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背景的生活,是不是會比較接近理想?
為了幸福,身在異國的處境,多元文化的適應和對親人的思念也就成了最大的課題。
神聖的故鄉,有著過去童年時光無法抹滅的記憶,
以為的圓夢,竟隔著海洋,諸多親朋的不能諒解,也讓美國夢初醒──
是不是只有選擇,才能徹底擺脫貧困?
對親情的不能割捨,再一次地傷害了兩地的親人,
信仰裡的背叛不等同血緣,那是更深的誤會,能否斷絕,其中必有曲折!
美國是個人人都夢想的新國度,那裡有許多未來等著被實現,
事實上,得失不能計數的人生裡,究竟是福是禍?冷暖自知。
土地上的作物,是糧食,也是人與人間最深刻的連結;
因為溫飽,讓許多心靈有著共同的經歷,透過耕作和收成,都帶著祝福;如今,人事已非,
對於地土的情感,似乎遙遠不再。
曾經最熟悉的地方,成了最陌生之地,
失去故鄉的人也在同時絕處逢生,時不我予的感慨,有多少回憶可以填補?
死亡中,再無歌頌,只有悲傷。
追尋夢想的路上,有親人離開了人世,尤其在萬般刻苦的環境中,如何擁抱希望?
明日只有烈日當頭的苦澀,熱情下只有一顆死絕的心,那裡寸草不生,一如地獄。
思念甚深,命運弄人,還是真無希望的存在?
現實讓人苦無對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到底是誰造就了這一切?
無人聞問的孤苦,心事誰人知?
對於自己的國家,瞭解多少?
是出於對於文化傳統的傳承,所以不願遺忘,堅守自己身上的血脈,
以寄居者之姿,繼續在異國打拼的故事打動多少人?
前仆後繼,仍有人繼續嚮往著,卻忘了身後的祖國早被更大的命運所主宰。
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道理,不會有半點同情,就只是依照法則,繼續給予關照或者忽略。
人口外移的事實,是極端環境裡的殘酷──為什麼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才有夢可做?
嚴峻的考驗,是國家或者政府沒辦法解決的,只有選擇,才有逃出生天的機會。
生命和死亡,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沒有大海,沒有高山,這些阻隔都不如生死一線間那樣的令人無助,
海你可以航行,山你可以攀越;唯獨生死,你無能為力。
母語,你說的是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語言,少了情感,僅存溝通,甚至是仇視也會因此而生,
我們說的是官方用語──沒有土地那樣親切,更無血緣相近的歸屬。
青春出賣了我們,我們也以同樣的手段,玩弄了命運,
以為是幸運;更大的不幸,在往後不可抗拒的未來中,慢慢地把我們侵蝕。
生活方式的與眾不同,把人對於故鄉的一切都給沖淡,
沒有人會紀念,失望的天空,翻臉不認人,時晴時雨,交替無數次可能的曙光,
不用等待黎明,也無須對著月光的夜裡淌淚,
許多事就在心中鑿出一個大凹洞,裡面有什麼在生長以及死去,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