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熱烈的三民主義
市長:泥土‧‧‧郭譽孚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熱烈的三民主義】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兩營賣台論‧‧‧
 瀏覽952|回應0推薦0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泥人的兩營「賣台論」,除了表明「八田與一神話」把台灣人的尊嚴賣掉了,請大家再看一次,細看──

其一

我們苦命的台灣人還為了那位號稱「農經權威」的李前總統的無知,就必須在心上永遠都梗著嘉南大圳那一萬六千公里的水渠的沉重維護費,而讚美那在紙上畫起來簡單的三萬分之一度的設計圖麼?

想想看──我們的島嶼在地震帶上,那樣的設計使我們必須承受多麼沉重的保養和維修工作,從前是強迫農民無日無夜、無寒暑地責任制;現在則是我們全民稅金每年不斷負擔的水利費‧‧‧

看看在我們寶島「非嘉南平原」的農民們的辛苦‧‧‧

宜蘭游錫方方土先生的自傳,一般農民們是

以二期稻作為例,為了趕六月天播種,凌晨四點就要起來犁田,否則會來不及插秧。‧‧‧挑秧費力,插秧難學。‧‧‧此外為了讓圳溝的水流入自家的田,還要在『擋門頭』〈水閘門〉顧水‧‧‧連睡覺都要守候在旁邊。」

看高雄旗美女作家六月在其『農家妹子』一書中的回憶

「‧‧‧跪在水田中爬行〈有些地區是彎腰做的〉,開始用手拔除長在秧苗邊的雜草,然後把除下的草埋進泥土中。搓草工作無論在夏天或冬天都很受罪,夏天日頭赤炎炎冬天冷颼颼還有水蛭隨時吸附到大腿上吸血。‧‧‧」

再看前高雄市農田水利會的盧榮祥會長的描述

「颱風來時人們躲在家中,但水利會員工要在外面工作‧‧‧在第一期作是大熱天,人家在享受冷氣,而水利會員工要受日曬之苦,夜晚又要執行押水工作,可說是非常辛苦。」

最後,看我們中部農家出身的企業家興農集團董事長楊天發的農家生活回憶:

「自第一期收割到第二期耙草完成,約五六十天。這近兩個月的時間,農民完全沒有休息的時刻,不斷地工作著。……這五六十天內,就是所謂的農忙期間……每天工作時數都超過十四小時,……為了在農忙期完成工作,農民體力消耗極大,很多農友就因體力透支而無法支撐下去,有的人生病而無力工作,未在期限內完成所有事情,影響第二期收成很大。這也是為什麼佃農愈來愈貧困的主要原因。也因此,許多農民在農忙期不得不拼命地工作,…就好像在賭命一樣。」

以上的例子,所顯示出來的是在「嘉南平原」以外的一般農民生活,‧‧‧在一般的水渠灌溉之下‧‧‧

這就是我們「嘉南地區」的農民,在日據時期,他們自身不知道的自家的水道容易淤塞或損毀的理由,是由於坡度不足〈三萬分之一度〉和地震頻繁,但卻由於保甲制度的強制,而必須比其他地區農民負擔更多的勞動力與精神,也因此就難怪日據下的「平均死亡年齡」在產業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會反而下降盤旋了‧‧‧在國府時期今天,八田與一該一錯誤設計下的所有龐大的漏洞,就要由國家或社會以人民的稅金來不斷填補了‧‧‧

如此,是否網友們就知道為何金溥聰先生訪嘉南水利會時,楊會長怎會提起水利會所需要補助的經費了‧‧‧

那就是2010年六月的一則名為「金溥聰訪嘉南農田水利會 賣力固椿」的新聞,其中稱

「楊明風則表示,國民黨是執政黨,他有藉機委請金溥聰反映,水利會經費不足,需要政府補助,並寬列水利建設相關預算,在水資源調度上,官方與水利會都要全力以赴。」中評社台南6月10日電(記者 趙家麟)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0 14:36:51

請問這真是台灣光復後,八田與一留下的水利建設,還是造福很多台灣人嗎?

其二、

通常任何一樣設計,我們不能給予不合其時代背景的或者過於高遠的標準;尤其對於工程能力而言,科技的進步差別太多了‧‧‧日據時代八田與一的傑作嘉南大圳是怎樣的一個工程?──當年大約沒有一個台灣人看過那設計圖,更不要說去監工了,一切就看當年的設計與監造人的實際工程能力了‧‧‧

我們知道,當年嘉南大圳施工時,發生過隧道崩塌的問題慘死者五十多人──他完全沒有為缺乏對工人職前訓練的自責,只有怪罪工地負責人挖到石油沒有通知他;又發生拒絕專家履勘批評問題──對於總督府請美國專家來勘查,他以國家顏面為名,拒絕接受意見;結果當該工程完工不到半年,在先後兩次普通地震〈3.5級〉中,就重複地把烏山頭水庫震破了330尺;還有估計錯誤的問題──由於「超過了原先預想的‧‧‧每年以兩倍以上的速度劉進珊瑚潭內」,以致1930年完工後,到1936年竟然其容量已被淤積了十分之一當然,還有嫌施工上過於浪費之類的問題。

經過請教畢業於台大大地工程方面的網友,據稱,以當年東京帝國大學的水準言,或許確實不能太要求‧‧‧但是對於嘉南大圳工程渠道的內面工程,竟然沒有進行言,其問題則太離奇了‧‧‧史實是在戰後國府維修時才發現的;當時的正式報導可見於台灣水利專刊‧‧‧請細看,史實如此‧‧‧

「‧‧‧根據實際調查分析,該項土渠每年損失之水量,約在總供水量百分之四十以上,幾與烏山頭水庫之蓄水量相等。如加築內面工,則每年可節省水量約104,000,000立方公尺,不但該灌溉區目前缺水情形,可大為緩和,更可將節餘之水量移作增加雜作灌溉及擴充水道灌溉之用,效益至宏」〈可詳見於本文末之貼圖「台灣水利」專文「近十五年來的台灣水利建設」,鄧先仁著,所附之照片與說明〉

渠道沒有水泥做內面工程,怎能不漏水?這內面工程是那麼難設計嗎?八田大工程師的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

真是當年後藤新平那著名的所謂

其所招來必然的弊病,卻是不可使之為他國所聞,亦不可令使台灣新附之民所窺知……」〈可見於日本殖民政策一斑」,後藤新平著,1921年版,頁50。引自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公司,頁273。〉

以至於日據下我台人雖有「台奸」〈請注意,不是泛稱的「皇民」〉出賣同胞而與日人親近,但是日據下,我台人真正成為可以經手我台人各種統計資料的行政主官者,為何簡直沒有!

相反的,我們只能偶而聽到如我台灣人文學家,日據下曾任新聞記者的吳濁流提岀偽造稻米產量的故事;那著名的所謂:

為迎合當局,計劃自己能夠發跡,對於各街庄的稻穀競爭,採用作弊的方式,經常獲得第一名的成績。……審查委員來時,他就準備豐富的酒菜,請委員大吃大喝,這個時候他就暗中從他處拿來稻穀放入……」〈可見於「台灣連翹」,吳濁流著,草根出版社,1995年出版,頁121。〉

換言之,日據下的稻米增產資料真是可信的麼‧‧‧?

想想看,當年〈1939年〉小林躋造總督對於日人所透露的──

帝國在今後必須將台灣置於良好的指導之下,然全台灣五百五十萬人口之中,內地人只佔三十萬,即十七分之一的比例。我認為必須將內地人增加到一成的比例。因為若想讓內地人居於指導者的立場,只有十七分之一的人口是不足的。而且由於內地人和本島人無法在資本和勞力上競爭,故只能以大資本及優越的技術才能長保指導者的地位。為了達成此一目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台灣工業化。如此,每一台機器配合著一名日本人,台灣終將工業化、日本化,帝國也將鞏固其南方政策之基礎。」〈引自「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林繼文著,稻鄉出版社印行,頁108-109。〉

是否,其實我們應該由日據初期日本人對於我先民的「殺戮攘逐」,「使無噍類」之政策,一以貫之地思考,就難怪八田先生要那樣苛毒地設計我們不幸的先民了‧‧‧〈日據初期被淹沒的那段日人殺戮我先民的歷史,其詳情請看拙著「應以史實更正教科書的相關部分」,其簡要可見於泥人格子「日本人應該向我台灣先民認罪〈之一〉」http://blog.udn.com/h1234567am/4345734

相反的,史實應該是戰後在美國監督下農復會的統計資料才是真正可信的‧‧‧才有我們米倉的嘉南平原啊!

國府當年是做錯了些事,但是確實也曾經有這些苦勞──

國府今天為何要把這個功勞,用鼓吹「八田神話」的方式,推出去?

泥人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可以說是「賣台」啊‧‧‧

因為,泥人認為──

人類的資產有兩種,都是我們的祖先所遺留下來,鮮血、寶汗、淚液與在日據下產業進步中竟縮短其生命所換取來‧‧‧

部分是物質的,部分是精神的,他們也是互相滲透的;

八田神話是個很好的例子,高度頌揚八田,無形中無視於我們祖先的血淚經驗‧‧‧那是「出賣」了什麼?

為何不將之仔細剖析,讓我們所有學子與同胞一夕之間,就能由祖先的血淚中學得世事的真相‧‧‧由先民處傳承一種能啟導「頑夫廉,懦夫立志」的力量‧‧‧

學得非一分努力,非投身研究,就可能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的世局與必須努力不懈的人生認知?

泥人認為,那是我們先民留下來的重要遺產‧‧‧不要混混噩噩下去啊‧‧‧〈詳細專論可見於拙著「應以史實更正教科書的相關部分」,近五萬字〉

未完‧‧‧

由於一面在研究整理台灣日據教育史,一面想要貼新資料,頗為費事,今天就貼到這裡‧‧‧再見,我可敬的網友們。

感謝您的光臨。

泥土敬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127&aid=465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