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鏡裡臺灣
市長:麥芽糖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收集嗜好【鏡裡臺灣】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鏡裡臺灣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女王頭 野柳
 瀏覽3,378|回應6推薦1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克里斯。李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4446942
引用者清單(1)
2012/05/03 12:56 【中華振興同心會】 防止遊客破壞, 警察護衛野柳女王頭
 回應文章
搶救女王頭 台大護頸團隊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搶救女王頭 台大護頸團隊揭密
台灣最受歡迎的自然景點,可能有救了!隨時會因強震或強風而「斷頸」的野柳女王頭,岌岌可危的命運終於露出了曙光。
【文/吳中傑】

台灣最受歡迎的自然景點,可能有救了!隨時會因強震或強風而「斷頸」的野柳女王頭,岌岌可危的命運終於露出了曙光。

女王頭不僅是台灣人共同的資產與記憶,去年更獲得台灣民眾票選的台灣十大地景第一名,贏過玉山與日月潭。

各種搶救奇招出爐
六成以上民眾想救女王頭

但近年來,因風化侵蝕越來越厲害,使女王頭的「頸圍」在八年間縮短了18公分,專家學者預估將只剩五年壽命,甚至隨時都可能因強震或強風而應聲折斷。但女王頭到底該透過人為手段保存,還是讓它自然逝去,一直存在著爭議。

為此,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別發起民調,6月中結果一公布,有六成三民眾支持補救,希望能延長女王頭的壽命。

但是,該怎麼救?更是個大問題。因為女王頭的保存,一直以來都是學者與民眾「人人有興趣」但「個個沒把握」的難解習題。

負責經營野柳風景區的新空間國際公司副總經理湯錦惠表示,十多年前,就有教授研議如何補救、延緩女王頭的老化,但因當時的化學藥劑技術無法有效阻止岩石剝落而失敗;7年前也曾有日本公司來台,研究如何讓女王頭回春,但最後仍是無功而返。

一直以來,更有許多民眾提出各種天馬行空的建議來救女王頭,包括用玻璃罩將女王頭罩起來、以鋼骨結構貫穿女王頭、或用玻璃纖維填補等,但都無法落實。

必須抗強風、強震
改百次配方,可凍齡15年

如今,離成功只剩最後一哩路的挑戰者出現了。

由台灣大學化工所教授謝國煌與地理系、地質系和應用力學所等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將以奈米技術製作的塗料為女王頭「凍齡」。

已經對女王頭補救計畫研究兩年多的謝國煌表示,搶救女王頭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補強結構強度。

而強度的標準,則要向最嚴峻的天災看齊,也就是要能承受最強的17級風,相當於每小時220公里風速的吹拂;以及即使台灣再次發生芮氏七級的強震,也要確保女王頭不會因地震而受損;同時讓女王頭在自然風化的情況下,至少能再有15至20年以上的壽命。

為了讓女王頭能有個健康的「硬頸」,研究團隊至少修改了奈米塗料的配方與施工方式達上百次,才終於解決了強度的問題。接下來要克服的,就是如何讓女王頭在補強後,樣貌還可以盡量不改變。

必須無痕整形
用女王頭岩屑來調製樣本

謝國煌解釋,以顏色來說,因為女王頭整塊岩石各部位的顏色本來就不同,還會因為日照、濕度等不同條件而改變。

因此,研究團隊花了半年以上的時間,用女王頭自體剝落的岩石碎屑以及周遭的沙石,來混合塗料,調製出四至五種不同的顏色,最後再比對女王頭頸部以及頸部以下的部位,選用最接近的色調。希望讓修補後的女王頭,能最接近原本自然的樣子。

研究團隊已將奈米塗料在野柳風景區內的蕈狀岩試做,經過測量,證實可以有效延緩石頭受風化侵蝕的程度。目前將進入「臨床實驗」階段,實際將塗料施作在女王頭周遭的四顆蕈狀岩上,經過一年觀察,若保存狀況與外觀等條件都符合預期,就將正式用此塗料補強女王頭。

雖然反對的觀點認為,女王頭是自然產物,用人工方法搶救在自然倫理上有爭議。但謝國煌認為,既然民眾有期待,那他們仍會盡力保存。至於20年後是否要再度延長女王頭的壽命?或許就是下個世代的課題。

【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1389期;訂閱商業周刊知識庫;訂閱商業周刊電子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5124960
奈米護駕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野柳女王頭 改奈米護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5117552
女王頭斷或留 將交給民調決定?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胡說八道!

應該是有人奔走, 想辦法保留. 不是嗎?

女王頭斷或留 將交給民調決定  

野柳女王頭受風化侵蝕,可能五年後「斷頭」,要以科技保護女王頭或順其自然引發討論。
記者許瀚分/攝影
野柳女王頭再過五年將面臨「斷頭」危機;該順其自然還是用奈米科技保護?交通部北觀處昨召開公聽會,學者與地方看法不同,女王頭的未來命運,將訴諸民調決定。

北海岸暨觀音山風景管理處前年委請台大化工系謝國煌教授的研究團隊,進行女王頭搶救計畫,試圖以奈米科技製造人工岩層,增加女王頸部厚度,為女王頭「凍齡」。

與會的學者、地方人士聽取謝國煌的報告後,實地勘查再交流討論,多數學者認為「天然ㄟ尚好」。

台大地理系教授李建堂表示,女王頭標榜的是「純」自然地質景觀,若以人為方式保護,就失去自然地質景觀的價值。

李建堂說,他對女王頭斷裂也會不捨,「但女王頭受風化斷裂是必然現象」,他提議主管單位可用影像、文字等方式,記錄女王頭斷裂過程,把環境教育提升到生命教育。

台師大地理系教授王文誠認為,女王頭現正值最美的時候,應尊重自然法則,排除人為干預,「或許可以朝3D列印技術的方式,將女王頭最美的時刻紀錄下來」。

萬里區公所及野柳地質公園經營團隊則從發展觀光角度思考,表示若人為補救工法對岩層確定沒傷害,希望能以人工方式為女王頭「凍齡」,讓女王頭免於斷頭。

「女王頭是上天的禮物,有技術而不用讓它消失,是我們失責」,野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天賜表示,野柳過去有美人頭、風動石、金錢豹等景觀,都因風化消失,「當時沒那技術,現在有了,為什麼不用?」

高雄師大地理系教授齊士崢認為,野柳還有很多很棒的地質景觀,如燭台石、仙女鞋等,「不是只有女王頭,不該陷入迷思」。

北觀處長陳美秀表示,女王頭斷裂危機,不僅涉及觀光,還包含民眾回憶及感情,女王頭未來,應交付全民決定,北觀處已請世新大學觀光系教授陳墀吉於明年舉行民調。

台師大地理系教授蘇淑娟對民調提出疑慮,表示若專家意見和民意相左時,主管單位如何取捨,且民調的問卷設計,會左右結果。陳墀吉表示,民調的實際做法會和北觀處討論後決定,最快明年二月實施。

【2013/12/0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女王頭斷或留 將交給民調決定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37579.shtml#ixzz2mSqJw6s2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5034222
野柳公園擬總量管制暴增團客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團客暴增 野柳公園擬總量管制
2012/05/21
【聯合報/記者牟玉珮/萬里報導】

新北巿野柳地質公園近年來遊客暴增,影響觀光品質,北觀處研擬實施總量管制,團客入園要預約登記。(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牟玉珮攝影)

新北巿野柳地質公園參觀人數年年創新高,由於團客行程集中,瞬間人數大增造成遊客人擠人,影響觀光品質,也加速耗損自然資源。北觀處打算比照故宮對團客採總量管制,分散參觀時段。

政府2008年7月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陸客人數不斷攀升;野柳地質公園遊客人數2009年首度突破100萬人,前年180萬人、去年更高達198萬人,今年單日人數更屢創新高,前4個月平均每日7千人,上月29日還湧入1萬3739人,園方預估今年總人數會破220萬人。

由於園區遊客量大增,影響遊憩品質並產生排擠效應,造成國內遊客遊興降低,人數逐年遞減,從去年25%降到今年17%。北觀處擔心遊客量成長雖帶動商機,卻不利觀光品質,同時加重自然環境負擔,因此想利用總量管制分散遊客入園時段。

北觀處長陳美秀說,散客人數少影響不大,主要在管理團客。由於陸客團行程多半早已排定,比較好操作,因此想比照故宮採事先登記預約,限制每個時段的入園人數。

她說,不少遊樂區也有這種設計,在出入口計算人數,控制園區遊客總量,目前還未決定何時實施,25日會邀專家、學者及旅行業者開會討論。

野柳地質公園副總經理湯錦惠也認為可以限制入園人數。她說,這幾年參觀人數大增,每天看到遊客踩踏在地質景觀上很不捨;因團客多集中在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入園,且以第1、2區為主,建議每時段人數上限2000人較合理。



全文網址: 團客暴增 野柳公園擬總量管制 - 旅遊停看聽 - 旅遊大補帖 - udn旅遊休閒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51128#ixzz1vSeJgbhg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4826508
石雨傘景觀將消失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沈文程唱紅的石雨傘景觀 恐將消失
2011/10/18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羅紹平/台東縣報導】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北方十公里的「石雨傘」觀光景點。(圖/台東縣政府觀光旅遊處提供)
「你若來台東…有一支石雨傘」,歌手沈文程「來去台東」這首歌,詞曲中的「石雨傘」景觀,很可能成為消失的海岸景點,網友討論發起搶救,但權責機關及學者都認為「應尊重大自然法則」。

沈文程「來去台東」傳唱大街小巷,歌詞裡的一支石雨傘,說得就是位於台東縣成功鎮北方十公里的「石雨傘」觀光景點。乍聞石雨傘將消失,沈文程難以置信,表示「小時就在那邊長大」、「石雨傘有台東人滿滿的兒時記憶」。

石雨傘風景區十餘年前還有四支大小不同、狀如雨傘的平衡岩(俗稱石雨傘),因東北季風及颱風大浪衝擊,目前只剩一支,孤零零立在海岬上,遊客在網路上討論希望設法保存。

「平衡岩最終都會消失,只是時間長短罷了」,台東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教授廖秋娥說,東部海岸為沉降式海岸,加上風化作用,平衡岩自然就會被侵蝕破壞,但她認為應尊重大自然,就算用水泥築牆或將斷裂的石雨傘黏回去,依舊無法和大自然抗衡,畢竟這和保護古蹟不一樣。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沈文程唱紅的石雨傘景觀 恐將消失 - 自然關懷 - 玩遍台灣 - udn旅遊休閒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4791#ixzz1b5gP1cu0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4730574
野柳岬發現新物種
推薦1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克里斯。李

野柳岬水晶宮 發現至少有2新物種

棘穗軟珊瑚模樣可愛。
圖/野柳地質公園提供

野柳岬水下的光鰓蟲。
圖/野柳地質公園提供
新北巿萬里區野柳岬,除了陸地上有世界聞名的奇石「女王頭」,海底下也生物資源豐富,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調查發現,寄生在珊瑚裡的兩種橈足類新物種,其中1種以「野柳」命名,叫做「野柳突口蟲」,雖然只有1釐米大小,肉眼難見,對海洋學術界來說,彌足珍貴。

野柳地質公園2008年起委託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進行為期2年的「野柳岬近岸海洋生態資源調查」研究計畫,潛

野柳岬海域海底生態豐富,不少大海扇保持完整。
圖/潛水人王銘祥提供
水調查野柳岬近岸水深30公尺內的生態資源及海洋生物分布特性,發現了106種石珊瑚、30種八放珊瑚、160種以上的無脊椎動物、30種以上海藻、200多種魚類等,足見野柳岬海域具備海洋生態樂園的資格。

戴昌鳳指出,野柳岬是個突出的岬角,位於東海、南海和黑潮3大海洋生態系統交會處,可以見到許多熱帶暖水性和溫帶冷水性的物種,這樣的條件,造成野柳岬海洋生物多樣性,比起東北角龍洞、鼻頭角一帶海域同樣生長面積,野柳岬發現的物種更多,舉例來說,在龍洞潛水調查,石珊瑚約廿、卅種,八放珊瑚可能也只有十幾種,種類均不如野柳,顯示野柳岬海域生態系是亟需保育的重點海域。

野柳岬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戴昌鳳研究團隊已發現兩種橈足類動物的世界新種,異常珊虱Xarifia insolita、野柳突口蟲Orstomella yaliuensis,分別在2007、2009年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上,戴昌鳳表示,這兩種都是珊瑚上的寄生蟲,調查人員潛水採集珊瑚樣本,帶到實驗室,在顯微鏡下發現這種橈足類動物,牠們就住在珊瑚的腸腔裡,但世界上的研究很少,也不瞭解牠們的習性。

【2011/02/23 聯合報】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453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