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這書太有名,太多人知道,
關於作者馬奎斯的一生,相信也會引來更多的閱讀熱潮。
作者以自身背景為寫作題材是很自然的事,
寫來駕輕就熟,生活氛圍加上國家本有的獨特風土民情,
一再深化作者的筆觸,也令讀者心喜。
內戰不休、治安敗壞的環境如何使人安於生活?
四處遷移已成為常態,民生問題加上家中人口眾多,又有流行病肆虐下,
家族總有人病故或入監服刑,看似動盪之下依舊無法澆熄求生之意志。
「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在家族間流傳,即便視為禁忌,
也未消抹對愛情的渴求與自由,
愈是壓迫就愈是止不住這愛火燎遠,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更大卻潛在的威脅來自於經濟上的難題,
經常讓家族裡的年輕子女無法接受完整教育,
貧困不是一天造成的,當然也讓其他家族成員走向不同以往的命運。
當時社會階級之分極為普遍,貧富不均的問題也日益嚴重,
有錢才能有好運氣;換言之,沒錢也就只能繼續在社會底層下的污泥中討生活,
無所謂尊嚴──情感奔放的家族,人人都有一種向上的本能,
就算是命運乖舛,也不能剝奪人對感情生活的權利,
非婚生子女或者亂倫時有所聞,一切以愛為崇尚的標的,
道德根本不是什麼天大的障礙,不值一提。
權力爭奪是家族中另一特色,
因為有軍人背景,就不得不在險惡的環境覓得一席,
希冀受人敬重,使出不法手段也非極端,
只能說得上是一種對生命追求的表態,
與其受人貶低,不如使出渾身解數要眾人服我,
既蠻橫又不講理,殊不知這也是人性使然;
法律不過是暫時約束,不具威脅。
女人的地位不如男人,
所以受不平等待遇也不奇怪,主要是男人有權,女人卻只能淪為犧牲者,
體弱多病又或者不堪情感所擾,常是悲劇裡的主角,難以擺脫。
情愛導致的摧毀有如戲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愛情的神聖力量可比信仰,無堅不摧,
這也是當時為何男男女女不顧道德批判一再決志相愛的原因所在。
面對無情的社會不公抨擊,而愛則是更具密謀形式的革命,
在這樣無奇不有的國度裡,確時堪稱傳奇的一頁,
無怪乎有大師筆下那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世界,被廣大的讀者所擁戴,
不幸的角色走上絕路,也只是另一個奇妙儀式的開端,
正如作者身後那個真實家族的故事,被公諸於世,也無損及他寫作的才幹,更顯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