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5年的社區普及調查結果,美國國家統計局今年8月發布了一條破天荒的消息︰在美國,非婚家庭的數量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已婚家庭,將近五千五百八十萬戶,佔美國家庭總數的50.2%。其中,一千四百多萬戶為單身母親家庭,五百多萬戶為單身父親家庭,另外三千六百七十萬戶主要指長期同居的同性戀夫婦。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三千多萬選擇單身的適婚男女,因為不能歸類為家庭,所以不在調查統計的範圍內。僅僅六年前,傳統的夫妻形式還在一億零五百五十萬戶美國家庭中佔有52%的比例,現在卻退居二線,非婚家庭成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和主流。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被視為現代文明發展的風向標。從三權分立到黑奴解放運動,從女權主義到同性戀婚姻,從石油工業到轉基因食品,從連鎖經營到IT狂潮。很多國家都對美國取得的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的成就嘖嘖稱奇,爭相效仿。即使相隔遼闊的太平洋,後來覺醒的古老巨人——中國也一改數十年前漠然拒之的態度,大有頂禮膜拜,全盤西化的苗頭。美國在日漸一日的強大中總是沾沾自喜,打著所謂對地球人類關懷負責的旗號,不遺余力地到處推廣它的發展模式和倫理道德。其實,美國精神建立的新社會和新經濟只不過是漫長的世界文明史中的一個實驗。是繁榮,還是沒落;是進步,還是災難;是生存,還是毀滅,都由不得現在進行時中的我們來評說。且不論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的血光戰火,或許那里的死亡和災難離我們太遙遠;也不提溫室效應全球氣溫逐年變暖,或許空調冰箱新發明可以忽略科學家的預言。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組翔實的數據,它無關環境和戰爭,它說的是婚姻和家庭。 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最初印象是從家開始的,從母親疲倦幸福的笑容和父親焦灼欣喜的眼神。我們急切表達的第一個聲音是“媽媽”,然後是“爸爸”。我們努力邁出的第一步是因為一手牽著母親柔滑的指,一手扶著父親溫暖的掌。放學回家後我們最想吃母親做的菜,最想听父親講英雄的傳奇。離家遠行時我們忘不了母親眼角的淚水,父親躑蹴的背影。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的心中永遠涌動著兩個詞,一如我們嬰兒般的樸素和純潔︰媽媽,爸爸。再長大,我們又有了一個家。我們牽著彼此的手,許下一個又一個的諾言。我們一起迎接他們的出生,听見他們叫“媽媽”,“爸爸”。我們一起擔憂他們闖禍的頑皮,一起快樂他們取得的成績。我們一起傷心他們的離去,一起祝福他們的成長。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緊緊相依,我們發誓要在這里一起老去。所以我們從不會孤獨,因為有家,有父親母親,有我們,還有他們。
但是,有另一半人和我們想得不一樣。雖然這僅僅只是在美國,但今天的美國就是明天的全世界,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自信抵制這個國家傳播良方和瘟疫的熱情。也許 “永久不變的人性”也在進化,文學家們早就應該拋棄那些陳舊的題材,開始推崇新新人類的價值觀。也許中文里的很多詞匯都應該重新定義︰孤獨不再是讓人輾轉反側難以成眠的傷感情緒,不是形只影獨,不是落落寡歡。孤獨不僅僅是時尚,是主流,也許還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終極追求和理想。
更多的人選擇了孤獨。因為人們不理解既然允許離婚,為什麼還要存在結婚。對很多孩子而言,他們情願一出生就只有一個親人或根本沒有親人,也不願在心中根植了對父母的愛之後又殘酷地失去他們。家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撕心裂肺,血肉模糊的戰場。當親人離去時,他們感到了被拋棄的痛楚和絕望。盡管政府動用了減稅,制定法規,宗教引導等種種辦法企圖說服民眾重塑家庭價值觀,現實情況是︰性行為就象吃家常便飯一樣普通簡單,婚姻絲毫不能保證夫妻間的信任和忠貞。美國的離婚率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已經上漲到50%,而未婚媽媽的現象也越來越流行。相對男人來說,選擇孤獨更多代表了女性的覺悟。反正生育的權利在女性身上,只要能夠有做愛的機會,或者願意花錢人工受精,成為母親的願望已經不需要婚姻的前提。最關鍵的是現代女性和男人一樣,有平等接受教育和參加工作的機會。富裕的經濟條件讓她們可以獨立照顧自己和後代,不用再受婚姻的束縛,忍受男人懶惰骯髒,自以為是,沾花惹草的惡習。本來應該父母雙全,兄妹和睦的家變得冷冷清清,孤獨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偶爾一刻的寂寞,而是日復一日的生活。
得益于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我們從小就被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全副武裝。前不久,有一條消息稱︰由IT產業的巨無霸微軟公司設計改建的高科技“未來學校”不負眾望,興高采烈地迎來了第一批返校的學生。微軟公司表示建設這個項目的初衷是想知道如果象微軟這樣的商業巨頭參與改造未來的教育模式,結果會怎樣。看來微軟的好奇心不僅僅在兼並所有的競爭對手,而且要壟斷大眾的思維取向。從娃娃開始,從教育做起,結果會怎樣?據報道︰學生們形容說學校“就象比爾。蓋茲的家”。教室是裝備齊全的會議中心,黑板是巨大的電子投影儀。學生面前擺著清一色的液晶顯示屏,作業寫在博客上,老師用即時通訊和學生們交流。在學生們眼里最酷的是“沒有筆,沒有紙,沒有書,什麼都沒有!”當然,有的是安裝了微軟操作平台軟件可以隨時無線上網的電腦。
我很想知道比爾。蓋茲佔地5英畝,價值五千多萬美金的豪宅究竟是怎麼樣的,尤其對家來說最重要,使用時間最長的那部分——主臥室里的床。如果睡在一張安裝了WINDOW NT 操作系統的床上,嵌入牆壁里的液晶屏也許會顯示︰“體溫︰37。5;懷孕機率︰75%︰建議︰如果不想懷孕的話請使用避孕套或其它避孕工具。”緊接著床頭櫃里傳來“滴,滴,滴”的聲音,包裝盒上安裝了紅外遙感晶片的避孕套會給熱火朝天的情侶一點善意的提醒。甚至在不久的將來,善于捕捉商機的美國人還會推廣可以模擬做愛的電子床。單身男女完全可以省略約會,買單,互贈禮物的麻煩,只要在電腦里選擇中意的異性或同性,戴上具有立體視听模擬效果的隱形眼鏡和耳塞,打開床上的某個按鈕,立即可以享受翻雲覆雨淋灕盡致的性生活。到那時國家統計局關心的數據不再是非婚家庭和傳統家庭的比例問題,而是選擇和機器性交的人數是否在逐年增長。
其實,哪怕不設計所謂的“未來學校”,我們的生活已經不需要筆,不需要紙,不需要書,不需要取錢,不需要逛街,不需要聚會,甚至不需要說話。我們有Yahoo,Google,Myspace,Youtube,Easyjet,Wikipedia,Napster,Blogger,Friendsreunited,Salon,Craigslist。我們可以一個人,在一間屋子里,面對一台電腦,處理一個世界。
不知是孤獨佔據了我們還是我們選擇了孤獨。二十一世紀已經過去了六年。這是一個無比吵鬧的世紀,爆炸事件,核實驗,機器隆隆的工地,越來越多的汽車在馬路上飛奔;這也是一個無比寂靜的世紀,只有“嗒,嗒,嗒”敲擊鍵盤的聲音在千家萬戶的窗前回響。
華爾街日報:大齡女性:理想伴侶難尋覓?出處:華爾街日報 | 2006-5-30 11:41:35 | 閱讀 441 次克羅斯現在59歲,仍單身一人。最近她在一家网上約會服務机构做了一次适配測試,結果她被告知沒有适合她的對象。
二十年前,受過大學教育、年齡在30歲以上的美國未婚女性听到了一條坏消息,這消息讓全國上下都對她們報以极大同情。
讓她們大受刺激的是《新聞周刊》(Newsweek) 1986年6月號的封面報導,題目是《大齡女性:理想伴侶難尋覓?》(Too Late for Prince Charming?)。報導稱,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30歲以上、有大學背景的白人單身女性找到如意郎君的概率只有20%,40歲以上的概率更是只有2.6%。報導用后來變得很不受歡迎的夸張和揶揄的口吻、今天听來更是讓人恐懼的腔調說,那些40多歲的女性被恐怖份子殺害的概率也比她們找到伴侶的可能性大。
我們中有許多人還記得這一研究結果是如何讓她們唏噓和無奈,還有圍繞這則報導的數不清的文章和電視討論,以及單身女性和她們的母親之間催人淚下的交談。不過,美國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學家珍妮摩爾曼(Jeanne Moorman)后來對這個結果提出了异議,并公布了她的統計結果:女性30歲以后組建家庭的概率是58%-66%,40歲以后的是17%-23%。儘管這個數字听上去令人欣慰不少,但哈佛-耶魯研究項目的主要結論──受過良好教育、關注個人職業發展的女性不得不獨自生活的可能性很大──今天听來仍能引起強烈共鳴。
不過,据調查顯示,今天的狀況是現在年齡在50-60歲之間的高學歷女性中從未有過婚姻的比例還不到10%。我還做了一個也許不那么科學的研究:我調查了1986年曾在《新聞周刊》的報導或其他媒体有關這個話題的相關報導中出現過的10位女性,她們當中有8個人后來成了家,另外兩人出于個人選擇一直單身。
与此同時,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今天,越是學歷高的女性找到配偶的比例越高。華盛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埃萊娜羅斯(Elaina Rose)對過去三十多年來的數据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她發現,1980年時,年齡在40-44歲之間的有專業學位甚至博士學位的女性找到伴侶的概率比同一年齡段但只有高中學歷的女性低25%。而到2000年,前一個調查樣本組的概率已略高于后一組。
羅斯教授說,考慮到現在57%的大學生是女性,這個研究結論就更讓人欣慰了。它表明,教育背景已不再是婚姻的障礙。
克莉斯汀斯多波爾-西梅卡(Christine Stroebel-Scimeca)是威斯康星州梅奎恩的一名理財師。1986年,30歲的她曾在《新聞周刊》的報導里講述過她与一名男子約會的事。這名男子曾對她作為一個女人既想維持職業發展、又想充分享受婚姻生活的想法很不以為然,認為這不符合自然規律。
在隨后的那些年,有時她會對自己的婚姻狀況感到非常恐懼。38歲那年,她對跟那些“膚淺的專業人士”約會感到厭倦,于是鼓起勇气見了一位英俊而和善的肉鋪老板。她請他到家里參加一個小型晚餐聚會。雖然他沒有大學學位,但他來的時候帶著鮮花,在聚會上表現得也很坦誠。兩年后他們結婚了。斯多波爾-西梅卡自己一直沒要孩子,他們一直撫養著她丈夫和前妻生的兩個儿子。
海澤爾威瑟(Hazel Weiser)還記得哈佛-耶魯的研究結果發表時她和朋友是怎樣一笑了之的。1986年時她37歲,還是單身。報導公布那個結果時她正在探望父母。父親和母親分別將登著消息的報紙塞到她房間的門縫里。但她自己對此并不感到沮喪,反而覺得很好玩。她建議她的單身朋友們要多看看事情光明的一面:(既然婚姻無望,)我們大可以忘掉什么有氧健身課,而且也不用怕巧克力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不過威瑟第二年就結婚了。現在她在Long Island Community Foundation任職。她說,對今天的許多受過教育的女性(包括她那即將跨進著名的威斯利大學的女儿)表現出的自信她非常欽佩。她說,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我們那個時代的人要克服的負面的教化。她建議說,不要在意美國文化里那些會讓女性感到自己不安全的東西。
但在1986年的時候,不安全感還非常盛行,許多女性認為哈佛-耶魯的研究結果极有說服力,芝加哥婚介顧問蓋爾普林斯(Gail Prince)說,這是因為研究表明,她們難以找到伴侶的原因不是她們自己存在不足,而是社會問題使然。普林斯在《新聞周刊》那篇文章中建議女士們帶些有助于打開話題的東西,比如一條毛皮領子或一本《体育畫報》什么的。她承認這些小伎倆今天看來可能顯得很做作,但從它也能看出那個時候人們是如何急于在大齡人士婚姻問題上找到出路。
哈佛-耶魯研究報告的聯合撰稿人之一內爾貝內特(Neil Bennett)最近表示,當年媒体的報導過于簡單化了,而且沒有考慮到有些女性是主動選擇不結婚的。他說,他們的研究中有一些很少公開的結論后來看來還是很有預見性的,比如,黑人女性總体上更難找到伴侶等等。
謝麗爾萊文(Cheryl Lavin) 1986年時是一位40歲的單身人士,她的工作是為報紙上的單身話題專欄《一線故事》(Tales from the Front)撰稿。她說,哈佛-耶魯的研究結論很讓人沮喪,但我的想法是,我又不是統計學家,我只是一個個体,我要找一個伴侶。就在她的名字出現在《新聞周刊》的那個月,她就遇到了她后來的丈夫。萊文現在六十歲了,仍保持著婚姻關系,并且還在寫專欄。她說,因為有互聯网,現在的女性遇到理想男子的机會更多了。
不過,黛安克羅斯(Diane Croce)從她的親身經歷感受到,技術在幫助人們結識配偶時還是有它的局限性。研究報告在《新聞周刊》發表時她39歲。她還記得在視頻約會時她是如何被對方拒絕的。克羅斯現在59歲,仍單身一人。最近她在一家网上約會服務机构做了一次适配測試,結果她被告知沒有适合她的對象。
她說,現在跟二十年前一樣。在這二十年間,她曾跟一個男人一起生活了9年、患過乳腺癌,后來她意識到自己并不想結婚或者生孩子。她說,她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挺滿意的,不過,如果仍能有合适的男子一起生活,她也不反對。她對我說,親愛的,希望總是有的。
Jeffrey Zaslow
|
【中央社/紐約十五日專電】 | 2007.01.16 12:20 pm |
|
|
美國戶政單位的調查資料顯示,二零零五年,百分之五十一的美國成年女性身邊沒有另一半,也許是獨居,也許是單親。一九五零年的比率是百分之三十五,二零零零年是百分之四十九。 布魯金斯研究所專案研究小組專家指出,獨立生活的女性比率愈來愈高,反映了一九六零年代以來女性追求獨立及較有變通的生活形態的趨勢。女性比較不依賴男性或是婚姻制度。 資料顯示,美國不同的族裔當中,亞洲婦女已婚的比率最高,大約佔百分之六十;非拉丁美洲裔的白人婦女當中,已婚的佔百分之五十五;拉丁美洲裔,百分之四十九;非洲裔,百分之三十。 美國年滿十五歲的一億一千七百萬女性人口當中,有六千三百萬已婚,然而,這些已婚婦女有三百一十萬是合法分居,兩百四十萬夫妻並不住在同一屋簷下。 密西根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指出,男女交往情況的改變、對婚姻的期待不同,而且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對於統計數字都有影響。只有百分之四十九的女性身邊有男伴,而男性有伴侶的比率卻有百分之五十三。 研究報告也顯示,男性在離婚之後再婚的情況比離婚女性早而且比率較高。 二零零五年美國十五歲到二十四歲的女性,已婚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六,較一九五零年的百分之四十二大幅下滑;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女性,二零零零年只有百分之五十八已婚,也遠低於一九五零年的百分之八十二。 【2007/01/16 中央社】 |
|
【聯合報/本報編譯組/報導】 | 2007.01.17 03:51 am |
|
|
紐約時報根據人口統計分析,發現二○○五年美國婦女有百分之五十一獨自生活,沒有配偶。這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獨自生活婦女人數首次超過有配偶婦女。一九五○年獨自生活婦女為百分之卅五,二○○○年為百分之四十九。 這個發現加上二○○五年有配偶的家庭在美國所有家庭中首次占少數,此現象最後可能導致社會和職場政策變革,包括政府和雇主的福利政策。 若干因素造成獨自生活婦女增加,包括婦女結婚較晚或更多婦女與人同居較長時間、寡居婦女活得更長、以及離婚的婦女因希望享有更多自由而不急著再婚。 此外,黑人婦女結婚率仍然偏低,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黑人婦女只有三成與配偶住在一起,而西班牙語裔婦女有四成九與配偶住在一起,非西語裔白人婦女與配偶同住的比率為五成五,亞裔婦女則超過六成。 非營利研究團體「現代家庭理事會」公共教育主任史蒂凡妮‧孔茲教授說 :「這是另一個無法改變的徵候,顯示我們無法回到過去的世界,我們不再能假設婚姻是組織人類生活的主要制度。大部分婦女將會結婚,或已經結婚。但平均來說,現在美國成年人有一半時間是處於無婚姻狀態。」她表示,除了戰爭或奴隸制度迫使黑人夫妻無法共同生活,美國從未經歷此現象。 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人口學家佛瑞說,此一轉變是個清楚的轉折點,反映後一九六○ 年代女性更獨立、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佛瑞表示:「女性已較不依賴男性或婚姻制度。年輕的女性更了解此一轉變,她們準備獨自生活較長時間,或者沒有婚姻的束縛。對許多嬰兒潮世代或較年長的婦女,婚姻沒有提供她們希望獲得的生活。」 住在曼哈坦東村的卅二歲音樂家兼模特兒艾蜜麗‧祖茲克表示,她對許多婦女獨自生活的現象一點也不意外。 她說:「我的許多朋友不是離婚,就是獨身,再不就是獨居。」 【2007/01/17 聯合報】 |
女人獨居 首逾5成 美國 【劉怡女╱綜合外電報導】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美國女性與配偶同住比例在2005年首度低於50%,「家庭」竟成社會少數。
|
|
|
婚姻非生活重心 全美在2005年達51%女性未與配偶同住。原因有女性更晚婚、以及同居普遍,且同居時間延長。此外女性離婚後比男性晚再婚、也更享受離婚後的獨立及彈性生活方式。 此外婚姻狀況有種族上的差異,非裔女性與配偶同住比例僅30%,相較於拉美裔49%、非拉美裔白人55%、以及亞裔女性60%。 「當代家庭研究中心」昆慈教授(Stephanie Coontz)指出:「婚姻不再是民眾生活的構成重心。」 現年59歲的泰瑞絲前年結束34年婚姻,認為恢復單身帶來自由:「現在我可以隨心所欲。有晚我睡到床的另一邊,心裡想,我比較喜歡這一邊。」 |
文化觀察/美過半女性 上演單身日記
〔編譯胡立宗/紐約時報十六日報導〕美國女性生活形態出現明顯改變。最新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二○○五年,首度有過半數的美國成年女性選擇單身過活。相對於此,一九五○年的成年女性單身比例僅三成五,二○○○年時為四成九。
婚姻制度喪鐘響?
女性選擇不走入婚姻的比例越來越高,似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且終將影響政府的社會政策與公司企業的雇用政策,政府與雇主都得重新思考如何分配福利。
不管是不婚、同居、不願再婚,女性都寧可給自己更多的自由。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人口專家佛依指出,女性獨立生活的比例愈來愈高,反映一九六○年代以降的趨勢:女性應該有更獨立及更有彈性的生活方式,不依賴男性或婚姻制度。
二○○五年 首度超過五成
普查當中,年滿十五歲的美國女性超過一億一千七百萬人,有六千三百萬人已婚,但扣除合法分居及丈夫離家的人數後,只有五千七百五十萬名女性實際與配偶同住。相對於此,單身或獨居的女性達五千九百九十萬人,佔五成一,首度超越與配偶共同居住的人數。
不同的族裔當中,亞裔婦女有六成已婚,整體比率最高;其次依序為:非拉丁美洲裔的白人婦女(五成五)、拉美裔(四成九)與非洲裔(三成)。
另外,依年齡區分,在二○○○年時,十五歲到二十四歲的美國女性,已婚比率只有十六%,較一九五○年的四十二%大幅下滑;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女性,二○○○年只有五十八%已婚,遠低於一九五○年的八十二%。
男性仍較傾向選擇婚姻
相對於女性單身過活的比例迭創新高,男性還是較傾向選擇婚姻。調查結果顯示,有五成三的男性擁有伴侶;而男性離婚後,再婚的比例不但比女性高,時間也比較短。原因或許來自於女性不願意再回到婚姻的束縛當中。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