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金鐘獎剛落幕,對於哪個人該得獎,每個人心中各有一把尺,
演員最該在意的不是獎的本身,而是在於表演藝術的精益求精,
也許評審給獎的標準,引起爭議,
但無論如何,演員的功課是一輩子的事,哪在乎那幾個小時的頒獎典禮。
得獎,可以讓演員受到肯定,固然是好事,
但萬一不得獎,就忘了演員的本份,那實在本末倒置了。
男女主角之分,演技拼高低,還不如回歸本質,
這本書,給了我閱讀的興趣──到底表演是什麼東東?
表演有三七法則~三分天分,七分紀律。
不過演藝圈八卦盛傳,絕非空穴來風,無風不起浪,
真有本事的演員,就不會一天到晚炒新聞,炒知名度,有的沒的,
醜聞被揭發,一來急於開記者會忙於澄清,說話比起演戲更入木三分,
到底演藝圈是什麼?
擔心狗仔亂寫亂報,為何自己不多加注意身為「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以免招來非議。
演出某種角色,須經揣摩還有不斷地嘗試:從生澀到熟練,一個演員的養成訓練,
絕不是表面那樣說說笑笑就能練就的事,以為演員這行飯,很好捧!?
結果演員無法進入角色之中,成了不入流的演員,本分沒做好,其他就別談了。
生活充滿各種素材,有人不用演,就已經是狠角色,
辨識度高,言行舉止就是活脫脫的人,有名有姓,有性格,更有戲劇張力,
生活的舞台非這樣的人不能成就一齣好戲。
表演需要劇本。
劇本裡有所需要的角色。
對白讓表演更加生動。
該書以嚴謹的方式開始深掘一知名劇本《求證》與表演之間的各種關係,
劇本本身的結構,演員名單,還有角色間的深入探討,實在值得一讀。
表演可是一門深入的學問,可不是賣弄色相或炒炒新聞就可以勝任。
說自己是一名好演員,不如讓戲劇自己來說話,
沒有成功的劇本,演員不專業,如何成就一齣好戲,實在難講。
表演要好看,除了演員本身的能力能否得以全部發揮外,
劇本仍是舉足輕重。
好劇本一演再演,就是看不膩,也讓演員過足了戲癮,這是戲劇界值得慶賀之事。
演員有更重要的任務需要完成,
如對劇本內的角色,瞭解不深入,表演恐要開天窗,忘了自己擔綱的角色,
等於是沒進入狀況,讓演出大打折扣,
不單是演員個人的失誤,也是所有劇組的失誤。
演員要進入角色時,需要認同角色,而角色本身有故事張力,可有更好的表現,
這樣的訓練,需要專業以上的素養與經驗的累積。
導演必須指導演員,讓角色在演員探尋之中,為其定位,建立出完整的形象與輪廓。
觀眾之福,是因為一齣好戲,
這戲裡戲外,交織出的澎湃情感,非三言兩語可比擬。
功課,要做足;演員的生命,因戲劇更顯清晰立體。
生活這劇本,你如何演繹?
少了認真與思考,軀殼就只是軀殼,談不上精彩,更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