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生命之歌
市長:美美低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生命之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打破沙鍋問到底
 瀏覽721|回應0推薦0

美美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約翰福音第三章第七節》

講到「重生」 法利賽人中有一個名叫尼哥底母的人當面與耶穌談到有關祂「行使神蹟」之事,不過耶穌卻藉此提出另一觀點,也就是重生──難道說重生與耶穌行神蹟兩者間有關連嗎?──這位仁兄的名字在希伯來文裡是指「民眾間的得勝者」之意。

尼哥底母確實知道耶穌行過的許多神蹟,就算曾經親眼看過,但他自己的生命卻沒有因此而經歷神,又如何真實看見神的國──神蹟對他來說,只能算是奇人異事;在別人身上發生神蹟,作為一個旁觀者的他,當然心中有許多疑問想要知道。

「神的國」究竟是什麼?

耶穌曾就神的國以比喻的方式說明──

又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馬可福音第四章第二十六至二十九節》

起初福音開始向外傳的時候,其影響力是與日俱增;慢慢的,增長速度有了明顯的轉變,直到時機成熟了;而神的國的興盛就如同這成熟的子粒,需要收在倉裡──神的國基本成員就是人,信神之人便歸屬神的國度之中,那是一種完美無暇疵的國度;但進入之前是有其條件的,也正如耶穌所言:需要「重生」

一、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神的國。
二、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神的國。

以上是人進入神的國的必備要件;尼哥底母似乎面有難色,因為他不能理解重生的真義: 

一、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就肉體來說,是不能再重回母親的子宮重新被孕育成胎,然後長成,接著生出;而必須藉由水和聖靈,這是什麼意思呢?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翰福音第三章第六節》

耶穌明確的說,「人的肉體是歸屬於人的雙親所生;而人的靈卻是要由聖靈所生,」 我們可以瞭解的是尼哥底母的靈──尚未生出,就像等著受孕的胚胎般;理智知道神與靈裡知道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當然眼界就局限在肉眼之內無法擴及其他領域,甚是可惜了。

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以賽亞書第三十二章第十五節》

水與聖靈又是什麼呢?簡單說,聖靈是神的位格之一,祂具有啟示的能力,如同水一般,可以滋養人的靈,使其從荒野,變為沃土,然後可以長成為茂林──生命就跟著豐富起來──從無到有。 

在教會中常會看見有些人不只願意來參與聚會,更決定要參加受洗的儀式,原因也就出在這兒了。生命得以重生,接下來就要經歷完全不同的人生,不止是這世上的人生,還有靈裡的生命也就跟著起動,進入神的國度,與神的關係更加密切。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 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馬書第五章第五節》

我們心裡接納神,自然神無止盡的愛會傾巢而出,滿足你我最深的渴求──而這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尼哥底母即便羨慕種種耶穌行出神蹟與那些親自受祂醫治釋放的人們,但他只是站在原地;若他不往神的面前跨出自己的步伐,這都只是空談;對他的生命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用處──人是需要神,因為人是神所造,沒有神的愛,人的生命會枯槁、凋零,了無生機。

如果 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裏,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馬書第八章第九節》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神的兒女;《羅馬書第八章第十六節》

水與聖靈能使人跳脫肉體的限制,進而重生,就像是「出生證明」任誰都無法更改;可是尼哥底母卻更百思不得其解:「怎能有這事呢?」

身為法利賽人尼哥底母雖是講授聖經的能者,可是只在理性思維裡徘徊,不能再往前跨越信心的洪溝──從未看過一位以神的話為生活重心的人,反而深陷困惑之中,那不是好事呀。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第五章第二十二至二十三節》

受水與聖靈重生之人,最大的明顯改變就是他的生命會結出這九種果子來,因為是長在肥沃的土地之上,豈有不結果的道理呢。尼哥底母的內心知道自己正是缺少這樣的轉變,否則他不會與耶穌談論這些事。

耶穌最後將尼哥底母內心最大的問題找出,若不從這方面做徹底的解決,實在很難從「盲信」當中找到出路──他教師的身份面臨極大的考驗──耶穌可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約翰福音第三章第十二節》

ps經文由台灣聖經公會提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3679&aid=100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