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舊了;但舊有舊的好,因為是新書無法比擬的古老,
有比吹噓更為確切的事值得一寫。
空無的思緒,沒有地面踏實,全要在空中漫遊,
可身體顯得笨重,到不了的地方,只能咬牙苦撐。
書裡的事,都繞著寫作,
好像什麼都能入文,寫作的命運,通常困頓。
然而價值的文字裡有可比金銀珠寶稀有,
尋找的經過,不如預期,可能陷入極深的焦慮裡,
難堪的事,是寫不出卻又被更大的渴望所填滿,
充實於筆下的,究竟是怎樣的迫切,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了。
就技術層面來說,建構作者心中的各種形象,於故事裡遊走,
帶給讀者的驚喜也莫過於此了。
回到作者身上,寫作並非臨時起意,就是想為心中忖思的片段整理成文字,
把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交付出去,也許想跟某人分享這類隱秘的事蹟,
透過文字,共同的語言特性,
可以傳達出比意念還要更為深刻的東西,才算完整。
非寫不可的意念,在心中埋下了,
不寫就會死這種念頭就成為每一位成為寫作的人必做之事,
活著是為了某種信念而存在。
原照作者的計畫是將此番演講的全部內容都納入書中成為主要的材料,
在聽過演講的人可能在當場會有許多疑惑需要在事後舉手發問,
或者與作者合影留念,索性再厚著臉皮要張簽名照,
這樣的聽眾或許只是一頭熱;相對於作者自身,老早把知名度拋諸腦後,
全力對付寫作生涯裡的每一分每一秒了,幾乎是耗盡了所有精神上可供連結的能量,
或許是完成寫作的過程比起寫作本身要來得驚險許多。
人生經驗可以拷貝在文字裡提供論述,倒也不必那麼大驚小怪,
真正的好戲未必只有在小說裡才能兌現!?
現實裡社會給予勤於筆耕的人一個身份:作家,
有厚實的份量與地位;如果你夠出名的話,你的言論將受到矚目,
對於可有可無的人──沒有知名度,就難以提升在寫作裡的層次!?
言論會帶來群聚效應:有人贊同,也會有人持相反意見,
而文字不只有提供閱讀而已,
可能是直接或間接帶出影響,讓人不得不對此事留意事態發展。
讀者怎麼想,作家大概不大感興趣,
只是作家的生活就像明星般充滿幻想與八卦,
與其被人揭露私生活的另一面,還不如透過作家的生命細說從頭──
如果你不喜愛閱讀這件事,大概很難再對作家這行業再有任何好奇的念頭。
寫法各異的每一位作者心中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他們總是生命當成筆墨,延續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才以書面的方式被公諸於世,
被讀者捧在手中,細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