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夢,你做過嗎?
當一名電影的愛好者或許不知拍電影的甘苦,但這位享譽國際的大導演,
他的生命歷程確實值得細讀品味。
導演不是人人能當,不過能走上這條路的人,我相當好奇啦。
拍一部電影的成本昂貴,透過書中的陳述可以發現當導演就像掌舵一樣,
完全不受他人指使,愛怎拍就怎拍,風險很大,可是很過癮。
導演活在自己想像中的世界,所以有故事。
導出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導演心中的理想情境,符合劇情需要,
觀眾看到的會是大過實際的夢想境界,有人肯花錢進戲院去看有導演夢的作品,
再一次把夢想拉近距離,這種交換的真切體驗,是每個影迷都期待的事。
語言是後天學習而來,可以表達人內心情感澎湃,
不過在言語之前,人是否能夠表達出完整的自我,只有戲,
可以讓角色跳脫出框架,說出另一種人生。
導演的眼睛與常人無異,多出的另一種細膩情感的玩味,悲喜交加,
成了最完美的體驗。
導演也有童年,只不過在成為導演之前已經有了這方面的啟發,對戲入迷是真,
對戲外人生也有過人的觀察。
我們都說電影之所以好看,不是哪個明星的加持,雖然這無可避免,
但真正幕後推手還是掌握在導演的手中,
他眼中的好電影,就是把現實裡的不可能拍成實際,讓你目睹這一切。
導演需要會什麼?
從生活取材或者閱讀以及嗜好,這些都能讓導演找到拍片的靈感。
導演說過的話,可能不具任何意義,
因為大多數時候眼睛比嘴巴還管用,光是看就能看出奇特的場景與夢接軌,
這種無法言喻的東西,很難具體說明。
正規的教育是無法滿足一個對電影充滿狂熱的孩子,
也就因為天馬行空,生活的裡裡外外都能促成一個導演的誕生,
有興趣的事才能讓人有學習的熱情。
生命有意義的事不多,導演卻認為將影像化為情節,以故事重生,才得以復活於世人眼前,
姑且不論,美國電影文化的影響;
其實,精彩的電影,應該是導演做足了功課,
嘗試性地以拍片的不同手法來擴大觀眾的眼界。
電影即藝術。
所以,沒有好壞之分,真要嚴格區別,大概只有好的觀眾會支持導演的夢想之路,
夢是無止盡的;當電影散場之際,留於心中的還是那片純真的天地。
一位在自傳裡導演,我讀到的是他以獨特的經歷讓我明白,電影即人生,
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沒有所謂的禁忌可言,這才是身為導演入門的第一堂課。
對性侃侃而談的導演,只是把經歷當成生活無異,沒有不可告人之事,
電影能夠看見的就是把每件事自然呈現,而非刻意或做作。
原來,電影就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