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好眠可以讓人精神好之外,也使身心都健康,問題是,睡眠出現了干擾,就是惡夢連連了。
不能睡覺多痛苦!
有人靠吃藥或整日的勞動來換取好的睡眠品質,不過,睡眠無法然而然發生,也苦惱著許多人。
睡眠時數的多寡,不能以偏概全──好眠的人,自然不會有任何困擾,
相對於平日就受失眠所苦的人,要如何睡得好覺,又該睡多久都因人而異;
在書裡也透露出,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比喻:
睡跟吃一樣,品質才是關鍵;至於要睡多久才夠,也同樣見人見智。
果不其然,睡眠關乎個人生活的品質,
古今中外,睡多睡少都不成問題;但是一定要睡得好,才能讓身心保有極大的益處。
身體在平日耗損相當的體力與能量,當然就需要靠吃與睡來加以補充,
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不能得到相對的滿足,身體就會拉緊報。
自然狀態下的睡眠,就無壓力的存在,好眠是可以確定的,
作者抽絲剝繭將睡眠相關產生的問題逐一探討,就在於科學根據,
在失眠上窮究根本原因,還是出於個人生活型態的轉變上有了難以適應的新問題發生,
這都會一再影響睡眠的品質,失眠會讓人精神不繼,也容易情緒低落,易使生理時鐘大亂。
不把問題當成問題看,還會是個問題嗎?
顯然對某些人來說,失眠不是一兩天的事,
改以平常心,一到睡眠時間,照樣也能有所改善。
怎樣才是好的休息呢?
睡眠不就是讓人休養生息嗎?
如果這個論點無誤的話,那麼不帶壓力入眠的方式,
便是休息的定義從閉上眼的那一刻起,換以身心平衡的姿勢,不見得能馬上就進入熟睡,
起碼身體不再緊繃,心裡也不因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胡思亂想,
思緒上的平靜,有助於解開失眠之謎。
焦慮出於自不安,平躺下來還不能平穩思緒的煩躁,那就離床而起,
情境改變了,身心也不會為此煩亂,反有助改善一時片刻睡不著的窘境。
你在睡覺時,會極度的亢奮還是莫名的緊張啊?
如果是後者,那麼書中對於隱性記憶的情境連結有深刻的描繪,
那些多年累月的東西會經由人睡前時的情緒連結,一併帶來,欲使睡眠變得複雜。
其實睡覺是很單純的一件事,應是本能反應,
是什麼加諸的睡時的壓力,這壓力的根源就必先解除,才能好睡。
使什麼原因讓睡眠發揮效用?
源自於大腦呀,這是書中的定論,
相對於讀者來說,確實一個動作的完成,需要經由下達執令的傳遞來加以完成,
而腦部的運作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因為讓身心處於協調狀態的還是由腦來決定的,
打亂我們睡眠穩定性的主因,不外乎是我們的身心無法受制於腦的指揮調度,
換言之,
如何讓腦部放鬆,不受時間所宰制,這樣的睡眠會更加輕易,
也降低了睡眠時的各種症狀的復發。
自然會是最好的睡眠機制,
如何自然睡,睡得自然,讓自己保持對睡眠的喜愛,會是解決困擾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