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還活著,這也代表著我無時不被從小的教養所影響著!
如果人生必須有使命感,那麼最棒的三項成就,應該就是:工作、友情以及親密關係。
小時候不能理解的事,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判別,
到了成年,很多事就算不被旁人點破,自己也都明白。
要是你超過了十八歲,常有疑問干擾你,
那正表示你對於生命裡的這三項任務,並沒有徹底釐清;
簡單說來,你可能工作、友情、親密關係,沒有一樣令你滿意,所以問題一堆。
談及父母,我們都沒有選擇權,
不過在接受人生各階段洗禮的過程中,我們卻有能力取捨其他。
人一旦離開母親的子宮,所有事都得獨自面對,承擔所有;因為是自己的事?!
還記得自己是怎麼長大的嗎?
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
就算你身不由己,必須寄人籬下,
照樣需要成人照顧你到長大;
這段期間,你所見所聞都是在為將來的成年生涯預作準備。
父母是書裡的要角,沒有子女,父母無法成為父母。
換言之,父母背後的推手就是子女──親子關係如何?
家很重要,成員亦然。
萬物都有繁衍下一代的渴求與本能,
因為生命會結束,同樣也能創造生命,所以代代相傳的影響,無不根深柢固。
跟父母見面的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無論是問候語或者口頭禪,總不能無言以對,
要是這已成為常態,那麼家庭氛圍,恐怕是有心結難解。
回顧小時候,以及升格為父母親的那一刻,
才能把事情還諸真相,將親子關係裡的始末說分明。
父母是子女的學習的對象,
如果你有哪一點像爸爸或媽媽,那都是家裡帶出的影響,
不能說全部,起碼在自己成年前的「人格養成」,父母的教養就是關鍵所在。
愛,是一種微妙的機制,開關皆由人來決定。
父母若不把愛當成餵養子女的心靈飲食補足,
子女如何在能在成年後以同樣的方式待人處世?
知識上的學問可以死記;但愛唯獨需要活學活用!
死背愛的教條,多半與不適當的管教有關。
滋事體大,為人父母不可不慎,
因為子女的一生若能以愛建造,這樣的生命,會帶出更多的奇蹟。
親子有血緣上的不可分割,而情感才是這關係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