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要不是「關心國中基測」城市近日有網友自PTT轉貼「基北區09年大學升學排行榜」,我壓根兒就忘了這回事。
在今年一月初,我在高中免試升學是什麼? 能吃嗎?一文,對「優質化高中」免試升學可能「受益」的學校,作出如下的預測──
基中、基女:照理來說,按基北區競爭激烈的程度,連景美、麗山、板中都沒有的機會,這兩所學校更是不可能。但恰好因為地域、交通的限制,面對通勤的考量( 基隆以北的金山、萬里,以南的瑞芳平溪貢寮,到基隆的交通比到台北方便 ),很可能有機會抓到幾隻「漏網之魚」。
後來看到《新新聞》所整理的資料,發覺基隆高中的學測錄取分數竟然是墊底的:
校名 | 08年錄取分數 |
基女 | 213 |
安樂 | 202 |
暖暖 | 202 |
中山 | 195 |
基中 | 176 |
「第二名」的學校是安樂高中與暖暖高中。除此之外,安樂高中「位於基隆人口最多的安樂區」、「08年高中部錄取最高分達288分」,因此我對自己的「預測」做了以下修正──
基隆高中分數落差太大,相對而言,錄取分數較高且學區人口較多的安樂高中或許較會被列入考量。
隨著登記分發的結果出爐,我根據基北區09年大學升學排行榜,並另外參照各校榜單做調整,所得結果如下──
| 總人數 | 台 | 清 | 交 | 成 | 政 | 陽 | 四中 | 左列學校 | 國立(%) |
基女 | 718 | 1 | 3 | 1 | 1 | 9 | 1 | 15 | 4.3% | 22.8(*1) |
暖暖 | 107 | 1 | 0 | 1 | 0 | 0 | 0 | 3 | 4.7% | 13.1(*2) |
基中 | 617 | 0 | 0 | 2 | 1 | 1 | 0 | 10 | 2.3% | 19.1 |
中山 | 116 | 0 | 0 | 0 | 0 | 1 | 0 | 0 | 0.9% | 12.9 |
安樂 | 167 | 0 | 0 | 0 | 0 | 0 | 0 | 1 | 0.6% | 16.2 |
*1:基女另有一學生考取私立大學的藥學系,此外,這份榜單不包括體育班的升學情形。
*2:僅得知暖暖推甄國立大學錄取人數
至於基中「錄取分數」之所以會與「印象」產生落差,個人認為有兩個因素:一是「基北區」的考區劃分,使得基隆的頂尖學生流失,轉往大台北明星高中就讀。另外基中校區位於八堵、暖暖一代而不在「市中心」或住宅區(而附近又有暖暖高中與之「打對台」),環境區位的限制可能也是基中錄取分數偏低的原因。
最後,我們能從這份升大學榜單得到的資訊大概只有兩個──
1.「高中最低錄取分數」與「升學表現」不見得有關聯:《新新聞》以高中最低錄取分數做全國排名是有問題的。原因有二:1.明星高中可以收到成績頂尖的學生,然而錄取分數可能不如都會區的社區學校。2.在各分發區,若非前幾志願學校,「地域性」可能才是選校主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升學表現可能與社區環境的關聯性較高些。
2.基隆公立高中升大學情況並不理想:國立大學錄取率最好的基女也不到四分之一(其他學校甚至不到20%),無法與明星高中動輒八成的錄取率相提並論不說,與大台北前段的社區高中相較也還有段落差。這裡面所牽涉的除了學區的劃分外,縣市發展的興衰也是牽動學校排名的成因。
那麼,能否從基隆五校的升學資料,判斷這些學校的好壞呢?
我的答案是:不能。
照理而言,(以國立大學錄取率來看)表現最好的是基女和基中,然而這兩所學校能有如此的表現,與過去的「基隆市名校」光環一點關係也沒有──
( 那,其他班級國立大學錄取率,有超過一成嗎?)
對於這類「社區高中」而言,提升「錄取率」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立「資優班」。也不能怪它們「假資優之名,行升學之實」,因為這是唯一能將「可以讀書的」聚集起來的辦法。如果按照常態分班的型態,其他學生不提,這些「能讀書的」能否有相同表現,只有天曉得了。
基中如此,基女亦然。164個錄取國立大學的名額,有65個集中在1班跟18班。如果光看這兩班的國立大學升學率【1班(文組)87.8%、18班(理組)69%,平均78.3%】,簡直可以和明星高中媲美,然而如果將這兩班扣除的話,錄取率只剩15.6%,還不如安樂高中。
然而,從這份榜單也無法斷定其他學校就勝過基中基女,因為基中基女的招生人數就占了全基隆公立高中的77.4%,其他三校的畢業生總和還無法超過基中、基女任一校的人數。「香蕉」和「芭樂」怎麼拿來比較?
所以,這場「分析」的贏家,是我還是《新新聞》呢?
相關資料──
安樂中學:http://210.240.3.1/honor_content.asp?honor_no=100227
中山高中:http://210.240.24.131/node/129
暖暖高中:http://www.nnjh.kl.edu.tw/
基女:http://www.klgsh.kl.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20-980810b
基中:http://www.klsh.kl.edu.tw/cgi/news/shwfrm.asp?pid=2120090909114912
2009/11/11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