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容量是天生的;激發出各種不同的想法,則由思考領軍,
經驗會改變思索的路徑,這樣的研究就在人的決策中產生。
「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又為什麼你會那樣想?」
理性與非理性思考的兩端各有擁護者;
人因為多種面向而繁雜,真要加以剖析,這書有非常精闢的見解。
有人能以客觀,絲毫不為所動,言語沒有半點疑惑,直接而有力;
也有人必須受感覺引導,情緒才出得來,改以感性,阻斷了毫無血肉的言論。
我們講的是大腦運作時的可能情況,何時我們會用上大腦?──無時無刻。
自然而然地連結大腦各種路徑,進行各種思考的活動;
精神上,情緒主導一切。
理性上,也有另一種經驗的傳遞,改變我們原有的情緒走向,
如此波濤洶湧,對人更難以捉摸。
你可能跟我一樣好奇那「感覺」應被歸納在哪裡?
感覺已經非常普遍地融入在生活中,很難再將他分別出來,
我們會用感覺跟空氣差不多,明明存在,卻無法觸碰;因為無實體的關係。
而情緒比較像是言語和表情的結合,就能具體表現,讓人感受其中的氛圍,
看過一個人生氣時的表情,還有憤怒時會說的話,這就是情緒最直接的反應。
這分別以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隱喻大腦運作時的變化,
而其背後,有著各自鮮明的動機和目的。
思考是為了把某件事擺平,更為了表明意見時的渴求,
意味著需要「被滿足」,情緒也因而有借題發揮的空間。
認知取決於看事情的角度。
情緒易受牽引,往往帶著很多負面的能量,然而也常為此感到莫名愧疚,
太多的情緒,容易引發衝突或者不安,
至少在他人面前過分表露時,也無法因情感表達而感到滿足。
通常就事論事的人,鮮少帶著情感,陳述事實,以獨力超然的姿態現身,
因為不必把個人感覺與情感狀態付上,多少帶著保護色。
邏輯較為強烈的性格,不把事情說分明,是不會善罷干休的。
結論沒有依照規則進行,恐難服眾,
所以會特別針對特定事件加以說明或予以駁斥──推翻。
正反意見,彼此進行近身肉搏,目的不在於勝出,而是取其平衡──
大腦是個極為脆弱又極為精密的器官,我們無法簡化大腦的運作模式,
卻能從大腦各種表現的特質,找到必要留意之處與改善的空間。
事實上,思考無論是開啟或封閉,各種思考的可能性定有所發揮,
嚴格說來,這些不同路徑的思考方向相互輪替,沒有誰被誰取代,
在已知或未知的規範下,讓思考的地圖上,詳加註記,以利前進。
當我們習慣切換思考的同時,
也將最佳的可能狀況,注入新意或重新評估,找出妥善因應之道。
大腦思索是個動態的過程,隨時可能更動,
開或關都會引來巨大效應,
真要不切實際地以為大腦缺乏彈性,那往往沒有事實根據。
一個指令一個動作,電腦不就是人腦系統內化後的發明嗎?
大腦永遠不乏創意,讓人不自覺得被這奇特的構造,深深著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