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力克‧紐特
譯者~李毓昭
出版社~晨星
出版時間~2001年10月01日
好奇出於無知嗎?
我就是這樣的讀者。所以把這書找出來,帶著極深的好奇心,進入這好奇的領域。
怯弱會幫助我找到潛在的機會 風險也同時存在
如何避險?在遠古時代,動物們早有覺醒,所以按著本能努力在夾縫間求生存。
這是一本科學著作。是一般讀者想進一步瞭解科學淵源的入門款,非常容易讀,也較無負擔喔~
知識學習在問與答之間走完全程才能印象深刻,化為我們口中的常識,便於利用。
關於五萬年前,發生了啥大事?
我們只能透過科學驗證找到蛛絲馬跡,沒有確切的證據,我們無法窺探當時的環境如何轉化?
好奇是個起點。
讓人類懂得善用這項得天獨厚的能力,將所有相關的發現拼湊成一個相當的規模,
彼此對應的結果,產生了知識這種東西,可以誘發人們找尋真理,運用於生活裡的各種需求,
而且逐步擴曾成為綿密的網絡。
好多的新發明陸續問世,有的是以前就有了,而有的是加以發揚光大,更有系統地被人們學習。
書中提及基督信仰一事,恐有誤判,
我也以身為基督徒的立場來把我閱讀《聖經──創世記》這經卷的心得,與之分享。
如下: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聖經)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不早也不晚,就像天體運行一樣有其軌道。
這其中所隱藏之奧秘,人類大可因為好奇心,加以探究。
如果真如作者所言,因為信仰而停止對科學的研究,那麼現今人類的文明進程豈不要斷送了?
我認為作者有誤解聖經原意,這實在很可惜喔~
好奇是幫助人大開眼界的好幫手。
科學的精神在於實事求是,沒有半點虛假,而以「真理」兩字道盡,倒也新奇有趣。
我們凡事不能敵擋真理,只能扶助真理。(聖經)
真理是什麼?
解讀與結果不曰而同都繫在「眼見為憑」這四字。
萬一無法進行探索或者有所偏頗,那麼結果一定會與原先的判斷有所出入的。
科學是認知的工具,但並非萬能,
相對於真理自身,如能被人所解釋,那麼其價值勢必能被廣為接受。
真理有絕對性!
質疑與辯證間尚且需要另一種更客關的見解,否則導果為因,有可能直接影響之後科學的進展。
我讀科學,但不迷信科學。
而基督信仰,無需用言語激辯,因為經上也說: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科學之中有信仰作基石,必然去蕪存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