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鏡裡臺灣
市長:麥芽糖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收集嗜好【鏡裡臺灣】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復興之友社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最重要的世界遺產
 瀏覽1,095|回應2推薦1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施喬茜

新年期間看到文建會發表一個五年計畫,要全力推動台灣登錄世界遺產的長期抗戰。經過好幾波國內外學者專家的奔走察訪,最新出爐的世界遺產「潛力點」,包括玉山、太魯閣、阿里山火車等,達十一處之多。其中玉山本不在名單之列,是日本專家慧眼相中,因而得以入選。

世界遺產跟出版業有何關連?若有人要出世界遺產的專書,當然就會有關,不過依據「產業報導」的宗旨,本報不會特別介紹某本書,因此本期要談的是一項跟上述十一處潛力點都無關,但又對台灣出版業是特別重要的世界遺產。

這個遺產不但跟台灣關係密切,而且在我看來其實是台灣最重要的世界遺產,不但最重要,而且以世界的尺度來看,也是最珍貴的,而且,如果我們懂得把握,裡面不但有文化的尊榮,同時也有無限的商機。

赫,如果這個文化遺產這麼偉大,怎會到今天都沒人知道?好吧,我姑妄言之,你姑妄聽之。

有一種文字,流傳已經有兩千年之久,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續下來,持續記錄著該文明各種歷史、文件、書契、法規、學術、思想、文學的唯一工具。使用她的人口曾經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族群,但是在最近的五十年間,數量急速萎縮,現在距離應該有的全盛時期,總數已不足百分之三。

在兩千年的發展期間,這種文字記錄著所有當時出版的圖書,經歷手寫時期,印刷體出現時期,一直到網路資訊時期,基本的形體幾乎沒什麼改變,甚至在這種文字上還發展出非常獨特的書法藝術……

咦,你猜到了?當然,這便是你我從小到大,日夜習誦,無日無之的繁體中文,或(有人堅持的)正體中文。

有冇搞錯?繁體字也可以當世界文化遺產嗎?既然崑曲可以入選、梁祝可以提名,我想比這些都嚴重許多的繁體字,沒有道理不能列入考慮。

現在全世界還有多少地方在用繁體字呢?台灣,香港,沒了。大陸不用說,新加坡老早就用了簡體,南洋僑界、美國僑報,甚至連許多自許為維繫文化命脈的僑校,也紛紛改用簡體中文的課本了。

簡體中文看起來似乎要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全球,香港會不會是下一個淪陷區?短期內不會(畢竟那裡還是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垂範區」嘛)。但長期看,有一天要是文匯報為了服務「廣大讀者」,自動改為簡體排版,大約也不會太令人驚訝吧。

在廣義的華文單一市場裡,繁體字表面上屈居絕對少數的劣勢,但是從文化遺產的角度看,台灣卻具有非比尋常的關鍵地位。我們不只在學院中研究,也在生活中應用,這裡是保留兩千年古典漢字傳統,始終活生生存在的生態社區。而大陸呢,繁體字可說已經死亡,最多,也只剩下學院內如標本般的存在。

繁體字是唯一一條串起中國古典與現代世界的文化通道,而台灣則是這個通道最實至名歸的守護者。

如果你要進入中國的古典世界,真正地登堂入室,而不是隨意看看,你就沒有別的路子,一定得從繁體字下手不可,只要漢學研究還有訓詁這一門,繁體字就無法棄絕。不論大陸已經用簡字重排了多少古籍,所有簡字排版的古籍,就是不可能在漢學研究中佔有任何位置。事實上大陸幾乎每一個文史科系,都得為學生加開「古代漢語」課程,以便學子用繁體研究「說文」,理解老莊。

回想當年五四諸君子,為了啟迪民智,提高識字率而提倡簡化字(甚至想取消漢字而全盤羅馬化),固然是用心良苦,可惜他們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九十年以後將有一種名為電腦的東西,幾乎推翻了他們所認識的中文書寫方式。倉頡、大易、注音等輸入法,使漢字輸入簡體或繁體不再有區別,它們一樣簡單(或一樣困難)。

簡字只剩下極少數手寫的場合能夠發揮節省時間的作用,而依照台灣經驗,你不必規定簡字標準,每個人自然就會在手寫時使用簡寫。

大陸身體力行九十年前的一種美好的願望,如今看來卻好像是一場歷史的誤會。他們的漢字學界現在也公開承認,簡化字只有書寫的便利,而在字義表達和視覺辨認上,有時候比繁體反而不如。那這樣「五億人民齊躍進」的結果,豈不是虛幻一場,反而平添了紛擾嗎?

簡體字既然有各種問題,對文化傳統尤其有無情的割裂,可是所有海外華人社區,卻一面倒向簡體陣營,這又是什麼道理呢?我們對此有任何警覺嗎?有想過何種對策嗎?

繁體字其實是祖宗所賜、最威力無窮的文化武器。如果我們能夠用「台灣=繁體字=真正的中華文化」的概念向僑社,乃至向全世界行銷,我們就有機會成為中華文化真正的繼承人,擁有最權威的文化解釋權。

事實上我們是極有機會在國際宣傳上贏取這頂文化桂冠的。不論中國大陸人口多麼多,古蹟多麼普遍,琉璃廠多麼生意興隆,只要簡體一日不除,他們在這場文化解釋權的世界盃競賽上,就註定會是最後的輸家。

可是即使這個定位如此簡單,如此順理成章,我們有可能也擬一個五年計畫去推動嗎?

老實說,這點我反而很悲觀。現在我們避中國唯恐不及,包括那個人民政府,以及任何其他掛著「中國」形容詞的東西;一國兩制的陽謀,當然屬於不可上之當,但是連文化的中國、歷史的中國也都一概在排斥之列。明明是我們擁有的文化優勢,卻不敢利用;明明是我們擁有的文化珍寶,如故宮所藏,倒有人希望能拱手送回;我們空有神器在手,卻尷尷尬尬地藏著,唯恐有人知曉以後,我們就會忽然喪失文化的主體性。

時移勢易,寶變為石,這還真是不知從何說起呀。

我們其實是被自己的觀念綁住,以為中國人民政府是中華文化的擁有者,我們若承認了文化的淵源,就等於承認自己是中國的文化藩屬。大陸自己這樣「宣稱」也就算了,偏偏我們對此也毫不質疑,這才是奇怪的事。

事實上若要認真計較,人民政府五十幾年來對中華文化到底是建樹多還是摧殘多,一筆帳恐怕還很有得算呢。

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來歷史積累的總和,我們每一代人,不論是海峽這邊或那邊,都只是薰染其中的過客,我們所繼承的不會因為我們不承認就消失,事實上文化是你自己要丟丟不掉,別人要搶也搶不走的。如果台灣成功占有華夏正宗的文化定位,誰還有資格宣稱自己是中華文化的宗主國呢?文化不是古蹟多、故居多就行的。

我們既然在政治上要對抗中國,卻在文化上採取不戰而走的政策,道理上實在不通。

我擔心的並不是繁體字會否衰亡的問題,老實說兩千三百萬人日夜使用,這個問題一點也用不著擔心。我們需要擔心的,是為了政治的緣故,因而使我們看不見自己手上的文化瑰寶,是那麼珍貴、那麼威力無窮。

我們有歷史上最幸運的機會,取得中華文化守護者的位置,但是我們願意開始行動嗎?

但願我悲觀的猜測不會成為事實。那麼所有在台灣靠繁體字吃飯的,以及所有希望台灣走出去、希望世界認知台灣價值的同胞,就有福了。

(本文曾經節錄刊載於2003年2月20日中國時報 http://b-oo-k.net/blog/post/1/4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1386702
 回應文章
台灣駕馭中國大陸? 做不到! 影響? 可能!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駕馭大陸說法 網友看法各異

華盛頓時報今天刊出文章「唯有台灣能駕馭中國大陸」,引述中華民國前官員說法,台灣儒家思想的軟實力,可能是對大陸未來政治發展的唯一影響,大陸網友對此有認同、有反對。

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記者華特曼(Shaun Waterman)發出台灣軟實力對大陸影響的報導,引述中華民國前駐美代表陳錫蕃說法指出,台灣是世界上唯一可能影響大陸未來政治發展的力量,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恐怕都做不到,只有台灣能。

陳錫蕃認為,由於基於與大陸的共同歷史、語言和地緣關係,台灣具有文化槓桿的影響力,因此能夠策略性運用這種軟實力。

報導引述文化部部長龍應台9月接受「華時」訪問表示,雖然儒學成為中國歷代帝王統治的指導方針,但儒家思想和自由民主並無扞格。

大陸網友則對「台灣能駕馭中國大陸」說法,有不少討論。

「肖文Seven」表示,「言之有理,馬列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科學性在民眾心中早已有分辨…只有等過若干年後民智開化,再來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唯有政治上達成共識,祖國的統一才有可能。」

網友「楊歡1220」則希望,「大陸也要像台灣一樣民主化。」大陸網友「飛飛翔翔飛飛」認為,「說得有道理!快來解救我們吧。」

但也有不少大陸網友持反對意見。

「一邊玩兒蛋去」說,「自己捧自己有意思嗎?」另一網友「姓隱名埋字沒有號不在」表示,「駕馭這話說得太大了吧。」

大陸網友「喬風的圍脖」指出,「有影響但不可能駕馭。」

【2012/12/28 中央社】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台駕馭大陸說法 網友看法各異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597514.shtml#ixzz2GMxDFJx2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4907316
必也正名乎: 正體字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必也正名乎!

如果, 要與簡體字分別, 就用正體字來稱呼最偉大的世界遺產吧!

知道嗎: 埃及也在同樣時期, 擁有自己的文字.

不幸的民族, 被羅馬擄掠一空. 如今的子孫, 無法閱讀古蹟裡的文字!

我們, 是否要更加努力: 維護這最偉大的世界遺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748&aid=139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