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的鐵衛隊」寫的是七零年代的台灣,四分之一世紀過去,時光與當年印象漸遠,當日之情境與現象已開始逐漸步入影像的留存甚至遺忘之過程。自現在的台灣回顧當時尚處於後戒嚴時代,雖是去國民政府遷台的白色恐怖時期已遠。然當其時,過往的印象仍不無留存,因之即使處於那個全力打併出口貿易,全台人民一致努力外銷全力生產開發市場,人人投身於財富累積的時代,社會與知識已走向全面開放,然台灣人民仍難說未曾不有一種類乎半噤聲的啞剧式的生活轉悠過來之感。相對於同時期的大陸,那時代的台灣雖自號天堂,但仍然處在統治者一個人的意志左右全國人的思想與行為方式,相應於生長於其間的人民,他們的孕育與演化,不能不對這長長一段半封閉式的時光作一戱剧式的回顧。 雖說這篇小說是將當時的台灣社會試圖以局部取樣描繪成一橫切面的剖析。然故事卻明白地架構在影響日後深遠的兩件歷史事件上,一是蔣中正去世的一九七五年,另一端則為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事件」,這兩件歷史事端構成後來台灣整個地轉型以及政治與社會的革命性地潛移默化的演化。
國民黨政府統治台灣半世紀,在七零年代中,蔣中正去世為一轉捩點,台灣人開始普遍覺醒,爭取政治權力分享之意願逐漸浮出檯面,相應地,族群的平衡桿也因之逐漸從一端偏向另一端。隨後的美麗島事件除了政治上表逹台灣人要求民主以及對威權挑戰意義而外,更表徵出台灣本土意識的萌生,以之逐步發芽茁壯。
這兩椿事件貫穿整個七十年代對台灣今後所代表的意義。兩事件時間上相隔四年有奇,我將之濃縮於一年多之內。因為這篇小說畢竟是虛構故事,寫作努力的方向是對當時社會與人的描摹追述,政治及歷史之意義原非關注重點。整篇故事雖仍如我一貫地寫作企圖,糢糊時間,但對於地域倒不曾如時間般地去塗污。反正寫小說者所強調,或者說是去追逐的乃是對人性之普遍認識,然而由於遷就故事的現實性,整篇故事卻是非常明確地投射在時代的背景之上。
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外省人大量注入台灣島,老兵數目上應該是最多數。但在時代舞台無休又無情地輪轉下,世代演化,他們成了一逐漸消失的群屬。本質上,這篇小說構思是按社會學的觀點出發,試圖要把大陸來台逐漸老去的老兵作一浮世繪式的描繪,同時也設法勾勒出當時那世代成長的青年人的傍惶。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