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時節天氣溼熱,古時又稱「毒月」、「惡月」,而五月五日端午節,是中國人三大重要節日之一,古人認為這一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的日子,又叫做正陽節。因為此節氣容易發生流行疫病,為了防止疫病傳染,古人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展開衛生防疫活動,也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日。
炎熱潮濕 食物容易腐敗
從先秦時代開始,農曆五月被視為毒月,這個季節天氣炎熱、潮濕多雨,不僅容易孳生細菌、食物腐敗,古時山林間更常瀰漫有毒的瘴氣,各種昆蟲、蛇類都在此時出來活動。
具有合格中醫師執照的雲林縣林內鄉長邱世文表示,古人將蛇、壁虎、蠍子、蟾蜍、蜈蚣視為「五毒」,因五毒出現的時間,也是疫厲流行的季節,為了避免疫病的發生,古人從端午這一天開始避邪、防疫。
自製雄黃 小心過量中毒
邱世文表示,為了避邪防疫,古人會在端午這一天喝雄黃酒,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寫著:「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溫、殺蟲驅痰功效。」雄黃酒是雄黃浸泡米酒或高粱酒而成。
雄黃酒除了服用外,大人也會以手指頭沾雄黃酒,在小朋友的額頭上寫個王字,或在身上其他地方畫符,或是在居住處噴灑,但因為雄黃是有毒礦物,含有三硫化砷,如果自己自製雄黃酒,可能容易攝取過量,引發砷中毒。
因為歷年發生過多起喝雄黃酒引發砷中毒事件,邱世文建議民眾不要自製雄黃酒飲用,如有需要,可改以外用較為安全,最好不要內服。
艾草菖蒲 避邪清新空氣
除了雄黃酒外,古人在端午這天,會在門口掛上艾草、菖蒲,古書《荊楚遂時記》描寫當時情景:「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袪毒氣。」邱世文表示,艾草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傳說插在門口可以保身體健康,菖蒲的葉子為劍形,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取避邪之效。
邱世文說,艾葉在本草書中記載:「苦辛,溫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理氣血。」菖蒲在藥書中記載:「辛苦而溫,芳香而散,補肝益心,開心孔,利九竅,明耳目發音聲。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
以現代觀點來看,端午節因潮濕炎熱,容易孳生病菌,在門口懸掛菖蒲、艾草,可以取其香氣清節空氣,減少病菌孳生,遠離疫癘疾病。
冰冷食物 易致身體不適
祐康中醫診所院長朱文銘表示,無論古時或現代,端午時節開始都是潮濕炎熱的氣候,所以自古開始,便流傳端午過後才收冬衣的習俗。而此時節容易孳生病菌,引發傳染病,尤其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天氣熱又喜歡吃冰冷食物,更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像是腸胃型感冒、急性細菌型痢疾、腸病毒等都是端午節氣常見的傳染病。
朱文銘建議民眾平日應該將屋內、屋外清掃乾淨,避免蚊蟲孳生。外出用餐時對於食物清潔也要特別小心注意,少吃冰冷食物,並維持規律運動,提升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機會。
DIY比較安全
人工香料香包 易刺激呼吸道
除了懸掛菖蒲、艾草之外,古人也會在端午節時配戴香包,取化濕避穢之效,禮記記載:「男女未冠笄,衿纓皆佩容臭。」容臭就是香包,香包內有硃砂、雄黃及中藥草,常用的有艾草、菖蒲、檀香、薄荷等,具有殺蟲滅菌、刺激腸胃蠕動、清心醒腦之效。
中醫師朱文銘表示,香包內的材料在中藥房都買得到,古人配戴的香包會做成小雞、小虎等各種可愛造型,再用紅線綁在身上,現在的香包更加多樣化,但不少業者為了減少藥草成本,改以人工香料取代。
化學香料如果吸取過量,可能會刺激呼吸道造成不適,甚至會因為與肌膚的接觸造成皮膚過敏不適,建議民眾可自行到中藥行購買材料自製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