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再捧著原著細細品味已是慣例,
之所以這樣做,只是不想錯過閱讀的趣味。
樂在其中,需要培養,閱讀也包括其內甚或每件事都能發現其驚奇,
經過時間如同研磨的豆漿,為要汲取精華,欲速則不達喔~~
受愛所縛之人的症狀,其實生活衣食無缺,
在旁人眼裡是幸福的典範,應不會有不滿於現狀的情事發生!?
可偏偏受困其中的人,已無法呼吸,眼看就快窒息,
就像被關在用純金打造的籠子裡的金絲雀。
更嚴重的是還不知道自己的極度的危險,差一步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看似華麗卻受其苦刑的人,需要好好思量自身的處境,
曾經是嚮往的生活,如今卻水深火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現實生活,你能列出三項以上的不滿足嗎?
真要能滿足於現狀,得要身/心/靈都能完全契合。
貧困的人,易於滿足,不多奢望,豐衣足食的背後卻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苦痛,
在一點一滴耗盡你的生命;這是什麼?
作者很有實驗精神,願意從各種可能去加以探尋,
為槁木死灰的身心,執行拯救行動!
方法ABC全都被內在的潛能給激發出來……
感性的人心會死嗎?
其實理性的人也照樣會面臨同樣的處境;
死去的身軀,乖乖躺在墓地裡就可以了,萬事休矣。
但活著的人,會死仍活著;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心死。
情感依附的對象有可能是人或事物,舉凡你肉眼所見,都有可能;
換言之,過於緊密又無喘息空間,關係就岌岌可危了。
你弄不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它卻如排山倒海而來,非要置你於死地不可,
明明相愛的人,卻不幸福地各自守著以為是幸福的生活!?
何等悲慘!
既成的生活模式,看似豐厚;其實早已千瘡百孔,有待重整,
生活如是一場災難,那麼災後重建的必須就需要你洗心革面才有餘力突圍。
生活也可以是即興創作,不問原因;但求快樂!
這簡單的願望,隨著幹練又不得不的責任,把人推向毀滅,不再為自己而活。
那樣的日子的沉重感,會把你拖往深不可測的地獄,
你信也好,不信也罷,
作者就是不能再繼續這樣的生活,因此她開始呼喊)))))
呼喊什麼?尋回生活的一點變化。
就什麼都不想,剝除言語溝通上的繁瑣,
簡約地用一句重複的自我內在渴求,轉化為鮮明可辨的音律,一再反覆唸誦;
她深知這是唯一的道路,
即便這有點像是宗教某一派別,
精神上她已在海中浮沉,需要浮木甚或需要別人。
不快樂的自己需要被救!
誰來救?──她自己(那個可以快樂的自己)故事就這麼發展下去,無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