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感化與同化的再奠基〈1919~1932〉
第二節、「再奠基」, 當時我台灣社會生活的實際
其三、 島內外政治運動的興起
本期接續在前期的「台灣同化會」活動之後,歷經慘烈的噍吧哖事件之打擊,稍後雖然日人的統治曾經略有節制,但很快又嚴酷起來,那是前述曾在情治界著名的明石總督上台後之情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島內的文化運動本已不易發生,政治運動更是不可能發生的;然而,如前述,終究前述的社會覺醒運動還是發生了。然而,它們是怎樣發生與發展的──並且竟然能夠發展到在該會的各種活動,竟能讓平素宰制地方的日警感到相當大的壓力──據稱其效果已經到了「一個地方如果曾經開過文化講演那個地方就可視為響應文化派的地方」 的程度。印證日本警方當時對於該會的紀錄所稱「表面偽裝穩健合法,裡面則暗示新結成的文化協會所隱藏的意圖」,我們來看當時的實際情況。 1924年底,文協指導部沒有積極的投入此「治警事件」初審無罪後的大眾活動;故左翼青年批判文協稱「因反動土著資產階級之敗北而獲得勝利之土著大資產階級……他們如往年照例機械地,除日益奔走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舉行夏季大學之外,對於業已超越過其前面的大眾之前進,只是無關心地予以觀望而已。」 ,因而指文協為「如在冬眠狀態」 。
於是,在該會有降筆會抗日背景的蔣渭水與無政府主義背景的連溫卿 以及漢學基礎深厚,早稻田政經門畢業生王敏川 的支持下,我島社會成立了主張積極接受大眾化的台北青年會、台北青年讀書會、台北無產青年會,是為日後孕育與實踐台灣左翼思想的搖籃。
今日我們在日人的史述中,對於當年島上政治運動的發生,可以見到這樣的說法──
「台灣人的政治運動之所以逐漸興盛,與對待台灣知識分子仍有明顯差別待遇這點有極大關連。……優秀的台灣人紛紛擠向中等學校的窄門,然而,選拔標準卻有民族歧視。教育當局認為,台灣人在家使用台語,在公學校才與日本人用相同的語言考試,學習能力有所差異是理所當然,也因此不易被錄取。而日本家庭為了入學考試,全家人共同協力配合,台灣人子弟比較起來便顯得準備不夠充分。對此,民族運動家要求:確保一定名額給語言上有障礙的台灣人,且讓特定數量的台灣人子弟入學。然而此番言論遭到當局駁斥:讓未達到錄取標準的人入學,豈不讓中等教育的品質下滑。」
當局的說法,原來如此;但史實若真的只是如此,政治運動的需求怎會越來越強烈呢?
此僅將此期的政治運動主要發展,分為六三法撤廢與台灣議會期成運動、台灣民眾黨、台灣農民組合,以及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的起落等四部份: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