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一本專介紹別人寫的「閱讀筆記」
對我常寫讀後感的讀者來說,確實幫助很大!
既然要讀出所以然來,就不能只是隨隨便便瞎寫,這樣有寫跟沒寫是一樣的意思。
書能寫成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要在能融入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理解讀者立場的作家,本來就不多,
如要讀者愛不釋卷,恐怕要費一番力氣,
作家負責寫書,而讀者的天職就是把好書讀出意思來,這才不枉費作者一片苦心。
文學跟文化視野有何種關連?
在中西方彼此融合的許多年之後,現代人對於文學的喜好是否有更勝以往?
多半是在相關學術領域裡有所專精的學者才為對此有更深的體會與學習,
反而就一般讀者來說,文學無形是一種難以入門的東西,
怪不得,現在的人閱讀的時間愈來愈少,太過咬文嚼字的東西,絕口不提,也懶得提了。
我當然也有看不懂的書款,不過也不會因而放棄對閱讀的渴求,
因為一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了,
這種事真的會發生,習慣把閱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若能不能持續,不進則退。
文學是創作的形式,也是文化發展的過程。
當人懂得用文字進行各種創作,就代表著人類文明的行進,已有多重風貌的展現,
不單是詩詞戲曲或古典文學,與人文對話的方式,不同時代便有不同的演進與代表作。
思想經年累月,各種文化的衝擊下,文學更顯多變,且易於親近。
當中有一種文體,叫「日記」
你常寫日記嗎?
日記可有文獻的價值,在於歷史有何對照之處?
如果你寫的僅是一些瑣碎,自然能參考的價值計只僅限於個人,無關宏旨。
在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中,日記佔有相當比例,
換言之,如果日記的取材自歷史,其價值不言可喻。
通俗讀本,也可以是文學,
不可諱言的是,當一般人都能輕鬆閱讀的書款,有助於流通性,對於閱讀的認知也就此立足,
若不是給一般社會大眾所閱讀,這樣的讀本,通常也只能受限於某些特定的學術界;
文學創作與思想,互為表裡,
好的文學,確實令人玩味,一讀再讀的樂趣無窮。
無論是舊作或新作,都有其閱讀的市場,
相較之下,現代人對於閱讀的偏好,往往歷史的包袱過重,難受青睞。
慶幸的是,有些文學作品,確實深具文化內涵,
不單詳實記錄了當代的文化背景與人文民情,更有研究的價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