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面引用自與作者簡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1209
@作者照片引用自~www.time.com/.../article/0,8599,1190379,00.html
@影音引用自YouTube
光看書名就充滿矛盾,然而作者卻一針見血的指出,確實現代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看似快樂,但卻不幸福……。為了把不幸福的根源找到,作者還因此出了一本書,會不會太小題大作了點?其實一點也不?!相反的,我們是該正視這個已經存在許久的問題,它同樣困擾著還活在世上的每個人。
在我開始翻閱這書前,我會覺得幸福就是一種最好的狀態。為達至這目標,取捨就變成非常重要!知道何事會使人幸福,當然快樂的執行,會把幸福的結果更具體完成。
不幸福的機會多的是;不過幸福也非絕對,有時就看自己如何在幸與不幸間做出讓快樂開始發酵的決定。
萬事真的起頭難?難就難在沒有可以精準抓住幸福的訣竅,老是在計算之後的得失,現在中的自己把還沒發生的事做連結,靠著想像來支撐方才的選擇是否正確?而快樂卻倏忽消失, 因為我們已經分神去做其他跟不快樂有關的事了。快樂不一定幸福,可是不快樂鐵定被不幸福抓住。
今天的快樂,不代表明天會繼續發生。哪怕以分秒計都不一定準確,我們喜歡抓住片刻來印證自己當初的選擇無誤,如此一來才能繼續在生活中去營造快樂;幸福是不是就是預先做好準備,然後等待它發生?費心竭力也未能真嘗到這勝利的滋味。一山還有一山高,快樂就是這麼捉摸不定。不在今天發生的事為何令我們期待,甚至想要超越,間接承認人追求永恆的傻勁,竟是這般頑梗。預言是先知才做的事,那是他們的專業,偶有說錯話或者不被人所尊重的職業, 至今,先知是把未知做出更明確的說明,指點迷津──受未知所縛,我們幾乎都無可倖免。在這裡不談宗教,更不是高調,而是把本來就為人所用的理論再一次攤開來檢視,會瞭解未知變成人們的信仰。
愈是抓不住的東西,愈是引起人們的興趣,花費相當心血瞭解其中原委,還會再三提問,好讓這樣普遍都存在的困惑有個較合情合理的解釋。問題不該發生;若是問題不能解答,那就會持續困擾人們,阻礙其進程,聽起來就有點被迫妄想症,不見得很嚴重,但處理問題向來是人最拿手的事。讓自己有事情可做好過沒有問題的一天,否則那就沒啥趣味了。
過程中有人會思考,產生諸多連想,然後再來才是結果。人們最喜歡在起頭時把各種潛在的因子,做些歸納整理,再自行推演,讓最接近事實的結果變成一種預測,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改善未來的生活,也把現在納入構圖的一部分,並且津津樂道。
預測的工程結合人的智力和時間的完成,有許多漏洞需要補強,在經驗累積之下自成習慣。 思考也變得更加複雜,不是要得人稱讚,而是必須把引人注意的疑點再做些釐清──問題不該存在,應該被消滅,這就是人的本性。
人都怕麻煩,偏偏麻煩自找時樂此不疲。此刻是許多小的未來相繼連接而成,不會停止,也沒有必停止的必要;除非人死了,不然就會把對未來當成潛在的意識不斷地予以擴張。問題無關對錯,也沒有大小之分,問題就是把現在與未來做明顯的區隔,而且互為因果,這樣的練習讓時間有了充分的理由讓人們去相信「因為做了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定律。
人體中大腦是思想的中樞,很多想法都被收集在其中。這個神奇的器官,也是促成幸福感的關鍵地帶──沒有腦的人,也就等同不會思考,更別說對幸福有何知覺;「快樂至上」或許聽來像是廣告詞,但也確實反映出現代人常用腦部的各種機制運作來發掘問題的可能性。
未來充滿混沌與複雜,想要從中得利者,就不能單靠大腦,時間可以整合人腦所推論的每一環節,只是時間掌控了我們所知與不知的全部。人能如何跳脫時間的限制以較全面的眼光來看待未知,恐怕不能只在時間與未來交錯的區間尋合理途徑解釋何以未知就一定如我們所想像。現在是常態;未來則是例外中的例外,沒有道理可講。它卻是在經時間的挺進之下轉化為我們可以辨識的狀態。
人的生命歷程就像一座大鐘。一旦停擺,死亡是唯一的解釋。未來會如何,死後的人並無交代的必要。時間本身是在耗損的情況下,把宇宙的變化以刻度說明,而人思及未知時的種種作為,只能說是刻度裡的極微小,幾乎看不見。主要是來自於我們的存在並不會造成宇宙的任何負擔,無窮盡的空間內人對快樂與不幸福的各種推論不過是一種說法,絕非必然;至少沒有比現在更來得實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