、競爭與淘汰的過程,考試成為競爭工具。其實考試本身沒有對錯,如果你用來作為評量,比如法國的會考只出兩題,考驗學生的思辨能力,跟用考試來讓學生競爭,是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但考試成為競爭工具,就會扭曲教學現場的理想。競爭意味者淘汰,教育資源集中在競爭的勝出者身上。我們都知道凡競爭社經地位一定有影響。社經地位弱勢的家庭在競爭過程中通常也都是弱勢的,只有少數有辦法追求與其他一般家庭一樣的表現。」

在升學過程中出現激烈的考試競爭,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鄭麗君指出,在其他國家,高等教育公共化的比例都高於台灣。舉例而言,美國有 68% 的公立就學機會,紐西蘭約為 90%,歐洲國家則是 100%。相較之下,台灣的公共化比例,在大學約為三成,高中職也僅約四成。同時,因為台灣的公立大學長期擁有國家提供的教育與研究資源,「大家心目中低學費又能提供好品質的學校比例很低,為了要得到 cp 值最高的教育,當然會有非常激烈的競爭。

教育現場扭曲的根本在於教育資源的競爭,因此,修改入學考試只是換湯不換藥。「最大的問題是國家在整體教育中的角色,政府長期不去面對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鄭麗君指出,公共化比例的問題是跨越黨派的問題。從 90 年代要求廣設高中大學,高等教育擴張,努力達成人人有大學念的理想。但事實上,高教擴張的以私校為主,公立學校並沒有變多,整體教育結構公共化的比例沒有改變,考試競爭也依舊存在。

  • 人人有大學念的殘酷真相 弱勢家庭用學貸撐起高教

然而,私校大量擴充卻帶來另外一項嚴重的問題。政府為了保持「人人有大學念」的現況,補助私校經費,長期而言,造成台灣高等教育公私立定位不明。鄭麗君說明,

「通常多數國家的公立教育透過政府補助,學費較為低廉;而私立學校則自主營運,學費上並無限制,除了少數政策有產學合作需求,基本上私立學校自行負擔所有營運經費。台灣公私立大學混淆的情況下,針對私立大學學費進行管制,私立學校經費限制,又沒有公立大學那麼多資源,品質參差不齊,在考試排名上也比較後段。

公私立定位不明,造成弱勢家庭因缺少競爭條件,只能唸學費較高,品質較為參差的私立大學;在升學競爭中較優勢的學生反而可以念到學費低,品質高的公立大學。」

鄭麗君對於過去不論國民兩黨,皆無法逆轉高等教育困境感到痛心。「民進黨過去的方法是補貼弱勢貸款的利息,可是這不是治本的方法。」鄭麗君十年以來追蹤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最終得到令人難過的感觸,「台灣人人可以念大學的真相是,沒有錢的人必須借錢去念高學費,品質參差不齊的學校。政府在裡面的角色完全失靈,透過弱勢家庭借錢穩定高教體系,維持私立學校的營運,這是極端不公不義的事情!

圖片:現有教育讓學生負債累累 /來源:Student Loan Debt Thinker

然而,國家一直累積學貸,使青年貧窮化的狀況持續惡劣,學貸造成財政赤字,這樣的問題回到個人身上,影響更是劇烈。「你可以想像教育讓每個家庭都在負債,」鄭麗君提出這幾年國會辦公室進行的研究數據,「假設我念大學需要背學貸,那大學總共大約花費 60 萬,若又要念到研究所,則大概借到 100 萬。一個年輕人 20 幾歲畢業就開始負債。以年輕人薪資來說,六成左右的人可能薪水 3 萬,扣除生活費等等,要還完學貸,大概要還到 30 幾歲。加上現在高房價,如果你想買房子,存到頭期款都已經準備要退休了!」

台灣目前的教育環境不僅難以培育年輕人才,甚至拉大台灣的貧富差距,使缺少競爭條件的年輕人苦不堪言。

鄭麗君更進一步指出,貧窮的可怕並不純然是「沒有錢」而已,連帶生活中思考、進修、娛樂的可能都被剝奪,年輕人要溫飽自己就已經很困難,不可能有時間進行自我提升、創新技術,更不可能讓年輕人有足夠的空間與心力思考台灣社會發展。

「政府應該要讓年輕人有一個安定的教育、提供就業機會,讓年輕人有充足準備去發展他們的人生,再進一步搭配居住與照顧政策,這些都是攸關重分配的三個方向。政府安定好一般家庭的這三項負擔,社會自然會就會進步成長。現在的政策問題不是只有教育之於青年,更是維繫社會的世代正義的問題。世代正義的核心就是階級複製和貧窮化。」

但現在,社會讓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國家也無法累積人才,對於鄭麗君而言,這是相當糟糕的惡性循環。

  • 現有制度千瘡百孔  教育公共化是最佳解

既然台灣教育制度千瘡百孔,到底要怎麼改善目前的制度問題?對此,鄭麗君始終認為,教育公共化,重新進行教育的資源分配,是最重要的事情。

現在的教改都是改教學現場,但如果不從整體結構調整,問題不會解決。這部分甚至從現在大專院校的資源使用就可以直接先去改善。校地使用、硬體設備,這些是不是有過度浪費的問題?

鄭麗君認為,現有教育制度需要進行長期結構調整,並逐步改善入學方式。鄭麗君以韓國為例,目前韓國擬定全國社經資料庫,建立學習歷程檔案,從龐大的資料庫觀察學生學習狀態,全面的方式審核入學群體,要求學校在招收學生時需要保持在族裔、性別方面的多元性,致力解決教育重分配問題。

「多元是教育追求卓越的元素,很多國家已經有這樣的概念,但是台灣還停留在商業機構所做的國際排名。」鄭麗君對教育部的方式非常不以為然,「教育部對學校的資源補助沒有價值導向,在分配上又以頂尖為名,搞出許多形式化的評鑑,用比賽的方式下放資源,卻說不出這是什麼樣的『卓越』」。缺少對教育長遠規劃與價值導向,競爭導向、考試為優先,自然而然也衍生出黑箱課綱等問題。

其實課綱本身就代表教育是由上而下,國家告訴人民你要怎麼思考事情,可是教育的本質不應該是這樣,為什麼政府要管這麼多?應該讓民間自然去發展教材,由下而上發展教育內容,逐步免試化。這是我長遠的理想,政府承擔一定的公共責任,我們逐步推動免試,可是資源結構不改,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目標。

鄭麗君認為,過去教改重點都擺在教育內容,可是不面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依然不會解決。「老師和家長會反對,那不是他們的錯,從既有規則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考量,但過去政府的角色權力很大,卻沒有負責任。」鄭麗君過去曾向政府建議,應該先花 4 到 8 年的時間做教育結構的改革,讓就學機會分布平均,品質均優化,再一步到位達成免試。但 12 年國教倉促上路,使人民對於教改有極大的反彈。

現在,學校為了經營存活,開始走向教育商品化、師資彈性化、學費市場化的道路。大學為了經營開始有整併問題、調漲學費,學生需要繳納越來越高的學費、學校不聘正職老師,許多師資只能四處兼課維生,種種問題使整體教育產業越來越惡化。

圖片:大學整併問題造成極大爭議/來源:鄭麗君粉絲頁

  • 改善由下而上教育思維  讓學習回歸適性發展 

十年以來,鄭麗君從台灣智庫、青輔會,到成為立委,對於教育體制發展感觸良多。鄭麗君回憶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在台大時期就對於思辨充滿興趣的她,從理工科系轉到哲學,後來到巴黎深造,「歐洲的教育模式很不一樣,他們鼓勵你發展自己的思考,和別人討論你自己的想法」。也就是這樣的生命經驗,使得鄭麗君認為,高等教育的發展不該只是技術的傳承,更是國家人才培育的重要關鍵。

「教育的主體應該回到學生身上,」鄭麗君一直期許一個可以讓年輕人自由思考的教育體制,「長期而言教育結構的改革是公共化,關於教育內容方面,則要透過教科書廢除審定制(註一)、課綱柔性化、逐步改善考試結構,這都是彼此相關的。」鄭麗君認為,改善教育結構與重新以長期眼光思考台灣教育制度核心目標,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在新的國會中,鄭麗君依然會為了台灣的高等教育持續打拼。認真的她不因為民進黨的勝選停下腳步,鄭麗君表示會持續提醒自己,民進黨在這次勝選之中,看到的是民眾對於不公不義事件的反彈、中國因素的侵蝕。在種種反民主與民主倒退的問題上,政府更應該承擔起責任,在青年發展的議題上有更長遠的目光。

圖片:鄭麗君未來在教育與人權上都會持續推動修法並監督行政/來源:鄭麗君粉絲頁

 

註一:鄭麗君委員期許推動現行的教科書廢除審定制。目前,台灣的教科書依照課綱編輯完成後,要再給教育部審查機制確認,若有錯誤需再修改。但審定機制和憲法所規定的出版自由有所衝突。觀察其他國家,目前的教科書制度分四種,依照自由度為:部編版、審定制、評選制、自由制。大致而言,部編版為政府出版,以威權國家為主,如:北韓。審定版為政府有審定教科書之權利,目前台灣與多數亞洲國家都是採取這樣的方式。評選制則由國家附屬委員會針對不同教科書進行評選和推薦認定編輯教好的教科書。英國則採取自由制,沒有特定教科書規定。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312205
(轉貼)李遠哲:教改過錯 不應把我當焦點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遠哲:教改過錯 不應把我當焦點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20年前的教改召集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強調教育改革是社會改革一環,若政府財稅不公,民眾生活在不公義社會,教改不可能成功。記者林俊良/攝影

「四一○教改」邁入20周年,當初擔任教改審議委員會召集人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因教改問題成眾矢之的,他上午指出,20年前接下行政院教改會召集人是基於責任,但教改會是臨時編組,不是行政單位或機構、沒有經費,把「單一對象」當作教改過錯的焦點,對促進改革不僅沒有幫助,也是不對的。

社會不公義 教改難成功

李遠哲還說,教育要改革,首先社會要先改革,如果政府財稅不公,民眾生活不公不義,教改不可能成功。

台師大今天舉辦「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四個國家、200餘位國內外學者參與,李遠哲以「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李遠哲說,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只是一個為期兩年的臨時編組,不是長期編組,僅提供建議,後來政黨輪替,外界卻把矛頭指向他,「受到委屈,沒有關係,但對社會是非不分,感到遺憾」。

教長換太快 政策太匆促

李遠哲表示,教改20年來,國內教育部長換得太快、九年一貫教育政策還沒準備好就匆促上路,都是教改失敗原因,他指出,挪威等國家,學生念到大學都是免費,「十二年國教是免費的嗎?」

李遠哲說,「多元入學」升學管道,要求學生要會打籃球等各種才藝,許多外配子女或鄉下學生反而沒有機會,「到底十二年國教要達到什麼目的?教育部長必須想清楚」。李遠哲認為,教改要成功,社會要先改革,但台灣至今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講「行行出狀元」根本沒人相信,在「贏者全拿」社會,大家都想變成贏者,難推動多元化社會。

他將這種情況歸咎台灣環境「不公不義」,他說,政府負債太高,導致台灣年輕人一出生就負債上百萬元,對未來沒有希望;房價高漲,中研院附近一坪從10幾萬元漲到60幾萬元,年輕研究員根本買不起,連院士都要住到外縣市。

看台灣未來 「非常黯淡」

李遠哲表示,政府經費只占GDP(國內生產毛額)13%,能做的財務重分配有限,有錢人、大企業不納稅,三民主義「漲價歸公」不落實;挪威政府經費占GDP 31%,採很高的累進稅率,挪威家庭不會限制孩子學藝術、跳舞,基本的公共設施、子女教育與社會保險都有保障,未來收入少一些沒關係。

他感嘆,台灣現在面對的將來,「是非常黯淡的」,若社會要成功改革,就要先讓社會公平合理,才能扭轉價值觀。

教師失業潮 恐衝擊供需市場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許俊偉/台北報導】

教改廿年,台灣的大專校院從廿九所飆升到一百六十多所,面對高中畢業生將瞬間減少三萬人的「一○五大限」,教育部預計後年輔導大學退場、減至一百所大學,上萬名教師恐失業;不僅學界和教育團體開砲「失敗的教改就像詐欺」,勞動部長陳雄文也憂心未來幾年的高知識分子勞動力供需問題。

陳雄文說,一○五大限不只是失業教授屆時找工作會有問題,恐怕也會衝擊到原本要畢業進入職場的博、碩士。他說,就業市場對高等人才需求有限,但突然間大量高等人才流入就業市場,從一○五到一○七年,恐怕至少會有三年將供需失衡。

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劉源俊昨天批評,孩子被騙上大學,結果學非所用、學歷貶值,廣設大學讓技職人才流失,面對一○五大限,大學又將相繼關閉,直言「這些爛攤子沒得救了。」

劉源俊說,廿年前有人跟李遠哲提醒未來會少子化,廣設四年制大學不妥,尤其當時日本已經出現少子化問題,忙著在解決大學退場問題。他說,教改錯誤不能全部歸咎李遠哲,但「李遠哲也太過雲淡風輕,都不檢討、反省自己。」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李遠哲聲望高,沒人敢反對。」但教育政策缺乏完整程序,也沒有緩衝空間,政府執行時,李又無法監督,導致廿年來荒腔走板。

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認為,教改不是一個人的責任,時空背景不同,決策就會不同,當時沒人想到這麼快面臨少子化,他也反對一○五大限草率關閉六十多所大學。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說,「批評李遠哲已經來不及了。」他認為,每年陸生有三百五十萬人無法上大學、東南亞的大學錄取率也只有兩成,這些都可轉成台灣的招生容量。

高教拚轉骨 教育部下月提案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教改廣設高中大學,造成今日大學面臨退場的惡果。教育部昨天表示,當時教改沒考慮少子化,讓大學過度擴張,「確實需要檢討」,教育部預計下月提出「高教創新轉型」方案,針對大學轉型退場提出具體政策。

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俊權表示,教改一九九四年啟動,當時社會氛圍很複雜,李遠哲願意挺身而出,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兩年後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作為教改藍圖,教育部表示感謝。

王俊權指出,綜觀教改廿年,確實讓教育現場產生「正面效益」,包括國中小班級人數降到卅人以下、關懷弱勢、校園性別平等、禁止體罰等,也因為教改的遠見,帶動教育民主化。

王俊權指出,廣設高中為十二年國教打下基礎,「現在看起來是件好事」;當年廣設大學,確實有教育、選舉等非教育考量,甚至還有「一縣市一大學」的呼聲,確實需要檢討。

王俊權指出,少子化、高齡化、數位化是教改過程中出現的新衝擊,教育部也積極祭出「新設大學及學校改制改名從嚴審查」、「系所招生名額總量管制」政策,適度控制大學數量。

飆設大學 教改像詐欺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鄭語謙╱台北報導】

前行政院教改會委員、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說,評論教改成敗,若脫離歷史軌跡,「跟統獨之爭、藍綠對立有何不同?」少子女化對高教的衝擊兩三年後就要發生,眼前最重要的是回歸教育政策基本面,有效處理大學轉型退場問題。

長期關心教改的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劉源俊則說,教改就像詐欺事業,20年前台灣還只有29所大學,但廣設大學後,目前有150多所,導致「昨日飆設大學,明天將備嘗大學逐一退場,碩、博士班逐一關門苦果」,孩子上大學,畢業卻學非所用;就連十二年國教強調不考試,卻還有會考,都有「盜世之嫌」。

黃榮村:不能只怪教育部
選舉和觀念都在推波助瀾

黃榮村表示,教改20年的起始點是民國83年的410教改行動,當時提出「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教育現代化」及「制定教育基本法」四大訴求;李遠哲民國83年9月才接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會召集人,教改四大訴求已經定調。

黃榮村說,民國83年,大學生淨在學率很低,政府對高教投資不足,才會出現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但當年訴求的是廣設公立學校,而非私立專科學校升格學院、科大。民國85年至91年間專科改制學院、大學超過50所,但技專升格大學後,沒有維持技職精神。

「追究廣設高中大學的禍首,沒意義。」黃榮村說,這不能只怪教育部政策,選舉和社會觀念都在推波助瀾;若要追究政治責任,國民黨占七成、民進黨占三成,不少專科改制都是選舉及政治考量,連陳水扁時代也喊出「一縣一大學」口號。

他說,檢討教改成敗若沒有「歷史感」,就會跟統獨之爭一樣無解;大學轉型退場一定要做,如何從法令面及策略上著手,才是當務之急。

劉源俊表示,18年前台灣只有29所大專校院,但政治人物為了競選「施惠」廣設大學,就連李遠哲也曾在全國教育會議上公開講「我們四年制學生比率低於先進國家。」結果不僅廣設大學,更廣設碩博士班,目前國內有67所大學、56所科技大學、22所學院,大學入學率成為全世界最高,結果大學生程度低落,學生學卻非所用,20年教改已經走入歧途。

李遠哲:教改過錯 不應全怪我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昨天回顧教改廿年,認為教改後遺症「大家都有責任,我當然也有責任」;問題在於教育部長換太快,很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路。 記者林俊良/攝影
「四一○教改」今年邁入廿周年,當年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昨天表示,教改會是臨時編制,僅提供意見,既沒經費、也沒權力執行政策,過錯不應全指向他;他認為是台灣教育部長換得太快,很多政策還沒準備好就上路,「我委屈沒有關係,但對社會是非不分,感到很遺憾。」

李遠哲於一九九四年擔任教改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提出教改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增加大學招生容量、廣設高中及推動多元入學等方式,紓解升學壓力。但也衍生廣設大學、技職專校爭相升格大學等後遺症,社會批評聲浪迭起;李遠哲也曾於二○○五年公開為教改認錯、道歉。

昨天李遠哲應台師大「教改廿年」學術研討會之邀,到場談教改。他說,當時接下教改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是基於社會責任,但這只是一個為期兩年的臨時編組,「不應把單一對象當作教改過錯的焦點」。

他說,當初這份教改諮議書,是一份理念,只給教部參考,「沒說一定要這麼走」,是行政院和教部有共識才推動;對於目前博士、碩士滿街跑,就說「這是李遠哲的問題」,他反問「這是我作主嗎?」

談到教改,他說,「大家都有責任,我當然也有責任,」他並非卸責,而是太多人不了解,「尤其台灣的教育部長換得太快,九年一貫還沒準備好就上路,很多政策都是還沒準備好就上路,這才是嚴重的問題。」

李遠哲也質疑十二年國教,「十二年國教是免費嗎?多元入學搞了半天跟聯招沒什麼改變。」他說,十二年國教推動多元入學,但很多鄉下小孩已經出局,從國中就開始落後,高中根本考不好,升了學坐在教室聽不懂、也沒辦法發言,「這是教育暴力」,不只是升學管道的問題。

他認為,教改要成功,社會必須改革,政府鼓勵「贏者全拿」的價值觀,製造不公不義的社會,導致家長的價值觀也是贏者全拿,根本不相信行行出狀元,很難推動多元化社會;社會不公不義,教改不會成功,「我們面對的將來非常黯淡」。

不傷自尊為前提 教宗認同打孩子做懲處

2015-02-06 15:13:07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教宗方濟各贊成適當體罰,圖為他4日抱嬰兒畫面。 美聯社

分享
天主教宗方濟各5日說,父母為了端正紀律,可以打孩子以為懲處,只要不傷孩子自尊。

5日周四是方濟各每周會見民眾之日,主題是父親在家庭裡的角色。

方濟各給了好父親的定義大要:能原諒,但也懂得在不傷孩子勇氣和尊嚴之下「堅定糾正」。

方濟各說,他有一次會見一對父母,那位父親說:「我有時不得不給孩子巴掌,但從來不掌臉,避免羞辱孩子。」

方濟各說,這樣極好,那位爸爸「了解什麼叫尊嚴,他必須罰一罰孩子,但做得正確有理」。

媒體報導方濟各的體罰論,使用的是英文spank,意指掌摑,主要是打屁股。

在梵蒂岡新聞室負責英文事宜的加拿大神父羅西卡說,教宗的意思很清楚,他不是贊成父母對孩子暴力或殘忍,他的要義是「協助孩子成長和成熟」。

羅西卡指出,誰不曾罰過孩子,誰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不曾被父母罰過?「看看教宗方濟各怎麼小孩子相處。看他的身影和姿勢表情,其理自明!」他說,方濟各的話正常且簡單明白,各界不必做太多推論,也不必扭曲。

去年聯合國一個人權委員會檢視聯合國童權公約的落實情況,曾嚴評天主教對體罰的立場,其定版報告提醒教廷,公約明文規定簽字國採取包括立法、教育在內一切措施,保障兒童,包括其受父母撫養之時,免於任何形式的身體或精神暴力。

報告建議教廷修正其法律以明令禁止體罰,包括家庭內的體罰,並採取措施在全球天主教學校落實禁令。

教廷在給聯合國委員會的書面答覆裡說,根據教會綱領,父母「應能匡正子女的不當行為,匡正方式是對這類行為加以確定但合理的後果,並考慮孩子有無能力將這些後果理解為糾正。」

聯合國童權公約簽字國被批評者,不只教廷。2002年,英國也接到類似建議,要英國廢止允許父母掌摑孩子的法律。

瑞典、德國、南蘇丹等39個國家禁止所有場所(包括家裡)的體罰。

美國法律允許父母打孩子,只要打得「合理」,並且有19州的法律允許學校打學童板子(paddling)。

誰逼教授當菩薩

2015-01-19 01:54:51 聯合報 尹蓉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北市)

追蹤

#story_bady_info

首先我要強調,各大學中應該仍有學生在教授嚴格要求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孜孜不倦努力向學。

不過,我們也知道,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每天放了學,就在家裡或宿舍,夜以繼日忙碌於臉書、批踢踢、線上遊戲或youtube,十二點以前就寢的非常稀有,拖到兩、三點的比比皆是。第二天上午的課多半蹺掉,下午進教室則是吃早餐、聊天,滑手機,或者繼續在筆電上忙碌於臉書、批踢踢,線上遊戲及youtube。

這樣的學習狀況,奇怪的是學生分數越來越高。注意喔!不是實際表現,只是分數,現在教授期末幾乎已不當學生了。期中、期末考試之前,必定複習透露「出題重點」,說白了就是洩題,但就算一字不變的題目,一堆學生不會的還是不會,好一點的考前影印別人筆記,也只會寫這些洩漏必考題,其他的只能鬼扯,理所當然成績一塌糊塗,可是不要緊,現在很多教授都會「調整」分數。調整方式很多,常見的是開平方乘以十,卅六分及格,阿莎力的是每人加卅分,或每人贈送可以錯一大題—要容許學生有出錯的狀況。一再退讓之後,還是有沒過的學生會傳簡訊給教授:「我快要三二了,拜託給我補救的機會,我可以交報告、抄法條、抄心經。」

有些學生自己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教授從傳聞中的倚天劍、屠龍刀變成了觀世音菩薩,分數比自己的表現好太多。當然也有人心知肚明,教授不敢當人,「他敢當我,我就當他」。

我知道有一個教授把學生期中報告退回重寫,有別於其他三催四請不肯上網評鑑的同學,這組學生期末時,在電腦教室門口苦等進場,積極參與評鑑:「報仇的機會到了,我一定要把他每一項都打到最爛。」學生的評鑑直接影響到教授的續聘與否,堅持水準的教授通常死得很難看。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過大部分老師想的是保住飯碗先。於是學生在亮麗的成績之後原來是草包一枚,至於國家競爭力則是笑話一則。

星期透視/大學擴張 大夢一場

2015-01-18 02:36:14 聯合報 薛承泰/台灣大學教授

這兩天,有兩則人口相關消息,一是內政部發布去年生育量,突破廿一萬比預期好,是民國九十九年(虎年)歷史新低以來,僅次於一○一年(龍年)的生育量。另一是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為了因應少子女化趨勢,教育部要求減招並提高師生比。

政府曾規畫一○一年後的十年,以平均每年十八萬的生育量做為政策目標之一。近年來,生育量年年突破十八萬,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群爸媽為六十五至七十二年出生的人,這批人口數量超多(平均一年四十萬人),只要總生育率能維持一人以上,要達到廿萬並不難。可是今年開始,生育年齡人口群,逐漸轉到七十年以後出生的,即便生育率維持不變,未來要出現廿萬生育量並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六十五至七十二年次的爸媽,正好就是廿年前學生,當時教改喊出「廣設高中大學」口號,何嘗不是因為他們人數眾多,面臨激烈升學競爭,教改才會遍地開花;於是,父母為他們的子女走第一次上街頭,將高教推向了擴張之路,並要求政府為升學管道的不暢通,為考試領導教學扭曲教育宗旨來「認錯」!

在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出現了一六四所大學院校,密度堪稱世界之最!廿五至卅四歲具大學及以上學歷的比率扶搖直上,不僅領先西方國家,更搶下了世界第一;這段時間,台灣競爭力卻未相對提升,就算是有五年五百億加持,擠入世界百大勉強有一個!

其實,自民國九十五年升學率幾乎衝到頂,此後招生不足現象,即開始破口蔓延。去年,高鳳技術學院是退場的第一槍。教育部意識到趨勢的嚴峻,若不處理,未來十年台灣大學真的會崩盤!用淨在學率七成來估算,十年間大學新生,三成空缺一點都不誇張!

可是,在全國校長會議中,有校長認為教育部不宜干涉招生、規範師生比或學費,因為人口趨勢形成的市場,就是最好的檢驗。這樣的論述,對富有盛名大學來說,是理直氣壯,然而,對過去一、二十年高教擴張期誕生的院校,則是如坐針氈。對教育部來說,不能坐視崩盤真的發生,因為那不是學校經營成本的考量,而是社會與國家成本的顧慮!

於是,政府呼籲加速大學國際化,提升國際學生比例,對內部市場形成瓶頸的台灣,的確是一個解套。很不幸,不是每個大學可以做到,對於有招生危機的學校,更緩不濟急。

因此,如何朝就業取向培養專業,和產業界建教合作,或許還能殺出一條活路。教育部應更積極些,將過去普及式大學評鑑,改為申請制評鑑,鼓勵大學朝向專業化特色發展,只要通過評鑑,教育部即應提供協助,未能通過者由市場來決定其未來。

大學並不等同就業訓練場所,可是,當大學和產業發展或職業結構脫節,如何吸引學生呢?大學畢業生若缺乏就業力,又如何能發展自我呢?

近年來碩博士報名人數的銳減已是警訊!鑑於此,教育部也呼籲大學科系限縮與調整。可是,學校內部可依憑的調整機制,猶是教學與同儕評鑑,於是討好與媚俗之風,學術裙帶與壟斷資源之症,又將左右其發展。

看來教育部能著力之處不多,為因應人口趨勢要求大學「限」、「縮」、「退」,最後都可能適得其反;教育部不如以鼓勵轉型,來取代限縮發展,不要讓大學只看到棒子,而沒有好吃的蘿蔔!

【獨立評論】崩解中的人文與社會教育──少子化論述所掩蓋的真相/王盈勛

2015-03-20 13:27:01 

photo credit:neverbutterfly(CC BY 2.0)

分享

大學研究所報名熱季剛過。不出意外地,各校報名人數一如往年,普遍呈現下滑態勢,就連所謂的「頂尖大學」也無法倖免,據聯合報統計,台、政、交大的報名人數,和去年相比,少了400到1000人之譜,和10年前相比,報名人數則是腰斬。

在近年,大學的招生問題已是老生常談,而我們的社會對這問題,也已有了個制式的回答:少子化。在我看來,這種看似合理的推論,不但與事實有所出入,徒然將問題推給無可改變的「大勢所趨」,反而掩蓋了我們所面對的真切危機。

一個最簡單而基本的事實是,研究所的報考主力來自大學畢業生,那在過去10年間,台灣的大學生,究竟是減少還增加呢?依照教育部的統計,從92學年度到102學年度的10年間,台灣大學生的人數,從83.8萬增加到103.6萬,增幅為23.6%。這當中,除了102學年度比101學年度少了兩千人,其他的年份大學生人數都是成長的。

這也就是說,潛在「符合資格」報考研究所的人數根本還在增加當中,和少子化沒有任何關係。台灣的大學生不讀台灣的研究所,難道都是出國留學去了嘛?這也與教育部統計結果並不相符,台灣赴歐美各主要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同樣也呈現下跌的態勢,僅少數國家有微幅的成長。

10年間頂尖大學研究所報名腰斬,這些大學的人文與社會學科報考人數則是頻頻破底。在一位學界先進口中,是台灣最佳研究所的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報名人數從94學年度的75人,下滑到104學年度的5人,跌幅93%;清華大學的台文所,10年間報名人數從63人下滑到13人,跌幅79.3%;政治大學的傳播學院照理說應為該校的招牌系所,將過去新聞、廣電與廣告整合為傳播碩士學位學程,今年也僅有208人報名,僅及10年前1028人報名的兩成;自詡為台灣大學龍頭的台大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學部競爭非常激烈的外文系,研究所報名人數從134人跌到34人,音樂學研究所則由52人縮減到只剩10人。人文與社會學科研究所報名人數的巨幅萎縮,不但與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的趨勢並不相符,平均跌幅也遠大於總體研究所的報名人數。

這事的嚴重性在於,當連台灣的頂尖大學研究所都面臨了報名人數低於招生人數的窘境(還得加上考生重複報考同類多所研究所、考上沒來念、以及報名了根本沒來考等情況),這已不光是研究生素質良莠與否的問題(很多研究所為了生存,恐怕即便知道考生並不合適,還是得勉強收進來),而是整個該領域研究在台灣的存亡問題。

在這10年間,差不多也就是我們的高教發展,宣稱以追求國際一流為目標,以五年五百億補助重點大學的同一時期。而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和拿到補助款的大學,自然也不忘宣傳這樣的大學走向與補助方式,如何提升了台灣的大學競爭力,而這類的宣傳,又以國際大學排名提升了多少為主要的依據。

但諷刺的是,如此的頂尖大學,對台灣大學生的吸引力卻是與日俱降,台灣的大學生畢業生為這樣大學走向投了否定票。照理說,大學越「頂尖」,研究所的吸引力應該高過大學部才對,因為前瞻性的研究,對研究生的幫助遠大於大學生,大學生需要的,是基礎而質優的教學活動。大學生數量沒減少,不是因為大學的「頂尖化」對他們有所助益,而是家長、學生、以及我們的社會普遍地認知到,沒有一張大學文憑,中產階級或準中產階級式的生活將是遙不可及,因此不管台灣的大學變成什麼模樣,對無力遠走他鄉留學的人來說,他們是沒有選擇地不得不讀,但是研究所,那就未必是如此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讀這樣的現象呢?我前面就說了,別再以少子化為藉口了。真正的問題,是在台灣的教育主管機關的主導下,我們的大學體制對公眾許了一個無法兌現的承諾:大學越「頂尖」,學生就越有競爭力,未來就越有出路。

但這麼10年下來,不管是學生、家長、大學從業人員或是產業界的主觀感知,或是各種客觀數據所顯示的,這兩者要不是沒關係,就是關係非常薄弱,但是沒有幾個人敢於戳破這個謊言。

與台灣現實脫節的國際期刊論文,為何可以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沒有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原本,為知識而知識,或是對現實採取批判的立場,也是大學重要的功能之一,不可偏廢。但是我們的教育機構,在過去一、二十年間,型塑了一種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主流氛圍:「有用」的大學課程與系所才值得存在,然後我們又假裝,大學之「頂尖」,確乎是對學生有用的。因而我們也經常可以在各大頂尖大學的網站,看到諸多基礎學科系所的網站,煞有介事地條列念了該研究所可能有的美好出路。

為何大家不念這些研究所了,根本的原因在於,經過這麼些年,大學畢業生也變聰明了,他們知道這些許諾,終將是不會兌現的謊言──真實社會已經年復一年地證明,耗費大把青春念這些過去可望不可及的研究所,對他們找到一個好工作、薪水高一點的工作幫助非常有限。

請不要誤會,我並不認為這是這些頂大系所的錯,真正錯誤的,是我們的大學體制,創造出這些錯誤的期待。頂尖的社會與人文科學研究,本來就無法保證學生能有對等頂尖的出路。唯一能提升這類系所畢業生出路的,是國家對文化、藝術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視,並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條件。在產業面,則是要促進產業轉型,提高創新、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比重。但很顯然的,台灣在這些面向上的進展與轉型相當遲緩。

台灣的人文與社會學科要自救,在我看來,就是要從這無法兌現的謊言中跳脫出來,不要再去硬凹,從事社會批判對學生的未來出路有何幫助,而是要找回學生對知識的追求有真誠的熱愛、對社會改革有誠摯的熱情,這才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應該走的路。 

假的市場性,終究要被市場所淘汰,現在看清這一點還不算太晚。10年前,當這些假的市場性期待還不存在的時候,這些研究所還頂熱門的,不是嗎?(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淘汰「偽大學」 別再製造虛度教育的台灣人

2015-04-08 01:39:12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新北市)

受到少子化的衝擊,未來十年,約有三分之一的大學院校,將會面臨招生不足被迫退場的命運。這對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是危機,卻也是轉機。

二十年來大學院校急速擴增,不但稀釋、浪費許多教育資源,也讓教學品質及學生素質每下愈況,造成大學高中化、教育學店化。台灣的高等教育因此失去固有的價值,也失去應有的尊嚴。

雖然,目前台灣大學院校高達一百五十九所,就讀的學生也超過一百三十萬人,但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在高等教育的殿堂中,有些假裝在教書,有些假裝在讀書,其實什麼也沒教、什麼也沒學,但薪資照領、文憑照給。不幸的,這種「偽大學」有逐漸增多的現象。

在招生不足,學校面臨倒閉的惡劣環境下,為挽留學生,有些學校不斷降低入學標準、放寬退學規定;有些老師不得不用各種方法,儘量討好學生,只求能保住生活飯碗。多少老師因而不敢點名、不敢當人,甚至還以高分招徠學生。他們沒辦法教,也不敢教,只是扮演「偽老師」的角色。

有些大學生,他們只是被缺乏品質管控的教育工廠裝配線,一路輸送上來的產品。他們不知為什麼要讀大學,沒有動機、也沒有程度,但卻懵懵懂懂,甚至大剌剌的進入大學校園。多少學生上課不來,來則睡覺、滑手機,考試缺席、作業不交。他們不想學,也沒能力學,只是扮演「偽學生」的角色。

大學是鑽研學術、培育人才的地方。以台灣彈丸之地,並不需要那麼多大學,也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很多工作、職業,也並非一定要讀到大學不可。

新加坡五百萬人口,只有四所大學,每一二五萬人才有一所;香港七百萬人口,有七所大學,每一百萬人一所;即使馬來西亞二千七百萬人,有五十六所大學,也要四十八萬人才有一所。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口,卻有一五九所大學,每十四萬人就有一所。廿至廿四歲人口中,更有七、八成都是大學生,密度之高居全球之冠。

然而,大學數量的急速擴增,只是高等教育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教育品質的低落,才是毀敗台灣高等教育的那根稻草。當前,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不只是哈佛大學經濟學者佛利曼所批評的「過度教育的美國人」(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得不償失,而是造成一種「虛度教育的台灣人」—打混學習。

多年來,台灣高等教育的改革,總是陷入百大排名的迷思,很少注意input/output學生品質的控管。如果,大學四年,學生都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反而養成不良的習性,台灣社會將因此而墮落。

大學教育應該讓想學的、可以學的學生需求獲得滿足,而非一味討好打混的學生。如果能藉由少子化的契機,淘汰一些「偽大學」,提升師生比例;妥善運用教育資源,改善校園環境;提升教學品質,重建大學存在的價值;讓老師教學有尊嚴,學生學習有收穫,不失是台灣高等教育的轉機。

面臨少子化壓力,許多大學惶恐不安,只能藉由「偽大學」的經營方式,苟延殘喘。若能逆向思考,堅持品質管控,建立正面品牌形象,反而可在惡劣的高教環境中脫穎而出。

芬蘭教育革命 2020不上數學課

2015-03-25 19:32:00  聯合新聞網 綜合整理

註:IE8(含)以下版本瀏覽器不支援此頁功能!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238134
(轉貼)馬桶:高職通大學 危機也是轉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聞眼/少了執行力 恐淪作文賽  

耗時一年半,動員廿多名重量級學者專家開了幾十場會,教育部昨天端出來的人才培育白皮書,卻讓人失望,內容多是舊酒裝新瓶、重新包裝。

台灣的大學廿年內增加快兩倍,已多達一百四十八校,大學部每年招生廿七萬多人,等於人人可上大學;研究生也激增,每年畢業碩士六萬人、博士四千人,造成學歷貶值、學用落差,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業界卻喊缺工。

台灣更大的危機在於少子化。估計三年後大學生源將比現在驟減五萬多人,十五年後,更只剩目前的一半;若再把老年化的因素也算進去,未來年輕人的生產力要比現在加倍,台灣才能維持發展,人才培育政策已到不改不行的懸崖邊。

包括中研院、各大學及企業老闆,這兩年都紛紛跳出來,要求政府快點改革,縮短學用落差,讓學生不再盲目升學、能發揮所學。

但翻開人才培育白皮書,各界企盼私校退場輔導機制,只一筆帶過;可擴大生源的陸生政策不見調整;開辦產業學院則是早公布推行中的政策 。

其他像鬆綁大學人事、會計、學雜費制度,已喊了一、二十年,這次又把解方押後到明年研擬人才專法。

國科會主委、副主委大聲疾呼,台灣十年後將缺博士等高階人才,但人才白皮書卻要逐年減少碩博士人數,孰對孰錯?民眾霧煞煞。培育人才,不能各吹各的調,各部會要整合、定調,才不會相互掣肘。

談人才培育,政府最缺乏的是執行力,只盼這次能跨部會整合、管考,以免以會養會、以拖待變,又淪為作文比賽。

【2013/12/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新聞眼/少了執行力 恐淪作文賽 | 搶救人才大作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新聞眼/少了執行力 恐淪作文賽-8339897.shtml#ixzz2mYW3cQcg 
Power By udn.com 

3年410億 培育人才列車啟動  

圖/聯合報提供

教育部昨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預計三年內在國教、技職及高等教育投入四一○億元經費,具體目標包括推動產業學院,四年內培育二萬四千名技術人員,縮短學用落差;並在五年內增加一百所非營利幼兒園;同時修法讓具有我國籍的外籍學者也能比照私校老師領退休金,增攬才誘因。

教育部去年成立人才培育白皮書指導委員會,由中研院士劉兆漢、曾志朗及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擔任召集人,邀產、官、學界廿二名學者專家密集開會討論,今年五月先提出報告書,教育部又花了半年才修改定案。

花了一年半,昨天記者會端出來的白皮書多為現行政策重新包裝,新的政策不多。人才培育白皮書辦公室執行長、清大教授彭宗平提醒教育部,要落實執行及管考,讓大家覺得是「有感的改革」。

教育部長蔣偉寧解釋,白皮書的確很多議題是舊的,但過去沒解決,這次才全面統整,未來將定期追蹤、管考進度,即使將來換了部長及執政團隊,也要持續推動。

蔣偉寧指出,白皮書分為十二年國教、產學合作與接軌、高教轉型與鬆綁等三大主題,要達到培養優秀教師、縮短學用落差、強化學生國際競爭力、倍增學生生產力等四大目標,共十二項重點政策、卅九個行動方案。

白皮書提到,在國教部分,五年內增設一百所非營利幼兒園,由政府補助公益法人或私立幼兒園開辦類似「公辦民營」的平價幼兒園,將公私立幼兒園比例由目前三比七調至四比六,減輕家長負擔。

在高教鬆綁部分,教育部回應中研院前年發表的「人才宣言」,將修改法令,增加招攬外國人才的誘因,未來具備我國、外國雙重國籍的學者,退休後可望比照私校教授領一次退休金。

針對少子化私校倒閉危機,教育部將廣招外籍生,目標一○五年達到十萬人;並將暫緩設公立大學、嚴管私校新設案、凍結招生總量,並先推動六到八所國立大學合併。

【2013/12/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3年410億 培育人才列車啟動 | 搶救人才大作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3年410億 培育人才列車啟動-8339932.shtml#ixzz2mYWXghzg 
Power By udn.com 

馬英九:高職通大學 危機也是轉機  

教育部長蔣偉寧(右)昨天報告「人才培育政策規劃」,馬英九表示,要打造台灣成為亞太高等教育重鎮,為國家厚植人才。
記者盧振昇/攝影

搶救人才作戰,政府動起來。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政府要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打造台灣成為亞太高等教育重鎮;同時為國家找出一套育才、攬才、留才的方案,強化競爭力,才能面對未來長期的人才挑戰。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中常會報告「人才培育政策規劃」。

馬英九說,台灣學生素質並不差,但政府的目標是要確認在十年、廿年後,仍能保持人才的競爭力。

對於高職生升學比率過高,導致基層產業人力不足。馬英九說,升學不是壞事,但高職是要提供產業基本人力。「現在要把升學跟就業整合好」,有些廠商已經提供很好的產學合作計畫,應該持續推廣。

馬英九指出,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高職全面免學費,比高中更優惠,就是希望更多的學生能選擇高職,因為攸關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與生存。

馬英九建議,私校若確實辦不下去,場地是否可以供教育部、經濟部合作辦理涉外經貿人才培訓。

馬英九表示,全世界很少像台灣這樣,高中畢業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進大學,「這是危機,也是轉機」,可利用充裕的教育資源,把台灣變成亞太高等教育重鎮。

馬英九舉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為例,指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時,就收新加坡政府來函,說歡迎到新加坡工作。他聽到滿感慨,認為政府有必要加強爭取人才。

對於大學學費調漲問題。馬英九說,近來有許多校長向他反映,否則教學品質無法提昇。他說,這跟油、電、瓦斯、捷運票價都有關係,大家希望越低越好,可是大學要辦好,就要投資、要改善,否則無法跟別人競爭。

但是會中馬英九並未提及是否調漲。

【2013/12/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馬英九:高職通大學 危機也是轉機 | 搶救人才大作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馬英九:高職通大學 危機也是轉機-8339933.shtml#ixzz2mYX5RvSk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34562
(轉貼)能出勞力又有腦!「灰領」階級崛起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一則

媽媽嘴外帶優惠取消 客人照埋單

下一則

遏止過勞死悲劇 「防過勞條款」三讀

能出勞力又有腦! 「灰領」階級崛起

2013-06-19 20:26
點閱:337
     

【壹電視報導】你知道什麼是灰領階級嗎?不是藍領,更可能超越白領,能動手,又有腦力,加上都有專業技能證照,這就是灰領階級,這類讓自我工作能力往上加乘的人,越來越多,像是鈑金,空調配置,或是美髮,美容諮詢顧問,都有這類人才,一旦有證照加持,薪水往上翻,甚至有一位鈑金技師,才十九歲,就已經是國手,而且已經有車廠準備延攬他當儲備講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77159
台灣的教育非常成功!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教育非常成功!

廖才傳

這個問題在一個已被某報自宮的網路論壇上網友們不知花多少時間討論過不知幾次、當大家都講台灣教育有問題甚至失敗時、我總異議、我認為台灣的教育不只成功而已並且是非常成功!

台灣的教育如果失敗或有問題那今天執政的即非國民黨更非民進黨而是共產黨、目前台灣由所謂政黨政治的兩黨以選舉輸贏來執政、台灣的教育訓練出大家忍受同意了這種政客吃人貪污的制度、這就從根源上表示台灣的教育完全成功、否則不可能有這種結果產生!

其他核四、反核、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貪污腐敗問題一樣同此理、大部份的選民即使知道民進黨與國民黨一再貪污、但選舉時還是選舉個自『喜歡』的貪污政黨、而不會選擇健保免費連線、所以說台灣的教育是極大成功的!

至於年輕學子不讀書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問題是認真讀書之後又如何?當年輕人一在看到媒體上國民黨與民進黨那些貪污犯表演時、你叫這些年輕人再相信什麼?

而老師教授部份:君不見幾百上千所謂教授用假發票報帳貪污公款、貪污而不知恥還喊怨、這是什麼典範?中小學老師忙著開私人補習班撈錢、這又是什麼師道?

台灣是從頭往下爛的、不是從小學生開始爛的、小學生也不知道怎麼爛法、中學生開始學政客總統說謊、你講他為什麼說謊?他說你怎麼那麼好騙!台灣年輕人或整體台灣人道德價值觀已完全崩解了!到了大學你想他還跟你玩什麼是真的嗎?

再則大家都掛著大學學歷、沒大學學歷還真找不到女朋友了、台灣的虛妄如此一般!

有這樣的人民、就有這樣的教育、就有這樣的老師教授、就有這樣的政府、就有這樣的總統、台灣的教育一體成型非常非常的成功、完美的達到一切初始設計的要求標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43237
(轉貼)教育非「產業」,教育是【事業】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吳寶春上學記,原文在這裡 作者:王瑞瑤

2013/03/24 13:17
瀏覽2013-03-24 12:20 |迴響:0|點閱:234 
今天一大早,接到同業的來電,他問我吳寶春的新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中時電子報已經把我的文章撤下,現在上網都查不到。 
其實我昨天晚上就知道,也確定了中國時報面對新聞真相的勇氣,原來只有一天而已。 

 三月二十二日周五中午,我用電話專訪吳寶春,發現吳寶春被台灣EMBA拒絕的新聞有很多誇大不實的地方,回到報社,本來只想交出專訪,並準備在部落格中寫出我個人的看法,標題為:「吳寶春上學記」。沒想到長官聽了很高興,表示兩篇都要登在報紙上,當時我回了一句:我敢寫,只怕你們不敢用。 

 昨天三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在A5焦點新聞版頭條刊登:「吳寶春澄清,未申請國內EMBA」,以及「吳寶春上學記,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當天電視新聞對吳寶春踩煞車未再大作,當天晚上我看到政論節目的跑馬燈,說天下雜誌反駁中時「報導錯誤」。 

 我是記者,也是中國時報負責旅遊與美食的主管,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十二日從銘傳商專大眾傳播科畢業後的第一天,就踏入新聞界工作,不管我跑的是什麼路線,我都以當記者為榮,以取得第一手新聞為傲,雖然大家看我天天吃喝玩樂,但新聞的基本功,我一日不敢鬆懈,對我組內的記者,也是同樣要求,即使是吃喝玩樂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採訪,仔細求證,才能報導」,但為什麼現在的新聞是照抄,照念就能過關,甚至自己加碼,道聽塗說,吳寶春要上學便是經典範例,媒體的掌門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腦袋長在哪裡?新聞要怎麼做?記者該如何自處? 

已經很久了,內心的熱血一點一滴不見了,從中國時報換了新老闆,換了很多總編輯之後,跑新聞離我愈來愈遠,以前只要發現有趣的事,就想攻到前版,但被潑了幾次冷水之後,漸漸發現顧好自己的版就阿彌陀佛,前版對我們的專業要求大多是「配稿」,什麼亂七八糟的稿子都要配,甚至是電視新聞說了N次的訊息,中國時報過去大鳴大放的特質究竟到哪裡去了? 

昨天早上意外接到一封訊息,是許久未聯絡的媒體前輩,來自紐約郝明義的問候:「瑞瑤,今天在電子報上看到你寫吳寶春的文章,很精彩,握手。」他眼中的精彩文章現在點不到、看不見,壽命沒有二十四小時。 

其實昨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老天爺一直不斷用各種方法敲我腦袋,要我醒醒,不要為早已消失的新聞理想狗吠火車。 

老闆不懂,高層也不懂,記者一輩子追求的是新聞上的鼓勵和肯定,無關薪水和奬金,更無關老闆是誰,如果有時間上電視當名嘴做名人,這個人在報社的表現一定很爛,但偏偏很多人都只愛看表象,把默默認真工作的人當做來蹭飯、混日子、沒地方去的。我不是不會吵,只是不想吃糖。 

以下是有關吳寶春的兩篇文章,我想寶春師傅應該跟我一樣,很高興這兩篇文章,讓所有炒作的新聞都停止了,讓事件回歸真相,讓有腦袋的人自行去判斷。 

吳寶春澄清,未申請國內EMBA 

王瑞瑤/專訪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被EMBA拒絕的新聞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吳寶春昨天澄清:「新加坡國立大學沒有派人來面試,我也沒有向政大、中山EMBA提出申請,事件發展始料未及,只能說一切都是媒體的『好意』。」 

 透過一段天下雜誌的影片,吳寶春要上學的新聞吵了三天,連日來各界對台灣教育制度僵化、人才即將出走的批評聲浪不斷,甚至震動高層,總統馬英九開口留人,前總統李登輝也出面說情。 

 迴避多日的吳寶春,昨天終於接受記者專訪,他的語氣委婉又無奈,像個做錯事的小孩,一開始吞吞吐吐,之後暢所欲言,承認外界很多描述都被過度放大,他的動機很單純,只是想學習從一個麵包師傅變成專業經理人。 

問:馬總統為你開特例,教育部為你修法,一周後你可以申請任何一家EMBA,你會留在台灣讀書嗎? 

答:我既然已經向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出EMBA的申請,程序一定要走完,等待對方通知,進行面試後再做決定。就像在台灣,本來就應該按照制度來申請,我不想形成特例,但有任何學習機會,我都不會放棄。 

問:外傳新加坡國立大學對你表達熱烈歡迎之意,還派出十幾位面試官來台,積極爭取你入學,陣仗之大,前所未見? 

答:其實我只是透過朋友介紹,遞出申請書而已,目前還在等通知,尚未進入面試階段。 

問:三立電視台說,你屢向各家EMBA提出申請,但都遭到拒絕,是否真實? 

答:我沒有向國內任何一所EMBA提出申請,前一陣子跑到政大旁聽,曾經詢問入學細節,發現自己資格不符,之後想去中山大學但沒有去,我無意傷害這些大學。 

問:為什麼想讀書? 

答:我上課是為了學習,不管讀哪裡都OK,以前去法國比賽,沒人教,也沒人問,就訓練自己成為評審或教練,把歐式麵包弄通弄懂。如今開了麵包店,從師傅變CEO,公司需要拓展,台北店六月將開張,發現經營管理上有所不足,要用知識來輔助。 

問:又為什麼非讀EMBA不可? 

答:之前曾到政大EMBA旁聽幾個月,從學生討論案例而受益良多,我立志以麵包為業,也想當專業經理人,但自知欠缺管理能力,尤其是數據分析、人才培養、財務管理、市場需求等,實際案例對我非常有幫助。 

問:到底留在台灣就讀EMBA的機率有多大? 

答:新加坡我一定會去考,台灣若有,當然還是我的第一志願,能不能讀看自己的程度,若上課聽不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問:你去新加坡讀書,有人解釋成台灣人才外流,莫非你有意在新加坡開麵包店? 

答:現階段沒有任何出國投資的計畫。 

吳寶春上學記 王瑞瑤/特稿 
 初中畢業的吳寶春想讀EMBA,結果麵包冠軍的頭銜不管用,被很多學校拒絕,沒想到新加坡大學張開雙臂歡迎,還派十幾位面試官來台,總統得知此事,命令教育部火速修法,預估一周後,所有台灣EMBA都為吳寶春敞開大門。 

 以上是有關吳寶春要上學的新聞摘要,自從三天前他在某雜誌公開的一段影片中,表達無法在台灣就讀EMBA的遺憾,瞬間點燃了媒體砲火,名嘴開罵教育制度太僵化,報紙頭條說人才要出走,電視新聞跑馬三天沒有停,吳寶春三個字殺出雙屍案、醃頭案的重重包圍,繼拿下世界麵包冠軍後,又躍為網路熱門搜尋的第一位。 

 新聞第一天,記者打電話給吳寶春他不接,經紀公司三立電視台也拒絕受訪;新聞第二天,吳師傅參加一個鮮奶促銷活動,短暫曝光卻不回應此事,再打電話,仍是無人接,留言亦無人回;新聞第三天,再留訊息,寶春師傅終於回電,我鬆了一口氣,還好我不是總統府,否則就接不上。 

 事件爆發至今,三立經紀公司擋得凶,吳寶春幾乎不對外說明,媒體自行拼湊片斷,很多細節其實都不合理:一、為什麼初中畢業的麵包師傅非要讀EMBA不可?二、為什麼台灣之光出國讀書就是人才出走?三、為什麼訊息來源是出自雜誌社的採訪影片?四、為什麼事件主角始終未出面細說分明?五、如果吳寶春可以,所有出國比賽得冠軍的廚師是否能比照辦理? 

 仔細追問,發現吳寶春從未向國內任何大學提出EMBA的申請,但政治、中山等大學已被罵到臭頭;新加坡國立大學十餘人面試官根本子虛烏有,吳寶春才遞出第一關的申請書,尚未接獲第二關的面試通知。吳寶春上學記像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最後是馬總統跳下來軋一角做出完美大結局,為從小失學的台灣之光,擘畫光明的EMBA之路。 

 去年參加了一場台灣冠軍廚師的晚宴,與會者多從外國專程返台,其中包括台灣西餐大老張振民、烘焙老將吳朝福等人,這批人在二、三十年前便出國征戰,世界冠軍頭銜不計其數,大家感嘆當時媒體環境不如今日發達,否則在座人人都是吳寶春。 

 自從台灣廚師流行跟電視台簽訂經紀約之後,廚師也是明星,專業不只是料理,對於他們的一言一行,媒體人都該持保留態度,新聞要的是事實真相,而不是宣傳造勢。今天初中畢業的想進EMBA,明天兩歲小孩想打NBA,或許是奇蹟,也是特權。 
▼下一篇:有機又有梗,齊民開賣小火鍋 
加入書籤: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13/03/24/6653867.html 
2013-03-24 12:20 |作者:王瑞瑤|分類:想要罵人|迴響:0|點閱:234 

赴陸交換 台生:我們輸了


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學期,來自台灣交大的陳慕天,選擇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擔任交換生。實際踏上這片土地,感受中國的教育體制與整體環境,擺脫台灣人主觀的思維後,他感慨地說:「大家都誤解中國了。」

台生不差 輸在環境

許多人在比較兩岸校園和學子時,常提到台灣學生的優勢是創意,陳慕天卻不這麼認為。他提到,赴陸交換後發現中國學生的創意不比台灣差,他們的教育風格也早已擺脫填鴨式教學,學生的思想變得快、學得也快,單就兩岸的高中教學環境來看,就可充分反映這點。

在台灣是建中畢業生的陳慕天,前不久到北京第五志願的高中參訪,他看到那裡的圖書館比建中資源更豐富,學生做的美術作品更加出色,老師不斷強調不要死讀書,學校推行各種特別的活動與科學競賽,並有隨時開放的實驗教,供學生做科學研究,甚至在高中時期,就具有與各國學校交換合作的機會。

「我第一個感受是我們輸了,而且還停留在對中國錯誤的刻板印象之下。」陳慕天說,中國的教學環境早已朝美國邁進,幾年後就可以遠遠把台灣甩在背後。他認為兩岸學生在學習心態上相差不多,中國學生可能更努力一點,但整個教育體制與環境才是導致台灣落後的主因

大陸教授 教學用心

來到全中國最好的理工大學擔任交換生,陳慕天說,出發前已做好心理準備,但身處其中還是有很多體悟。進到大學校園後,看到北京清華各種計畫與資源的推行,讓他更明顯地感受到兩岸教學環境的落差。

而讓陳慕天印象深刻的還有中國的大學師資,他提到,儘管北京清華許多教授的學歷背景不如交大老師好,但他們教學非常認真,對學生的關心超乎他的想像。陳慕天舉例說,有次他寄簡訊給課堂老師請假,老師回覆他:「沒問題,下周上課前記得來辦公室找我補課,確保進度不落後。」

他也提到,前陣子某位課堂教授發現上課的學習效果不好,決定隔周開始不上課,讓學生在教室自習,自習後開始一個一個提問,邊問邊講課,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理解,這種案例非常多。「我看到的老師都是很用心,想盡辦法讓同學們可以真正學會。」陳慕天說。

親身感受到中國的教學與生活環境,陳慕天感慨地說,在台灣的時候,永遠沒辦法理解中國在想什麼,唯有身在其中,才會發現這裡的優勢與問題。而接觸過不少兩岸學子的他,認為台灣學生最缺乏視野、開闊的腦袋,以及全球競爭的危機意識,因此,他也認為:「台灣學生有機會一定要來中國念書,非常值得。」


不只外部長要下來,我們所有負責教育體系的...........
最重要的,執行監督的............>_<" font="">
1. 一位老師"想說卻不能說"的真心話
2. 所以他們只能拿22K...



【一位老師”想說卻不能說”的真心話】

如果您希望對於我們國家的教育有所貢獻,請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16年前〕我聽過有人在課堂上說「尊師重道」是狗屁。
〔16年後〕是我當上老師的第七年,這些年來,我的講桌上總貼著一句格言:「師嚴而道尊」。

現在,上級長官常提醒我們:「教育是服務業......。我們要讓孩子快樂,要讓家長滿意......」但是事實上,教育不是服務業,從來就不是。

教育不是「產業」,教育是一種【事業】。「事業」是花錢的單位,是國家基於不得已,必須設置的花錢單位;而「產業」是用來賺錢的。

教育,是要建立學生的優良人格,糾正學生的道德偏差;簡而言之,是「他沒有的東西要他有,他有的東西要他沒有」,這種事情大多不順遂,怎麼會有「滿意」、「快樂」的價值觀呢?

當教育演變成「家長導向」,甚至於「學生導向」的時候, 教育的尊嚴是不存在的;當教育的尊嚴不存在的時候,教育便是不存在的。

眼看私立幼稚園的老師,對學生扮小丑,對家長扮業務,我完全無法相信這有什麼教育的機制存在。

完全不會寫考卷的人也可以「考上」大學,而且多如繁星的學校還搶著招生,我完全無法理解這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為什麼要花這麼多自欺欺人的錢。

【服務業】是要賺錢的;賺錢的手段,是要討好顧客。
【教育】是花錢的;花了錢之後,來教育學生、教育家長、教育社會大眾;把幼稚的小孩、不良的學生、敗壞的社會風氣,帶領出一片光明。

打從教育思潮演變成「我們要讓孩子快樂,要讓家長滿意,教育是〔服務業〕」之後,教育的成效一落千丈,再也一蹶不振。

以前的《教育》,是老師挑學生,家長配合老師。
現在的《叫慾》,是學生挑老師,老師配合家長。

結果呢?七年級世代的被稱為草莓族,八年級的希望根本看不到。錯別字一大堆的文案,充斥於生活中,不只攤販錯字連篇,連電視、電影、報紙、甚至政府宣傳品,都一一淪陷了。

整個社會的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更具毀滅性的八年級炸彈、九年級炸彈還在後面等著。

大學聯考總分13分的學生,他老媽對記者說,她才不會讓小孩去念爛學校;犯下多起姦殺分屍案的某狼落網,對記者露出冷血的笑,阿嬤還大剌剌的質問為什麼要抓她的乖孫。

小孩不好不怪小孩,只怪別人。社會早已陷入一場「溺愛戰爭」,一切都是溺愛惹的禍!

因為〔溺愛〕所造成的社會價值崩解問題,不是只有台灣有,而是全球的問題。當溺愛戰爭已經席捲全球,台灣卻還一直傻呼呼的喜歡聞外國人的香屁。

台灣從「教育改革」運動初期至今,許多知名學者大力鼓吹人本主義,好像人本主義是新新時代潮流,實情是臺灣人特別崇洋,而且喜歡撿外國”剛出爐不成熟”的東西炫耀一番,表示他很先進。

人本主義不是一無是處,也有可取之處,但跟它唱反調的行為主義學派在白人社會中並非如臺灣捏造得好像是個過氣的東西,而是依然能和人本主義支持者分庭抗禮的。

我曾經對一些教育理論科目認真的研習過,但這七年來我只覺得這些理論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不切實際了。

我每天都要面對〔學生〕的行為偏差 還有〔家長〕無理的溺愛。我根本無法應用教育的”理論”,就已經被”現實”所打敗!

「教育思潮」的謬誤實在太多,因為「思潮」常會混雜著許多不專業的民意,偏偏在民主社會中,這些不專業的民意卻會被冠上正當性與領導性。近年來的教育思潮,基本上都指向了〔溺愛〕。

就以「體罰」這件事情來說吧。在台灣,現在好像已經沒有人敢大剌剌的說他支持體罰了。別說在學校體罰被視為違法,私底下好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還敢去想體罰就是落伍、無能、不適任教師」。

不只學校,好像連家庭凍結了體罰,因為我這個月想去五金行買以前很容易賣到的藤條,竟然找了好幾家都沒有賣了!

那些反對體罰的書籍,名正言順的說「至今沒有一個教育理論支持體罰」。我看到的卻是「至今沒有一個教育理論反對體罰」,因為行為主義的各種實驗,都是利用體罰作例子的!

最好笑的是,這些心理學界的所謂理論權威,甚至學派創始人,當年建立理論的過程其實是極其粗糙而備受質疑的。

現在全世界,只是以訛傳訛的,以國傳國的,接連認為體罰不對,應該禁止,提不出個有力的證明,然而人類由體罰而成長的歷史卻是長達萬年,恐怕從史前時代就開始的狀態。

古有明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要提醒我們,教育是長遠之計,一段教育歷程的成敗,必須要一百年的時間才能蓋棺論定,不是一個小小的幾年的實驗、新理論,就可以證明某種教育方法是正確的。

教育失敗,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面對教育的失敗,原因是什麼?臺灣現在很少把矛頭指向〔家庭教育〕的失敗,更少有人明 確指出是〔家庭溺愛〕所造成的惡果。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矛頭指向「老師」這塊。

請問現在的教師有誰在上課「留一手」,放學後向學生收錢補習?
現在有哪個老師利用校外教學或其他油水中飽私囊?
現在有哪個老師在教室賣自修,收取回扣,並且利用上課時間聽股市買賣股票?
哪有教師晚上酗酒,隔天蹺課,叫學生自習的?
這些故事,以前都有過,現在哪有這些狀況?

現在的每一個老師,都深愛著學生,白天上課,晚上改作業,寒暑假還要準備課程,弄得自己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少,做得比牛多。

這樣認真的教學,最後受到質疑的,竟然就是那些認真的老師!那些想要認真管教學生的老師,總是備受質疑,因為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被老師揪出偏差行為。

那些想要把學生教得 更優秀的老師,總是備受質疑,因為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喊苦,無法接受小孩子做不到老師的要求,就跟家長哭訴的場面。家長無法理解為什麼老師無法在學校就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讓他們回家就不用再管孩子的事。

大家都忘了《學校教育》只是輔助,《家庭教育》才是主體。學校裡的老師「根本」就「不可能」在沒有家庭教育的基礎上,把孩子教成一個完整的人!

以前的社會貧困,家長教育水準不高,也許沒辦法指導孩子課業,但是對於品格的要求,卻十分嚴厲,而且懂得尊師重道,謙卑的認為「老師在幫我們教小孩,我們也要努力把小孩教好,不要把壞小孩送去學校丟臉」。

那時的小孩被老師處罰,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掩飾、隱瞞,絕不能讓家長知道,否則還要再挨上幾頓打——媽媽再打一次、爸 爸再打一次、如果還有姑姑舅舅也輪流全部各打一次......

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者卻常做出反教育的行為,小孩被處罰(而且還不是體罰喔),只想質疑老師「為什麼處罰我小孩?你是不是對他有偏見?」處處和學校教育作對,使學校教育綁手綁腳,雙面夾殺。

當家長要我們看「優秀是教出來的」、「56號教室的奇蹟」,家長是不是也要看點書?不要再去找百家爭鳴的育兒書了,應該看一看「溺愛戰爭」、「這些孩子的心裡長了蟲」。


天擇!所以他們只能拿22K  大學教授 蔡智豪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早早突破九成,但卻造就了一群不適合念大學的年輕人,虛度四年青春的生命、耗損國家社會的資源、浪費父母親的血汗錢,過程中,這群年輕人非但對社會無貢獻度,反而培養出毫無競爭力的能力與態度。

 

論述這奇怪的現象!起因於我這學期看到一堆年輕人繳了學費,卻不來教室上課。如我所授課的課程中,選課學生60人,會來上課只有20個人,其他40位幾乎從未出現,而來上課的20位學生,有2/3在點完名後,立即整理桌面,鋪上外套,開始睡覺。

 

這個現象,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台灣的社會每年耗損幾千億,在做這樣的事情,而這幾千億,就只為印出一張張沒有用的大學文憑。我實在很好奇這樣的情形,昨日(11/29)我在學校中,詢問其他的專老師,這群學生沒來上課,你們怎麼給成績,得到的回答是:「小老弟,就算要當掉他們,也千萬不要給0分,至少要給50分,這樣學生的學期平均成績才不會太難看,當然教這些學生,也會澆熄老師們對教育工作的熱忱,但你若要在這裡工作,就要習慣、適應這樣的情形。」

 

這些回答,無法滿足我,因為我實在非常好奇沒來上課的學生如何得到成績。我再問其他的學生這個問題,學生說:「考試沒來考、或不及格,只要跟老師說一聲,就可以補考、再補考,考到及格為止,或補繳報告……」

 

看到教室中倒頭就睡的學生,還有一大堆從未出現的學生,這讓我想起陳玉峰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以前老師在墾丁國家公園服務,當時這個地區有許多農家用雞糞施肥,以致蒼蠅滿天飛,密度極高,老師當時用腳向地上的一群蒼蠅一踩,居然也會踩死二、三隻,他說這是因為在這裡的蒼蠅沒有「對手(天敵)」,以致笨笨的就可以活,如果在台北市,一隻蒼蠅要活下來,它必須時時刻刻非常謹慎、小心、動作迅速…,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死在蒼蠅拍之下。

 

這個故事,老師在隱喻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國家的政策,讓大部分的年輕人培養成如同笨笨的蒼蠅一樣,這群笨笨的蒼蠅中,還是有「精明」的,但這需要經過災難的考驗,即天擇才會出現。

可預見的,未來台灣許多的年經人,在時代的巨輪下,將會歷經慘痛的過程,最後才會留下適存者。悲痛!為何一個國家的教育淪落至如此? 

 

此時此刻,我僅能期待在未來的大災難後,台灣的教育能徹底反省,引導每個人的特質、興趣…,讓每個人在社會中,能扮演適當的角色,貢獻社會。

 

後記:

我擔心的有二:1.台灣社會每年耗損上千億,長久下來「元氣大傷」、

              2.台灣的年輕人形成「靠爸族、靠媽族」,毫無能力。

 

我還擔心一件事,因為我觀察許多學校都有中國學生,我認為這些中國學生比我還詳細地記錄這些現象,回報中國政府。

焦點評論:念博士不如去就業(周祝瑛)

  
更多專欄文章

國內各大學博士班的招生缺額逐年增加,因此,台大今年(2013) 改採1年2次招生的策略,但10月首度舉辦博士班甄試入學的結果,仍出現6成5缺額。為此,嚴長壽先生提出嚴重質疑,認為台灣不需要這麼多博士,台大不應因招不滿博士班缺額而帶頭重招!

從十多年前,國內在教育部政策鬆綁與選舉民粹的推波助瀾下,忽略了少子女化時代的來臨,而廣設高中、大學,結果各大學廣招碩、博士,雖然讓國內各行各業人員普遍學歷大幅提升,但高教擴張卻帶來許多後遺症,不但衝擊整體技職教育體系與就業市場,也造成許多大學教師即將面臨因少子化招生困難而被迫離職的窘況。尤其嚴重的是博士班畢業生因大學教職僧多粥少,企業需求短絀,已經很難找到工作。筆者特此呼籲:面對國內高教嚴冬,建議有意報考博士班者三思! 

大學招生面臨缺額

首先,台灣高教中的「2015大限」已無法避免,屆時整體大學新生將出現近三分之一嚴重缺額 (一年約減少五萬五千人),大約到了2021年開始,博士班招生缺額更困難。如果主管單位與各大學相關機構對於整體高教 (尤其是博士班) 的結構不及早重整,並尋找因應策略,屆時博士班招生大海嘯,後果將嚴重影響整體高教的發展!
其次,從近年來台灣高教擴張的過程中,根據蔡宏政、陳東升、陳也禎等教授的研究,過去十年來國內博士研究生人數大約增加 2.44 倍;但各大學專任教師數目僅增加 1.24 倍,且博士生的增長速度更快。加上國外大學博士畢業生返國求職,整體博士就業市場已經飽和甚至過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博士畢業生,恐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市場挑戰!
第三,近年來各大學國科會、頂尖大學計劃、世界大學排名、大學評鑑等政策推動中,各大學徵才條件比以往更加嚴苛,不分領域專業,不但要看畢業是否來自名校,還要看在有無國科會研究計劃、有無SSCI 、SCI等論文發表、外語程度與社會網絡關係如何等等條件。有些要求早已遠超過上一代學術工作應徵者的門檻,甚至其中充滿了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條件 (如只能以契約型條件一年一聘等)。 

博士生須身兼數職

第四,在上述大學評鑑壓力下,大學教授的首務不再是教學,而是忙於國際期刊論文的發表(如:SSCI)。許多實驗室與各項計劃需才孔急,徵人協助與合作發表。
因而,博士生必須身兼數職,不但需要協助教師的教學,甚至研究與發表都不能免,每月領取的微薄助理薪資,只夠餬口。
第五,許多大學對於博士生又訂定各種論文發表點數畢業門檻,讓整體博士養成教育淪為論文發表點數競技場,讓年輕的博士世代,不論在找指導教授或發表論文等方面,為了能順利畢業與日後就業發展,必須步步為營、斤斤計較。
由此可見,國內學術界過去所標榜的「教自由、學自由」與「為學術而學術」的氛圍已經不再!年輕人與其困守在學術象牙塔,不如及早出去尋職或創業,奮力一搏,以免整個人生都因為讀博士而受到耽誤與影響! 

政大教育系教授、教改論壇執行祕書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40558
(轉貼)曾志朗:人才政策 勿多頭馬車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曾志朗:人才政策 勿多頭馬車
中研院院士曾志朗。 報系資料照
「台灣人才問題,應該由行政院副院長領軍,召集幾個政務委員組成跨部會人才培育平台」。中研院院士曾志朗曾經擔任過教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文建會主委,幾度進出政府部門,連他都忍不住感嘆台灣的人才培育政策多頭馬車,更直指「對於人才問題,各部會都太本位主義。」

曾志朗回憶,民國99年,就曾由教育部主導召開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大家都在場,也都提出問題,還提出結論提交行政院,但現在,也無疾而終。」他認為,很多問題大家都知道,但就是缺乏執行的決心,各部會也各做各的。

去年底舉行的全國科技會議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了重話,認為會議已淪為政府和學者的會議,產業界已經沒興趣。但光是政府部門對人才問題也是「壁壘分明」,國科會對外宣稱,「人才培育,教育部偏向拿學位,國科會偏向研究」, 但曾志朗嚴詞批評這種說法是「沒見識的本位主義」。

他認為,各部會對人才問題有不同意見沒關係,但政府應對人才問題有整合性的策略思考,建構出一個能解決問題的平台,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教育部、國科會、經建會、經濟部、中研院等與人才培育相關的單位進行整體策略規畫,「不要再一直重複開會找問題、加政策,而要務實去解決。」

除了制度面,曾志朗也點出當今台灣對人才問題的迷思。他認為,談人才問題,不能一味複製過去成功的模式,不少人憂心現在台灣年輕人都不願意出國拿學位,台灣的「海外人才庫」空虛,但他認為,「海外人才庫是我那個年代在講的東西,現在若還苦等海外人才回來,是落伍的想法。」

曾志朗說,台灣自己已經有好的研究,所以應鼓勵在台灣的研究與國外連結。曾志朗自己實驗室的學生也是全球跑透透,跨國的研究團隊每半年在西班牙、美國、以色列、台灣等地聚會討論,但基本上,實驗研究都是全球同步。

曾志朗認為,不只是上游研發人才,第一線執行的勞動力(workforce)也應是人才培育重點;而教育的重點是把這群未來職場勞動人才的基本素質教好,而且要養成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因應現今不斷在改變的世界。

【2013/03/12 聯合晚報】

施振榮:再不改變 未來台灣人只能死在一塊
施振榮。 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召集人施振榮指出,台灣的大學過多,關鍵是因家長過度重視大學文憑、輕忽一技之長,及民主政治太重選票、短期有感,社會形成「價值半盲化」、「資源齊頭化」、「行政防弊化」的三大文化瓶頸。他更拉高分貝警告:整個社會從上到下若還不知改變,那麼「未來台灣人只能死在一塊,就算現在不死,將來子孫們也很難過好日子」。

施振榮認為,人才是社會最重要的資源,資源不斷成長,才能確保國家、社會成長。領導人要有宏觀眼界,以「六面向」思維,「直接、間接,有形、無形,現在、未來」,追求一種「王道精神」,也就是一、永續;二、共創價值;三、利益平衡,但非齊頭平衡。但過程易形成盲點,往往是因為考慮到自己 (國家、政黨、當前、自身)利益 ,忽略到「利他」精神。

近年台灣留不住優秀人才,有人認為是待遇不好,但施振榮認為,錢只是有形的因素之一,人更需要無形的成就感;因此,為人才主動搭建舞台、給予尊崇肯定地位,合理的成長及待遇,才是政府、企業留住人才的關鍵。

至於學校教的是「應用知識」,以及經驗和信心的養成,因此施振榮建議,學校教育不該只有考試,更要培養長期思考、系統整合運用及永不停止的學習態度。,像他至今天還不斷學習,這些是靜態書本中學不到的。

施振榮也直言,目前的校園文化竟形成一種「分贓文化」,大家為了爭取資源的齊頭式平等,幾乎沒有淘汰機制;以教育部的大學五年500億元計畫來說,政府大舉給錢就是錯的,讓各大學沒有動腦機會,錯失了利用資源、有效創造的契機。

施振榮認為,台灣社會現存三大瓶頸,第一、不願修改不合時宜的法令、只會依法想辦法。二、政府沒錢,資源又被浪費,形成分贓文化。三、社會有太多的黑函、惡鬥,見不得別人好。

他進一步分析說,公務預算規定「有錢要用掉、否則執行不利」,就是因政府,各單位只想搶更多錢、更多人。但反觀企業界,有資源進來就一定要賺錢,本金不能少、還要創造新利潤,利用既有資源創造新價值,建立新的KPI、考核辦法,擴大施政利益,才算真正改變。

【2013/03/12 聯合晚報】

搶救人才大作戰 為青年尋路
亞洲四小龍失業率比一比 / udnnews

廿一世紀是人才戰略的世紀,在全球搶人才厚植國力之際,台灣的人才戰略在哪裡?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超過九成,每年有大約廿三萬名大學畢業生,還有大約六萬名以上的碩博士,以及近兩萬名專科生。但現在面臨的情況是:全國超過百分之四的失業率,大學以上失業率超過百分之五,廿五至廿九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過百分之七。

沒有人才,國家不會有未來。放眼今日台灣,人才危機接二連三,年輕一代學用落差,所學進了社會,「用不上」;高級人才不斷出走,「留不住」;加上外國菁英卡在一堆限制,「進不來」。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去年說星國如果阻止優秀人才進來,將會重蹈「台灣故事」的覆轍,言猶在耳;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紀克禮最近更提醒台灣要注意人才外流,以免喪失國家競爭力。可惜政府至今好像還拿不出一套對策。

人才問題,千頭萬緒,沉疴積重。愈來愈多年輕人一畢業即失業,或馬上得面對廿二K的苦澀現實;可是職場也常感歎找不到合用的人才。當青年徬徨於就業路口,產業界缺乏優秀人才來自我提升時,就是整個國家社會陷入停滯的時候。

為青年尋路、為國家搶救人才,已是台灣當前最迫切的任務,這是國家安全層次的嚴肅課題。

有鑑於對人才及青年競爭力的憂心,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今年將關注重點放在青年的未來,投入大量資源策畫製作「為青年尋路」願景工程系列專題,貫穿全年,分四季推出。

即日起分三周推出的首部曲「搶救人才」,從教育根本面及產業需求面探討,並指出當前技職教育的窘境,並特派記者實地採訪德國、澳洲、新加坡、中國大陸,提出第一手的觀察,也具體剖析與建言,供政府與讀者對育才、留才、攬才的參考。

「為青年尋路」未來三季還將陸續關心:「漂流尼特族」(未就業、未受教育、未受職訓的年輕人)、高教貶值、工作貧窮的年代、世代包容與世代競蝕的年金改革議題。

創造這一代的幸福,讓下一代看到願景,讓國家永續繁榮,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希望提供棉薄,共同努力許青年一個看得到的未來。

首部曲「搶救人才」2月25、26日、3月4、5日、3月11、12日推出。

※延伸閱讀》

【2013/02/25 聯合報】

海外高薪挖角 台灣人才留不住
對中國來說,搶人才是急迫的大事,絕對不惜重本「全拿」。 記者盧振昇╱攝影

日前,中國杭州最大食品集團「娃哈哈」,看到媒體報導「 台灣十分之九的生技博士找不到工作」,立即急CALL台灣的人力銀行,希望能將這十分之九的生技博士引至「娃哈哈」,因為對中國來說,搶人才是急迫的大事,絕對不惜重本「全拿」。

相對之下,台灣人才滿地卻屢遭閒置,沒有適當的「職缺」安插,空有人才、卻無法運用。1111人力銀行副總何啟聖感慨地表示,「台灣不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沒有舞台」。

咱的人才 向陸港星淨輸出

近年,台灣高階人才不斷向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淨輸出」。從早期的大學教授、中研院、工研院等高階人才智庫被挖走;以至金融、證券、創投高手投奔大陸,年薪各以「台幣換成人民幣」的五倍起跳;近年來高科技業者、尤其面板業更是陸企的最愛。

台灣高階人才近年不斷出走,大舉赴大陸發展,從學術界到金融、證券、服務和高科技業,都有台商、台幹和台灣學者留下的足跡,與奉獻的成果。 記者盧振昇╱攝影

最新的挖角熱潮更轉向服務業,大陸不僅關注台灣「王品」打造出的服務品牌,更開出五倍年薪要搶SOGO百貨店長,7-11等超商也成了部分省市政府點名「一次統包」擬挖角培訓的人才,台灣產業鏈從上到下、從軟體到硬體一路流失,接著還有那些人才要被挖走?

無所不挖 陸複製三星模式

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秘書長羅懷家指出,大陸第二大面板廠華星光電,不到四年砸重本從台灣奇美電、華映、友達挖走重要主管。華星光電複製早年韓國三星「無所不挖」的模式,一旦中國技術成熟壯大,台灣面板廠的生存令人擔憂。

近年來台灣輸出的人才特質不斷翻新,有如「過季商品」!只要大陸一跟上進度、原技術專家就不再被挖角,因為大陸自己有能力自製、自產、自銷,大陸的挖角對象,永遠鎖定下一個「新技術」。

以金融為例,大陸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不斷自海外延攬人才。早期禮遇台灣高官,如前財政部次長戴立寧、期交所專家,協助大陸建立市場交易法制,第一批人才的重點是為「制度建立」。

台金融業 「被剝了多層皮」

信用卡等消費金融業務,則是第二批挖角重點。熟悉金融界的人士說,大陸銀行界大手筆搶人,台灣高階主管轉戰大陸金融圈的不計其數,光中信銀信用卡部就「被剝了多層皮」,歷任副總仲躋偉、陳昆德、陳俊仁等人先後帶隊跳槽至大陸的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洙海銀行等,台新銀行財務部風控協理王博民、台北富邦銀行信用卡資深協理詹文虎,也先後服務深發銀行首席財務官、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總監等,為大陸銀行業打開了消金市場。

二○一○年,前花旗銀行台灣區總裁利明獻奉派接下大陸廣發銀行行長;二○一一年,前台新銀行營運長計葵生轉戰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兼平安財富通公司董事長和CEO,年底接下中國平安集團副總一職,金融圈挖角風似乎才告一段落。

國際賭場 來台灣找接待員

不但高階人才遭大陸挖角,台灣優質的服務人力也成了亞洲各國挖角對象。最特別的是,國際四大賭場集團透過台灣人力公司物色「賭場VIP高級接待員」,包括新加坡、澳門、菲律賓均打出比台灣高出數倍行情來聘請「VIP高級接待員」。

據開出的行情,大學畢業新鮮人每月起薪四至七萬元、小費另計。資格比照空姐,身高一六五公分以上、簡易英文會話。某賭場一口氣訂了一百二十位年輕貌美的高級接待員,估算這幾年,台灣輸出四、五百名「賭場高級接待員」,而這些是台灣本地沒有的「工作」,也造就了台灣人力輸出的另一種新興行業。

【2013/03/12 聯合報】

產業外移 人才回不來了?
六十年次的「龐先生」,曾是華碩電腦工程師,年薪近一百八十萬元台幣;二○○八年四月上海台資企業以一‧五倍年薪挖角,很快的,像他這種具有專業研發技術及管理能力的台灣科技人才,二度被挖角,再轉進美國那斯達克掛牌的陸資企業,最近他又獲大陸國資企業禮聘,籌組新研發團隊和子公司,他的手機技術已超越大陸最夯的「小米機」,預計三、五年內上市。

四、五年間,「龐先生」已不是當初基層的研究工程師,不僅薪水三級跳,更是整個團隊、創造新技術的領導者,這是留在台灣一輩子都想不到的。從小配角躍升為大陸國企的主角,相較於當年和他一樣的華碩工程師,如今還在領差不多的薪水、做相同的工作,當年的「出走 」是他人生最正確的抉擇。

像「龐先生」這樣的人才外流,近二、三年日益普遍,光從上海閔行區台商小學即可發現,兩、三年前每年級只設一班學生,現在已增班至三、四班,台灣人才外流正在加速,而且從一個人到全家大小一起外移。多位台商分析說,這不只是單純的「薪水」考量,而為了生涯規劃和自我成長,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薪資水準十年來原地打轉,「不出走怎麼辦呢?」

但和所有高薪被挖角、跳槽到大陸的台商、台幹一樣,龐先生最大的夢想還是「想回家」!因為不論薪水和職位再高,台灣仍是他最無法忘懷的家。

只是,令人憂心的是,台灣產業外移已造成本地產業人才斷層;龐先生說,電子製造業大舉外移大陸,台商的中高階主管已被大陸當地人取代,未來就算台灣企業想回流,台灣本地也找不到適合的主管了。產業外移的後遺症,不僅台灣產業空洞化、大陸人才取代台灣成為中高階人才,台灣的人才優勢「已經回不去了」。

龐先生更以自身經驗分析說,他是到了大陸和當地工程師共同討論、學習後,技術才真的顯著突破;單純透過台灣本地技術研發,創新突破的機會很有限。他認為,透過兩岸科技業合作,將如虎添翼,政府絕不能低估大陸的科技技術,因為大陸科技人才在物理、數學等基礎能力上,確實優於台灣,而兩岸科技人才的交流互補,也是台灣科技人才向上升級的一個機會。

「台灣其實真的不用怕人才外流,要怕的是流出去的人才是否真的『回不來了』」。 一個想家的台商如是說!

話重點

巫和懋(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座教授、前台大教授):教改導致台灣大學林立、大學生素質滑落、技職教育荒廢,教改後遺症,讓大家都嘗到苦果。

徐爵民(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不要把去大陸工作的人才當成「叛國」,反而應回頭檢討台灣的發展機會、薪資條件為何留不住人。

【2013/03/12 聯合報】

不滿教改政策 他們集體出走…
巫和懋:制度問題 台灣難留人才 / udnnews

大陸北京大學教授巫和懋,多年前從台大國企系被大陸挖角,如今的研究室就在清朝的恭親王府裡。 記者盧振昇╱攝影
早在二○○六年六月中國大陸啟動「千人計畫」攬才的前幾年,台灣大學國企系教授巫和懋、台大經濟系教授朱家祥,以及政大金融系教授霍德明,是國內「首發」集體跳槽到大陸北京大學授課的台灣菁英學者,當年他們因不滿台灣的大學體制改革、校園學術風氣弱化而出走,一度引發學術界大震撼。

如今,三位教授的研究室坐落在北京大學東北角最美的「朗潤園」內,對於台灣近年面臨的教育、人才危機,現任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座教授巫和懋依然關心也憂心。他認為,只要台灣教改和大學法有關「校園民主體制」、「教授計點制度」不改,台灣人才出走問題終將難解,恐會自食惡果。

走進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所在地「朗潤園」,有如進了清宮戲裡的王爺府,這裡是北大重點文物保護的前清王府,古典的建築院落,外圍環繞著北大最美的「未名湖」,未名湖一九二一年由國學大師錢穆命名,展現了知識分子追求「淡泊名利、寬容無爭」的心境。

接受台灣媒體專程到訪,巫和懋原不願再提當年過往。但心疼台灣近年因教改、教學體制變革導致日益愈嚴重的人才外流、產學失衡等問題,巫和懋忍不住重話挑明 「再不改革!台灣人才沒有救!」

兼任中國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長的巫和懋,十年前就喊出「台灣大學教育制度出問題,改革誤導方向」;如今,台灣人「自食惡果」,「若還不能改正制度,台灣人才問題終將難解」。他說,大學法、教授評比、中學教育、教改等政策,都要全盤檢討,而且要由總統統籌,要把人才當成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

他指出,台灣施行所謂的「校園民主」,系主任由系內老師選出,院長由院內老師選出,校長由老師來選。系主任因有選民壓力,誰也不得罪,每選一次,系內就分裂一次,對立、鄉愿心態更嚴重,結果「該淘汰的,最終都沒能淘汰」,這種以「選票」為前提的校園民主,一開始就不對。

巫和懋表示,美國制度是從上而下,校長是由董事會指定、院長由校長指定、系主任由院長指定,這種制度之下,系主任才可要求老師,因為「大學是菁英、不是民粹」。但台灣的校園民主由下而上,造成大學裡派系叢生。

另外,一九九三年國科會提出「教師評量制度」更是問題。老師研究發表以點數計算,學者為了「拚點數」,一個成果發表可能寫成輕薄短小的三篇,但欠缺重要性、學術延貫性;相較於美國、大陸對教授的評量,在乎的是學術價值和學術貢獻,台灣校園在這種人際關係充斥、玩點數的遊戲下,劣幣逐良幣,大學本該是人才培育中心,如今反成了人才危機的核心。

十年教改,是巫和懋心頭的另一個痛。他說,教改導致台灣的大學林立、大學生素質滑落、技職教育荒廢,當年教改的後遺症,讓大家都嘗到苦果;台灣如果真想搶救人才危機,就要趕快把當初錯誤的制度一一調整回來。

【2013/03/12 聯合報】

薪水低於行情 還要被叫肥貓…
香港某大學幾年前想挖角專攻中國思想史的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開出了月薪台幣八十萬元加宿舍,這樣的薪資是台灣教授薪水的八倍。工研院一名光電領域的主管,年薪約一百五十萬元,遭大陸企業以近新台幣七百萬元的年薪挖角。原本在台大教書的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副總裁吳恩柏,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大陸崛起是人類歷史上近百年來的大事,會去香港,是希望能就近觀察並參與。

「大陸用人很敢給,業界找人才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徐爵民認為,除了錢之外,台灣整個大環境的氛圍並不利台灣在國際上搶才、留才。社會輿論一片撻伐「肥貓」聲浪下,公立機構財團法人成員的薪資不得超過部長級待遇,後來因延攬高階人才的聲浪擋不住,才規定放寬為可以特案處理。

「但如果我跟海外人才談好,簽特案上去,沒被批准怎麼辦?」徐爵民表示,工研院有董事會,如果胡亂用人,根本過不了董事會那關。「如果我找一個國際級的人才來台研發,給了第一年的研究經費,誰知道第二年的預算會不會被砍?」工研院每年約八十億元的研發經費十年沒變,政府一年的科技預算約一千億元,但三星一年的研發預算就有約新台幣三千億元,我們怎麼留得住人才?

薪資遠低於國際行情,不時又要遭受「肥貓」的罵名,「肯留在台灣工作的人才,一定要很愛台灣。」徐爵民苦笑說。

大陸地方大、發展機會多,不光是挖角台灣人,美國、歐洲好的人才也在挖。徐爵民認為,在人才國際流動頻繁的今日,不要把去大陸工作的人才當成「叛國」,反而應回頭檢討台灣的發展機會、薪資條件為何留不住人。

「台灣的人才危機是個沉重的問題」,徐爵民說,一九九○年到兩千年,科學園區剛開始發展,「偉大的計畫加上股票分紅」,是吸引不少留美人才回台灣的誘因。他坦言,這幾年去海外找人,台灣能給的誘因比十幾年前少很多。但他認為,優秀的人才要能源源不絕進來,靠學校教育,以及自己培養比向外挖角實在。

【2013/03/12 聯合報】

全球聞名的大師 還要驗學歷
籌碼缺、規定僵 人才進不來 / udnnews

政大商學院院長唐揆 記者鄭超文/攝影
蜚聲海外的知名學者,從美國被挖角來台,竟被要求提出博士班在學期間的成績單及學歷證明,還要繳交出入境證明;由於沒有台灣的教授證書,大學聘任他時,除了系教評會、院校評會、校教評會的三級三審之外,還要增加外審;大師級的學者,要填一大堆表格,前後折騰了四個月,才獲得聘任。

提起兩年前這段經歷,政大商學院院長唐揆搖頭苦笑,他都當上美國普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內學術圈很多人都認識他,「我連教育部的頂大計畫、國科會的獎勵計畫,都擔任過審查委員,怎麼還跟我要學歷證明?」

唐揆記得,他去申請普度大學博士班成績單時,同仁狐疑的看著他:「副院長幹嘛申請卅年前的成績單?」唐揆拿到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的博士班成績單,還得寄到芝加哥去認證。幸好美國重視個人隱私,這件事才沒張揚開來變成國際笑話。

至於出入境紀錄,則是要以資證明唐揆曾經出國到美國深造。

「台灣從國外攬才,很大的困難是被一堆法令僵固住。」唐揆說,美國大學想聘人,校長有權直接批了,沒有繁雜的行政程序,即使是聘年輕學者,也要讓他感到被尊重。

「優秀人才,大家都在搶。」唐揆三年前在普度大學曾面談過一個很優秀的女博士,從台灣赴美深造,畢業後同時有十幾所大學搶著聘她,最後她選擇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

相較之下,自己延宕了四個月,才拿到聘書,唐揆說,若不是一心想回台灣貢獻,換作別人,恐怕熱情都消退了。這些僵化的規定,能讓人才感到「我真的受歡迎,你們真的很希望我來嗎?」

唐揆說,美國從「相信」出發,要聘一個還沒畢業的人,只要指導教授寫一封信說,他已通過口試,再過幾個月就畢業,聘任的大學就接受。

畢竟對台灣的情感太深厚,唐揆緩頰說,大學的人事主管也希望學校趕快聘到人才,問題是他們有很多法令要遵守,犯錯要付很大代價,因此就會「一切照規定來」。

【2013/03/11 聯合報】

160萬技職大軍 撐起德國經濟
德國教育雙軌制 撐起經濟命脈 / udnnews

德國斯圖加特戴姆勒訓練工廠,大門口的圖示表年輕人進了工廠變學徒。 特派記者陳易辰╱德國攝影

歐債危機令歐洲的冬天更顯灰暗,但是德國成長動能沒有熄火。Made in Germany精品代表BMW汽車,總部坐落在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旁,巨型建物正是汽車汽缸造形;入夜後BMW總部仍燈火通明,在黑色天幕及寒氣的襯托下,汽缸彷彿充滿著動能。

持續發動中的汽缸,成為黑暗大陸的亮光,似乎是德國經濟寫照。歐債危機中,德國經濟屹立不搖成為歐洲救世主,擁有歐洲最低的青年失業率,Made in Germany的產品,一樣前進世界。

雙軌職訓 結合學校企業

德國強盛經濟與精良工藝,與德國雙軌職訓傳統密不可分,專業的技術人力,一百六十萬的技職大軍,更是讓德國這個超級引擎擁有動能的強力柴火。

「德國經濟狀況好,職訓功勞非常大,德國年輕人因為有職訓,有一技之長,很容易找到工作。」德國工商總會海外職業教育與訓練處長拜爾說,「德國職訓就在企業裡,企業從頭參與訓練,培訓和考試內容都是直接與企業相關,這是企業要的人力」。

德國多年來實施雙軌職訓教育,是一種結合學校與企業、並以師徒制為基礎的教學制度。實科中學和主幹中學畢業生分發到職業學校前後,得先選擇要參加的職訓項目,找到企業簽約,成為學徒。未來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與通識課程;另三分之二時間在企業當學徒,學習實務操作。簡言之,雙軌職訓教育由企業主導,企業和工廠就是學習的場所。

三分之二學子職訓 僅三分之一讀大學

這套雙軌職訓涵蓋基層藍領及技職白領,可視為義務教育,凡是未滿十八歲、未就讀全時制學校的青少年,都有義務接受雙軌職訓。德國每年有三分之二學子進入雙軌職訓,僅約三分之一就讀大學。目前德國約有一百六十萬名學徒接受雙軌職訓教育。

雙軌職訓期間多為三年,結束後通過考試取得證照,少數學徒會選擇進入科技大學或是專科學校,多數選擇留在原受訓企業任職,成為具有專業、穩健、踏實、可信賴的專業人力,成為德國穩定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中堅分子。

西門子的師傅馬克爾教導學徒操作油壓氣壓系統。 特派記者陳易辰╱德國攝影

投入職訓 每年230億歐元

拜爾指出,德國百分之廿五企業自行開辦職訓,企業登報找學徒,給學徒薪水,負擔所有培訓費用,估計每年德國企業投入職訓費用高達兩百卅億歐元。

根據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院調查,德國企業培訓一名學徒一年要花費一五二八七歐元,學徒平均生產力一一六九二歐元。這個數字看起來,企業虧本做培訓,但拜爾說,第一年會花較多成本培訓,但第三年就可參與生產線,「企業不會賠本,一定合算」。

「投資未來 一點都不貴」

戴姆勒汽車是全德國提供雙軌職訓名額最多的企業,每年投資的成本非常驚人,但戴姆勒職訓和教育政策資深經理顧摩說,「一點都不貴,我們是投資未來。」

拜爾也進一步說,雙軌職訓畢業生是企業的最愛,因為他已經了解這個企業;相對地,大學畢業生進入企業,還要接受一次訓練。德國很多企業老闆都出身於雙軌職訓。

雙軌職訓對企業和年輕人都有好處。Dekra教育政策及策略處長李堤西說,企業可先了解學徒的性格,觀察他們適不適合在企業工作,企業省下新人培訓費用,事後絕對可以回收,更不用擔心找不到人。年輕人則在工廠、商店受訓,得到實際有用的經驗,未來就業馬上能上手。

師傅執照 等同大學學士

拜爾強調,雙軌職訓更非未來注定當黑手或是基層藍領的死巷子;穿過職訓,未來可以再深造,進入專科學校或科技大學進修;或取得師傅執照,再往上爬,「師傅執照等同於大學學士,社會地位一樣高。」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柏南可強調,在德國完成雙軌職訓取得證照,就是一種文憑,憑此證照繼續升學。

正因為重視職訓,德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都享有相當程度的尊重。士商工農從不是尊卑順序排列,而是合組成一個社會的「圓」。

拜爾強調,若沒有技術人力,光靠一大堆大學畢業生,工業發展會有問題。拜爾更說,德國技職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德國職訓被視為經濟的環節,而非教育議題,好的職訓就像銀行複利,它讓經濟發展生生不息!」

話重點

拜爾(德國工商總會海外職業教育與訓練處長):德國職訓就在企業裡,企業從頭參與訓練,培訓和考試內容都是直接與企業相關,這是企業要的人力。

顧摩(戴姆勒職訓和教育政策資深經理):提供年輕人職訓,一點都不貴,因為我們是投資未來。

雷吉茲(西門子南巴伐利亞地區商業營運主管):企業職訓不是只替公司培養人才,也是替社會培養人才,我幫別人培養人才,別的企業也會為我培養人才。

【2013/03/04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35612
(轉貼)曾志朗:人才政策 勿多頭馬車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紅酒、英語…新加坡留住人才的心
高薪低稅 新加坡積極攬才 / udnnews

新加坡的臉譜,很國際新加坡企業由國家直營或轉投資,政府有空間、有權力,匯集所有的資源,招攬全球最頂端人才。 特派記者廖國隆╱新加坡攝影

新加坡是前進東南亞第一站,到東南亞最遠的主要城市緬甸曼德勒(瓦城),不超過三小時航程。新加坡以英語為工作語言,時尚流行與全球同步,德國麵包、紅酒與西方世界無異,這裡是背包客及商務人士前進大亞洲的前哨站、跨文化的跳板。

新加坡地理位置在印度洋與太平洋間最重要的港口,此地東南亞研心究中心台灣籍客座社會學者曾柏文說:「上世紀冷戰後到九○年代,東南亞的經濟活力整個釋放。」新加坡就在這個開口處。

與國際接軌 地理位置占優勢

一八一九年二月廿九日英國殖民時期政治家萊佛士,在馬來半島最南端登陸、建立自由貿易港,就是今天的新加坡。近兩百年後,新加坡在全球化浪潮中,以地理位置優勢,不論在跨洲際、跨區域活動,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完全與國際接軌。

曾柏文說,台灣是私人資本家、企業家為主,「必須趨近市場、趨近人才」。他也說,新加坡完全實踐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裡提到的「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概念。新加坡企業由國家直營或轉投資,高度持股下,「國家是背後的操盤者」,讓新加坡政府有空間、有權力,把資源拉過來,成為招攬全球最頂端人才的推手。

青年高峰會 預約未來的人才

新加坡的環境,很多元良好的治安及生活環境,也是新加坡留住外來人才的重大拉力。 特派記者廖國隆╱新加坡攝影

今年一月廿日起連續六天,新加坡舉辦全球首次青年科學家高峰會(Global Young Scientists Summit)。包括高齡九十歲華裔楊振寧在內的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兩百八十位不超過卅五歲的科學家出席。

國立研究基金會是首屆青年峰會主辦單位,總裁劉德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是亞洲首度有這種級別的峰會,希望成為新加坡的一個亮點,也成為全球青年科學家每年期待參加的活動」。

峰會期間將請邀青年科學家參觀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及相關研究中心及科研設施,增加吸引海外青年科學家未來到新加坡工作的機會。

參與的「青年」限定不得超過卅五歲,主辦單位說,「峰會猶如為最有潛質的科研青年打造的集訓營」。這相當於新加坡把未來半紀內全球最有可能冒出頭的科技人才請到新加坡,先瞭解此地環境。

手筆之大,見識之遠,這是最好的例子。

英語教科學 打底從小學開始

新加坡人從小就是英語環境,科學課、自然課都用英語教。在教會工作的孫瑋皓說,當歐美人想要進入東南亞,會先跳到新加坡這個中繼站。

他說,背包客前進東南亞,都會先到新加坡蒐集資料。這裡的英語環境讓新加坡成為「跨文化的跳板」。治安良好也讓很多跨國高階經理人放心把子女帶來接受雙語環境。中生代新加坡人對治安自豪的說法是,到熟食中心吃飯,用手機占位子,離開座位點菜,都不用擔心。

低薪服務業 撐起高階金字塔

相對於台灣,曾柏文認為,新加坡是清楚的「階級社會」,從鄰近的馬來西亞、印度、印尼或大陸引進薪資便宜的勞工,負責基層服務業,支撐起社會結構,就能騰出資源吸引高階人才。他說:「專業人才在新加坡,他們可保證你的生活享受。」讓想要打進亞洲市場的人來了就不想走。

話重點

曾柏文(東南亞研究中心台灣籍客座社會學者):如果你是專業人才,在新加坡,他們可以保證你的生活享受、生活條件。

馬提亞斯(德國籍企業諮詢顧問公社長):新加坡可直接Link到倫敦、紐約等一級大城市,而無需倚賴近鄰國家。

【2013/03/11 聯合報】

陸推千人計畫 吸海外頂尖人才
陸「千人計畫」 國家級戰略搶才 / udnnews

大陸全國累計有一百五十餘萬名海外留學生,回流人數超過二十餘萬人,為大陸教育和學術發展灌注全新的活水,圖為北京清華大學校園。 特派記者盧振昇╱大陸攝影

當所有方法都無法解決當下問題時,捨棄舊有體制、全盤改革,可能是唯一的機會。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大陸啟動「全面改革」,以最大的開放尺度、全力學習,全面爭取人才,吸收來自全世界的精華,成就了中國大陸近十年的跳躍式起飛,除了胡錦濤等領導階層的「全面學習」,嚴密完整的「人才戰略」更是打造日後創新戰略的關鍵手段。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表示,二○一○年中國大陸推出「人才行動綱領」,啟動「千人計畫」,招募海外知名技術、專利博士或學術研究博士返國。例如,生命科學、學術研究理論引進、以及海外專利技術、基因抗癌等醫療專利技術回國創業,為中國未來的創新提供顯著成效。

除了「千人計畫」,大陸近年不斷擴大招募人才範圍,從海外資深、有著作貢獻的博士教授,進而擴大至「青年千人計畫」、「萬人計畫」。中央領導高度重視,上行下效的結果,從中央、省市至鄉鎮,再到學校,全國上下都以「拔擢人才」為首要使命。

搶人大戰 政府民間卯足勁

北京清華大學大禮堂。 特派記者盧振昇╱大陸攝影

以人民大學為例,設定十年內將吸引三百名海外博士,其中一百二十名為外籍博士。每位教授提供年薪六至七萬美元,外加免費住房、醫療保險、幼兒、中學免費就學等全套福利;而且大學「搶人才」,是自發性的,這個從上到下貫徹一體的「搶人才大戰」已經是中國大陸全面性的國家戰略,不分政府、學界或民間。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指出,截至二○一○年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累計評選出十六萬兩千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七百八十六人,累計選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五千二百多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四千一百多人。從一九七八年到二○一一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近八十二萬人,全年留學回國總數高達十八萬六千多人,比前一年增長百分之三十八。

基礎研究 鼓勵頂尖生投入

清大理學院院長薛其坤表示,除了吸引海外人才,大陸近年積極推展校園人才培訓。二○○三年起大學「自主招生」,面對全球經濟波動、金錢價值觀的轉變,各校都全力將最優秀的人才,留在自然探索的研究知識領域中,而不隨薪資高低,只想賺大錢。

他認為,台灣近年醫學院學生不願讀枯燥的醫學系、病理基因研究,轉向高收入的醫美、牙醫等,這是不對的。因此,為了讓真正想投身研究的人才無後顧之憂,清大理學院推出「拔尖學堂班」,挑出具潛力和興趣的人才,提供拔尖學生每年住宿五千人民幣的補助及獎助學金,每年另提供額外獎學金,一年至少一萬人民幣,以及暑假兩個月海外交流住宿、生活免費等鼓勵,為國家基礎科學培訓潛力人才。

工科航空 企業給研發基金

工科、航空、發電核能研究等市場性強的研究生,學生就業容易、薪資待遇佳,但還是可獲取企業界專門提供的研發基金獎勵,配合獎學金及學校提供一比一的同額獎勵。

清大國際關係教授、歐亞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吳大輝指出,現今大陸學者不能只會讀書,更要和社會接軌,老師接受國家委託研究,或金融、石油集團的委託專案,將智力轉換成社會發展的經濟價值,隨時針對時代的發展提出客觀要求,要帶領學生「用腳步來丈量、來實踐」研究成果。

【2013/03/12 聯合報】

領產業升級! 謝心澄寧棄美國高薪
北大物理學院院長謝心澄。 (圖,蘇健忠攝影)
「留在美國,我只是美國社會龐大機器中的一個小螺絲釘,但回歸祖國,可以將多年在海外學得的研究和環境帶回來、獨當一面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大陸推出「千人計畫」以來首批回流的海外博士─北大物理學院院長謝心澄歸國後的最大成就感!

放棄美國高薪,謝心澄返回大陸的薪水只有美國的七成;但他抱著決心,回國後立即接手北大物理學院的管理工作,建立「量子材料中心」,打造三十個人編制的新單位,大陸政府一口氣編列五年一.五億人民幣,約台幣七.五億元預算,外加二十個人的大型研究團隊,以海外工資年薪一百萬人民幣計,二十個人,四、五年的人事開銷超過三千多萬人民幣。

「給人、給錢、全力相挺」是千人計畫學者的獨有光環。謝心澄說,近年大陸投入大量經費,提升師資及海外引才回流。每年光是投入的經費,教育和科研即占GDP的百分之四,約占國民經濟總收入六分之一。主導大陸人才的中組部,核准給科學部的總預算經費年年成長,近年每年成長率均超過百分之三十,遠超過美歐日,就是因為政府看到未來帶動科技進步的效果,先訂出產業政策方向。

以成立量子材料中心為例,量子調控,是信息工業的基礎,科技部先訂出大方向,透過研究提出的效果,進一步朝下一個階段步步推進,這是政府帶領產業升級、學術研發落實的具體實現。

比較大陸、台灣、香港三地學生的物理基礎和實驗物理,謝心澄認為,還是大陸條件最好,大陸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環境。實驗儀器設備動輒五百萬至七百萬人民幣,青年千人返鄉另提供兩百至三百萬人民幣,現在年輕學子的收入已和美國差不多。北大二○一○年成立量子材料中心,找了十四、五位三十五歲以下的海外博士,實驗室面積有五、六萬坪,超越清大、南京大學,更強過香港、台灣的實驗環境。

至於北大和美國學生差別,謝心澄說,北大約百分之四十學生選擇出國深造、百分之三十在本國深造,僅約一成就業。而美國學生,因考試少、書本少,從小有自己的想法、Project多,但進入科學研究後,反而比中國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一點,台灣和大陸學生相似,從小物理、數理的邏輯能力較歐美小孩強,但是研究生的自主調適力量就不如日後美國的青少年。

【2013/03/12 聯合報】

迎歷史挑戰! 顏海平懷使命感回國
康乃爾藝術博士顏海平,身兼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及媒體文化和社會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 (圖,盧振昇攝影)
「中國經濟足以和國際大國平起平坐,歷史機會將為中國優美文化爭取平等的發言權!」因「千人計畫」而返回大陸的學者,除了研究環境、工作條件的吸引,許多人更抱著對國家的使命感和熱情;康乃爾藝術博士顏海平正是典型代表。她是二○一一年上海千人計畫中特聘的首位文化藝術博士,身兼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及媒體文化和社會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回國迎接歷史的巨大挑戰」,是顏海平和所有千人計畫學者共同的心願。

顏海平說,她是一九七七年文革結束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學生、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曾以「秦王李世明」歷史劇獲得全國一等戲劇獎。一九八三赴美康乃爾大學攻讀歐洲現代戲劇、比較文學和批評理論專業,一九九○年完成博士學位,先後在科羅拉多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康乃爾大學任終身正教授。

成為上海千人計畫首批回流的人文學者,確實有其「歷史的使命」。顏海平表示,美國長春藤盟校物質的支持,不是中國大陸可以比的,但人世間走一圈不能忘掉最重要的就是「報恩」。 她感謝復旦大學時期恩師朱東潤及首位女校長謝希德建立的典範,為達成恩師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奉獻,感恩回饋是她回國最大的動力。

比顏海平更早,她的先生楊志剛二○○五年即獲邀返國,主導成立中國第一個集合汽車、高鐵、飛機的「風動力學中心」,兩人在康乃爾相遇、結婚。楊志剛曾任職美國航空航天總署十年,主管機械、空氣力學,更是通用車用模型電腦軟體的創新者,目前為中國和全世界風動力學的權威。

不同於多數千人計畫以技術、自然科學、經濟、金融、外交為主,顏海平表示,社會科學學者相對稀少。她認真考慮過,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的轉型,要靠文化支撐,這對中國下一步改革推動很重要。迎接歷史浪頭,在國力、經濟力到位下,她希望能爭取中國文化藝術的平等發言權,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

【2013/03/12 聯合報】

外籍生激盪 學生視野大開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熟悉其運行規則,而又了解中國企業實情的經濟管理人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要敢于借鑑、引進世界上一切優秀的經濟管理學院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結合中國的國情,辦成世界第一流的經管學院。一九九四、二、二十二」

走進入北京清華大學管理學院,映入眼簾的是大廳牆面由前總理朱鎔基為清大MBA學院落成親手揮毫的巨幅墨寶,字裡行間展現大陸「開放心胸、海外引才育才、致力世界第一」的強烈企圖。 中國大陸近年來不計成本向海外大舉引才、增設符合國情和國際化的管理學院(MBA),至今全國已有超過二百三十四所MBA學院,今年更將增至二百八十所,就連高階經營管理班的EMBA也有六十二所。累計至今全國已有一百五十餘萬名海外留學生,回流人數超過二十餘萬人,更為大陸教育和學術發展灌注全新的活水。引才、育才,發展一流學院,已成大陸從上至下一貫的努力方向。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毛東輝指出,目前清大一百四十七位MBA全職教師中,百分之九十一是博士,百分之五十四有海外學位,二十多位在五十多個國際雜誌擔任編委,三百位行政職員中,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職員有海外教育經歷和背景。國際辦學的IMBA、EMBA,也與哈佛、中歐合作高級經理人課程等國際辦學,雙學位項目。

毛東輝本身也是海歸學者,她說,為提高學生國際化視野和溝通平台,清大MBA和美國MIT金融學院合作國際MBA項目。

她指出,清大國際MBA目前每年招收百分之五十的國際學生,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地區,這在早年未國際化前,是辦不到的。早年只能招收國內學生,同質性高,但有了相當數量的國際學生和海歸老師加入後,「開放式的國際化」辦學項目,大大提高學生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科學決策能力和社會責任,定位為具綜合管理能力的未來領導者。

以清大為例,一九九七年開辦MBA,當時全是中國學生。二○○一、○二年開始有港、星、韓、台留學生,但人數不到十人,教學氛圍仍為中國式。二○○五年學校主動招募國際學生、參加國際組織,國際化渠道開放後,二○○六年招收三十位國際學生、達百分之三十,國際化氛圍清晰,二○○八年國際和本地學生各占一半,課程項目更兼國際和本土,教學全面雙語化,已跨向世界級的一流學府。

話重點

毛東輝(北京清大經濟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國際學生和海歸老師加入後,課堂局面完全不同,「開放式的國際化」辦學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科學決策能力和社會責任。

謝心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大陸政府投入大量經費,提升師資及海外引才回流;「給人、給錢、全力相挺」,是千人計畫學者享有的獨有光環。

【2013/03/12 聯合報】

「做就對了」 人才保衛全面啟動
政府一次又一次的人才相關會議,但台灣的人才問題,依然無解。圖為二○一○年一月 「全國人才培育會議」,當時的副總統蕭萬長(右起)、政務委員曾志朗、政務委員蔡勳雄、教育部長吳清基全出席。 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一百年八月,馬總統驚覺台灣的人才問題「驚心動魄」,但他忘了,整整一年前,行政院才核定「人才培育方案」,從九十九年到一百零二年,要砸六百零一億元經費,培育量足質精的優質人力。

政策空轉 培育方案成空話

當民國一百年,馬總統意識到台灣人才危機,甚至召開國安會議研商,將人才問題提升到「國安層次」。照理說,政府機器應當對此當務之急「火力全開」,迅速構思「人才保衛戰略」;沒想到隔了一年,還只是聽到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警告:台灣進入人才斷層,再無作為,與他國競爭「死狀甚慘」;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也說:台灣再不積極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不出三、五年,將淪為三流國家。

官員「放狠話」式的警告,無益於解決台灣的人才問題。事實上,政府對於培育和延攬人才的計畫,從民國六十七年至今沒有停過。民國九十九年行政院核定的「人才培育方案」,開宗明義點出台灣人才問題:一、高等教育量增質未精,二、產學脫節、國際視野不足,三、欠缺吸引國外優秀人才誘因,四、優秀人才外流。而攤開去年十二月舉行的全國科技會議,當時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針對台灣人才危機的簡報,四大問題依然還是問題。難道,行政院核定的「人才培育方案」只是空話?台灣的人才問題,就這麼蹉跎了三年?砸下的六百億元經費,竟如投入河中,沒聽到半點聲響?

產業代工 反造成企業怠惰

代工的產業模式,一度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但台灣現在走入產業發展瓶頸,希望以創新取代代工。然而學者批評,政府為了吸引或留住企業在台投資,給予的租稅優惠、廉價的水電成本,讓企業習於過去勞力密集的生產模式,造成企業怠惰,無助於產業轉型,只想爭取更多廉價的外勞配比,賺取微利,根本無益於提升台灣本地勞工的薪資。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明確指出,台商回流若不加值,會拖垮台灣,前行政院長陳冲也曾表態:不是每一個回流的台商都歡迎,不歡迎追逐低成本的台商利用鮭魚返鄉方案回來。

不只產業習於代工,台灣對於僑生、留學生的栽培,恐也流於為人作嫁。勞委會曾針對這群有意留在台灣工作的畢業生,要求至少兩年的工作經驗,一度讓在台灣的外籍留學生,只能回到母國或到他國;等兩年之後,可能已失去對台灣的興趣。後來勞委會從善如流,放寬了這個限制。

學術代工 只重視論文指標

而台灣的「學術代工」,展現在整個大學評鑑制度只重視SCI、SSCI等論文指標。學者批評,這些期刊論文指標大多是西方思維,唯有符合西方世界所面臨問題的研究主題,才能受青睞,攸關台灣社會切身問題的研究,很難在這些期刊中出頭。更不用說,某些符合這些學術指標的期刊,遭學者譏為不入流。

產業代工、人才代工、學術代工,三個代工思維讓台灣身陷人才危機泥淖而無法自拔,政府部會依然各自為政,官員依然像個局外人般只會恫嚇。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日前在全國科技會議上呼籲讓陸生來台的「三限六不」鬆綁,管中閔回應:「這不是專業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一語道破台灣的人才問題為什麼一直停留在「喊口號」。

大家都看到問題,也都知道要如何解決,台灣如果真想解決人才問題,套句廣告詞:Just do it!(做就對了)

台灣人才發展大事紀 製表╱李承宇

話重點

蔣偉寧(教育部長) :所有問題都在教育,產業能不能升級、經濟能不能起飛、國家有沒有未來?關鍵都在教育的投資。

翁啟惠(中研院院長):台灣產業轉型靠創新,能創造價值才叫「創新」,否則只是天馬行空的「創意」。

朱經武(高溫超導物理學家):現在台灣被寵壞了,大家不願承擔風險,年輕人也不願冒險,嫌薪水太少不去做,這是不對的。

【2013/03/12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35609
(轉貼)頂尖大學 免費就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顛覆教育百年現場 全球潮學習
不用出國、免繳學費,在家就能念國際頂尖大學。 網路+多媒體+社群+頂尖名校+自主學習,打破教室圍牆、跨越國界限制,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正夯。
【撰文/趙荻瑗】

全新學習型態,強化個人職場競爭力,
全新獲利模式,帶來產業版圖大挪移。
教育現場正進行一場大革命,不加入,就落伍!

24歲的陳怡君就讀研究所二年級,不必花大把鈔票出國留學,在家就能上到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的「電子電路學」,透過HTML5模擬電子元件,直接在網路上做實驗;40歲的知名部落客李怡志,在網路上修習密西根大學的「社群網路分析」,他每天利用通勤時間看英文論文,跟全球6萬名網友一起考試、討論作業,辛苦了8周,終於拿到結業證書,讓他直呼:「上班族不用回學校,也能免費學到產業最新知識!」

讓這一切發生的關鍵字,就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透過網路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更讓修課人數沒有上限。簡單來說,任何人只要擁有一台電腦,能夠連得上網,就能夠免費享受到國際頂尖大學的課程。

過去只有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學生,能夠踏入知識殿堂;現在有了MOOC,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而教授也會透過隨堂小考、回家作業、互動實驗、期中期末考、離線學習小組等設計,提供超越教室的求學經驗。

「五年後,我們將在網路上免費取得世界上最棒的課程,而且是比任何一所大學都還要更好!」早在2010年,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經如此預言,當年他透過旗下的基金會,投資150萬美元給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去年底又在MOOC領域投資300萬美元,期盼能夠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學生。

《紐約時報》形容2012是MOOC之年,它就像是一場「校園海嘯」(Campus Tsunami),正衝擊著高等教育的百年現場,「網路如何顛覆傳統媒體產業,同樣的狀況也將發生在大學身上。」這波海嘯的震央,就發生在美國西岸的矽谷創業搖籃。

一年前,一名史丹佛大學華裔教授吳恩達(Andrew Ng),把自己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課程免費放到網路上,沒想到居然吸引全球10萬名學生報名,以前他的教室每年只能容納400人,「意思就是,我得連續上250年的課,才會有這麼多的學生,」吳恩達在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笑著說道。

趨勢一:頂尖大學免費念

吸引學生蜂擁而至的關鍵,就在於免費的名校課程。史丹佛大學教授的達芙妮.柯蕾(Daphne Koller)在TED演講時提到,美國名校學費快速攀升,從1985年至今成長559%,成長幅度居然比醫療費用高出兩倍,使得多數人失去接觸高等教育的機會。

《世界是平的》作者佛理曼(Thomas Friedman)曾說:「當迫切的需求變成可能,將會帶來重大的突破。」達芙妮非常認同這句名言,她和吳恩達在去年成立Coursera網路平台,企圖解決高等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透過提供免費的頂尖大學教育課程,在短短一年之內,就吸引全球超過240萬名學生註冊。

目前全球MOOC主要分為三大平台:包括Coursera、edX和Udacity。其中Coursera與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等常春藤名校,以及美國史丹佛大學、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柏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等33所知名大學合作。

另外,美國東岸的麻省理工學院(MIT)也不甘示弱,與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合資成立edX陣營。就連Google X實驗室創始人巴斯蒂安.特倫(Sebastian Thrun)也親自開設「人工智慧概論」,光是這門課就吸引16萬名學生,於是他在去年辭去名校教職,成立Udacity網路平台。

其實早在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於教育科技會議上提出知識分享計畫的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OCW)構想,2002年正式發布50門課,目前課程總數超過2000門。但為什麼現在MOOC才發揚光大?

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長陳春山分析,以前線上教育像是在做公益,但是從2012年開始,因為技術成熟、企業投入資源增加,而且看到商業模式逐漸成形,像是Coursera、Udacity都開始提供申請證書、就業配對等付費服務,企圖從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來獲利,「一定要有商業模式,這種MOOC才能夠永續經營。」

趨勢二:媒體跨界做教育

除了學校跨出創新的腳步,過去大量創造內容的媒體,當面臨利潤下滑的挑戰時,也開始把腦筋動到這波學習熱潮上。Discovery頻道推出自家的電子教科書品牌Techbook,發揮用鏡頭說故事的能力,以電影手法拍攝教學短片,並且搭配虛擬實驗室、互動遊戲和練習題,讓Techbook從文字為主的教科書中脫穎而出。

「在美國三位學生當中,就有一位使用過這套教材,」Discovery Education執行長比爾.谷德威(Bill Goodwyn)強調,目前在美國有超過100萬名老師,以及3500名學生使用Techbook,成功從媒體跨足電子書市場。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把觸角伸到大學商管學院。只要學校願意簽訂109英鎊的年約,就提供開放新聞平台、精選新聞簡報、MBA Newslines等教育服務。針對一般網路會員,《金融時報》則推出「10分鐘理解財報」、「測測你的財經IQ」等微影片,方便使用者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用零碎的時間吸收財經資訊。

至於NBC則是把新聞內容改編成為教材,推出NBC Learn教育服務,涵蓋科學、金融、行銷、經濟、歷史等各種領域,目前在美國有超過5千所學術單位使用。

打開NBC Learn網頁,就能找到「從數字看選舉」課程,以新聞媒體獨有的圖表呈現方式,教導學生如何分析總統大選的數字,進一步了解背後的社會和文化意涵。

目前在台灣,包括台大、清大、交大、台北科技大學等學校,也都有意跨入此領域。其中,交通大學於2008年初開始集結全台28所公私立大學,成立「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TOCWC),目前共有十大類別、超過1000堂的課程,只不過在互動機制的設計上,還是偏向傳統的影音教材單向互動形式。

衝擊一:教育社群化

不論是挾帶著高等教育資源的MOOC,或是從新媒體發起的學習浪潮,正一波一波地衝擊著老師和學生,激盪出更有創意的學習方式。

Coursera巧妙地運用社群的力量,為每一堂課架設討論區,他們發現通常學生提出的問題,平均會在22分鐘之內,被世界某個角落的同學解開。Coursera更大膽開創「同學互評」(Peer Assessments)機制,系統會以隨機的方式,分配每位學生為五份作業評分,為老師解決批改大量作業的問題。

另外,像是《金融時報》提供的MBA Newslines學習工具,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在《金融時報》網路版新聞旁邊,加上自己的註解和評論,並且開放給其他人討論與回應。他們導入社交評選機制,讓學生可以為教授的註解評分,教授的得分越高,在網站上的名聲也越高,如此一來,不僅能鼓勵教授踴躍發表意見,更把世界各地的教授,通通都變成為新聞加值的編輯。

看更多精彩文章

【完整內容請見《數位時代》2月號;訂閱《數位時代電子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28462
(轉貼)中研院:全額獎學金鼓勵學生至企業實習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研院:全額獎學金鼓勵學生至企業實習

中研院昨天發表「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中),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左)與秘書組主任羅紀琼出面說明。
記者陳幸萱/攝影

為縮短產學落差,中研院昨天發布「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建議仿照美國及新加坡,以全額獎學金吸引國際(尤其東南亞國家)與國內各大學學生至企業實習,並把國科會與教育部所提供攻讀國際名校的公費補助計畫擴展至業界。

建議書指出,學研單位缺乏市場導向的創新研究,產業界缺乏所需的關鍵技術問題,在面板跟半導體產業尤甚;未來應加強「問題導向」研究,包括由國科會整理國內產業需求、訂題目徵求學研界投入。

「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主導,邀集中研院院士、國內外學者、大學校長及產業界等六十多位代表參與。業界代表包括廣達電董事長林百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央行總裁彭淮南等。

翁啟惠表示,國內的研究計畫多為自由型研究,由研究者自己發想、向國科會申請研究經費,「放牛吃草」,可能與社會、產業脫節;他建議國科會應建立平台與各界討論,依此訂出問題導向研究主題。

翁啟惠指出,國外許多企業會設獎學金或獎座,吸引研發人才;或由政府匯集產業需求後,再對外徵求研究計畫,培養出的人才不僅不會與產業斷鍊,更造就許多卓越研究結果,增加新興產業及工作機會。

他舉例,美國曾投入卅八億美元徵求全人類基因定序研究計畫,結果產生五千億的效益,創造無數工作機會,並在基因療法、早期檢測、精密儀器、奈米技術等領域都有突破發展。

建議書提到,公費計畫可以擴展至業界,由政府給企業特定員額,或補助部分經費,提供抵稅等誘因,鼓勵業界培育人才。

在產學合作方面,則應採「興利優先於防弊」的思維,讓研究者有清楚的規則可遵循。

這份建議書就人才、科技、經濟三層面的鏈結斷裂,對政府提出建言,昨天掛號寄給行政院。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中研院:全額獎學金鼓勵學生至企業實習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160.shtml#ixzz2KcLV23Mf 
Power By udn.com 


台灣充斥「不歡迎」意味 陷攬才困局

中研院昨天發表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指出台灣法規對外籍人士的退休規範過於僵化、居留限制過嚴,充斥著「不歡迎」的意味,已造成對外延攬人才的困境;中研院建議儘快修法解套,包括放寬移民限制等,吸引外籍人才留台。

建議書指出,美國近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不斷有排外的聲音,但政府仍堅持對高階外籍人力採取一貫的寬鬆、歡迎態度,吸引全球菁英赴美發展。紐西蘭、澳洲、歐洲各國、新加坡等,也都有技術移民、資金移民等制度。

反觀台灣,若非中華民國國民,從公立教研機構退休的外籍人士就無法領月退俸;且我國國籍法規定,外籍人士必須先放棄母國國籍,才能歸化中華民國國籍,以致外籍人士幾乎無法取得我國公民權。為了確保退休生活無虞,外籍人士索性婉拒來台工作,或是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離開。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提到,中研院有一位歷史領域的美國籍研究員,在中研院工作十五年、研究成績十分優秀,出了三、四本英文專書,等於國外一流大學教授的水準,卻沒辦法領月退休金,只能領一次退休金。這名研究員告訴王汎森,「如果在台灣領一次退的錢,回國就要作乞丐了,」只有回美國找工作,令人心疼。

王汎森表示,這位研究員曾在澳洲擔任大學教授多年,因嚮往中研院的學術環境而來台,曾多次公開讚揚中研院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研究環境」,原本打算一輩子待在台灣。卻因可領的退休金無法支撐老年生活,年屆六十還要回美找工作。

媒體也曾報導交大最資深的美籍教授、管理科學系教授張力元(Charles V. Trappey),八十一年隨著台籍妻子張瑞芬來台任教,一個在交大、一個在清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書。準備退休的張力元開始規畫退休生活才發現,同為國立大學教授,自己與妻子、同事的退休福利卻大不同,人生精華時光都奉獻給台灣,卻要面對不合理的退休規定,令他心灰意冷。

王汎森指出,有這樣想法的外籍學者不少,有些學者後來就放棄在台工作。他呼籲政府儘快修法,以利延攬人才,或是給外籍人士更高的薪水,把退休金平均分攤到月薪中給付。

他也建議政府應成立幾個「特別辦公室」,處理這類需要跨部會推動的「大問題」;例如在中研院的外國人怎麼領台灣退休金,就牽涉教育部、勞委會、移民署等不同機關的業務。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台灣充斥「不歡迎」意味 陷攬才困局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193.shtml#ixzz2KccXWH9x 
Power By udn.com 

中研院 批廣設大學錯誤

中研院高等教育及科技政策建議書指出,近廿年前教育政策推動「廣設大學」後,大學校院由五十八所增為一百四十八所,入學幾無淘汰機制,人才素質漸趨低落,如今更因少子化衝擊,預估十三年後將有四成大學倒閉。

這份建議書出自中研院之手,但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當年正是行政院教改會召集人,曾做出大學容量可再增加的建議,李遠哲因此一直被反教改人士抨擊。如今他在中研院的高教建議書上,也掛名顧問(Advisor),格外耐人尋味。

建議書表示,在全球經濟危機與少子化問題的夾擊下,台高等教育已面臨財政緊縮及生源不足的困境;卻又因廣設大學,致教學品質及學生素質日益低落。

建議書指出,自一九九四年廣設高中大學成為國內教育政策主軸以來,技術學院紛紛升格科大,專校則升格技術學院,其中大學由廿三所增加至一百廿所,學院由卅五所減少至廿八所。若大學招生困境未能改善,預估二○二六年將有四成大學倒閉。

中國醫大校長、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也是當年教改會委員,他澄清,當年四一○教改活動確曾喊出「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但指的是廣設公立大學;後來教改會也只建議「大學容量可再提高」,並未說「廣設大學」。

黃榮村說,大學校院真正激增,是在一九九九年到兩千年總統選舉之際,當時約六十所專科,一下子在兩年間全升格技術學院,才造成今天不可收拾的局面,國民黨政府要負相當責任。

台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說,廣設大學毀譽參半,當年讓台北工專等優質的專校改制科大,至今仍發展得很好;遺憾的是,不應開放那麼多專校升格,導致中級技術人力造成嚴重斷層,台商返台設廠也找不到人力。

廣設大學也讓學生嘗到苦果。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召集人林家興指出,教育部廣設大學,讓學歷貶值,大學畢業生起薪「直直落」,「真是嚴重的受害者。」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中研院 批廣設大學錯誤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196.shtml#ixzz2KccwYseK 
Power By udn.com 


「大學應分四類型評鑑」

高等教育工會去年九月曾前往教育部抗議,要求暫停並檢討大學評鑑制度 。
圖/本報資料照片
學界對國內大學評鑑、人才培育制度批評聲不斷。中研院昨天發表「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建議大學評鑑按不同類型、層級規畫,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醫農理工領域採不同評鑑標準,不再一套標準適用所有校系。

建議書提到,教育部可依評鑑結果核定調整大學發展規模、學雜費及經費補助,評鑑引導大學辦學的結果,各校一味追求研究論文績效,使大學同質性過高、技職體系被壓縮,同時產生重研究輕教學、重理工輕人文、重學術輕技術及實務等現象。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出現產學落差,造就「高學歷、高失業率」怪象。

書中建議政府應按不同類型、層級進行評鑑,同一特色的機構在同一層級進行評鑑。

同時應避免用單一指標去評斷各校,除了區分大學特色,也應根據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與醫農理工科學的學術屬性,訂出不同領域的評鑑標準。

目前部分大學已試辦自我評鑑。翁啟惠說,技術型、研究型、教學型、服務型大學應訂不同指標,各大學再依自身特色設計評鑑指標;不能只看論文發表數。

曾任多校評鑑委員的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也舉例,政大擅長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就可強調學校的社會參與、公共行政貢獻等;避免單一指標造成「千人一面」結果。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大學應分四類型評鑑」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202.shtml#ixzz2Kcd9RcYS 
Power By udn.com 

大學分類評鑑 校長:各校才能發展特色

中研院發表高教及科技政策建議書,主張大學應分類評鑑,包括政大、台北科大等校都認為切中要害,這樣才能鼓勵大學發展特色;教育部也已開放頂尖大學及教學卓越大學,自辦外部評鑑,未來可自訂評鑑指標、自聘評鑑委員,不會再用同一指標評所有大學。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指出,學術評鑑包括個人評鑑及機構評鑑,前者如教師評鑑或升等審查,教育部已逐步開放學校自審,可根據人文社會、理工醫農等不同學門,訂不同指標,不只偏重研究成果或發表論文。

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表示,高等教育評鑑原本只是門檻評鑑,但現在已經變成許多學校當成追求卓越的標準,不符合原先目的;教育部已經開始試辦大學自評,先從教學卓越大學與邁向頂尖大學學校做起,希望未來五年內可以讓多數學校都建立自我評鑑機制

蔣偉寧坦言,若以單一標準評鑑,會讓大學失去多元價值。教育部正積極思考將大學評鑑「去指標化」。 陳德華說,教育部為此已鬆綁評鑑機制,開放頂尖大學及績優的教學卓越大學,未來可自辦外部評鑑,即自己提出評鑑指標、自己找外面的評鑑委員,經教育部認可,就可自辦評鑑,若評鑑結果嚴謹,將來就不用再接受教育部評鑑;至於其他大學仍要接受教育部評鑑,但教育部也要全面檢視評鑑指標,避免過於單一化、形式化。

政大校長吳思華說,以往研究和教學導向的大學都用同一指標評鑑,尤其過於重視發表論文,對於政大這類以人文社會為主的學校,特別不公平。

吳思華說,未來不論教師或學校評鑑,都應尊重不同學門的差異,訂定不同評鑑指標。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大學分類評鑑 校長:各校才能發展特色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205.shtml#ixzz2KcdUU28v 
Power By udn.com 

縮短產學落差 國科會:推產學合作平台

面對中研院的質疑,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回應,國科會與中研院的改革方向是一致;國科會在去年十月底推出了產學大、小聯盟等計畫,就是期盼透過「業界提題目,學者找答案」的計畫模式,降低國內的產學落差狀況。

孫以瀚表示,國科會去年推出「補助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簡稱產學大聯盟)及「補助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簡稱產學小聯盟),是一種新型態的產學合作平台。

孫以瀚說,產學大聯盟是讓國內企業籌組聯盟,先請業界提出產業議題,再請學研單位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最了解市場的業者提問,再請學者回答。

而產學小聯盟是把學研單位已有的技術公布在國科會的平台上,業者能依需求自行找學研單位合作。他指出,當初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會發起這些計畫,為的就是讓學者不要因自由型的研究方式落入象牙塔中,多看看產業需求,把能量投入在技術升級上。

孫以瀚說,目前產學大聯盟已有八組企業聯盟申請,都是電子與高科技產業;小聯盟則有四百多件申請案。

【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在科技產業與專利布局方面,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長王美花昨天表示,研究單位若有相關專利檢索需求,智財局都很樂意提供協助;但學研合作可能牽涉營業秘密,智財局不會主動介入,主動權應在學研單位。

經濟部技術處官員也指出,去年底政府剛通過「智財戰略綱領」,對未來國家智財發展資源提出六項戰略重點,其中較為相關的項目包括經濟部主導的「創造運用高值專利」、「落實智財流通及保護體制」及國科會的「活化流通學界智財」。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縮短產學落差 國科會:推產學合作平台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208.shtml#ixzz2Kcdfo9ky 
Power By udn.com 

翁啟惠憂心:12年國教 技職經營更難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昨天表示,十二年國教可能會讓技職學校經營更困難,當高中職變成基本學歷,人人都想上大學。

翁啟惠預測,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更多人選擇一般大學,科大等技職學校經營更加困難。在傳統「士大夫」觀念影響下,業界也以學歷高低訂薪水,不看重能力,與真實產業需求也有落差。

翁啟惠認為這不只是政府政策問題,恐怕整個社會都必須改變觀念,「開始接受現實。」他舉例,瑞士學生升大學的比率約只有二成五,雖比其他國家低,競爭力卻很強;相較之下,台灣的大學錄取率超過百分之百,幾乎人人可上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卻不見得找得到工作。

【2013/02/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翁啟惠憂心:12年國教 技職經營更難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211.shtml#ixzz2Kcdw6VlZ 
Power By udn.com 

人口少了 還有滿街大學呢?

終於到必須面對的時候了!民國四十年到七十五年每年人口出生數平均四十萬人,至九十年代中期降至廿出頭萬;未來恐將降至十五萬至廿萬人之間。事實上,台灣的人口紅利早在九十年代已經結束。

民國八十二年至九十一年期間,台灣地區新設或五專改制的大學及技術學院有八十一所,平均一年增加九所大學,平均每四十天有一所新設或改制升格,台灣高等教育的盲目擴張是另類台灣奇蹟。

只要有錢,硬體建設非難事,但屬軟體的師資培育呢?連教學型的大學及技術學院也加入培養碩博士。從八十七年至九十一年四年間暴增九九七個研究所,成長速度比超商的成長還快,這種盲目擴張高等教育,導致「大學量販店化,研究所便利超商化」的結果,高教品質低落,部分大學院校已成「學歷販賣所」。高教資源完全被濫用。

隨著大學開放,到九十年代初期錄取率增至百分百,外勞亦增加至近四十萬人,扣除居家照顧的外勞,在工廠工作的人數約略等於「不該上大學卻上大學」的人數。又逼得廠商出走到勞工成本低的大陸及東南亞地區。顯然,台灣高教非但未對經濟發展有貢獻;反而戕害了經濟發展。

台灣現有大學一六三所,若以金字塔的社會結構,每個年齡層應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進入大學,則僅需四十所大學,一二○所大學陸續退場是件急迫的事。

【2013/02/0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人口少了 還有滿街大學呢?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694516.shtml#ixzz2KcpT73V4 
Power By udn.com 

「文抄公」教長下台 曝德國博士熱

被控論文剽竊、遭取消博士學位的德國教育部長安妮.夏凡九日辭職,成為前國防部長古騰堡之後,梅克爾政府兩年內第二位因博士論文抄襲而丟官的部長。
歐新社
被控論文剽竊、遭取消博士學位的德國教育部長安妮.夏凡九日辭職,成為前國防部長古騰堡之後,梅克爾政府兩年內第二位因博士論文抄襲而丟官的部長。紐約時報報導,許多德國人認為,德國對博士學位的狂熱崇拜,造成許多人不擇手段拿學位,是論文剽竊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

在被控剽竊的德國政治人物中,古騰堡和夏凡只是名氣最響亮的兩位,近年來當「文抄公」被取消博士學位的人,光在政壇就包括歐洲議會的德國籍副議長、一個歐洲議會的德國議員、一個柏林市議員等等,人數多到德國人開始反省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德國人對博士頭銜已到了迷戀程度,只要有博士學位,一定會在名字前面加上「Dr.」(博士),如果還當過大學教授,就會再加上一個「Prof.」(教授),變成「Prof. Dr.」(教授博士),有人愛唸書拿到兩個博士學位,甚至在名字前面加上「Dr. Dr.」(博士博士)。

德國人把博士學位當作優秀傑出、博學多聞的表徵。德國學術界資訊網站「德國研究」的資料顯示,德國每年約有兩萬五千人取得博士學位,是全歐洲最多,換算成人口比率,是美國的兩倍。

在英文和德文中,博士和醫師是同一個字,縮寫都是「Dr.」。德國許多博士並非醫師,卻在家門口信箱掛個招牌標明自己是「Dr.」,在美國只有醫師才會如此。

德國人也把這種習慣帶到國外。南德日報駐紐約特派員李希特接受紐時訪問時,電子郵件回信上就標明自己是博士。他的名片當然也註明學位,「許多美國人一拿到我的名片,都馬上以為我是醫師」。

此外,德國政壇處處是博士。接替「夏凡教授博士」的是「尤漢娜‧凡卡教授博士」,現任財長蕭伯樂是法學博士,副總理羅斯勒是醫學博士。德國聯邦眾議院網站非常清楚的註明,六百廿二位現任眾議員中,有一百廿五位在宣誓就職時有博士學位。

這現象的陰暗面是,德國人熱中於踢爆政治人物的假學歷。慕尼黑大學法學教授「李柏教授博士」說,既然德國有很多人迷戀博士頭銜,就會有很多人嫉妒博士。甚至有人架設網站,供網友匿名檢查發表過的博士論文有無抄襲。夏凡那本厚達三百五十一頁的博士論文,在書架上蒙塵卅二年,就是在網路上被人匿名檢舉,導致她下台。

【2013/02/11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文抄公」教長下台 曝德國博士熱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695422.shtml#ixzz2KfUb2CNe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24704
頁/共1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