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心之界
市長:bell  副市長: linfengRebec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其他【心之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心之界市規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卑南情歌~~祝千千覓得如意郎君!
 瀏覽5,728|回應4推薦10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0)

小鈴鐺
bell
Lotus Amita
張爺
linfeng
Julia小喵

yaduo
紅粉豹
Rebec

 

說到卑南裔的歌手,其實表現傑出的相當多,像張惠妹、Sara以及Raya紀曉君、巴奈以及警察歌手陳建年都是,而且幾乎都是南王部落。

我在台東小熊渡假村擔任企劃的那段歲月裡,由於位置非常靠近卑南族南王部落(puyuma就是他們對自己的稱呼,這個名詞有「團結一致」的意思),所以曾經提過的,本名喚做「魯艾」(Ru-ai,她自己也不知道這發音的涵義是什麼,只知道其祖母也用此名)、暱稱叫「小巫婆」的女巫孫女,以及另一位原住民少女很罕見,身高長到一百七十四公分的高大少女,她叫做「庫妮亞」(Kunnia,卑南語「花草」之意),這兩位輪廓相當深遂有形的美女,她們就屬於在清朝康熙年間因協助朝廷平定當時轟動台灣的朱一貴叛亂,而與其它有功的排灣族頭目共同接受皇帝冊封,之後甚至統治東台灣所有族群的「卑南王」(名字叫做「比那來」[Pinalai],相傳他有漢族血統)的南王部落後裔;庫妮亞甚至與現任頭目(許多原住民部落頭目都成為現代的山地鄉長或村長)友直屬親戚的關係。至於我在這篇文章裡提到的建和部落,則屬於卑南族的另一支主體,以起源傳說(石生或竹生,難道從巨石迸出來的孫悟空也是普悠瑪的一份子?)來區別。

卑南族現行人口大約在七千到一萬之間,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台東市區以及卑南鄉,總共由八個主要部落組成,所以之前被稱為「八社番」。小熊渡假村表演晚會的男女舞者(多少都有親戚關係,這在原住民知中很常見)全部都是以男子十三歲接受首次成年禮、穿上代表「未成年」的短裙後,開始就要接受訓練到幾近斯巴達、每天只許吃毫無配菜的一餐,還得在會所裡的長老們入睡(通常都已經超過半夜十二點,還三不五時就給你「突然」清醒)後才能偷偷填飽肚子,這兩三年之內必須對年長男子命令絕對服從、膽敢露出些許不滿與質疑就要接受比漢人社會認為最嚴重的處罰,還要慘上好幾倍的懲處,以及時常接受試膽訓練(例如叫你獨自在月黑風高之時繞墓場一週)的「巴拉冠」(palakuan)少年會所集體生活。直到十七八歲之後接受第二次成年禮,並進入青年會所(塔庫班,Takoban)繼續接受軍事或其他生活必備之技能。而女子呢,雖然不必「服兵役」,但也有類似異性的會所制度來教育她們熟悉身為女子所應知道的相關知識。所以啦,我就很多次親眼見到這些最年長也不過高中二年的弟弟妹妹們因為舞蹈跳差或節拍沒抓準,而當眾被更為年長之人(小巫婆妹妹的男朋友,壯的跟頭熊一樣)高聲詈罵甚至處罰的場面。因此,人口數比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與魯凱族少非常多的卑南族可以讓這些強悍程度未必差到哪裡的部落稱臣納貢;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服飾方面,卑南男子的服飾以藍、黑、白色上衣加上刺繡綁腿褲(成年後才可以穿),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卑南族傳統女子纏頭巾,穿窄袖,下身穿開下襟刺繡長裙束膝褲(綁腿)。服飾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長裙。卑南族女子的胸兜跟古代漢族婦女所穿戴的款式完全相同,但就我所知,女子除了肚兜之外是否有加上衣,則有兩種版本:其中一個如同上述,另一種則完全沒穿。卑南族也跟排灣或魯凱一樣喜歡配戴百合花,但精神意涵就天壤地別。卑南族沒有貴族平民之分,而且頭目並非世襲、也無土地擁有權,所以他們以身上或頭部所裝飾的百合花數量多寡,來區別某人是否德高望重。

好啦,簡報完畢,大家聽歌吧!這首歌曲可以讓網友們聆賞除了勇猛善戰外,其實也有柔情一面的「普努悠瑪揚」!

更詳細的卑南族服飾介紹可以看看這裡http://www.ttcsec.gov.tw/aboshow/aboshow.php?cata3=ca344&aborigine=a4

本文有許多部分皆參考國內著名布農族學者、發表著作與論文無數的田哲益(達烏斯‧畢馬)先生的網頁資料,出處為http://home.kimo.com.tw/bimaten/%A8%F5%ABn%B1%DA%C2%B2%A4%B6.htm

本文圖片皆取材自網路,茲分別說明之(前兩張由上而下,最後三張由左至右),若有侵權請不吝告知:

圖一:出自「原住民討論區:清清網」,由President On200662上傳,網址為http://chch.idv.tw/phpwind/read-htm-tid-5180.html。圖中男女的妝扮就是文中所描述的實體部份,而且女子有穿上衣(媽媽欸,難道卑南族也發明了「T恤」?)。背景就是著名的卑南族青少年會所。

圖二:卑南族少女肚兜近觀圖,這是一位日本人所寫的台灣遊記裡面的圖片,拍攝地點應該是娜路彎大酒店,網址為http://www1.kcn.ne.jp/~e-fuku/P8234296.JPG

圖三:僅穿戴肚兜,而無搭配上衣的卑南族少女,版權屬卡地布部落所有,網址為http://www.katatipul.org.tw/webpage/image/p5/app-11.JPG

圖四:手拉手跳舞的卑南族青年男女,版權同圖二,網址為http://www1.kcn.ne.jp/~e-fuku/P8234285.JPG。

圖五:日據時代的卑南族建和部落少女合照,她們肩膀上所配掛類似寶劍的裝飾物為建和部落所獨有,代表她們還沒結婚。

本文同步刊登於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oskarterenov1976&f_ART_ID=606989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Sorry~~~我搞錯了~~~
    回應給: Rebecc(rebec) 推薦2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otus Amita
Rebec

我忘記菲律賓巴丹半島原住民的語言跟馬來語完全無關~~~

Rebecc碰到會說馬來語的原住民應該是阿美族沒錯,因為進行基因比對的結果 ,發覺阿美族與台灣其他原住民都不一樣,而與印尼或南太平洋諸島原住民的基因很相似,所以那位用馬來語跟妳交談的人應該是阿美族沒錯(只是「應該」喔)。

但如同我先前的回應,台灣原住民到底何時、從何處移居到台灣,現在學界仍然爭論不休,而且研究顯示台灣諸多原住民族群與大陸東南方的百越文化有驚人的相似度,甚至廣西省的布依族有很多方面都與布農族幾乎是同個模子刻出來的,但是原住民神話中有不少關於洪水以及海上漂移的傳說,因此從馬來族居住地遷移到台灣也未可知。總的來說,那位原住民跟妳說他們的祖先來自南洋群島,這個說法目前還算是主流,但仍然缺乏定論。

相關參考文獻:
http://www.nmp.gov.tw/enews/no58/page_01.html
http://bimaten.myweb.hinet.net/%AE%FC%AEl%A8%E2%A9%A4%A5%C1%B1%A1%B9A.htm
http://www.tpec.org.tw/air-art/pro/pro014.asp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whistory-47.asp

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資料,Rebecc就先看看嘍,我不是人類學或民族學家,能回答的真的有限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370&aid=2003633
太精彩了
    回應給: Oskar(oskarterenov1976) 推薦2


Reb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張爺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阿里山是在蘭嶼嗎?

那位山地姑娘用馬來語說了一句“漂亮”和“謝謝”

是標準的馬來語喔

她說她們的祖先是來自馬來半島

菲律賓的巴丹半島說的不是馬來語(我問了我家的菲佣)



(所以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不行喔誰要你寫的那麽精彩,快快繼續供應資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370&aid=2002655
回答Rebecc的疑問~~~
    回應給: Rebecc(rebec) 推薦1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ebec

是的,台灣原住民有很多都已經完全漢化﹝例如平埔族、噶瑪蘭族或西拉雅族等等﹞而忘記自己的文化及語言了,現在所謂的「十二族」,係指還保留自己獨特的服裝飾物、文化觀念、歌謠舞蹈、神話故事與倫理道德;雖然也在慢慢失傳之中...

至於Rebecc說使用馬來語與妳交談的原住民,是有不少人類或民俗學者認為台灣原住民有可能來自南洋群島或中國大陸一帶﹝目前還有很多爭論﹞,這些族群彼此之間也會有文化交流而出現服裝與語言有些類似的情形,但十二族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您說這事件是在阿里山上發生的,可是世居於當地的鄒族或週遭的布農族、邵族及泰雅族在語言文化上都與馬來人完全不一樣;連輪廓都不像啊?請問這位原住民是否有交代自己是哪一族的?

我猜Rebecc碰到以馬來語交談的台灣原住民,有可能是居住在蘭嶼的達悟族吧,因為他們可以在完全不需要翻譯的情形之下,直接與菲律賓巴丹半島原住民交談,所以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我有空去翻翻手邊有的文獻資料或打電話去詢問相關學者,有更新發現就會告訴妳的,在這之前,我上述的回答僅供參考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370&aid=2002474
跟中國的山歌相似吧
    回應給: Oskar(oskarterenov1976) 推薦3


Rebe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張爺
bell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這些族群的生活方式與傳統都一直保留至今嗎?

他們的歌謠大都沒有歌詞,也即是說隨興而唱的囉,那是否跟中國的山歌一樣?我看過中國有關的草原大漠電影,他們的歌曲好像也是即興唱的,尤其是山歌對唱。

臺灣有一種族群的語言聼起來跟馬來語很相像的,我第一次到臺灣史上阿里山的時候,山上的土族用馬來語和我說了幾句話,嚇了我一跳呢,是不是阿美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370&aid=200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