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生命之歌
市長:美美低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生命之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內外之間:尋回真我》
2025/03/13 08:01 瀏覽19|回應0推薦0

美美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章 緣起

在繁華都市的一個清晨,天邊微曦,都市的喧囂尚未完全甦醒。蘇靜輕輕拉開窗簾,望著街道上漸漸熙攘的行人,心中既有淡淡的寂寥,也有對未知一天的期待。作為一個極富內省氣質的人,蘇靜總喜歡在晨光中獨處,讓思緒隨著柔和的光影慢慢流轉。她的生活似乎總是被一層看不見的幕布包裹著,儘管心中有許多夢想與情感,但她卻總習慣把它們深藏心底。

而就在同一個城市的另一端,陳陽已經換上了那件代表著自信與活力的襯衫,帶著燦爛的笑容走出家門。作為一個典型的外向型人,他熱愛與人交往,享受著社交場合中被矚目的感覺。陳陽的生活充滿了笑語與掌聲,無論走到哪裡,他總能引來一片歡呼。然而,在這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陳陽心中卻隱藏著一絲說不出的空虛感,他常常在深夜獨自問自己:究竟這些掌聲與讚美能否填滿那顆孤寂的心?

那一天,命運的絲線悄然拉近了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人。蘇靜在一家小型設計工作室任職,她的創作總帶著一種靜謐的詩意;而陳陽則在一家知名市場營銷公司工作,整日奔波於各種社交活動與業務會議之間。兩人的生活彷彿在不同的世界裡運轉,卻在不經意間被命運安排在了一個偶然的交叉點。

在一個清新的周末午後,蘇靜應朋友邀請,參加了一場小型藝術沙龍。沙龍上,輕柔的音樂、淡雅的燈光與各式各樣的創意作品讓她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寧。正當她靜靜地品味一幅充滿夢幻色彩的畫作時,不遠處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那笑聲中似乎蘊含著無限能量與熱情,吸引了蘇靜的注意。她抬頭望去,只見一位年輕男子正滔滔不絕地與一群朋友分享著一個極具幽默感的故事,現場時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那正是陳陽,他那燦爛的笑容和活力四射的言談讓他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儘管兩人站在性格的極端,一個沉穩內斂、一個開朗外向,但命運卻讓他們在那個午後有了短暫而奇妙的交集。蘇靜默默地觀察著這個男子,她發現他的眼中似乎也有著與眾不同的溫柔與不安;而陳陽在講話之餘,偶爾也會瞥見蘇靜那專注而深邃的目光。這短暫的目光交流,仿佛在兩人的心湖中激起了微妙的漣漪,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就此展開……

第二章 日常糾葛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靜與陳陽的生活漸漸進入了彼此的視野。蘇靜的日子大多在平靜而有序中流淌,她在工作室裡默默地構思設計,總喜歡獨自一人享受創作的樂趣。每當她完成一幅作品時,心中那份成就感常常被外界的冷漠或忽略所掩蓋。她不喜歡大張旗鼓地展示自己,因為內心深處,她總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該在無聲處綻放,無需外界的誇獎與掌聲。可是,這樣的生活也讓她感受到一種隱隱的孤獨與不被理解的苦澀。

陳陽的世界則截然不同。他的每一天都是一場盛大的表演,無論是公司會議上的口才展示,還是朋友聚會中的歡聲笑語,都讓他沉浸在自信與歡樂之中。工作中,他總能憑藉出色的表現贏得上司與同事的認可;生活裡,他那熱情奔放的性格也使得他總能成為社交場合的焦點。然而,在這一切光環之下,陳陽卻時常感到空虛和疲憊。他漸漸發現,無論外界怎樣熱烈地迎接他,他心中那塊孤獨的角落始終無法被填滿。

某個平凡的工作日,陳陽在公司例行的會議上被讚譽一番,大家紛紛拍手稱快。會後,他獨自走到公司天台,眺望著遠方燈火通明的城市。那一刻,繁華的都市在他眼前變得有些模糊,他突然意識到:難道這一切榮耀只是表面的虛幻?回想起來,每當他在掌聲中微笑,內心卻有一絲莫名的惶恐,彷彿他害怕自己只是在討取一時的讚美,卻未曾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內心。

同時,蘇靜也在自己的生活中遭遇了小小的波折。設計工作室裡,主管常常對她的作品提出保守而僵化的意見,認為她那種充滿詩意和個人情懷的風格並不符合市場需求。一次次的拒絕與修改,讓蘇靜漸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留下印記。她開始自我懷疑,認為或許那沉默中隱藏的美好,只是她自我安慰的幻想,真正的世界需要的是迎合與討好。

在這樣的矛盾與糾葛中,兩個人的內心都開始掀起一陣波瀾。陳陽開始懷疑,熱鬧的笑聲是否真能彌補那無法言說的孤獨;蘇靜也在掙扎,究竟該如何在堅持自我與適應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這種種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就像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小插曲,既好笑又發人深省,讓人不得不思考:我們究竟在追尋什麼?是在討取外界的掌聲,還是尋找內心那份真正的安寧?

某個傍晚,蘇靜下班後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微涼的風中夾帶著夜市的香氣,讓她一時感到格外寧靜。正當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一條來自多年未見的老友的信息。老友邀她參加一場特別的聚會,聚會地點竟然正是陳陽所在的那家知名公司舉辦的慈善晚宴。猶豫了片刻後,蘇靜還是決定前往一探究竟。她不知道,這次偶然的決定,將會改變她的生活軌跡,也讓她與那個光彩奪目的男子有了更多的交集……

第三章 偶遇交織

慈善晚宴的會場布置得典雅而溫馨,燈光柔和,輕音樂低迴。蘇靜身著一件淺藍色長裙,儘管她平時喜歡低調,但今晚她還是鼓起勇氣,精心打扮了一番。進入會場後,她發現這裡的氣氛既充滿了社交場合的繁華,又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情。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溫暖的微笑,似乎都在用心感受著這個夜晚帶來的美好。

正當蘇靜在角落中靜靜觀察時,陳陽正忙於與各路貴賓交流。他依舊那副熱情洋溢的模樣,談笑風生,舉止間無不彰顯著他那獨有的魅力。然而,在眾多交談之中,他的眼神卻不時飄向會場的一角,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當他發現那個身影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柔和的笑意。那正是蘇靜,她靜靜地站在牆邊,似乎有些不自在地觀察著周圍的熱鬧場景。陳陽心中頓時生起一種奇妙的感覺:這個看似脆弱而含蓄的女子,究竟擁有著怎樣的內在世界?

聚會進行中,巧合的是,主辦方安排了一個小型互動環節,要求現場賓客隨機組隊,共同完成一個小任務。命運似乎在此刻玩起了小把戲,蘇靜與陳陽竟被分到了同一組。兩人初次正面碰撞,面對彼此性格上的巨大反差,氣氛一度顯得有些尷尬。陳陽試圖以幽默化解尷尬:“蘇小姐,這麼巧,今天我們就來一次‘內外合璧’如何?”他的話語中帶著玩笑,但卻也隱含著一種真誠的邀請。蘇靜微微一笑,輕輕點頭,回應道:“或許,這正是我一直尋找的那種互補吧。”

隨著任務的推進,兩人逐漸發現彼此其實有著意想不到的共同點。他們討論著藝術、人生、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陳陽發現,雖然蘇靜平時不善言辭,但她的每一句話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而蘇靜也驚訝於陳陽那看似浮華背後,其實藏著對人生深深的思考。這次合作不僅讓他們完成了任務,更讓彼此的心靈在交流中得到了滋養與啟迪。晚宴結束時,兩人已約定再找個時間好好聊聊,彼此分享各自那未曾對外人道的心事。

這場偶遇,就像一陣清風,悄悄拂過兩顆久已孤寂的心。從那以後,蘇靜與陳陽之間的聯繫變得頻繁起來。儘管兩人的生活背景、性格特質截然不同,但正是這種差異,讓他們在交往中不斷激發出新的火花。他們約在咖啡館、在書店、甚至在那條熟悉的小巷裡漫步,從藝術到音樂,從童年回憶到未來夢想,每一個話題都似乎能引出彼此心中最真實的一面。

第四章 衝突與成長

隨著兩人交往的深入,難免會有一些摩擦與分歧浮現。蘇靜習慣了內心世界的寧靜與獨處,而陳陽卻總希望能在每一個場合中大聲宣揚自己。這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在某次兩人共進晚餐時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那是一個下著小雨的夜晚,街道上的霓虹燈映照出斑斕的光影。兩人選在一家風格獨特的小餐館共進晚餐。剛開始,氣氛還十分融洽,陳陽笑談著他今天在公司如何憑藉出色的表現贏得讚美,而蘇靜則靜靜聆聽,不時點頭附和。可隨著話題深入,陳陽不經意間提到了一些對蘇靜作品的看法:“蘇靜,我覺得你這樣太過內斂了,外面的世界那麼精彩,何不多多展示自己呢?你這樣總讓人覺得有點……缺乏存在感。”這句話讓蘇靜頓時臉色微變,她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委屈與憤怒。她低聲反駁道:“你怎麼能這麼說?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價值不在於他人的讚美,而是內心的那份堅持與自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只是……我的方式不需要大肆宣揚罷了。”

餐桌上的氣氛瞬間凝固,兩人對坐良久,只有窗外雨點敲打玻璃的聲音在回蕩。陳陽也感受到了蘇靜那股難以言喻的傷痛,他頓時陷入沉思,心中開始反省:難道自己一直以來追求的那些掌聲與認可,真的就能代表真正的幸福嗎?而蘇靜則在靜默中思考著,是否自己過於固執於那份內在的寧靜,錯過了與外界接觸帶來的美好機會?

這次爭執讓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獨自面對內心的掙扎。陳陽回到家中,望著牆上曾獲得無數讚美的獎狀,心中涌起一股空虛感。他開始質疑,這些外在的榮耀究竟能否真正填補內心那深處的缺口。反觀蘇靜,她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腦海中不斷重複著剛才那句話:“缺乏存在感。”那一刻,她似乎看見了自己在沉默中的影子,明白了或許自己一直在逃避與人交流、逃避那看似熱鬧卻又虛幻的世界。

接下來的日子裡,兩人都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陳陽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參加一些志願者活動,試圖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他發現,當他放下那份對外在認可的追求,專注於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時,內心竟然漸漸變得充實起來。而蘇靜則在好友的鼓勵下,開始嘗試著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參加一些小型的藝術展覽與分享會。雖然她在這過程中依然保持著那份內斂與謙遜,但她發現,當自己開始敞開心扉與人交流時,竟也能獲得不同於以往的驚喜與共鳴。

這段成長的過程充滿了辛酸與挑戰,但也正是在一次次的跌倒與爬起中,兩人漸漸意識到:真正的成長不是外界的認可,而是那份敢於面對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勇氣。他們開始理解,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都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著真實與溫暖。正如那句古話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

第五章 自我尋找

隨著日子的流逝,蘇靜與陳陽各自在生活的不同角落展開了一段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對蘇靜來說,她決定挑戰自己,開始著手策劃一個個人藝術展覽。這不僅是一次展示她創作成果的機會,更是一場與自己內心對話的儀式。她將多年的心路歷程、那份默默累積的情感,都以繪畫與裝置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展覽當天,她站在自己的作品前,望著一幅幅蘊含著豐富情感與細膩思考的畫作,心中既緊張又激動。台下觀眾的讚嘆聲與沉默細賞,讓她深刻體會到,原來真正的藝術,不在於迎合大眾,而在於忠實地表達自己的靈魂。

陳陽的轉變則顯得更為劇烈。他毅然辭去了那份讓他充滿壓力與浮華的工作,開始投身於社區公益事業。他走訪孤老、關懷弱勢,用自己的熱情與行動為社會帶來一絲溫暖。在這段期間,他學會了傾聽與陪伴,漸漸明白了:真正的快樂,不在於外界的掌聲,而在於每一次用心去幫助別人後,內心那份滿足與平靜。儘管這條路並不容易,充滿了種種挑戰與不確定,但陳陽卻從中找到了自己久違的那份初心,與對生活真摯的熱愛。

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蘇靜與陳陽再次相遇。這一次,他們不再是那兩個性格極端的人,而是各自帶著一段獨特的心路歷程,相互分享著改變的點點滴滴。蘇靜談起那次展覽的心情,語氣中充滿了從容與自信:“以前我總覺得自己的沉默就是弱點,可現在我明白,每一筆畫、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只要我敢於面對自己,就能發現,那些看似脆弱的瞬間,其實正是最堅強的證明。”陳陽則輕輕點頭,語帶感慨地說道:“我以前總以為自己需要不斷地博取讚美,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但當我開始用心去關懷他人,才發現,這個世界比那些虛榮更需要真心。真正的存在感,來自於你對生命的熱愛與奉獻,而不是一時的喝彩。”

兩人的交流中充滿了幽默與智慧,也在無形中激發了彼此更深的思考。那晚,他們在昏黃的路燈下漫步,談論著夢想、過去與未來。蘇靜忽然打趣道:“你說,我們是不是該取個新名字,來表現我們這段奇妙的轉變?比如,我可以叫‘靜然’,你可以叫‘陽光’。”陳陽哈哈大笑,回應道:“好啊,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不再是那個只懂得追求掌聲的陳陽,而是真正懂得感受生活的‘陽光’;而你也不再是沉默寡言的蘇靜,而是擁有無限力量的‘靜然’。”這句話讓兩人相視一笑,彷彿在那一刻,所有過往的矛盾與不解,都得到了最美好的釋懷。

隨著心靈的洗禮,他們漸漸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次碰撞,每一次爭執,其實都是成長的契機。只有敢於面對內心的陰影,才能真正看見那璀璨的光芒。蘇靜開始明白,內在的豐盈不在於外界的掌聲,而在於那份對自我真實感受的認同;陳陽也逐漸領悟,外界的熱鬧固然動人,但唯有靜下心來傾聽內心,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向。

第六章 內心對話與和解

在一個星光閃爍的夜晚,蘇靜與陳陽各自走到了城市的一個僻靜角落,心中各懷著對未來的迷茫與期待。那晚,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地方靜坐良久,任由內心的思緒在寂靜中自由飄蕩。蘇靜倚在一棵老樹旁,望著滿天星斗,腦海中浮現出自己過去那段孤獨而充滿矛盾的歲月;而陳陽則坐在河邊,靜靜地聆聽著水流拍打堤岸的聲音,那種柔和卻又持久的節奏彷彿在告訴他:生活無論多麼起伏,總有一股力量在默默支持著你前行。

“朋友,有時候我會想,我們是不是一直在彼此的反面尋找著自己真正的影子?”陳陽在內心對話中不禁自問。他開始意識到,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既渴望安靜又渴望熱鬧的雙重面向,只不過我們常常因為外界的標籤而把自己僅僅局限於某一種模式。那晚,他將這些思考寫在日記裡,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生活的熱忱與對自我的認真反思。

隔天清晨,蘇靜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寫道:“在你那靜謐的筆觸中,我看見了一個鮮活的靈魂;在你那深情的眼神裡,我聽見了對生活的低語。或許,你不必再將自己鎖在那個孤寂的房間裡,讓世界的聲音幫你一起尋找真正的自我。”這封信既神秘又充滿詩意,讓蘇靜陷入了長時間的沉思。她開始反問自己:難道我的內心世界真的那麼微小,只有在別人的映照下才能顯得完整嗎?她漸漸明白,真正的和解不是來自於外界的評價,而是對自己內心的坦然接納。無論是寂靜還是熱鬧,都只是生活中不同的顏色,缺一不可,正是這些多樣的色彩構成了我們豐富而真實的人生。

幾天後,蘇靜與陳陽約在一家文藝氣息濃厚的小咖啡館重逢。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來往的人群,各自分享著這段時間內心的變化與領悟。陳陽語重心長地說:“以前,我總以為外界的掌聲能夠證明我的存在,但現在我明白,每一個溫柔的細節,每一次真心的付出,才是構築我靈魂的磚瓦。”蘇靜輕輕點頭,她的眼中閃爍著久違的光芒:“我也曾以為沉默是一種保護,卻忽略了敞開心扉所能帶來的溫暖。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如何在寧靜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並勇敢地讓這聲音被世界聽見。”

在那段對話中,他們逐漸領悟到:所謂的I人與E人,其實只是一個表象。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蘊藏著既渴望獨處、又渴望交融的雙重本質。正如大海既有平靜的浪花,也有洶湧的波濤,只有學會與自己的每一個面向和解,才能真正擁有完整的自我。這樣的覺醒,不僅讓他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時,更加從容不迫。

那一天,兩人一同走出咖啡館,迎著初升的朝陽,心中滿懷著希望與堅定。陳陽打趣地說:“從今以後,我們就當自己是一部活生生的小說,既有戲劇性的轉折,也有平凡日子裡的細膩溫情。或許,我們都不需要去討拍,只要用真心去體驗生活,讓每個瞬間都成為最真實的自我。”蘇靜笑著回應:“是啊,朋友,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場既好笑又發人深省的旅程嗎?每一步都是我們最真實的見證。”

第七章 真我綻放

隨著內心對話與彼此間的坦誠交流,蘇靜與陳陽都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轉機。蘇靜的個人藝術展覽在一片贊譽中拉開序幕,展覽現場人潮絡繹不絕。每一幅作品都彷彿在訴說著她的心聲,那份由內而外流露的真摯情感感動了無數觀眾。有觀眾在展覽結束後對她說:“你的作品讓我看到了生活中的無數可能,每一筆都充滿了力量與希望。”這樣的讚美,不再是那種虛浮的討拍,而是源自於對她內在世界的真心共鳴。蘇靜在那一刻明白,當自己敢於面對並表達真實的情感時,便能感受到從內心深處湧出的溫暖與力量。

與此同時,陳陽也在公益事業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意義。他創辦了一個名為「陽光同行」的社區項目,致力於幫助那些需要關愛的人。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一個公益活動,更是一個讓人們重新發現自我價值的平台。通過與志願者們一同努力,陳陽看到了一個個曾經被忽略的生命重新煥發出光彩。他經常在活動結束後對夥伴們說:“真正的快樂,不是外界的掌聲,而是當你幫助別人重拾希望時,那份溫暖與感恩的心情。”這句話成了「陽光同行」的口號,也讓陳陽本人從追求虛榮的迷途走向了真實的人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靜與陳陽之間的友情也日漸深厚。儘管兩人的生活方式依然不同,但他們卻學會了欣賞彼此獨特的美好。蘇靜在藝術中找到了自我,而陳陽則在幫助他人中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他們共同參與社區活動、舉辦講座,甚至還合力策劃了一場以「真我綻放」為主題的文化沙龍。這個沙龍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他們在這裡分享自己的故事、探討生活的真諦。現場既有歡聲笑語,也有動情落淚,每一個瞬間都真切地詮釋了那句話:“接納自己,才能活出最真的光芒。”

在那次沙龍中,一位年輕的聽眾激動地站起來說道:“以前我總以為自己必須迎合別人的期望,才能獲得認同。聽了今天的分享,我才明白,只有真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中不再是為了討拍,而是出於對生命真諦的共鳴。蘇靜與陳陽彼此對視,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激與欣慰。正是在這無數個小小的感動瞬間裡,他們明白了: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外在的標籤,而在於那份對自我與生命的真摯體驗。

故事來到這裡,兩位主角已經不再拘泥於那種簡單的I人與E人的二元對立,而是學會了在內外世界中尋找平衡,將內心的豐盈與外在的熱情相互融合。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需要去迎合外界的標準,只要忠於自我,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與光芒。正如大自然中的萬物,各自以最真實的姿態存在著,無論是悄然綻放的花朵,還是熾烈燃燒的火焰,都有著各自的美麗與價值。

第八章 尾聲

朋友,當你翻開這部小說的最後一頁時,也許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兩個人的故事,而是一面映照我們每個人內心世界的鏡子。蘇靜與陳陽用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這個充滿浮華與喧囂的現實中,唯有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才能找到那片屬於自己的安寧。無論你是那個靜若處子、沉默寡言的I人,還是那個活力四射、熱情奔放的E人,都請記得:你本身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人生的旅程中,總會有歡笑與淚水,有挫折與挑戰,也有無數個瞬間讓我們重新思索: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蘇靜在藝術中找到了自己的聲音;陳陽在付出中體會到了生命的溫度。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尋著那個最真實、最獨特的自己,而這段旅程從來不是為了博取外界的讚美,而是為了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夜幕低垂,城市燈火依舊璀璨。兩位主角站在彼此曾經相遇的地方,回想著這段旅程中的點滴。他們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宣言,只有一種深沉而堅定的信念:只要真誠地面對自己,無論走過多少風雨,心中總會有一片溫暖的陽光,陪伴著我們一直前行。

在這個現實與夢想交織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權選擇如何生活,如何面對那來自內心深處的呼喚。也許你正面臨著無數的挑戰與迷茫,也許你曾經在失敗與挫折中迷失了方向,但請記住,每一段經歷都是成長的印記,每一次掙扎都是邁向成熟的腳步。當我們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便能從中找到無限的力量,成就那獨一無二的自我。

蘇靜與陳陽的故事並未因爲這一刻的平靜而結束,而是隨著他們每一次勇敢的嘗試、每一個溫暖的瞬間,持續在生活中書寫著新的篇章。也許有一天,他們會再次相遇,彼此交換著更多關於夢想與未來的故事;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你也會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啟示,找到那條通往真我之路。

朋友,當你讀完這個故事時,請相信:不論你是內向的I人,還是外向的E人,每一個你都是那麼的獨特而美好。不要再為了討取短暫的掌聲而迷失自我,也不要因為害怕表露內心的脆弱而封閉心扉。勇敢地做自己,擁抱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讓那份真實與溫暖成為你前行的力量。

最後,讓我們以這樣的心境迎接每一個黎明,帶著對自我的認識與包容,去追尋那既平凡卻又充滿奇蹟的生活。願你在追尋自我之路上,既有蘇靜那般靜謐的深思,也有陳陽那般燦爛的熱情,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光明與自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679&aid=7247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