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打開聯合報 看見紐約時報
市長:AL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其他【打開聯合報 看見紐約時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聞標題:夷平醜陋建When Ugly Build-ings Deserve to Be Razed
 瀏覽1,393|回應0推薦0

yato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轉載自聯合報 記者 林少予

9/27(一)出刊的「紐約時報精選周報」第七版的一篇文章,介紹最近英國正在醞釀的一項法規:夷平醜陋的建築物。

建築藝術的美學部分言人人殊,某甲眼中的粗鄙之作,可能是某乙眼中的精品;前代引以為傲的建築風潮,可能被後代嗤之以鼻。但是這篇文章表示,建築藝術的一個特點是,討厭他的人無法視而不見。

文章說,你若是認為電影很難看,可以離開電影院;若是認為一幅畫很醜,可以把頭轉開,但是建築師的創作,卻是將他們的美學觀強加在人們身上,人們沒有說不的權利。這是與建築藝術有關的人:建築師、都市計畫者與地產開發商,都必須要負擔的獨特責任。

而鼓吹夷平醜陋建築物入法的卻不是必須忍受醜陋建築的市井小民,而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主席喬治‧佛格森。

對於建築藝術有興趣的讀者、或是對周遭的建築環境不耐煩的讀者,可能會對這則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建築有興趣,文章中形容惹人厭建築的字眼,也惡毒的很。

於一九七三年完工的巴黎「蒙帕那斯大樓」二○九公尺,在這篇文章中被批評的一無是處,文章說這棟建築是「無趣的大怪物」(banal monstrosity),還說這座大樓打一開始就被大家「厭惡」(detest),這篇文章的圖說,則說這棟大樓「不受歡迎」(un-popular)。另外,布魯塞爾的歐洲聯盟各個辦公建築,也被無情的批評,文章中說,歐盟的官員們每天擠(squeeze)在荒蕪的大道邊、一個個沒有靈魂的水泥方盒子(soulless concrete boxes)裡。

喬治‧佛格森心目中的醜樓,主要是二戰後雨後春筍般興建的現代主義建築,「當時這些建築看起來現代,大部分現在看起來很醜」;但這些汗牛充棟的現代主義建築群中,也有一些成為城市的地標,例如西班牙的古根漢博物館畢爾包分館與巴黎的龐畢度中心。

對於這些不能視而不見的地標,喬治‧佛格森也有話說。他表示不要被建築照片或建築雜誌上的圖片給騙了,都市設計比建築物本身來的重要。

如果讀者對都市設計有興趣,一定要閱讀的一本書,是珍‧雅克布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珍‧雅克布不是建築專業,但她這本在1961年出版的書,迄今仍是對都市計畫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她寫這本書的背景,是有感於二戰後美國的都市計畫逐漸摧毀鄰里相聞的都市,改而興建單一、無趣的現代主義房舍。

讀畢這則紐約時報的文章,不知道您對台灣主要城市的建築滿意程度為何?這篇文章結尾提供了一個建築諺語給讀者參考:「建築師無法埋葬他們的錯誤」,若是英國通過夷平醜樓的法律,這句諺語就會重寫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132&aid=105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