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今天讀什麼
市長:美美低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現代文學【今天讀什麼】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猶太人的思考技術【歷史】
 瀏覽428|回應0推薦0

美美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書封面引用與作者簡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2894

@作者照片引用自~www.puertasdelaluz.org/English/ponenteseng.asp

@影音引用自YouTube

  書中會引用聖經部分內容我是一點都不訝異,因為猶太人可是上帝的子民,他們可比其他民族更早接觸真理;所以聖經對猶太人而言並不陌生,更可以說是他們的民族性使然,欲瞭解猶太人煩請也把聖經拿來讀一讀,你會更加明白猶太民族有何可取之處。

  思考問題的方式跟人的邏輯有關,可也跟數字概念直接產生連想,透過簡單的運算法則不難推算出合情又合理的答案;如果答案是絕對的,那麼問題就無思考的必要,因為推論出相同的結果,只會腐化人的思考能力(一點創造力也沒有)問題本身就點出人的無知了。

  反觀信仰角度切入你會有驚人的發現,原來猶太人的思考模式改採多元,開放的觀點面對我們眼中所謂的爭論與問題,為獲至更完善的結果,有可能中間會繞經問題四周並不直接進行推論而是透過各種潛在的可能性針對問題的相關性提問,可以豐富思考, 也讓解答更有具參考的價值。

  問題就是提供練習思考的主要方法,但不是絕對;所以並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那是不會問問題的人一直以來存在的最大挑戰,也是無法跨越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言的問題所在。

  選擇如何作答受本身教育所影響;換言之,思考並不因問題而受困,相反的更受問題之啟迪有靈活運用的機會,激發的能力也愈強,日漸加深。是誰製造問題?問題的背後有著更為精準的解釋,這需要龐大複雜的研論與批判才有可能被導入正軌,之前的諸多揣測都不過是為問題鋪路,甚至也有可能被問題所擾,走不出困境(曲解的成分居多)思考的層面要有深度,必須一再觀察;假設不一定是問題,但有可能提出更驚人的觀點, 讓有限的角度由近而遠。以空間論,人永遠都不能擺脫身為人有限,創造本身就是智慧, 人是受造物怎能推論神之創造,拉距是存在的,問題也僅在人的無知上下打轉,如此而已。

  知識的起源自神的創造,這點對猶太人來說理所當然,不信神喻那是罪大惡極。而人與神之間的對話也由此展開,幾經曲折在猶太歷史過往中再三被證明。聖經有神充實的講論,藉由人的口語傳遞,加上有文字輔助,更能將完整的知識完整保留下來。猶太人很聰明,也曾受其苦,走不出既定的框架,反遭吞噬。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好問題呢?有無過時的可能?

  創造是秩序的推演,自身並不是問題,即是真相。回歸伊始,從上帝的口中命定而來的過程,造就了我們伸手可觸與不可觸的世界。由簡入繁,每一階段都有跡可尋,只是神向來大方,公開展示祂微妙的創造,人不能及,眼目易受環境左右能知其真,而理論之生成則是後來的事了。

  存在無須經由人類同意,未必有人能夠解讀,不過環環相扣,也同時涵蓋了超越人所理解的範圍。那在天上的天,無人能及的高度,這就是神與人之間的落差,也讓人學會謙卑看待自己不識之物,乃至真理。這可是一場簡單的魔術表演,呈現在人面前的是完美的演出;你或許會拍手叫好,嘖嘖稱奇,你卻不可能站在表演者的立場去理解,多半基於好奇,在試圖揭穿謎底之時你已經陷入了思考混亂;所以,對於答不來又問不出之事,就只能以「神奇」兩字帶過。答案是另一種形式的問題,問愈多不代表答案在即, 你可能被問題所設計掉入陷井而不自知。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那不是問題。

  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甚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智慧和產業並好,而且見天日的人得智慧更為有益。因為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聖經》你怎麼看這幾節經文?

  時間,其來有自,相互影響也在此顯明一件事:求知是人的本能,本質上沒有太多的改變,若非人的偏執,也不大能改變初衷;上帝造天與地,而人只能以地而居,為何不上天?中間有太多的變數非人所能夠,有限是無法衡量永恆之事, 而無限在上帝手裡握有關鍵。

  猶太人論及智慧,確有過人之處(他們與上帝之間有著比你我更古老的誓約存在至今)蒙福,是一點都不為過。書名以技術為題,或許用悟性之語會更有說服力,自人類有思索之能開始,問與答之間本有制衡之效。如同造人之先,上帝之愛,就以鋪天蓋地之勢施展,非人為。何其難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015&aid=311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