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是愈讀愈有趣了。
原來所謂的人才需要懂的變通,而非只專注於自身專業領域。
大腦已知是人類專司思考與情感兩種截然不同的運作器官,
這與先天智商高低並不分別,
而是在學習這區塊上如何求得突破,
將具邏輯與創新彼此分工,學習可以更多元。
一人身兼不只一種的思考模式,現今各行各業裡多的是這樣的人才。
專才,已不適用;因為各種專業的融合,需要更多的串連,
如果只是死守著知識的原理,是無法再更上層樓,
就像式微的西陽工業,少了創新,難以與市場的多變對抗。
單從我們日常生活裡可以看到的商品,即便是同一種商品,也有不同品牌,
眾多選擇中,往往最能抓住消費大眾心理的商品,很有故事性,更具同理心,
而非只是價格或功能取勝。
事實上,在人身上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因為只是學習一種專業,很難符合未來的需求,更可能受限於死板或者框架,
那些長久不衰的品牌,往往有自己的歷史,更有自己的故事。
人腦學習區塊的整合,是學習的核心,也是基礎(左腦與右腦,必須整合)
怪不得有愈來愈多人,懂的透過各樣的學習,來強化自己在專業上的不足。
你相信嗎?──直覺也是學習上大躍進的一部分,
往往不大會去思考,就立即採取行動,效果十分驚人!
人太常習慣熟知的事物,不知變通,
這樣的人很難有競爭力,更不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性如果有了想像力,那更加如虎添翼,
因為你開始明白能力始於想像和發明,
沒有這樣的天馬行空,直覺出不來,被更多的推論所限,
難有空間發展,視野也跟著受困。
未來會怎樣,我們都不知道?
看似不同的訊息,卻是彼此相關,只要我們善用人的直覺。
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認為你是什麼?」
腦筋過於僵化的人,恐怕必須依賴大量的資訊加以解讀,
並且根據現況符合實情字斟句酌的回答,
這樣的答案相信毫無趣味,更無故事精采,
聽的人想打瞌睡以外,自己都沒有分享的熱情了。
反觀,你如何讓這問題像故事一樣,令人期待?
學習需要循序漸進,更需要熱情加已輔佐,才有機會成才,
這熱情是在不同領域間整合不同的能力,這未必是種缺憾,
反而能從解決問題的層次提升,看見未來的需求;
發明一種東西,可能需要多年實驗成果的累積;但懂得舉一反三,才最高竿。
單向思考,如同超時工作,因為會疲態盡現,也了無新意,
如同左腦的學習,只能把單一知識化為某種制式的理論,
雖有進展,卻已經不堪負荷。
右腦可以是任何一種與僵化規則完全不同的領域。
它的特性便是多變,
帶有細膩觀察,豐厚的情感取向,感受事物之強烈,
亦如詩人口中的句子,特別有韻味。
整體,才是學習的終旨與目的,意義非凡。
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多時候是自我發現時的各類相對關係得以印證。
書中以「自畫像」比喻未來人才,果真達到整體效果,
讓人不再只是著眼於單一專長,枯躁乏味,更多了可塑性──
回歸學習本身,饒富趣味,這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