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引用自YouTube~ITV Jane Austen Season - "Crazy For This Girl"
@書封面引用與作者簡介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3895
@作者照片引用自~www.abc.net.au/.../2007/04/20/1902067.htm
這書的厚度讓我非讀不可!且以書中女主角命名的書很多,不過夠特別,所以先找來讀讀。換言之,只要是內容夠質感又必須專心讀的作品,都會被我列入書單中。
年輕幾乎是接觸愛情最佳的起點。如果到了人老珠黃才來談戀愛,那麼可能會讓人倒胃口吧。關係之中最耐人尋味非愛情一途,還有其他……。作者筆下的艾瑪:在家排行老二,待字閨中,集寵愛於一身,可以說掌上明珠。生活在愛的環境底下,哪來的哀愁可感?偏偏女性心裡中多半有個難解的謎團,非經許可, 不能擅自闖入,特別是在極度渴望友情慰藉的狀態下,任何失去與擁有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艾瑪是所有女性的縮影,也是孤單的另一種表態,在未能得著母愛之際,時間令她焦慮,需要陪伴的年紀便變得敏感。情感纖細得能夠在瞬間解讀旁人感受的艾瑪,就在面對孤獨與成長間,總能快一步掌控自己,不讓絲毫低落的情緒洩露機密,但也為難了她自己。在友人面前,她是絕對的密友;在親人面前,又是稱職的女兒;為此,她也傷透了腦筋。彷彿尊貴的千金小姐之身,是她終身之職; 扮演這樣的角色,於情於理她都無能推辭,因為有著幸福從她口裡應承自是最佳的詮釋,樂意把這樣的滿足與喜悅分享出去,無形之中了她的宿命──不幸與孤單都是酷刑。
在熟人眼裡艾瑪的活潑又直言的性格是眾人的開心果,也往往瞭解人前人後那種不為人知的辛酸,也是她的天賦──不願見到她的親朋好友為事煩憂。這不禁令我質疑僅以她有的感知判斷如何能替人修補難以復原的傷痛,在隱隱約約間,她的大膽作風給人不暇思索的直言作風,或者也為她帶來不少的困擾吧。如常的生活裡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生許多趣聞,至於相近的家世背景似乎也拉近了幾個家族的距離,其故事性妙趣橫生。
對於英國上流社會的社交生活頻繁,舉凡各個層面描繪翔實生動,基於對人的好奇心使然之故,時間隨著變化而運行,若有似無;因著角色眾多,一時要看懂確有其難度,若因而放棄珍.奧斯汀的作品那就太可惜了。
艾瑪眼中的世界不乏溫情與律動,唯獨她是唯一的例外。她內心的空缺,幾乎無人知曉,她藉由助人來填補。不消說友情也是她賴以維生的解藥:解她思念喪母之情、解她閨中密友嫁作人婦的不捨、解她自己對於未知情歸何處之疑……。最該被人所關注的一位──是她自己;於是有了這作品問世。
生命本是一種特權。可以求問許多事已及印證許多事,偏偏沒有人可以未卜先知,將疑難與阻礙略過,必須親身經歷才得以圓滿。需要與被需要之間,有著一條無形的絲線牽動著兩端,因人而異;確立關係的歸屬,有時需要主動探知,得以有了意外的收獲。生活的經驗為求多變豐富,艾瑪不惜成為蜂鳥,整日為尋求心靈的飽足,不辭辛勞,與親朋密友間來回穿梭之際,情緒起伏被落在身後的陰影,欲言又止,引起了我欲知的渴望,亦如她好奇的眼目搜尋旁人如出一轍,話中有話……。優雅出眾的人品是士紳與淑女的首選;事實上,幸福無一定的保證,受愛鼓動的靈魂,有人亦步亦趨,也有人視為洪水猛獸,以為畏途──艾瑪的抉擇為何?相信你看了就知道,無須我在此贅言。
到底是我征服了文字,抑或愛征服了艾瑪?故事結尾有意想不到的安排,離愛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