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感化與同化的再奠基〈1919~1932〉 第二節、「再奠基」, 當時我台灣社會生活的實際
其二 社會覺醒的運動
三、「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發展
1921年,台中州十位街庄長聯名向高舉改革口號的田總督提出「保甲制度撤廢建議書」;無效。而依田的該改革口號而成立的所謂「評議會」,對於總督府的宰制竟毫無制衡作用。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有濃厚抗議色彩,主張「日華親善」自為橋梁的「台灣文化協會」在該年10月17日,自動在新口號聲中成立了 。
眾推1914年「台灣同化會」時期我台人領袖、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領銜人林獻堂為總理,開業醫師蔣渭水與在同化會時代,因參加該會活動而被總督府免職的教師蔡培火為專務理事。
當時該會的專務理事蔣渭水自述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動機,開口便說是「台灣人負有做媒介日華親善的使命」,該主張的內涵,誠如葉榮鐘在其大作中所指出:
「在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日華親善』的涵義,台灣人所說的和日本人所說的,內容不盡相同。在日據時期台灣人對祖國講好話固不可以,表示關切也是犯忌諱的。所以『日華親善』四個字是台灣人對於祖國懷抱滿腔孺慕的心情所可能表現的極限。因此,這句日人的口頭禪,由台灣人的嘴裡講出來,其涵義比較字面上的意義,就更加複雜更加微妙了。有時候還能夠包藏一種對日本人的譴責甚至表示抗議的意思。……因為理論上既要親善就不應該侵略,現在恣意侵略還配談親善!」
再看在該會會報第一號中,蔣當時所描述日殖下的社會情境──
「道德敗壞、人心刻薄、物質欲望強烈、缺乏精神生活、風俗醜態、迷信很深、深思不遠、缺乏講衛生、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只會爭眼前小利益、智力淺薄、不知立永久大計、虛榮、恬不知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濃、完全無朝氣。」
我們由該文題為「臨床講義──對名叫台灣的患者的診斷」:以及其中患者個人資料裡,在「遺傳」與「素質」項下的描述是 「有黃帝、周公、孔子、孟子等的血統,遺傳性很明顯。」 「因為是前記聖賢的後裔,故有強健天資、聰明的素質。」 而在該診斷書的「原因」項下,則判斷其病因為「知識營養不良症」;該文最後,對應於前述種種,列出名為「處方」的對策;其內容為
「受正規學校教育 極重 要補習教育 極重 進幼兒園 極重 設圖書館 極重 讀報社 極重」
在該文中,我們簡直完全沒有看到作者對於日本殖民統治提出直接的批判,但是,顯然的,在日據統治已經25年之後,上述種種不堪的情境,誰應該負責該「營養不良」的結果,顯然讀者必然自有可以歸責的答案。
在本期中。該會的活動力頗高 ,同時,1923年四月,原本評論性的「台灣月刊」獲准改月刊為「台灣民報」週刊,可以兼具報導與評論的功能 ;總之,雖殖民統治者對兩者都採取了極為嚴苛的管制方式。
例如,社運活動與報章的出刊一樣,都採取事先審查制;不過,在公眾集會上,除了事先必須獲得警方對於人、事、地的核可外,更有不得在戶外舉行集會,以及所有公開講演都必須在事前幾天提出演講稿〈當時稱為「腳本」〉,由警方審核 ,演講時若有逸出腳本的說詞,警方有權立刻中止講演的限制。
能通過審核的腳本,必定是能夠與官方說法相近的,可以為官方利用的論述 。〈此處腳註,見文末〉。
然而,該類活動相當受到地方歡迎;據稱,該活動在1925年,已成為風氣,各地領導者以辦講演會為對社會之服務成績;至1926年則達到最高潮,當時,東台灣與澎湖不計,全年文化講演會舉辦達三百餘次。
總之,如前述,該會到1927年前後,終於不能不在日人的分化手段與時代浪潮中分裂,而造成社會進步力量內耗的情況,然而,它對於社會已產生相當的影響,實在對我先民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