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觀點獨白
市長:狂老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觀點獨白】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銷售員之死」與劇作家之死
2005/02/12 13:11 瀏覽2,708|回應1推薦4

狂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B
faith信心
慕亞
狂老

「銷售員之死」作者 劇作家亞瑟‧米勒辭世
編譯王麗娟/綜合十一日報導
///////////////////////

長期與癌症對抗的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十日不敵病魔病逝於康乃狄克的家中,享年八十九。

米勒為普利茲獎的得獎劇作家,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為「銷售員之死」,劇中人物威利‧洛曼象徵美國夢的幻滅。一九九九年,這項作品贏得「東尼獎」的最佳劇本獎。米勒的作品一再重複家庭、道德‧個人責任的主題,也一再強調美國社會的分崩離析狀態。

他在一九八八年的訪談中說:「許多我的工作是以我們所屬的地方為中心,如果真有生命根源的話。現代人的家庭破裂居多,人們也不再久居一地。混亂可能是我們不安的原因之一,它讓我們失去永恆感。」

米勒成名極早,一九四九年即因「銷售員之死」贏得普利茲獎,時年卅三。

米勒的前妻是瑪麗蓮夢露,雖然一再強調與他與「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結婚,不是為了打知名度,兩人一九五六年結婚時,讓他的名氣更為響亮。

【2005/02/12 聯合報】
//////////////////////////

記得曾買過他的書 早年的今日世界出版的中譯本
書名是「推銷員之死」 也不知道放到那個角落了

米勒有沒有用瑪麗蓮夢露〔推銷〕自己 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從新聞報導看來 他自己的死還是離不了瑪麗蓮夢露
仍是瑪麗蓮夢露〔推銷〕了他的死........

所以劇作家之死最終也是「銷售員之死」 
而又被死掉的前妻瑪麗蓮夢露〔推銷〕掉了
遇上名女人 是劇作家米勒人生中的榮幸 還是悲哀
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吧!

人生如劇作 劇作如人生 有時真的蠻諷刺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098&aid=1148357
 回應文章
從《推銷員之死》看人性光輝
2005/02/13 16:51 推薦4


慕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Vi
狂老
likolalo
ray35

從《推銷員之死》看人性光輝

 

  美國當代劇作家亞瑟‧米勒的劇作《推銷員之死》於一九四九年二月十日在紐約百老匯首演,此後隨即在世界各地上演至今不衰;也被改編開拍成電影或電視。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一間公寓小房子裡。男主角名叫威利‧諾曼,一個從事推銷工作將近有三十多年的人,發現自己不再適合做這份工作了。他有嚴重的妄想症,常常一個人在房子裡,就演起起他從前的故事——光榮史蹟。大兒子比夫,由於十多年前和父親間一場不為人知的衝突,而離家出走,獨自在江湖中闖蕩。但由於他幼時被父親養成偷竊的習慣(不禁止,又有點鼓勵),因而進出牢獄多次,一直找不到好工作。這次返家,才發現父親已老,且病得不輕。兩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中發現彼此之間的愛,但就在威利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恨他之後,毅然選擇了撞車自殺的路,只是為兒子帶來鉅額保險金。

  劇中,處處可見人性的複雜及虛偽。父親在家人面前的自我膨脹,使兒子在得知父親其實沒那麼偉大,甚至養小老婆之後,瀕臨崩潰而離家,開始存著報復心態自暴自棄。然而,大兒子自己及小兒子在這樣的教育下,一樣有說謊的習慣,裡外不一。 矛盾與衝突是形成戲劇的高潮,是構成悲劇的元素之一。

  《推銷員之死》的成功不只這樣,米勒還運用時空交錯的技巧來引述他的過往雲煙,這也是該劇成功之處。 亞瑟‧米勒(1915-2005)是近代美國首屈一指的劇作家,一般認為米勒的劇作風格與易卜生(Henrik Ibsen)的寫實主義風格一脈相承。他以劇作《我的諸子》(All My Sons, 1947)一舉成名,但最為人熟悉的自然是他於1949年創作的《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許多人認為它是戰後美國的最本佳劇本,此劇亦令米勒羸得1949年的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推銷員之死》可視為現代戲劇的經典作品,它亦令現代戲劇界重新探討自古希臘及莎士比亞時代以來已根深柢固的悲劇意識。《推銷員之死》描述主角威利要出人頭地的欲望,但利慾薰心卻帶領他步向滅亡,有人認為雖然劇中有著深刻的悲痛情懷,但主角威利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推銷員,缺乏像伊狄帕斯或美狄亞般從高貴的身份隕落那種悲劇意識,但米勒則認為當角色是在犧牲自己,不管其身份如何,那種尊貴的情操也可以構成悲劇的。

  劇場不斷地探索與挑戰人性,發揚人性的善與惡,透過劇場的表演展現出更深一層的人性,使人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人性的深度及其層次。尤其是悲劇的構成,更能使人體會出這難能可貴的人性光輝。

  《推銷員之死》無疑是悲喜劇的最佳代表作!就連單飛負笈法國研究歐洲戲劇的慕亞,都要向美國當代劇作家亞瑟‧米勒致上最高的敬意!

慕亞 2005/2/13


Be Veg, in peace and caring. 愛所有眾生如己

我是住在地球的慕亞Moya

本文於 2005/08/12 13:57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098&aid=11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