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自相矛盾的心理,由來已久,這已是公開的秘密,
多重面向的自我,需要經過找尋,從否定與肯定中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隨著年紀增長,界線也就不那麼明顯,反而有撥雲見日之感
希冀做自己,又沒辦法不去討好旁人的心態,
每個人多所掙扎,徬徨無助,皆是過程。
困惑成了問題,人們習慣簡化,
當中有太多不可置信的因素,悄悄把事發經過省略,剩餘的就是結果。
這是一本「心理學」探討的書。
文字,赤裸裸的,
將內心存疑或以病發的精神狀態作為平台,
讓讀者有機會了解精神層面又深及內心世界的真實面貌,
毫無避諱,讓我也極度震撼。
從閱讀也同時呼應我自己真實生活,兩邊的世界,截然不同。
精神正常與否,需要透過病因的診斷為依據,才好判別,
一般人很難不用「精神病患(病人)的角度」
去看待與我們活在相同世界,卻存有奇特邏輯的思緒的人。
生命經驗,非常難得!
每個人經歷不同事件,內化成自我需求與情緒作用,
我不知道你何以不受激繼續保有平日該有的表現,毫無反常!?
病,從何而來?
看不見的症狀,需要驗證,
那麼看得見的已知,治療以外的東西,挑戰高大。
人們會說看得見的,叫「事實」
如有一物是你不得見,卻真實存在,你又如何看待?
預設立場,使人易推論,
討論與舉證,反正了最有力的說詞,
看不出哪裡不對勁?
人的世界,何其多變,
就變化的本質,我們只是在拖延……
「物極必反」的成因,翻轉了我們對諸事的見解,有了一定的認知,
不是最好,就是最壞的兩種極端,
用於信仰,忠於神祇,改以虔誠;
那麼,惡事必做的奉行者,則被視為罪惡,
兩種對於不同價值觀的崇拜,各有所好,
只是一方成了神聖;另一方則以定罪論。
欲加與對立的一方,就有可能帶出極大的落差,
衷和以上條件,便能達成某種共識,加以規範的結果,
並不能根除,卻能暫解彼此衝突的情況,再次發生。
改變作法,對於問題的解決,演生出一套新的法則,
方法不一樣了,針對問題的本身,還是一樣存在。
心裡疾病,並不能以此類推,
病理上,專業凌駕一切,包括病人自身的感受,似乎未蒙其利,反而加劇。
不藥而癒的神話,並無被迫或壓抑,先得以釋出某種同理心,才能更進一步。
問題與真相間的互動為何,定有解決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