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面引用與作者簡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36724
@作者照片引用自~www.columbia.edu/cu/news/02/10/susanSontag_na...
@影音引用自YouTube
害怕並不能讓病痛遠離已經殘缺又缺少盼望的人群,相對的它更加肆無忌憚,在你我周為施行陰謀好各個擊破,使我們渾然不覺死亡降臨的事實。由肉體建購的城堡一夕間有瓦解崩毀的可能,似乎也把人推向無底深淵在地獄的門前痛哭失聲。病本身往往難解一如謎團。事實上,它們尾隨在人身後,慢慢壯大,也以奪人命為志向。
病死前的掙扎在肉體與精神遊離,給予人一種忽重忽輕的錯覺。以為只是病了,其實有著比病痛更大的絕望正悄悄入侵,在人疲憊地接受治療的中間,慢慢地才信了死,還有患病所帶來的真實感,絕非瞬間。生是死的孿生兄弟,都有相似之處,都為人的生命奮勇,它們是比神話還來得更加平易近人,就在生活裡就能遇見,且是經常在發生的事。
身體有說話的本事。當痛苦不能自己時,它會自行站在舞台中央,精神開拍時,肉體就能演活靈魂,每一句都經典!由身體來告訴人們病痛這件事時,用了許多淚水與不捨,甚至有同情攙雜,讓一身受驚的全部都能傾出,倒臥在床,在病床上以一種不似人的形態,飄離了本位;一天是死,又在喘息中轉身。一面倒的世界頓時黑白,也無音色,就是一曲悲歌;愈唱愈迷,陷入都不自覺地相信了。
病同時也讓人懶惰,不再對生命懷抱熱情,漸漸失去的,不僅是對生命已然到了盡頭的想法,無計劃再多活一天,也等於是向世界宣告死期將屆,所以無法再多言,頂多用身體病重來解釋……多說不益;而說也像是沒開口──在充滿倦容的臉上,死已經為病人濃妝豔抹,把每一處細微的改變都重點式的提醒了,也突出了病者心態無疑是給死一個台階下:認同病的毒害和巨大,搖晃身軀時的崩解,也就無處可逃,只能等待……。
病重,身體無法負荷,只能沉在地獄的激流中,被迫沖刷,洗淨過往──空白,默然,爾後死去。拉近生命的那隻手,不再是創造的本身,而是滅命的武器, 將人從完整裡割除,剩下的靈魂,何去何從?就只能聽候發落,在黑色的暗箱中任命運擺弄。你不再聽見呻吟,只有淨空的窗和床,在風中留戀;那死的味道極重,嗅不出的是人太過遲鈍,讓病偷走了生機,也把珍貴的時間都挪去,從身體裡倒空,一點都不剩。
病跑得快!一位競爭的強手,從不心軟,也為獎賞而來。
人苦著喚不出其名字,只覺存在的恐怖是那樣的囂張;於是,膽怯地躲在身體裡,直到被折磨不成人形;也有時候是在與病的交戰中,使出凡人之最,以沉靜代替了爭論,用妥協換取;至終仍是一死──只是死前的諸般異狀,都有了奇特的隱喻所獨佔,無或有,都是真相;也是對生的懷念,遙想那段輕盈的歲月,再無機會品嘗,青春就此淪陷,步入回憶裡,不見蹤影了。
心在醫者手,在此書中並未對著手診療者多做回應,病人的病,有其深究的必要;苦,才是藥的起源,也是病的終結──病人會說,那是感覺之後的事,非快的感應對身體發出警告,病如此猖狂,卻無法獲得緩解,這樣的過程猶為令人鼻酸!
死是生的轉形嗎?
在信仰裡,耶穌不也死過,祂的死是出於甘心,讓身體承受極大的苦痛,雖無病痛,卻是被外力植入了消解肉體的力道,鮮血就從十架淌下,帶著使命與順服,照著上帝的認同去死──三天後復活了過來,是奇蹟,也已是證實的奇蹟;帶著愛的意識,逐日擴大在信眾中廣傳。
死不過是為了新生而預留伏筆。
耶穌只有一位,生死也只有在意義中才能道盡。愛未離席前,每個人都舉杯慶賀這千百年來都會遭遇的經歷,只是透過信仰,死非絕對,而是活出生命的真諦,才有其作為,才不失為人的本色;在受浸時,愛以死為開場,卻是在復活的起初早有預謀,最深刻的獨白:有信。有望。有愛;最大莫過於愛──病確實小看了恩典,也讓病透過傳染的途徑下,有了更為明確的價值。為死,不一定會病, 但死是會發生的,在你我間輪替,盛情難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