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
市長: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副市長: 早早安(顏俊家)子鳴Abr尉左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家國主義陰陽資料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單身不婚同居不育資料】(轉貼)
 瀏覽71,876|回應283推薦5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龍女CHANG, HSIU-FEN
小白兔(雞兔同籠)
likolalo
Vi
蒙成真

李幸育取精生子 掀起倫理大論戰

【張雅雯】

九月一件軍中意外,正值英年的戰車連長孫吉祥不幸辭世,其未婚妻李幸育悲痛之餘,向官員下跪、哭求「取精生子」,愛情故事令人動容,然而,意圖為往生者製造生命之舉,也震撼社會,由於人工生殖處於法律空窗期,無「法」限制的情形下,「生子」的期望演變成一場「倫理」的論戰。

根據衛生署草擬的「人工生殖法草案」,對象是針對雙方健在的不孕夫妻,因此,就資格而言,李幸育完全不適用,衛生署原本不斷引用這項法條精神,拒絕李幸育的要求,然由於立法委員等政治力介入,衛生署在72小時內,從反對到坦言現階段無法可管,繼而宣布先「留精」、再討論「生子」的二階段措施。

科技不是李幸育達成心願的阻力,縱然為愛奮不顧身,李幸育其實處於絕對的「倫理」逆境,因為她與孫吉祥沒有婚姻關係,加上孫吉祥因為意外身亡,沒有機會得知其生子意願,因此衛生署的專家委員會或是各界輿論,從民法、從孩子權益等立場,紛紛勸她三思。

縱然無法立即施行人工生殖,但是現行法令的空窗,讓精子可以無限保存下去,對李幸育而言,「精在、希望在」,甚至也有輿論聲援,應尊重她的人權,直到十二月中旬,孫家與李家出現歧見,孫家堅持放棄保存精子,才讓這場懸宕三個月的紛爭落幕。

儘管因為李幸育的爭取,大大打響「人工生殖法」的名氣,不過這項草案至今遲遲未能排入立法院議程,空窗期繼續延長,恐怕再爆類似爭議。

【2005/12/31 民生報】

人工生殖 女性逾五十歲不能做

【記者吳靜美歲台北報導】

五十三歲的李女士想再做一次人工受孕,衛生署國健局表示,超過五十歲的女性,目前所擬相關法律草案是不能做人工生殖的,但若是打排卵針並在體內受精,則不受年齡限制。

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指出,根據人工生殖法草案規定,要做人工生殖,夫不可超過六十歲、妻不可超過五十歲。如此立法精神是,女性超過五十歲才生育,等孩子廿歲時,母親已七十歲,照顧起來會很吃力,對孩子而言也不公平。除了教養問題外,生殖細胞的品質也會受影響。

不過,這指的是以太太的卵子與先生的精子在體外受精,再植入太太子宮裡的人工生殖,才有年齡限制。吳秀英說,如果是太太打排卵針排卵,然後與先生從事性行為受孕;或打排卵針後,以人工方式把精子送進女性體內,後者雖也屬人工受孕,但這兩種在體內受孕的方式,都不受年齡限制,所以不違法。

【2006/01/22 聯合報】



(向推薦的前三位朋友致歉,原主題文搬家至討論區)
【家國主義 家主政治 中華家國】健保免費連線《梅峰》


本文於 修改第 1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1065836
 回應文章 頁/共2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轉貼)老爸押宅男看病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澳洲人肥胖問題多 結婚機會少

根據澳洲統計局今天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肥胖已經成為澳洲社會值得的關注的問題。另外,兩性關係方面上,離婚率仍居高不下的今天,愈來愈少澳洲人有機會結婚;婦女懷孕生子的時間雖然變晚,但是卻願意生更多胎。

澳洲統計局七日所公佈的「澳洲社會趨勢2007」報告中指出,總數超過七百萬的澳洲成年人當中,五成四的民眾在二零零四、零五年間被認定為有過重的現象。這比一九九五年的四成五上升百分之九。

報告中強調肥胖問題不但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且澳洲肥胖者比例增加對於國人長期健康造成相當的負面影響。只不過,令人擔憂的是,雖然肥胖人口比例增加,但是和九五年調查結果相較,關切自身肥胖問題澳洲人卻愈來愈少。

報告同時發現,低收入家庭人士的肥胖比例更高,平均二成一的低收入戶家庭成員有過重的現象,至於高所得家庭的比例只佔一成五。

另一方面,澳洲生育率從二零零一年平均每名婦女產下一點七三個嬰兒的歷史新低點,緩慢攀升至現在一點八一,創下九五以來的新高點,其中三十歲以上住在富區的婦女是促成全國生育率上升的功臣。

至於離婚率方面,在公元兩千年到零二年間結婚的伴侶有三分之一走向離婚一途,比八五年間的二成八再上升五個百分點。

報告中也指出,假如根據目前的社會趨勢發展,有三成一的澳洲男性以及二成六的女性這輩子可能都沒有機會走進結婚禮堂。

【2007/08/07 中央社】

救救我兒子 老爸押著宅男來看病

驪歌聲歇,應屆大專院校畢業生離開校園已兩三個月,理應積極投入就業市場或繼續升學,但受到整體經濟環境影響,謀職不易,不少人選擇窩在家裡,住父母,吃父母,用父母,整天足不出戶,當個「御宅族」或賴家王老五。精神科醫師擔心,這些宅男若長期處於環境適應障礙下,不僅會逐漸出現身心症狀,未來更不易走入職場。

這個夏天,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就碰到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就診的個案,只因這些已走出大學校園的寶貝孩子,畢業後什麼事也不做,整天就窩在家裡上網玩遊戲,讓她們看得都煩。

這些被硬拉到醫院看診的大孩子幾乎都是男生,他們不斷抱怨,其實他們也不想待在家裡,但外面工作不好找,碰壁幾次後,只好先休息一陣子,等待時機再外出謀職。

就這樣,整天你看我、我看你,愈看是愈不順眼,親子關係降到冰點,三不五時就出現語言衝突,最後只有就醫一途。即便已到了診間,這些母子都還會互指對方的不是,把場面弄得很難看。至於為何少見賴家宅女來就醫,醫師也不明白。

楊聰財表示,這些賴家男多少有環境適應障礙,空有滿腦子想法,卻無從發揮,更就不了業,挫折感愈來愈大,最後乾脆選擇退縮到家庭這個最後的堡壘。問題是,他們在家幾乎什麼事也不做,整天就黏在電腦前,不是上網到處逛,就是上MSN找網友聊天,只有在用餐時間,才走出房門,匆匆扒幾口飯後,又躲回自己房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蔡長哲表示,宅男的興起,並非一朝一夕,當「御宅族」一詞從日本傳到台灣,進而影響本地的社會文化後,多少讓國內年輕人受到「啟發」。該院精神職能治療科主任周美華就說,像醫院裡有不少職能治療人力職缺,但不少相關科系的大學畢業生卻寧可待在家裡,也不願外出工作。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解釋,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只要到了青春期,就會出現心理學上所說的「分離-個體化時期」,急於掙脫家庭及父母的束縛,叛逆性十足,從此進入「青春叛逆期」或「青春風暴期」。

他認為,這些宅男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少了這段蛻變及焠煉,才會出現退縮、內向的人格特質,一旦碰到挫折,就不容易再跨出去,逐漸出現社交畏懼症,當然也不願多出工作。

楊聰財擔心這些年輕人窩在家裡愈久,就愈和社會脫節,也愈不容易進入職場;更何況,他們有可能出現煩躁、易怒等身心問題。若持續半年以上,更會惡化為廣泛的焦慮症,煩躁不安、脾氣暴躁、肌肉緊繃、睡不著覺及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一一浮現,除自己受苦,家人也不好過。

【2007/08/02 聯合晚報】

他,台大碩士 宅到3天沒開口

每天凌晨4、5時,早起運動的人們開始起床活絡經骨,就讀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的馬同學才離開電腦桌,準備上床睡覺。等到中午過後起床,他又坐在電腦前搜尋網路論壇,繼續和網路同好聊天。除了添購食物,馬同學可以整天不出門,他說自己曾有過三天沒和外人開口講話的記錄,最後打破自閉的原因是,到便利商店買食物時跟店員說了一句「謝謝!」

大學畢業已四年的馬同學,由於體重過重,他只當了12天的兵役,雖然曾進入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助理,但是他認為,白天上班的作息「嚴重妨礙了當宅男的生活」。因他下班後依然要在網路上待到凌晨2、3時才睡覺,導致上班時昏昏欲睡,即使清醒也是掛在網路論壇上。因此他決定告訴父母要報考研究所,辭掉工作、考上台大國發所,重回學生身分可以讓他專心當宅男。

馬同學說,雖然當了研究生,但是宅男生活習性不改,無法起床到學校上課,常常蹺課不見人影。同班同學都以為他在外兼差打工,但他卻都是待在家中睡覺和上網。這學期結束,馬同學缺席次數太多,必修課被教授當掉,成為班上唯一一個必修課被當的學生。

儘管家人對他的宅男行徑不滿,但越多的嘮叨只讓他越想窩在房間。馬同學經常連續幾天都窩在房間,不看電視也不出門,睡醒了就上網。他一天可以花五、六個小時在電器網路論壇上瀏覽。他說,雖然都是虛擬的網路世界,但他的網路好友很多,每次發言都風趣幽默,很受到網友歡迎,除了吃喝之外,所有生活費用都花在添購電器設備。

馬同學也承認,過度沈溺在網路世界的確對他身心造成影響。長期日夜顛倒,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有減弱,他自嘲「像動物被關在動物園裡」一樣,不過他卻自得其樂。

【2007/08/02 聯合晚報】

宅男分等級 弱勢和強勢

「御宅族」從日本跨海到台灣,是針對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源自於日本1960年代出生的族群,他們從小看著卡通長大,到了20多歲時仍沈迷於卡漫動畫。對於有類似嗜好的女性,或是經常涉獵男同性戀作品的女性,就被稱為「腐女」或「宅女」。不過到了台灣逐漸演變成網路「宅男」、「阿宅」等新用法,泛指為一天到晚關在家裡,依賴網路生活的族群。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表示,日本對於「御宅族」已有許多深入研究,所謂的「宅」不應單只動漫特定族群,而是在發展成熟的消費社會中,商品多元化下,每個人找到可以迷戀的事物,賦予人們可以專精沈迷的領域。

李明璁指出,外界對於所謂的網路宅男往往認定為不擅言詞、打扮邋遢、甚至拒絕和社會互動的一群人。但他認為,網路阿宅出現的動機是來自於社會的緊繃壓力,「現實生活越苦悶,幻想力量就越龐大」,年輕網路世代透過網路找到生活出口,在網路世界中尋求一個沒有攻擊性、沒有負擔的個人小宇宙。

儘管社會對於網路阿宅離群索居的現象感到憂心,自認宅男的台大國發所研究生馬同學卻說「我沒生病!」,由於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同好,除了添購食物外,他即使不出門也完全不影響生活作息,更沒有作奸犯科或妨礙別人。

馬同學表示,宅男的定義已經被模糊了,即使是日本,最近也將宅男分成軟派、硬派二種。前者是迷戀於女僕系列動漫的宅男,另一種則是沈迷於三C產品的宅男,後者甚至對軟派宅男感到十分不滿,還發起要驅逐軟派宅男的聲浪。

馬同學說,台灣的宅男常是指理工背景的學生或科學園區的宅男,儘管不善於人交際,但多半有不錯的薪資。像他這樣來自社會科學領域的宅男,幾乎可說是弱勢宅男。

李明璁表示,網路阿宅對社會感到的挫敗或無力感,社會大眾不應過度怪罪於宅男宅女的行為,反而更應該檢討究竟是社會出了什麼問題,讓年輕世代需要尋找遁逃的出口。原因可能是來自於經濟不景氣、就業挫折、人際關係或是教育體制而導致。

【2007/08/02 聯合晚報】

不必養家→最易宅化

「宅男」逐漸成為不容忽視的群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蔡長哲強調,其實大多數宅男都沒有明顯的身心障礙,只要多一點關心,他們還是可以過得好好的。

醫師說,曾有困擾的宅男家屬訴苦,家中的寶貝兒子大專畢業、當完兵後就窩在家裡玩電腦,除了家人沒有任何人際往來,也不找工作。連要帶他看病或出去玩,都不肯出門。甚至有老父母擔心自己死後無人照顧宅兒,還要兄姊答應照顧宅兒餘生。

蔡長哲表示,宅男的興起,通常和父母教養態度、家裡經濟狀況及當前的社會文化有關。如果父母從小就不太管教,加上家裡經濟狀況還不錯,也不認為孩子一定要賺錢養家,這些孩子長大後就比較沒有責任感,窩在家裡當宅男的機率當然偏高。

但他觀察發現,大多數宅男都只是不想到外面走動而已,沒有明顯的身心症狀,除非他們黏電腦黏得太緊,或到了電腦成癮症,否則不一定非得強迫他們就醫不可。

但蔡長哲還是提醒家長,如果發覺孩子整天待在家裡,不吃不喝,不愛洗澡,也不喜歡換衣服,甚至偶爾還從外面拖回一些雜物,塞得房間像個垃圾堆,就要懷疑他們是否出現憂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的傾向,就應主動陪同就醫。

楊聰財說,現在「時機歹歹」,不易找到全職的鐵飯碗,剛出校門的年輕人不妨騎馬找馬,先找個工作把自己穩下來,再從工作中學習經驗,甚至學習第二專長,等到時機成熟時,再一飛沖天。

「要活就要動!」楊聰財強調,在經濟景氣不佳的現況下,即使是計時付費的臨時工作也不應放過,因為不動就永遠沒機會。在家窩久了,想再出門找工作,那就難了。

在這個過程中,蔡長哲提醒家長應調整教養態度,主動鼓勵孩子外出謀職,那怕是薪水低的工作也行。張家銘則建議宅男不妨暫時離開電腦,走出家門,多參加社團活動,從人際互動中,重拾信心。如果真的走不出家門,家人就要陪同就醫,透過藥物或團體治療,把他們拉回正常世界。

【2007/08/02 聯合晚報】

家長,試試切斷他金援

大學生掛網、畢業後窩在家裡,不肯就業的宅男愈來愈多。東吳大學心理諮商中心老師王佳玲憂心忡忡說,這種現象確實相當普遍,東吳大學每學期即會有一、二個學生就是每天掛在網路上,都快被學校退學的。各大學都有類似情形。

她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跟孩子共同面對,一起討論,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如果孩子最後還是沈迷,就要帶孩子就診。應觀察孩子沈迷網路的時間一旦超過3至6個月,應加以制止,必要時甚至可中斷孩子的金援,強迫孩子面對現實生活。

她說,網路虛擬世界迷人,但會讓孩子脫離現實,人際關係也會愈來愈疏離。最糟糕的是,她曾看過許多孩子,雖有能力但很自我,缺乏團隊精神,畢業後常是一個工作換一個工作,稍有不滿即辭職。

【2007/08/02 聯合晚報】

放任,反讓他沒羞恥心

宅男、腐女越來越多,這些寄居族不工作,也不交往異性朋友,家人看著這些「混吃等死」的孩子,心中又急又氣,與其對話也只能得到「沒有啊」、「不知道啊」等事不關己的冷漠反應。御宅族抽離社會,反而讓家人得了憂鬱症。

台安醫院身心科主任許正典指出,家長一開始不會給孩子太大壓力,但是時間飛逝,一下子三年五年就這樣過了,家長感覺越來越不對勁,也擔心自己終有一天老去,無法繼續供養孩子,因此煩惱的睡不著覺。

許正典說,宅男、腐女通常是獨生子女、么兒的,成長時備受呵護、寵愛,過度保護之下沒有自我負責的心理,也沒有羞恥心與廉恥心,寄居成慣無法改變。

他指出,御宅族通常生活型態不正常,他建議先從關懷生理健康,問問御宅族是否會因為生活型態而困擾,接著進行心理測驗,報告通常會指出具有內向、退縮、壓抑的特質。

【2007/08/02 聯合晚報】

如果你這樣‥小心囉

上網成癮的問題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測量很難形成統一的標準,心理學家提供自我診斷網癮的參考如下:

1.上網已占據身心。

2.上網時間和頻率不斷增加。

3.不能上網時,感覺到煩躁不安、無所事事。

4.向家人隱瞞自己迷戀網路的程度。

5.每天上網超過4至5小時,連續一年以上。

6.把上網作為解脫痛苦的惟一方法。

7.在支付高額上網費用時感到後悔,但第二天依然忍不住要上網。

8.無法控制上網行動。

9.因長期迷戀網路導致睡眠紊亂、視力下降、食欲不振和營養不良。

調查顯示,初中一年級是網路成癮的「易發期」。「輕度網路成癮」對網路有所依賴,但程度較輕,在家長的提醒下可得以控制,對學習已經產生一定的影響。

到了「中度網路成癮」會明顯影響學業、經常曠課、社會交往明顯減少,並嚴重危害到生理健康。

「重度網路成癮」已屬病理性,一般表現為,如果不上網就會空虛,焦躁不安,易怒,喜歡一個人待在屋裡。

【2007/08/02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42828
香港獨居女性 十年增近五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後單身時代:幽微的呼喚

■史倩玲(媒體人)

很奇怪,我認識不少35左右的單身男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他們身上都有帶一點具有防禦意味的攻擊性氣質。尤其是講到其他人的婚姻或一般的兩性話題時,這種態度馬上會被放大。言下之意總會特別強調:單身比結婚更好。

但如果這些人的心中真的如此認為,單身比結婚更好,這件事也不需要被強調了。就像孫芸芸不需要跟別人強調她是個有錢人。只有小時候窮過的人,才會特別聲張自己腳上的鞋子要多少錢。

我想重點不是在單身比較好還是結婚特別棒,而是自己是不是選擇了(而不是被迫接受)比較適合自己的一條路。更重要的是,選擇之後,自己有沒有採取一個積極性的姿態。

已婚的人如果不花力氣經營,兩三年後,再好的家庭氣氛也會被吸光,然後各自從外遇找出口,差別只在有沒有成為台灣離婚數據中的一個小數點。單身的人不花力氣規劃生活,朋友結婚之後,馬上要面對孤單生活的窘境。無論選擇哪條路,總是會有岔路出現。而且路上都不提供GPS定位,更別提是自動導航系統了。

這個事實很明顯,但大家都沒看見。台灣離婚率是3對有1對離婚,但哪個新郎新娘會在婚禮上認為,自己就是那3分之1?結婚的人往往天真的認為婚禮之後就一切太平,低估婚姻的困難跟挑戰,以為等著自己的一定是幸福快樂的結局,而不是離婚跟外遇。選擇單身的人也容易落入一種可以「自我實現」的幻想,卻沒想到事事只為自己,很容易陷入一種深沉的無意義感。

從人生階段來說,30之後,是一個可以為其他人奉獻的階段。如果這個人生階段,只求自己過得好,無論已婚(通常是無小孩之人)未婚的人都會壟罩上一層淡淡的怨氣或空茫感(而且會隨著年齡增長成等比例增加)。

我猜不少年紀大的人等這層黑氣聚積夠多的時候才發現這一點,所以爭相去慈濟或法鼓山作志工(我不覺得時間多或無聊是做志工的最大理由,因為同樣的時間可以去研究圍棋或打太極拳,甚至繼續賺錢)。

30歲到50歲是人生的巔峰時期,這種巨大的能量如果只用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內爆。以前的人會把這種能量投擲在生殖與養育下一代身上,但現在不少人即使結婚也選擇不生小孩。我不認為這種能量非得要用在養小孩身上,但一定得有一個出口可以宣洩這樣的能量,像是照顧流浪動物或是推動環保運動(不生小孩的好處是你可以選擇對社會有哪種貢獻)。不然無論這個人有沒有結婚,最後都容易成為一個可厭的平庸之人。

生命的河流一直向前,當流到我們該到的地方,那個階段就有我們該做的事。那種呼喚很幽微,如果我們不回應,很容易在那個轉彎的地方停滯,而腐臭的味道會在很久很久之後才會散發。

香港獨居女性 10年增44%

隨香港女性經濟日益獨立、教育程度不斷提高,自力更生的獨居女性人數愈來愈多。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香港獨居女性由2001年的12萬7000人,急升至去年的18萬2000人,增幅近四成四,其中以40至44歲的獨居女性增幅最大。

政府統計處26日出版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報告顯示,香港獨居女性於過去幾年間有明顯增長,由2001年的12萬7000人,增加至去年的18萬2000多人,若與1996年長達10年的比較,增幅更驚人,高達七成六。而在年齡組別中,40至44歲的獨居女性增幅最大,由2001年的一萬多人,增加至2006年的二萬多人,增幅達一倍。

港女遲婚已成趨勢,加上大部分女性亦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故選擇不與父母同住,而建立她們自己的「姑婆屋」。

【2007/07/27 世界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334119
(轉貼)女同志結良緣 父母主婚祝幸福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女同志結良緣 父母主婚祝幸福 
記者:林志恆 台中 報導 

台中有一對女同志,相戀18年,終於在3月底走上紅毯,特別的是,她們得到雙方父母的祝福,還盛大舉行婚禮,1百多位親友參加,每個人都祝她們永遠幸福美滿。

她是新娘小娟,她是新郎滷蛋,雖然理平頭,但也是女生,她們3月31日結婚了。

父親帶著女兒從紅毯一端走來,把小娟交給滷蛋,兩個女生在1百多位親友見證下,走過紅毯,開啟了這段因緣,兩人相戀18年,雙方家長本來無法接受,但最後卻給她們最大的鼓勵。新娘小娟父親:「祝福她們永遠幸福快樂。」

父母親祝她們幸福快樂,其實這段過程得來不易,兩人互相照顧對方父母親,終於到小娟父親80大壽時,得到父親同意。新郎滷蛋:「(父親)希望說我們兩個可以,改口沒有退路了,兩個要辦一辦了,就知道說,你們兩個就要一輩子在一起,那時候聽到這句話,大家…,大家都哭了。」

滷蛋、小娟這對女同性戀人,用耐心和愛心得到家人祝福,婚姻和家庭雙方都圓滿。

(修改:2007/4/4 13:13:16)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54098
單身女強人 五十就想死(轉貼)陳文茜五十歲 想編訃聞版
推薦1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小白兔(雞兔同籠)



今天不談政治--為何年輕人『不想生小孩』? 
2004/12/18 00:10
劉競明

據報導臺灣人口日趨老化,假如這樣下去,到民國140年-也就是37年之後, 臺灣的老年人口將佔39%,將極可能滿街老人,有『亡國滅種』的危機。同時,報載也說每四個單身婦女有一個不想婚,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主要是『養不起』!其實執政者不是不知道目前經濟景氣如何,失業率是否仍居高不下,社會是否還充斥著「沒有明天」的悲觀情緒?其實似乎也不知道37年後,臺灣還掛『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嗎?

政府要鼓勵生育,用心當然良苦!只是政府並未強調多生小孩,究竟有什麼好處?家徒四壁的人,生小孩只會造成困擾與經濟負擔。就算中產階級面對中年失業或轉業的危機,萬一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與人際『鬥爭力』不夠強悍,身處『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實職場,只有徒嘆奈何!

反而對於那些年輕得志、中年時已經位居公司總裁或權力核心的社會菁英份子,生小孩才是一種『喜悅』!因為他們在小孩長大,可先讓其讀『雙語幼稚園』,學習英文及電腦與才藝。然後再於好學區附近價購高級住宅,讓其接受較優質的國小及中學的義務教育,並可因地制宜參加課後補習,將來才能考上好大學。不過接送小孩上下課,就成為例行公事。所以上午七點半與下午四點半,就是這些高階經理人接送小孩的『上班時間』,週休二日,對於聰明的孩子,大概很不喜歡『呆』在家裏。於是安排家庭教學活動-動物園、兒童樂園、小叮噹遊樂區等,成為家庭『大事』;寒暑假更是這群菁英家庭出國渡假的好時機。這般寫意且雅緻的生活,卻不是每位小市民均能獨享!

平凡的您我,為了工作必須做牛做馬,還要擔心隨時會面臨公司之『無預警裁員』!除非您是公務員,可以具領眷屬-小孩的津貼及教育補助費;安然享有育嬰假,而不怕被藉故解聘;面對職場同事之間無情的競爭與評比,您隨時要有重新『歸零』的打算?眼看經濟面與社會發展,一年不如一年;眼看物價指數將年年增高!各項稅負有增無減;上有老母、下有子女的『夾心模式』讓您心力交悴。有時工作累了想出國渡假,但是一想到老闆無情的業績壓力與眼神,讓您不寒而慄。還是務實存錢是正途,萬一被裁員,歐遊旅費新台幣十萬元,尚可充當夫妻倆壹年的生活費。

沒有小孩的好處,讓您可以毫不牽掛,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工作謀生!太太嘛,就讓她回娘家吃飯,還可以省去『膳食費』?到了遠地工作,無牽無掛,或許還可來段『柔性戀情』?又不必擔心操勞子女教育,將來發展諸問題。活在當下、樂在當下,又何須生養子女呢?至少對那位無情將您裁員的大老闆,或許將來還有翻盤及『東山再起』的機會!山不轉路轉,有志竟成,十年後又是條好漢是矣!那麼誰還敢生小孩呢?生小孩只不過是那些老闆的『宿命』罷了!

(●作者劉競明,現任林口長庚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台灣醫務管理學會高階醫管師認證及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劉競明特區)
影迷起鬨 梁洛施、楊丞琳親了
楊丞琳(右)與梁洛施(左)昨晚在刺青首映會前記者會上接吻。
記者陳再興/攝影

電影「刺青」裡的同志情侶梁洛施與楊丞琳昨天出席該片的首映典禮,在戲裡關係親密的她們,還在大批影迷「親嘴、親嘴、親嘴」的起鬨聲中,應觀眾要求,當場嘴對嘴接吻了兩次。

在「刺青」裡梁洛施與楊丞琳是一對戀人,有吻戲、也有床戲,非常登對。由於兩人十分速配,昨天連袂出席影片首映活動時,一群粉絲也希望她們可以像電影中的角色一樣,當眾接吻。抵擋不了觀眾的熱情,梁洛施和楊丞琳先是快速的吻一下,但因速度太快,只好再吻一次,贏得一陣熱烈的掌聲。

昨晚「刺青」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舉行首映,擺出大陣仗,不但導演周美玲、演員梁洛施、楊丞琳、沈建宏、是元介、謝秉翰都到齊,還請來新聞局局長鄭文燦、電影處處長周蓓姬、導演李行、王小棣、林正盛等站台,沈建宏的同門師兄姊元氣、許安安等也前來捧場。

【2007/03/29 聯合報】

陳文茜50歲 想去報社編訃聞版

陳文茜幼年時,瞎子算命仙鐵口直斷陳文茜活不過49歲,所以陳文茜珍惜50歲後每個活著的日子,每天都當成是多得到的一天,從此吃喝玩樂,開開心心,絕對不要像有些人賺那麼多錢,非得等到親人逝去,才知道珍惜人生,活著的珍貴。每一個人精彩的一生,也讓她想要去寫訃文,編報紙的訃聞版。

在權力中,看盡人生

陳文茜覺得她不是到50歲才老的,她的心早就老了,從政多年,她比別人更早從政治中領悟到人生,在權力的交替中,看到人的大起大落,看到人的好與壞,當自己的母親被責怪「還是不是台灣人」時,政治讓她的心覺得老與失望。

50歲的中年陳文茜不管政治,要去採訪法國總統大選,法國烹飪學校,要參加亞維農藝術節,要搭法國高鐵東歐線。

不管政治,想採訪高爾

陳文茜下定決心,50歲後的每天都是精彩的日子,結束法國行,還要去東京六本木,再去大陸天津、煙台、青島,採訪渤海經濟特區。虛幻的名與利,對她來說,不重要了,國家大事更是年輕人的事了,她管不動,也不想管,但她還是對前美國副總統高爾著迷,想要專訪高爾。

誰做總統,都比阿扁好

不管是民進黨的四大天王,或是國民黨的馬、王,在陳文茜眼裡,這六位的政治人格都比陳水扁高尚,比陳水扁更有誠信,無論誰在2008年入主江山,台灣都不會比陳水扁當總統時更壞,只是這些人吵吵嚷嚷,沒有人能夠引導台灣人的觀念前進,陳文茜遺憾再也沒有人能像李國鼎、孫運璿一樣,為台灣數十年後的將來擘畫遠景。

看史景遷,感動也感慨

政府推動去中國化,陳文茜閱讀著史景遷的「天安門」,觀看著康有為、梁啟超、李大釗、沈從文、蔣介石、孫文這些知識份子如何參與中國現代化,讓她讀到另一種版本的民國史,當她讀到梁啟超在上海印報紙,再用船沿著長江分送各城市,啟蒙更多知識份子的觀念,她感動,她知道,台灣需要這種引領觀念的人,那些台大法律系畢業的政治人物都做不到這些事。

人生值不值,全看訃文

她要許許多跟她一樣50歲的人,讀讀「死也要上報」這本書,畢竟她的最後下場還不就是陳母太夫人文茜,因為這本書,讓她50歲之後最想要去報社編訃聞版,幫人寫訃文。幾年前,她曾經說過,半百前與半百後,最大的差別在他在不在乎訃聞版,畢竟多數人賺再多錢也換不到死亡紀事的版面,人生值不值,全看訃文了。

【2007/03/24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36741
(轉貼)婚?不婚?新時代女性的重要心事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婚與不婚,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心事

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
撰文整理\中時電子報劉偉國

●前言:
每逢年節大團聚,或是在路上巧遇久未見面的朋友時,未婚的人總會被問到:「何時結婚啊?」,隨著不婚族越來越多,尤其年過三十的未婚男女居半,不婚或許逐漸不會成為話題,已婚族反而會變成稀有動物。

根據內政部民國七十五年的統計調查,台灣男性結婚年齡為二十八點八歲,女性結婚年齡則是二十五歲,到了民國九十三年的調查,台灣男性的結婚年齡已經延遲到三十三歲,而女性則是二十八歲,從這樣的數據調查來看,是否意味「大不婚時代」真的來臨了?現代男女是不想結婚、還是結不成婚?不婚的原因和心態是什麼?男人不婚的問題比女人更嚴重?如何在不婚時代裡尋找理想的婚姻與愛情?另外,選擇單身不婚的你,又該如何咀嚼寂寞、跟孤單作伴?

婚與不婚,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心事。

●與談者資料:

.都會文化觀察家:劉黎兒(以下簡稱「劉」)-《大不婚》作者
.資深政論媒體人:
蘭 萱(以下簡稱「蘭」)-《是的,我單身》作者
.Mr.Big主持人:
郭至楨(以下簡稱「郭」)-中時電子報總編輯

●訪談記錄

郭:現在年過三十未婚、晚婚、不婚、拒婚者愈來愈多,這是否意味人人「皆婚」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不婚族是否逐漸成為常態,已婚族反而變成稀有動物?

劉:之所以有適婚年齡的說法,其實是生孩子的生理極限,至少四十歲前生產比較不傷母體,否則幾歲都能結婚,不必為了年齡問題而焦慮、遷就,也不必放棄愛情、婚姻。多談幾次戀愛也是不錯的,現代人晚熟,過了三十、四十歲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不少。

目前社會正處於「大不易婚」的時代,不論男性還是女性想要結婚,或是要下定決心結婚都是非常困難的年代,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日本東京或台北,三十歲以上未婚男女已經幾乎過半,而其中上九成未婚男女跟三十年前一樣,都想結婚,但實際行動卻都和結婚漸行漸遠,不過普遍來說說,女人還是比男人想結婚。

現代的社會價值觀、男女平權等觀念一直進步,女人賺的錢跟男人差不多,不像過去傳統社會中,男人工作較有保障,現代社會中女人的經濟能力已充份獨立,不需依靠男人也可以生活,女人已積極追求工作成就和自我表現,不再以結婚為幸福的重心與終點。

再加上,有許多女人好像是為了跟別的女人競爭,而結婚、談戀愛。其實大部分女人要結婚都很容易,但阻卻女人結婚的障礙,反而是跟其他女人之間的競爭意識。許多女人都覺得「我一定要找個比她的男人更優勢的男人結婚」,而不肯妥協。

一般而言,男人對於女人想婚的壓力格外敏感,女人通常會認為男人應該要養家,這樣的觀念會使得男人潛意識覺得結婚是非常大的負擔,反而比女人更懼怕婚姻。
郭:根據國內調查統計指出,台灣不婚族可概分成兩類,一為因追求高學歷以致於適婚年齡延後,伴隨學歷愈來愈高,擇偶條件也相對提高,使得男性或女性很難跨入婚姻!針對這樣的社會現象,請教蘭萱對婚姻的看法?

蘭:從外部經濟與社會變遷來看,過去傳統婚姻關係是相互羈絆的,彼此之間是不自由的,生活緊緊繫在一起,夫妻兩人、父母子女、親戚朋友,一大堆人的生活被繫在一起,進了婚姻就像進入愛情墳墓,現代男女面對這樣的狀況通常會望而卻步,但如果能深層瞭解婚姻的內涵,透過努力經營其實婚姻生活是很快樂的。

我認為進入婚姻,是需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而且在彼此在各方面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你不是擔心婚姻而不婚的,那麼你一定有你的考量,這樣的考量是值得被尊重的。

確實,現代社會個人自主意識逐漸抬頭,也是影響不婚比例提高的主因之一,願意犧牲自己的空間愈來愈小,你也可以解讀為自私,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畢竟晚婚或不婚,在現今的台灣傳統觀念中,還是會有許多人心懷疑問,而你能很勇敢的面對這樣的狀況,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會覺得他很勇敢。

郭:傳統認為婚姻為「是非題」加「選擇題」,而今結婚更像是問答題,可以依個人情況各自表述,甚至可以說是申論題?

劉:台灣已慢慢成為不是「皆婚」的地步。現在是人家在問:「你為什麼不結婚?」,未來可能會變成「你為什麼要結婚?」將來結婚的人變少數,時代觀念也會慢慢轉變。

結婚大概是跟心愛的人在一起最多、最能貼身照顧對方的方法吧!雖然有人覺得沒有法律認同的束縛的同居,也能達到同樣效果,但如果有孩子或是想要有孩子,結婚還是一種穩定的方式,以現在台灣和日本的社會制度來看,婚姻關係還是比較有利的,我們的社會制度比較不利於單親家庭,尤其不利未婚家庭,因此相對來說,結婚是比較有利的,反觀歐美國家單親家庭高達四、五成以上,但在台灣和東京就佔不到一成。

如果你不是因為小孩的關係,你就不一定要結婚,你不必為結婚而結婚,也不必為了別人而結婚,你可以有更開放的想法;很多女人是為了別的女人而結婚,像是同儕壓力,那是非常無聊的競爭意識。

人不一定非結婚不可,不過堅持不婚也沒有什麼意義呢!人生不體驗不知道的事很多,也有許多人意外發現自己原來很適合結婚呢!如果對婚姻有充份認知的話,人還是需要有個伴侶依偎,加上現代人長壽,縱使你選擇走入婚姻後,發覺彼此不適合,你可以選擇走出婚姻,不用畏懼離婚,離婚不是想像中那麼嚴重的事情,它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像現在的日本許多父母都希望女兒、兒子先結婚一次再說,還說「不行(離婚)就回來吧!」

另外,不要排斥婚姻,日本女性和台灣有個很大的不同點,如果她想結婚,她會大聲的說出來,巴不得明天就結婚,這是很健康的!

日本人比較會討論自己或是別人的愛情、婚姻、感情等各種狀況,就像台灣社會一天到晚在談政治一樣,我覺得台灣或華人圈的感情生活品質比較差,因為討論很少,討論的語彙、方法論、價值觀都很少,對自己或別人了解都很少。日本人也比較會告白自己的狀況,而且先承認自己差勁是很划得來的,「我就是這種人,你願意接受嗎?」的味道。

但台灣的情況正好可反,台灣的單身女性問到婚姻問題時,總是說「我幹嘛要結婚?」、「我才不要結婚!」,我覺得這樣的反應不是很好,如果你想婚的話,一定不要太羞怯,當妳釋放「想婚」的訊息時,親朋好友才會幫妳介紹好男人,如果你所釋放出「抗拒」訊息,並視婚姻為敵,這樣誰敢挑戰妳啊?

郭:數據顯示,台灣有高達二百八十萬的單身女性,成長數字相當驚人,是否隱藏背後的「三高」要求,學歷高、財力高、自主意識高,「三高」女難配婚的原因何在?

蘭:我覺得「三高」的問題相對在女性身上沒有那麼嚴重,反而是男性比較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傳統男性觀念忌諱女生學歷高於男性,隨著兩性觀念的演進,知識教育的普及,女性學歷已愈來愈高,女性對於「三高」的追求並沒有那麼的理想性,因為女性從小就被教育,像是有錢的人有可能會打老婆,學歷高的人恐怕沒情趣等。

目前男性對女性的「三高」目前正處於調適期,男性在面對女性的學歷高、收入高、自主意識高時,男性是否能夠接受,這個課題是現在的男性應該要面對的。

劉:現代戀愛、尤其是婚姻的最大困境,就是女人對愛情、婚姻的想像太明確。既然已經是男女都進出社會工作的時代,即使女人有自立能力,結果還是期待最後能依賴男人,只要找比自己優勢的男人,或是只想跟帥哥交往。但社會已經不見得會優待男人,社會結構有所改變,優勢男人只有一小撮,而且常常無法對等來看待女人,毛病多多,往往和幸福是最無緣的;至於帥哥,不是等幾十年都等不到,就算等到了通常也只有苦頭吃,讓優勢男人和帥哥搞得遍體鱗傷的女人,比比皆是。

所以「三高男」已經從女人的擇偶名單中漸漸褪色,換上更具包容性的「三低男」日本近年流行「三高女」配「三低男」,低風險、低依賴,以及低姿勢,在幸福與妥協之間,現代女人為了擁有更多自我空間,開始考慮更寬廣的擇偶條件,女人正漸漸轉變。

所謂「低姿態」指任何事情都以女性優先,包容性很高的人;「低束縛」是不會束縛對方,尊重彼此生活空間;「低風險」指工作專業性高,擁有特殊證照或技能的人。日本女性的轉變是因為現在的女性就業人口比以前高,尤其很多女性在事業上有不錯的成就,希望婚後能繼續工作的女性人口增加不少,和傳統日本女性一旦結婚就打算當全職的家庭主婦,已經很不同了,女性在事業的領域開始有了成就感跟成績,相對的對於配偶的要求就轉變成能夠尊重自己的工作及私人空間的人了。

奉勸想要結婚的男女,不要將收入、學歷或外表當作預設條件,年齡也是如此。近年來老少配非常多,而且不只有傳統的「老夫少妻配」,相差二十歲以上的「少夫老妻配」也越來越多,根據統計成長了二成左右。因為女人的保養、美容愈來愈高明,外表年齡就是自己的年齡,根本看不出女人實際年齡,而且與異性邂逅的機會愈來愈多樣化;日本年輕男人對於與年齡比較大的女性交往也不會抗拒,還曾針對日本大學生作了一項調查,普偏大學生都很能接受女大男小的現象,只要比自己的母親年輕就好,顯示現代人的彈性已經很大了,對象差多少歲都不是問題,不要受年齡的束縛。
郭:台灣女性不婚的比例較男性為高,觀察日本的情況卻正好和台灣相反,男性不婚的比例高過女性,原因何在?

劉:日本即使很獨立自主的女性,但時候到了,又遇到工作不順利時,終究還是會想依賴男人,女人本身未必對婚姻很焦慮,而且許多女性雜誌成天都推出結婚專輯,使得女性較男性能接受婚姻。

許多男人不想婚,也是因為女人飽受商業宣傳洗腦,對結婚有過多幻想,男人若非社會壓力,或許覺得兩人即使相愛也不需要結婚,男人的想法是「我幹嘛找一個人來花我的錢」,以前日本男性如果沒有結婚,他的社會地位、行為能力會遭受懷疑,但隨著不婚時代的來臨,不婚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加上生活模式多樣化,現在許多男人視寵物如命,寵物比家人還親,在網路上寫自己如何愛寵物的都是男人,滿腦子只有寵物,寵物痴程度甚於女人呢!

郭:現代社會也能提供婚姻關係中的「功能」,如煮飯、性愛等,兩性對於婚姻的觀念是否因此而更為淡薄?

蘭:如果你認定你婚姻的需求,只是伴侶、性愛、幫傭等,那你就沒有結婚的必要性,一旦你決定要進入婚姻時,真愛的成份會更濃,彼此可以相互扶持。

劉:我的想法是,若不是為了孩子,人不一定非結婚不可,但至少有個情人也不錯,幾歲談戀愛都不嫌晚的,人還是需要有訴說、肌膚之親的對象,而雙方都有結婚願望的話,結婚也不錯。愈是大家都不婚的時代,結婚愈來愈稀有,或許反而值得嘗試。

郭:現在這個時代,戀愛的結論未必是結婚,但在傳統社會觀念中,大部份的人認為結婚才是王道,不婚族會被貼上標記,身為單身的蘭萱曾經感受壓力嗎?

蘭: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變遷,這股社會壓力已逐漸減緩,而且現代父母對婚姻的觀念也比以前開放,子女只要能夠證明自己不婚也能過得很好,父母基於疼愛孩子的立場,也能逐漸接受這樣的狀況,反而最大壓力是來自同儕、朋友關切的眼神。

每一個人在婚姻中,要用開放的心,去選擇對自己最好的狀況,包括結婚的時間、進入婚姻的方式、對象等,這樣才比較健康,但這樣的狀況前題是你要對自己夠了解,你才會懂得選擇對自己最好的狀況。

郭:日本傳統也是相當重視婚姻制度的,隨著近年來日本不婚族已越來越多,日本社會對這種現象的接受程度為何?日本不婚族又是以何種態度來面對社會壓力?

劉:早期日本旅館不接受單身女性投宿,女中會認為妳是來自殺的,但現在日本的旅館卻很歡迎單身族,現在還有專門的單身女性出租公寓,也有越來越多的酒吧設計單身女性吧檯,甚至還有單身女性所組成的單身俱樂部,大家一起集資合買公寓。

大不婚時代裡的不婚、晚婚其實只是結果,每個人還是很需要伴侶。不必強迫自己故作瀟灑說:「我不結婚也無所謂。」對於婚與不婚,無須斷下決心,紅鸞星動時是擋也擋不住的。想婚一點也不可恥,積極表現出來、散發這樣的訊息是很不錯的,機會也比較容易靠攏。縱觀台灣的女性比日本女性逞強,台灣的未婚率、不婚率、想婚率其實都和日本差不多,可是日本女性很勇於表達自己。

蘭:單身男女時常會遇到日常生活上的困擾,如果市場能針對單身族提供相關服務,相信一定會大發。

劉:像在日本就有許多針對單身族所推出的商品,如小號的鍋子,日本的家樂福就賣很多單身族的商品,甚至連新式公寓的設計,也針對單身族特別量身訂作設計。

郭:女性在傳統的概念裡頭是不是太ㄍㄧㄣ了,在現代的社會裡,女性是不是應該更主動積極的求追幸福?

蘭:我覺得這當然是應該,而且這樣的女性也愈來愈多,但我承認我在這方面有點ㄍㄧㄣ,不過,我還沒有真正碰到過結婚的對象。未來如果真的碰到理想的對像,而且真的談得來,我覺得我會更主動。

劉:我覺得應該看對方給你的動力夠不夠,如果他給你的動力足以讓你主動積極的表白,那你一定會很自然的表現出來。

日本最近有些專家都說:「75%的女人在等男人告白!」75%只是雜誌調查的出來的數字,也是象徵性的多數,表示女人已經發出訊號了,但男人擔心自己還沒譜、表錯情,總之現代男人太怕受傷了,不敢跟女人告白,其實大部分女人雖然嘴巴兇狠,尤其在姊妹淘前總把男人條件設定很高,但只要男人肯花點心血追,大抵都能追得上的,女人往往擺明並非無意,但男人總沒把握,不敢出擊,究竟女人怎麼說就算有譜呢?

郭:不管是好男人、好女人,自己都要把條件放低一點,不要存有太多幻想,究竟在這個大不婚時代,要怎樣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愛情與婚姻呢?

蘭: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如果你是精打細算型的,你要對婚或不婚的後果仔細評估,現在的社會已是多元的婚姻觀、家庭形態,個人要懂得掌握個人化,非常瞭解自己的想法,然後替你的每一步要有負責任的想法。

如果你是選擇單身,除了現在的經濟獨立之外,你也要確保未來老年也能夠自己照顧自己,所以儲蓄、理財很重要,甚至是對未來生活方式也要有所評估。

劉:我其實沒有算那麼多的啦!你遇到了,你就會覺得可以去作這樣的事情而已,包括生小孩,原先我也是擔心我是個不愛小孩的人,結果生了之後,發現原來自己也是還蠻有母性的,這種東西你不去碰到,神秘感就還是在那裡。

現在的社會裡我們對結婚的選擇是多樣的,不用在乎年齡、收入,如果你真的想結婚的時候,就去試一試,台灣女性最大的毛病就是說的太多,做的很少,有的人就連戀愛這一步都很少走出去,我覺得這是蠻可惜的,結不結婚是另外一回事,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生還是有點遺憾。

郭:晚婚、不婚時代已來臨,單身族應該要如何面對未來?

蘭:單身族愛自己的方式很多,像是誠實跟自己對話、寫日記,跟另外一個自己說話,能讓自己更瞭解自己,認識自己,會讓自己更享受單身的自己,如果你能給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那麼你跟別人相處時也會處得很好。

面對自已和自已對話,想辦法在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裡面,作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我覺得很重要,當你更瞭解自己時,就不會逃避自己的情感、逃避自己的寂寞,當然你也更能享受自己一個人的快樂,你要讓自己很快樂的enjoy自已一個人的時間,能跟自己處得好,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你走入婚姻時,也一定能跟老公、小孩處得好,一個人如果連跟自己都處得不好,那樣的慌亂你是可以想像的,因為慌亂之下,你就很容易作出錯誤的決定,隨便找個人嫁,衝動的Shopping來解決你心裡的苦悶,你會付出很多物質和心理的代價,很可能未來無法補償,所以我覺得怎麼樣面對自已,跟自己對話。

劉:許多男女對愛情、婚姻卻步,主要是認為這將成為工作、事業的阻礙,其實人是有無限潛力的,為了談戀愛、結婚或育兒,就會知道時間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且只要永遠懂得珍惜愛情、婚姻裡的一個人時間,就不會因為愛情、婚姻而僵化、老化,不會變成歐巴桑或歐吉桑。忙亂奔跑一陣後,也隨時能停下來享受擁有許多充實現在的每一個時點。有愛情、婚姻的人,即使遇到挫折、失敗,但人生經驗還是豐富多了,而且每一樣都是自己人生的動力源,不要把它們看成是對立的。

大不婚的時代來臨了,並不意味著每個人要走上不婚之路,重新檢視自己,別勉強自己走入死胡同。

婚姻是墳墓+單身是天堂=不婚是王道?【中時電子報劉偉國 /台北報導】
2006年3月27日台北市/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六成的未婚女性想婚。圖為民眾在婚紗店外瀏覽婚紗照。(陳信翰攝)

  「大不婚」時代真的來臨了,不論台灣、日本,都會區裡三十歲左右的男女超過半數都未婚。現代戀愛、尤其是婚姻的最大困境,就是女人對愛情、婚姻的想像太明確,只想找比自己優勢的男人,然而優勢男人未必是理想的伴侶;而男人還想像著古典的好家庭和好妻子模式,但女人已積極追求工作成就和自我表現,不再以結婚為幸福的重心與終點,以致於現代男女怎麼等都等不到良緣到來。

現代男女對婚姻的憧憬已大為降低,對婚姻的考量也愈謹慎,加上經濟自主,教育程度提高,戀愛的結論未必是結婚,婚姻已不再是每個人都想選擇的人生最終目標,不論是不婚、晚婚,有愈來愈多現代人因為各種理由而處在單身狀態。

一般而言,男人對於女人想婚的壓力格外敏感,女人通常會認為男人應該要養家,這樣的觀念會使得男人潛意識覺得結婚是非常大的負擔,反而比女人更懼怕婚姻。

許多男人不想婚,也是因為女人飽受商業宣傳洗腦,對結婚有過多幻想,男人若非社會壓力,或許覺得兩人即使相愛也不需要結婚,男人的想法是「我幹嘛找一個人來花我的錢」,以前日本男性如果沒有結婚,他的社會地位、行為能力會遭受懷疑,但隨著不婚時代的來臨,不婚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大不婚時代裡的不婚、晚婚其實只是結果,每個人還是很需要伴侶。不必強迫自己故作瀟灑說:「我不結婚也無所謂。」對於婚與不婚,無須斷下決心,紅鸞星動時是擋也擋不住的。想婚一點也不可恥,積極表現出來、散發這樣的訊息是很不錯的,機會也比較容易靠攏。縱觀台灣的女性比日本女性逞強,台灣的未婚率、不婚率、想婚率其實都和日本差不多,可是日本女性很勇於表達自己。

目前「三高男」已經從女人的擇偶名單中漸漸褪色,換上更具包容性的「三低男」日本近年流行「三高女」配「三低男」,低風險、低依賴,以及低姿勢,在幸福與妥協之間,現代女人為了擁有更多自我空間,開始考慮更寬廣的擇偶條件,女人正漸漸轉變。

單身總是勾動男女的恐懼,其實,單身也不過就是和自己建立深刻親近的關係,沒那麼可怕,創造滿意的單身生活和建立美滿婚姻一樣,都是一種發展,自我探索和努力的過程,單身無疑是享有自由,沒有家累牽,能追求自己想要的日子。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單身的。想抱獨身主義, 應該要先問一下自己?憑估自己適不適合單身?

現代男女是不想結婚、還是結不成婚?不婚的原因和心態是什麼?男人不婚的問題比女人更嚴重?如何在不婚時代裡尋找理想的婚姻與愛情?不婚族要如何成為人生達人?婚與不婚,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心事。

將婚姻與單身同時並列為選項,我們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會因為被舊傳統壓得喘不過氣,匆促做成結婚的決定。念轉三百六十度,以後別再問別人為什麼不結婚,不妨問你自己,為什麼沒有單身的勇氣?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34479
(轉貼)波蘭擬對校園宣導同性戀者開刀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波蘭政府擬對在校園內宣導或談論同性戀者開刀
 波蘭政府正研擬一項新法案,將向在學校、大學及其他學術機構內宣導或談論同性戀話題者開刀。新法規定,在課堂中講授同性戀話題的教師將被解雇。本草案經教育部公開後,立即遭同性戀組織抨擊,歐盟當局及人權觀察組織亦表示嚴正關切。(La Segunda)



波蘭婦女 打贏墮胎官司
【歐洲日報/編譯張興合/綜合英國廣播公司報導】

歐洲人權法院判決一名被禁止墮胎的波蘭婦女勝訴,獲得兩萬五千歐元損失賠償。

蒂西亞絲的視力在生下第三胎後惡化,她非常擔心不久將失明。她才三十五歲,已有三個小孩,在她懷第三胎時,儘管眼科醫師說她可能因懷孕導致失明,但她的眼科醫師和家庭醫師都不肯批准她墮胎。

在嚴守天主教教義的波蘭,墮胎條件非常嚴苛,除非懷孕婦女或胎兒健康面臨危險,一律不准墮胎。

斯特拉斯堡的歐洲人權法院日前判決,這名三個孩子的波蘭媽媽,因為醫師不准她墮胎,使她的基本人權受到侵害。

蒂西亞絲在二○○○年二月懷了第三胎後,視力開始減退,看了三位眼科醫師,都警告她懷這第三胎可能讓她的視力面臨嚴重威脅;但眼科醫師和家庭科醫師都拒絕批准她墮胎。

去年她產下第三胎後,罹患視網膜出血和視力嚴重衰退,必須戴著厚厚的近視眼鏡,還無法看清楚距離一公尺半以外物體,有失明可能。

幾乎變成盲人,又是單親媽媽的她,現在只靠微薄的失業和貧戶生活津貼養育三個孩子。

波蘭女權團體說,波蘭每年大約兩百名婦女獲准合法墮胎。

【2007-03-21 歐洲日報】

52歲「薔薇老媽」 談網戀爆紅

只要敢秀,就能在大陸網路爆紅。最近大陸網路竄起一位自稱「薔薇老媽」的五十二歲退休婦人,將照片貼在部落格上,詳細地描述自己與不同年齡男士的網路戀情,包括不滿卅歲的上海網友,惹得網友議論紛紛。

「薔薇老媽」原名周薔玲,湖北武漢人,單身撫養兒子近廿年。

四川線上報導,「薔薇老媽」貼在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五十二歲的我,依然性感迷人」寫道:「我身高一百六十四公分,體重六十八公斤,但是人們老是愛說我瘦,當然我是該瘦的瘦,不該瘦的就不瘦。我雖已五十二歲了,但無一絲白髮,牙齒光潔整齊,皮膚很白…,有的同事說我眼睛無神,看人迷迷的,有點媚勁,我有點得意。」

再往下,「薔薇老媽」對自己「S」型身材詳細描述,還發了幾張美美的藝術照,一下子就引發網友的爭議,老媽也紅了,電視台還邀她上節目。

對於自己引起爭議,老媽認為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她這個年紀能這樣大膽的還是少數。她說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她做了很多大齡女性平時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

有網友認為老媽是故意炒作新聞,但網站負責人表示,老媽是個話題性人物,如老年女性能否網戀、誰來尊重老年女人的風騷權等都是話題。正因為話題性,所以才引發大家的爭議。

有趣的是,支援老媽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大都是卅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認為,年紀不小的女性經歷生活的洗禮後,能夠保持青春的心態,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2007/03/22 聯合報】

影迷起鬨 梁洛施、楊丞琳親了
楊丞琳(右)與梁洛施(左)昨晚在刺青首映會前記者會上接吻。
記者陳再興/攝影

電影「刺青」裡的同志情侶梁洛施與楊丞琳昨天出席該片的首映典禮,在戲裡關係親密的她們,還在大批影迷「親嘴、親嘴、親嘴」的起鬨聲中,應觀眾要求,當場嘴對嘴接吻了兩次。

在「刺青」裡梁洛施與楊丞琳是一對戀人,有吻戲、也有床戲,非常登對。由於兩人十分速配,昨天連袂出席影片首映活動時,一群粉絲也希望她們可以像電影中的角色一樣,當眾接吻。抵擋不了觀眾的熱情,梁洛施和楊丞琳先是快速的吻一下,但因速度太快,只好再吻一次,贏得一陣熱烈的掌聲。

昨晚「刺青」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舉行首映,擺出大陣仗,不但導演周美玲、演員梁洛施、楊丞琳、沈建宏、是元介、謝秉翰都到齊,還請來新聞局局長鄭文燦、電影處處長周蓓姬、導演李行、王小棣、林正盛等站台,沈建宏的同門師兄姊元氣、許安安等也前來捧場。

【2007/03/29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33276
這個生意可以做!(轉貼)倫敦狗綁架增七成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錢要狗?」 倫敦狗綁架增七成

歹徒拿槍抵著蒙住眼的狗兒,打電話恐嚇主人:「要錢還是要狗!」別以為這是笑話一則,去年倫敦飆升最快的犯罪正是狗綁架,一年內就暴增了百分之七十四。

有些偷兒發現照料狗實在費事後,又將牠們棄養。這些狗淪落街頭後,一隻隻被送到流浪貓狗之家,倫敦警方這才發現綁狗是倫敦綁匪圈的大熱門,而史塔福郡牛頭犬是近來的重點綁架對象,理由是最近流行養這種狗,是繁殖的搶手貨。另外有些綁匪只對稀有狗種下手,在黑市一隻可賣數千美元。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綁狗熱讓狗主人天天擔驚受怕,名人也不例外。最近才在印度孟買宮殿中舉行豪華婚禮的女演員伊莉莎白赫利和流行歌手莉莉艾倫,都曾飽嘗愛犬被綁的驚嚇,莉莉付了一千美元(約台幣三萬兩千元)贖金,才得以和她的「梅姬妹」重新團圓。

因為很難證明狗是自己走失還是被綁,狗主人抱怨倫敦法律不重視狗主人的權益。警方說,雖然法律之前,狗綁架等同於財物損失,但警方辦案,仍有輕重緩急,狗主人再心急,他們只有同情的份。

綁狗熱讓倫敦街頭多了兩位狗偵探,兩位女性稱自己是「潘與菲莉絲」。目睹友人在狗被綁後失魂落魄,兩人自願幫忙尋狗,從此走上這條不歸路,即使經常得面對看來就不像善類的可疑人物也無怨無悔。

【2007/03/1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28624
(轉貼)結婚生子 有錢高學歷專利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結婚生子 有錢高學歷專利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的家庭形態起了根本的變化,有子女的雙親已婚家庭不到四分之一,從常態變成了特例。這個比率是一九六○年的一半,也是自有人口普查以來的最低紀錄,且有大學學歷和有錢的人才傾向於選擇結婚生子。

社會學家說,有子女的已婚雙親家庭不再是正常情況,而是特例,而且是教育程度高和富人的選擇。勞動階級和窮人愈來愈對婚姻敬而遠之,選擇同居和未婚生子。

布魯金斯研究所婚姻專家伊莎貝爾.沙希爾說:「我們正經歷文化變遷,婚姻幾乎成了奢侈行為,只有教育程度和所得高的人才有興趣。」

各所得階層的結婚率都下降,但教育水準最高和賺錢最多的階層下降幅度最小,此階層的夫妻也較少離婚。許多人口專家認為婚姻的階級差距擴大,歸因於戰後均富的榮景在一九七○年之後逐漸消失。

奧美廣告公司人口趨勢分析師法蘭西斯說:「我們似乎回到舊時代的模式,只有社會菁英結婚,普羅大眾同居和生小孩。」

近年來,擁有大學文憑和雙薪可增加結婚的本錢,這些人年紀較大也較挑剔,受過大學教育的男女愈來愈不會找條件較差的對象,也就是不願和教育程度和專業能力都比自己差的人結婚。

在目前的美國,家中有十八歲以下子女的夫婦所得高居前百分之廿的機率,是所有家庭平均值的兩倍。社會學家預測,隨著一般大眾同居和未婚生子日益普遍,擁有一個有小孩的雙親家庭,將成為高所得階層獨享的權利。

費茲亨利夫婦住在波特蘭山上的高級住宅區,有一個五歲的兒子。他們兩人當初是看上對方的外表和價值觀。

費茲亨利說:「她的善良和誠實吸引我,但她的自律、企圖心和成就也深深吸引我。」他擁有法學和企管碩士雙學位,是一家公司的資深副總裁。

他的妻子也同樣看上他的這些個人特質。她擁有企管學士學位,是一家公司的執行長。兩人在十年前結婚,是社會學家口中的「門當戶對」婚姻趨勢的佳例,也就是兩個高學歷的有錢人結為連理。

【2007/03/0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108165
(轉貼)單身患「春劫」自閉症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過節成過「劫」 單身患春節自閉症
濟南明湖文化廟會上的「鵲橋會」22日吸引2000多名單身青年及親友來此尋找好姻緣。圖為兩位女士在相親會現場幫人尋找合適的徵婚信息。
新華社

親人團聚的誘惑與壓力,讓在上海一家媒體供職的席安傑還是回到了陝西興平老家過年,然而除了與家人團聚,他幾乎沒出過家門,更不要說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了。「春節一到意味著又要面對父母的嘮叨和親戚朋友異樣的眼光,過節成了過『劫』。」剛過完35歲生日至今單身的他說,春節對他而言是很難熬的。與席先生一樣,隨著擇偶難現象帶來的單身潮,此間不少大齡未婚族出於對春節的恐慌而患上了春節自閉症。

據西安準親家聯誼會的負責人介紹,該公益性團體從2003年開始創辦,已有三萬多人次參與活動,目前註冊徵婚的人數近六千,超過了西安任何一家婚介所。然而,配對成功的不到兩百對。

大年初五,家住小東門的29歲申思思小姐等不及長假結束,就提前訂機票返回江蘇上班。站她苦笑著說,本想回家過個輕鬆的春節,沒想到大年初一去親戚家拜年,他們就張羅著給她相親,經歷了三天形式大同小異的「見面會」後,她就上網預訂了機票。

在和記黃埔供職的劉磊小姐春節「隱居」則另有苦衷,因為同學大多都生兒育女了,如果去拜年,給壓歲錢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坐落於西安鬧市區的罔極寺中,穿著時尚、一身名牌的崔先生手執香燭在佛像前祈禱。身為獨當一面的公司負責人,他春節卻躲在這裡,過兩天清寧的「隱居」生活。「我不想租女友回家過年,只好到寺廟裡躲一下。」

春節期間,在西安各大寺廟,有不少像崔先生這樣的年輕人。由於家庭、社會過多干預單身族,才催生了「春節恐慌症」、「春節自閉症」等不健康的心理,甚至導致租男友、女友回家過年等與傳統婚戀觀念完全悖離的現象出現。

【2007/02/23 世界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97656
又多了一個無腦導演(轉貼)同志電影《刺青》 獲最佳影片
推薦0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巨蛋同志派對 500人狂歡
廣告

【專案組╱台北報導】一場名為「LoveBall 4」男同志開春派對,前晚在台北小巨蛋內夜店舉辦,吸引超過500名男女參加,主辦單位特地找來6名男舞者,身著內褲走秀,炒熱現場氣氛。
轄區警方為防範毒品流竄,派員到場臨檢,卻引來參加同志不滿,認為警方歧視這場宣導健康陽光的同志活動。
這場男同志派對與一般夜店派對不同的是,女士進場門票比男士票還貴,女生進場得花1千元買票,但男士現場買票僅需700元。
6男模穿內褲走秀
由於是開春第一場大型同志派對,主辦單位應景也賣起「新春福袋」,同志版另類福袋一個要價999元,除有有名牌內衣、內褲、保險套、潤滑液、還有情人組合等情趣用品。
前晚10時起,小巨蛋的夜店「DELUXE」舞池,陸續擠進許多穿著輕薄短小的男子,主辦單位特別邀請6名男模走秀,身著小內褲的男模在台上動作火辣,許多同志亦情不自禁地互擁。
主辦人Gaydays總監Chris表示:「這次活動結合愛滋防治,希望宣導健康陽光的同志活動,導正外界對同志族群妖魔化的錯誤印象。」

同志派對請來男模僅著內褲,跳上吧台走秀、熱舞,炒熱現場氣氛。
中國時報 2007.02.18 

同志電影《刺青》 柏林影展部獲泰迪熊獎最佳影片
張士達/台北報導

開春第一天,國內喜傳台灣電影海外建功!導演周美玲執導的女同志電影《刺青》十六日在柏林影展勇奪專為同志電影設立的泰迪熊獎最佳影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獲得此項殊榮的台灣電影。

今年台灣共有一長一短兩部國片參加柏林影展,短片《美》前才榮獲最佳短片銀熊獎,《刺青》再下一城,接棒奪獎,成為台灣電影近年來在柏林影展最風光的一年。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有著「同志電影的奧斯卡」之稱,一九八七年首度頒發,當年得獎的是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的代表作《慾望法則》,其他如葛斯范桑、德瑞克賈曼、陶德海恩斯等各國重量級導演都曾榮獲這個大獎,華語電影只有香港關錦鵬曾以《愈墮落、愈快樂》獲獎。

《刺青》今年在柏林參展項目雖屬非競賽的「電影大觀」單元,但所有影展影片只要與同志題材有關,皆可角逐泰迪熊獎。今年角逐泰迪熊獎的影片共有三十二部之多,競爭激烈。《刺青》一面倒地獲得八位評審青睞及好評,認為是所有影片中,「最具象徵性、成功地利用每位角色對記憶的不同感受,將同志愛情傳達得層次最豐富的電影」,輕鬆勝出。

導演周美玲得獎後興奮不已,除了感謝全部的工作人員,以及台灣性別人權協會一直以來的支持協助,更謝謝柏林影展送來一份最棒的台灣新年禮物。以拍攝紀錄片起家的周美玲,首部劇情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在馬獎獲頒最佳台灣電影,如今第二部長片《刺青》又在柏林奪獎,得獎運令人艷羨。

在頒獎典禮前就先離開柏林的兩位女主角梁洛施和楊丞琳和周美玲預先說好以簡訊聯繫,如果沒得獎的話,就傳個「新年快樂」。沒想到,兩人在香港一下飛機立刻收到捷報。

楊丞琳開心地表示:「如果當時我在現場,一定要親遍全部的工作人員,因為這是大家的獎。」梁洛施也興奮地說:「恨不得立刻原機返回柏林,跟大家來個激情大擁抱。」

首位同志主持人 網路曝光
didier-zheng(左)是中國首名同志主持人。
(美聯社)

2007年性情解碼第二季的節目《同性相連》將於5日開播,屆時,境內第一位正式公開曝光身分的同性戀主持人didier-zheng將在節目中與觀眾見面。同樣,《同性相連》也是境內第一個以同性戀為主題的網路互動節目,首期節目請來了北京著名的女同性戀酒吧「楓」的老闆,同時也是境內首位公開同性戀身分的女歌手喬喬,共同探討同志話題。

中新網報導,同志主持人didier-zheng是鳳凰網《性情解碼》為了即將開始的同性戀主題———同性相連專門招募而來的。didier曾經留學法國,現在北京,從事愛滋病知識教育工作。

喬喬的「楓」是北京三家最著名的同性戀酒吧之一,也有不少娛樂圈中的女同志出入。她曾經爆料說,兩屆的超女中,前十的選手裡,都有人曾經去過她的酒吧:「現在當紅的超女就來過我的酒吧。我不能說是誰。我為什麼要公開我自己的身分,因為我是les圈的老闆。也是中國開第一家les酒吧的人。」

節目中更有來自同志網站「陽光地帶」的交友之星現場公開身分同時展開節目的交友環節。

同志主持人didier-zheng畢業於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教育學系學士、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職里昂天主教大學國際翻譯學院助教,並撰寫論文《新移民兒童社會融入問題與研究》、《殘疾兒童心理治療與社會教育導向》。現任職於香港智行基金會,MSM專案主任兼中法公共關係外聯幹事;曾實習於UNESCO法國巴黎總部,策劃執行殘疾藝術大學生赴歐洲學術交流及巡演,愛滋孤兒大型公益活動策劃組織。他是里昂國立音樂學院男中音,曾獲第三屆紐約全球華人金鵝杯銅獎。

據報導,鳳凰網《性情解碼之同性相連》節目將繼續招募同志主持人,男女均可,但必須是同性戀。

不過,網民對同志節目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十分具有教育意義,但也有人不諱言「噁心、無聊」,反應兩極。

【2007/04/04 世界日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415&aid=2093010
頁/共2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