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單身不婚同居不育資料】(轉貼)
2004/10/22 14:32 瀏覽71,953|回應283推薦5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龍女CHANG, HSIU-FEN
小白兔(雞兔同籠)
likolalo
Vi
蒙成真

李幸育取精生子 掀起倫理大論戰

【張雅雯】

九月一件軍中意外,正值英年的戰車連長孫吉祥不幸辭世,其未婚妻李幸育悲痛之餘,向官員下跪、哭求「取精生子」,愛情故事令人動容,然而,意圖為往生者製造生命之舉,也震撼社會,由於人工生殖處於法律空窗期,無「法」限制的情形下,「生子」的期望演變成一場「倫理」的論戰。

根據衛生署草擬的「人工生殖法草案」,對象是針對雙方健在的不孕夫妻,因此,就資格而言,李幸育完全不適用,衛生署原本不斷引用這項法條精神,拒絕李幸育的要求,然由於立法委員等政治力介入,衛生署在72小時內,從反對到坦言現階段無法可管,繼而宣布先「留精」、再討論「生子」的二階段措施。

科技不是李幸育達成心願的阻力,縱然為愛奮不顧身,李幸育其實處於絕對的「倫理」逆境,因為她與孫吉祥沒有婚姻關係,加上孫吉祥因為意外身亡,沒有機會得知其生子意願,因此衛生署的專家委員會或是各界輿論,從民法、從孩子權益等立場,紛紛勸她三思。

縱然無法立即施行人工生殖,但是現行法令的空窗,讓精子可以無限保存下去,對李幸育而言,「精在、希望在」,甚至也有輿論聲援,應尊重她的人權,直到十二月中旬,孫家與李家出現歧見,孫家堅持放棄保存精子,才讓這場懸宕三個月的紛爭落幕。

儘管因為李幸育的爭取,大大打響「人工生殖法」的名氣,不過這項草案至今遲遲未能排入立法院議程,空窗期繼續延長,恐怕再爆類似爭議。

【2005/12/31 民生報】

人工生殖 女性逾五十歲不能做

【記者吳靜美歲台北報導】

五十三歲的李女士想再做一次人工受孕,衛生署國健局表示,超過五十歲的女性,目前所擬相關法律草案是不能做人工生殖的,但若是打排卵針並在體內受精,則不受年齡限制。

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指出,根據人工生殖法草案規定,要做人工生殖,夫不可超過六十歲、妻不可超過五十歲。如此立法精神是,女性超過五十歲才生育,等孩子廿歲時,母親已七十歲,照顧起來會很吃力,對孩子而言也不公平。除了教養問題外,生殖細胞的品質也會受影響。

不過,這指的是以太太的卵子與先生的精子在體外受精,再植入太太子宮裡的人工生殖,才有年齡限制。吳秀英說,如果是太太打排卵針排卵,然後與先生從事性行為受孕;或打排卵針後,以人工方式把精子送進女性體內,後者雖也屬人工受孕,但這兩種在體內受孕的方式,都不受年齡限制,所以不違法。

【2006/01/22 聯合報】



(向推薦的前三位朋友致歉,原主題文搬家至討論區)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2007/05/08 00:56 修改第 1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5836
 回應文章 頁/共2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新加坡女性 租男友過年
2014/02/02 08:39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加坡女性租男友應付過年 時薪破萬

農曆新年到來,新加坡有些單身女性選擇租1位「男朋友」回家,以應付親戚的各種問題,這門生意在過去幾年成長了2成多。

農曆新年到來,許多平常在外的上班族,過年回家要面對父母或親戚的「拷問」,例如「有沒有對象?」、「什麼時候結婚?」單身的人還會被說「眼光不要那麼高」,如何面對親友的關心,也成了過年的難題之一。

「新報」(The News Paper)報導,有些新加坡女性選擇花錢雇人冒充男朋友,讓父母安心,有的以小時計價,每小時約需600新幣(約新台幣1萬4400元),每次至少購買2小時,另外還有每次以4個小時計價,價碼在新幣1000、1500、2200甚至到2500元之間。

隨著服務內容不同,價碼也有所不同,例如顧客要求穿著,或是要求語言,有的人要求「男朋友」要會講方言,而新加坡女性一般希望帶回家的也是新加坡人,因此如果要求「男朋友」是新加坡人,價碼也會比較高。

有些仲介公司會讓顧客和「男朋友」在真正出去之前見面,彼此熟悉,並套好招,見面的時間還要另外收費。

新報訪問了1位現年44歲的黃小姐,她已是第4年在農曆新年期間租用「男朋友」,她1次租3天,每天4小時算2500元,加上先前彼此熟悉的時間收300元,每次過年她要付出7800元;另1位年約40歲的何小姐今年則是第1次嘗試租「男朋友」,她認為這個善意謊言不會傷害到任何人,大家皆大歡喜,如果效果好,明年考慮繼續租。

1位名叫佛萊德(Fred)的新加坡管理大學男學生,就從事這種租借男友服務,他認為只要不涉及性交易就可以接受,不過服務期間包括牽手或卿卿我我的動作不能避免,佛萊德認為這樣才不會被看穿,他的服務才算完整。

事實上這樣的服務最早來自於情人節和聖誕節,許多人不想要自己孤單過節,後來發展到過年期間,發現用來應付親戚很有用,新報訪問了6家仲介業者,有業者表示,他們的顧客多是事業有成、荷包滿滿的成功女性,大部分仲介表示過去幾年過年期間,這種租「男朋友」的生意成長了20%到25%。

【2014/02/01 中央社】



全文網址: 新加坡女性租男友應付過年 時薪破萬 | 國際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461151.shtml#ixzz2s7Wgelag 
Power By udn.com 

無婚草食新時代╳單身女性的精彩
近來,社會上的單身主義者正在增加。為了製造更多單身男女邂逅的機會,日本各地 都積極地推行相關聯誼活動。僅管如此,婚活是否能減緩少子高齡化所帶來的社會問 題,則又是另一個問號了。
【採訪者/荻一晶】

照片由《新鮮日本》編輯部提供

井上章一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所長

在任何時代, 都有萬人迷的男性,也有沒異性緣的男性。儘管我是站在後者的立場發言,然而就算時代改變了、沒有桃花的男性急速大增,尋找另一半的能力突然衰退這件事,怎麼想都覺得奇怪。唯一不同的是,以前, 人們身邊總有很多愛管閒事的人。萬人迷的男性當然無所謂,但是幫助這些大多數沒異性緣男性的社會結構卻隨著時代和文化圈的不同而多采多姿。可是, 順利促成男女結婚的社會力量變弱,社會組織分崩離析後,形成的結果不就正是現今的日本嗎?

看看戰後的統計數據就會發現,戀愛結婚的比例增加、媒妁相親的婚配減少是確切的事實。但也可能是先經由上司或大學恩師介紹,進而與對方戀愛結婚的。我想,即使是非為交換族譜的傳統相親方式, 應該也有不少人因為愛面子而回答說是「戀愛結婚」。

對促成男女婚嫁之事充滿熱情的人,在任何地區、任何職場都大有人在。雖然並不一定都是好姻緣,但托他們的福, 找到歸宿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然而,由於現代的人權意識高漲等原因,多管閒事變成了一種困擾,現在的年輕人心靈容易受傷也是原因之一。如果被人問道:「去見見那女生怎麼樣?」就會認為別人覺得自己「沒出息」,才會被這樣問。如果是向女性提議,搞不好還會被誤認為是性騷擾。於是,介紹的工作交給了專門的業者,連地方政府都開始出面支援婚活。雖然這樣可以增加機會,但如果一試再試,都不得其門而入的話,也會灰心喪志吧,之後只會變得每天只想宅在家。在獲得異性青睞的這種弱肉強食競爭中, 對懶散的年輕人來說, 「沒有邂逅的機會」成了最方便的藉口。最後,對於男女間微妙的人際關係,社會只能以更成熟、更寬容的態度去看待。

記得曾在巴黎的路上遇見過難以忘懷的一幕,一名雙手拿滿行李的年輕女性,在地鐵呼嘯而過時揚起的強風捲起了裙子,頃刻春光乍現。她旁邊一名年輕人說了句「Merci, Madam」,意為「謝謝妳,小姐」。如果是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說不出這樣的話吧。而且這名年輕女性還向我們兩人眨了眨眼,如果是在日本的話,想必會怒罵一句「看什麼看,色狼 !」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讓我覺得很羨慕。不過, 聽說即使是在這樣的法國,消極內向的男性近來也逐漸增加中,看來種種現象也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說明清楚。

照片由《新鮮日本》編輯部提供

Jane Su 專欄作家

雖然我是一個已經40歲的單身女性, 但聽到婚活卻也好像跟我沒什麼關係。

雖然有時也會在「不結婚是不是不太好」這件事上躊躇不已,然而,每天充實而快樂的生活也讓我如魚得水。我總是像無敵艦隊一樣、馬不停蹄地工作,從男性角度來看, 可能會覺得不容易接近吧。 說到婚活,我覺得和找工作是一樣的。如果太著急,抱著「不管怎樣都要先找到工作」這樣的想法,而向各種公司投履歷,往往都會適得其反。還記得在大學的一堂教授如何就職的相關課程上,老師曾說過首先必須要了解自己,做好自我分析。

我想,婚活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要進入婚活之前的第一步,最好能充分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現狀、並在社會這張大地圖裡,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然後,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內心,考慮自己的目標。

如此一來,就可以為各項事物排出先後順序。舉例來說,你可能會發現 「原來我只是覺得結了婚就能變得幸福而已」、或者「果然還是想要生孩子、組織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為了這個,我可以放棄某些事」等等。如果跳過了這一過程而盲目地為婚活奔波,很快就會感到疲憊吧。

不結婚、也不戀愛的年輕人增加,我認為其原因有很多種。首先,其他的樂趣和戀愛以外的休閒娛樂越來越多。很多人為了生活,沒有充裕的時間或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戀愛。因此,現代人不結婚的理由正逐漸驅於多樣化。我認為,這已經不是提出一項什麼政策就能解決的單純問題。

日本社會的少子化、和人口減少的問題日益嚴峻,而我們都明白,作為社會共同體,必須提高生育率、以維持人口數量。然而,戀愛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到個人幸福這件事上。戀愛如果不能帶來幸福,那麼婚姻這件事也將變得沒有意義。

我並不否定結婚,只是現在的工作讓我過得很充實、也很有意義。結婚對我來說,並未優先到值得放棄其他充實生活的程度。

總而言之,現在我自己所賺的錢,可以讓我自己養活自己。對於自己選擇的人生,我感到相當驕傲。而在這個男女平權的新時代,我認為像我這樣的女性應該也不在少數。我認為,當今的社會、甚至是想要尋找伴侶的男性,首先必須承認現代女性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從而建立與之相契合的社會結構,這就是越急越要慢慢來的道理。

這是一個當女人想要生孩子時,她可以憑自主意識選擇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除了生育之外,女性也能為社會共同體的發展做出很多貢獻的社會。女性不再像以前一樣,僅能依附在男權社會下生存。也不再像過往一樣,只能放在玻璃屋中愛憐與保護。這樣的狀況,既是一個事實、也是一種進步、更是社會責任的互相分擔。如果這一點可以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共識,我想即使不用盲目進行婚活也能解決問題。

【更多內容請見《新鮮日本》0402新鮮日本電子雜誌

Initial ImagePlay Button Image

統計稱英國人口單身比例或首次過半

02 - 17 10:52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外媒報道,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英格蘭和威爾士人口中單身人士占51%,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

  報道稱,在單身人口比例最高的10個地區中,倫敦占了7個,其中北倫敦的伊斯林頓四分之三居民未婚。單身比例較高的還有曼徹斯特、諾丁漢、布萊頓和霍夫。

  不過,進一步分析顯示,未婚並不等於沒有生活伴侶。統計局公布的另一份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全國有2670萬戶家庭,其中28%的家庭只有一名成員。

  此外,2011年的人口普查時,英國的同性婚姻法還沒有問世,所以同性婚姻伴侶也不算已婚人士。

  報道稱,如果把從未結婚、已離婚或喪偶的人全部算作單身人士,那麼這個比例確實是首次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

  如果把未婚同居者排除在單身行列之外,那麼這個比例肯定不到40%。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6件生活小事 讓單身族好無奈?

style
「對,老娘就是一個人到高級餐廳吃飯。有事嗎?」(設計對白)圖/達志影像
01 - 04/04  
2015/02/25 記者陳于婷 提供者/udn

單身有單身的好處,兩個人可以享受愛情的滋味(與戰爭?),不過單身者可能對以下事物會更有感觸吧!

1.和有伴的朋友聚會,你都是那第 3 個、第 5 個...總之是落單的那一個

你可能無法點划算的雙人套餐,花一份的錢吃到兩種口味的冰淇淋,不管點什麼都不能盡情大點,因為根本吃不完。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有伴了,還要看你的情侶朋友們打情罵俏,其中會有人變身你媽,催你趕快談戀愛,因為身在愛河的他們會希望你也得到「幸福」。

2.到熱門餐廳用餐,店員再三確認你有沒有伴

當朋友一對對地入座,而你的身旁是空著時,侍者可能會以為「你的伴侶」還沒來。比較常見的是,當你踏入熱門餐廳,回答店員「一位」後,他們還會帶著懷疑的眼光,挑眉再次向你確認:「一位?」

而且如果下一批客人來,你可能就得從舒服的沙發換到角落的單人座了。

3.一個人看「格雷的五十道陰影」

其實一個人看可能比較不尷尬。而且情侶友人們剛看完,大概不會想聽到你對「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的玩笑話或獨到見解,因為他們看愛情片是為了增加情趣,更何況是讓曖昧衝到最高點的限制級。

4.不只過年,回家就會被逼婚

有些人很討厭過年,因為那些過度熱心的姑姑嬸嬸阿姨,老是對你的感情狀況好奇,甚至還會亂給建議。不然就是愛介紹隔壁村阿舍的兒子,或對面阿伯的女兒給你。如果你恰巧到了傳統觀念中的「適婚年齡」,難得回家一趟也可能被爸媽逼婚。

5.爸媽轉性一瞬間

當你國高中時,他們會鄭重警告你大學再交男朋友、不要亂搞大別人女兒肚子。當你大學畢業、工作一陣子卻單身時,他們就會語重心長地跟你說:「沒關係,總會找到的。」「啊要不要幫你介紹ㄏㄚˊ?」

6.被朋友「重色輕友」是常態

和有戀人的朋友約出來,朋友都會自作主張找另一半來,因為他們覺得另一半是「自己人」,卻忘記你可能跟對方不熟。(就算熟,最後也會被閃到重傷)。或者你滿心期待地要跟朋友見面,還想好你們要去哪大玩特玩,她的男友一通call out,就可以放你鴿子。

人在江湖難免會遇到無奈的事,遇到了也別氣餒,因為無論是否單身,都要好好愛自己、用力生活才是真理啊!

婚紗業生存戰!婚禮包辦到抓周

2015-02-21 09:09:34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陳秋雲/連線報導


新人結婚對數減少又要求多,飯店業者愈來愈難賺,為增加收入,主動追蹤新人婚後情形闢新商機,例如幫寶寶辦抓周趴就是新服務之一。 圖/全國麗園大飯店提供

分享

少子化使新人結婚量遞減,加上現在用App就能自拍婚紗照,實體婚紗業者覺得越來越沒賺頭,紛紛拉長戰線,從結婚直到新人生兒育女、家族聚會等場合全包,甚至請人客串伴娘,化危機為轉機,也成為新商機。

彰化婚紗業者蔡旻芳說,十五年前彰化地區每年約有十四萬對新人結婚,生意相當好,民國一百年後每年僅有近十一萬對;加上新人越來越有想法,有人不拍婚紗也不辦婚禮,即使拍婚紗照,相框、相冊需求也少,再加上自拍婚紗照App盛行,婚紗業經營已不如從前。

為在經營逆境中開闢新商機,婚紗及婚宴餐廳業者紛紛開發新服務,台中福華飯店公關經理Rachel說,現在飯店辦婚宴已不是最後目的,最好連新人回娘家、新生兒收涎、彌月宴加送蛋糕等,最後把家族大小宴全包;福華正規劃提早開跑,從「媽媽教室」時就切入,參與新人成家後的每段歷程。

花壇鄉全國麗園大飯店公關林育萱說,飯店為新人辦完婚禮後,會定期與對方聯繫,送上餐券邀請吃飯外,也會在周年紀念追蹤新人是否生寶寶,爭取辦收涎趴、父母金婚、銀婚飯局,從新人身上挖掘更多新商機。

不過新人對婚宴的想法推陳出新,也讓業者在開發新商機時不輕鬆。台中市「喜緻婚禮顧問公司」David說,因應激烈競爭,婚顧、婚秘加上婚攝,「客製化」程度到了「只要你說得出,我就做得到」。

「我要魔術表演,還要變臉、加樂團!」台中市一名婚宴餐廳業者說,不少新人價格錙銖必較且「什麼都想要」,儘管業者提醒「是辦婚宴,不是歲末聯歡喔」,新人仍執意要餐廳送,甚至缺伴娘,也要餐廳工作人員湊一腳,「越來越難賺」。

也有新人嫌這家餅店少巧克力、那家少了手作餅乾,禮盒封面與包裝不好看,最後婚顧業者乾脆把新娘要的四、五家餅店產品全集合起來,另打版製作禮盒,重新包裝,送上一份獨家喜餅,讓新人滿意極了,價格當然不便宜。

一個人飛更高 藍心湄的單身幸福劇本

封面故事摘要
撰文 / 今周刊整理
出處 / 今周刊   1024期
2016/08/04
  • 一個人飛更高 藍心湄的單身幸福劇本

一個人飛更高 藍心湄的單身幸福劇本

1

台灣適婚年齡的單身人口創新高,30歲以上的單身人口高達559萬人,他們樣貌多元,有中年未婚、離異單身、單親單身、同居單身……,比起舊世代,這勢力超級龐大的單身新世代,自主性更高、更懂得規劃單身生涯,消費力高且重視理財,擁有「一個人」也從容自在的本事,享受「樂在單身」的人生狀態,我們稱之為「超單身世代」。

《今周刊》特別與波士特線上市調公司合作,針對1539位年齡在30歲以上的單身族群大調查中發現,「樂在單身」的前三名:「生活自主」、「經濟掌握度高」、「不須煩惱另一半的家族瑣事」,在自主理財方面也相當積極,其中有高達83.6%的人理財金額占每月薪資超過一成,而選擇達成退休金理財目標的方式前四名分別是買股票、保險、海內外基金,以及「把錢投資自己,進修得以有好工作」。

有趣的是,在孤獨指數的評量測驗中,除了「感覺一個人去做手術最孤獨」奪冠達37.9%,也有高達27.2%的單身者認為「沒什麼好孤獨的」,顯示單身者有其自處之道。其他的孤獨感排行,則有21.8%的人認為「一個人去旅行」最孤獨,由此可見,KKdays、Klook旅遊平台網站,鎖定旅伴媒合商機其來有自。此外,單身族擔心的事當中,「最怕老了沒人照顧」占47.2%,「得老人癡呆症」占25.1%,「生活失去重心」占12.6%,可見對於這群自主性高的單身族來說,老年照護問題才是最頭痛的難題。

而超單身世代中,有些人身兼單身及單親兩種角色,肩負家庭及工作;有人早早決定自主單身,因此,她們對工作有熱情,更積極理財、投資,甚至連未來的保障都預先規畫好了。藝人藍心湄如此、今年44歲的劉亮君也是如此。

藝人藍心湄更在五十歲生日宣告自己單身更幸福,領悟到「放下,反而獲得更多」的道理,她形容自己「我越來越清楚我自己的方向,覺得單身沒有不好,反而比較快樂。我很enjoy現在的生活」。

甚至,跟好友、藝人陳美鳳要合組「姑婆村」。

而育有一子的劉亮君,25歲結婚,34歲重返單身。雖然念的是工專機械科,但外語能力還不錯,當過兩年空姐後,進入廣告公司從業務行政職員做起,34歲就爬到管理階層。面對單身,她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前夫的家庭比較傳統,他也很順從父親的安排,那時公婆希望我離職回家幫忙。當時大家都覺得我嫁得還不錯,照顧自家生意也挺合理的,但我想保有自主性。我很慶幸當初堅持留在職場,進入婚姻才能保有話語權,離開婚姻,也才有能力照顧我愛的孩子。

當初費了很大的工夫,希望對方同意離婚,所以我完全沒拿贍養費,幾乎獨自擔起小孩的教養費,目前價值6千萬元的住宅,也是自己賺來的。每當我聽到女孩夢想嫁進豪門時,都會想:「別傻了,有錢人家的飯碗沒有想像中的好捧,自己有經濟能力創造的幸福,要比別人給的牢靠。」

獨力帶小孩
也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單身的我,在職務上全力以赴,勇於爭取高薪,更積極理財。除了幫小孩預留教育金,給父母的奉養金,其餘最大的部分用在投資房地產賺價差與租金收益,也會配置一些股票;並且很早就買足醫療與長照保障,醫療險共3張保單,即使需要動手術時,可以無後顧之憂,若老後需要有人照護,仍能顧及生活品質。

當單親媽媽,家庭與工作兩頭燒的壓力不小,但我堅信要讓自己快樂,才能教出正面、樂觀的孩子。

快樂要自己經營。我每年會去歐洲旅遊,也滿常一個人去日本自助旅行;因為喜歡做菜、品酒,常常邀請好友來家裡分享。

雖然工作很忙,又要注意兒子的成長,但只要做好規畫,找到可以幫忙照看兒子的資源,一樣可以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與兒子相處,我每天早晚一定跟他來個擁抱,即使他做錯事,我也先來個擁抱,再指正他的缺失。如果自己因情緒不好遷怒孩子,我也有「道歉的勇氣」,讓他知道,即使他在單親家庭生活,獲得的關愛不會比較少。

去年底,我因為健康問題暫別職場,也開始在臉書經營「露西小姐愛分享」粉絲專區。跨足網路的同時,也決定陪今年八月將去美國紐約念大學的兒子,一起適應新環境。我從未後悔過身為單親媽媽,因為我有愛人的能力,更有經營幸福的行動力。

訂做一人份的幸福

撰文 / 謝春滿
出處 / 今周刊   1024期
關聯關鍵字: 投資單身消費趨勢編輯室報告1024
2016/08/04
  • 訂做一人份的幸福

訂做一人份的幸福

1

十年的變化真的很大!十年前,我製作了一個封面故事〈一個人的幸福理財〉,當時台灣的單身趨勢已然形成,一個人的經濟冒出春芽;如何過好一個人的生活,更是單身趨勢下,大家關注的焦點。

時間一晃過了十年,前一陣子,長期做消費趨勢調查的東方線上,來與我們分享單身人口的變化與消費趨勢。令我驚訝的是,十年來,台灣的單身人口大暴增;二○一五年三十歲以上單身人口竟有五五九萬人之多,其中光是離婚而變成單身的人數,在去年就高達一百六十三萬人。

我身邊就有許多友人,是處於單身狀態。有些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而一直保持單身,有些則是從年輕就抱定單身主義,更多則是離婚而恢復單身。

比較特別的是,單身者大抵上都很會過生活,相較於已婚者的家計壓力大,他(她)們更捨得花錢在自己身上。前些日子我出國旅遊就發現,同團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團員是單身者,他們經常邀約三、五好友一起出國旅遊,享受人生,購物力也超強。

為深入了解這群新興單身世代的樣貌,包括他們的生活觀、消費觀、理財觀、甚至是愛情觀,我們啟動了單身大調查,有許多值得分享給大家的發現。

原來,單身者不僅僅更敢花錢、更獨立自主、更在意健康保養,連投資理財觀也大不同。由於考量到未來必須一個人過生活,他們比一般人更重視投資理財,也更願意投身公益;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單身,超過五成的人仍然想要有小孩,他們最擔心的是老後的照顧問題⋯⋯。

在超級單身趨勢下,不論你是從事什麼行業,都有必要了解這群人在想什麼?因為他們已經是台灣人口結構中的主力。與十年前相較,一個人的經濟,不再只是春芽,而是正在長大的樹。

對於目前正處於單身狀態的你,我們也有許多精采的故事分享給你,看看他們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擇偶熱門職業調查 女愛主管 勝過醫生

男青睞有理財知識的銀行員

其實男女交往感覺與個性合不合最重要。設計畫面

國內知名交友平台業者日前針對480位25~40歲單身男女會員做「最受異性歡迎的職業」調查發現,以往最受女性歡迎的男性職業第1名已不是醫生,而是中高階主管;最受男性歡迎的女性職業也從老師變成銀行員;另有網路交友平台針對會員做實體聯誼活動,有5成以上會員希望再辦。
報導╱周佩儀
攝影╱薛泰安
部分圖片╱
資料照片、網路圖片

最受女性歡迎的男性職業

根據交友平台月老銀行對25~40歲有正職,學歷高中至碩博士的480位單身男女做「最受異性歡迎的職業」調查顯示,現今最受女性喜愛的男性職業第1~3名分別是中高階主管、企業負責人、科技業主管,比起民國89年的調查,第1~3名為醫生、政府機關公務員、老師相差甚大。月老銀行公關經理曹雅芳分析,因大家普遍覺得醫生收入與社會地位已不復以往,公務員與老師雖穩定,但生活較無變化,而中高階主管、企業負責人、科技業主管則被認為前景看好。 
而最受男性歡迎的女性職業第1~3名依序是老師、政府機關公務員、護士,現在也被銀行員、行政人員、企劃人員取代。曹雅芳表示,以往男性擇偶時,會選擇從事較具女性溫柔形象、能照顧家庭職業的人,但因現在萬物齊漲,男性除了希望對方有穩定可兼顧家庭的工作外,也能對理財有所涉獵,企劃人員則是因活潑形象而受男性歡迎。 

最受男性歡迎的女性職業

傳統三師 仍在榜內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則分析,這份調查可看出男性的擇偶條件變動比女性大,中高階主管、企業負責人、科技業主管在現今屬於高報酬、高成就的行業,顯示女性擇偶仍優先考慮可帶來良好生活品質的對象,只是隨著社會上高報酬的行業改變,使排行有所變動;不過傳統的三師,醫師、律師、老師仍在榜內,可見「穩定」對女性還是很重要。而男性以往擇偶會希望女性擔任服從、照顧小孩的角色,但現在生活不易,使男性開始注重伴侶能否打理好財務,而第3名企劃人員則顯示男性偏好有活力、好相處的女性。
除此之外,網路交友平台愛情公寓也觀察到,近年有針對站上20~35歲單身男女會員舉辦實體聯誼活動,會員反應良好,其中5成以上會員希望再辦。行銷公關副理張思渝表示,愛情公寓會做初步把關,例如檢查身分證確認是否為本人及單身,希望透過實體活動可讓會員多方面認識異性。 

20歲 服務業 未婚

【民眾說】橘子

醫生好像相處起來很無聊,我會選中高階主管,感覺比較man,雖然可能應酬多,但應該會比較有趣。 

21歲 學生 未婚

晟晟

我會希望另一半的工作是偏向金融業的工作,會比較容易掌握現在的經濟局勢。 

35歲 餐飲業 未婚

大捲

不會要求另一半從事哪種職業,如果一定要選會選老師,因為感覺比較乖,且有很多休假,又會帶小孩。 

21歲 學生 未婚

Air

我希望未來另一半是刺青師,因為可以有共同紀念在身上,也一起有獨特的想法,我會覺得很幸福。 

【專家說】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
空姐、專櫃小姐、模特兒等職業,不是名次下滑就是掉出榜外,雖然可解釋男性擇偶條件較務實,外貌重要性下降,但希望條件與實際交往是否有落差,仍有待觀察。



本文於 2016/08/04 07:41 修改第 6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52357
不歧視隱含鼓勵 那單身該鼓勵嗎!(轉貼)單身歧視
2014/01/22 16:1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單身歧視/催婚…我單身 謝謝關心
小心,歧視!/單身歧視動畫 / udnnews

圖/聯合報提供
單身勢力正在成形,不論我們是否看見,或理解。

主計處資料顯示,二○○○年起,單人家庭就已取代三代同堂家庭,成台灣第二大家庭類型。單身人口(含喪偶及離婚),在二○一○年約七百六十萬人,占成年人口的四成二。

「單身進行式」似正全球化。英國「經濟學人」報導,無論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未婚獨居者越來越多,富裕西方國家尤為明顯。到二○二○年,全球適婚人口會增加四千八百萬名單身男女,未婚人數增逾二成。

但是,「單身歧視」並不隨著單身人數漸多而稍減;在以「人生以結婚為正常」的眼光中,「單身是異類」的觀點仍在生活中如影隨形,在過年節慶或親友婚宴時為害尤烈。不只長輩催婚,社會慣常的問候語「怎麼還不結婚?」也是集體逼婚招式之一。

民代建議 沒結婚考績打丙

去年一月,立委翁金珠質詢單身的青輔會主委王昱婷,說她是「青年的不良示範」。今年五月,高雄市議員李喬如在議會建議,公務員不婚不生,「考績打丙等」,引起軒然大波。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前年一席「單身比較容易得精神病」說,引發部落客米果為文「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大談單身者明明過得開心,卻得飽受外界質疑,數十萬網友狂讚轉發。米果感嘆,阿嬤鄰居看到她總嘆息:「長得不錯,怎麼不結婚?」米果說:「那口氣真像:『好手好腳,怎麼得這種病!』」

米果形容:單身者為了讓結婚或離婚者「有身為一軍二軍或打獨立聯盟的快樂」,「即使很正常也要裝成不正常,有實力也要裝成很肉腳」,「這樣不是神經病還是什麼」!

外婆擔心 不嫁只能出家了

單身歧視現象當然不只在台灣。大陸女作家毛尖寫著:「當了幾年大齡文藝女青年,在我終於成功地把自己嫁掉後,我父母都鬆了口氣,而外婆握著我的手,眼淚都要掉下來。我知道,她覺得我交了狗屎運,三十歲女的,在她的老家,只能出家了。」

在英國,全英六分之一的人獨居,其中有一半說他們在社交生活因為單身有不好經驗。四分之一說曾在公開場合被問及尷尬問題;另外四分之一說被已婚者排斥。有這些負面經驗的,又以女性更嚴重。

單身人口越來越多,但在世俗眼光中,「單身是異類」的觀點仍如影隨形。 記者林錫銘/攝影

福利政策 總是照顧有偶者

另外,不分單身或已婚,有六成人士認為單身者受財務懲罰。

「台灣福利制度仍以結婚者與家庭為主,未考慮單身者處境。」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台大法律系副教授陳昭如指出,許多政策都假定「常態」人口是婚姻家庭,忽略單身人口其實居主流的事實,而單身女性又較男性吃虧。

例如二○○九年起推動的青年購屋方案,以兩年兩百萬零利率的優惠房貸,以及每月最高三千六百元的租屋補貼,讓每個家庭每年最多可省下四萬多元。但這個方案根本獨厚新婚夫妻;至於單身者,對不起,沒份兒。

哪有歧視 不婚不生太自私

但台灣社會普遍對「單身歧視」仍未具敏感度。即使單身者已覺得不快,大部分人卻都覺得「哪有單身歧視?想太多了吧?」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宏恩跟學生穿了印著「反單身歧視」T恤去爬山,一路上引來許多探問與辯論。「哪有單身歧視?是你們不結婚的人太自私,不要養小孩,老了卻要別人養你們。」還強調:「我不是歧視單身喔。」

劉宏恩說,許多人單身並非刻意選擇,哪來「自私」?單身者一樣繳稅、繳健保費,老來依法享有國民的各種退休福利,「靠別人的小孩養」是謬誤;再者,現在許多老爸老媽都是靠「單身的中年兒女」照顧。

一笑置之 單身族群當自強

看待社會丟出的「剩女」、「單身公害」汙名,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說,單身者必須「賦權自己,學著從他人眼光中自由。」紀惠容建議,除了學習理財、安排生活,還要建立交誼圈,面對外界壓力才能更有信心,「社會確有歧視,但要學習面對,一笑置之,進而不為所動」。

最受不了別人怎麼說「單身」?
2012/11/12 15:11
瀏覽

第一周主題: 單身歧視
 
「你長得也不醜/錯,怎麼還不結婚」?你曾經這樣「關心」別人嗎?還是被這樣的「問候」,惹得心情不佳?
 
即使,這社會單身族愈來愈多,可「單身歧視」並不隨著單身人數漸多而稍減;在以「人生以結婚為正常」的眼光中,「單身是異類」的觀點仍在生活中如影隨形,在過年節慶或親友婚宴時為害尤烈。不只長輩催婚,社會慣常說女大不婚是「敗犬」、「剩女」,男生還貶值得慢,至少叫做「黃金單身漢」。
 
你最受不了別人怎麼說「單身」?對哪些字眼最感冒?請在這篇文章「回應」裡大聲說出來, 我們會視回應熱烈程度,將網友提供的用語整理集結起來,提醒大眾避免這些歧視。
 
單身辭條:
 
【老處女】
解釋:對未婚中老年女性的鄙薄歧視用語。
 
謬誤:從父權角度,處女往往代表珍貴,等著男性開發。若稱人「老」處女,往往暗示此女條件不佳或有怪癖,才會到老都沒結婚、沒男人要;也常指女性因不再青春,失去男性慾望、成婚的價值。
此語也給予女性必須結婚的強大壓力,因為通常只有結婚,才能不被稱為「老處女」。該詞也暗示女性須並在婚後才擁有性經驗權利,男性是否擁有性經驗則與婚姻無關,所以很少人會用「老處男」稱男性。
諷刺的是,倘若女性沒結婚卻公開擁有性經驗,雖不會被稱「老處女」,卻可能招來「蕩婦」等其他歧視稱呼。
 
 
【單身公害】
解釋:指未婚或沒有男友的女性,易與已婚或已有女友的男性發生感情、惹風波的歧視用語。
 
謬誤: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對此詞條解釋為「還未結婚而與已婚男性有姦情的女子」,日前引起軒然大波,認為既歧視女性,也歧視單身。不過教育部稱明年才會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重修,因此該詞條至今還在網上。
 
 
【剩女】
解釋:原是大陸詞語,是大陸教育部二○○七年公布的漢語新詞之一,指絕大部分現代都市女性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長相佳,卻因擇偶條件高,找不到理想對象,變成大齡女青年「剩女」。
 
謬誤:此詞到了台灣,語意多帶鄙薄,多指條件不佳、在婚姻市場「剩」下來的女性。
 
今年三月,立委張曉風在立法院說台灣每多一名外配,就用掉台配一個員額,造成台灣出現很多剩女,是民族損失,她要替這些未婚剩女營造良好結婚環境,結果引起軒然大波。
 
婦女團體指,張曉風使用「剩女」一詞指稱單身女性、甚至為其「請命」,都顯現她認為女性必然要有男性和婚姻,才是圓滿人生。婦團也稱,張曉風將不婚女性與「剩」連結,是大開婦運倒車。張曉風則說她無意貶抑台灣未婚女性。

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

在人類社會結構之中,結婚有小孩的,居冠,算球隊裡面的ACE;結婚沒有小孩的,可以獲頒銀牌,偶爾被揶揄,是不是哪一方的生育能力有問題,但起碼還在A段班;結過婚又離婚的,頂多被打入二軍,沈潛一陣子,說不定又可以升上一軍,或是去打獨立聯盟也可以;單身的,就是被貼上「敗」/「性向有問題」/「眼光過高」/「難相處」,甚至楊署長說的,神經病的機率比較高。應該是說,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不結婚或不想結婚就等於沒辦法結婚,從一開始選秀就不在教練的口袋名單裡。

前陣子讀了日本作家山田茜的小說「她和她的生存之道」,裡面有一段描述:
在日本社會中,已婚,有兩個小孩,父親是收入穩定的上班族,母親擅長料理家事,兒子喜歡棒球,女兒喜歡小動物,這樣的組合最讓人稱羨,可惜這種組合佔家庭的比例已經低於四分之一,單身或已婚而沒有小孩的比例,早就超過一半。

我有個朋友,堅信男人不可以在29歲結婚,於是趕在29歲那年來臨之前,找了一個最有可能跟他結婚的女人步入禮堂,結果29歲還沒過完,就離婚了。這件事情已經過了十幾年了,後來他也再婚,生了孩子。但這十年之間,我還是不斷看到身旁有好多朋友,各自在自己的年歲畫一條終止線,一定要在那一年之前把自己嫁掉或娶到老婆,否則他或她在社會或家庭和朋友之間的地位就崩解了(譬如日本有一種說法,女人過了適婚年齡就像Christmas Cake一樣,過了聖誕節就沒人要買了)可惜,結婚這種事情就是這麼微妙,就像晚餐時間到了,不管你餓不餓,因為大家都在吃飯,所以你也只好添一碗飯來吃。這比喻很白爛,但確實是這樣沒錯。

我後來回想起來,自己大概是在結婚最熱門的晚飯時段,跑到外面去晃蕩了,不勉強去添那一碗飯,畢竟沒有飢餓的感覺,也沒有特別想吃的東西,非吃不可的東西,這次不吃下次就吃不到的急迫感。何況跟自己所追求的自由相比,結婚的冒險實在很大(而且我實在不想在過年的時候到別人家裡吃年夜飯!)這種價值觀其實不容易被現有的台灣社會所允許,所以,楊署長才認為不結婚的人是神經病,好,我承認,如果在這種遊戲規則定義之下,我真得是神經病。該吃飯不吃飯,搞什麼鬼。

有一次,我跟母親去探視舅舅,母親當然會跟親戚長輩發牢騷,說這個女兒只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去結婚。舅舅在白色恐怖時期被關過火燒島15年,他口氣和緩語氣堅定說,「結不結婚是個人自由和權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侵犯個人自由喔!」

舅舅,你好GJ 喔!(我內心出現一群小鼓隊,咚咚愣咚,喔耶~)

我常常覺得,單身的愉快其實是從寂寞之中品嚐到孤獨的快樂,卻又不能太囂張,起碼要在旁人透露出同情的語氣與嘆息時,要適時讓對方體內產生一種幸福的優越感,而自己又能毫髮無傷全身而退,這種拿捏要經過訓練的,年紀越大越厲害。就算被楊署長說,神經病的比例很高,要多負擔健保費做功德,也要低調低調再低調,因為在台灣社會裡,單身不結婚的人,根本沒有機會參加選秀啊!即使被數落,拿來當幸福與不幸的對照組,也不用花力氣爭辯了。一句老話,人啊,一旦承認自己的弱點,就沒麼好怕的了。

有些人是適合婚姻的,有些人不適合,就好像有人固定要在六點半開飯,有些人習慣吃消夜,而有些人晚上吃清淡點,或不吃。不管最後變成怎樣,自己要對吃飯這件事情負責,不要添了飯又不吃或嫌菜色不好碗筷亂丟,或是一邊假裝吃飯又偷跑出去買香酥雞排,或者自己沒有食慾或吃得太撐,卻要管別人吃不吃飯。

到頭來,婚姻不是只有穿婚紗拍照,以桌計價的喜宴,幾克拉的鑽戒而已,婚姻背後拉扯出一長串彼此的家庭與人生價值觀,沒有足夠的打擊實力,沒有足夠的抗壓性和板凳深度,能夠不受傷而一直出賽,要創自己的紀錄還要接受教練的調度,甚至要隨時觀察場上突發狀況,要算計對手的先發中繼後援,還要應付場外叫囂的加油團大聲公干擾,或是,有雨刷集團跑出來叫你打假球之類的……

而單身的人為什麼是神經病?因為結婚的朋友會一直跑來跟你抱怨另一半的惡形惡狀,說他們完蛋了,說他們一定要離婚,一定要揪出外面的狐狸精或小狼狗,當你為他們的婚姻感到憂心,或索性大潑冷水叫他們要敢作敢當時,他們又哭哭啼啼說什麼還是很愛對方之類的蠢話,或在朋友聚會又回過頭來數落說,你這傢伙不結婚一定是有問題。

單身的人為什麼是神經病?明明一個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卻有號稱婚姻幸福的主持人在節目上面說,就是因為在餐廳看到一個人吃飯好可憐才發誓無論如何都要把自己嫁掉。

單身的人為什麼是神經病?朋友第一次結婚要包紅包,第一次離婚還要花錢陪他們去喝悶酒因為他們說離婚已經很可憐了為什麼還要share;第二次結婚又要包紅包,結果又離婚又結婚,那些紅包錢到底是怎麼了?

單身的人為什麼是神經病?因為已婚的朋友都會說,不找個人結婚,老了之後會很可憐。但最後不管有沒有結婚,老了之後都有可能是一個人啊,除非夫妻兩人同時間掛掉。

但你千萬不要認為結婚就不好,這是個人體質與晚飯進食習慣不同的問題,不過我要跟楊署長說,不結婚是神經病這件事情,你到現在才知道喔,我早就覺得自己是神經病了。我明明過得很開心,卻有好多人很愛問我,「還好嗎?」或是同棟樓的阿嬤看到我常常到陽台曬被單,常常買菜煮菜,總是嘆息說,「這女生長得不錯,怎麼不結婚?」那口氣真像:「這個人好手好腳的,怎麼得這種病」一樣。或是我一個明明是女強人的同學卻很愛跟我囉唆,「像妳這麼賢慧,不結婚好可惜」(喂,同學,妳這話可以留在外勞仲介的場子說說就好了)

拜託這位阿嬤,這位同學,各位朋友,楊署長等等,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啊!我們即使很正常也要裝成不正常,有實力也要裝成很肉腳,這樣才能讓結婚或離婚的人有身為一軍二軍或打獨立聯盟的快樂啊,這樣不是神經病還是什麼。
「不婚無罪,單身有理」教案大綱
教案大綱下載:
「不婚無罪,單身有理」教案大綱下載(*.pdf檔) 
生活與婚姻狀況調查表(*.pdf檔)

◎ 教學時數:80分鐘
◎ 適用年級:高年級
◎ 主題:反對單身歧視
◎ 教學目標: 
一、瞭解單身者受到歧視的情況。
二、知曉單身歧視存在性別差異。
三、培養尊重個人選擇的情操。
四、辨識歧視單身者的偏見並加以導正。
◎ 教學重點建議:
一、教學準備
1.上課前先發下「婚姻狀況調查表」,請學生調查周遭人的婚姻狀況與生活滿意度,並將調查結果帶到課堂。
2.影印聯合報101.11.19單身專題報導(國內單身主稿),每位學生一份。
3.預先開啟或下載「插不上嘴的媽媽經,孤獨的剩女同學會?!」 
4.電腦、投影機與投影幕。
二、課程實施
【導入活動】(10分鐘)
1.分類遊戲:請學生發表20位他們喜歡的國內藝人,老師將藝人的名字寫在黑板兩側,已婚的寫一側,單身的寫另一側,但先不提分類的原則。
2.老師提問:這些人被分成兩類,請問同一種類的人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3.學生舉手發表意見。
4.老師說明:分類的依據就是已婚和單身,可是從剛才發表的各種答案,似乎大家都著重在他們演藝圈的表現,沒有太在意這一點,可見得不管有沒有結婚,都不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 
【發展活動】(30+20分鐘)
1.老師發下單身專題報導影本,請學生閱讀文章,並指導從中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用螢光筆畫記:
①哪一種家庭類型近十幾年來成長迅速?(單人家庭)
②單身者最常被問到什麼問題?(怎麼還不結婚?)
③文中總共提到了哪些對單身者負面的形容?(單身是異類、青年的不良示範、單身比較容易得精神病、剩女、單身公害)
④除了承受被質疑、歧視的社會壓力外,台灣的單身者還受到什麼實質的處罰?(台灣福利制度仍以結婚者與家庭為主,未考慮單身者的處境)
⑤反歧視運動都需要經過什麼過程?(意識覺醒)
2.老師開啟「插不上嘴的媽媽經,孤獨的剩女同學會?!」網頁,說明部落客「陪你晃」也是一位單身者,他用詼諧風趣的方式,呈現他所承受的壓力,然後請學生閱讀投影幕上的文章內容。
3.老師提問:
①請你說說看,社會大眾或媒體常會用哪些詞形容單身的女性?(剩女、敗犬)
②請你說說看,社會大眾或媒體常會用哪些詞形容單身的男性?(王老五、黃金單身漢)
③你覺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4.老師說明:同樣是單身,女生會被冠上「剩女」(被選剩的女生)、「敗犬」(和其他女生競爭輸了,像被鬥敗了的狗)這些具有貶損意涵的詞,但對單身男性的形容就很中性,像是「王老五」(源自於1937年的電影「王老五」片中的男主角名字),甚至是還帶有稱讚意味的「黃金單身漢」。這樣的差別凸顯了傳統觀念裡,女性必須依附男性、依靠婚姻,生活才有保障的偏見。因此,單身女性的處境就又更加困難了。

~~~~~~~~~~~~第一節課結束~~~~~~~~~~~~~~~~~~~

5.請學生拿出「生活與婚姻狀況調查表」,抽點若干人發表調查結果。
6.統計所有學生的調查結果,找出「已婚」且「不滿意現在的婚姻狀況」(第8題)的人,以及「已婚」、「分居」或「離婚」但「如果時光倒轉會選擇單身」(第9題)的人,並計算這些人佔所有已婚、分居及離婚受訪者的比例。
7.老師說明:每個人都有選擇結婚或單身的權利,結婚有結婚的好處,單身也有單身的優點,我們應該尊重各自的選擇,不能因為傳統觀念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就把結婚視為理所當然,歧視選擇單身的人,甚至施加社會壓力。而且從「生活與婚姻狀況調查表」的調查結果也可以發現,結婚不見得是幸福的保證,還是有不少人結婚之後,不滿意現在的婚姻狀況,或是如果時光倒轉會選擇單身。 
【綜合活動】(20分鐘)
1.請學生拿出單身專題報導影本,將上一節課問題討論時②③④題的情境,改以用尊重、開放、包容的態度,重新改寫、敘述:
①狀況一:”不只長輩催婚,社會慣常的問候語「怎麼還不結婚?」也是集體逼婚招式之一。”假使你是長輩或單身者周遭的人,你會怎麼問候他?
②狀況二:”在以「人生以結婚為正常」的眼光中,「單身是異類」的觀點仍在生活中如影隨形,在過年節慶或親友婚宴時為害尤烈。”如果在過年節慶或親友婚宴時,你遇到了單身的親戚,要用什麼觀點看待他?
③狀況三:”立委翁金珠質詢單身的青輔會主委王昱婷,說她未婚是「青年的不良示範」。”假設換成你是翁金珠,你會怎麼形容王昱婷的未婚狀態? ④狀況四:”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前年一席「單身比較容易得精神病」說,引發部落客米果為文「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倘若你是楊志良,你會如何描述單身的人?
⑤狀況五:”台灣福利制度仍以結婚者與家庭為主,未考慮單身者處境。”假如你擔負修改台灣福利制度的重任,你會採取什麼措施?
2.學生練習改寫。
3.請學生發表改寫結果,老師根據每個人的內容給予講評。 4.總結說明:
①單身者在台灣會受到無形的社會壓力,包含質疑、歧視,以及具體的財務懲罰、福利剝奪。
②同樣是單身者,女性的處境又比男性更加困難。
③每個人的結婚選擇都應給予尊重,單身不見得會孤苦伶仃,結婚也不一定就等同幸福。
④改變這些歧視的現象需要社會大眾「意識覺醒」,每個人必須先要自覺,再進一步從改變自己的觀念做起。

~~~~~~~~~~~~~~第二節課結束~~~~~~~~~~~~~~~~~~

其他教案下載: 
「活出胖自我 揮別胖歧視」教案下載(*.pdf)

【2012/11/12】

※延伸閱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49583
(轉貼)朱元璋死後有多少美女殉葬
2013/10/12 06:20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朱元璋死後有多少美女殉葬

朱元璋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給南京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除了孝陵,世界現存最長、保存最完好的都城城牆——南京明城牆,也是朱元璋的傑作。 明城牆當年分分城與外郭兩大部分,當年內城有門十三座,外郭有門18座,此即所謂南京坊間所謂的“內十三,外十八”。 
傳說,朱元璋下葬時搞了一個“迷魂陣”,當天,十三城門同時出棺。 這個說法已傳講了六百年,是南京民間最經典的段子之一。 南京過去有個民謠:“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蔔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朱元葬當年這個怪異下葬傳說,竟然被當成了南京的城市符號之一。

可能有人覺得是無稽之談,其實並非空穴​​來風,史料上有記載,如明人朱國楨的《皇明大政記》上便有這樣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發引,各門下葬”。

各門下葬,是一種障眼法,實行秘葬的步驟之一,屬反盜墓的典型特徵。 我在我的《中國人盜墓史》等書中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我後來我進行了思考,發現這裡面很蹊蹺,因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哪? 如此反盜墓給誰看的? 結合當年當年朱元璋死後嬪妃殉葬的事實,那些棺材裡很可能裝的都是這些殉死的后宮美女!


殉葬本是秦漢以前的喪葬制度,活殺死者身邊的妃妾新侍,到陰間給死者站崗放哨當“服務員”。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便曾父皇生前多得不清的后宮女人全都處死了,天怨人恨。 劉邦當皇帝后,果然地廢除了這一沒有人性的陋俗。 但已消失了幾個朝代的殉葬,到朱元璋當皇帝時,又恢復了這一制度,死灰復燃。

後為朱姓子孫皇帝仿效,明成祖朱棣死後,便用30多個宮妃殉葬,甚至連藩王都有殉人。 如郢靖王朱棟位於湖北鍾祥市的墓被盜後,當地考古專家進行“搶救性”發掘時,便發現了殉人。 在左右耳室裡​​,各發現了六口棺材,從遺骸鑑定分析來看,年齡都不是很大,且都是女性,由於年輕,骨頭早都爛了,只剩下牙齒和金屬飾物。 這些女人應當是朱棟生前年輕漂亮的妃侍,她們不可能同時生病死去,惟一的解釋是非正常死亡——殉死。

再說回朱元璋。 在皇太子朱標早喪的情況下,朱元璋依傳統禮制,立朱標的大兒子、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後,朱允炆承繼大位,史稱“建文帝”。

朱允炆遵遺詔,依古制,將朱元璋生前沒有生育過的后宮嬪妃,全部下令處死殉葬,另有若干宮女從死。 至於如何處死這些活生生的殉人,一直是個謎,有的說是水銀毒死。 有的說是勒死。 但根據《朝鮮李朝世宗實錄》,應該是吊死——

“帝(明成祖朱棣)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從上文所記可見,是讓殉葬妃女站到小床上,脖子伸進繩套後,太監猛然把下面小床抽走。 當時,嗣新皇帝——朱棣的大兒子明仁宗朱高熾,還親自到場,與她們話別,實際是“監刑”。 兩個朝鮮選獻進宮的美女韓氏和崔氏,也都處死了。

韓氏臨死前哭喊,“媽媽,我去了!媽媽,我去了!”未等話說完,太監就抽去了她腳下的小床。 其狀之慘不忍細想,連後皇帝都看不下去。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果斷地廢除了殉葬制度。 朱祁鎮當皇帝時曾被瓦剌俘獲,此是他的一大恥辱,但因廢除殉葬,使他有了一個良好的口碑和歷史形象。 《明史·英宗後紀》(卷十二)給他的蓋棺定論是,“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給朱元璋殉葬的人具體有多少人,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 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後來,朱允炆對這些生殉后妃宮女的家屬進行了表彰和封賞。 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人都被封賞,授以“千戶”、“百戶”之職,其官皆世襲。 他們都是給朱元璋殉葬宮人的父兄,即所謂“朝天女戶”。

那麼,這麼多的殉葬者都要用棺材裝殮吧,然後陪葬於孝陵。 而且,這殉葬的人數正好與“13”之數頗為接近。 所以,在下葬那天,十三城門同時朝外抬棺材就很好理解了。 當時的南京市民在朱元璋出殯那天肯定都出來看了,但因為朝廷“清街”,只能遠遠地看,因為棺材很多,坊間便你傳我傳,便傳成了“十三城門抬棺材”,近而變成了南京一大怪。

殉葬也是一種榮譽。 但這些殉葬者可能並未全部進入孝陵,而是葬在陵外,具體地點成謎。

據中山陵園管理局的資料,1937年3月,在明孝陵東側的紫霞湖建水壩時,曾發現一座明代古墓,墓室高約3米,分內外二室,但奇怪的是室內竟然空無一物,此處是不是給殉葬者準備的?

1976年,在距離明孝陵西側約300米的山麓處,又發現一座磚砌墓葬,出土了大批雕金首飾。 有一隻金鐲的內部印有“匠作局”三字,這是專門皇室製作首飾的官方工場。 由於明代這裡曾是禁區,非皇親國戚不能葬入,因此這兩座墓很可能是殉葬墓。

著名考古學者、南京大學自然與文化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教授,在負責明孝陵“申遺”時曾作專門做調查,朱元璋殉葬的宮妃葬地可能分佈在三個地方,一處在今天陵西側百米處,今植物園內;其在孝陵陵宮牆外西南角處,第三處位於明孝陵右側,與東陵(太子陵)遙遙相望。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朱元璋在陰間艷福同樣不淺,被成群的美女在陰間“抱著””呢。

當然,十三城門抬出的可能是殉葬宮妃棺材的推測,還需要更多的史料和考古發現來證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18457
(轉貼)朱元璋為何令眾多后宮佳人殉葬
2013/10/12 06:11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毒殺、吊死、活埋朱元璋為何令眾多后宮佳人殉葬

騰訊文化2013-06-06 14:22
0

導讀 ]結束殉葬者生命的方式很多,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手段當是“砍頭”,但這種手段為後世棄用,原因是,不能保留全屍體。 後世講究全屍,獵殺方式就不會是砍頭了,直接將其放血刺死。

摘自:倪方六《帝王秘事:曝光帝王私秘生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所謂人殉,簡單地說就是以活人作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葬制),以卑者殉尊者為常見。

在中國古代帝王死後,人殉比較普遍,但在漢朝以後,此惡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則已非常罕見,接近廢除。 但到明代卻死灰復燃,這古老的葬俗由此再添一層神秘。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兩大備受史學界非議的地方,一是酷刑濫殺,二是恢復人殉。 特別是後者,最為人不褒。

布衣皇帝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 古代的殉葬又有何神秘?

明太祖恢復活人殉葬惡俗

《明史·太祖本紀》記載,1398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崩於西宮,年七十有一”。朱元璋死後,長孫朱允炆繼大位,史稱建文帝。 朱允炆七天后即將喪事處理完畢。 其間,有一件事情非常讓人痛心,就是有眾多年輕美貌的嬪妃宮女從死。

朱允炆遵遺詔,依古制,凡沒有生育過的后宮嬪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宮女從死。具體殉葬是多少人,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 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毛奇齡的依據是,朱元璋下葬孝陵後,朱允炆對這些生殉宮女的家屬進行了表彰和封賞。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由錦衣衛所試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為本所千、百戶,其官皆世襲。以諸人皆西宮殉葬宮人父兄,世所稱朝天女戶者也。”

另一可以證明朱元璋令宮內女人殉葬的有力證據是,朱棣將朱允炆趕下寶座,自己當了皇帝后,對侄兒皇帝在位時所為作了處理,連其年號也取消了,以朱元璋的“洪武”來替。

在討論革除朱允炆在位時所授官員的職位時,有人建議一革乾淨,對“朝天女戶”也不保留。 朱棣不同意,將這些人家都作了妥善安排,“帶薪上崗”,去看護孝陵衛,直到明亡方散。 朱棣當時是這樣講的,“他們這幾家,都是好職事。不動。通調孝陵衛帶俸。”

這麼多女人殉葬後,是葬於孝陵內,還是另擇墓穴,目前考古仍未完全證實。 但學術界認為,真正能陪同朱元璋一塊長眠的不會太多,可能只有皇后馬氏、成穆貴妃孫氏、寧妃郭氏等幾個女人,其他應該是在孝陵附近擇地祔葬。

明孝陵“申遺”前後曾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探測,發現這些妃子、宮女墓大體有三處,一是孝陵西側的植物園內,二是明孝陵宮牆外西南角,三是孝陵右側的區域--朱元璋讓這些后宮女人死後還要圍他一人來轉,在陰間服侍他。

因為有朱元璋的示範帶頭作用,在帝王葬制中幾乎消失的生殉制,在14世紀之後的中國,又死灰復燃,並流行了起來。

接下來的朱棣死後,也是用活人殉葬,據說有30餘位后宮佳人被勒死。 對於活人殉葬的具體過程,雖然殉葬惡俗在中國有幾千年曆史,但所記多不詳,有詳細描述的僅見朱棣后宮殉死的過程。

朱棣死後,關於嬪妃宮女殉葬的事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嗣皇帝、朱棣的大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圈定了殉葬者大名單。 “帝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這段文字並不見於中國古代文獻,出自《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蓋因所殉嬪妃中有兩位朝鮮選獻的美女韓氏和崔氏。

“韓氏臨死,顧謂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與崔氏俱死。”殉葬儀式由朱高熾親自到場主持的,與她們一個個話別,“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親入辭決。”韓氏在臨殉前,就是不住地哭泣,她向朱高熾提了一個要求,希望年老的母親能得到照顧,“謂仁宗曰:'吾母年老,願規本國。'仁宗許之。”

而在有明一朝所有殉葬宮妃中,當數才女郭愛的從死最令人傷心同情。 郭愛進入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宮時間很短,僅僅20天后,只有38歲的朱瞻基就死了。

知道自己要殉葬,郭愛仿楚辭寫下了“絕命書”:“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悽悽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郭愛是從朱瞻基的祖籍地安徽鳳陽選進后宮的,本來是榮宗耀祖,無上光榮的事情,結果還不知是否讓朱瞻基“幸”過她呢,就要殉葬。 《史明·后妃列傳》上有郭愛的記載,對她評價甚高,稱“賢而有文”。

郭愛的“絕命書”當時影響很大,繼大位的明英宗朱祁鎮是朱瞻基的大兒子,他看到那麼多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於心不忍,臨死時留有遺詔,囑廢掉此惡俗,“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後世勿複為”。

朱祁鎮當皇帝時曾被瓦剌俘獲,此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史中的一大恥辱,但因為罷殉葬一事,使他有了一個良好的歷史形象,歷史對他這一舉動評價甚高,《明史·英宗後紀》給他的蓋棺定論是:“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明朝史學家當時即盛讚此舉,時人王世貞在《奔州山人別集》中稱:“此誠千​​古帝王之盛節。”

出於同情,朱祁鎮還對為朱瞻基殉葬的宮人進行了表彰,理由是,“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由已死老皇帝遺詔中指明要求殉葬的對像外,其他殉葬者一般都由嗣位皇帝圈定。 朱祁鎮是朱瞻基的大兒子,是繼任者,郭愛當時早早地被結束了生命,“兇手”應該是朱祁鎮。 朱祁鎮大概也是迫不得已之舉吧。

朱祁鎮廢除了帝王死後活人生殉制,但這一制度實際上到清朝也沒有真正絕跡。

清朝著名的殉葬事件發生在清太祖努爾哈赤身上。 努爾哈赤有一個比他小31歲的寵妃烏喇那拉·阿巴亥,她生於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父親滿泰是海西烏喇部的首領。 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時才12歲,而努爾哈赤是43歲。

老夫少妻,年輕漂亮,又富機智的阿巴亥,很快受到了努爾哈赤的青睞和寵愛,兩年後就被立為大妃(相當於皇后)。 阿巴亥先後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即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四子多爾袞、皇十五子多鐸。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68歲的努爾哈赤病死,考慮到多爾袞、多鐸與年輕的母后對汗位可能存在的威脅,他令阿巴亥殉葬,“俟吾終,必令殉之”。 以皇太極為首的諸王,為了打壓多爾袞一派,就此將阿巴亥弄死。

阿巴亥為了保全幾個兒子,盛裝自盡,年僅37歲。 實際上,除了阿巴亥以外,努爾哈赤生前的四位宮女也一塊殉葬了。

據傳,在清聖祖玄燁之前的清世祖福臨、清太宗皇太極,與努爾哈赤一樣,死後都有活人殉葬。 一直到康熙年間,時御史朱斐上書:

屠殘民命,幹造化之和。 僭竊典禮,傷王制之巨。 今日泥信幽明,慘忍傷生,未有如此之甚者。 夫以主命責問奴僕,或畏威而不敢不從,或懷德而不忍不從,二者俱不可為訓。 且好生惡死,人之常情,捐軀輕生,非盛世所宜有。

玄燁於是於​​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下旨,禁止奴僕隨主殉葬。

從此,帝王死後的殉葬制才算真正退出中國歷史的舞台。

人殉制在17世紀的中國消失了,但一個歷史疑問卻始終存在:朱元璋為什麼在14世紀末恢復之? 從中國喪葬史和當年的時代背景看,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實際上,中國古代帝王讓生者從死,歷史很長。 讓身邊人殉葬,與可以隨心所慾和他所看中的女人性交一樣,也算是帝王們的特權之一,只不過是繼任者替他完成的。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死後,殉葬者數量驚人,大概創造了歷史之最。朱元璋的殉幾十個人,與之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嬴政人殉確切數字有多少,至今是謎,但可以推算出一個大概,稱其有數千人並非不可信。

嬴政是位好色之君,史上有記載,他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也將六國后宮的女人們給“統一”了,全部充實到自己的后宮裡面,即所謂“始皇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坂上,南臨渭”。 其后宮女人數量之多由此可以想像出來。 而這些女人,全都殉葬了。

《史記·秦始皇本紀》(卷六)記載: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從死,死者甚。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洩。 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

從這段文字看,不只后宮女人從死,參與陵寢建設的工人也無一倖免,都成了“殉葬品”。

秦王墓塚出土殉人骸骨184具

但人殉並非是在封建社會才出現的現象,更不是“始皇帝”的發明創造。

秦國的人殉史,在中國古代是很出名的,《史記·秦本紀》(卷五)有這樣的文字:“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陽。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從這段文字中可知道,秦武公死後,有66人殉葬。

但秦武公的殉葬人數還不是最多的,目前已知最多的是秦穆公。 據近年公開的考古資料,從20世紀30年代,中國考古專家即著手對位於陝西鳳翔縣一帶的秦公陵區進行考古,至20世紀80年代,歷半個世紀才結束。

這項考古有多項重大的發現,其中“秦公一號”大墓的發現震驚史學界,此大墓為秦穆公的墓塚。 發掘過程中共出土殉人屍骨多達184具,與《史記》等書上所記的秦穆公殉人177基本接近,殉葬者之多令人驚訝。 為什麼會多出來,估計是當時現場臨時殺掉的。

主流觀點認為,人殉制出現在原始社會。

殉制在中國出現,並非以奴隸和戰爭俘虜為對象,而是以妻妾為開端的。 這種說法很有意思,從考古發現來看,情況也確實如此。 如在一度被認為是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的內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在這個旗的納林塔鎮朱開溝村曾發現了一個面積巨大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1974年至1984年十年間,內蒙古文物考古隊在這個村進行全面考古發掘。 其中發掘出的一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引起考古專家的注意,墓內女人是屈肢側身,臉朝男人。 專家認為,這個女人是殉葬者,可能就是這個男人的生前配偶。

考古還發現,在年代大約公元前4040-前224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早期的墓葬有多人合葬,多人二次合葬,多為同性合葬,早期偏晚則已出現男女合葬墓。 中期以後的墓地也發現男女合葬。 經性別鑑定,這些男女合葬墓均為男左女右,一次入葬,其中一座中的男子還與一幼女合葬。 考古界學者認為,這應該是一種非正常死亡,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同時死亡的,猜測是家長奴隸制下殺妾殉葬的遺跡。

後來的帝王殉葬者,絕大多數是被幸過的后宮女人,應該是古代早期這種妻妾殉葬習俗的遺留和繼續。

人殉興盛於殷商衰於西漢

中國古代人殉現像在殷商時代最為突出,證據之一是目前的考古發現。 這一時期發掘出的王塚貴族墓(殷墟墓葬),幾乎座座都有數量不等的殉人。 人殉數量少的幾十,多的​​上千。 概因當時用奴隸殉葬已成為一種葬制。 上面提到的秦公大墓,也處於奴隸社會這樣的時期。 在進入周後,人殉現象才開始減弱。

秦朝滅亡後,到了漢朝,殉葬之風衰敗了。 分析認為,秦王的殘暴遭天下人共怨,加上當時長期戰爭造成的人口劇減,從民間走出來的布衣皇帝劉邦意識到了人心和人力的重要,所以不再實行人殉,同時鼓勵婦女多生育。 但這一說法專家並不都是讚成的,劉邦死後是否有人殉也待考證。

劉邦之後禁止人殉,但不等於當時沒有殉葬現象,實際上也沒有絕跡。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從有人上書提出廢除人殉制,可以看出當時人殉現象的廣泛存在。時儒生董仲舒上書,稱“鹽鐵皆歸於民;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然後可善治也”。

“去奴婢,除專殺之威”,就是建議朝廷打擊當時的人殉現象,這一建議得到了劉徹的重視,並影響到隨後諸位皇帝的執政行為。 史載,在漢宣帝劉詢在位時,趙繆王劉元要求16個婢女從死,這一丑聞曝光後,劉元一族被取消了封國稱號。

與當初抓住戰俘就殺掉,到後來將之當作奴隸使用,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一樣,漢朝反對人殉,也是一件值得大寫特書的事情。 但是,漢朝反對人殉,只是劉姓皇帝的觀點。 從一些記載來看,此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走馬燈般輪流坐莊的小皇小帝,並沒有禁止人殉。 即便唐、宋這樣曾以官方形式禁止過人殉的大王朝,也有殉葬的傳聞出現。

而同一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下,人殉制仍相當盛行。 如北方的匈奴,人殉不絕。

蒙古在進入鐵木真(成吉思汗)時代時,其社會形態仍處於奴隸社會,比中原的封建社會要落後多了。 1227年8月成吉思汗死後,就有大量活人殉葬。

時馬可·波羅所聞,成吉思汗死後,“在運送靈柩的途中,護送的人要將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殺死作為殉葬者,並對他們說:'離開現世到陰世去服侍你們駕崩的主人吧'”、“當蒙可汗的屍體運往阿爾泰山時,護送的兵馬沿途殺死了將近兩千人。”

除了這些不幸的殉葬者外,還有40名生前服侍過成吉思汗的美女,與他生前騎過的戰馬一道,被活活殺掉殉葬。

此後的元朝皇帝死亡後,多少都有活人殉葬。

而朱元璋恢復人殉惡俗可能是受到了蒙古人影響,加上人殉在中原民間並沒有完全絕跡,朱元璋重新祭起人殉,就有了一種可然。 可見,朱元璋的“人性倒退”是有歷史背景的。

最後,簡單交代一下讓殉葬者結束生命的方式。

可以說,人殉是野蠻的。 但在許多情況下,有些人並非被動殉葬,而是主動自殺從死。 如為努爾哈赤生殉的四位宮女,就是自願從死,而不像大妃阿巴亥那樣是被逼的。

在早期能為尊者殉​​葬是一種待遇和榮耀,所以主動殉葬結束生命的方式很簡單,是自殺;被動殉葬者結束生命的方式自然就是他殺了。

但他殺的手段卻不會是一種,而且都是秘密處死。

現在古籍上明確有記載的處決殉人的手段,見於朱棣死後,採取“吊死”殉葬者的方法。這在上文已有詳細文字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有一點是,在吊死前,主事者都會給殉葬者安排一頓美食,身份高者單獨送到房間,身份低的一般集中一塊,集體聚餐。 這“最後的晚餐”相當豐富,但由於即將到來的死亡的恐懼,恐怕誰也無心食用的,多半情況是淚流滿面,現場哭聲震天,史書記載朱棣的殉葬者即如此。

除了逼其吊死,將殉葬者“毒死”,也是常見的手段。

朱元璋的殉葬宮妃是怎麼處死的,有人說是太監將她們吊死的。 但民間另有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給被選定宮妃強行灌食水銀。 水銀劇毒,食後立馬即死。

為什麼使用水銀? 據說被水銀毒死的殉葬者,其屍體長久不腐,多年內仍栩栩如生。屍體不腐現象,在中國盜墓野史上多有記載。 如漢宣帝時廣川王劉去,是一個盜墓成性的惡人。 有一次去盜掘幽公塚,打開墓室後發現,墓內有一百多具屍體,互相枕壓疊加在一起,但奇怪的是沒有一具腐爛。

可以推測,這些女人都是殉葬者,歷幾百年屍體不腐。 此事記載於晉人葛洪撰編的《西京雜記》,殉葬者的樣子與被水銀毒死的說法頗相似。

還有一種是“活埋”,將殉葬者手腳捆住,擺成一定姿勢(造型),隨即快速埋土。

為了讓殉葬者失去反抗能力,有時會使用麻醉劑一類的東西,讓其“安樂死”。 在考古發掘中發現,有的殉葬女性四肢存在被繩索捆綁的痕跡,這應該是當時被強行殉葬的。

有的殉葬女人屈肢側身,臉朝男性,則是死後(也可能未死)被擺弄成的姿態,是一種造型,自然死亡者是不可能有那種“規定動作”的。 1987年發現的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墓主為一身高約1.84米的壯年男子,仰身直肢葬,頭南足北。 墓室的東、西、北三個不同方向有三個龕室,內各有一具小孩的屍骨,朝向不一。

這三個小孩專家認為就是殉葬,被活活弄死後擺出形狀的。

當然,結束殉葬者生命的方式很多,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手段當是“砍頭”,直接將殉葬者帶到墓地,就此弄死。 但這種手段為後世棄用,原因是,不能保留全屍體。 後世講究全屍,獵殺方式就不會是砍頭了,直接將其放血刺死。

所以,砍頭多在早期或人牲中使用,在奴隸社會奴隸主墓穴考古中,時常會發現殉葬者的頭被有規則地排列在一起,而屍身則另擺一處,推測生前遭砍頭。

還有一種,古人築墓有用人頭作祭的習俗,在墓穴開挖的不同階段,都會將人頭與豬頭狗頭一樣砍下來,當作“牲”來作祭。

目前考古發掘出的殷墟M1001號墓塚,殉葬者超過164人,與墓主同穴有96人。 附近有大片祭祀坑內有大量的人體骨架,全部屍首不全,這些殉葬者被結束生命時都應該是砍頭。 WKGM1號墓,墓室內有規則擺放著34顆人頭,這些都是殉葬者的頭顱,也應該是遭砍後葬入的。




本文於 2013/10/12 06:19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18454
女未生育 大明殉葬 母雞不蛋 只能宰殺(轉貼)朱元璋殉葬嬪妃死亡真相!
2013/10/12 02:49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探秘/朱元璋殉葬嬪妃死亡真相! 腦被切開倒汞而死

  •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2年10月3日 19:35

  • 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墓穴。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制度裡,最殘忍的就是殉葬。秦漢時期,殉葬制度還比較盛行,但到漢朝以後,統治者發覺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漸將其廢止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考古學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發現了眾多宮女的白骨,很明顯,朱元璋死時實行過秦漢時期的殉人制度。那麼,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麼死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資料圖)

根據人民網報導,明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處,便在於恢複了已經被廢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時,這種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傳開來。西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也就是秦王)死後,朱元璋便命秦王的兩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兒子行走於黃泉之路上也有人陪伴。

西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他的孫子朱允炆繼承皇位,根據朱元璋生前的遺囑,朱允炆命後宮沒有生育過的嬪妃一起陪葬。命令剛下達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亂,哭天喊地的聲音不絕於耳。


考古人員在墓穴中(資料圖)

由於當時場面比較混亂,許多官員趁機貪贓枉法公報私仇,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在一些官員的庇護下存活下來的有之;有些生育過的嬪妃由於得罪過某些官員而被迫殉葬的也有。史書上稱這些被迫殉葬的嬪妃為『朝天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朱元璋陵墓內如此多的嬪妃究竟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殉葬的呢?


考古人員在墓穴中(資料圖)



原文網址: 歷史探秘/朱元璋殉葬嬪妃死亡真相! 腦被切開倒汞而死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2/10/03/11803-2858607.htm#ixzz2hRNAXyMQ

朱元璋妃嬪殉葬:集體上吊或用水銀毒殺

待這些嬪妃們睡著之後,旁邊的太監們便將她們的頭部切開一塊,執行人手持銅勺,往切開的部位裡面倒水銀,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銀之後,再用針線將頭部縫好,待一切做好後,這些陪葬的嬪妃再也沒有存活者。

本文摘自:《中國歷代疑案解密》,作者:葛忠雨,出版:中國戲劇出版社

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制度裡,最殘忍的就是殉葬。秦漢時期,殉葬制度還比較盛行,但到漢朝以後,統治者發覺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漸將其廢止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考古學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發現了眾多宮女的白骨,很明顯,朱元璋死時實行過秦漢時期的殉人制度。那麼,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麼死的呢?

明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處,便在於恢復了已經被廢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時,這種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傳開來。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也就是秦王)死後,朱元璋便命秦王的兩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兒子行走於黃泉之路上也有人陪伴。

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他的孫子朱允炆繼承皇位,根據朱元璋生前的遺囑,朱允炆命后宮沒有生育過的嬪妃一起陪葬。命令剛下達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亂,哭天喊地的聲音不絕於耳。由於當時場面比較混亂,許多官員趁機貪贓枉法公報私仇,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在一些官員的庇護下存活下來的有之;有些生育過的​​嬪妃由於得罪過某些官員而被迫殉葬的也有。史書上稱這些被迫殉葬的嬪妃為“朝天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朱元璋陵墓內如此多的嬪妃究竟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殉葬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歷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論。有的史學家認為,這些嬪妃應當是上吊自殺身亡的。這種觀點聽起來有點荒謬,如此多的嬪妃怎麼可能全部自殺呢?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是這樣解釋的:朱允炆下達殉葬的命令之後,便派人將后宮所有符合條件的嬪妃一一列出了名單,殉葬那天,這些被列入殉葬名單的宮女和妃嬪都被集中在一個房間。太監們事先在房間中安放了與殉葬人數同等數量的太師椅,每個太師椅的上方都懸掛著七尺白綾。膽大一點的宮女一咬牙便將頭伸向了白綾結成的套扣內,然後用腳推開了太師椅,過幾分鐘便沒了聲息。膽小一點的宮女,早已嚇得魂飛魄散,顫抖地坐在了地上,但是旁邊的太監並沒有放過這些毫無抵抗之力的宮女,他們幾人抬著一個宮女,強行將這些嚇得半死的宮女扶上太師椅,隨後將頭上方那個用白綾結成的套扣套在這些宮女的頭上,然後將太師椅搬走,這些宮女本來已經被嚇得半死,再經過如此折騰,很快便一命嗚呼。

還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些嬪妃是通過體內註入水銀的方式來陪葬的。為了保持陪葬嬪妃像朱元璋的遺體一樣不腐爛,一些侍臣和太監便採納了在嬪妃的體內註入水銀的提議。在朱允炆命人將殉葬嬪妃的名單一一登記造冊之後,到了殉葬的那天,所有名單上的嬪妃便被集中在一起,然後給她們每人喝了一杯放有安眠藥的茶水,待這些嬪妃們睡著之後,旁邊的太監們便將她們的頭部切開一塊,執行人手持銅勺,往切開的部位裡面倒水銀,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銀之後,再用針線將頭部縫好,待一切做好後,這些陪葬的嬪妃再也沒有存活者。

以上兩種觀點儘管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與第二種觀點相比,第一種觀點的可信度更高。誠然,從頭頂灌水銀確實是一種置人於死地並且能保持容顏不壞的絕佳方式,但是根據現在考古學家的發現,朱元璋陵墓內陪葬的嬪妃也只是一堆堆白骨,如果體內真灌有水銀,那麼在一個全封閉的墓穴裡,容顏保存幾百年應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此,為朱元璋陪葬的嬪妃死亡的方式,很有可能真如明史研究專家馬渭源所說的那樣——“上吊自殺”。



本文於 2013/10/12 06:04 修改第 8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18443
(轉貼)朱元璋開創明朝駭人聽聞殉葬制度
2013/10/12 00:58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朱元璋開創明朝駭人聽聞殉葬制度


2013-08-02 03:11:11

【多維历史】朱元璋臨終之前,发布最后一道命令:“責殉諸妃。”复活了在中國已經消失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近四十位妃子被迫自殺殉葬。張宏杰在《書屋》发表的《朱元璋之死》一文,詳述了野蠻的殉葬制度在明朝從复活到廢除的經過。

朱元璋是個工作狂,很少娛樂和休息。 經過二十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繪粉飾”,大明天下這座大廈的外表終于接近了朱元璋的藍圖: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業穩固。最主要敵人蒙古已經被壓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實力挑戰皇權的豪強勢族已被消滅,經濟迅速恢复,社會日漸穩定。洪武二十六年,戶部呈上最新統計數字,全國的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万余頃,比史籍所載的北宋耕地的最高數字(宋真宗天禧五年,五百二十四万余頃)增加了三百二十六万頃。全國的人口六千零五十四万,超過了《元史》所載元代最高的人口數字(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五千九百八十四万)。全國的田賦收入僅米麥一項即多達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余石,比元朝歲入一千一百一十一万余石增加了近兩倍。

這些統計數字的代價是朱元璋那顆超級大腦長年的超負荷運轉,不間斷地緊張工作持續消耗著朱元璋的健康,而晚年兩次親人去世,又使朱元璋的精神遭遇重大打擊:洪武十五年,五十一歲的馬皇后病死,朱元璋十分悲痛。更大的打擊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的去世。六十五歲的老皇帝如同天塌一角,精神几近崩潰。史載朱標去世后第三天,朱元璋“御東角門,召廷臣諭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因之大哭不止。”

第二年朱元璋大病一場,雖然從死亡线上被搶救回來,卻從此“病纏在身”,身體大不如前。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八,七十一歲的朱元璋再度病倒。一生好強的他開始還勉強撑著病體,“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日”,以為能熬過去,不想百般治療,病情始終未見好轉。遷延月余,閏五月初十日,在西宮臥榻上停止了唿吸。駕崩之日,发布了早已准備好的遺詔: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于世,定禍亂而偃兵,妥生民于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于民。奈何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慮恐不終。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布告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所改。

朱元璋死后的第七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于孝陵,上諡號曰“高皇帝”,廟號“太祖”。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又上諡號曰“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下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改諡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臨終之前,朱元璋发布了一生最后一道命令:“責殉諸妃。”也就是命令妃嬪們為他殉葬,到地下去服侍他。這道命令,复活了在中國已經消失了一千多年的人殉制。

殉葬是先秦時代的野蠻風習,貴族們生前钟鳴鼎食,死后還要把生前喜歡的一切,包括美貌的侍女都帶到墳墓中去繼續享用。墨子說:“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輿馬女樂皆具。”考古发掘戰國以前的貴族大墓,常見累累殉人白骨。

隨著人文精神的覺醒,從春秋晚期起,這种野蠻的做法就不斷遭到人們的抨擊。秦國起于西陲,在諸國中文化最為落后,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殉葬者居然高達一百七十七人,秦人因此作了著名的《黃鳥》之詩,表達諷喻痛惜之意。墨子批判殉葬制“輟民之事,靡民之財”,荀子則更激烈地批判道:“殺生而送死謂之賊!”隨著文明的演進,春秋之后,人們開始大規模制造泥塑木偶代替生人陪葬,人殉現象越來越少,連最野蠻的秦國也于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廢止人殉。兩漢之后,中原王朝基本上廢除了殉葬之制。

然而朱元璋卻使中國文化出現了返祖現象。諸宮人中,除了張美人的女兒年僅四歲需要撫養得免一死外,其他為朱元璋侍寢過的近四十位宮人妃子都被迫自殺。《明朝小史》卷三載:“太祖崩,伺寢宮人尽數殉葬。”

諸妃殉葬的具體情景,史書無載。不過朝鮮《李朝實錄》中詳細地記載了明成祖去世之后妃嬪從殉的過程。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明成祖效法朱元璋,遺命三十名宮人自殺從殉。太監先是在一間大殿外擺上了數桌食物,讓宮人吃了人生最后一頓飽飯,并與明成祖的繼承人仁宗告别,然后把她們帶到殿內。大殿之內,已經放好了三十多張“小木床”,梁上懸下三十條結實的繩子,末端打好了一個個活結。看到這個情景,一時之間,宮人“哭聲震殿閣”,有喚爹娘的,有喊老天的,還有几人干脆暈倒在地。那些清醒的人被命令自己站上木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几個暈倒的,則被人抬著送到繩結中勒死。

《李朝實錄》還特别記載了一名朝鮮進獻女子韓氏的最后時刻。吃罷最后一頓飯,太監趕宮人進殿,韓氏突然跪爬到坐在殿外與她們“辭決”的明仁宗面前,痛哭失聲,說自己在朝鮮還有老母,無人養老,哀求仁宗放她回國贍養。仁宗一聲不吭,不為所動,太監上前,把韓氏拖進殿內。從朝鮮跟來的乳母也站在殿門,和她道别,韓氏把頭伸進繩圈之中,回頭看著乳母,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話還沒說完,腳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轉眼之間,命赴黃泉。

明朝特重祖制,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朱元璋身后的諸妃從殉過程,與此相似。

复活殉葬制,表明了朱元璋對生命特别是對婦人生命的一貫賤視。

朱元璋對女人的態度有些矛盾。一方面,和所有生命力強大的人一樣,朱元璋性欲強烈,在年輕時代曾不擇手段追逐女人。《國初事跡》記載他強娶民女的历史:“濠州胡家有女守寡,太祖欲納之,其母不從。后聞隨軍在淮安,不曾適人,太祖遣人以書達平章趙君用,請求之。君用以胡氏同其母送至,太祖納之,立為胡妃。”也就是說,還是一個小軍官的時候,朱元璋就看上了一個寡婦,想娶她,但她母親不同意。后來朱元璋勢力更大,對此女還念念不忘,打聽到她被軍隊挾裹到了淮安,就寫信給另一位大帥,終于弄到了這個女子,這就是后來的胡妃。

在擊敗陳友諒和推翻元朝后,他將這兩處后宮的許多漂亮女子納為已有。除此之外,俞本《紀事錄》還記載朱元璋一度曾與屬下老婆私通,并生了個私生子:“故元帥韋德成妻美,上令移居后庭,通而生子,名曰朱生。”

雖然全力宣揚禮治,但只為了弄到想要的女人,朱元璋并不顧忌什么禮法。《國初事跡》載:“太祖選宮人,訪知熊宣使有妹年少,欲進之。員外郎張來碩諫曰:‘熊氏已許參議楊希聖,若明取之,于理不妥。’太祖曰:‘諫君不当如此!’令壯士以刀碎其齒。”也就是說,朱元璋聽說熊宣使的妹妹漂亮,讓人弄進宮來。員外郎張來碩勸諫他,說此女已經許配人家了,強取進宮,怕引起非議。這一番好心好意的勸諫,換來的是一頓酷刑,朱元璋命衛士把張來碩的牙都撬了下來。

然而另一方面,朱元璋又將底層文化中賤視女性的傾向发展到極致。朱元璋特别看不起歌女娼妓之流,命令她們平時必须穿著標志身份的黑色衣飾。有一次,朱元璋賜傅友德宴,命葉國珍陪同,還撥了十多個歌妓供他們取樂。不料葉國珍喝了點酒,一高興,命令歌妓穿上華麗衣服陪坐。朱元璋聞知,在拘執了葉國珍后,又將無辜的歌妓割去鼻尖陪綁:“賜友德宴,命葉國珍陪飲,撥與歌妓十余人。太祖令內官覘視,后國珍令歌妓脫去皂冠、皂揩子,穿華麗衣服混坐。太祖怒,令壯士拘執國珍,與妓婦連鎖于馬坊,妓婦劓去鼻尖。”

開國之后,朱元璋管理后宮規矩特别森嚴。自后妃以下以至宮女,所有衣食、用具、金銀錢帛等供應要經過重重复雜的手續領取,如果徑直到部里領取將處以死刑。宮人私遞書信出外將處以死刑。妃子宮人生病,必须由多人陪同,在重重手續之后才能醫治。如果是晚上得了急病,只能派人把症狀轉告給太醫開方,絕不准醫生入宮診治,否則必死無疑。為了抑制宮女的生理需求,傳說朱元璋還曾對宮女們施以幽閉之刑。《耳談》載:“傳謂男子宮刑,婦人幽閉,皆不知幽閉之義。今得之,乃是于牝(陰戶)去其筋,如制馬、豕之類,使欲火消減。國初常用此,而女往往多死,故不可行也。”

除了對結发妻子馬皇后一直保持著尊重以外,朱元璋對于其他宮人妃子,稍有不滿就舉起屠刀。《紀事錄》載,洪武年間宮廷內有大量浣衣罪婦,專門為宮內人服務。有一次朱元璋聽說她們中間有人與外面相勾結通消息,遂將五千多人包括看守她們的守門人都剝了皮:“上疑其通外,將婦女五千余人,俱剝皮貯草以示眾,守門宦者如之。”甚至對那些服侍他多年的妃子也不例外。有一次太監在御河中发現了一個墮胎的嬰兒,朱元璋懷疑是楚王朱楨之母胡充妃(即那位被他強逼成婚的胡氏)所為,遂親手持刀將她砍死,然后把尸體扔到荒郊野外,聽任野狗啃食。楚王聞聽,千里迢迢奔喪來到京師,到處尋找母親的尸體也沒找到,最后只好拿著母親生前用過的一條練帶回去了。另一次,朱元璋因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魯王之母郭寧妃、唐王之母李賢妃和伊王之母葛麗妃三位地位很高的妃子同時被殺死,朱元璋還不解氣,命人將三具尸體混裝在一個大筐中,胡亂埋于太平門外。事情過后,靜下心來,朱元璋又有些后悔,命人把妃子挖出來正式安葬,不料天氣炎熱,挖出的三具尸體已經腐爛,分不清誰是誰,只好在尸坑上面堆了三個墳丘了事。

即使是備受朱元璋寵愛的妃子,下場也很悲慘。除馬皇后外,朱元璋諸妃中地位最高的是李淑妃,她不但為他生下了太子朱標,而且為人“事上有禮,撫下有恩,遇事有斷”,既有德又有才,成為朱元璋的賢內助,幫朱元璋把后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備受朱元璋的信任與喜愛。洪武三十年十二月,朱元璋得了一場重病,病狀十分凶險,他自己以為這次肯定熬不過去了,派人把李淑妃叫到病床前,對她說:你跟隨我超過了一紀(十二年,指她被冊封為淑妃、攝六宮事以來的時間),朝夕在左右侍候,費心用力。你去見見兩位哥哥,尽尽骨肉同胞的情誼吧!李淑妃一聽馬上明白,這是叫她死在朱元璋前頭。獨获此“殊恩”,原因很簡單,因為她過于有能力,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后她會干政。精明強干的李淑妃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泣拜道:臣妾知道了,死就死吧,何必見兄長呢!說罷回宮上吊自殺了。然而除掉了李淑妃之后,朱元璋經過治療,卻又恢复了健康。朱元璋撫著李淑妃的尸體放聲大哭,把李淑妃的兩個哥哥叫到跟前說:朕不是不知道你們的妹妹賢明,只是擔心她日后會演出武后之禍,只得抑制自己的感情叫她這樣做,千万不要以為朕是個寡恩薄德的人。好在李淑妃只不過是早死了一年,一年多后,朱元璋就壽終正寢。即使一年多前不不死,她也斷然逃不過朱元璋去世后的大殉葬。

朱元璋創下殉人之例,后代帝王只能謹遵。明成祖死后,殉葬的妃嬪三十余人。明仁宗死后有五個妃子殉葬,宣宗死后有十人殉葬。至于景帝,史書上僅記載“諸妃嬪唐氏等”殉葬,具體人數不明。五個皇帝加起來,殉葬妃嬪總數估計在一百人左右。不光皇帝,連諸王對這一祖制也都亦步亦趨。《明史》諸王傳中載,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死時,“王妃皆殉”。周憲王朱有燉是朱元璋之孫,正統四年臨死前上奏表示身后務從儉約,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誰料未等聖旨傳到,王妃鞏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經同日殉身。英宗無奈,只能表彰她們的“貞烈”、“貞順”。

為了對殉葬者有所補償,朝廷會給那些地位比較高的殉葬者的親戚一些優恤。《明史?后妃傳》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历成祖、仁、宣三宗皆然。”

明代的人殉制度終結于明英宗朱祁鎮。他在臨終之前,曾留下了這樣的遺囑:“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為。”

朱元璋的這個后代能做出如此英明的決定,有兩個特殊原因。一個是明英宗是一個历遭憂患的皇帝。他曾遭土木之變,又被自己的弟弟景帝軟禁多年,這不同尋常的經历使他比一般一帆風順的帝王更敏感于人情冷暖,更重感情。第二個是明英宗與錢皇后感情極深,錢皇后在明英宗危險中時,曾經“夜哀泣吁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复損一目”。明英宗被軟禁時,錢皇后陪伴他度過了艱難時光。“英宗在南宮,不自得,后曲為慰解”。“聞英宗為太上時,錢后至手作女紅賣,以供玉食”。由于錢皇后沒生兒子,在內宮斗爭中地位一度岌岌可危。明英宗臨終時“口占遺命,定后妃名分,勿以嬪御殉葬,凡四事,付閣臣潤色”。并特别囑咐“錢皇后千秋万歲后,與朕同葬”。這顯然是擔心自己死后,后宮中有人逼錢皇后自殺殉葬。英宗結束人殉制度,一個直接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皇后。

不論如何,這項決定順應天理人心,受到万民歡迎,公布之后,許多大臣甚至感動到流淚,“時讀竟,涕下,悲愴不自勝”。后世史家對此舉更是不吝贊美之詞,說“英宗獨見,罷免此舉,遂破千古迷謬,視唐宗命孟才人先效死于生前者,聖、愚奚啻千里”。中國历史上意外死滅复活的野蠻殉葬制度終于被画上了句號。

如同使殉葬制度返祖一樣,從世界史視角觀察,朱元璋的出現使中國社會體制和政治文明都出現了重大退化。

十四世紀的明朝,與歐洲相比,表面上要光明得多。十四世紀的歐洲特别不幸:黑死病掃蕩了歐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使北歐動蕩不已的“百年戰爭”也始于這個世紀,因此人們稱這是歐洲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朱元璋卻締造了一個很長的和平時期,“華胄重光”,生產恢复,東方大地一片太平景象。

然而在一治一亂的表象下面,卻湧動著兩股方向相反的历史暗流。

在歐洲大陸,從十四世紀起,漫長的死氣沉沉的中世紀統治開始支離破碎。由于教皇和國王們忙于爭權打仗,無暇管理地方事務,許多城市從封建統治中脫離出來,获得了獨立。這些城市居民們集資向國王們購買了自治權,可以組織自己的市政廳和法院,建立自己的法律。正如当時的一句俗話所說:“城市的空氣能使人自由。”

在城市里,人們不再向國王、貴族們卑躬屈膝,他們投身于商業和企業,用自己的雙手和頭腦為自己創造財富,用財富來建立自信。“自治市的自由民從一開始就表現出自信和獨立,這种自信和獨立是歐亞大陸任何地區所沒有的”。這些城市的本質就是一個大公司。“所有的商業法律,也就是民法;全部商業船只也就是海軍。”這些城市一出現就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明朝建之后十二年的1380年,威尼斯打敗熱納亞,成為歐洲海上霸主。從此之后,資本主義因素在封建社會的縫隙中像霉菌一樣逐漸生長,很快推垮了日趨腐爛的舊體制,使歐洲社會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卻進行著相反的事情。他統治的原則就是全面的社會控制,把每個社會成員的一舉一動都嚴格控制在政府權力之內,以徹底杜絕任何不安定因素。朱元璋把全國變成了一個大村莊,取消了多元和層級发展的可能,由官僚包辦一切事情。在他的統治下,大明社會變成了一個大監獄,各級官員都是獄卒,所有百姓都是囚犯。百姓稍有逾越獄規,則懲罰立刻劈頭而來:“充軍”、“斬首”、“亂棍打死”……

如果把異族建立的王朝元朝視作中國历史发展的一個意外,那么作為一個漢人政權,朱元璋直接繼承的是宋代,朱元璋自己也宣稱他的奮斗目標是“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然而明朝和宋朝的基本走向,卻是恰恰相反的。

宋朝是一個非常富于“現代”因素的朝代。

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的極盛出現在唐朝,而宋朝通常被認為是一個衰弱的朝代。然而從經濟角度來看,唐朝與宋朝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拿國家財政收入來比較,宋朝國家財政收入是唐代最高額的三倍。

更具說服力的是財政收入的構成。中國历史上絕大多數時期,農業稅是國家收入的主體,而宋朝時,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農業稅只占百分之三十。這說明宋朝的財政收入不是靠加重對農民剝削,而是由于工商業繁榮、生產力提高的結果。

孫基隆在《鳥瞰中國千年史》中說,宋朝鋼鐵工業高度发達,大型企業通常會雇佣數百名全職的產業工人,而政府的兩處軍工厂聘用工人數多達八千人。“華北的鋼鐵業以1078一年為例,達年產一百二十五万噸的水平,而英國于1788年亦即工業革命之始才不過年產七万六千噸”。宋朝采礦業发達,信州鉛山的一個銅礦就有十余万礦工。煤已經成為首都的主要能源。“汴都數百万戶,尽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除此之外,宋代礦冶、造紙業、制瓷業、絲織、航海業也高度发達,長江兩岸,貨棧林立,廣州、泉州和福州的商船遠航阿拉伯、馬來亞、新加坡和日本。作為經濟发達的一個標志,宋朝鑄造的銅錢超出唐朝時的十倍以上。宋神宗時年鑄幣量五百万貫,而唐朝極盛的玄宗朝年鑄幣不過三十二万貫。宋朝還发明了紙幣,出現了銀行和支票這類非常“現代”的金融工具。

網絡作者“Jiangpub”在流傳極廣的一篇文章《中國的大宋,世界的美國》中說,從某种意義上說,宋朝在世界上第一個采取了類似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王安石則是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對全國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經濟專家。由于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宋朝也是中國历史上唯一一個長期堅持募兵制的王朝。宋朝以巨大的財政收入供養數量眾多的軍人,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轉移支付或者社會保障的性質,是政府在為國家由農業社會轉向工商業社會付出代價。西方"近代化"的標准,例如市場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发達、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與文化的世俗化等等,宋代的中國都已經出現,比西方提早了至少五百年。美國比較历史家麥克尼爾在《權力的追求》中說:“本書的假設是:中國在一千年前后轉向市場調節的行為顛覆了世界史的一個关鍵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國的例子啟動了人類的一個千年探索,去发現在協調大規模行為這一點上,從價格和私人或小团體(合伙或公司)對私利的看法出发,會有些什么成果。”

在“現代”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基礎上,宋代的人文精神也實現了突破。宋代是中國历史上少有的“不殺大臣”、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朝代。宋代的文學藝術作品里,洋溢著前所未有的生活氣息和個人尊嚴意識。

然而,朱元璋創造的明朝卻在宋朝的坐標下實現了全面大躍退。黃仁宇說,“明朝之采取收斂退卻的態度者,也可以說是在王安石新法失敗后的一种長期的反動。”明代的經濟发展遠遠不及宋代。宋真宗時代,國家財政收入一億六千万兩白銀,而据黃仁宇計算,明王朝在1570—1580年間,平均每年財政收入是三千零七十八万兩,不過是宋朝的百分之十九。更主要的是,農業稅占明朝政府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一,工商雜稅只占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二。這個數字告訴我們,相對宋代,明朝的經濟結構是何等落后。

宋代經濟奇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商品經濟的高度发達。而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敏銳地意識到了商人財富的增長可能對政權帶來的挑戰,因此在他的統治下,中國几千年來的抑商傳統進一步发揚光大。他屢屢說:“農桑為衣食之本。”只有實實在在出產了糧食和棉花的活動在他看來才是勞動。他認為,上古時代,每個男人都耕地,每個女人都織布,所以水旱無虞,饑寒不至。自從人們學會了經商,學會了享受,農桑之業廢……所以,要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关鍵在于禁止商業。他規定,商人外出經商,必须經官府嚴格審核,发給通行證才行。如果沒有通行證隨便外出,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把商人拿赴官府,治以“游食之罪”,重則殺頭,輕則发配到邊疆地區。他又明令取消了全國所有的商業經紀人和中間商,只允許最低限度的商業活動存在。商人被列為社會上最底一層,考學、当官都會受到种种刁難和限制。

宋代財政收入早就實現在貨幣化,朱元璋卻把稅收制度倒退了几百年,恢复了低效率的實物征收制和勞役制。“衙門內的傳令、獄丁,都由各鄉村輪派,即使文具紙張,甚至桌椅板凳公廨之類的修理也是同樣零星雜碎的向村民征收”。“全國蓋滿了此來彼往短线條的補給线,一個邊防的兵鎮,可能接收一二十個縣份的接濟;一個縣份也可以向一打以上的機構繳納財物”。“万历二十年,北京的宛平縣知縣沈榜聲稱,他每年要向二十七個不同的機構交款,總數則不出白銀二千兩”。用黃仁宇的話來說,洪武型財政的特點就是“缺乏眼光,無想像力,一味節省,以農村內的經濟為主,只注重原始式的生產……不顧投資為來日著想”。“這种維護落后的農業經濟,不願发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宋代地方經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區經濟高度发達,江南領先于華北,東部发達于西部,由此帶動全國經濟成長。朱元璋則始終崇尚平均主義,防止局部地區經濟領先发展,強迫領先地區向落后地區看齊。宋代貨幣高度发達,明時則抑制鑄幣業,有時甚至禁止金銀及銅幣交易。据估計整個明代鑄錢量不超過千万貫,這不過相当于北宋兩年的造幣量。因為缺乏貨幣,無法交易,許多小商小販失業,“1544年竟至因‘錢法不通’人民倒斃于北京”。

宋、元都是世界性帝國,從海外貿易中获得了巨大財富。但明朝實行嚴格的閉关鎖國措施,非但不准國人出海,外國進行“朝貢貿易”的數量也限得極低。孫基隆說:“中國從唐末已開始走向海洋,但如今這個新走向變成‘離經叛道’,并被算在‘外族’蒙古的頭上,而新冒現的鎖國心態則被說成是‘華胄重光’。”

明朝的人文精神更是大大退化,朱元璋賤視大臣的程度創了历史之最。皇帝一不高興,就把大臣按到地上脫下褲子一頓棍打。

唐宋以生機勃勃的外向型的競爭社會呈現于世界,而朱元璋統治下的明朝則是內向的、反競爭的、缺乏想象力的。朱元璋開創的三百年大明,是中國历史上最穩定的朝代之一。而這三百年間,卻是歐洲历史上最為動蕩的階段。不過正是在這些動亂中,孕育了現代西方文明。黃仁宇說:“克倫威爾在馬斯頓荒原擊敗查理一世時,為公元1644年,也即是中國所謂崇禎皇帝上煤山的一年,也就是明亡的一年。”大明三百年,正是中國與西方一個大幅度后退,一個大踏步前進的擦肩而過的時代。



(关嶺 編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5018430
(轉貼)沒有子女的老後 一個人也能幸福終老
2013/05/19 15:26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子女的也要有認知,為人子女也應有共識。

這個議題應該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吧.....只是時間的早晚
先別急著拒絕--- 嘗試瞭解 又何妨!


描述: 投影片1


描述: 投影片2


描述: 投影片3


描述: 投影片4


描述: 投影片5


描述: 投影片6


描述:
 投影片7


描述: 投影片8


描述: 投影片9



未來全台1/4的人都是一個人! 
身體裡,真的藏著一個單身靈魂? 
老伴只有1個!老伙伴有10個以上最好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62530
(轉貼)單身市場商機大 交友網站看俏
2013/05/14 22:32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單身市場商機大 交友網站看俏

經營「愛情公寓」網站的尚凡資訊預計6月上櫃,今天下午舉行上櫃前法人說明會。看好台灣近千萬單身人口市場潛力,經營階層對今年業績成長樂觀看待。

尚凡資訊董事長張家銘表示,尚凡資訊成立於2002年,主要業務為經營雲端社群交友網站「愛情公寓」(www.i-part.com.tw),提供清新優質交友服務,目前註冊會員人數超過428萬,成為台灣最大交友網站。

張家銘指出,根據資策會調查顯示,愛情公寓開站至今,每3人就有1人曾透過愛情公寓網站服務和網友見面約會,平均每5人就有1人透過愛情公寓找到交往對象。此外,每21人就有1人透過愛情公寓服務結婚,推估創造了約11萬名愛情公寓寶寶。

尚凡資訊2012年營收為新台幣2.99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稅後盈餘946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7.94元。今年第1季營收8108萬元,年增20.35%,稅後淨利2466萬元,年增率74.75%,EPS達2.11元。

針對首季業績亮麗表現,尚凡資訊總經理林志銘指出,第1季獲利大幅成長,主要是海外市場首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8%,加上手機App加值金額年增648%。

展望未來,林志銘表示,根據主計處統計,全台15歲以上的單身人口,近4年增加50萬以上,單身人口總數達950萬人,顯示「一個人生活」的經濟時代已經來臨。以每人年平均消費支出6萬元估計,台灣「一個人經濟」的市場規模至少達5700億元。

看好單身人口市場商機,林志銘表示,今年「愛情公寓」將持續推出更便利的付費方式和網站服務,衝刺會員和付費用戶;也將積極搶攻海外市場,鎖定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北美等區域,讓營運再攀高峰。

【2013/05/14 中央社】



全文網址: 單身市場商機大 交友網站看俏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單身市場商機大 交友網站看俏-7897197.shtml#ixzz2THGSNiJW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60694
身為傳宗角色 反替卸責脫罪 女人無知無恥 真乃莫此為甚(轉貼)這才是值得追求的生命態度
2013/05/07 15:47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才是值得追求的生命態度
  • 2013-03-31 01:40           中國時報       【江靜玲】
 位於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南岸中心」在三月國際婦女節期間,舉辦了一系列的「女性節日」活動,其中一場演說:「我膝下無子,下一步呢?」,在寒冷的英倫周末午后,吸引了大批聽眾。
 擠在這場演說聽眾群中的,或許不致令人感到太意外─以中年女性居多。這場演說的主講人之一是《時代雜誌》歐洲總編輯梅爾(Catherine Mayer),也是《逆齡社會》(Amortality)一書的作者。
 現年五十二歲居住在倫敦,已婚但選擇無子女的梅爾,以自己的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與心態,跟現場聽眾互動。聽眾中,有人分享說,自己似乎從未覺得已經準備好要當母親,總認為「或許明年我會準備好」,結果這個時刻,似乎從未來臨;有人坦承,現在科技發達,可以冷凍卵子,有人工授精,「生育子女不再有傳統的生理時鐘壓力」。聽眾中,有許多人則是衝著梅爾的《逆齡社會》而來。
 梅爾透過自己多年新聞工作的觀察,撰寫完成《逆齡社會》,這本書二○一一年在英國出版時引起廣大迴響和討論。有人認為這本書觀察到了一個當代社會重要現象,並開啟了一個禁忌話題;有人則以為,這是一個拒絕接受人生從盛年到老去、自然循環法則的虛浮幻想。
 「逆齡」原文Amortality,這個字在二○○九年前是不存在的。它是梅爾在為《時代》雜誌製作封面故事《十個正在改變世界的觀念》時,特別「創造」出來的字,當時,她解釋逆齡族的特徵為:「從青少年到死亡為止,始終以相同的步調和方式生活,做著差不多的事,消費差不多的東西。」
 梅爾最初想傳達的是一種從自己身上和身邊感受和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人們對生活的冒險和熱情,並未隨著年齡漸老而消逝,反而愈活愈帶勁。」。今天,這個字已逐漸成為永恆不老或抗拒老化的代名詞,根據Collins大字典「逆齡」的定義為,「永恆生活的潮流,通常否定死亡。」
 然而,生老病死原是人生的自然循環,我們真的可以反向操作,逆齡而活嗎?
 「我要講的不是青春永駐,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活永遠充滿熱情的健康心態。」,梅爾說,「逆齡是一種與年齡數字無關,擁有不停歇衝動的人生。」,「像妳和我,每天想到的只有如何完成這件事或那個任務,而非怎麼變老,如何死去。」
 梅爾說的沒錯,我們因為工作在倫敦成為同業和朋友,我們的年齡相仿,我們雖沒有青春永駐的神奇本領,但我們都有不停歇的好奇與衝動,我們知道人生的列車有終點站,但不以老死規畫人生依然嚮往學習和成長,並企盼能夠更加了解自己,能與自己更和樂相處。我們辛勤工作,但也不忘善待自己。
 梅爾把《逆齡社會》這本書做為給自己五十歲的生日禮物,「我知道,研究這個話題,是因為我自己想知道答案。」。結果,她發現,年齡不是嚐試新事和追求夢想的絆腳石,一如《花花公子》雜誌創辦人兼發行人海夫納,這位八十六歲的「逆齡族」前輩所言:「我最大的驚喜是,年齡只是個數字。」
 對於逆齡族,年齡可能真的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一個隨著人生向前行進,無法阻止它向上遞增的計算符號,但他們熱愛和熱衷追求生活的態度卻始終如一。曾經聽過一個朋友形容她八十四歲辭世的母親,「從來沒有老過,就死了」,八十四歲,怎麼沒有老過呢?但我現在明白,她說的是一種對生活和生命的態度,無關年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57668
(轉貼)女人其實嫁誰都會後悔?
2013/05/03 14:04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女人其實嫁誰都會後悔?這篇也是經典! 

男人總是強調自己的「夢想」,女人擇男也有個人條件。
比如男的要有前途、要成熟、要疼妳……
嫁給哪種男人比較好?比較不會痛罵自己瞎了眼睛?讓我們一個個看過來:

嫁給有錢的男人
食有魚,出有車,豪華別墅,錦衣麗服,珠圍翠繞,暗香瀰漫,這種日子應該很不錯的吧?可是,男人掙錢需要時間和精力,有錢的男人不是錙銖必較的商人,就是忙於應酬的權貴。
商人的腦子裡充滿利益,每天算計投入和產出,缺乏溫馨。古早時候的那個江州司馬早已看透了這種男人的本質--重利輕別離。
權貴男人的腦子裡充滿關係,每天衡量著該和誰近,該和誰遠,缺乏柔情。
有錢的男人往往沒時間,會將女人冷落一邊。嫁給這種男人的女人,等於嫁給電視機,嫁給美容院,要忍受長久的精神上的空虛,空有一份表面上的華麗,內心的苦澀有誰知道?

嫁給帥哥
顯然是自取滅亡。帥哥就算有心一生只愛你一人,也頂不住別的女人不管不顧的愛心奉獻。帥哥長的帥,艷遇來的快,快的叫你斬不盡殺不絕,春風吹又生,然後你的婚姻就成了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

嫁給有閒的男人
每天都有人陪伴,他事情很少,記性好,你們的結婚紀念日,甚至你的生日,他都會記得一清二楚。他每天按時回家,還做得一手好菜,願意陪你逛商場,很會教育孩子。你每天生活在他的包圍之中,應該了無遺憾了吧?不,這種男人往往能力有限,沒有很多的錢,你必須千辛萬苦和他一起打拼,才能獲得一份溫飽生活。
看到別的女人養尊處優,年過四十依然面容姣美,十指纖纖,而你年紀輕輕,已經皮膚粗糙,玉手變形,就會不甘心--別人怎麼能嫁個「鑽石男人」,自己怎麼嫁了個破銅爛鐵?
嫁給會說甜言蜜語的男人
你的心情會格外舒暢,這種男人聰明心細,善於發現女人的美。你換了一個髮型,換了一件衣服,甚至換了一種牌子的口紅,他都會及時發現,並馬上讚美。他會別出心裁地誇獎你透明的耳垂,誇獎你渾圓的腳踝,你會在這種被人欣賞的感覺中陶醉--因為有些美你自己都未發現。
可是,你應該清醒一下,
這種男人也很善於發現除了你之外的其他女人的美。他會把甜言蜜語說給很多女人聽,你甚至都不知道你是第幾個聽到他甜言蜜語的人。這種男人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在外面豎起幾面「彩旗」,在情感上與別人「分一杯羹」,你會內心充滿痛苦和恥辱的。

嫁給樸實拙訥的男人
你儘管可以放心,他對你忠心耿耿,毫無二心,對身邊擦肩而過的美女絕對可以目不斜視。可是,這種男人往往遲鈍得可怕,你換了一雙新款的鞋子一周了,他都沒有發現;你問他塗粉色指甲油好還是淺紫色指甲油好,他通常會一臉茫然。
嫁給這種缺乏情趣的男人,你會覺得自己的女性之美形同虛設。

嫁給才子
這事怎麼說呢?先把才子分為「出人頭地」與「懷才不遇」兩種。前者的各種翹楚有徐志摩、郁達夫,他們的愛情婚姻都轟動一時,可是結果不甚美妙。才子佳人的組合太旖旎,就會折福。懷才不遇的才子最好別嫁,嫁了也是陪他一起譴責上蒼無眼、小人當道、時運不濟。懷才不遇者都有股怨氣,怨的久了、深了,人也就陰暗了。別叫我找實例,因為他們都已被殘酷的生活所埋沒。

嫁給專業人士
好像不錯,比如律師醫生,婚後遇到什麼事情都有人護航。這類人較有素質,一般不會發生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的悲劇。可他們通常都很忙,半夜要出診,假期不見人,而且可能不浪漫,有一種嚴謹的職業病,把你一個人困在婚姻裡哀嚎。

嫁給教師
他們很難有陞遷機會,不大會給你驚喜。其工作方式就是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爬,然後直線下跌,週而復始,樂此不疲。他們的優點是每年會有三個月可以做家庭婦男,並且免費為子女做家庭教師。

<後記>
你也許會說,嫁給既有錢又有閒,既有情趣又有忠貞不渝的男人,肯定不會後悔。
是這樣的,但是,世間沒有這麼完美的男人。
即使有,我們也配不上--因為我們自身不夠完美。
因此,嫁給誰都後悔,
我們只能守著一份凡俗的婚姻,誰都不能倖免--因為我們都是有缺點的人。

這很無奈,但這就是生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4956269
頁/共2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