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引用自YouTube~The Immigrants "Out On A Limb"
@書封面引用與作者簡介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94119
@作者照片引用~www.nhk.or.jp/archives/anohito/past/2004/010.html
在閱讀時,我很本能地會再把《聖經》某些重要的章節拿出來複習一遍──討論的主題與信仰有關,就更不能輕忽文字的影響力──兩者相互對照,才不至於偏頗。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聖經約翰福音第九章第三十九節>必須明白耶穌所為何來,不然如何瞭解信仰根植於生命:透過救贖,以永恆之感,突破迷思,甚至是迷信──「宗教」(由人創立)顯然不為人所瞭解,彷彿隔著一層紗,使人愈發產生困惑。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聖經馬太福音第十六章第十五節>這問題許多人都問過,包括耶穌的門徒──耶穌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透過門徒對祂的瞭解,脫口而出,這答案不會是人(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而人又為何?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聖經詩篇第九十篇第十節>神的兒子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人不能不死,而耶穌卻是死而復活的主,如今坐在全能者的右邊。
暫時拋下作者天主教信徒的身份,閱讀本身不是什麼壞事;知道自己在讀什麼,十分要緊。
貧困似乎是讓人渴望得到救贖的最大誘因。在極不公平的階級制度下也讓人明白苦難本身並非咒詛,而是更接近自由的力量,深自內心裡的呼求,上達天庭。在這條隱喻的河流中,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六節>這條神秘之河,多少人能因受水之洗而脫離困苦,靈魂獲得安置,不再流離;耶穌也曾在「約旦河」受過洗,這受洗之禮,乃在於「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聖經加拉太書第三章第二十七節>然在這書中之河:印度河,又是如何牽引著成千上萬生活在印度社會底層的百姓──他們在尋求的是什麼?若非永恆,價值難長久。
傾入文學,身在其中的作家,亦如往常以洗練的筆觸,默默地流經讀者眼前,永不乾涸。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聖經羅馬書第八章第三十五節>值得深思的是「缺乏」向來是人之大敵。跨越之法,非逃避,也非否認,而是坦然以對;靠著宗教之名,讓人難以接受──靠著真實之主的大能,必然受其激勵,以愛為勝。軟弱與掙扎只會讓人活得更堅強,它的言語像間歇的奏名曲,在體內翻覆我們信念的不該是這股突來之風;風雨之上,我們依然猶存──恩典揚帆,我們也必不失腳。
書裡一開始就告訴你這是個長久以來的悲痛,於親人的病痛中間,陪伴亦如同受苦。活著何嘗不是一種抵抗;面對命運無常,較為人所忽略,直到肉身有可能因病死去,才逐漸意識到生死一瞬間的巨大壓力。病人與家屬的故事,也常在現實中上演,我們都選擇沉默,再不就自欺──往往臨終之人,總有旁人所無法理解的能力:能藉夢,感應特別的經歷,這些都真是死亡無可避免的證據嗎?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是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聖經詩篇第十六篇第九節>平安只在智慧中顯現;不得不面對的事,該以何種態度處之?病人要學會剛強,家屬何償不是如此。死亡之門開啟,病人以身體的病痛觸及就與現實脫了節,如踏上另一旅途,極度的虛幻,說不上具體,卻是事實。靈魂真正的歸屬何在?宗教之名徒然虛空,然而追尋永恆之路,歷歷在目;昨日今日在神看來都是一樣。肉身到不了的地方,靈魂輕盈如風,緩緩飄向遠方。
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不願相信,並不代表不存在。未被消滅的感動始終在行進間,亦如流動的水,生生不息。回不回應,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身在其中之於我,恐慌與無助皆無法替我作答。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 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第十三至十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