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中梵建交存在最關鍵的第三條件
2006.04.24 今日晚報 中央社
新任天主教樞機主教陳日君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中梵建交的真正阻力,不在於梵蒂岡跟台灣的邦交或主教任命權,而是北京不肯放棄對中國教會運作的控制權。
陳日君指出,在中梵建交問題上,北京所提出的兩大條件,包括教廷任命主教權以及與台灣斷交,這兩個條件已沒有什麼大問題,最關鍵的其實是較少提到的第三項條件,就是中國堅持繼續控制教會運作。
他以中國教會最高權力機構「天主教代表大會」作例子,說明鮮為外人所知的中國政府控制力。
陳日君表示,代表大會數年開一次,由主教、神父、修女、及教友代表組成。開會時,主教神父修女坐在一邊,對面則整排都是共產黨幹部,看著他們開會。選主席、副主席時都說出名字,然後問大家是不是選這個人,「大家一起拍手說是是是,因為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政府要的人選,誰敢說不?」
陳日君認為,中國不願意交出控制權,無論目前情況如何改善,都不是真正的宗教自由。就像被一條很長的繩子綁著的狗,仍可以在很大的範圍內走,但始終是被綁著的,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對於提及二零零八年中梵建交,他澄清說,這只是舉例,他並不能確定,建交可以瞬間來臨,也可久久沒有進展,要看中國政府是否「看得通」。
陳日君四月底啟程赴梵蒂岡商討中梵建交的具體問題之前,可能會與北京在香港的中央聯絡辦公室官員會面,瞭解他們的看法。此外,他透露,這次並非與教宗單獨會面,而是與負責中梵建交問題的成員開會。
./////////////////////
主教任命意見相左 中國與梵蒂岡關係現齟齬

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
對於梵蒂岡要求中國推遲馬英林的主教任命,中國外交部今天表示,梵蒂岡對中國天主教會任命馬英林為昆明郊區主教的批評是「沒有根據的」。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這項任命得到中國天主教神職人員和教徒的一致接受。
聲明呼籲梵蒂岡尊重中國天主教會、廣大教徒和神職人員的意願,為改善中國和梵蒂岡關係創造良好的氣氛。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雲南省昆明教區,今天為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馬英林舉行主教祝聖儀式。
四十歲的馬英林曾任河北省邢台教區神父,一九九八年起擔任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表示,中國和梵蒂岡沒有外交關係,馬英林的任命與羅馬教廷無關。他說,梵蒂岡沒有反對,中國因此繼續進行任命馬英林的事宜。
劉柏年稍早曾表示,神職人員和教區居民代表一致推舉馬英林為主教,梵蒂岡應該尊重中國教會的決定,不要作出干預。
香港教區樞機主教陳日君今天說,梵蒂岡還沒有對馬英林的任命作出最後評估,只是希望推遲他的任命,而不是取消。
陳日君表示,教廷經香港去函中國政府,表明馬英林的任命案未經梵蒂岡授權,強制神職人員接受主教職務,猶如破壞中梵建交談判氣氛,希望中國阻止祝聖禮式。
專門報導教會消息的「亞洲新聞通訊社」報導,梵蒂岡以馬英林經驗不足及與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關係密切為由,不支持任命他為昆明教區主教,並要求中國推遲馬英林的主教祝聖儀式,以便對馬英林的任命進行討論。
分析人士說,這項未獲梵蒂岡認可的任命,可能損害北京與教廷近日出現的和解,顯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與梵蒂岡在推舉主教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2006/04/30 中央社】
=============================
梵蒂岡若仍存有以教皇權力介入中國天主教的念頭
乃教廷想在中國與中國的天主教教民建立梵蒂岡國的內政關係
若屬如此
中國何須要建立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自找麻煩
建交可以瞬間來臨,也可久久沒有進展,也要看梵蒂岡國政府是否「看得通」
中國當然不許外國〔政教勢力〕來控制中國的天主教教會
老子曰:道遠而險. 高子註:登高臨遠低浮雲 尋幽探險明道路
本文於 2006/05/02 11:35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