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面引用與作者簡介參考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6118
@作者照片引用自~www.zgyspp.com/Article/y6/y52/200702/4687.htm
@影音欣賞引用自YouTube
害怕可以使人生出愚勇,為了在未來替自己在世界裡找出定位,這樣的勇氣不算是犧牲。情緒七上八下來到不能使用自己的母語傳達的陌生國度,那樣的際遇充滿未知, 也帶著恐懼。許多有趣的故事就在其中發生,而自己就是主角,再也沒有藉口說不是了。以前是身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可以不覺受限,現在跟過去大不相同,就連呼吸的空氣都變得很不一樣。沒有中文存在的必要,一切都是在英語系國家裡才會有的文明,使用起來不但急需,更要比本國人要更熟練才行──別人是習慣成自然,自己卻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擠壓出這樣的效果,身上帶著中英詞典隨時學習以補其不足,全身的神經緊繃像個易斷的音弦,深怕露出破綻,發出與他人不尋常的音調恐遭排擠。深入一個國家的文明, 語言與文化首當其衝,親身走訪才深知自己的渺小。在英國有這樣的一位中國女子,為求更美好的將來不惜帶著自己和恐懼飄洋過海住在處處都是危機的陌生城市裡:這裡有的是機會。被騙的機會。被傷害的機會。被自己說服的機會。被好多人用異樣眼光對待的機會。被自己的學習能力感到吃驚的機會。被本能驅使的機會,還有更多是莫名渴望的機會,完全無力招架──照單全收。學習令人害怕!這倒是件新鮮事兒。怕出糗,更怕不知所措;所以學習變得非常迫切,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生活步調必須適應,不再以外國人自居,而是被催促著融入這個只講英語的文化裡,黃皮膚的靈魂彷彿才剛出生,還找不到依附的身份。美好的嚮往最先破滅開始,生活才落了地,不再天旋地轉。語言不是用來美化;是拿來溝通的。若不實際,很快地言語會打敗你,讓你失魂落魄,如同難民。不受人尊敬的地方,夢在哪裡?在你轉醒時,現實會教會你所有一切該學習的能力。
「比較」是個模糊的用法,自然的在人心裡秤著兩國的差異:一邊是現在式;一邊是過去式,你要如何使用?出錯了才知正確的方式,學習重新經歷一次大地震,震垮了原有的自信,堅硬的自尊露出地表,那時你會看見千瘡百孔。重新修造一座城,時間重造的過程你會再次感受這股巨大的力量,幾乎要把你吞滅,不再是中國人,而是身在英國的外國人,必須「聽」「說」「讀」「寫」樣樣精通的外國人。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沒有必混亂來得更切身了。而自由就是前戲,一會兒和顏悅色,一會兒怒目而視,讓人分不清究竟是何種因素造成人們不分種族,齊聲附和要把內心的憤怒全給吼出來。族群是個流動的意識,在大街小巷裡呼朋引伴,看不出哪裡不對勁?習以為常的英文就是帶著這種豁免權繼續掃街、呼喊。而外國人只能對著同一語言點頭說是,沒太多時間可以考慮,行動與思想須一致,趕不上的人會被這混亂給淹沒,再也分不出你我他。
集體行動下的餘燼,你能看見的不外乎生活底下最真實的一面:食、衣、住、行、育、樂。這些都要重新學習,聽起來很扯;但事實就是如此。中文在英文建造的世界裡靠不住,應該是說,沒有使用的空間。失去了跟母語維繫的能力,你無法感受存在與價值,這些都要從零開始,像新生兒。害怕的等級依照個人的經歷而有所區別,好一點的 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恢復,差一點的就只是不斷在碰撞,形容自己像個破布娃娃擺在哪裡都覺得礙眼,甚至醒目──你成了最大的目標。同時防衛他人,也攻擊自己,內外的衝擊周而復始,直到你能適應為止。(意思是說,如果你頑強抵抗,最後你定將死在自己的美夢中)
若要不死,心中必有依戀的對象,像愛情那樣的發生,充滿浪漫還有不對等的關係在等待著彼此,吸引力更不在話下。那才是生活的全貌,以情感包覆著的一種誘人的食物:如夢似幻,延續了那女子曾經有過而中斷的習慣。(口感更加綿密)
拗口的言語,現在有了另一種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